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环保的措施

低碳环保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环保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碳环保的措施

低碳环保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路;设计;低碳;环保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当前我国公路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半刚性基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中,各个地区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和特点,使用的材料大同小异,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水泥稳定砂砾。而天然砂砾属于自然资源,其开采需要破坏水道、航道,目前很多地区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对废弃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基层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大批量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对这两种材料进行适当配合比方面的改进,使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既是废旧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又可降低工程造价,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要求。

1、建筑垃圾的危害

1)对土地、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情况下,环保问题也在不断的被提及,因为较多的建设带来了较多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的处理有两种堆放和填埋,但是长此以往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也给环境带来了负担。

2)破坏城市形象

由于城市建筑垃圾数量产生多、体积大,其堆放场所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如果城市建筑垃圾堆放杂乱,且未能及时转运处理,必然会影响城市环境的美观。同时,如果监理不力导致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杂,还会导致细菌滋生,臭味四溢,严重损害城市形象和人们健康。

3)产生安全隐患

部分施工企业常常忽视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办法的规定,建筑垃圾堆放点选址随意,围栏和遮盖设施设置不规范,建筑垃圾往往露天堆放,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成为安全生产的隐患。

2、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处理方式

在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处理方式经常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并逐步推广到城市建设施工过程之中,为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建筑垃圾主要由石块、碎砖、混凝土,钢筋、铁丝等金属配件,以及木材、塑料、玻璃等构成。在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和处理中,应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各类垃圾的不同特性加以利用。如对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进行处理后 , 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在对这些垃圾的利用中,主要是使用冲击或挤压,使垃圾与地基土壤融合,从而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此外,像碎砖、水泥、沙石等可以经过粉碎和配置处理,制作空心专、实心砖、多孔砖等建筑材料。

3、建筑垃圾转化处理为道路基层材料

利用建筑垃圾制成粗细骨料和土,代替天然骨料作为道路基层材料,可节省天然的矿物资源,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做到材料的循环利用。这对解决砂石资源的短缺、降低成本、缓解运输压力、打击非法采砂、保护土地和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发展循环

经济、生产绿色建材、搞好新农村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显著的效果,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能彻底解决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节约用地,有效地保护了周围的土壤、水质环境和空气质量。建筑垃圾转化处理为道路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的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规模生产和运输。这一技术为我国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建筑垃圾高效快速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能性。

4、建筑垃圾转化处理为道路基层材料的试验与结果

4.1建筑垃圾成分与比例

为符合生产实际情况,调查统计了多个地点的建筑垃圾,测定其中砂浆与废砖的平均质量比为0.46,变异系数C=3.6%,比较均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项研究将砂浆、碎砖和废混凝土分为两部分。由于破碎后的废混凝土其强度满足各级道路基层材料要求,因此不考虑混凝土的含量(因其强度高)。当加入一定量的骨料和水泥后,砂浆和碎砖的质量比在0.25~0.61之间的建筑垃圾均满足道路基层的材料性能要求。

4.2建筑垃圾筛选与破碎

先将建筑垃圾中的木材、金属、玻璃等废料筛选出去,再通过破碎机将建筑垃圾破碎成符合要求的粒径大小。为防止试验或生产中碎砖被进一步碾压破碎,结合击实试验和压碎值试验得出将建筑垃圾破碎成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为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0%),可极大降低其压碎性。由于废混凝土的强度高于道路基层材料的性能要求,因此仅侧重对碎砖和砂浆的性能进行研究,如表1。

表1 筛分后的颗粒比例

筛孔尺寸/mm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94.33 87.09 63.82 33.1 22.46 17.34 11.09

取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压碎试验,测得其压碎值为26.4%,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水泥稳定基层的材料要求。

