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管理的问题

知识管理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管理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管理的问题

知识管理的问题范文第1篇

1知识管理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也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且越来越受到关注。那到底何为知识管理呢?所谓知识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在组织或者是企业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该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以及创新等过程从而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目的,并且回馈到知识系统之内,因此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

2知识管理的作用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将成为组织或者企业的智慧资本,它有利于企业或组织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知识管理也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平台,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管理正是抓住了创新的重要性,利用集体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它在充分肯定了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知识创造与共享的环境,最终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类型。高新技术项目属于科学技术密集型,又称为智力密集型,高新技术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复杂性、综合性、技术性以及风险性。它的项目成果是知识产品。对于高新技术项目而言,知识就是它的全部,是它所拥有的各种经营权、专利权、信誉、非专利技术、研发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的集合。

3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实际上,知识管理和项目管理是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知识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管理之中,并且在项目管理的具体环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项目管理即是对人以及财物的管理,涉及到项目整体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以及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此外,知识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要素之一,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作为一种资本投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如何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是当今的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就企业本身而言,首先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项目管理标准流程,并且按照项目管理的规范和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管理标准流程的目标是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并且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建立项目管理标准流程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管理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就知识管理而言,组织科学、合理、高校的标准作业流程体系为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提供了通道,也对组织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项目管理制度也为知识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管理的要求。

(1) 建立徤全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制度。

知识管理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和徤全项目管理制度,以知识的创新、共享及应用效率为指导理念来设计和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使之形成了整体、有序的管理体系。同时,制定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和展示他们的才能与智慧。

(2) 提供一个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

对于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来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合作环境并且建立一个完善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提供知识共享与交流平台的重要手段。它使得项目员工对于知识创新不断有新的需求,鼓励大家去分享自己与他人的知识,进行知识的共享和利用。此外,在知识的传输上,也要建立一个沟通交流,推广信任及开放式沟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都有更多的机会去与他人交流。通过这一平台,既为项目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

(3) 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

所谓的“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是指柔性管理和弹性管理并举的方式。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的目标可能会随着企业或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例如,在本企业未实现原定目标之前,别的企业或部门已经实现了该项目的目标,那么,项目组就应该充分学习别的企业或部门的经验或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将目标调整到比原定目标更高的位置上,这对企业经营者的灵活应变能力是个极大地考验。所以,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强调目标管理、人本管理、弹性管理以及柔性管理。

(4) 构建项目管理平台。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制度,采用高效的知识管理方法,整合各种信息的项目管理平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中,项目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若要提高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水平,必须借助于信息工具的利用。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来扩大并深化知识的应用,专业的信息工具,如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公司内部网站、决策支持系统等,可将各种信息工具相互之间联接起来,从而形成企业的项目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A. 项目管理平台并非是一个新的知识管理工具,而是对现有知识管理工具的聚集。应该利用这一平台营造一个知识共享和知识交流的良好环境,可通过开放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交流,并且制定项目或者是活动的日程安排等事宜。

B. 此项目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多方面的,具有广泛性,既可以针对项目管理的内部人员,也可以针对供应商、客户等。

C. 项目管理平台上的知识可以方便整理,形成项目案例,并且可以被快速搜索出来。

5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在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但要学会灵活运用现有的知识,而且在解决新问题时还要学会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的转化和创新的过程。就个人的知识创新而言,将涉及到哲学、认知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个人的知识生产的过程一般是在是特定的需求或者启发下,通过不断调查、学习、实践等综合各种信息知识,并且通过思维的加工,从而构成一定的知识结构。然后再经过实践及创造性思维,进行知识再创造,进而产生新的知识。而组织或者企业的创新,与个人的创新有共通点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它需要许多人的齐心合力,要求团队合作精神。这是由组织或企业内许多人的知识相互作用、转化而实现的。这种创新知识的源头或许是个人,但是在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形成新产品的构想与设计并促成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

