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作文经典素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经典语段摘抄
1、鲁迅先生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如果有人自以为很有才气,单枪匹马可以闯天下,而不注意与社会、与他人的合作,势必会闹得“人仰马翻”。真正有头脑的人会懂得,要成功一件事,就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借鉴各种事例,与各种各样的人合作,与各种各样的环境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最新教育理论——合作教育学由俄罗斯的教育专家提出来了。师生在教育领域建立起崭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和谐奋进。(《谈合作》)
2、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常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两色。
3、古往今来,“诚信”便是英雄们惺惺相惜,成就大业的根本,无论儒法,还是老庄。“诚信”,“诚”总是作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现的,古书上处处写着君王以诚治国,诸侯以诚得士的故事。信陵君正因诚信,打动了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业。而梁山上,那些英雄好汉,一诺千金,为诚信两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写进才子名着,感动着千百万读书人。
诚信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背上“诚信”,我们便会感到一种责任感,那是对自己的要求。“诚信”是一只背囊,背上它,我们便势必要面对一种可能,一种被抛弃,被欺骗,乃至被诋毁、被利用的可能。可诚信绝对会还你一份轻松,一片坦荡,一身磊落。(《难舍诚信》)
4、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才有了五关之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诚信,平遥小城诞生出来的“日升昌”,才将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汇集一堂。同样是因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之约,嘉兴南湖的微波,井冈山的星火终于汇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个年青政党走过了八十载的漫漫征程。(《千年的呼唤》)
5、身形憔悴的屈子行吟汨罗江畔,向我们蹒跚而来;衣袂飘飘的李白持酒仰天放歌,向我们狂奔而至。古老的历史与文化的流程中,我们的民族曾有太多的辉煌与记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甘愿让我的父老乡亲们永远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记住我们神色庄重的祖先,如何从绿草如茵的古黄河流域,踏遍荆棘跋涉到今天的艰难历程,以及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远古文明的中华儿女……(1999,湖北考生《铭记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假如记忆可能移植》)
6、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我要三毛流浪天涯的洒脱;要柏杨的嬉笑怒骂间仍在担忧吾国吾民的真情;要鲁迅先生的一身傲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与勇气;还要张海迪的生命力,诸葛亮的智慧……(1999,陕西考生《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灯,带有一种明亮的光,每当深夜来临,是它陪伴着你,如此默默无闻。它是平凡的,外表华丽与否,那都是一样的,珍珠点缀,水晶加饰的灯它只能用以装饰,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比起这,普普通通的日光灯是幸运的,因为它照明的本性没有改变,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平平凡凡却实实在在。
2.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眼泪,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仁慈,要为善良的心灵而发;同情,给予穷人的贫苦;关怀,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3.你可以做阳光下艳丽娇嫩的牡丹,让世人艳羡;你可以做雄伟壮丽的河流,让世人赞许;你可以做山顶上高耸入云的大树,让世人惊叹。但在面对艳羡,赞许,惊叹的同时,不要忘记你的脚下是孕育你的土地,是承载你的河床,是支持你的高山,所以在我们面对一切美名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是实在的精神与依靠成就了我们。
4.预言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闪烁着道义的光华,有聚瑰宝撒珠玑之美,揽天地含宇宙之妙,能给人以顿悟般的针砭与启迪。预言无需装饰,一如珍珠无需雕琢鲜花无需涂色。
5.有些冷,有些凉,心中有些无奈,我一个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颤抖,身体瑟缩着,新也在抖动着,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从,感觉迷茫,胸口有些闷,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无人的街头显得冷清,感到整个世界都要将我放弃。脚步彷徨之间,泪早已滴下……
6.喜欢海,不管湛蓝或是光灿,不管平静或是波涛汹涌,那起伏荡漾的,那丝丝的波动;喜欢听海的声音,不管是浪击礁石,或是浪涛翻滚,那轻柔的,那澎湃的;喜欢看海,不管心情是舒畅的或是沉闷的,不管天气是晴朗的或是阴沉的,那舒心的,那松弛的……
7.这个世界始终充斥着太多的东西,我们看到的,看不到的。到处都是嘈杂的喧闹,用极高的音调,试图证明它们的美妙。被剥夺的宁静,开始,在绝对高温中化为尘埃;落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独自,沉默。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难闻的,却又不断声势壮大的异味。它们毫不掩饰地在这个世界横冲直撞,千方百计。于是,很自然地,它们成功了。它们把世界不断升温了,成为独霸一方的胜利者,骄傲地纵横在各个领域。一种快要蒸发的感觉,很快很快地弥漫开来。头晕,目眩,被累得喘不过气来。现实总是以绝对的高温在燃烧着,一切的一切,在瞬间蒸腾。
8.自我的天地里我们该独立,不是从明天而是从今天。我总觉得芬兰的人们值得每个人效仿。那里的孩子跌倒了知道自己爬起来,不要像丹麦父母那样的安慰,不要像瑞典父母那样的谨慎,不要像挪威父母那样的指导,他们不会哭,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我想这就是芬兰民族沉着所在。小孩子尚且懂得拥有自我的天地,而逐渐长大和已长大的人呢?