4.3方案设计

依据工程经验,水泥剂量分别为4%,5%,6%,7%,混合集料方案分别为单一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掺40%碎石、建筑垃圾掺40%以下碎石,应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经数据处理,得出掺4O%以上碎石的方案为最佳。为调整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掺入碎石和石屑的公称粒径为:二级和二级以下用S11,其岩质为石灰岩,压碎值

4.4混合料配合比

为获得较好的级配,利用电算软件,经过不断调整试配,得出在混合料中满足要求的建筑垃圾、碎石和石屑的比例范围:建筑垃圾2O%~6O%,碎石80%~20%,石屑0%~20%。再经成本核算,寻找经济技术平衡点后得出,建筑垃圾含量在60%时的成本最低。根据工程经验,同时考虑混合料的经济性,按表2的级配对同一种混合土样分别按4%,5%,6%,7%的水泥剂量配制稳定土混合料。再分别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得到各个水泥剂量下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分析

以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量为标准,以水泥稳定细粒土93%的现场压实度相应的干密度93%制取(S11碎石用Φ10cm×h10cm试件,S8或S7用Φ15cm×h15cm试件)圆柱形试件,经过6天保湿养生和1天的保水养生,检测不同水泥剂量下无侧限抗压强度

表 2 不同水泥剂量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水泥剂量/% 4 5 6 7

编号 1 1.753 2.942 3.395 4.810

2 1.866 2.546 4.244 4.584

3 1.697 2.831 3.338 4.301

4 1.984 2.661 3.508 4.867

5 1.925 2.716 3.848 5.037

6 1.810 2.546 3.961 6.226

平均抗压强度R 1.839 2.707 3.716 4.971

7性能验证与经济分析

(1)为验证配比方案的可行性,以5%的水泥剂方案配制再生材料,铺筑了长为100m、宽为12m、厚为0.2m的路面基层试验路段。在93%压实度的条件下,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为1.52~1.56,钻芯试件强度为1.615~1.896MPa,弯沉值为78×10mm,各项指标都满足二级道路基层材料技术规范要求。

(2)工程经济分析。以宽度为12m,厚度为0.2m,长度为1km的二级公路路面基层为例,共需稳定半刚性混合料实体为2400m3,如果铺筑比例为5.5%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砂砾,造价为86.4万元;如果铺筑比例为石屑:S11碎石:建筑垃圾=20%:20%:60%,水泥剂量为5.5%的水泥稳定破碎土,造价为60.48万元。两者差价25.92万元/公里。可见,使用建筑垃圾破碎土稳定类基层或底基层可降低道路材料成本30%左右,具有推广价值。

8结语

通过试验研究与试验路段验证,得到了建筑垃圾用于路面基层的配合比方案,同时验证了此类水泥稳定材料完全满足路用性能的要求,实现了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试验中所使用的建筑垃圾是在不含有废混凝土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实际生产中掺杂的废混凝土能满足更高等级道路基层的材料要求。若将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既能保护环境,又可降低路面材料成本30%,一举两得,值得倡导。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JTG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于培江 .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N]. 科技创新导报,2011(3).

低碳环保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园林景观 低碳环保 可持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绿色低碳概念越发受到重视。低碳环保概念已经成为绿色经济的显著标签,园林景观设计和管理当中也已经渐渐融入一系列的低碳环保概念。低碳型园林景观是目前全球较为流行的一种园林景观发展趋势,这种园林景观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和谐,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降低了环境成本,同时得到更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1 目前我国园林景观中非低碳情况概述

1.1 高碳材料应用较为普遍

低碳环保概念园林景观需要在设计环节就降低碳排放量,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就是要在设计时注意选择低碳材料。现阶段的园林景观建设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并没有能够认识到低碳材料的长效化作用,缺乏低碳概念,导致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中过多使用了高碳材料,导致建设成品的碳排放超标。

1.2 园林施工作业碳排放超标

在园林施工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缺乏低碳环保的意识,很少注意碳排放量的问题,在施工中为了更加方便、省力,增加使用了一部分机械设备,而这些高能耗的机械设备无疑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渠道,同时噪音污染等问题也同样突出。