知识管理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物质资本,更多的在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社会对企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管理形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问题

1、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对企业来讲,知识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只有信息技术才能实现知识的存储和交流,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知识管理的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由于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度不高而丧失发展的良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上不够重视,信息采集手段太落后。随着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加快,国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为标志的数字时代。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严重滞后,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实施。

2、企业员工素质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的人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然而在我国很多企业,仍存在员工素质低、观念落后和人才结构老化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培训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创造知识性员工的,这就意味着不是单纯的教育员工如何去工作,更多的是教育员工自主学习的方法、知识共享以及进行知识传播和创新的能力,而在一些企业培训过程中中,更关注的是对于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培训并不多,这显然对知识管理的进一步深化。

3、知识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由于有些企业对知识资本不太重视,员工没有获取新知识的动力,因而就不可能获得创新的先机。企业紧守眼前的利润,安于现状,没有把创新作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缺乏从外部获取知识源进行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其次,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员工素质低下,又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来吸引高素质技术人才,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的创新机制,因而使得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4、缺乏共事知识的企业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良好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才有利于企业之间知识的共享。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往往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在这些企业内,公司没有对加强文化的共享和交流并没有作明确的要求.而企业中的个人往往为了保全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也不想跟同事分享和交流个人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因而往往就导致个人知识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知识,不能为企业的全体员工所用。甚至在一个企业中企业资源被某个部门所把持,部门的资源被个人所垄断,个人资源独自占有化,这对企业的经营安全很不利。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应对策略对策

1、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系统

知识管理需要用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平台,所以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系统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重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因特网里大量信息为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利用因特网企业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电子商务。同时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把公司的运营情况、生产的产品种类和相关的有用信息在网站上呈现出来,使消费者多一个了解企业的平台。除此之外企业要建立专门的信息部进行信息管理,企业信息部在一个企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企业中承担者对信息采集、管理和分析重任,对企业的决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要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加强企业的创新管理。只有在理念上保持创新的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得到增加,这样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要完善企业研究与发展机构,加强研究发展与市场开拓的力量。企业要积极吸引科技人员来企业工作,和研发水平比较高的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建立并不断充实企业自己的研究院,以提高自身研发的水平。其次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以调动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热情。对有技术发明的科技人员,应按这项发明为企业所增加利润的多少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酬。第三企业要尽快提高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投入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先决物质条件,投入到位才能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搞研发。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普遍很低,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只能达到发达企业研发收入的十分之一,只达到销售收入的1%。

3、重视人才管理和知识培训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时,要组织企业的人力部门根据企业知识盘点做好调查,首先要明确本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这些员工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以及以后他们渴望获得哪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盘点能够清楚的了解企业的薄弱环节和人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有必要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从外部引进知识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力争把每个企业员工都培养成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人才。

知识管理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 知识管理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体系 综合集成管理

[分类号]F204

1.引言

随着我国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由国家财政拨款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作为科研项目活动证据、记忆和知识的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失信”和“失用”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提高基于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的科研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控制力、证据力和服务力已成为我国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

就管理主体而言,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涉及科研主管部门包括科研项目经费来源部门、科研项目依托和承担单位、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及文件管理专业人员等多个权益相关方,具有多元化和多层次复杂性的特点;就其管理过程而言,涉及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和科研项目知识管理等多个管理活动领域,科研活动流、文件活动流和知识活动流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就其管理客体对象而言,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成套性和长期可用性直接影响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的积累、共享与交流,影响国家科研项目知识资产的生值、保值与增值。

文献调查揭示:长期以来我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存在管理主体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管理活动自成体系相互分隔、缺乏统一管理的规范,管理客体相互矛盾、叠加重复、缺乏统一管理的法规等问题。

如何构建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是完善国家科研创新体系、解决我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无统一的管理机构”、“无统一的管理法规”和“无统一的管理规范”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模式选择