误区一:素材陈旧,难以引人
病例
世界上最大的火灾保险公司创始人摩根是一位很讲诚信的人。当公司刚刚成立时,摩根只是一位很小的股东。公司成立不久,在本公司投保的一位客户家里发生了严重火灾,据协定赔偿,公司将会一无所有。众投股人纷纷退股离开,唯有摩根留下偿还了欠款。为此,他也变得一无所有。无奈之下,摩根打出收取双倍投保金的广告,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投保人竟然蜂拥而来,摩根守信是他们投保的唯一理由。摩根就此重新站了起来。(选自江西卷高考作文《拥有诚信》)
误区揭示
摩根讲诚信的这则素材是个太陈旧的素材,虽然它能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支撑论点,但是没有时代感,没有新鲜的气息。在高考作文中运用的旧素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主要指那些古今中外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诸如孔孟、屈原、苏轼之类的文化名人,诸如刘邦、项羽、魏征之类的豪杰志士,诸如屈原自沉汨罗、李白赐金还乡之类的历史故事;2.那些经常出现在一般作文中的素材,如爱迪生发明灯炮、居里夫人与镭、牛顿与砸头的苹果等;3.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或事例、影视中接触到的人物或事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等)。
矫正策略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热点素材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其表达作用是一味地“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陈旧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考生应该具有“首用意识”,即能用热点素材的,要首先考虑用热点素材。热点素材,主要包括最新的人物事件、新闻热点、时事焦点等,将这些素材进行整合、加工,并使之有效成文,既能使文章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也能彰显考生对社会生活、对国内外新闻极强的敏感性。
应用示例
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从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选自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简评
文章选取了高考前夕发生的两件时事素材,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热点素材,引入文中,给文章注入新鲜的血液,时代感很强,体现出作者关注时事的社会责任感。
误区二:平淡引用,意蕴不深
病例
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选自广东省高考作文《我想生活在唐朝》)
误区揭示
文段大量引用了名人名句类的素材,显示了考生的博学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富有诗的韵律之美。但是,整体上均为常见诗句的平淡引用,没有能从中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观点,显得流于表面,不够意味深长,也不能引人深思。
矫正策略
哲理类素材的运用可以使你的文章具有思辨性、经典性、现实性,因而高考作文中,此类素材倍受考生的喜爱。对于这类素材,需要我们精心地烹饪,才能端上考场作文的餐桌。无论是故事类,名言类,还是史实类,时事类,我们都可以运用到各种文体当中,或作为论据,或丰富内容,或美化语言,或引出下文,等等,都能将之运用到文章之中。如果故事或事实材料过长,我们可以通过压缩、概括成简短的文字,再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大多数素材可直接引用,如一些经典的名言、诗句等,还有些材料可以对之进行化用或改写,化用为自己的材料间接引用到文章中,使文章哲理深刻,而意蕴丰厚。
应用示例
还记得那位高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吗?放弃了读书做官之路,放弃了医学救国之路,于寒夜的肆意威逼之下, 以鹰一般犀利的目光,以匕首投枪般如椽的巨笔,“怒向刀丛觅小诗”,用沉默中的爆发,惊醒沉睡中的魂魄,于熊熊地火中擎起了一个民族的火炬。因为放弃,成全了鲁迅永不屈从的凛然正气;因为放弃,成全了鲁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生命芬芳!(选自大纲卷高考满分作文《放弃也是一种美》)
简评
文段围绕“放弃也是一种美”的主旨,选取鲁迅放弃个人荣辱的事例,嵌入鲁迅的诗句,加以深层理性剖析,做到了情中寓理,丰富了文章内容。
误区三:简单演绎,缺乏真情
病例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11年前,胡忠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踏上了支教之路。出于爱与责任的催促,照顾福利学校孤儿的生活起居这个重担落在了胡忠的身上,他尽职尽责,用奉献欢唱心中的歌儿。2003年,他的妻子谢晓君抱着女儿毅然辞别乡亲父老,来到福利院,与丈夫共同担起这份重担。(选自北京卷高考作文《奉献是一支欢乐的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留下了无数深刻而精彩的话语,但绝大部分的话语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逝了,只有某些语句流传了下来,被人们记住了,并世代传诵着,从而便成了名言警句。下面是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名言警句的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名言警句(精选)
1. 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滞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这意味着河岸偶尔也会被冲垮,短时间造成损失,可是如果怕河堤溃决,便设法永远堵死这股激流,那只会招致停滞和死亡。 ——泰戈尔
2.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3.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 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纳斯雷丹·霍查
6. 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
7. 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透镜一样。 ——法布尔
8.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9.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10.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11.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 ——罗曼·罗兰