1.3 园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置不当

园林景观建设过程当中会产生一部分包括渣土、包装物等的废弃材料,这些建筑施工的废弃物,也是导致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碳排放超标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废弃物处理时,更多的是采用随意丢弃的方式,而没有能够按照低碳环保理念的要求,去科学合理处置废弃物,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一部分废弃物还会飘落到其他地方,即影响了景观的美观效果,同样也导致一部分可回收废弃物被浪费。可以说,在园林景观建设当中废弃物处置不当的问题是较为突出的。

2 低碳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选择后期养护成本相对低的材料

园林景观的后期养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养护工作中注重选择低养护成本的材料是低碳环保概念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建设当中的基本原则之一。环保材料的价格相对合理,而且具备了能耗低、使用年限长、低污染的优点。在园林景观养护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养护的低成本化。

2.2 选择低碳材料

选择低碳材料是落实低碳环保概念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园林景观设计建设中融入低碳环保概念,本质上是要解决好减少碳排放的问题。选择低碳材料将是有效降低园林景观碳排放的关键。从长期发展来看,只有从建设环节着手将低碳材料作为主要材料,才能更好地降低后期园林景观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其他废气。

2.3 有效降低施工作业的碳排放

有效降低施工作业的碳排放需要从施工作业的方式和方法选择上去加以考虑。大型高耗能机械是园林景观施工中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园林施工中要尽可能减少大型高耗能机械的使用,如果确实需要,就需要有效压缩使用时间,进而减少碳排放总量,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4 合理科学处理建设施工废弃物

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中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而对诸如渣土、包装物、污水等作业垃圾的处理上,想要落实低碳环保概念,就要做好分类。将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分类处理,进而做好循环利用。

2.5 绿植搭配更加合理化

绿植搭配是实现低碳环保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各种绿色植物都具有碳汇集的作用和能力。只有合理搭配绿植,才能更好地发挥绿植的环保作用,实现绿植在局部区域发挥吸碳放氧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使用吸碳能力强的绿植,进而确保园林景观中低碳环保概念的体现。

3 低碳园林景观规划策略

3.1 有效处理低碳型园林建设与精品园林建设之间的关系

建设低碳园林与建设精品园林之间,从理论上讲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措施得当的话,完全能够将二者融合。建设低碳型园林景观应该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而同样建设精品园林又得以建设低碳型园林为基础条件,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同样也可以实现低碳环保目标,最终形成低碳与精品建设之间的结合。

3.2 低碳型园林建设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由于建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合理利用再生能源,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园林景观能源消耗最大的部分就是照明设备了,如果能够将可再生能源应用到园林景观的日常运行当中,那么将有效突出低碳可持续的概念。风能、太阳能都是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应用到园林建设中,进而使园林景观建设持续低碳化。

3.3 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园林景观的开发建设必然会改变原有生态环境,低碳环保概念的引入,就要求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对现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低碳建设的措施,符合低碳环保概念。

4 结语

将低碳环保概念引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当中,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客观要求,为了能够实现低碳环保化的园林景观建设,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研究低碳环保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将低碳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应用当中,最终推动园林景观建设走向绿色化、可持续化。

参考文献:

[1]包志毅,马婕婷.试论低碳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J].中国园林,2011(01).

[2]王淑华.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研究[J].生态经济,2010(12).

[3]张琴.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型与方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04).

低碳环保的措施范文第3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杨凌 712100)

(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 712100,China)

摘要: 当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应用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家庭装修中的主要趋势。如何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家庭装修施工中,是实现家庭低碳环保装修的关键因素。

Abstract: Toda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the concept of green low carbon appli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home decoration. How to blend the green low carbon concept into home decoration is the key factor to realize the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home decoration.

