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课导入方法

地理课导入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课导入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课导入方法

地理课导入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9601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在教学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好的导入就像磁石,能够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给学生以启发。在地理课堂上,如何设计精彩有趣的导入环节,是值得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故事导入,趣味横生

学生对故事通常非常感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在上课时巧妙地运用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同时也能够改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时机,将故事与新课的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同时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时,教师就可如此导入:“大家都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那你们知道与这个成语有关的传说吗?”学生纷纷表示好奇,教师就可为学生讲一个故事:“传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位仙女叫麻姑,早年便得道,千百年过去了,麻姑的面容仍然像十八九岁的少女。麻姑说:‘从我得到天命以来,已经见证了三次东海变成桑田。这次去蓬莱,看到海水比之前少了很多,大约又要变成陆地丘陵了吧。’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在生活中,大海有可能变成陆地丘陵么?”通过故事来提出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答案,此时教便可顺利地导入“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这一新内容。

又如在学习“时区和日界线”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故事来导入:“有一位中国人买了一张美国彩票,中了奖,但当他得知中奖信息时,却正好错过了兑奖时间,彩票变为了废纸。此时一位美国人却愿意花高价购买这张彩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就藏在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里。”这样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生活,亲切自然

在地理课堂上,学生是带着各自的生活经验来参加教学活动的,这些经验是学生最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拉近地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调动现有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此种导入方式既能够增强地理这一课程的亲切感,还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选择的实例应当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例如在学习“气候复杂多样”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俗语、谚语进行导入。在开课时,教师可先向学生提问。

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样一句话?

生:听说过。

师:那吐鲁番地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生:是不是因为早上太冷,而中午太热?

师:大家都学过生物,你们能从刚才那句话中找到新疆水果特别甜的原因么?

学生稍作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这是由于新疆地区早晚温差大,而且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晚上寒冷时植物的呼吸作用非常弱,这样就积累了很多糖分,所以水果会比较甜。

此时教师便可顺利导入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与特点。如此一来,学生便顺利地记住了这一地理知识,且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

三、演示实验,新颖别致

演示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够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地理知识。当学生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就能够将书本的理论与实际事物结合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课导入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入新课;浅析方法

初中地理这门学科虽然不是中考的考试科目,但是对于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是具有重要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成为了在课堂上导入新课的关键。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产生新鲜感,从而达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一、复习好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好下一节课的知识

我们要以简练的文字来复习学过的知识,为即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打好基础,然后进入所要讲的新课题。例如讲“地理坐标”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使用这样地方法引入到课程里:同学们都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这个点所在平面的位置,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类似于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所在的位置的方法,它就是“地理坐标”。

二、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深度思考

依据新课标的问题轻重程度,来设计几个不同的、幽默有趣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答案的渴求,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来听课。譬如讲“大陆漂移说”时,老师可以现提出“为什么只有在具备温暖湿热的环境下形成繁多的煤层会在非常寒冷且不易存活植物的南极大陆被发现?”“为什么古代冰川遗迹的地方是属于炎热干燥并靠近赤道的非洲一?”归根究底,这到底是为什么?经过设置疑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新知识。

三、设置悬念、吸引注意力

在新课开讲时,老师想出几个比较新颖奇怪的并与新知识相互联系的问题,把学生的心理好奇给紧紧抓住,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中国的疆域”这个问题时:为什么在冬季的时节,北方的哈尔滨温度在-28℃以下,人们不畏惧寒冷地观看“冰灯游园会”,与之反差甚大的南方广州却在开展“迎春花展”。又如“为什么当夏季来临时,我国东部温婉的乌苏里江的湖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晨辉闪闪、渔歌阵阵”,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然而在遥远的西部空旷的帕米尔高原上夜幕的尾巴却还在照临着高原,迟迟不肯离去,人们依然陷入沉睡之中,不愿醒来。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开始窃窃私语地讨论真正的答案,此时的老师就是学生们眼中的在世“诸葛亮”,学生们就会把积极性动到最,课堂上的氛围会非常活跃。再举一个例子,高原和山脉是由于地壳的运动、抬升的原因所造成的,时期,西安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中心,当时的人们所居住的窑洞在寒冬时节是御寒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黄土高原上会有窑洞的存在?――黄土高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将悬念巧妙的设置,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还可以勾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于直接进入这节课的最理想的求知状态。