12.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叔本华
13. 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 ——列夫·托尔斯泰
14. 人类的心理统统就是这样,而且,似乎永远是这样;愈是得不到手的东西,就愈是想得到它,而且在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愈大,奋斗的意志就愈是坚强。 ——乔万尼奥里
15. 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16.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17. 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杏林子
18. 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 ——奥斯卡·王尔德
19.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爱因斯坦
20. 幻想是丝毫没有害处的,它甚至能支持和加强劳动者的毅力。 ——皮萨列夫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名言警句
1. 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2. 活着的时候,疑虑牵挂着死;死的时候,又眷眷恋栈着生。无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杏林子
3. 生活是我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所遵循的一种习惯。——巴尔扎克
4. 成功的脑子像钻子一样动作——集中到一点。 ——博维
5. 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伏尔泰
6. 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 ——巴浦洛夫
7. 环境我一手创造了环境。—— 拿破仑
8. 同一措施不能适合所有的环境。——希腊
9.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
10. 坚忍是成功的诀窍。 ——狄斯累利
11.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12. 胜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最能持久的人。 ——佚名
13.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偶作》
14. 我不知道是否有别人比我从父亲那里所得的更多。我用父亲的豁达应付环境的变故,用父亲的乐观创造自己的前程,用父亲的鼓励与宽容的方法教学生和孩子,用父亲对大自然父亲的爱好来陶冶我自己的性情。——罗兰
15.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名言警句
1.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歌德
2. 上帝的恩惠像一支蜡烛,人的意志像制蜡烛的蜡,人要登上炼狱山顶的上地上乐园,也缺少不得自己的意志。 ——但丁
3. 人的意志并不总是万能的,因为笑声和泪水会随着那产生这些东西的激情接踵而来,最真诚的人最不能控制它们。 ——但丁
4. 人的思想是受他的文化所约束的,他的思想特征是由他的文化环境铸造而成的。——爱因斯坦
5. 人是什么?还不是风中鹅毛,得随时适应周围的环境。——易卜生
6. 蓬生麻中,不扶且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7. 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始终是他们出生以前和降生以后的周围环境的产物。——欧文
8. 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 ——弗洛姆
9. 物理学教给了我们严峻的一课:人的意志是受到某些决定性的限制。——艾尔·巴比
10. 在没有开始履行自己的使命以前,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耐心,不要害怕险峻、漫长的几乎没有尽头的阶梯…… ——果戈理
11. 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类的情感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愿望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笛福
12. 腐化落后的政治环境是一切腐化落后的思想的温床。——柯灵
13. 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点,与环境无。——毛佛鲁
一、高中生名著阅读现状研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鉴赏》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自2008年起在文科生附加题部分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只针对文科生设置的名著简答题目,在一定层面上对理科生并未带有任何影响,甚至造成一些误解:理科生不需要读名著。
学生普遍认为读文学名著不如多做一道理科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不如将时间用于名句默写上,因为这些见效快,学习目标越来越功利,所以即使语文教师不功利,在当今高考模式下部分学生也会忽视名著忽视阅读积累。
江苏省在2008年考试说明中规定了十部作品,2013年9月在江苏省丹阳吕叔湘中学新高一不分文理科的情况下,全年级1200人中做出如下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功利化学习模式下,名著阅读现状令人担忧,熟读过原作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在明知有些篇目涉及高考的情况下,阅读人数仍为零。经典名著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思想财富,被青少们忽视,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在未读过原作但基本了解内容的这一类学生中也作过调查,他们认为阅读原作耗时费力,效益不高,不如通过影视作品或者故事梗概了解情节。90.2%的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大部分时间被作业占满,课外活动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为主。即便有些阅读过原作的学生,阅读也只是追求速度,浮光掠影,一目十行,结束问其细节时一头雾水,缺少细嚼慢咽,缺乏思考的品读,怎能汲取“营养”?