关键词 : 绿色低碳;家庭装修;应用

Key words: green low carbon;home decor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076-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家庭装修施工中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为家庭节省装修成本。因此,采取科学的施工方式,实现绿色低碳理念在家庭装修中的应用,是当前建筑施工人员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传统家庭装修施工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分析

传统的家庭装修是不考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的,这与当时的施工技术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的家庭装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泥浆污染以及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等等,这些污染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对于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构成严重的威胁,比如在家庭装修施工过程中切割地板砖所产生的悬浮颗粒被人吸入到身体后,会造成施工人员出现肺部疾病,据有关部门的数据调查发现:因为吸入施工悬浮颗粒物而导致肺部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在逐年的递增。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构成威胁,也会对该房屋周围的人构成人身安全威胁。传统的家庭装修所使用的装修材料不注重环保,比如以家庭装修中经常使用的油漆为例,到目前为止,很多家庭装修时,仍然没有使用环保类型的油漆,导致其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总之传统的家庭装修施工方式所产生的危害是巨大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此种施工模式的不科学性,因此人们开始追求绿色低碳的家庭装修施工模式。

2 绿色低碳家庭装修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

2.1 满足经济、实用、健康、舒适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家庭装修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建筑材料也会越来越多,而且装修的效果也越来越豪华,绿色低碳装修施工要求在装修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安全、实用、健康以及舒适的原则,保证装修的效果既要符合审美概念,又要保证实用、安全的理念,家庭装修不同于公共场合,不要过分强调装修的美观,而要融入更多地实用性因素。

2.2 选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 装修建筑材料是家庭装修施工中所要应用的主要材料,材料质量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直接关系到装修效果,因此要选择达标的建筑材料。

2.3 控制施工材料的用量 绿色低碳理念的家庭装修施工不仅要求使用符合环保的建筑材料,还包括降低施工成本。在家庭装修施工中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流程,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同时也要选择具有可循环性质的施工材料。

2.4 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环境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环保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污染现象,但是为了降低这些污染现象所对人们构成的危害,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办法降低污染危害,为此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3 绿色低碳理念在家庭装修施工中的应用

3.1 绿色低碳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是对进入家庭装修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以及人员健康管理。组织管理就是要施工前要合理的规划具体的施工管理人员,明确具体的施工管理人员;规划管理就是确定具体的绿色施工方案,并且要认真分析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确定使用何种绿色环保施工材料;实施管理就是对整个家庭装修施工进行动态管理,优化每个施工环节,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浪费现象;人员健康管理就是要制定针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措施。

3.2 选择低碳环保的装修材料 装修材料是家庭装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装修材料的低碳环保是整个装修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首先选择具有低碳环保的围护材料。门窗材料应该选择具有耐火性和耐久性的特点,这样可以增强围护材料的使用寿命,避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透风现象而造成第二次施工。而且门窗材料也要选择具有保温隔热的材料,这样有利于提高室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避免消耗能源实现室内温度控制的现象。其次选择低碳环保的装饰材料。在进行装饰前一定要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装饰材料。最后选择具有可重复利用的周转材料。在对一些施工工具进行包装时要选择具有耐用性强、便于维护与拆除的材料,同时在构建装修施工管理办公区域或者施工人员生活区时要选择具有可重复利用的活动板房。

3.3 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首先家庭装修施工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低碳环保施工技术,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采取不同的环保施工工艺。同时施工人员也要积极地采用具有经济、环保的施工建筑材料;其次加强对新型材料的研发力度,提高环保材料的更新速度,并且积极与世界环保标准相接轨;最后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家庭装修中的应用,通过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家庭装修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污染现象,进而通过计算机构建施工模型,优化低碳施工措施。

