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1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主要表现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是因为它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尽管它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但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与淘汰中越发彰显出动人的魅力。

1.1 “仁爱”思想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说:“仁者,人也。”在他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许多人视“金钱”至上,在物欲和权力面前迷失了本心,甚至泯灭良知,把功名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对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 “诚信”思想

“诚信”是儒家人文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诚信,把它看作是人立身处世基本的道德条件,把它看成人的立身之本。“言必行,行必果”,信义一致,诚信无欺成了人际交往的前提。在圣人看来,不讲诚信的人简直不能称其为人。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举世皆知。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

1.3 “中庸”思想

所谓“中庸”,既要看到事情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既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之过犹不及。荀子曾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可见要做到“中”,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事物的均衡发展,也成了指导人们实践的准则,它要求人们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1.4 “自强不息”思想

《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刚柔并济,二者互为作用,强调刚健的同时,其实并未否定柔弱的作用。无论是阳是阴,是动是静,是刚健还是柔顺,《易传》所提供给我们的有关“君子”人格的完整的范式,对我们当代学生人格样式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民族遭受外族入侵的危难之时,总是奋起抗争,形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大无畏精神;在建设家园,实现美好理想的征途上,锲而不舍,自强不息。这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2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院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德与才、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意志品质,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感悟人生、启迪人生、愉悦人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表达、应变、组织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1 培养大学生心忧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责任教育在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历来重视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无不显示着对国事民痒的崇高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凝结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道德感情,它表现为对父母之邦的忠诚,对祖国山河土地的眷恋,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把民族振兴和祖国强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能够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

诚信教育符合道德缺失教育的弥补,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眼下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某些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眼前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危害了群众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毁约、替考作弊、伪造证书等等,“诚信”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无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诚信”打天下者,得人心、受人敬。

2.3 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铸造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在突兀而来的巨大灾害面前,在似乎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面前,中国人民从不低头,勇于抗争。多灾多难,千锤百炼;愈挫愈奋,愈挫愈强;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这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生动写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不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

2.4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和谐

季羡林先生曾说: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是人内心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人应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将帮助大学生抵挡各种物欲的诱惑;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将教会他们正视自我,作战胜自我的强者;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观点,将启示大学生做事应该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我院将京剧文化与教育结合的探索,就为社会培养了更多有道德、有理想、有本领的高素质建设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探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3).

[2] 栾英.浅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10(4).

[3] 李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4] 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6).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传统文化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 结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时期,不免存在一些人生态度和价值取舍的问题,如个人主义等。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资源,比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对为人之道提出了标准,“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为人处事的方法,我们可以借此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内在精神动力。当代的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于国家应该有着深厚情感。但是在当今大学生中,激动人心的“民族”、“国家”、“理想”等信念渐渐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光彩,更多地崇尚个人主义,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与无节制的自由。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3)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富有价值导向作用。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形成良好校园氛围的基本条件。它引导着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正确地辨别是非、真伪,提高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行为参照,如:古代君子风范就能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标杆形象,引导约束自我行为,敢于为信念牺牲自我利益。

2 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

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就会受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以文化熏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大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根本目的。同样都是育人,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之间就存在密切关系。

(1)传统文化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源泉。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吸收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形成的,呈现出稳定的共同心理状态、精神意志、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是历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资源。一方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2)综合素质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知道,虽然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我们不仅要传承这些内容,而且要让它成为我们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课直接利用的内容。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也必须以现代生活和文化为基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发掘传统文化新内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与精神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而产生的理论、使用的内容以及所达到的成果,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 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的实践路径

3.1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全方位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

在日常生活环境营造方面,张贴历史名人画像及经典名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楼等大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场所;利用书法艺术搭配诗词歌赋装点校园建筑物;给建筑物、道路配以有传统文化意味与内涵的名字等等。因为这些丰富的思想不盲从流行,经过历史的淘洗,不会流于浅薄,而且丰富多样。构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外部氛围,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式的转变。

在校园活动开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包括:在辩论、朗诵、演讲、书法等活动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组织民俗活动,展现民族风俗与心理,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2)图书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馆藏丰富,供广大学生阅读学习。(3)高研院定期推出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报告讲座,为深入了解文化内涵提供便捷之门。(4)不定期的名家讲座为学校增添了传统文化氛围。切实做到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3.2 营造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

随着各种思潮涌入高校,带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对内教书育人,对外有足够的影响力影响社会风潮。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促进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形成,然后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3.3 扩大选修范围,积极编写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读本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选修课程建设,选修课发挥起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在重庆大学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中,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的课程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

如何充分发挥选修课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呢?首先,在选修课的制定上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范围,用文学欣赏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其次,在选修课的课程制定上,力求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并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时间学习。与此同时,编写适合现代大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读本。例如:用传统文化解读当今社会热点,以古喻今;适当运用时兴语言,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传统文化与广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如动漫)相结合,换一个视角解读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新的阅读方式(如微博)进行教育与宣传。勇于尝试,力求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大学生,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中汲取营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资助项目:——重庆大学“党的十精神研究”专项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长胜.高校传统文化传播平台构建研究[J].语文学刊,2013.

