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灾害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自然灾害 间接经济损失 损失评估
一、引言
2013年4月27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雅安地理位置靠近汶川,有人开始猜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延续,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间接影响,这就反映出灾害的间接影响具有后向延时效应。
与直接经济损失相比,自然灾害对经济系统间接影响的深度和时间更加深远。由于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差异特性的存在,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尤为重要,对间接经济损失的科学度量可以为灾后恢复重建决策和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效地决策工具,意义重大,本文将对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希望探索出更加科学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目前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有两大方法系统,即存量-流量方法系统和投入-产出方法体系,除了这两大方法系统,还有调查分析法。这两大方法系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现阶段的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存在弊端,对间接损失的评估有较大的波动性。
本文在深入介绍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创新,对现有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做出完善。
三、现有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
3.1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内涵
不同的统计学家对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划分与定义不同,现在对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主要是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核算角度;二是从灾害损失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的角度进行界定。
3.1.1基于社会经济核算的角度
(1)存量-流量损失
Parker等基于经济学中“存量”和“流量”的差异对灾害的损失做了清晰定义:存量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某一变量的量值(如同图1中水槽中盛的水),属静态概念,对应于灾害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流量是指在一个时段上所累积变动的量 (如同图1中通过水槽的水流量变化),流量对应于间接经济损失,其大小有时间维度。间接经济损失又分为初始间接损失和次生间接损失。对产业来说,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与地产、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家庭资产和库存相关的价值损失;初始间接损失是指经济生产中断引起的流量损失;而次生间接损失是经济系统产业链的关联效应损失。
图1. 存量与流量的关系
(2)产业关联损失
Cochrane认为间接损失是由于灾害引起经济部门前向产出(依赖于区域市场产出) 和后向供给(依赖于区域资源) 错位,引起的生产运转中断导致的损失。若产业部门 B 因灾害遭到破坏,则可能引起部门 A 的后向关联损失、部门 C 的前向关联损失,并影响最终需求和消费,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引起物价、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国民收入、储蓄和投资水平等的变化,进而影响国民经济总值和经济增长速度。
图2. 产业关联损失示意图
3.1.2基于灾害损失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的角度
由于存在经济系统产出落后于投入的延迟过程,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时间维度,即间接经济损失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灾害发生时的初始损失为直接损失,是静态的。因此,直接经济损失是因灾害发生所造成的可统计的人、财、物的损失,它的度量单位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减少。间接经济损失是灾害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中直接经济损失以外的经济损失,是灾害引起的间接的对经济的影响,是一种深层次的经济损失。包括间接停减产损失、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
3.2 现有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3.2.1存量-流量方法体系
存量-流量方法体系包括比例系数法、马尔科夫模拟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由于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间接经济损失伴随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越严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越大,影响越持久。由此假定,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记为:IEL=λ・DEL,考虑到不同产业时,比例系数还可按部门分类计算,然后将各部门分类统计的间接经济损失相加,得出总的间接经济损失,表示为:IEL=Σλi・DELi,式中:IEL表示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λ表示比例系数;DEL表示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存量损失对应于直接经济损失,流量损失对应于间接经济损失,因此,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就是存量和流量关系的反映;
第二,马尔科夫模拟方法反应出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非简单线性关系;
第三,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建立用于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下限预评估及灾后最优恢复重建策略的最优控制模型。
3.2.2投入-产出方法体系
投入-产出方法体系包括经济增长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首先,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由参数估计方法得到的,它是从生产要素损失的角度来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其生产要素损失可以看作是经济系统的投入损失,经济增长损失就是产出损失,所以,其实质就是投入产出分析,是将单一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分析拓展到宏观经济层面。
其次,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方法(CGE)不仅反映了经济因素和活动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且克服了投入-产出模型线性、缺乏行为响应、市场价格缺失等缺点。它的数据基础是投入产出表,它是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优化模型方法,所以可将其归为投入-产出的衍生方法。
3.2.3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法是在灾情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生产、交通、生命线、农田等五个主要影响方面对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由于承灾对象复杂,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灾害影响还波及周边许多地区,可用修正系数的方式对损失结果适当放大,修正系数的取值视具体情况或实际经验而定。
3.3现有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不足