3.4 降低装修施工中的能源消耗 在装修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的使用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能源,因此降低机械设备的能源消耗也是实现绿色低碳装修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监测,始终将其保持在高效的运作状态,并且要选择节能型机械设备;其次,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机械设备中添加节能型燃油添加剂,减低机械设备的能源消耗;最后要加强施工用电、用水。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地布置用电电路,优化布置,并且要使用具有节能性质的灯具,实现节约用电的目标。同时在施工中也要合理使用水资源,选择具有节水性能好的产品,并且要使用具有可循环性质的水资源。

3.5 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在家庭装修施工中会产生各种污染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装修施工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的污染:首先采取防尘措施。在装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为避免灰尘飞起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在装修施工过程中进行散水作业,在清理建筑垃圾时,要对封闭式的垃圾专用设备进行清理,同时对存放在露天的建筑材料要进行覆盖;其次降低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噪音,就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大声喧哗,由于室内装修不同于室外装修,室内的隔音效果不明显,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大声喧哗可能会影响到周围人的反感,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另一种是机械噪音。机械噪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选择低噪音的设备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地关闭门窗,以免对其他住户构成影响。

总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在室内装修施工中越来越强调环保意识,本文通过阐述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装修施工的具体应用,论述了实现绿色低碳装修施工的具体对策,从而为构建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社会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马晓静,胡彦辉.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研究综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低碳环保的措施范文第4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s growing vigorously, but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the waste water, waste residu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other issues also follow.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costs, but also seriously undermin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With the energy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tensified, low carbon gree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s imperative. Low-carbon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for now, China's low-carbo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s later,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expressway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of expressway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关键词: 高速公路;低碳环保;施工组织管理模式

Key words: expressway;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U4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25-03

0 引言

近些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干线公路建设需求日益增长,生态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使交通建设部门和施工企业备受困扰。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现状,一谈公路行业应如何走一条低碳的环保发展之路。

1 高速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1 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修建公路必然会砍掉设计线路周围的植被。另外为了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和休息空间,也会占用线路周围的土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对当地植将会大范围的被毁坏。由于植被的大量破坏,当地的植被覆盖率降低,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后果。

1.2 噪音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型机械的操作会产生严重的噪音,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夜间机械操作更是对当地居民的睡眠造成严重影响。

1.3 对水环境的影响

挖泥、取砂、材料冲洗引起水质混浊,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及油料泄漏造成油污染;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水体;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因保管不善造成进入水体。

1.4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面的尘土和灰尘掺杂在一起会形成扬尘,让周围的空气变得非常浑浊,影响施工人员和当地人们的呼吸。并且,沥青本身存在的烟气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也让当地的环境变得浑浊,严重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

2 低碳环保理念下高速公路施工措施

2.1 利用可再生资源,建设现代化低碳高速

高速公路低碳化发展的今天,一定程度上是对低碳技术的竞争,国外的低碳高速事业已经融入进了大量的新型技术产业,为了能与发达国家接轨,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进步,向发达国家学习,将新型技术一步步应用到高速公路低碳化这一事业的建设中去。例如,意大利已经在道路项目中将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性作为设计的关键因素,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板,为公路沿线建筑提供电力;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板制成的防噪声隔离带,降低CO2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为隧道、服务区等提供用电用热,而这一措施将减少约40%的CO2排放,并大量节约维护成本。而我国的高速公路以隧道、服务区、桥梁居多,更能发挥低碳优势,节约资源。

2.2 优化水资源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解决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改善传统的高速公路水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中水回用系统,节约高速公路的水资源,提高二次利用率,从而达到大量的节约水成本的效果。例如,在杭浦高速公路平湖服务区,采用中水回用系统,使得服务区的公厕、广场绿地冲洗和浇灌都不付一分钱。目前平湖服务区的中水的使用占总用水量的1/3,每天回收废水100吨左右。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污水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工作理念。

2.3 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低碳环保公路养护

养护工作的低碳高速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低碳环保养护是发展低碳高速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无锡市公路的公路养护工作中,x择低碳环保技术:利用进口灌缝机有限处理处治路面裂痕裂缝;利用冷再生技术和“维特根”冷再生机处理旧路面;利用环氧树脂砂浆技术处治新安大桥墩帽裂缝。全面提升公路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可以说依靠科技实现高速公路的节能减排,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低碳环保高速公路的养护作用显著。

