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科学进步的图像是什么?换言之,科学革命变革的主要实体是什么?科学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国外学者对此问题做出了形形的回答。
一、国外学者的回答
波普尔(K.Popper)认为,科学是人类心灵的壮丽探险,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永无止境的探索。他把“问题”作为整个科学探索的起点,运用“可否证性”(falsifiability)或“否证”(falsification)概念,提出了科学进步的四段图式;P1(问题1)TT(试探性理论)EE(消除错误)P2(问题2)。这个图式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显然,波普尔把理论看作科学变革的实体——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的变更,因此理论是暂时的、脆弱的,它随时都可以被一次否证。
本世纪60年代初,库恩(T.Kuhn)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在这本小册子中,库恩反对逻辑经验主义把科学的发展看成是各种货色一件件地或—批批地添加到不断加大的知识货堆上。他力主动态地、历史地看待科学的进步,把科学的发展视为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交替出现的过程。他不满意波普尔把理论看作科学变革的实体,他的科学观的核心是“范式”(paradigm)概念。库恩给范式赋予多种含义(有人统计共有21种用法),从“一种具体的科学成就”到“一组特定的信念和预想”。综而观之,它是由理论要素、心理要素以及联合这两个要素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要素组成的,每一种要素内又包括五花八门的具体内容。库恩认为科学革命就是抛弃旧范式,采纳新范式。他利用范式概念建立了下述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库恩开创了以科学史料为基础来考察科学哲学问题,探讨科学发展和知识增长规律的先河。继库恩之后,又有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劳丹等人的学说汇入其中,形成了一股历史主义的潮流。
拉卡托斯(I.Lakotos)既不满意波普尔的否证主义,也不满意库恩范式的模糊性和选择范式的非理性标准。为了强调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科学进步的合理性,他提出了研究纲领的模式。在拉卡托斯看来,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向前发展的。科学发现和评价科学理论的基本单位是研究纲领,它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研究纲领内部有相对稳定的“硬核”,外部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带”,还有一套解决疑难的机制,即助研究法(heuristic)。硬核是约定的,是作为研究纲领未来发展基础的、最普遍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它比范式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保护带由各种辅助假设构成,当遇到反常或否证时,保护带可以通过调整辅助假设而达到保护硬核的目的。当研究纲领失去解释力和预测力时,它就会因逻辑的和经验的原因而碎裂,人们就会抛弃这样的退化的研究纲领,而采纳进步的研究纲领,这是科学革命的基本原理,是一个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
在同库恩的论战中,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描绘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有一定的“韧性”,人们总能够从许多理论中选出一种可望取得成功的理论,即使遇到巨大困难时仍可加以坚持,而置大量反证于不顾。在这一点上,他不赞同波普尔关于理论总是被不断驳倒的观点。有了韧性,我们就不必用顽强的事实取消某一理论了,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理论T′、T″、T″′等,即对现行的理论进行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增生原理,容许不同理论的并存。在这一点上,他又坚决反对范式的绝对统治。在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之所以不断发展,正是增生与韧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劳丹(L.Laudan)把科学看作一种解决问题、定向问题的活动。他同意理解和评价科学进步的工具是较一般的大理论,而不是单个的具体理论。他认为这种大理论不是范式或研究纲领,而是所谓的研究传统。研究传统为发展具体理论提供了一套指导方针。它们中的一些构成了一种本体论,以—般方式详细阐述研究传统所属领域中的基本实体的类型。研究传统中具体理论的作用,就是通过把经验问题还原为研究传统的本体论,来解释这些经验问题。研究传统还概括了这些实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研究传统也往往说明某种程序,它构成这一传统内的研究者所愿意接受的合法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论原则广泛包括试验技术、理论检验和评价方式等。简而言之,研究传统就是有关领域的一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做”与“不做”。在劳丹看来,科学革命不过是竞争着的研究传统之间的特别引人注目的一次决定性冲突所带来的研究传统此消彼长的新格局。
为了说明科学革命的实质并描绘科学进步的图像,其他西方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库恩的范式论进行了批判、修正和改造。例如;尼古拉斯•麦克斯韦(NicholasMaxwell)的“形而上学蓝图”、斯尼德-斯台格缪勒(Sneed-Stegmüller)的“理性重组”(S纲领)、夏佩尔(D.Shapere)的“域”(domain)理论等,我们对此不拟一一加以介绍。在这里,有必要提及苏联学者凯德洛夫(Б.М.Кедров)的观点。
凯德洛大是从列宁关于革命的普遍定义出发来论述科学革命概念的,他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而对“革命”概念进行厂逻辑分析,并详细论述了科学革命的三个特点。在此基础上,他对科学革命做了下述定义:“所谓自然科学革命,应当首先理解为研究和说明自然现象的观点本身的根本转折,用来认识(反映)所研究的对象的思维结构本身的转折。真正的自然科学革命的实质恰恰在于思维方式这种急剧的转折,恰恰在于由已经陈旧的科学认识方法向新的进步的科学认识方法的转变。”以此为根据,凯德洛夫把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革命——哥白尼革命——从外观到现实性,第二类革命——康德革命——从不变到发展,第三类革命——“自然科学最新革命”(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称谓),第四类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在凯德洛夫看来,这也是在科学史上先后发生的四次革命。鉴于这个问题本文作者已有专文论述,此处不拟赘述。
国外学者的探索是难能可贵的,他们构造的实体和模式都从不同方面或角度说明了科学进步的事实,包含有部分的真理性。但是,他们的实体似乎都没有抓住科学革命的实质,他们的模式也不完全能说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际。波普尔把科学变革的实体视为理论,他涉及的层次似乎偏低,结果他的四段图式导致了走马灯式的“不断革命”。劳丹的研究传统、凯德洛夫的思维方方式,指的都是科学的哲学基础或科学中的哲学成分,其涉及的层次恐怕偏高,把它们的变革看作是科学革命的实质,似乎也没有深中肯綮。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费耶阿本德的韧性原理和增生原理,尤其是库恩的范式,又显得过于庞杂,使人不得要领。
那么,科学革命的实质或科学革命变革的主要实体究竟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才能比较正确地描绘科学进步的图像。而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从分析科学理论的结构入手。
二、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框架——科学观念
不少人承认,科学革命的最关键的因素是重建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框架。然而,人们对这样的基础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科学理论的基础是这门科学的经验材料、基本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的总和;有人认为它是基本理论的、逻辑的或哲学的思想观念;有人认为它是本体论和方法论的信条;有人认为它是世界图像、研究的普遍方法、解释的思想、知识的构架;还有人认为它是认识活动的全部综合,其中包括主体及其目的和任务,认识的手段、方法和条件,知识的认识作用和体系,等等。