2.1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现状研究

本文采用包括档案的大文件概念,对国内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的规范及其最佳实践经验进行了案例分析。文件指“组织或个人在履行法定义务或进行事务活动过程中或为实现其目的而形成、接收和保管的作为证据或(和)资产的信息,不论其载体、形式或格式如何”。文件管理指:“对文件的形成、接收、维护、利用及处置进行高效和系统控制的管理活动,包括捕获并保存业务活动及事务处理的证据和信息的过程”。

2.1.1国内科研文件管理规范调查与现状分析 国内科研文件管理规范按其制定主体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包括科研经费来源部门),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文档材料管理办法》、《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

・第二类:科研项目依托或承担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南京大学科研档案管理办法》、《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接收归档的管理办法》、《清华大学科研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科研课题档案建档规范》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三类:国家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如《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

分析管理规范对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活动过程和对象的要求,得出我国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具有以下特点:科研文件被看成是科研信息资源和国家科技储备手段,强调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项目启动计划管理同步、与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同步、与科研项目结题与成果验收同步,重视科研文件的归档保存、保密和利用限制。

我国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存在以下不足:①采用科研项目文件生命周期阶段管理模式,多为被动和静态管理;②对电子文件管理实施纸质与电子双套制与双轨制,缺电子科研文件形成、保管与利用的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重复劳动,但科研文件可靠性和可用性缺少质量管理;③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与科研文件管理过程相分离,缺少连贯和一致的管理规范,电子科研文件大量生成,但管理手段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或以手工方式管理,缺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自动化的管理规范;④科研文件跨部门和跨领域共享与再用困难重重,管理活动低效率、低效果和低效能。

2.1.2国外科研文件管理规范调查与现状分析 国外科研文件管理规范按其制定主体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包括科研经费来源部门),如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文件规划:如何做指南》、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基金委员会制定的《科研项目文件的文件管理》、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制定的《科研机构原始科研数据和文件的管理》、《科研文件管理指南》。

・第二类:科研项目依托或承担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制定的《科研数据和文件管理的方针》、美国加洲大学制定的《数据管理:科研文件》;美国能源研究与发展部制定的《文件保管期限表》、英国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所制定的《BTI科研文件保管指南》。

・第三类:国家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如美国文件档案管理署针对科研文件制定的《战略方向:鉴定方针》。

分析管理规范对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活动过程和对象的要求,国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具有以下经验:①国家科研项目文件被看成是国家公共资产;②多采用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将科研文件看成科研活动过程的有机组成,强调基于证据的科研项目治理,遵从并符合学术规范与档案管理要求,管理规范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③强调科研活动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方有义务管理好科研文件,对科研文件形成、鉴定、移交、保管与销毁,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数据共享与利用,科研文件质量保证,科研文件信息化管理与电子文件管理负有共同责任,多为主动动态管理;④各部门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并得到法律授权,档案管理部门对科研文件的处置与销毁、永久保管与利用负有法律授权的重任,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对文件的质量保证及其管理有合法合规的义务。

2.2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模式SWOT比较

综合分析国内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的最佳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从科研文件管理的主体来看,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存在四种管理模式:

・第一种:面向档案管理部门的文件生命期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客体及其微观管理对象质量控制,重视文件的保存与知识的保值,对提升文件的控制力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末端的静态被

动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无统一管理法规依据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问题。

・第二种:面向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的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活动及其中观管理活动过程控制,重视文件的形成与知识的生值,对提升文件的证据力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动态应对的科研项目治理模式,在无统一管理规范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信问题。

・第三种:面向科研主管部门或基金来源部门的知识生态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系统及其宏观管理服务控制,重视文件的再利用与知识的增值,对提升文件的服务力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主动适应的知识资产管理模式,但在无统一管理机构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用问题。

・第四种:面向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的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体系及其复杂系统综合集成管理,重视文件多种多样价值的实现。是一种动态适应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资产集成管理模式,但在无统一管理机制的条件下,很难实现科研项目文件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管理。