首先,比例系数的确定含有经验性,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具有较大的任意性,对其进行准确评估有较大的难度。
其次,现阶段对自然灾害的计量较粗略,没有考虑到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内在差别,特别是没有考虑不同发展程度下经济的脆弱性差别。
四、对现有间接损失评估方法的改进
4.1对比例系数法的改进
在比例系数法中,将间接经济损失看做直接经济损失的线性函数,即有IEL=λ?DEL,这种方法精度较差,而且由于确定λ的主观性,导致通过比例系数法确定的间接经济损失有很大的波动性。往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产生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系数可以较好的反应出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状态,因此我们通过计算最近一次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比例系数,来预测这一期自然灾害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
往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用公式表达为:IEL=∫∞t1[f1(t) f2(t)]dt,其中 f1(t)为发生前GDP预计发展曲线; f2(t)为自然灾害发生后实际GDP曲线; t1地震发生时刻。直接经济损失DEL可以直接计算出来,表示为自然灾害发生的t1期的预期GDP的百分比x?GDPt1,IEL与x?GDPt1的比值即为比例系数。
4.2浅析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弹性与间接经济损失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高,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越大,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越严重。Kellenberg and Mobarak的研究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灾害的影响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如图3)。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图3. 经济系统脆弱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示意图
因此,在计量自然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时,根据经济发达程度对受灾地区赋值,最发达地区为5,最不发达地区为1。除了这种直接赋值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经济系统脆弱性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关系,考量产业关联度对间接经济损失的扩大效应。
参考文献:
[1]曲国胜,高庆华,杨华庭. 我国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地学前缘,1996,(3)
[2]赵阿兴,马宗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
[3]刘希林,赵源.地貌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以泥石流灾害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8,(3)
[4]林均岐,钟江荣.区域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07,(4)
[5]吴吉东,李宁,温玉婷.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9,(6)
[6]吴吉东,李宁. 浅析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重要性[J].自然灾害学报,2012,(3)
关键词:灾害;森林灾害; 灾害人类学
一、灾害人类学的定义
人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专业学科,其学科一直指导人们去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自然也包括各类灾害。对于灾害的研究,人类学的主要分支方向主要是灾害人类学。提到灾害人类学,其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灾害这个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于灾害的定义为: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于人和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祸害。可见对于灾害而言,其就是对于生物生存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有害影响的事件。就灾害的分类体系看,学界一般都根据灾害的起因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其中常见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冰雹、森林大火、火山爆发等,而人为灾害则如核泄漏、计算机病毒流行、石油泄漏、战争等。而灾害人类学的起因正是因为世界越来越多发的各种灾害的背景下而产生发展而来,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其都是灾害人类学关注的重点。
灾害人类学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许多人类学家由最开始对于由战争的反思慢慢发展到对于各类自然人为灾害的研究。其中以美国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最为发达,美国人类学家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和苏珊娜・霍夫曼为灾害人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对于灾害人类学的定义而言,其学科目前在西方学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个指的是灾害人类学研究(anthropology of disaster)和另一个指的是人类学的灾害研究(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f disasters)。两者的概念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后者则是指人类学家进行灾害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分支。在笔者看来,灾害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结合其他自然学科如地质学、气象学等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符号学等去研究灾难及其灾难影响的一门跨学科研究。
二、灾害人类学的森林灾害研究重点
灾害人类学的研究重点来说,其主要的学科关怀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以研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和文化变迁为重点;文化研究一直以来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对于灾害人类学来而言其研究的主要侧重点在探求灾害发生前与灾害发生后的社会文化的异同、及其今后的文化社会发展方向和模式。(2)以灾害应急、救灾、和恢复过程为重点;灾害人类学其不仅仅只关注与受灾地区社会文化,还关注于与灾害有关的灾害预警、灾害防治、恢复重建等方面。(3)以受灾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于灾害中的弱势群体如妇女、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在灾害中的不同状况和处境研究亦也是研究的重点。
对于森林灾害而言,其主要的种类在于人为砍伐树木的灾害、森林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火灾两种基本大类。其中最主要的森林灾害为后者。森林灾害特别是森林火灾其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救灾处置工作较为困难的灾害。对于面对森林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其不仅仅只是需要把灾害消灭,更主要的是关注于森林灾害所带给所居住地居民所受影响研究。通过灾害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以及定性定量研究,其有助于恢复森林灾害所带来社区文化恢复,森林灾害救灾、应急预警系统建立、灾害防治与灾害避难的教育,受灾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心理治愈等。