说起来,爱因斯坦对科学理论的结构是有真知灼见的。他在谈到科学理论时这样写道:“科学一旦从它的原始阶段脱胎出来以后,仅仅靠着排列的过程已不能使理论获得进展。由经验材料作为引导,研究者宁愿提出一种思想体系,它一般地是在逻辑上从少数几个所谓公理的基本假定建立起来的。我们把这样的思想体系叫做理论。”爱因斯坦以理论物理学为例,说明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是由基本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关系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构成的,其中前两者是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根本部分,它们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在爱因斯坦看来,所谓基本关系,就是基本概念之间的根本关系,他往往又称基本关系为基本假定、基本假设、基本公设、基本公理、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基本命题等。爱因斯坦在一些场合还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统称为基本观念,或曰科学观念。这样一来,科学观念就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它也是科学理论的逻辑前提或框架。
例如,牛顿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具有不变质量的质点,任何两个质点之间的超距作用,关于质点的运动定律。在狭义相对论中,就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以及同时性概念等。
科学观念(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虽然在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中仅占很少的比重,但由于它是最核心、最抽象的部分,因而反映了科学对象的最深刻、最本质的联系,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中可以导出原先料想不到的结论(如从狭义相对论的前提导出质能关系式),甚至还隐含着“尚未理解的东西的残余”,它的更隐秘的根源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去揭示。
爱因斯坦十分强调科学观念在科学理论中的显著地位。他认为通过最少个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使用,就可以尽可能完备地理解全部感觉经验的关系。他甚至认为理论物理学的目的,就是要以数量上尽可能少的、逻辑上互不相关的假设为基础,来建立概念体系,如果有了这种概念体系,就可能确立整个物理过程总体的因果关系。
关于科学理论的基础的来源、特点及其与感觉经验的关系,爱因斯坦有一段原则性的论述(他虽然是就物理学而言的,实际上也适用于其他理论科学):“物理学构成一种处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思想的逻辑体系,它的基础可以说是不能用归纳法从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而只能靠自由发明来得到。这种体系的根据(真理内容)在于导出的命题可由感觉经验来证实,而感觉经验对这基础的关系,只能直觉地去领悟。进化是循着不断增加逻辑基础简单性的方向前进的。为了要进一步接近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听从这样的事实:逻辑基础愈来愈远离经验事实,而且我们从根本基础通向那些同感觉经验相关联的导出命题的思想路线,也不断变得愈来愈艰难、愈来愈漫长了。”
三、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
科学观念是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借助于经验事实的提示,通过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而抽象出来的。它在逻辑上不能再加以分析,是不能再简化的一种逻辑元素,其中包含着人们当时还不甚理解的东西。因此,它反映了在科学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对科学对象的认识,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认识的界限,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反常现象和新的经验知识无法纳入这一框架之中,它自身的尚未被理解的残余也充分被揭示出来。这样,原来被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东西不再是“基本”的了,它从科学发展的形式变为科学发展的桎梏。只有打碎旧的科学观念,科学发展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时,科学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
科学革命并没有抛弃已有的经验材料和经验知识,而只是改变了理解这些材料和知识的准则,确定了它们的合法地位。彭加勒说得好,只要人们不把那些用实验确证了的理论推到极端,“它就会有十分清楚的意义”,“只有它溶化到更高级的和谐中,它才能消失。”科学革命打碎的只是科学理论的旧框架,摧毁的只是科学理论的旧基础。爱因斯坦谈到这一点时说过,这里的基础这个词,并不意味着同建筑的基础在所有方面都有雷同之处。从逻辑上看,各个物理定律当然都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面的。建筑物会被大风暴或者洪水严重毁坏,然而它的基础却安然无恙;但是在科学中,逻辑的基础所受到的来自新经验或者新知识的危险,总是要比那些同实验比较密切接触的分科来得大。基础同所有各个部分相联系,这是它的巨大意义之所在,但是在面临任何新因素时,这也正是它的最大危险。
在科学革命中,即使是旧的科学观念,也并非统统被抛弃,其中一部分是辩证的扬弃。旧科学观念中的一些只是丧失了自己以前独有的统治地位,从以前的不正确的、与事实不符的壳体中解放出来,被赋予新的意义。它们原有的真理颗粒被保留下来,并作为从属成分有机地溶入新科学观念之中。
从历史上的科学革命来看,科学观念的改变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彻底取代。如以地球为中心的观念被以太阳为中心的观念取代,原子不可分的观念被原子有内部结构的观念取代,超距作用被媒递作用取代,目的论和神创论被进化论取代。2.旧名新意。如道尔顿的原子论虽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原子论,但他把纯哲学思辨变为科学的论证,给原子论以真正的科学内容。又如经典力学中的质量、惯性、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在相对论中已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3.合理推广。如力学中的相对性原理在狭义相对论中被推广到光学和电磁学,在广义相对论中又被从惯性系推广到加速参照系。4.辩证综合。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被综合为波粒二象性,分立的粒子的概念和连续的场的概念被综合为物质波的概念。5.包容蕴含。如能量子概念否定了“自然无飞跃”的传统观念,但这只在微观过程才显示出来,在经典系统中,由于h很小(h=6.626×1027尔格•秒),使得分立的能量谱实际上无法区分而连成一片,这时能量的连续作为极限情况被包括在新概念内。6.独辟蹊径。如自然选择、光速不变原理、等效原理、海森伯测不准关系、泡利不相容原理等都是在科学革命中提出的新观念。
对科学革命中原有经验知识的地位和科学观变革方式的考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科学革命尽管使科学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在新旧科学理论体系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到,科学革命的形式不仅有库恩所说的“危机”型,还应该容许其它形式存在,如“综合”型、“推广”型等等。
革命性变革最深刻的普遍特征是形成新理论体系的实体基础,而这样的实体基础就是科学观念,因此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选择“改造”这个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汉语中,改造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这样,“改造”一词就能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科学观念的各种变革方式,体现了科学中的革命与继承的辩证关系。我们在“改造”二字前加上“急剧”和“根本”两个修饰语,无非是从速度上和程度上强调科学观念的改造是迅速的、彻底的,而不是缓慢的、逐步的、局部的、审慎的、尽可能少破坏的。因此,我们所谓的科学革命,指的是一种整体性的革命,这既可以针对整个科学而言(如历史上的三次科学革命,即以哥白尼的《论天球的运行》和牛顿的《原理》为标志的革命,以道尔顿的原子论、达尔文的进化论、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为标志的革命,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革命),也可以针对某一学科而言(如物埋学革命、化学革命、生物学革命等)。至于某一学科内部某个理论体系中的个别科学观念的变化,我们一般不称其为科学革命,而把它视为科学观念的局部变革(也有人称之为“局部革命”或“小型革命”)。这种变革虽然也是科学观念的部分质变,但并未引起整个科学观念的根本质变。
把科学观念作为科学革命中的变革的主要实体,一个优点在于它的明晰性,因为它不像范式、研究纲领等那么庞杂、含混。更为重要的优点在于它的合理性。科学观念是属于经验成分(经验知识、具体的理论等)和哲学成分(本体论、方法论、自然观、思维方式等)二者之间的中间层次。—方面,它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与科学具体理论本身紧紧相联。另一方面,它又是高度思辨、高度抽象的产物,与哲学成分密切相关。它既不像科学理论那么脆弱,易受实验触动;也不像哲学成分那么僵硬,难以改变,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变性。这就避免了波普尔、库恩等人的观点的缺陷。
