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58-02

数学教学大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始终围绕着问题来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因此,教师应注意做好课堂提问的经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问题设计,使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果课堂问题设计不好,在教学中往往就会出现提问时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不会回答,或者答非所问的情况。当前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问题过于简单,明知故问,如对于一些已经非常明了的事情,还要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提出的问题缺乏“技术含量”;二是问题过于“超前”,超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学生自然容易答错,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三是问题难度过大,不是循序渐进地逐步加深,让学生难以回答;四是问题不着边际,脱离课堂教学内容,或者与其关联性不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教师在课前不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堂提问随心所欲,使提问不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二、对优化教学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尤其对于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树立。所以,在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要讲究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1.问题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部分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学问题设计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要通盘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为全体学生设计中等难度的问题外,还要为学优生与学困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问题,使课堂提问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能兼顾部分学生,不因问题难度过高造成课堂冷场,也不因问题难度过低而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如下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问题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问题3: 已知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了解本章的重点知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这三个问题依次由浅入深,既面向全体又兼顾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各部分学生。对问题1、2,学生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就很容易求出答案。问题3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况和进行必要的讨论,这是本题提问的重点意向,也是答题的关键。它是针对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而设计的一个问题,其他学生在教师点拨或同学帮助下经过努力也可以解答。

2.问题设计要合理、巧妙,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所以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在老师的适当提示下,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循序渐进地认识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必须合理、巧妙,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让学生能从中学会思考。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先从三角形的定义开始,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然后先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是不是长短不一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问题提出后,教师拿出三条长度不一的棍子,让学生看能不能用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进行试验,发现这三条棍子不能构成三角形。也就是说,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不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三条线段才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时,教师让学生先在纸上任意画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A、B、C,然后将三个点连线,分别构成AB、AC、BC三条线段,并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测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比较任意两条线段长度之和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关系。最后让学生根据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归纳出结论。这样,通过教师的设疑、启发与引导,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自主构建知识。

3.问题设计要联系生活,有趣味性

在教学问题设计中,要将问题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或将新知识巧妙地纳入问题中,使设计的问题深入浅出,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到问题有太大的难度,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设计的问题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有趣味性。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极大的作用。如在百分比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百分比,某一产品的销售业绩、国民经济的增长、家庭各项消费的构成等常用什么来表示。又如教学方程的应用时,可以提出有关销售打折、银行利率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具体的计算。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文第2篇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问题的设计

由于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往往只注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大包大揽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学工具由粉笔、黑板组成,教师忽略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是凭借想象力被动地学习动态的、抽象的知识点。

2.注重讲练结合而忽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一般先是教师讲,然后空出时间叫学生做练习题,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教师却忽略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生成过程,只有学生亲自思考学到的知识点才会记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直接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记忆不深。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1.设计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会知识点

教师在讲述知识点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讲一个知识点,做一道练习题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并获取知识点,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双曲线这一知识点时,对于解方程x2a2-y29=1,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请问同学们这个方程是双曲线方程吗?如果学生回答是。教师可以设问:一定是吗?没有限制条件吗?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开发他们的思维空间。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在探讨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总结,概括知识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主体功能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整节数学课在学生的思考、讨论以及动笔的过程中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在讲述知识点前,通过有趣的问题设计开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然后再讲述等比数列的概念、公式、题目等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将白纸对折32下,请问此时白纸的厚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拿出一张白纸不停地对折,一边回答:“5厘米,10厘米,课桌一样高,楼房一般高……”当教师说会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高时,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会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为什么那么高。教师便可以此问题为切入点,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以及本题的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关注知识点,真正地实现快快乐乐学习。

3.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启发性问题

课堂问题的设计在精不在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研究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从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从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述椭圆的概念这一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用细绳、图钉在纸上画出椭圆,在图形结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依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学生自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椭圆的概念。

问题1:在纸上作图是为了说明什么?

问题2:如果绳子的长度不变,改变图钉之间的距离,那么椭圆将会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将图钉合二为一,会画出什么图形?再请同学们将图钉之间的距离调到和绳长一般长,会画出什么图形?如果两个图钉是固定不变的,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能否画出图形呢?

问题3:通过以上作图实践,同学们是否可以得出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4.通过设计问题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 能力培养

一、前言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活动,也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就能启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而获得知识的目的。本文就人教版《数学》(必修②)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的第一课时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教学中借助多媒工具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点做法与体会。

二、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个注意点

1.设计问题紧扣教材的课堂教学目标

“问题”要始终以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为中心,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逐步向新知识过渡,不要急于求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含义,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针对这三维目标设计如下的问题:

问题1: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a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2: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

2.设计问题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启发意义

一个问题的提出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或他人的启发应能全部理解或有所悟,教师应下确估计学生现状,循序渐进,对于较难的问题要设法过渡。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时针对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设计问题3同学们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在这个问题设计出来后,老师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如图),使同学们感知线面平行。

3.问题设计要能展示思维过程和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有学生问:“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之所以这样问,往往是不了解探求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借助《几何画板》软件正好从数学实验的角度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课堂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就是要学生探究思考,“问题解决”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图的探究实验并设计了3个问题。

问题1:如图,直线a在平面α内还是在平面外?直线b呢?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吗?

