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动作效率不高,出现一些重复性的劳动,并且收集到得信息比较繁杂。通常情况下,人事管理的过程就是信息收集和传达的过程,还要及时的贴出痛楚和变更通知,如果信息过分繁杂和冗余,就会导致处理事情的效率不高。那些需要传达和处理的数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互相交织,难以分辨哪些信息是有用信息,这就会出现管理和使用信心的有效性不强。
其次,信息管理相对比较零散,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提议。人事管理的信息处于大幅度增长的时期,需要数据的快速更新,否则,一些不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就会耽误管理者做军顶,原有的人事管理方式也不能适应现有形式的发展。信息管理体系不是特别完善,在各个部门之间的传递速度不快,一旦存在误差,就会导致人事管理信息紊乱现象,这样就影响了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1.人事部门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
由于工作人员的变动较大,这就需要人事管理部门注重信息的变化,要及时的调节和维护,从而保证信息是不是真实可靠。除此之外,企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大对人事管理的重视度,要不断的加大人事管理的费用,保证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从而建构与企事业单位发展、企业管理相适应的人事管理系统平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计算机信息的采集,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所以,为了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需要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以实际情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保证完备的信息管理制度,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保障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企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及时提交数据,配合人事部门采集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2.提高人事管理档案的信息化程度
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就是人员的档案管理,要加快人事管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建立完备的人事档案。把人员档案的相关数据进行备份,输入信息库,从而实现人事管理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对于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人员的数据档案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实现人事管理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进行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人事管理数据库建设,保证各个数据统计的真实性。
还可以在每一个员工的信息库中加入一些信息材料,转变原有的工作模式。随着信息重要性的增强,信息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企事业单位要不断进行信息建设,加快人事管理的数字化应用水平,运用相对先进的系统与网络技术,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人事管理平台,要对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共享。要加大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的开发力度,提高相应资源的利用率。要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源信息的最大效益,就需要各个部门的各个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
3.加快相关管理队伍建设
一、学校计算机只限于本校教师使用,使用时只能进行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1、上网浏览、收集教育信息,查阅、复制教育教学资源。
2、编制教育教学论文、教案、试卷等。
3、制作用于教育教学的课件或网页。
4、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
5、利用电子邮件教育教学稿件。
教师需利用学校计算机从事上述范围之外的活动,需报学校教育技术办公室,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二、教师不得利用学校任何一台计算机进行以下活动:
1、上班期间上网聊天或进行游戏活动。
2、上网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3、查阅有损于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的黄色的信息和内容。
4、进行干扰、破坏网络服务和网络设备的活动。
5、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以不真实的身份使用网络资源。
6、向他人发放恶意的、挑衅性的文件,发放商业广告和垃圾邮件。
7、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妨害社会治安等犯罪活动。
8、教学时播放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音像资料。
三、对违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事非正当活动(并不局限于上述8条)的行为,如经查实,将给予严肃处理,具体处理办法如下:
1、第一次发现,个别批评并作口头警告。
2、第二次发现,全校教师大会通报批评。
3、第三次发现,扣除当月奖金。
4、经多次教育后不改并造成严重后果,清除出教师队伍。
四、各班办公室主任是校园网、办公室计算机的管理监督员,需承担如下职责:
1、配合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作有关监控方面的工作。
2、协助学校网络管理中心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3、及时将教师使用计算机时发生的重大问题报教育技术办公室。
4、加强本办公室教师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 维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信息的飞速交互,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以此为主线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也逐渐称为各个领域专业的教学科研基地,计算机实验室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相当分量的辅助教学工作,为切实保障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实践学习就要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细心维护。
1 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要求教师、管理员和学生都认真学习和遵守,共同维护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2 建设优秀队伍
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维护设备设施需要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做到认真负责,服务教师学生[1]。实验室管理教师是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主体,实验室的管理质量的高低受其素质影响。因此机房教师队伍建设也很重要。首先,强调的就是素质教育, 事业心与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从思想观念上提升认识,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技术扎实与耐心工作是良好品格,做好设备检修保证运行正常。其次,深入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随着软件硬件的更新换代,实验室管理与设备维护中的问题会是多重多样,管理教师也要不断积累,逐步完善,妥善处理好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 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及维护