在这里,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上稍加考察。事物的本质基础并非建筑在这一事物的范围内,而是以这一事物的全部因素为基础。基础属于这一事物,同时又不完全属于它。在一定的关系中,基础应该是内容丰富的,基础是体系的决定性的属性。作为科学理论的基础的科学观念正是这样,它决定着科学理论的性质:它属于科学理论体系,但在某些方面似乎又超出了科学理论体系的范围,因为它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严格地讲,像本体论、方法论、思维万式、自然观等哲学成分,并不是科学理论体系之内的东西,它们是外在的。把科学革命的实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哲学成分的转变是不妥当的,因为科学革命毕竟不是哲学革命,科学革命变革的主要实体只能在科学自身中寻找,而无须到哲学中去寻找。
科学革命的最关键因素,科学革命的核心是形成本质上全新的基础。不过,在科学观念发生急剧而根本的改造的同时,科学理论也会焕然一新。也就是说,新的科学框架不仅能容纳已有的经验知识,而且还能容纳许多新的经验知识,而这些新知识是无法纳入旧科学框架中去的。另外,由于科学观念与那些哲学成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科学观念对旧科学观念的否定,必然耍伴随或导致新的自然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的全面变革。因此,笔者尝试给科学革命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与此同时,也伴随或导致科学理论、自然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科学革命这一概念是关于科学进步的辩证诠释的基本概念。
四、科学发展的“进化一革命”互补图像
作为科学理论基础或框架的科学观念具有完整性、内在统一性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这些逻辑构架起着组织、建立以及解释科学理论的作用,并调节和控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比较深刻、比较正确、比较完全地反映了科学认识对象,从而具有巨大的现实统摄力量和潜在的容异功能。科学观念一旦建立起来;它的现实统摄力量就会不断地得以发挥,它所统辖的研究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且日益成熟和完善。在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科学观念原有的潜在容异功能也会转化为现实性。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指导纲领扩展到其它领域,甚至把与它不相协调的经验知识容纳进来或暂存起来。这时,科学观念对科学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科学呈现出相对平静的发展趋势,知识的增长主要表现在量的积累上。这就是科学的进化时期。进化时期主要是科学家在已有的科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定向研究时期,这也是科学理论的多产时期。
从牛顿的《原理》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到19世纪末,物理学大体经历了两百多年的进化时期。在这段漫长的时间内,经典力学的基本观念被物理学家作为研究传统而接受下来,决定了他们的思想、研究和实践方向。牛顿力学起初主要处理质点问题(质点力学),后被推广到流体和刚体,流体力学和刚体力学就是在牛顿所提出的科学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力学的基本观念又被引进光学、热学和电磁学的研究中。尽管热学中熵的概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电磁学中的场的概念,都是超出牛顿力学的基本观念之外的新东西,但是它们分别通过对分子热运动进行统计解释和通过以太的力学模型的运用,而把这些具有革命性的新观念纳入到力学框架之中。
科学的进步会引起它的基础的深刻变革。在进化阶段的后期,科学观念已基本穷尽了它的统摄力量和容异作用,科学理论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了顶峰。这时,科学观念通过修修补补已无法容纳大量的反常现象,而且各理论体系之间发生的概念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已有科学观念的局限性。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对这些科学观念进行根本的改造,提出新的科学观念,这就是科学发展中的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那些具有哲学头脑、思想活跃、敢于背离陈规旧说的科学家,往往成为科学革命的主将。
相对地讲,科学革命时期一般是不太长的,如历史上的三次科学革命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144年(1543~1687)、61年(1803~1864)和33年(1895~1928)。哥白尼-牛顿革命之所以持续时间最长,是因为它要摧毁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教条,而这些教条在将近两千年间一直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被经院哲学当作毋庸置辩的真理。而且,当时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的交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远不如后来那么频繁和自由。尤其是,这次革命要总结人类有史以来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第一个真正的近代科学体系——牛顿力学。在哥白尼《论天球的运行》问世时(1543年),欧洲人所具有的力学知识是否像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所了解的那么多,还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到这次革命的终结,牛顿力学已牢固建立起来,能够说明天上和地上所遇到的一切力学现象。照此看来,百余年的革命并不算长。第二次科学革命之所以持续时间较长,是因为这次科学革命的带头学科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组学科(主要是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这样一来,科学观念的变革发生在不同的领域,而这些科学观念彼此又不甚相关,一个学科中的科学观念的变革对另一个学科中的科学观念的变革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于是,革命的持续时间势必要稍长一些。
科学的进步就是“进化-革命”的无穷系列。在进化时期与革命时期之间,也可能存在库恩所说的危机阶段,这在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前夕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不见得每次科学革命前夕都有一个危机时期)。危机是科学革命的前夜,旧科学观念摇摇欲坠,新科学观念尚未诞生或尚未巩固之时,就是科学的危机时期。不过,科学发展的进化-(危机)革命阶段只是为叙述的方便而提出的理想模式,它们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它们就像电影中的一串串渐隐镜头,当一串场景的最后几幅画面还未完全消失时,第二串场景的开头几幅画面就逐渐溶入,致使两串场景相接处的几幅画面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正如劳丹批评库恩时所说的,常规科学并非像库恩所描绘的那样“常规”,科学革命也不像库恩所断言的那么“革命”。因此,我们拟提出“进化-革命”互补图像来描绘科学的发展。在这里,“互补”的含义有二:其一是进化与革命互相转换,即进化转换为革命,革命又转换为进化,周而复始,以至无穷,而每一次循环,都使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其二是进化与革命互相渗透,这不仅表现在二者的衔接处,而且也表现在二者的过程之中。例如,18世纪基本上是科学的进化时期,经典力学的基本观念不仅在力学发展中表现得生机勃勃,而且也指导着其他学科(例如电学、热学、化学等)的研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在这个时期提出的星云假说,把发展的观念引入自然科学,这是超越于经典力学的新观念。拉瓦锡的氧化说和元素概念也否定了燃素说和燃素概念(燃素说是在经典力学基本观念指导下提出的燃烧理论)。这一切,都是在进化时期科学观念所发生的局部变革,或像有人说的局部革命或小型革命。同样,在革命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进化。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一个领域的革命的开始,而普朗克1906年通过对爱因斯坦的电子运动的方程的修正进而得到的动能的表达式,以及闵可夫斯基1908年提出的四维世界理论,都不过是狭义相对论的自然进化而已。
因此,如果把事物的发展比喻为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话,那么科学的进步则可以形象地描绘为具有小波纹的滚滚向前的大波浪,或以大螺线为轴心而攀援上升的小螺线(等于把一个长而细的弹簧绕成螺线)。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进化-革命”互补图像(尽管它也是一个不尽恰当的模式)。后一个比喻显然与黑格尔的下述命题有某种相通之处:“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旋绕的圆圈,中介把末尾绕回到圆圈的开头,这个圆圈以此而是圆圈中的一个圆圈,因为每一个别的支节,作为方法赋予了灵魂的东西,都是自身的反思,当它转回到开端时,它同时又是一个新的支节的开端。”
参考文献
Б.М.Кедров,ЛениниНаучныеРевалюции•Всте-ствазнание•Физик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а《Наука》,Москва,1980.