四种模式的SWOT分析及典型案例如表1所示:

2.3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分析与选择

对上述四种科研文件管理模式分析比较,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是涉及管理主体最多元、管理客体最多层次、管理过程最复杂,管理价值最大化实现的最佳实践模式。该模式以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为服务目标,以科研业务连续体管理理论、文件全生命期管理理论和知识生态管理理论为指导,融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文件管理和科研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受益为一体,以满足共同的期望和要求为基本方针和原则,集成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管理活动内容和要素,科研治理、文件质量管理和知识资产风险管理优势互补,有利于发挥不同管理部门和各种学科领域的优势,建立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管理体系。SWOT分析如图1所示:

3.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模型构建

3.1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概念模型与分析模型

从完善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的宗旨出发,采用综合集成管理最佳实践模式,以科研业务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期理论和知识生态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是指导和控制一个科研项目与文件相关的活动的管理体系。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

3.2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规划模型

图4是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的规划模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管理三个层次搭建了三类管理活动联动的工作网络。微观层整合管理对象,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保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知识资产的控制能力;中观层优化管理活动过程,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信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生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的证据能力;宏观层创新管理体系,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用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增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服务能力。

3.3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实施模型

国内外最佳实践经验研究揭示,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最佳实践均遵循以下8项管理方针和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合规性:科研文件产生、保存和提供利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学术规范、研究者职业道德规范等科研业务要求。

・第二,规范化:采用国际标准和遵循国际最佳实践惯例,以系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作为科研信息资源以及科研项目活动证据,记忆和知识的科研文件。

・第三,全员参与:科研文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成套性和可用性保证是所有科研活动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集中统一管理:国家科研项目文件作为国家知识资产,其处置与归档,永久保存与利用应合法合规,集成统一管理是法定的义务和责任。

・第五,全程管理:从开题到结题的科研活动全过程和从文件产生到销毁或永久保存及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中,每一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都应该得到适宜和有效的处置。

・第六,集成管理:面向利益相关方共同的目标和受益,将科研流、文件流和知识流集成,融管理主体控制、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客体控制为一体,实现服务满意、过程高效、结果质量保证。

・第七,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执行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保护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八,安全与保密:严格执行信息安全法和国家秘密法等法律和科学技术保密相关规定,确保国家科研秘密和本单位的科研秘密等不受损害,科研文件在动态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可以持续再用。

图5提出了实现上述管理原则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实施模型,从管理的责任分工与合作、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管理的任务与目的、管理的内容与要素构成实施框架,建立了管理主体问合作联盟的工作机制。

3.4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评估模型

图6提出了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评估模型,为管理目标和受益的实现,管理方针和原则的实施提供了连贯一致的评估目标、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

4.结论和建议

按管理主体、管理活动过程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来分,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相关活动中存在科研项目文件生命期管理模式、科研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科研知识生态管理模式和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四种管理模式。SWOT分析揭示,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最适合我国目前“三无”管理的现状,最适宜解决“三失”问题,对提升国家科研项目的“三力”影响力最大。

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本文提出了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规划、实施、评估的构建模型。规划了所需建立的目标、过程及预期的结果,明确了其实施的管理方针、基本原则和工作机制,提出了根据目标实现、方针和原则实施过程进行的监测和测量,针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了持续改进的综合集成管理解决方案。对完善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统一管理的联合法规,提升基于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的科研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控制能力:实施合规性要求、知识产权保护、集中统一管理方针;建立具有连贯性的国家法律法规、科研学术规范和档案质量要求;将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嵌入科研创新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员工;激励;知识员工管理

知识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组织角色,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者。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管理型员工和技术型员工。

一、知识员工的特征

与非知识员工相比,知识员工在个性特征、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特殊性。

(一)具有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

知识员工一般都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掌握了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知识员工一般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个人能力素养。

(二)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强

知识员工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进行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和业务更新。他们能力越强,独立从事某项工作的意识越强,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受制于人,强调在工作中自我引导。