四、加入诗词,创造学习意境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这句诗是说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差异大,在二月份时,江南的鲜花开满枝头,而北方的气候十分寒冷,这说明了地域对气候有所影响的地理规律,将这句诗贯穿“地形对气候有哪些影响”中,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在讲授“天气与气候”时,引领学生们诵读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学生们畅游在诗情画意中时,由老师提问出这句诗属于描写气候还是天气的,这时再引入气候和天气的名词解释。之后再领学生们诵读一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句诗会把学生们入那茫茫无边的平原之中。以这种课前诵读一句诗词的形式,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学习地理的氛围环境,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学心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加入数字,提高危机意识

善于运用统计数据资料,当做新课的开端。例如讲授“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前,老师举例:目前大量的天然气、石油、煤等常规能源被开采使用,因为它们的特点为不可再生,它们的储量在逐日减少。根据专家估算,全球的石油只能维持人们生活40年;全球的煤100年后即将告罄,能源危机的警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响起,因此,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就是开发并更好地利用新能源。在进行“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的课程时,老师可以把下面的资料作为开头:“1987年7月,伴随着一名婴儿的诞生,联合国通过较为繁杂的计算,正式的确定地球上的第五十亿个居民为这个新出生的婴儿,他的到来也标志了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五十亿”。“现在每经过24小时,在世界上的人口就会多出11万个已经迫不及待来到人世的新生婴儿”,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如此之快,这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难题。把数字资料运用到新课,更能增加学生们的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们在完成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增加强烈的责任感。

课程的主体虽不是整节课的重点所在,但它那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简洁明快、扣人心弦的“开场白”却更能吸引学生们更大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这是学生们上好每一节地理课的基础。

地理课导入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 兴趣 贴近生活 课堂效果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少,所以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地理课,如何让学生在喜欢的同时全神贯注的学习地理知识,是需要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阵地中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提高课堂效果。地理教师应根据新的教育理论,结合各自学校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灵活运用导入技巧

中国近代教育家先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在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要想设计恰当的导入方式,需要我们地理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探究,才能设计出恰当而有积极作用的导入方式,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可以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产生一种刨根问底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1.以“之最”来导入新课。在区域地理讲授之前,通过“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米?在讲述南极洲时,可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来导入南极洲;可用“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作为日本地理的开端;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入西亚、拉非的讲述。

2.以着名景观来导入新课。运用幻灯、录相向学生介绍地理风貌,在观图领略一个国家或地区风土人情的基础上讲授新课。

3.以读图提问来导入新课。此方法多用于讲述地理位置、范围及地理规律等内容。

4.可以用地理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埃及地理时,可用“灰尘吹来”猜谜底“埃及”来导入新课。

二、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谁是课堂的主宰?是学生,不是老师。可以往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一味地灌输,让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到的东西僵硬呆板。“我们的学生喜欢唱歌而不喜欢音乐课,喜欢画画却不喜欢美术课,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分僵化。这种教师独霸讲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新教材以新的形式与内容对传统的教法提出了挑战。

三、兴趣是诱发学习情绪最好的催化剂

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四、让地理学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所以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多运用发生在当地或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地理过程和原理,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一些相关问题,即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中使用版图、版画

板图、板画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凭自己的记忆和熟练技巧,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原图)和现象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黑板画。这种图、画只取其神似而不计细节,写意而不写实,利用其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点,是艺术化教学的体现。