李醒民:简论凯德洛夫的科学革命观,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1期。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115页。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 郭毓麟
今年7月,有幸能够与同事们一起走进仰慕已久的北京大学参加“株洲市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时间虽短,受益匪浅。未名湖畔的风景让人记忆犹新,《如何做好团队的领导》、《管理创新与领导魅力》、《人力资源管理――未来教育领导者的素养》等课程更让人感慨颇深,感触良多。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体制?结合在北大所学,回头审视一些职业学校,觉得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引导职业学校建立面向市场的管理体制机制。
作为公益性事业,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地不能市场化,但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其应该建立面向市场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缺乏面向市场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在当前的环境下势必很难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轨。什么是面向市场?面向市场就是按照市场的相关法则,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能够实现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建设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着行业企业人才需发“转”,随着社会(市场)需求“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因素,实现学校人财物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效益的最大化。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的。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不完全是由学校、教育部门说了算,用人单位更有话语权。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是职业院校提高育人质量,谋求自身发展,有针对性地为行业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当前校企合作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其中固然有企业方面的因素,如企业以获取最大利益为需求而过份强调校企合作中的经济效益,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而成为职业教育成果“收割机”等。但职业教育本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什么在A学校能一帆风顺,到了B学校却寸步难行?不能不发人深思。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在价值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有差异,在信息上不对称,而一些职业学校又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用人单位着想,不能主动地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和变化,不能将企业文化与职教文化有机融合,也是造成校企合作不畅的重要原因。当企业有旺盛的用工需求时,学校不能调整学时满足企业的需要;当企业需要一定规格的技能型人才时,学校不知情,即使知情也无法按规格进行培养;企业强调速度与效率,学校还是按照传统的人事体制按部就班,这样的合作必然是无果而终。
其实,不仅仅是在校企合作方面需要职业学校建立面向市场的管理体制,在其它方面也是如此。在招生形势日益严峻,争抢生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的形势下,职业学校如何祭起自己的独门秘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学生整体素质较差,管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如何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管理效果?在学生文化基础大多只及小学三四年级水平的情况下,如何深化课程改革,深挖质量内涵?在职业教育整体上尚缺乏一个较为科学、全面、适应性广的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如何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所有这些单纯依靠现有体制下的普通学校管理模式是难以转圜的,都需要职业学校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体制机制来加以引领。
而要建立面向市场的管理体制,我个人认为关键是要实行扁平化管理,将学校的管理权限下移,也就是强化系部二级管理,将专业的发展与系部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学校的兴衰紧密相连,进而提升管理效益。对于职业学校而言,一个系部包含几个专业几十位教师几百个学生,相对于一些小学校而言,它本身也就是一所学校了。各个专业要实现招生有口碑,教学有质量,培训有特色,就业有出路,就需要充分发挥系部在专业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落实《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确立以学生数确定教师编制数和教师绩效工资数的制度。可以将现有教师绩效工资按总数拨付到系部进行管理,逐步按照《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湘编办[2009]22号)所规定的专业生员比(农工医卫类11:1,商贸旅游类14.5:1,文化艺术与体育类7:1),明确按学生数核定教师编制数和绩效工资总数,逐步推行“编制到系(部)、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动态管理”。由此引导系部加强专业建设,增强专业吸引力,扩大专业招生规模,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二是建立学校领导、职能处(科)室绩效与系部挂钩制度和系部负责人的竞聘上岗制度。职业学校的发展其实就是专业的发展,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基本明确后,专业的发展就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建立学校领导、职能处(科)室绩效与系部挂钩制度,不只是引导学校领导和职能处(科)室人员及时把握、了解相关系部的发展动态,更主要是督促学校领导和职能处(科)室人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自身优势为专业发展献计出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专业的建设上来。同时,在管理权限下移之下推行系部负责人的竞聘上岗制度,有利于使系部负责人增强责任感,潜心系部建设,也有利于按照人才的“八二效应”,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三是推行专业招生、教学、就业、培训的系部一体化。职业学校从招生、教学、管理再到实习、培训、就业,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很重要、很复杂,但这些工作又是密不可分、浑然一体的。专业改革进行得好,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既可以提高管理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就业效果。学生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待遇高环境好,反过来会产生口碑效应,减轻招生的压力,形成良性循环。一些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培训等部门相互分割,各自为政,既浪费了资源又阻碍了专业发展。一体化的系部管理模式是着眼于通盘考虑专业各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将招生、就业、培训等职能部门与专业系部整合发展,将招生、就业、培训等管理人员安置在专业系部,使相关工作更加贴近专业建设的需要,推动相关工作的协调发展,并且还可以根据各人的特长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克服当前一些职业学校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四是逐步建立对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立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能单纯依靠建立一项两项制度,而应该是形成一种面向市场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这种理念的形成,应该立足于改造现有的校园文化,不断增添企业文化的元素,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生产制度等带入校园文化中来,使师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习得企业文化,浸润企业文化。