三、森林灾害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意义
对于有着人类学“第五分支”学科称号的灾害人类学而言,因其学科对于现实生活中灾难的现实关怀和整体论观点,以及其本身强烈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在学术和社会上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笔者认为,灾害人类学对于森林灾害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灾害人类学研究有利于针对森林灾难所给受灾地的恢复重建提供更为合理的公共政策与解决办法。在灾害人类学视野下,其认为灾害的发生在与复杂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生物三者相互互动而产生,通过人类学的调查和研究更有利于把握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去建立更适合受灾群体的重建模式,为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2)灾害人类学研究有利于受灾地区的文化延续与发展。以灾害人类学的田野视角,去分析灾害对于受灾的文化社会的影响因素,通过访谈法去研究当地人的文化记忆机制,这样进一步去研究当地文化生成的轨迹,有利于受灾地文化更好地流传与发展。(3)灾害人类学有利于受灾群体心理创伤恢复。在灾害人类学学者的访谈下,人类学者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受灾群体的心理情绪和心理状态,为心理咨询人员提供有利的信息,这样更助于受灾群体的心理创伤恢复。(4)灾害人类学有利于人们对于森林灾害防治和了解,通过对于灾害人类学的教育,其有利于人们树立森林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正确处理和面对森林灾害,有助于对于森林灾害所带来的破坏最小化。
关键词:自然灾害与防治;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51-02
一、课标理解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本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它们之所以分布在这些区域的原因,特别是这些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方面的原因,能够运用所学并结合自然灾害的实例,如:汶川地震、台风海燕等,来加深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总体上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但它却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于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剩下部分的内容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在结构上呈现了中国自然灾害三方面的特点,每个特点中都配有相应的图表及思考题,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图表及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各个特点。此外,在本节的最后,通过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大、农业灾情严重,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常听说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应该还是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大多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并没有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更加系统、清晰地认识这些灾害的特点。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展示、问题探究、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更好地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大国国情。
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地图分析阐述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并能分析这些地域分异特点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的认识,使学生们能够树立因地、因时的防灾减灾区域观,保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2)我国农业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形成因素。(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6个自然灾害带。(4)列表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
难点:我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为难点。教师应结合必修课模块的知识点,如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成因、地貌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导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导案上主要呈现“课程标准”、“问题导学”和“优培导练”等。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习,并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意图: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问题启思,生成新问题。)
2.导入。视频播放“台风海燕”,学生感受台风海燕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引入该节课的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3.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多种自然灾害
PPT展示我国发生过的多种自然灾害,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简明扼要地叙述所展示的各种灾害的定义、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等,以便说明教师讲授本节课的重要性。看图思考:除了PPT上所展示的这些灾害类型外,还能想到哪些在我国发生过的灾害类型?(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台风、海啸、森林火灾等)。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在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更能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现状,从而有助于达到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之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PPT展示四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全球板块分布图,我国的地形图。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主要原因(自然方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1.我国处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温习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关于地形、降水、气候、板块构造、海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形成的气候条件、板块位置、地质条件等这些致灾因子,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各种致灾因子所对应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并对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举例,并在PPT上动态展现各种具体的灾害类型的分布。问题探究: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东南沿海:台风。探究延伸:进一步探究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哪几个灾害带?(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三――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