3.1 硬件设备的常规维护
对计算机易附着尘土的部件定期除尘,给风扇风扇及时加注油,机身上的灰尘定期清洁,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设置CMOS的启动密码避免学生误进更改设置。
3.2 系统与软件维护
3.2.1 对硬盘的分区管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当把这些操作系统同时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时,我们可以借鉴模块化的管理思想对硬盘进行分区,如C盘用于安装Win2010操作系统;D盘用于安装Linux 操作系统;E盘用于安装各类应用软件;F盘用于保存使用者的数据等资源。为了借助硬盘保护卡来确保系统盘,避免因误操作或病毒侵袭被破坏,为最大限度保护系统程序,将系分区设置为保护模式,可以只能读分区上的数据但不能写入数据。数据分区则可设为安装模式,用户可以向硬盘中写入数据。这样可有效保留用户数据又可在及时恢复系统[2]。
3.2.2 用Windows备份恢复功能恢复系统
Windows 系统一旦崩溃则只能重装系统,若使用Windows 系统备份恢复功能则更易解决。用启动盘或按F8键进入到C盘,运行恢复目录c :\Windows\command下的scanreg/restore,进入系统备份,选择其中之一恢复即可。
3.2.3 利用Ghost软件快速恢复系统
先利用原始系统分区制作一个分区的映像文件。生成扩展名为.gho 的映像文件,映像文件要保存在一个可靠的存储设备中,以备不时之需。Ghost 软件同时也可以对两个硬盘进行对拷,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全盘崩溃或新盘实用都变得更加简单。
3.2.4 系统桌面的维护
利用“控制面板”中的选项可以轻松轻更改系统设置,桌面极易混乱无序,为便于维护和便于学生学习使用,必须对桌面也进行一定的保护,使学生可以进行各种设置,重新开机后又能保证桌面是管理者设置的初始桌面。具体操作如下: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编辑器,找到如下分支:Key_Current_User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_Version\Policies\Explores 新建键名:NoSaveSetting并对DWORD键值赋值:01000000,则学生的所有设置在系统重新启动后不保留。
禁止学生修改注册表。启动注册表编辑器,进入Key_Current_Uw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Current_Version\Policies\system 子键分支,新建键值“Dword”,键值名为“DisableRegistryTools”设键值为“1”。
3.3 对系统病毒的防范
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多,进出的各种人员较杂,存储设备、磁盘、网络可能有大量病毒。为了保证教学,维护教学用机能够正常使用,我们可以对光驱和U 盘的使用加以一定的限制,同时要求学生在使用自带的磁盘前必须做到先查杀病毒,减少计算机设备感染病毒的危险;另外在平时的计算机管理与维护的时候,要定期给其检测和杀毒。
3.4 对系统的优化清理
频繁的删除文件会造成文件在硬盘上断续存储,形成大量冗余残留数据,在安装课程需要的各种应用程序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临时文件,这些都会拖慢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因此,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垃圾清理,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从而使教学系统时刻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4 加强环境安全管理
适宜的环境可延长硬件设备资源的使用寿命,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防尘除尘工作,减少机体内部积聚灰尘,保证计算机稳定正常运行,保持计算机实验室的通风和散热良好,安装空调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打扫实验室卫生,保持良好环境。安全生产安全教学是重中之重,在我们工作中用电安全是我们面对的重点问题,任何差错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设备损坏,更甚者可能有引起火灾的危险,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计算机实验室必须加强用电管理,严禁私接乱接电源线路,同时做好实验室的防火、防爆、防破坏等工作,机房内必须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并保证其稳定工作以及定期检查,气体类灭火器也是常备设施。计算机实验室要落实到专人管理,同时可设置安全员和巡检员管理人员,下班前检查落实门窗、水、电等设备设施的的关闭情况,预防危害,做好意思安全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 实验室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74-01
自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专业教学进入我国高校以来,计算机实验室作为这种专业培养体系的实践平台其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系列课程不断的更新与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意识也日渐浓厚。如何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提供稳定、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服务,必须首先从抓好实验室管理工作入手。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软硬件易于损坏。为了满足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要求,每台计算机需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每种操作系统又要安装各种应用程序。这使得重新安装一台计算机系统要花费很长时间。上机学生如果私自将个人硬盘、u盘、mp3、光盘等带入机房,在硬盘或服务器上放置大量的个人文件,会导致系统运行速度降低,甚至有大量的感染病毒的文件也被放置在计算机内。(2)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较为频繁,一般课时排得很满,有些上机学生不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加上上机人员较多,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一般要使用空调,空气、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
2 安全的管理
2.1 设备安全管理
计算机硬件设备一般价值昂贵,一旦被损坏,不仅造成设备上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实验工作。因此,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一是专用线路与UPS的使用管理。实验室用电应该接在专用的电源线路上,服务器供电要采用专用电源,不与其它串接。计算机实验室宜选用电压稳定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的在线式UPS。二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根据硬件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硬件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建立设备使用日志,严格登记使用过程的情况。三是常用硬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2 环境安全管理
一是加强用电管理。如及时检查线路的磨损状况,更换破损的电源插座,对陈旧线路进行更新改造,确保线路安全运行。二是设备管理。实验室内应安装空调设备以便克服高温,潮湿,低温和干燥等因素给计算机带来的危害。
2.3 软件安全管理