一、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管理的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协作作用、桥梁纽带和管理作用,为高校的正常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学生干部团队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1.自我发展意识和成就意识不足。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干部空有“三分钟热血”,而没有一种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刚刚进入学生组织时有活力、有思想、有积极性,但随着工作的开展的负担的加重,这些学生干部往往表现出懈怠心理,觉得工作越来越乏味无趣。工作顺利时热情高涨,处在逆境时就会退缩,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实际工作中缺乏意志和毅力,对份内工作应付差事,出现不求进取的现象,缺乏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成就欲望,出现了消极怠工甚至“隐退”的现象。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过于死板,生搬硬套,没有充分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充当了老师的“嘴”和“手”。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前人怎么做,他也照着做,不会主动求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缺乏学生干部应有的探索精神和工作魄力,造成工作死气沉沉、方法单一。还有一部分学生干部希望寻求创新,但是往往因为自己的身份无法调动各种资源,新创意无法转变为实际操作,或是为其他因素所左右,工作成效与自己的设想相去甚远,最终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谨慎地做一些小修小补,而没有从根本上开创新的局面。
3.团队合作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的合作意识淡薄,有强烈的个人表现欲,缺乏团队的合作精神,不能欣赏其他人的工作业绩,看到别人做出一点儿成绩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由于缺乏整体的团队精神,各个部门间各自为政,不能及时的沟通协作,不能形成整体的合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工作的成效。有些学生干部不乐于奉献,平时的精力全用在考级、考证上,集体活动不参加,而当集体取得优异成绩后,却争先恐后地向上级汇报,磨灭了其他学生干部的工作业绩,严重损伤了其他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形象,也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4.经常抱怨,工作主动性不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经常抱怨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条件不好、工作对象存在诸多恶习等,而不能很好的从自身上找原因,遇事喜欢逃避甚至推脱。经常挑他人的毛病,工作上的失误也都推给其他人,不能很好地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常常等着老师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布置工作才去完成,而不是主动去发现问题,更不能做到主动思考问题,在工作中不能做到很好的反思和总结,不做到很好的“查缺补漏”。因此,我们针对学生干部管理体制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内部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制,试图让其在学生干部团队中运用,减少上述弱点对学生干部团队发展所产生的障碍。
二、项目制的概念与特性
这里的项目制,是基于学生干部团队管理的传统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干部团队以固有模式和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做一类事情。传统模式的管理,注重对效率和质量的考核,注重当前执行情况与前期进行比较。比如团总支,学生会,自律会(以下简称“三委会”)里的各种常规工作:招新、外联、宣传、活动、总结、改选、交接等等……以职能来划分,相同的人做基本相同的事,在一定时期内周而复始地进行。相对于传统模式,我们提出“项目”模式。所谓“项目”,就是一个特殊的、即将被完成的、有限的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这里包含三层含义: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作为学生干部团队里的一个项目,它是一个独特的任务,可以是不固定的人临时组成团队来开展工作,所开展的工作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开展,这种条件包括主管部门的态度、团队领导层的要求、团队本身的宗旨、所能占有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等。总的来说,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内的项目,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1.暂时性。项目不是连续循环的工作,在它的确立在一开始就明确了起点和终点,不会让学生感到有源源不断的工作要去承担,他们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更尽心地去完成项目相关的工作。即使他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有退出团队放弃工作的欲望,也不会马上付诸行动。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即使退出,也要等目前所从事的项目结束以后在提出。再一方面,由于项目是暂时的,学生们会花更多的心思来做好其工作,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这样,每个项目都基本能按照项目计划去实施。而不会向传统模式那样,某些工作人员会产生厌倦感,随时退出没商量。
2.独立性。每一项目都是独特的,不同于以前任何一个同类项目的。项目与项目之间,要么名称相同而内容不同,要么内容基本相同而要求不同。每一个项目都是各自独立的,不会让当前的项目实施者担心日后如何承继,如何寻找更多的人继续把工作做下去。同时,每一个项目实施者也不需要过于受先例的干扰,能够按照目前的条件做相应的工作。这不仅能去除厌倦感,还能激发学生挑战难度的动力和斗志。
3.高效性。在项目中,每个环节都要充分注意。由于学生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开展活动的每个工作人员的空余时间都不是固定的,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变动性。因此,如果按照传统模式来指派任务,其工作效率难以保证。任务指派得当,任务承担者配合,工作可能一下子完成;任务指派不当,加之任务承担者主观上或客观上配合不足,任务就会拖拉,甚至无法完成而中途夭折。因此传统模式下的学生活动是冒进性和突变性兼有之。而作为项目的活动中,项目内的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往往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设定的。不管自己的空余时间如何变化,既然愿意参与到这个项目,就会努力地设法完成任务,每个环节都注意认真完成,发自内心地推进项目良性发展,步步为营,逐渐接近目标,高效保质地完成。高校学生干部团队推行项目制,能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组织策划活动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干部团队内部资源配置,给各位干部、普通干事提供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到简洁高效、主题突出、责任明确。
三、黎明职业大学工商管理系学生活动项目制的新尝试
黎明职业大学工商管理系于2010年9月成立学生干部常委会,并于10月开始,以该学期“旅游文化节”为试点,尝试项目制,开展项目的模式如下:
1.项目发起人提案。任何团队成员均可提出新颖、可行的活动设想,并初步做出活动策划,包括该活动的目的、形式、活动流程、经费预算、所需人员等,填写活动申请表,交策划部门包装、完善,经发起人同意后再提交至三委会和系里审批。活动须符合学生活动自身定位,经费预算须合理,审批通过后即可开展活动,该活动最初发起人即成为该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即“项目负责人”。任何有热情、有想法的成员均有可能成为“项目负责人”,在该项目范围内对三委会负责,确保这项活动按时按质地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2.组建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产生之后,即根据活动的需要,在活动策划部门的协助下联系各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可从系里各部门中选择合适成员,成立项目组。“项目负责人”自然成为项目小组的组长。项目组自成立之日起即要明确分工,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具体活动的开展,包括活动的审批、活动的展开、活动后期的总结等等。项目组作为独立单位完成活动,并虚心接受三委会和系领导的意见。