对比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图和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从中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成灾人口多。根据来源于民政部的资料显示,不难得出:我国农业灾情严重。再以“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为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我国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
问题探究: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对比分析”这种方法。)
第五部分:巩固练习
与本节课所讲内容有关的四道选择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馈、记忆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及板书
关键词:灾害;风险管理;评价方法
一、灾害与灾害风险管理评价
灾害应定义为:某种不可控制或未能预料的破坏性因素的作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突发性或累积性的破坏或恶化,并超越当地社会经济系统容忍限度而引起人群伤亡和社会财富灭失的现象和过程。灾害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本文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这里的损失是指对人、企业和政府等经济主体的生存权益或者财产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事故。风险管理是关系人类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个复杂、普遍的系统工程。所谓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管理科学,是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决策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灾害风险是灾害的演变过程中所处的一种状态,是灾害在孕育期与潜伏期的表征形式。它是一种潜在的灾害,灾害风险是否会演变为灾害取决于灾害风险的控制机制或限制因素、传递过程及受灾体的分布等。只有当控制机制失效,并由自然生态环境传递到受灾体,造成受灾体严重损害时,灾害风险才完成向灾害的转化,进而爆发灾害。并不是所有的灾害风险都将转化为灾害,除了风险的限制因素外,灾害风险的大小也是灾害风险是否转化为灾害的决定因素,只有那些风险值大,危害性后果严重的灾害风险才有可能转化为灾害。因此,对灾害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1]。
二、灾害风险管理评价
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有时是同时进行的,有时是分步骤进行的。但是,风险衡量是对风险状况的客观反映,风险评价是依据风险衡量的结果对风险及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总体的认识和评价[2] 。
1.灾害风险评价概念。所谓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把损失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其他原因综合起来考虑,衡量风险损失的影响,并对风险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技术管理的基础。因此,本文认为灾害的风险评价是指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中,依据灾害风险衡量的结果,对灾害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的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灾害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灾害风险区内的某种灾害进行风险评价;二是对灾害风险区内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之和,即综合灾害进行评价。
2.灾害风险评价内容与原则。目前,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灾害风险的定义,灾害风险评价不仅要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要评估由此引起的可能损失程度和频率,对预期的损失状况进行综合和全面经济评价。灾害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灾害模型――确定相关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的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或重现期,获取灾害发生的超越概率,并建立灾害强度―频率关系;抗灾性能模型――确定遭受灾害影响的可能区域以及其内部的主要建筑、固定设备、内部财产以及人口数量、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根据灾害风险区内不同承灾体的抗灾性能和易损程度,以及灾害风险区的灾前预防预报措施、灾期的抗灾救灾能力和灾后的自救恢复能力和保险措施等因素建立承灾体易损矩阵;灾害风险区价值模型与风险损失估算――价值模型是指确定风险区内不同承灾体的价值,以及价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灾害风险区的价值模型,结合灾害模型以及不同承灾体抗灾性能,可以估算灾害风险区可能遭受的直接、问接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状况;风险等级划分――根据灾害风险区风险损失的大小,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绘制风险图。
三、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随着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正逐渐由定性分析走向定量评价。下面对主要的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概括。(1)资料分析方法。包括自然记载的资料和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2)实验模拟法。实验模拟法在一定灾害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实验方法模拟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规律,可以净化致灾因子,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深刻揭示灾害形成机制,为灾害风险预测、区划提供依据。(3)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利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目前模糊数学、概率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均有文献在应用和探讨。(4)遥感GIS法。遥感GIS法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灾害的调查和灾害的动态监测,GIS主要用于数据的管理和模型的预测等。
常用的风险评价技术经方法有数理统计和概率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 ,蒙特卡罗模拟技术,CIM模型(Controlled Interval and Memory Models)、影响图等八种[5] ,下面选择最常用的三种方法,粗略介绍其用于灾害风险评价的意义、原理和分析步骤,以及优势与不足。1.风险度评价法。风险度评价是指风险管理主体对灾害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的频率或者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风险度评价又可以分为灾害风险频率评价和灾害风险损害程度评价。按照灾害可能发生的频率,将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划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极低五个层次;然后根据这五种可能性,把灾害频率风险度评价分为10个级别,这十个不同的级别分别用阿拉伯数字作为刻度,与五种可能性构成对应关系。
