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方针的定义

教育方针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方针的定义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第1篇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但是与其对抗的是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可想而知:一路坎坷、很不乐观。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關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

3.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发展的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需要。我国小学教育长期为应试教育倾向,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困扰,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应试教育的倾向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正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中逐步明确、逐步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我们克服应试教育影响的总对策。

四、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办学方向上,重视三率,忽视学生终生发展。三率指的是及格率、优秀率、提升率。

其次,在培养目标上,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许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实际操作中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体育。

最后,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五、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国家应采取相关措施,大力加强教育改革,制订切实有效的教育方针,采取措施改善国民的教育观念,并有效调整对学生的考核和考察制度,要对学校进行大力监管,严抓假期补课等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法措施。而且,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再次,学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办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申明学校工作的任务及指导思想,提高全民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师德建设 重要意义 问题 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笔者认为,一所大学的师德建设状况,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思想水平和整体素质,关系到学风建设和校风形成,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品格标准和高校办学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师德为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07年8月31日,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概括了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当人民满意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崇高使命。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塑造,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但要业务精湛,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人品,这是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其中每条都有与师德相关的要求,遵守教师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每一位教师的法定义务。师德水平与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平、思想觉悟、工作态度息息相关,在教师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得以显现,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民群众对教师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创建优良学风校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师德师风决定学风和校风。优良的师德师风是一所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认真求实、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和对学生的关心关爱、严格要求,是一所高校应当具有的师德师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优良的师德师风将不断熏陶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从现实情况比较来看,凡是教育教学质量好的高校,都有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有着在良好教风影响下形成的良好学风和校风。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突出问题

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校出现了一些师德失范的现象,近几年在新闻媒体上屡屡曝光,在社会上造成较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教师的整体形象。一是教书与育人脱节。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强调学生知识学习,不关心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少数学生的不正确言行不制止、不教育。二是缺乏敬业精神。少数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不严谨,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有的缺乏事业心,凡事讲报酬,斤斤计较,重利忘义;有的在教学工作上投入精力不足,不认真备课上课,课堂组织随意。三是综合素质欠缺。个别教师师表意识较差,穿着随意,行为失当。四是学术行为失范。有的教师违背学术规范,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有的在教学科研工作量统计上弄虚作假,占高校和他人便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违背了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五是自律意识淡薄。个别教师自由散漫,信口开河,借一些个人成见在课堂上发牢骚,表露不满情绪;个别教师政治原则性不强,在课堂上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文化,造成很坏影响。六是对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下降。少数干部和教师认为师德建设是软任务,出不了硬成果,对不讲师德的言行抵制不力。

尽管这些问题和现象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若不加以重视,必将导致师德水平滑坡,也必将对校风学风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正视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规范和责任。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第3篇

教育家是大家,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独到的教育见解,深刻的哲学思想,系统的理论建构,能与时俱进,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造福一方百姓。

要成为教育家,必须大胆改革与尝试,做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既要释放正能量,又要留下暖记忆。教育家是能引领时代风尚的。

我能成为教育家吗?我正走在成为教育家的路上。党和国家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认为作为校长就是要办上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肯定、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孩子快乐的学校。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校长心里有人,能看见人,办人的教育,明确人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人是什么?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校长推门听一数学老师的课,教学内容是圆柱体的面积(讲台上有圆柱体模型)。一开课,老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好!”生齐声回应:“老师好!”师:“同学们,你们看看今天教室里多了什么东西?”(老师想引入新课)同学们想,校长在后面听课,可不能乱回答,左看看,右看看,有的还忍不住往后看,可就是没人吱声。这时老师有点儿急了,今天是怎么了,这课怎么上?老师正着急的时候,一只手高高举起来了,老师想也没想:“你说。”生:“老师,今天教室里多了校长。”师皱起了眉头,不高兴地说:“校长是东西吗?”生齐答:“校长不是东西……”(众笑)

校长是人不是东西。当有人干了坏事也有人骂:真不是个东西。人到底是什么呢?

宗教对人的定义:圣经上是这样说的:“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圣经上又说:“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创造了一个女人,领他到那人跟前说,这是你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因为他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上帝说:“人要离开父母,要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在上帝看来,只有男女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传宗接代的人。你看,“好”字就是一男一女组合起来的,只有男女搭配才是最好的。试想,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怎么能有我们今天的人类呢?