3.经费筹措。由于项目是个人提出并组建自愿参加的同学形成团队开展的,因此,在经费筹措问题上,存在自愿出资的可能。此外,由于项目负责人本身提出项目就应该对项目涉及的各个方面有清晰认识,并且了解自身的社会关系优势,因此一方面可以比较清晰地知道大概需要哪些资源,另一方面能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取其他人无法获取的支持。当然,若项目负责人自身资源不多,系里还是应该提供一个舞台,如果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就更好;若项目规模比较大,影响力也比较大,就可以尝试拉赞助,获取经费。而经费筹措问题本身就是立项审批的时候应该关注的问题,立项以后,项目负责人应该按照既定的计划来筹措经费。
4.项目开展。各项措施准备就绪之后,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小组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三委会和系里适时做出监督和指导,使项目更好地按照计划进行,避免发生人为错误。
5.项目结束。项目结束以后,各项费用、各项物资应该进行盘点清算和结账,项目负责人应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由三委会相关部门存档,以备今后参考。项目结束后,项目小组即可解散,各个成员回归原来所在的部门,如果不希望继续工作的,项目结束后即可退出社团或不参与日后的工作(三委会常任干部除外)。
四、项目制给学生干部团队管理带来的意义
(一)更有效的团队建设
作为一种临时的一次性的具有高度目的性的项目团队,它更适合学生这种既要应付学业,又要兼顾课外活动,还要锻炼综合能力的特殊身份。项目团队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以往反复工作的疲累和顾虑。而且,由于项目团队是通过项目负责人自有的关系召集或公开招募其他学生自愿参加而组建的,其人员结构背景比较复杂,他们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部门,还有着千差万别的经历,按照生态学的理论观点来说,这种群体内部的复杂性有利于群体的良性发展。项目任务的多样性要求项目团队成员的优势也具有多样性,通过这种形式来组建项目团队,可以有效规避传统学生干部团队管理中的固定的人做固定事的人员优势单一性的弊端,使项目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足够的储备应对者和解决者。
(二)更有效的目标管理
传统模式下,由于各个工作人员所在的职能部门是固定的,三委会开展活动的管理人员往往给工作人员直接指派相对固定的具体任务,工作人员直接按照管理人员的具体要求去做,其目标管理往往以职能部门为中心,具体实施起来,部门内部容易出现推卸责任和考核不公平的情况。而在项目负责人制中,高度的目的性使管理人员往往采用以落实到个人的目标管理的方式,告诉各个工作人员其需要达到的各自的目标,而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所需要的具体工作,往往通过指导性的意见来交流,至于具体如何实现具体到个人的目标,则由工作人员自行决定。这样项目团队里各个成员能够根据自身占有资源的优势和自身的时间安排来开展工作,而且由于个人责任和目标更明确,因此项目团队中的各个成员会更努力地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内创造性地完成其应该完成的任务。
(三)更有效的沟通管理
这里的沟通管理是指确保项目信息能够及时适当地产生、收集、传播、保存和最终处理所必需的过程。在传统模式下,沟通存在许多障碍。在以下职能型沟通路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有一个新的活动需要开展,三委会领导层会召集各个职能部门的部长来开会,讨论具体事项和布置任务。各个部长再召集其部门的干事开会布置任务。在具体工作操作工程中遇到问题,就层层上报,等待主席团或老师出面处理。这种双层甚至多层的沟通存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障碍,沟通容易失真而且效率低下。再加上各个部门的干事都是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如果他们平时没有工作以外的交流,在工作中的正式沟通缺乏共同的认知背景和情感基础。学生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沟通往往是直线沟通的,这使得沟通的时间成本非常高。目团队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以网状结构进行沟通。项目负责人直接与具体工作人员沟通,打破层级关系,所有人员均以目标分类,同类人员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沟通可以比较畅顺,而且沟通成本低。此外,由于一次性的项目之所以能够吸引项目成员参与进来,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背景,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受到项目负责人的个人人格魅力的影响。
所以他们在沟通以前,在很多问题上本身就自然形成了共识,沟通的内容大多是项目的具体工作,而不是项目本身的意义问题。在外部沟通方面,传统的职能型的沟通需要动用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外部沟通,而且三委会领导层也需要频繁地向主管单位汇报,必要时三委会领导层还需要直接与相关部门和服务对象沟通,这样的沟通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容易出现沟通重复、沟通遗漏和沟通前后矛盾的现象。这种沟通模式往往是无计划的,以突发事件为中心。我们再看以下的项目外部沟通路径图,项目负责人同时与项目团队、项目对象、相关部门以及三委会领导层和主管单位进行沟通。项目负责人与相关部门和项目对象的沟通又是为项目团队与他们沟通做好铺垫。这种沟通模式由项目负责人作总指挥,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沟通往往是有计划地进行,以整体目标和任务细分为中心。
五、项目制给学生干部团队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一)环境分析与判断准确度低下
由于项目负责人可以不是三委会的常任干部,因此作为个人提出项目,希望三委会能给其一个发挥作用的舞台,其往往对三委会所能提供的条件以及校内相关部门的支持有过高的期望,对其项目的外部环境分析出现失真。一方面在人际关系上,项目负责人未必能马上跟某些项目干系人(如主管单位领导、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项目实施对象等)取得全面和良好的认识和沟通;另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由于可能缺乏经验,对校内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并不是太了解,或者理解失真,往往在提出项目的时候把这种外部环境对项目的影响看得过于乐观,这也跟其为了说服三委会领导层和主管单位允许其开展该项目而尽量多展示有利条件有关,而这种主观理解的“有利条件”的展示,恰恰是不利于项目的实际操作的。如“旅游文化节”开展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对于学校场地申请及安全管理方面不熟悉,以自己的想法开展工作,和相关部门沟通时遇到困难感觉不解,项目初期进展缓慢,经系里调节沟通后才得以完善,这个状况源于于负责人的大局观和判断沟通能力的不足,也是项目负责人制最关键的弱点,在学生干部团队管理中,项目负责人制的开展,要从项目负责人本身的能力抓起,负责人要多与指导老师沟通联系,把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减少项目进程中的不必要延误。
(二)吸取教训多于积累经验
相对于传统模式来说,“项目”模式的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它不能像传统模式那样由于每次活动都是固定人员作相对固定的事,因此每举办一个新的活动,组织的成熟度就有所增加,活动使得社团骨干的熟练程度滚动发展。而在“项目”模式下,每一个新的活动的组织者,都可能是一个新的团队,虽然项目是在固定的三委会领导层和主管单位指导下开展,但是项目操作人员毕竟是缺乏经验的。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也缺乏校内组织活动的经验,其操作一个新的项目,往往会犯很多错误,走很多弯路,最终才能把项目完成,也有可能最终完成不了,项目失败。但是,如果在传统模式下,一次的失败是可以给下次活动的成功增添筹码的;但是在“项目”模式下,基于三委会领导层和主管单位对风险的考虑,一次的失败可能葬送了项目负责人下次再次提出新项目的机会,因此其积累的经验无法成为组织的经验,然而其吸取的教训却成为组织不鼓励类似活动再次举办的理由。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要对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深刻的总结,将项目开展中的优缺点让三委会所有学生干部分享,将宝贵经验记录下来,作为系学生活动文化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提出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创新,锻炼组织协调能力。
(三)项目团队容易出现在授权以外范围进行活动的情况