阅读一直是我国文化传承的方式,它的重要作用是经过实践印证过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化课改的同时,青少年们对阅读名著的兴趣、习惯、阅读量及阅读效果离教育者们的初衷太远。
二、高中生写作能力现状研究
写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它是表达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还在于它体现了语文的综合能力:既有语言文字的应用,又有思想表达,更有表达技巧运用。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写作能力处于高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首先回到教育纲领性文件的规定中看一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育明显向综合性迈进的走向(从教育目标上的五大块转向二大块),这种走向反映在写作上。从初中教育刚进入高中教育的学生在这方面会有一个明显的不适应阶段,原来还不错的作文成绩忽然大大打了折扣。这是因为原来比较程式化的写作能力不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教师希望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更强,表述层次更清晰,表达思想更深刻,见解更精到。所以,在江苏省的语文高考作文批改标准中才生发出两个层次。作文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作文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但是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很难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中所期待的那样的提高,甚至一些学生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本身的过程意识非常模糊: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无论是从外在的考查体制还是从高中学生的主观感受讲,作文教学陷入一个很难向前行进的“高原地带”。
江苏省自2008年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分数由原来的60分提高到70分,在试卷中所占比重由40%增加至43.75%,以近四年江苏高考作文为例:
2010年“绿色生活”,阅卷中出现大量写低碳生活的作文,但这类题材只是停留在对“绿色生活”的浅层理解,这样的作文很难出彩,一般只能拿个基础分,得分多半在45分左右。有一位语文阅卷老师哭笑不得地向外透露,有大批考生写绿色生活,都写的是老奶奶怎么过低碳生活,比如养花、种树、不用塑料袋等。这样的作文让他看得头大,他每天批阅作文,基本上都能看到上百篇类似的作文。“改到最后都想吐。”
2011年“拒绝平庸”,考生在作文上的发挥是“比较平庸”,均分只有46分,高分作文比往年少,记叙多写爷爷奶奶,议论文多是“三段论”。在2010年年底去世的作家史铁生、当年热门的法网冠军李娜,还有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
2012年“忧与爱”,这一年的作文题被认为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作文题”,但全省作文的均分低于2011年,如此广受好评的作文题目,被认为题目有重点,容量大,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可选择性程度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个性特色,以现实生活为本源、以选拔人才为宗旨。然而这一年却未能让考生们写出让读者赞美的佳作,依然“名人扎堆”,“大路货”、“套路货”作文层出,值得深思。
2013年是一则“探险者与蝴蝶”的材料题,全省均分维持45分和上一年相仿,但满分作文只有2012年的一半。材料中一句话是: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受这句话的“启发”,差不多七成考生都在论述“小与大”的关系,虽然算切题,但大多考生写得枯燥乏味,角度狭窄“撞车”严重,导致很难得到高分。
由此可见,江苏省高考作文从自主命题以来,全省的作文均分持续徘徊在四十五六分之间,作文整体水平停留在“基础等级”阶段,从未在“发展等级”上有整体加分。虽然每年满分作文里,也有一批文意隽永、文笔活泼的文章浮出水面,而且这些作文无不具有较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辨的色彩。但改变不了高中生作文整体不容乐观的现状,从历年高考作文阅卷反馈看,语言干瘪枯燥、思想缺乏深度、素材撞车严重,一些考生作文毫无鲜明的思想情感,更没有整体构思,写作成了痛苦万分的事情,更不会是为了表情达意,手写我心。
三、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研究
高考是国家行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标准,是不容逾越的考查底线。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必须遵从这一标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措辞是“鼓励”,是“提供”,是“尽可能减少束缚”。往往,我们认识某个作文题目,总停留在“允许不允许”的层面。依照“课程标准”“允许不允许”根本无需讨论,不但允许,而且鼓励,要提供,一切都不应成为束缚考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的借口。
(一)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二)命题展望
继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之后,2014年江苏省首次随同全国其他地区高考命题形式出现新材料作文,这一变化体现了作文命题在走人文教育的思路,从题型看,更注重关注人本,贴近生活,发展个性,减少束缚,鼓励创新。
通过回顾江苏省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从作文的立意看,呈现出三大特点:
1.倡导高尚品行。高尚品行、高尚追求、传递正能量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常用主题,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帮助。属于此类的作文题如2011年“拒绝平庸”、2012年“忧与爱”,还有重庆卷“保安救人”、北京卷“大山铁路巡道工”。据高考作文权威人士分析,近年来我国舆论关于社会公德有很多议论。2012年3月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5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设计这一类试题,有更突出的时代意义,不仅“接地气”,而且向广大考生传递出发展的“正能量”。
2.增强文化特征。“文化”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状态的总和,“文章”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以文化的眼光关照社会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审视周遭生活,给青少年的思想上好重要一课。属于此类的作文试题有20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5年“凤头、猪肚、豹尾”、2007年“怀想天空”、2010年“绿色生活”。有人说,“文章似水”、“佳作如酿”,命题的导向要展现考生的文化素养,那么考生就要丰富作文的文化内涵,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走进经典之作,尤其是走进中国古代文化名流的精神世界。亲其人,爱其文,这种文化装饰,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
3.加强哲理思辨。理性思辨代表着思维的最佳视角,在高考作文中,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级的高低。从选拔人才角度看,是否具备哲理思辨能力,是高校选拔人才的尺度,目前的高等科研项目中尤其需要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属于此类的作文试题如2006年“人与路”、2009年“品味时尚”、2013年“探险者与蝴蝶”。这些题目需要考生根据自己关心热点事件、话题及名言格句的不同侧面,展开思辨与联想,展现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长度与高度的认识,在考场上总结自我,抒写个性和体现审美情趣。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阅读之后沉淀。
(三)启示
赵老师说,今年又是我省实施新课标的第一年,在高考作文方面,与往年相比变化基本没有,而且也不大可能有,照往年的复习基本可以应对了。
最后半月作文要冲刺
记者:一般来说,作文修养在最后一个月内已经基本定型。最后时刻考生应有怎样的准备?
赵老师:首先我认为这个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关键看你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应对高考了。如果不太把自己的前途当回事,到现阶段了,你可以把作文放弃,到考场上随便写就是了。否则,你还得认真准备的,而且一定不会白准备。不到最后那一刻,你不应该有什么“已定型”、“不顶用”等想法与行动的。占半壁江山的作文岂能轻易放弃?
审题训练
那么,在这最后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高考作文的复习呢?我想,第一应该加强审题训练。就是有意识地根据高考作文的有关要求,每天找来三到五个有一定难度的各类材料,进行审题训练。具体内容有三:一是看此材料有几个中心可确定,自己审准了没有。二是确定下某个主题后,再想如何围绕这个中心去组织有关材料,即写什么,所选材料有无典型性、代表性,能否说明中心。三是如何去写,如何不落俗套,如何在有关方面出新,超越他人,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审题准确永远是第一位的,它关系到整篇作文的生死。题目最好不要用“×××之谈”“×××与×××”之类的。太滥了,影响批卷老师的心情。
积累素材
与此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去积累一定量的素材。比如,看几个名人成功的事例片段,记一些有哲理性的经典语言,了解社会和你身边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新闻等,让你的高考作文充满最新最鲜的生活气息。最后一点是,不中断地阅读有关的优秀文章,让那优美的语言、精巧的开头、特别的结局、有机的结构等时时出现在你的大脑中,让你的意识在精美而浓厚的文学因子中不断地浸泡着,以便到了考场上不至于感到干涩,找不到感觉,无话可谈。这有似于比赛前的热身,作用也是很大的,万不可忽略。有时真的就可以现炒现卖的。
再一点便是,要做好如果到了考场上,看到较为陌生的作文题时,自己如何去面对的心理准备与对策。
网络语言可锦上添花
记者:高考作文能不能用网络语言?
赵老师:按理,高考作文考的是标准的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不能用那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的。可是如果某些网络语言很有新意,有较强的表现力,且也较为流行,大众在交流过程中没有啥障碍,偶尔用一两个也无伤大雅的。只是要注意一点,不能满是火星语、数字语或是在极为狭小的圈子里使用的语言,特别是聊天时用的那种特别用语,一定得忌讳的。毕竟,这是高考,不是平时的作文或聊天。到时,扣你一分,损失可就大了,更关键的是它影响阅卷老师的心理情绪。按规定,必须是有三年高中教学经历的优秀老师方可参加阅卷,刚从大学毕业的还不能,所以使用“网语”要慎重。如果你的文章是从幽默的角度出发,去增加文章的表现力,那另当别论。
高考作文题提前预测
记者:如何才能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赵老师:好多同学对这一点也很是关心。最好的方式便是多用各类表现手法,如果有时候对表现手法的运用,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就多用具体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比、借代、比拟等,这些较为简单。句式要多变,不要从开关到结尾就一种陈述句,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对偶句,整散句、长短句、单复句等都可交替使用;要多用成语、古诗文,以增加文化气息,还可以用一些幽默、讽刺有特点的句子,写出文章的个性来。一句话,手法不要单一了,语言不要死板了,行文要灵活自如。段与段要有关联,首尾有呼应,全文要有中心。要想做到以上要求,平时就得多写,多有意识地进行训练。特别是这十几天,更重要。
记者:能不能预测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或可能考哪方面的内容?