词典对人的解释:人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动物。

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的认识:人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人口――人手――人才――人物。

人的需求:生理上:吃饭、喝水、睡觉; 精神上:爱与被爱、亲情交流、社会交往。

我对人的定义: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会创造使用工具、懂自我教育与训练、能不断提高生存生活生命质量的智慧群居动物。

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党的十提出的党的最新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其实就是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怎样培养人?

课程教人:从“教书”转化为“教人”。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地方课程突出区域特色,校本课程彰显办学魅力。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个性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走教人的正确路径,培养出爱国爱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活动育人: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好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德育班队活动寓教于乐,活动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效,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

实践成人:教育即生活(杜威),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孩子的教育就应该与生产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中健康成长。让孩子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让每个孩子有事做,让班上的事、学校的事,事事由孩子参与管理,让孩子在实践中成人。

文化养人:文化可分为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班级文化等等。 教育需要赋予。文化滋养人,环境改变人。

人之所以叫人,是因为人要生活,生就是生命、生机,活就是活命、活力。

人的教育就是把人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人的教育就是领导把教师当成人来管理,教师把学生当成人来培养。人的教育就是真正解放师生,师生均能获得发展。人的教育是从人性的角度回归教育的本真,是以提高人的生存生活生命质量为目标,以人的需求为价值追求,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为经济社会服务,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许这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第4篇

 

教育管理是指管理主体依国家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教育参与者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有序过程。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就是要确保整个教育过程的政治合格,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和落实,确保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合格。从教育管理的基本定义可以看出,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教育管理的客体是教育参与者和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思想教育对于教育管理来说具有方向性、指导性、保障性的特点。

 

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教育方向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实现教育核心目标的方向标,正确而强有力的思想教育,是确保教育管理方向和教育思想的基石。思想教育确立的是建设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才、达到怎样的教育管理目标的问题。无论哪个国家的教育管理都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渗透,缺乏思想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即使教育资源再丰富,管理理念再先进,也会和管理部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

 

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指导性

 

教育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思路水平,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就是指导教育管理的思想基础,是决定性的内因,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指导作用,再紧密结合其他教育管理中的诸多要素,才能发挥管理的作用,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具有强有力的保障性

 

教育管理所有因素,都需要思想教育的强有力保障,管理需要正确的管理思想,教学需要正确的思想,思想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在教育管理中,思想教育兼有主体色彩,又有客体功能,是贯彻教育发展始终的保障性因素。

 

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教育管理中高度重视思想教育,但是受社会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教育管理中重管理轻思想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政府、社会各界都把目光和焦点聚焦在了教育硬件资源的发展上,关注学校的规模、师资等因素,重视升学率、就业率等指标,并没有把思想教育和教育思想水平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教育管理者也会受其“绑架”,忽视管理中的思想教育,短期内重管理、重硬件可能会营造一种教育迅速发展的假象,但事实上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并没有共同发展,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教育的缺失,管理方向的偏差所带来的后果。

 

教育管理中存在重教育主客体的思想教育,轻管理者思想教育的现象

 

一般的,对于教育参与者的教育往往都聚焦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突出教学内容的思想教育过程,强调思想教育的方法制度研究,对于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对于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教育往往没有获得充分的重视,导致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思想境界不高,能力水平不足。

 

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在机制建设方面并没有形成规范的机制和科学的教育规范,对于日常的思想教育来讲,往往都依附于党和国家机关的专项教育,没有教育管理的特点和特色,在教育机制和重视程度上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教育管理中做好思想教育的对策研究

 

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其中的思想教育既要突出共性特征,也需要有个性特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开展。

 

逐步形成科学管理和思想教育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科学的教育管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抓管理的同时要突出抓好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包含教育管理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要在教育管理中形成教育管理和思想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要探索建设教育管理者自身思想教育和管理对象思想教育的统筹工作,要建立教育管理思想教育责任制度,突出对主要教育主体管理者的思想教育。

 

要从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深挖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的丰富源

 

用好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想教育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不但教书育人,而且促进教育管理者思想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提升。要突出教育管理中思想教育的社会主义特色,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主流教育,只有教育管理者思想水平的提升,才能把握准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要形成教育管理中思想教育的科学机制

 

应该结合教育管理的特点,完善制定相关思想教育的考核机制、责任机制,把思想教育与教育干部管理、教育参与者的职称评定等挂钩,把教育主体开展思想教育的成效与教育管理评价机制联系起来,探索重视思想教育,抓好思想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第5篇