2.调查和专家打分法。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易于应用的分析方法。它的应用由两步组成:首先,辨识出某一特定灾害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列出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可能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进而综合成整个项目风险。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适用于决策前期,这个时期往往缺乏项目具体的数据资料,主要依据专家经验和决策者的意向,得出的结论也不能满足灾害主体风险评价的具体定量值,而是一种大致的程度值,只能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3.层次分析法。在灾害风险分析中,层次分析法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易于理解的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在灾害风险预先评价阶段使用。层次分析法使风险管理者能在投标前就对灾害的风险情况有一个全面认识,判断出灾害发生的风险程度,以决定是否进行控制灾害的进一步发生。层次分析法的有点在于:其处理问题的程序与管理者的思维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并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即把整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包,再逐一考虑每一工作包的风险程度。在考虑过程中采用专家评判,并用定量原则检验这一评判的正确性,最后再综合整个项目风险,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结果,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项目全过程中风险情况的机会。
4.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蒙特卡罗方法又称为统计试验法或随机模拟法。该方法通过对随机变量进行抽样试验实现,其目的是估计依若干概率输入随机变量而定的结果变量的分布。对此最初由Von Neumann用来模拟核反应堆中子的行为活动而首创,后来广泛应用于求解数学、物理、工程技术问题的近似解,因为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可以估计结果变量的分布,因此它也常常被用于估计项目风险。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是一种处理多元素变化的方法,可以直接处理每一个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减少不确定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所作决策的偏差或失误,并把这种不确定性在成本方面的影响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出来。目前,应用蒙特卡罗方法评价风险,可以通过编制电脑软件来实现模拟过程,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精力,因此,该方法适用于综合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四、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建议
在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2005年北京年上,东京大学灾害研究所教授向大会提出了一种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这种风险管理模式把灾害管理和非灾害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专门的技术知识和相关的政策和管理联系起来,把灾害管理与城市计划和管理联系起来,对预防和处理多重性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提供了宏观框架。我国更需要建立一种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把防灾减灾放在一个国家风险管理的优先战略高度,并且把灾害风险降低最小的评价模式,即将灭害风险纳入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系统前提下,加强自然灾害研究,构建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方法。
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是实现“灾害风险最小化”的标准,为实现综合减灾提供决策支持。这种综合灾害风险评价要同时将减灾与经济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考虑,制定社会经济与减灾同步发展评价体系,为建立有效的城市减灾、企业减灾、农业减灾以及科学减灾提供系统和科学支持。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风险,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周寅康.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9,3:26-28.
[2]赵勇,孙永广,吴宗鑫.防洪减灾经济学研究综述[J].水利发展研究,2002,1:37-39.
[3]黄崇福,史培军,张远明.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一级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1994,6:57-59.
[4]许飞.琼灾害损失评估及其系统结构[J].灾害学,1998,9:22-24.
关键词:土地复垦;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0 引 言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耕地仅为0.1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然而,为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和能源的适应性、需求性开发利用对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土地保护面临严重挑战,使人们认识到土地复垦对于恢复土地资源、保障耕地红线、解决人地矛盾和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丰富的土地复垦实践经验表明,土地复垦事业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任务。本研究通过阐述我国土地复垦政策的发展过程,分析不同时期政策转变的条件,来简介我国土地复垦政策的特点及发展。并通过与国外已有土地复垦政策对比,探讨目前我国复垦政策的不足,并基于国内外成功的土地复垦实践经验,探讨我国现有土地复垦政策的发展方向。
1 土地复垦的定义
随着土地复垦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土地复垦的定义也随之改变,涵盖范围越来越广,定义越来越清晰:1988年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定义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而2011年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土地复垦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范围界定,即除了生产建设过程中损毁的土地外,还包括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
2 我国土地复垦发展的关键政策法规
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土地复垦事业经历了零散——有组织有计划——较健全法规监管的过程,标志我国土地复垦事业发展的最明显标记即为同一时期相协调的土地复垦政策法规: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事业告别无组织、零散阶段,步入有组织和计划的复垦阶段,但法律性和约束性较弱;1998年《土地管理法》的第4次修订,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土地复垦的定义及复垦的强制性,标志着土地复垦初步步入法律层面;之后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土地复垦方面的政策法规,主要是围绕明确复垦对象、确定复垦责任人及受益人、提高土地复垦的监管力度等方面,细化和明确了土地复垦工作,加快了我国土地复垦前进的步伐,但土地复垦的管理趋于涣散,急需具有法律效力、专门性质的政策法规;时隔23年,2011年《土地复垦条例》的颁布,明确了土地复垦的内涵、原则、责任、激励措施和法律责任,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事业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阶段;为了加强《条例》的实施力度,2013年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土地复垦条例实施方法》,强化了《条例》的具体实施方法,保证了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