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借疑增趣

设疑恰当,能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要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七、转变方式、活跃课堂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主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在课桌上晕晕欲睡,这样极大地刺伤了学生的学生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如在讲“锋面与天气”时,我引导学生根据锋面的性质、位置和移动方向,计算锋面过境的时间,然后模仿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的形式,说明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在讲“荒漠化及其防治”时,让学生阅读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图,以及西北地表植被的分布图,通过图形叠加,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沙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并掌握了地理的学习方法,变枯燥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有时我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演示,使学生感受声光中多媒体的神奇魅力,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

八、趣味性的语言修辞

语言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最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时,先要做到语言准确,恰当地选用地理词语,正确地叙述地理事物,科学地作出地理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地理推理,说话简洁,精明练达,顺理成章,这是基本的要求。若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能有机地恰当地运用语言学的多种修辞手法,使教学的语言更富于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艺术性,那么地理教学将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九、将学生动脑活动与动手活动结合起来

学习地理离不开学习运用地图,教师要注意学生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再现地图能力的培养,看图、记图、再现地图这三个环节离不开动手、动脑活动的有机结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明确观察的具体任务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观察,如方向上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从整体――局部――整体观察;内容上从自然到人文,侧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矿产――城市等方面观察,力争做到全面周密,不遗漏,不重复。最后,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梳理,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发现一些特征之处,在此基础上手绘草图,把一些特征性的地理要素标示于草图上,以巩固观察和识记的结果,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地图表象。

总之,为了学生能更加喜欢你的地理课堂,能在你的课堂中学到更多的地理的知识,地理教师对每节课都应该精心准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情趣盎然的经历学习过程,引发学生兴趣,让你的地理课堂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业喜.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地理老师[J].地理教育,2004,(6):60.

地理课导入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 教学导入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71-02

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好的导语像是一块磁铁,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好的导语又像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够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所以一堂好课的开始就要有这样的吸引力才能紧紧的抓住学生,让学生想要上你这节课,想要在你的课堂上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导入才是有效果的,是好的导入。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地理课堂导入的艺术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薄的观点。

一、地理课堂中的幽默导入法

幽默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把思维从别的地方一下子拉到课堂上来,有兴趣来学习本节课。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提条件,有兴趣才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用有趣味性的语言或者是有意思的小故事引入本节课,让学生带这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去探索。教师“幽他一默”,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幽默的课堂,一定是充满笑声的课堂。课堂上的笑声能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能寓教于乐,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得轻松有效,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品格。幽他一默,造就愉悦境界。

例如在讲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时,我用我外出出差坐飞机的例子导入,为什么我坐在飞机里向上面看是艳阳高照,而向下面看却是细雨蒙蒙呢?同学们都笑我,说老师你糊涂了,一样的天空怎么能出现不同的景象呢?我让学生开心了一下,感觉老师今天不太正常。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经过讲解,大气层氛围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学生明白了,原来我说的是真的。这样我们就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的很是轻松。并如此同时记住了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有这样的几个层次,并且知道了为什么在对流层中下雨的原因。

二、地理课堂中的悬念导入法

经常看警匪片或者是破案片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故事的开头编剧都喜欢用案发现场最后一幕开始,为什么呢?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为了让你把这个片子看完,这就是电视或者是电影中常常用的引人入胜的方法。同样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地理课堂上,但是我们不必那么吓人,只要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下去就行了。那么我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上就才用了悬念导入法引入课堂,效果真的很不错。例如,我在讲解日界线的时候,说有一对孪生兄弟,为什么弟弟比哥哥大一天呢?在讲解地球公转的时候问同学,为什么近日点1月初不是烈日炎炎的夏日呢?远日点7月初不是寒风凌冽的冬季呢?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且想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这些疑问。

三、地理课堂中的情境再现导入法(图片资料导入法)

情境再现犹如自己身临其境,让学生自己真实的感受,原来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的。这样让学生学的有意思,说的有道理。