赵老师:哈哈,好多考生和家长都有这种想法,经常问我。我想说的是,预测是可以的,准确率是不大的。首先,今年不大可能考漫画了,再者,材料的难度会有一定的下降,三者,估计还是给某些材料,让你思考后作文。
参考这些年来的考试情况,我们可以着重从哲理、品德、人生、社会方面去多做些准备。或者说,你就围绕一个有关“生命”的主题去准备也行。因为任何内容都是让你写事说理的,这就必然会涉及到人这种生命。天下的理是相同的,事也是相近的,人性更是一样的,生命是相一的。你能把有关生命之理悟透了,然后迁移到他人他事上,省心也省力。
万一悟不透也不要怕,到时你可以把这种思考的过程真实而深刻地写下来,这也是很难得的。一个有关生命的话题,可以应对百个高考作文。但不要大了,空了,泛了。为了深刻就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谈,而这个人最好是个文人,这样的文章才会更有文学味。因为这毕竟是在考语文。
作文内容不能假大空
记者:高考作文最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拿高分有技巧吗?
赵老师:回想一下这些年来指导高考复习时的情况,我认为好多考生在考场作文中,经常有下列毛病出现:
假大空
文章一开头,不是历史长河几千年,就是中华文化悠久灿烂,就是人类自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如何如何……中间在谈论有关问题的时候,常用报纸上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在那里气势汹汹地教训人,理论一大片一大片的,而观点却是些陈词旧调,一点新鲜感也没有。好不容易有那么一点内容了,还是假的,不真实。这是作文的大忌,千万不要写这类文章。特别是开头一段。
具体方式是,题目要具体生动形象,取材要小,要细,要具体、真实、可感,从生活中入手去选择曾经让你感动过的东西,从历史中去找让你非常感触大的人物或事件。如写一只小蚂蚁找一群蚂蚁的事,写街头上一位独自行走的小姑娘的情态,写一株风雨中的柳树,写一个老奶奶的脸的变化等等。以小见大,借事说理,以真写情,用实表虚,这几点应该学会的。现在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种八股腔,要注意避免。
观点简单浮浅
所论述的观点非常浅显,或说好多时候就是在说一种生活常识,不会分析原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更不会往广度深度引扩挖掘,导致了文章如同半盆浅浅的白水,一眼就能看到底。比如谈“苦难有时也是一种财富”这一问题,不要一段空洞的理论完后就举一个事例,再一段理论,再举一个事例就完结全文。这种结构方式一方面太幼稚,另一方面也无深度。可以从纵横几个方面去论证:苦难有时能磨砺人的意志,一定的挫折会让人惊醒,心灵流血后灵魂会更理智,清楚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就会知道错在哪里;在苦难面前,有的人倒下了再不起来,有的人因为不愿服输起来后更加坚强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苦难是激发潜能的一种难得的良方,苦难与成功是一对双胞胎,难分彼此,相伴相随……这样一来,文章就有内容了,丰富了,观点也就能让人信服了。
总结一点便是,抓住一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步步深究下去,不断提问,不断论述。或往横的方面,或往纵的方面,或纵横交错进行,不能就一个面往返论述。另外,所举事例最好是一正一反一古一今,多几个,详略合理安排,这样才有说服力。
段落安排不合理
首尾段最多不超过三行,中间段最多不超过七行,全文段落五到七段最佳,字数900字左右最好。再者,开头不要用什么题记了,结尾也不要喊什么口号、大话之类的,来一句古诗,或有特点的哲理话最好。当然,如果你有才,写一首优美的小诗也不错。
生拉硬套
可以借鉴优秀作文的某一方面,模仿某一技巧,却万不可僵硬地套作。高考作文的中心只能是一个,不能多个混合。文章的重点一定要突出。议论时一般要对事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