(三)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知识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在需求方面,他们不满足于工资待遇,而是追求发挥专长,成就事业;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四)具有学习性

知识员工的价值决定于其掌握的知识资本的稀缺性与知识资本存量的多寡,因此知识员工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相对于短期利益,他们更加重视专业性知识和与工作相关的经验性知识的积累和增长,注重持续学习,追求持续进步。

(五)流动意愿强

知识员工了解自身具有的知识对企业的价值,他们更多地忠诚于自己的专业,而可能较低地忠诚于所在的企业。出于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要求,知识员工更渴望向上流动,以其更好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如果他们服务的组织不能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他们经常会选择离开。

(六)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控制,工作成果难以测量

知识员工从事的复杂脑力劳动具有内隐性,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智力投入,外人对其工作过程无法控制,工作努力程度不可监督。其工作成果往往以某种思想、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产品无形,工作成果不易衡量。

二、知识员工管理的问题

(一)人本精神缺乏,企业价值观念与知识员工个人价值观念无法融合

知识员工具有更高的需求层次,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然而,不少企业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过分强调物质激励,通过奖惩、控制来管理知识员工,忽视了知识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忽视了对知识员工的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使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忠诚度下降,流动率提高,严重影响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

(二)规章制度僵化,知识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受限

知识员工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但不少企业僵化、教条式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密的监督管理,固定的工作地点等,不同程度上限制了知识员工效能的发挥,抑制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忽视对知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若企业忽视知识员工的个体成长,忽视对知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较少提供接受教育和提高自身技能的机会,将会导致企业的知识员工不断流失,或者知识技能得不到提高,会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损失。

(四)绩效考核系统不够科学、合理

企业的绩效考核往往只用工作时间和工作结果指标衡量员工的工作成果,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然而,知识员工的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控制,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成果不易衡量。忽视知识员工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考核系统,不能够正确评价其工作绩效。因此,对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不能采用一般的经济效益指标加以衡量。企业必须结合知识员工的工作特点、岗位特点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正确评价知识员工的个人价值。

(五)薪酬结构单一,缺乏激励效用

不少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分配方式,在薪酬结构设置上,只考虑工资、奖金、年薪等短期激励薪酬,缺乏长期的、有差别的、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使知识员工的特殊贡献和个人价值不能充分体现。一方面,这种单一的薪酬体系不能满足知识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缺乏激励效用。另一方面,片面强调个人业绩和工作成果,会导致员工的个人主义思想,使得知识员工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

(六)发展通道不明

发展通道不明主要是针对技术型知识员工而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单梯制”只注重管理通道的发展,而忽视了技术人员在职务上的上升,技术人员发展通道不明,严重打击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只有管理人员是不行的,技术人员承担着组织技术创新和进步的重任,因此必须完善技术人员发展通道,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同发展。

三、知识员工激励管理因素分析

对知识员工实行控制性管理是不科学的。要有效管理知识员工,必须在激励中管理,实行参与式的管理。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员工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他的研究发现,与非知识员工相比,知识员工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个体和事业有着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使之能够以自己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与成长、自主和成就相比,金钱的边际价值已经退居相对次要的地位。

张望军等研究人员从2000年1月~2001年1月,对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润讯通信发展公司、中国公用信息网、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工程总体研究中心的150名研发人员实施了“创新型企业员工激励要素调查问卷”,定量地进行了企业员工激励因素与内在需要的分析。其实证研究结果如表1。

四、知识员工管理的对策

知识员工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工作特点决定了不能运用传统的控制式的管理方式,而应运用参与式的管理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吸引和留住知识员工的环境

1、更新人才观念。树立知识员工是组织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承担者,是创造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的观念,形成尊重和重视知识员工的和谐氛围。

2、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研究知识员工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办法,并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具体行动中。