项目制下产生的项目团队,每进行一项大的任务,都应该向三委会领导层和主管单位汇报。然而,由于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从事某些活动的时候,可能会害怕老师的“过分关注”而导致失败,因此会有意无意地隐瞒一些信息。同时,在项目团队对外联系的时候,往往会直接使用三委会或者学校的名义进行,而三委会领导层和主管单位在没有直接参与这过程的情况下,难以控制项目团队对外联系中的承诺。如果项目团队许下无法实现的承诺,最终责任还是主管单位承担的,因为学生组建的项目团队本身并没有主体资格。这样,就给学校相关主管单位带来相当的风险了。在“旅游文化节”活动中,项目组以工商管理系的名义邀请众多校外组织参与到文化节的表演,而实际上仅凭学生的联系难以获得企事业单位的认可,最终还是要由指导老师协助,因此,在项目进展中指导老师所承担的角色任务,除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外,还要整体把握项目开展的走向,特别是对外承诺的实现情况,兼顾主管单位和项目组的利益,保证项目良性发展。
(四)财务管理方面难以控制
对于一些涉及资金量较大的项目,其财务管理存在双重性。一方面三委会本身有秘书处进行财务管理,进行用款审批、报销、成本控制等;另一方面项目团队得到一笔资金以后,内部也需要进行相关的管理。当这两方面的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的时候,财务管理便很难控制。由于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作为在校学生的项目团队,难以作出比较全面的财务报表,也没有这样的时间,他们得到资金以后,往往见步行步,遇到需要用款就轻易做出决定,成本控制很成问题。另外用款方面也容易因为缺乏监督而出现挪用项目资金作私用的腐败现象。由于项目团队本身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三委会领导层和主管单位往往对这些情况难以直接控制。鉴于这种情况,在“旅游文化节”中,系里在项目组成立的基础上,特别组建了一支由三委会秘书处骨干组成的采购组,采购组直接向系领导负责,实行钱账分管,所有经费的使用都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提交支出预算,由采购组货比三家之后统一采购做账,控制经费使用,联系赞助后,所得经费也归由采购组统一使用,独立做账,保证经费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论文摘要:本文就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根据中职学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特点,从创新服务观念、手段、内容、资源和方式及创新馆员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来探讨构建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
目前,中职学校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层面,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以几方面:一是服务形式的单一性。传统的服务模式主要是“面对面”、“一对一”的借阅服务方式。图书馆所有的工作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心而展开,以有限有形的文献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即以收藏,加工和保存图书服刊,资料等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较低层次的服务。二是服务工作的被动性。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有的馆员以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和主人,而不是服务者,简单地将图书馆看成本校师生的图书“借阅室”,习惯于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三是服务工作的封闭性。由于中职学校图书馆发展历史短,外部联系少,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内向型服务模式,大多局限在图书馆之内。四是服务对象的固定性。由于条件限制,图书馆的活动少,影响小,读者少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本校部分师生。
中职学校图书馆要想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构建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向。
一、更新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首先要改变以收藏文献种册数为衡量图书馆规模、等级、服务能力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信息利用效果作为标准评估图书馆工作的观念,大力倡导开拓进取,无功是过的观念,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引向深入。广大的信息服务人员要自觉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效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自觉运用新观念去指导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这样馆员才能从陈旧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中跳出来,图书馆才能逐步形成新的管理机制。
二、重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一般是以文献管理为中心,按文献类别或工序来设置部门,如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期刊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等。这种模式将采购、加工、整理、服务相分离,部门划分过细,不利于信息时代的高效管理。重组管理模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市场运作方式。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分类编目工作上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实这些工作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来完成。把采购、分类编目、数据交换合为一体,组建信息整理部,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可达到相同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其二,建立流通、期刊、咨询部门一体化管理方式。流通、期刊、咨询一条龙服务,为读者提供中外文图书,期刊一次性信息管理服务,减少读者查找信息的盲目性,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这就需要馆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文献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上来,将分散的文献信息集中起来变为有序信息,按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总结、概括、加工提炼,二、三次开发文献,达到文献深层的利用,使流通及期刊管理的档次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建立馆员继续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质量
现代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外语水平及计算机水平。信息时代掌握现代技术,提高服务技能,是馆员的职责要求。加强对馆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也是图书馆在新形式下的重要工作。图书馆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装备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带有特色,富有个性。但事实表明,还有些馆员没有意识到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图书馆要打破陈旧、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在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订出具体详细的馆内培训计划,设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督促每个馆员达到要求和目标。强化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思想意识,使馆员清晰地意识到接受继续教育势在必行,从而主动利用自学、培训、专题辅导、进修学习、脱产学习等形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圈书馆网络阅谈导谈作用
网络阅读导读是图书馆馆员借助一定的手段,以帮助网络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阅读品质,形成较高的信息素质为目的,面对学生网络活动所进行的有效的引导、辅导和指导行为。