2.4 力求减碳高速运输,兼顾节能减排

高速运输业作为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高度重视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作为“减碳”的重要工作,摆脱对单一燃料的依赖性,使用洁净能源,实现交通运输低碳化,做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我国公路建设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对环境保护可行性的研究,同时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首先,坚持全局规划与重点把握相结合。在高速公路的节能减排方面,要重点做到对于可行性研究的重点规划与把握,对于关系到节能减排成效的重要方面,要严格的把关。在防止重复建设与盲目建设的发生,另外还要重点对于全局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防范。

其次,坚持因地制宜与节能减排联系在一起。在高速公路的节能减排方面要重点对于本地区的重点和支柱产业进行保护和照顾,但对于影响高速公路节能减排的企业也要进行一定的整改措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与节能减排联系在一起,把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还要把发展经济进行到底。

最后,坚持可行性研究的落实与未来的布局相结合。在可行性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的地方,因此要将可行性研究的真正落实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与有关的修改计划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对未来高速公路发展的趋向进行一定的分析,以免影响长久发展的实现。

3 低碳环保理念下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模式

低碳环保高速公路采用了BoT+EPC的项目管理模式,不但实现了设计、采购、建设、施工、移交以及运营的系统化集成,节约了项目成本。具体来说,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碳环保高速公路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组织方案的编写上,在不影响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低碳环保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工艺,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降低施工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即“四节一环保”。

②项目管理部成立专门的负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的环保部,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当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还应当有一定的环保工作经验,责任心强。通过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垃圾管理体系,提高环保部对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以施工项目经理、总共和项目书记为首,项目的其他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低碳环保高速公路想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的对施工过程中低碳环保的指标进行监督、检查,做好施工期间低碳环保高速公路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③从项目管理办公室开始做起,内部资料尽量正反面使用,提倡无纸化办公,尽量降低纸张的浪费。在会务费用方面,倡导不开会或少开会,开短会的项目管理模式,尽量的降低会务的费用。在水电浪费方面,杜绝长明灯、自流水现象,尽量的不开或少开空调,尽量实现水电的合理化使用。在油耗方面,合理的安排公车出差问题,尽量出车时共用一辆车,杜绝公车私用现象,节约用油。总之,项目管理部门应当狠抓落实低碳环保工作,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指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即“三到位、三明确”。

4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现低碳环保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和人的生活有着严重影响,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开展的今天,寻找传统原材料的替代品和利用新方法新工艺以降低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命题。

4.1 新技术

沥青再生技术:这项技术近几年在公路工程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废弃的混合料进行重复利用,降低沥青材料的掺量,防止废料引起环境污染。与传统混合料施工技术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相比,通过沥青再生技术建成的公路碳排放量减少了十分之一,公路养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另外,掺入了一部分旧料的沥青混合料,施工速度快,工期段,对路面行车干扰小,降低车辆噪音3~5分贝,延缓路面再次进行养护时间3~5年。采用废旧沥青再生技术的路面具有较好的抗车辙和抗疲劳性能,从而延长沥青面层使用寿命。

4.2 新工艺

应用改性沥青新工艺。将废轮胎胶粉作为填料掺在沥青混合料中,一方面实现了对废旧资源的二次利用,另一方面提高了混合料的弹性,大大改善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和路面降噪性能。另外,掺废轮胎胶粉的混合料的拌制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低30℃,拌制过程中无冒烟现象,对大气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大大降低。