3、对知识员工进行感情投资,除关心其工作外,还应关心其生活。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知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1、提供一种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不断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多样化,逐步实行弹性工作制,加大工作时间的可伸缩性和工作地点的灵活性,给予知识员工充分自主的发展空间。

2、让知识员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提供必需的科研经费、设备等条件,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和革新。

3、了解知识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奖励。让员工感觉在企业受重视,并增加对企业的满意度。

(三)充分给予知识员工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知识员工除基本的薪酬需求外,还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企业应制订知识员工培训计划,为知识员工提供受教育和提高自身技能的培训机会,重视员工的个体成长和事业发展。制定培训计划,可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及员工在企业内工作时间长短等确定。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岗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出国深造等方式。

(四)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系统

知识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十分复杂。

1、对知识员工的绩效考核应实行目标管理。注重知识员工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控制,工作成果不易衡量的产出规律,避免短期行为。

2、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应全面、具体、可量度。单纯依据工作时间和工作过程的评价体系不适合知识员工,可运用360度绩效测评方法,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知识员工的工作业绩,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让员工感到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公正的评价。

(五)设计全面薪酬激励方案

1、薪酬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以绩效为基础的加薪及其它物质奖励在激励知识员工的积极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企业应制定以知识为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给予知识员工较高的年薪,对优秀的知识员工可实行股票期权制,允许知识员工持股和用技术作价入股,通过股权结构多元化方式,吸引他们将智力资本投资于企业。提供较宽敞的住房等福利条件也是吸引和留住知识员工的一种有效措施。

2、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员工参与决策,给予知识员工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

(六)实行“双梯制”

知识员工分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两类,在实现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竞争。传统的“单梯制”只侧重在管理类的单一发展轨道,给管理人员提供了向上的职位和发展空间,但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发展路径,严重打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导致技术人员争抢管理通道,对技术人员自身发展、对企业管理都是不利的。因此,必须引导知识员工有秩序地竞争。实行管理职务、技术职务“双梯制”,建立管理和技术平行的晋升,实行同价值、同地位、同酬劳、同发展,既避免了知识员工拥挤管理通道的问题,又使得技术人员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技术人员对工作、对岗位的满意度,吸引并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实现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双赢。图1为双梯制模型。

参考文献:

1、李成文.简论知识员工管理[J].营销管理,2005(9).

2、周春花,刘双梅.知识员工管理方略[J].质量春秋,2003(9).

3、戴永良.管理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知识管理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施工组织;装饰工程;质量管理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产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社会群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居住环境的好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给当今时代建筑装饰行业带来的新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的质量和视觉效果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个建筑装饰项目当中,施工组织和质量的管理是最为核心的工作内容,要想提高建筑装饰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文章对当前我国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进行一系列的描述,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1工程案例

文章以江苏某地区一重机联合厂房和小中心辅房工程为例,对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展开相关描述。该厂房于2010年12月开工,竣工时间是2012年9月。整个厂房主体为钢结构,办公楼框架结构占地总面积为144673平方米,钢结构一层,办公楼三层,整个工期为10个月,外墙是金属和玻璃幕墙,内外装同时进行施工。每一个工程都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质,就本次工程而言,主要以四个问题为主。首先,内外装同时进行装饰施工指示,外部装饰会给内部装饰的施工进展造成影;其次,不同的装饰部分同时施工,进行交叉作业,使得作业面不能够有效的展开;然后,现场文明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比较突出;最后,规定工期较短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陛下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以此来解决上述的四点问题,从而达到保证施工秩序和质量,并且按时完工的目的。其解决方案为,合理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并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全方面进行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办公楼内部和外部的装饰作业实行区域化的施工管理,做好明确的分工。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要对团队的建设进行管理工作,协调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关系,做好明确的组织分工。对于质量管理方面,做好明确的责任划分,并且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这种方法经过多次实践得以证明,是一套有效的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的措施,能够确保建筑装饰企业能够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当中顺利竣工和验收,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2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的意义