1.强化信息导肮功能,培养读者网络阅读能力。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超文本,图书馆要当好信息的引航员,推荐专业站点和热门网站,有针对性地引导读者掌握鉴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和方法,使之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防止网络迷路。图书馆可以在校园网开展“读书咨询”、“新书介绍”等活动,组织有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和学习,提使学生的网络阅读在浅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2.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阅读效果。日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为网络读者提供获取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在滋生着许多负面影响。图书馆应借助计算机的分级审查制度控制,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减少网络对学生的毒害,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确保积极,健康的网络阅读效果。
3.重视阅读的品位与质量,做好导读工作。导读在我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图书馆要有一批具有丰富网络阅读知识和较高信息素质的图书馆员,他们有充分的条件和能力承担网络阅读导读任务。结合学生的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等因素,可编制推荐书目或导读书目,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摘 要:在明代历史上,中日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人物当是朱舜水。朱舜水是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者、思想家,也是讲学日本的教育家。他为中日两国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实理实学”思想对日本省庵学派和古学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朱舜水;实理实学;日本;省庵学、古学派
朱舜水,名之瑜,字鲁屿,浙江余姚人。他在复明运动失败后流亡日本多年,仍不忘故国故土,在日本取舜水为号,意思是‘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朱舜水学识渊博,精通史、书、六经等。满族贵族进入江南后,采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屠城掠地,血洗江南,激起江南沿海各地人民的反抗。朱舜水积极从事抗清复明活动,曾多方奔波,筹集资金,两次到安南,七次到日本。在复明运动遭遇挫折后,他寓居日本讲学,一直到他八十二岁去世,在日本度过了二十二年的光阴,传播了中华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实理实学”思想
朱舜水生活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兴起的时期,受实学思想的影响很大,因此他身体力行,全力投入到了保家卫国、反对民族压迫的实际斗争之中。基于这种思想的影响以及此前的人生经历,他坚决反对捕风捉影的玄虚之道,竭力提倡有益于天下国家的实学。
朱舜水提倡“实理实学”,他认为“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实理就是明明白白、平平常常的现前道理,是通俗易懂而又看得见摸得着且有实际效果的,它存在于实际事物之中,凡是能取得实际功用的就是实理。而朱舜水的“实学”观就是以“实行”和“践履”为前提的,他认为研究学问最忌讳的就是无益于世,主张经世致用。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从前有一位可以在棘木的两端刻沐猴的能工巧匠,口、鼻、耳、目、毛发都刻得非常细微逼真,栩栩如生。然而“若使不按目炫玄黄,忽然得此,则必抵之为砂砾矣”,原因是“工虽巧,无益于世用也”。
在学风问题上,朱舜水提倡著实用功,言行一致。他认为有实际效果的理论才有价值,反对“说玄说妙”、“貌取炫世”。他说:“为学当有实功,有实学”,应把为学和修身合而为一。朱舜水认为:“吾道之功,如布帛寂粟,衣之即不寒,食之即不饥”,是“明明在前,人人皆具,家家皆有”的非常实用的学问,而不是“说玄说妙,说得天花乱坠,千年万年,总来无一人见得”的邪道,这种邪道是没有用途的。他反对空谈,教人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做一个“经邦弘化,康济艰难”的仁人志士。朱之瑜的实学思想体系用几个字概括就是:实理、实行、实用,也就是他内心的实理是不能脱离实事、实物而存在的,是要通过实功实行来认识具体事物之理,以求为实际检验和效用。
二、朱舜水与省庵学派、古学派
朱舜水在日本的二十二年间,在江户、水户、长崎等地进行了公开的讲学活动,他在教育上主张的“实理实学“的指导思想,对改变日本偏于玄想、空谈的学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天佑以后,日本儒学受朱舜水实学思想的影响,以经世济民己任,反对空谈。受朱舜水影响最大的是安东省庵和日本古学派的许多学者。
安东守约(1622一1701),名守约,字鲁默,号省庵,世为柳川藩儒官。安东省庵和朱舜水交往甚密,拜朱舜水为师,开日本海西朱子学之先河。安东省庵无论在学风和学术思想上都受到了朱舜水的思想,开创了“省庵学”。朱舜水从治学、作诗、践行等很多方面对安东省庵进行了经世致用等思想的指导,在朱舜水经世济民和利用厚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省庵学”注重实际的特点。朱舜水认为治学之道重在践履,学问之道贵在实行,他倡导实践、实行的实理实学思想对安东省庵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朱舜水“合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安东省庵对朱子学进行了改造,对朱子学的基本范畴“理”和“气”作出了“理气合一”的解释。安东省庵一生著作颇丰,有《增补历代帝王图》、《续古文真宝》、《三忠传》、《省庵先生遗集》等,这些著作都体现了朱舜水的基本精神。
在朱舜水影响下的古学派,为日本实学的形成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日本学界的一代新风,并为以后日本儒学的务实学风奠定了基础。古学派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派别之一,他们原来大多是朱子学的追随者,后来认为朱子学和孔子、孟子的原意不同,开始倡导古学。古学派倡导从孔孟原著中直接探索儒学真谛,呼吁不要依赖后人的注疏,荻生徂徕、山鹿素行、伊藤仁斋是其代表人物。
伊藤仁斋是受朱舜水实学思想影响的典型。伊藤仁斋(1627―1705),名维祯,字原佐,号仁斋。他青年时代信奉宋儒理学,其著作有《心学原论》、《性善论》、《太极论》等。朱之瑜寓居日本后,安东守约就拜他为师,伊藤仁斋对朱舜水仰慕已久,因此致信安东守约,请求通过他介绍拜朱舜水为师。伊藤仁斋在日本的朱子学中是非常有名的,朱舜水称他是日本学界中的“白眉”、“翘楚”。虽是如此,朱舜水还是婉言拒绝了伊藤仁斋,觉得他与自己的思想有异。他说:“不佞之学,木豆、瓦、布、帛、菽、粟而已;伊藤之学,则雕文、刻镂、锦绣、纂组也。”朱舜水信奉的是“实理实学“,是朴素无华又非常实用的“不佞之学”,而伊藤仁斋信奉的宋明理学尚饰华,是形式主义、不切实际的,这些没有实用性的东西是于世无益的,他视之如砂砾。就这样,两位学者没有能够成为师生。中年以后,伊藤仁斋逐渐放弃了宋学而倾向于古学,伊藤仁斋能够有这么大的转变也是受朱舜水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朱舜水在对宋儒“理”的批评中提出了“道”的范畴,伊藤仁斋在朱舜水具有实践性的“道”论思想影响下,开始反对朱子学“理一元”论的观点,提出了“天地一大活物”的著名的观点。伊藤仁斋从对宋儒“理”的批评中,提倡“气”学,认为“气”在“理”之先,理只是“气”的条理,“道”是万物的本源。伊藤仁斋由朱子学逐渐转变为古学,成为古学堀川学派的创始者,以至名震全国。
朱舜水认为导致明朝崩溃的一个原因就是明代朱子学崇尚玄理、高谈虚远的学风,所以他竭力提倡孔孟古学。朱舜水研究古学“蔚有沫、泅之风”的学行风范,成为古学派的学术宗旨。其经世致用的学风深深影响了日本古学派,成为古学派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对荻生祖徕的学说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日本古学派沿着朱舜水批评宋明理学的道路,发展为具有无神论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学派,为近代日本社会实证科学的发展、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小结
从朱舜水的思想来看,他推崇恢复先秦、两汉的古学,主张发扬“实理实学”和“经世济民”的思想,扬弃程朱理学中空虚无用的糟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朱舜水的思想对日本近代思想文化发生了重要影响,被日本人誉为“日本的孔夫子”。朱舜水平生不仅以言论、知识,而且以实际行动传播了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写下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谦之.《朱舜水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王敬延.《朱舜水生平》[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4] 李建平.《朱舜水的实学思想》[J].船山学报,1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