3 我国目前土地复垦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土地复垦工作遵循的是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条例》、2013年1月开始实行的《条例实施方法》和其他一些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监管方面的政策法规。这些法规的日渐健全,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进入制度化、标准化和法制化阶段:
(1)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土地复垦定义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3)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等原则,并且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4)明确土地复垦监管部门,分级监管区域土地复垦工作;
(5)遵守土地复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6)鼓励和支持土地复垦科学研究,推广复垦技术,激励单位和个人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7)土地复垦方案和具体实施都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3.1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政策
(1)复垦对象:采矿造成的挖损、塌陷、压占等损毁的土地,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
(2)复垦责任主体:遵循“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个人负责复垦;
(3)按照相关规定编制复垦方案,报送、审批;
(4)按照复垦方案进行土地复垦,履行复垦责任人的义务,并定期汇报土地复垦进度,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3.2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政策
(1)复垦对象: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自然灾害损毁土地;
(2)复垦责任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损毁土地进行调查评价、土地复垦专项规划、上报审批、组织实施;
(4)损毁土地复垦按照项目实施管理,安排专项资金、编制土地复垦设计书、上报审查、公开招标、监督施工、评价验收;
(5)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复垦,并政府部门给予相关扶持和鼓励。
4 土地复垦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我国土地复垦事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两个转折点即1988年《规定》和2011年《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本文从两法规颁布背景、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两法规进行对比分析得(见表1):
(1)《条例》所规定的复垦对象更全面,范围更广泛,跨越时间比较长,既包括人为损毁土地,也包括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而《规定》所定复垦土地仅人为损毁土地;
(2)《条例》把恢复农业作为优先,注重保护农业用地的重要性;
(3)《条例》应用专门章节进行法律责任论述,把土地复垦推向了法律的高度,注重复垦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并设定了比较详细的处罚条例,可操作性强。
5 我国土地复垦政策法规存在的差距
5.1 政策法规存在的差异
(1)《规定》的出台虽然让土地复垦走向系统化和组织化,但法律效力较弱,约束性和实践性较差;《条例》的出台又弥补了我国土地复垦事业的法律层面,但就我国法律系统来讲,《条例》属行政范畴,且条文相对原则性,真正法律效力较弱;
(2)美国拥有专门的土地复垦监管部门,执行土地复垦法和监管全国的土地复垦活动;而中国虽有土地复垦专属法规,却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而是由国土资源管理机关的耕地保护部门管理复垦工作,然而土地复垦工作涉及土、矿、农、林及环境等多个方面,致使土地复垦工作效率低、监管力度大;
(3)虽然《条例》规定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复垦,但是经费的来源和分配没有清楚注明;美国设立了专门的“复垦基金”,其来源包括企业征收费用、复垦余款、社会各界捐款和其他款项,并由内政部部长管理和分配等;
(4)虽然《条例》第9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土地复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土地复垦技术,国家也对土地复垦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定的便捷,但这远远不够,土地复垦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又造福于未来的重大科研项目,需要国家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持。
5.2 政策法规建议
基于我国现有土地复垦政策法规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专门的土地复垦管理机构,遵循《规定》要求,按照《办法》实施对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在各个管辖区域设立分机构,实行垂直领导,提高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管力度和工作效率;
(2)建立专门的土地复垦基金,并且由专门机构监管,之外要发挥《条例》的激励作用,按照“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捐款,作为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等损毁土地的复垦资金来源;
(3)建立健全生产建设单位复垦资金计算标准及保证制度,并做好相关的监督管理;
(4)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条例》实施土地复垦工作,对违反《条例》规定或不积极组织复垦工作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按照《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5)建立具体的土地复垦科技创新保障措施:充足的研究资金,专业的学术团体,专门的研究机构等。
参考文献:
[1] 李晶. 回顾复垦法规历程探讨政策完善建议[J].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licy Decision of Mineral Regions & the 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中国北京,2012.
[2] 罗明,胡振琪,李晶. 土地复垦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从中美土地复垦制度对比视角分析[J]. 中国土地,2011(7):44-46.
[3] 金丹,卞正富. 国内外土地复垦政策法规比较与借鉴[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66-73.
[4] 李粤滨. 浅议《土地复垦条例》[J]. 中国集体经济·经济与法,2011(24):117-118.
[5] 杨俊鹏,周妍,孙爽,等. 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监测机制初探[J]. 中国矿业,2010,19(3):118-120.
[6] 贺振伟,白中科,张继栋,等.中国土地复垦监管现状与极端性特征[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7):56-60.
[7] 胡振琪. 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J]. 科技导报,2009,27(17):25-29.
[8] 刘振国. 重新赋予土地生机与活力——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解读《土地复垦条例》[J]. 土地资源通讯,201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