例如在讲解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时,正好利用到我们附近的宿迁市今年6月末所出现的暴雨的图片,街道上的一些地方已经变成了小河,孩子们在这个“河里”游玩嬉戏,就是利用了情境再现,贴近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雨呢?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在由小组讨论学习这样大的暴雨洪灾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我们应该怎样对洪灾进行防范呢?一个情境再现让学生们有了研究的兴趣,有了研究的勇气,也使大家突然感悟原来,灾难有时候是离我们这么的近,我们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想要让自己的课堂更好,更精彩,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用心去备好你的每一节课,想让你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就需要你更多的努力。课堂导入的艺术性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它就像是一颗流星划破宁静的夜空,激发学生更多的思维联想。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追求,让我们从课堂导入的艺术性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我们都在阳光路上不断的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地理课导入方法范文第5篇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和范围,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利用技能,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的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要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派地理教师外出学习,接受新课程、新教法,回来后要举行观摩课,撰写外出学习后的心得,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业务练兵活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学许多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地理的学科内容已经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沃土”,地理的教学过程也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因此,努力提高农村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势在必行。在对您所在的学校聘请校外专家或学者进行相关地理知识讲座或报告情况的调查发现,84.4%的学校没有聘请过,15.6%的学校只是偶尔聘请。因此,学校要努力增加一线地理教师与专家直接见面交流的机会,能让专家们直接倾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心声,也能把先进的理念、理论面对面的传授给地理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二、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

地理教具缺乏的乡村学校,地理教师应当重视地理板图、板画的运用。教师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地理教具,注意随时随地的搜集一些与地理有关的图片、资料等,日积月累,建立教师个人地理课程资源库,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总之,对于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学校,地理教师不能等、不能靠,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在新课程实施中,地理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地理课程资源识别的范围、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在对教师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的构成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50%的教师虽毕业于师范院校,但并非地理专业。另据走访得知,现在许多乡镇一级的学校,地理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每个学期都可能发生变动,常常是不能胜任某些主科的教师来临时担任。有的学校是没有地理专业教师,临时抓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照顾,针对此情况,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的进修,达到所教学科与所进修的学历相符,提高学历层次,努力改变“万能”教师教“万能”学科的现象。

三、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既综合了多个学科,又涉及到了许多部门。仅凭地理教师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因此,要形成联合开发、多校共享的良性机制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可以由当地的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成立一个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小组成员由地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这些成员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本资料等,每个学期结束,要将每个成员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门别类地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长时间而持续性的工作,对于开发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及时寻求应对措施,以保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

四、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只能采取结合、渗透的方法,把乡土、乡情、乡风、乡俗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直接或间接的融入到初中地理教材的相关章节中去,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目前,这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中最常见、最实用而又简单易行的一种途径。它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喜好灵活掌握,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其潜在的意义。

第一,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新课的导入犹如歌曲的前奏,亦如体育运动前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一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具有思维活力。初中地理教学中恰当的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同样具有上述功能。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多变的天气”时,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谈论当地当日的天气情况,看看窗外就能回答上的问题,学生自然很感兴趣,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乡土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为学生所熟知、所热爱,利用它导课既自然又让学生感到亲切,为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学习才变得主动。

第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释疑解惑”。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以理解,教学中若不注重选择恰当的方法,只会使学生像木偶一样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教学中巧妙的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往往会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季风气候显著”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季风”这一概念不理解,笔者就利用当地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这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季风”这一概念便迎刃而解了。学生在感受生活当中有地理的同时又学会了地理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一内容时也轻松了许多。

第三,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教材相关内容结合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来学习地理知识,这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丰富了教材内容。例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一节时,将当地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的耕作类型、一年一熟的作物熟制、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平顶为主的民居风格以及曲调优美的地方戏――黄龙戏,越扭越美的秧歌,越吹越响的唢呐引入到本节的学习当中,学生在亲近乡土、感受乡土的同时,了解了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文方面与南方地区的差异,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