说起美育,人们的普遍印象似乎只停留在唱歌、画画上。实际上,美育的内涵丰富,美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更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起到关键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学校美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美育却处在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尴尬境地。如何破解美育难题,形成完善的美育体系,希望本组文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这一出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话语,精当地肯定和阐释了美育的育人功能,精准地揭示了当前中国教育最薄弱、最痛楚之处,也点燃了教育界久违的对美育及其教学的探索热情。

美在和谐与人格完美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这种求美的共性建立在人类生理和心理基础上。人的身体是由呼吸、血液、消化、分泌等系统按照特定关系联系起来,并遵循一定节奏循环运动的有机体,各系统关联的畅通和有节律的生理运动带给人生理和谐感;人的心理是由感觉、知觉、记忆等按照特定关系相互关联,并遵循一定模式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整体,有序组织和流畅的内心活动能使人充分体验精神愉悦,即心理和谐感。

“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长期进化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综合产物,是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综合产物”。人的身心各构成要素和各构成部分有机联系,高度和谐统一,就是常言所说的“完美人格”,或“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完”,就是全面;“美”,就是和谐。

当今中国明确以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宗旨,这是对贯穿在中国文明血脉中的“和”哲学与美学理想的现代诠释,开启了“一个既是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是身处.其间的和谐人格建构的伟大时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人格的完美和谐发展。

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针对当时社会中理性和感性分裂、德行分裂的人格弊端,他撰写了历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美育的著作《美育书简》(1795),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中国近现代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先生明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他任民国教育总长后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等养成完美人格的“五育”方针,称“美育”是传导和贯穿各教育的“神经系”,并对在各教育阶段和各学科中实施的美育提出了操作性建议。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发表的《以美育代替宗教说》(1917),以富有逻辑与诗意的文笔,系统论述了美育超越宗教的纯洁特性、滋养积极人生价值观的精神价值,并对壮美、优美、悲剧、戏剧美等的心理与教育功能进行系统阐述,由此证明美育比宗教高尚和具有普遍性和可接受性,文章还对如何将美学知识与美育结合提出了操作性建议。这两篇代表作中的精辟论述,至今值得细细品读。

之后,美育的发展虽然很艰难,却没有止步。我国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刘兆吉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创建了美育心理学,旨在为美育的独特效应提供科学证据,并探索科学实施美育的心理学规律。刘兆吉率领他的学界同仁、研究生和有志者,组织实施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较大规模的美育心理学实验,验证美育对学生审美、道德、智力等素质全面发展影响效力。

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美育能包含人生多层次的精神内容和目的,并将它融会于丰富的形象和情感之中,使人们兴趣盎然地,自觉自愿地接受它的洗礼。在心灵的满足与享受之中得到精神的净化与升华,同时产生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求美是人的天性,尽管实验研究和大量实践也证明了美育独特的育人效果,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最受忽视的恰好就是美育;历次教育改革,很少提及的也是美育。似乎美不美,与学生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无关。

实际上,学校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的人如果缺乏“审美素质”,就不是“全面发展”,属于残缺人格;培养的人即便具有各种素养,但缺乏所说的“神经系”,各部分相互脱离或相互矛盾,就是分裂人格。一个人的身体可能没有任何残疾,而感性失灵、理性肤浅、情感麻木、道德沦丧、意志薄弱、百无聊赖等这些隐蔽在人格深处的疾患,对人自身和社会形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美育不可或缺。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国家教育方针表述为“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而不是“德智体艺”全面发展。这一字之差,却是关于人格发展的根本观念之差,在教育实践中也产生了巨大的误区。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深谙“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深谙和谐艺术作品具有“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之道的民族,也因此形成了用艺术教育或用诗乐教化人格之传统。

的确,“美”以“艺”为典型,但“美”不全等于“艺”。换句话说,一个人具有“艺术素质”和具有“审美素质”并非同一概念。有人可以将吹拉弹唱舞蹈等艺术技能演绎到较高水平,却未必具有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有人唱歌会跑调,绘画下不了笔,却能够透彻地欣赏艺术的美,乃至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科学之美,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因此,尽管美育的典型形式是艺术教育,但美育却不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等同于画画和唱歌等简单的艺术技法教育。所谓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包括艺术审美素质,同时促进其他素质共同与协调发展,这就是整个美育的总体目标(见下图1)。