建筑装饰工程的承建单位在项目施工期间的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分析结果和施工单位的具体清理,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作业,从工期节点的安排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方面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并且做好指导和监管工作。从全局进行分析和考虑,制定一套可行性极强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同时明确在这个装饰工程项目当中各个分工的分配工作。合理调度和使用资金、材料以及人力资源和设备,有效的把建筑装饰施工当中各个环节做到充分落实,以此提高建筑装饰施工的总体质量。

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的工作重点

在整个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施工组织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协调好施工人员和施工团队的关系,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把整个施工团队和人员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明确的目标。从目前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来看,很多情况下因为科技含量和技术难度等现实问题,会给建筑装饰施工工作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增加了建筑装饰施工的难度。因此,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以弥补这一缺陷。管理人员在对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应当把施工环节,施工工艺的特点以及客户和团队等综合因素加以分析和考虑,仔细全面的考虑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提前做好相应的解决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3.1了解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

在施工人员入场进行施工作业之前,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把该施工项目的情况进行仔细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对整个的施工项目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且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明确在建筑装饰项目当中的关键工作节点,分析和总结出工作的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从而保证在日后施工的工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3.2确定具体的施工建设方案

在前期对整个的建筑装饰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之后,确立建设目标,并有效的对方向进行把控,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并且要对此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明确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仅凭借主观意识和以往的经验来确定方案,一定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际的考察。在施工方案的确定中,应该根据事先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一定的基础上降低施工的成本。

3.3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资源储备

在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过程当中,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这一施工进度在日后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可以起到很强的监督和引导效果。并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之时,明确各个阶段的施工目标,制定施工进度企业,也有利于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材料以及相应设备的储备工作。

3.4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

在施工现场的日常施工作业中,很多时候需要不同工种同时施工作业,并且需要很多的机械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现场会出现比较混乱,难以管理的局面,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从而给整个施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所要想确保施工现场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施工只需,就要做好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工作,绘制好清晰详细的施工现场平面图,可以有利于对现场的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维持正常的施工秩序,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4建筑装饰质量管理

4.1建筑装饰行业市场秩序混乱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较快的省份,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环境相对复杂,从而导致了建筑装饰行业市场秩序十分混乱,甚至出现了回扣等情况。建筑装饰市场秩序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智力,会给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经营行为不规范,同样会给企业自身和整个市场大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进行投标和项目承接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转包或者借用资质的情况出现,一些建筑装饰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科学技术手段不足以满足工程需求,进而大大的降低了施工质量,对建筑装饰的施工质量管理造成了不良后果。

4.2资源浪费问题

在建筑装饰施工的过程当中,还有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日常建筑装饰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如果不加强管理力度,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在这其中,对于木材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同时,在进行建筑装饰施工的过程当中,很多施工企业通常采用以往传统老旧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有些技术对于资源和材料的利用率偏低,技术含量不能达标。这种情况应该进行施工技术和工艺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整个工程的科学技术含量。有些建筑装饰施工项目对于所使用的设备选择上不合理,既增加了成本,造成成本的不必要流失,也会增加对能源的消耗,给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和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5结束语

文章分析和总结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这两大类问题,通过具体案例所采用的有效方法进行介绍,充分意识到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飞快,建筑装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从而使得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工作显得尤为的明显。因为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的问题于建筑装饰行业和建筑装饰企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建筑装饰工程工作当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所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要使建筑装饰工程完善,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就要加大对于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的工作力度,进而保证建筑装饰行业和施工企业都能够得到长足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峻,胡松.浅析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创新[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1-74.

[2]金薇.浅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49-150.

[3]刘广升.谈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的创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5):51-53.

[4]赵志红.SL建筑装饰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李晓刚.建筑装饰施工中的组织与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3):233-234.

[6]李晓霞.浅析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的组织与管理[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2(2):43-45.

[7]赖祥洪.某发电厂房装饰工程成本控制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8]杨必宇.建筑装饰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