问题2:如图,直线b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猜想在什么条件下直线a与平面α平行?请同学们互相探索讨论,并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3: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探索讨论,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关键有哪几要素?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和问题题我解决,自然就完成本节课的关键点。

4.问题设计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要从学生的兴趣抓起,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出的问题上,积极、主动的思考。

在学生探究问题1时,由学生自已改变可移直线a的位置,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内部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好习惯,比老师在课堂详细的讲解效果更好。设置这样实物和动画实践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使学生学在情境中,思在情理中,感悟在内心中,学自己身边的数学,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

三、“问题设计”对教师的要求

1.吃透教材

老师讲课的依据是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本身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教师在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前后联系、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的问题。

2.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高水平的多媒体应用能力

每设计一个问题和使用什么教学软件,教师心中都要清楚明白,而且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要习中有数,这样指导学生才得心应手。

3.要有耐心

一般教师备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对多媒体的熟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若遇到特殊情况,如有时教师觉得容易的问题,学生反而不能解决,此时教师须冷静、耐心,寻找原因,另找途径,切不可责怪学生“笨”。

4.激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文第4篇

一、问题设计要有可知性

古语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问题设计必须是学生应该知道的,那些超出学生应知范围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最好不要涉及。否则,学生回答不上来,当众出“丑”,教师尴尬,课堂气氛受到影响。对于那些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有意“亮相”,最好也不要采取这种方法。教师应该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或是所学知识的拓宽和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把教学引向深入。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逐一讲解,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氧气和氢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及收集的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一个需要加热一个不需要加热?一个用向上一个用向下排气法?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应该怎样装配仪器?根据其性质又应该怎样收集、验证、验满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贯性,学生通过讨论能逐一得出结论。所以我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采取由学生自己讨论,然后上台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

并亲自动手操作整个实验过程,让其余学生观察,如有异议可相互补充,并鼓励创新设计。

二、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性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问题,能诱发学生的深思,并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思维状态之中。因此,教学问题能否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衡量教学问题内在品质的重要标准。

当我们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将课本知识归纳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教学问题”,并使之成为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问题链”时,便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沿着问题情景的顺序去思考和探究,也

就给了学生一条经过努力可以攀登的知识阶梯。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问题是否有利于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2)问题本身目标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鲜明。(3)问题是否符合教学进程的需求。(4)问题出现时机和问题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心理需要。

例如在“盐类水解”的教学中,先由学生测定氯化铵溶液、醋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的pH值,创设问题情境后,可设计下列问题链,引导学生联想水的电离平衡及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迁移,找出上述溶液呈酸、碱性和中性的原因,并联系与其相反的酸碱中和反应,深化理解,从而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概念和规律。

问题l: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电解质?是否存在电离平衡?酸、碱是如何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问题2:上述三种盐的组成有何特

点,他们溶于水后溶液呈酸、碱性说明什么问题?问题3:上述盐溶于水的过程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发生什么变化?实质是什么?与酸碱的中和反应有何关系?问题4:如何表示以上变化?问题5:根据以上分析,总结盐溶于水的变化规律。

三、问题设计要有生活性

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由化学物质组成的世界里,身边发生的许多现象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生活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经验。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往往使他们自觉地去探讨和实践。

例如学习化学平衡,可以把加氟牙膏为什么有防龋齿的作用作为问题设计的背景;学习胶体时,可以创设问题:为什么铅笔混用不同墨水会写不出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可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烹饪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这样的问题来引入课题。

再如回答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由于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在对知识的自然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因此无法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设置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目标的需求的活动情境中,首先要精心确定一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该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的需要使用到某些知识而且离开了它就无法完成任务,这样就可以产生探究知识的内在动机,而自然的对该问题产生回答的兴趣,而不至于没有学生愿意回答问题造成冷场。像这样一个问题,不是直接让学生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而问你们学过了哪些微粒,能不能找出我们身边的哪些物质是由这样的微粒构成的?可能这样的问题就使得学生产生了思考的内在动机,那么思维就能活跃起来了。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师总体规划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等。课堂教学设计具备预设性和系统性特征。课堂教学设计属于教师的常规性工作,也属于主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和改进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改进设计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

1.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材料所阐述的知识内容只是课本上仅有的资料信息,而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和规划课堂教学活动,使得教师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教学观念:将数学教材上的知识机械式灌输到学生的脑袋中,这样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少数数学教师能把教学目光放置在课本外的知识上。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范畴,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2.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力度不足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自身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为了保障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为了保障教学内容能顺利按照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常常操控教学活动中所有可变性元素,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力度不足。

3.教学材料信息的大量堆积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处理部分教学内容,从而方便小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根据相应的设计流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导致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不规范,教学过程的条理不清楚;将需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积压在一起。一旦堆积超过了学生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对策

1.创新教学知识的传授方式

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深刻把握作者编写教学材料的目的,并添加自身的元素,对数学教学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讲解,注重教材内容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保障所设计和规划出的教学活动具备针对性和层次性特征。此外,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勇于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适当地添加创新性教学元素,结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优化教学结构。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先不告知学生“同圆半径相等”这一概念,采用引导的方式对来教导学生。教师需要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概念。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得出:在同一个平面图形中,存在着等长线段的图形,其中包括正方形、正三角形……等长线段有3条、4条……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把所有的正多边排列在一起: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地观察到平面图形中存在的关系,强化学生对圆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正常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推理能力;注重对学生静态知识的传授,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性思维的拓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巧设教学情境,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如“长方形周长是否是用‘长加宽’来计算”,“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是否一样”,“长方形周长是将四条边相加”,“四条边相加可以得出:(长+宽)×2” ,那么可以推理得出“长方形周长C=(a+b)×2(a为宽,b为长)”。这样的逆向推理分析过程,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长方形周长公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知识的传授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