将总目标分解到各教育阶段,就构成美育的分类目标体系。比如对于审美欣赏能力,幼儿园阶段目标之一是“能多角度感知周围生活中所能理解的社会、自然事物、现象、艺术作品的外部形式美”。在小学阶段应达成的目标之一是“由对部分美好事物的外部形式美、内在美产生类似联系、因果联系的能力和有一定独立性的再造想象力”。高中阶段的目标之一则为“审美感知能力在审美同感的发展基础上达到较高水平”。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阶段的美育分类目标逐层递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学校审美教育正名。普通教育中实施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而非艺术素质。学生由于先天生理条件,可以不会唱歌,不会画画,但却不能不会审美,包括对艺术的审美。提高审美欣赏力,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乃至更宽广的人文素质的基点。

然而,在近期颁布的一些文件中,还存在着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现象。只有在理论上明确美育和艺术教育乃至与其他教育的不同及其内在联系,实践上才能真正“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针才能不打折扣地真正实现。建构“大美育”课程体系,改进美育教学

美育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做。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对应“德智体美”教育方针,当然也应该有美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只能是美育课程体系中一个典型的不可或缺的门类,远非全部。在实践中,一种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的综合审美能力的专门的“综合美育课程”与“综合美育教学”;一种是还包含了艺术课程、学科课程审美化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校管理美化等潜在课程在内的“大美育课程”和“大美育教学”,二者合并称为“大美育五圈课程系统”(见图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名言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就是一个典型的大美育教学论。

综合美育课程和学科审美化教学,是整个大美育学校五圈课程系统中起统摄作用的核心课程和主要延伸课程,以审美对象和知识为主要视点,以审美欣赏活动为主要逻辑线索的,贯通多学科知识的“视点结构审美化教学模式”,也是广义美育教学的基本模式。

由图3可见,大美育课程教学以审美核心知识为“审美视点”,沿着审美视点的关键词,对典型和变式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欣赏,揭示和理解审美视点知识,从审美视点延伸到其他相关审美知识点,从而使审美知识迁移,最终形成审美能力活动的全过程。审美欣赏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每一个环节,都始终伴随着学生自己的操作实践,这种情况完全符合审美活动本身的实际。

在广义的大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中,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学科教学的审美化,亦即学科美育。尽管早期“美在和谐”的定义就产生在最为抽象的数学领域,探求事物内在和谐联系即规律以获得巨大科学美感就是科学革命的一大原动力。但是,要在保有各学科知识的科学与逻辑性的同时,又对学科知识与对象进行感性的、形象的、新颖的、自由的审美活动,对于现实中的教学来说,依然非常困难。但也有一些学校敢于直面困难,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在综合美育基本教学模式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探索构建学科课程审美化的教学变式。

培育具有审美素质的教师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执行者是美育教师,或者具有审美素质的各学科教师。显然,美育教师不等同于,也不仅仅是艺术教师。艺术教师如果只有“术”而不具备审美素质,他可以教学生唱歌、画画,但不能胜任真正的审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艺术教师存在结构性缺失,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艺术专业教师很缺乏,但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美育教师比艺术教师缺乏程度更严重。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师范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将审美素质纳入师范生课程与教学系统中。近些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中,也难觅“审美素质”等词汇。这说明培养美育教师,或培养普遍具有较高审美素质的教师的意识还相当淡漠,甚至几乎没有。如果教师缺乏审美素质,那么学生也会缺乏审美素质,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这是一种必然逻辑。

审美素质是一种系统教育加长期熏陶浸润形成的,融于身心与骨髓的精神素质,非短时间可具备。在国家经济富强,越来越看重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人的审美与人文素质正在成为显示国力的主要窗口。教师审美和人文素质,也必将成为体现教育先进性的窗口。因此,“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首先应该整个地改进教师培养课程与教学系统,系统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审美和人文素质。

美育存在的问题,是整个教育系统失衡的反映。“改进美育教学”,背后是探索和遵循美育规律乃至整个教育规律,以培养完美人格的问题。这种探索最珍贵的是源自天性、自觉责任、理想信念。时代给了美育又一个发展良机,在信息化背景下,“大美育”将会比过去有更大的时空,更新颖和更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文学艺术与真善美.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9日

②李翔德:大美学时代.山西日报,2006年11月21日

③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1)

④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⑤: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教育杂志,1912年第3卷第11号

⑥: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新青年,1917年8月第3卷6号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词条“刘兆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03

⑧刘兆吉:美育心理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