[2] 刘彦力,李鑫慧,孔敏.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

[3] 吴维娜.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 王菲,李雪,高天阳,李彩红.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传统文化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素质教育这个复杂的体系里,“健全的思想”、“良好的心理”无疑是实现其它素质的前提素质。在“健全的思想”、“良好的心理”方面,中国人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道德规范、社会理想,及其这一追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意志和品质等,无论是儒家的积极用世的思想,墨家的“兼爱”,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个性、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这些基本素质就蕴含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之中。“健康的体魄”是基本素质,“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是重要因素,?“健康的体魄”“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它渗透在中国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灵魂等诸多领域之中,这些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因素就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多吸收人文方面教育的精华。这些都体现出来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体意识,也就是民族历来所表现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人们不断在征讨素质教育何去何从时,其实,素质教育还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方法和途径,就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多吸收人文方面教育的精华为当今的素质教育服务。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运用传统文化思想实现素质教育的整合

既然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那就要运用传统文化来进行素质教育。当然我们继承文化遗产都是有条件、有选择的,取舍的标准即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和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继承的有具备积极意义的部分,有经过改造的部分,当然也有陈陈相因的消极部分。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中国传统教育观强调教育的独立性。实现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要把握这一核心。传统教育的独立性的保持表现为:

(1)教育内容自由。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对人来说,应试教育只能是临时手段,素质教育才是最终目的。过多强调技能应试,只能压抑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这方面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证实。

(2)教师教育理念自由。提倡“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就是鼓励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改变“传道,授业,解惑”从其方式到内容,学生都别无选择,不接受也得接受。这种状况,这样“,教”出来的对象才能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在两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提出来了。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实效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74-02

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曾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孩子们要懂得明智、快乐、成功地生活,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份职业,尤其不能违背自己内在深层的要求。有位教育家说,教育除了训练人具有娴熟的技能与知识外,其最终目的并非“在大提箱上堆积物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和尊重他人。

教育是为了让人们寻找到精神家园,让我们葆有一份情怀,把真、善、美作为安身立命、心灵安宁的自觉追求。当我们把这份寻找付诸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里轰轰烈烈开设所谓“传统文化”引领的各类通识课时,却有可能再次走向“大提箱上堆积物件”的过程。

一、现状:机构和制度上有保障,学生认同度参差不齐

蔚然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中指出:从16年前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院校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到今天,许多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学把通识教育(文理兼通的教育方式)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使通识教育的在基础和指导地位获得了机构和制度上的保证;同时,还建立了包罗文、史、哲、社、艺等的综合性的课程设置体系。如清华大学先将通识课程划分为历史与文化等大组,并以此为基础开设文化素质通识课。

学分设置上,清华大学本科生要选修13学分,必须选择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1门艺术与审美类课程。理、工、医类在规定课组内选课;文科生要跨专业学选课。南昌大学通识课程包括两个门类:“一类通识课”相当于公共基础课中的必修课,有思想政治、外语、军体和计算机类;“二类通识课”由历史与文化类等五大门类组成。在“二类通识课”中,全校本科学生都必须至少选择每个门类中的一门课。这样,人文通识课就达到了10学分以上,很显然学分要求太高,不适合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因其总学分共80个左右。为了符合这个标准,有的学校就把原本就有的课程,如两课类、体育算作人文通识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不符合通识教育的宗旨。

吴薇在以理工科院校为蓝本的、《大学教师发展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中,用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此类课程不感兴趣,这一数据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7%;而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缺失,只是上好一两堂课不起什么作用;5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重视,这一数据直接关联到38%的大学生,他们认为学校缺少高素质的人文教师与学者,大概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原因。还有23%的学生认为除了专业知识传授之外,很少有教师在专业课堂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一些学生不满意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低。对此,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转变观念和提升教育思想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拓展视野,同时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表达艺术。

虽然这份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素养薄弱,但是现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院校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厌其师烦其道”的现象,可见,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其作为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等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育人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传统文化课实效性差: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待发挥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说高校中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文化素质课属于显性课程,那么专业课教学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所承担的就是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

1.适用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缺乏――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乏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编排方式,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

近百年来,经典教育在正规学校中被赶出课堂,而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对读经,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经典的原著。因此,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传统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学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继续并增加义务免费读经和经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确定学习的次序、理清理念与佐证的关系是关键。许多传统文化课由一个教师将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易道尝试列出专题,由学生自己先做一个策划或收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与总结;或者是由多位教师分主题分别讲授,这不失为好的尝试和创新。但是,无论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学生自主作业,都要注意理念为先,把握灵魂,知识或历史的梳理更应发挥到佐证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导其实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最深厚和基础的儒家经典选读为前导课程,对于中国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维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传统文学、艺术及民俗后续各单元知识和材料等来佐证,把握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追寻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可尝试模块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素养的培养需求。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样板,导致“因人授课”,授课教师只挑擅长部分讲授的情况较普遍,也缺乏专家进行正规课程建设;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不足。

开设通识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人文基本素质养成。但是由于迫于应试压力等各种原因,学生有时并不能将其溶化于骨髓并迁移到专业素养中,达到慎笃的境界,所以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可尝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素养要求来设置模块,结合专业及岗位实际添加和选择相应内容,强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的关键。

1.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差。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而且专业学习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学下去,这就使某些教师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要重视扭转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首先,建议提倡高校教师读经,呼吁各大中专院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其次,编订印发一些有助于澄清误解的小册子。其三,有的教师只把传统文化当成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修身和通经致用的重视不够。

2.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3.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量化,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化”系统存在问题文化素质的“内化”。首先是输入和吸纳,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内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关键的环节。而目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隐性课程要有机制保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课的实效性必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作用相结合。

(一)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规范化

衡量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校内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设定其课程的类型和课时;选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经典;教学方式要改变“一言堂”,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分成几个模块或专题进行讲解,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优势互补。

(二)隐性课程逐步形成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师的素养方面,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因子对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1.建立完善的教师文化素养考评机制。(1)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素养考试科目。(2)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要增添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督导评教要设立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点。(4)教师职称评定时设立人文素养方面的评定标准。

2.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要有长效机制。(1)校方应加大投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2)将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强化组织管理,纳入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