4.3 新材料

碳纤维布:某高速公路桥梁使用了碳纤维布、塞柏斯两种新材料进行裂缝修补和桥体加固,共修补桥面裂缝6800m2。相对于普通碳素钢来说,具有质量轻、密度小、耐腐蚀老化等优点的碳纤维材料抗拉强度明显提高了十几倍,并且它对施工环境的温度条件没有要求,常温下即可使用,24h修补的部位完全固化,施工工期大大缩短。赛柏斯的亲水性最佳,能够适应潮湿环境下修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工况。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到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建设低碳环保的高速公路势在必行。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形势下,我国加快建设低碳环保高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转变交通运输事业的要求,让我们携手共同完成这个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速事业,建设新型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何栋梁,成彦惠,杜冲.浅析低碳理念高速公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的进展[J].四川建材,2016(07).

低碳环保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低碳经济;政府

中图分类号:F1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50-02

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担忧。近二十年来,各国政府就减少环境污染、遏制气候变暖等问题不断进行谈判、磋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又把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支点和推进能源创新、抢占经济制高点的国家战略。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其次,过多过滥、粗放式地使用资源,单位能耗与单位资源耗量过高,资源枯竭进一步加深。再次,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世界环境日”( 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9年12月7日的哥本哈根峰会意在制定新的全球行动协议,应对气候变化。

为实现《京都议定书》承诺期碳减排的刚性约束目标,发达国家加快了对低碳经济的前景规划和发展速度。2007年,欧盟首脑会议提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水平减少20%~30%;英国通过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立法――气候变化草案》;日本2008年颁布了《构建低碳社会的12方略》。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

随着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变进程的推进,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参与全球气候保护,承担减排或限排义务的重要性。2008年9月举行的首届非洲碳论坛,举办了碳投资交易会和加强清洁发展机制(CDM)能力建设会议,力图为非洲国家寻找更多机会争取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国2007年6月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今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确定,政府职能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凸现了今后环保工作的积极意义与重大责任。

三、低碳经济下的政府环保策略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1.建立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1)制定和实行低碳产品优先采购政策。(2)制定和实行低碳财政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加大财税对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的支持。(3)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实施,着手制定气候变化法、工业节能条例等。

作为环保部门,在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要制定一系列以减排为核心的的节能、循环利用及环保政策,如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建立和完善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绿色信贷、环境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积极配合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做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和产品的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并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2.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一是采取严格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总量。三是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两高两低”产业;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向产业链高端集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四是优化产业层次,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建设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工程,彻底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2)着力抓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做好钢铁、石油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的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等工程。切实落实好工程、结构、管理三大减排措施,不断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加快钢铁、石化、电力等行业烟气脱硫工程建设。(3)加强环保执法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健全、完善、强化节能减排的管理、监督和执法体系,构建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监控体系,推动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突出节能减排指标的刚性约束力,建立问责制度,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4)以低碳经济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作为标准,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要求作为考核的原则,对现有的企业、新生企业在生产等环节,按照绿色技改的要求推出一系列的公共政策,推行绿色技改。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3.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低碳经济下资源再生体系。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利用模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积极创建一批融生态产业链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为一体的低碳经济园区,合理规划园区企业结构,将原料生产企业和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有机组合、相对集聚;推进物质和能源流动转换,拓展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空间。

建立社会废弃资源的回收体系,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废旧资源的多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少填埋少焚烧,解决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从而推进城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5.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加大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题;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要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户用沼气,生产生物质原料,为大中型生物质发电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料保障。推进利用秸秆等物料发展乙醇制造工业,在解决春、秋两季秸秆焚烧环境污染的同时,为汽车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打开绿色通道。

6.用低碳环保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市。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和生态环保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碳汇,为推动低碳重建提供环境承载;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动绿色交通、建筑节能等,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最低的生态成本、最小的资源代价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江苏省政府已出台政策要求十二层以下新建住宅强制安装太阳能,到2010年,新建住宅要全部达到50%的建筑节能标准,诸如这些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的政策值得推广。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快实现公交车的燃气化;环保部门做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为机动车环保准入、环保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