由于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目前已成为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大敌,管理不好,就可能耽误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可充分利用“还原”技术,通过一键还原来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无论对系统进行了怎样的操作或是系统、软件遭到了病毒的破坏,管理人员重新启动计算机后,选择还原到上一次保存状态,就可以恢复系统的正常使用,这样还可以大大节省对计算机的维护时间,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尽量使用正版软件。因盗版软件的使用会给计算机实验室带来许多弊病,极易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软件资料的不全也会给使用和教学带来困难。
3 设备维护与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设备管理主要包括对现有设备的使用管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以及废旧设备的再利用等。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数量较大,而且贵重物品比较多,如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等。如何做到各种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同时又要减少损耗、杜绝丢失,就必须加强管理和维护。
3.1 建立档案
对实验室的各类物资都要建立账目明细,并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对于实验室的每件物品无论大小、贵重都要认真填写清单,包括品牌、型号、购买日期、价格、数量、销售单位、产品编号等条目都要进行登记与备案。硬件设备配件在使用过程中做好跟踪记录,明确设备或配件在哪里,用在哪台机器上,以防设备或配件的流失,便于及时核对,防止机器及其附属设备的丢失和损坏。关键要做到制度明确、责任到人,这样就会有效减少设备不必要的损坏和丢失。固定设备必须定期清查,新增设备要按时登记。
3.2 定期维护
计算机实验室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日常的例行检查,也就是对计算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以排除、预防各类机器隐患,确保设备的使用率和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查的重点在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出现问题是否及时处理,线路是否畅通达到安全指标,并对每次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3.3 建立上机日志
在上机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出于一种好奇心理或不正常的心态拿走鼠标、鼠标球,甚至损坏驱动器等,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离去后将无从查起,给教师管理机房带来许多麻烦和诸多不便。设立上机日志对每个实验室每节课的实验班组、内容、指导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机器出现的问题、实验室老师的处理结果等都应登记在案,便于以后的备查和参考。这样既方便了管理也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为日后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了依据。
4 人员管理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实验室管理员和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才能来应对这种迅速的发展。作为机房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的跟别人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不断用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二是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三是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工作繁琐,重视实验室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理论教师投身实验教学工作,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有效措施。只有实现这些措施,才能真正的从实验室管理上来满足教学的需要。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实验室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舒宜.计算机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03(10).
[2] 刘凤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3,19.
[3] 丁志刚.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当今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人们也获取到了越来越多的碎片信息,同时人们对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信息需求日益提升。只有传统出版业也融入其中,才能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信息。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协调出版商、服务商,并为读者提供能对个人知识进行收集、管理、再创造的工具。本文采用了J2EE技术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对知识管理平台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重构 全文检索 云计算 非结构化数据库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知识获取方式及知识用途的改变。传统出版方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因而相应的读者市场逐渐流失。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出版行业进行重新整合,并改进出版方式。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软件系统将知识出版、知识服务商进行了整合,从而达到行业整合,使整个行业能紧密合作、急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同时通过互联网及电子阅读方式,进行低成本、快速传播,满足人们个性化、良好阅读体验、知识资产管理、知识再创造需求。
1 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对数字出版物管理系统、知识云系统、前台用户系统这三大系统的功能设计及系统之间信息共享设计,将知识出版、知识、知识聚集、知识管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而将原本信息孤立的出版商、知识服务商及终端读者三个角色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为读者提供知识管理工具,方便读者对私有知识的搜索、管理与再创造的同时收集读者的行为信息,从而发现终端读者的潜在行为。通过信息推送服务为读者推送更有价值的信息。
2 整体架构设计
2.1 系统采用的技术简介
本系统是基于J2EE技术开发的,采用了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方案,用Struts、Spring、Hibernate实现MVC模式。采用Apache的CXF组件实现RESTFUL-SOA。用Json数据格式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还采用了MongoDB这种NOSQL数据库进行文本信息的存取。通过数据抽取、OLAP等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发现读者的潜在需求。采用客户端定时向服务端发启HTTP轮询请求,服务端根据数据分析与发现的结果向客户端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使用Lunce对存储在MongoDB中的文本信息进行分词、预索引,从而实现对文本信息的全文检索功能。采用BMMAnalyzer进行文本分词,用TF-IDF算法(即:词频及反文档频率计算)进行特征提取,通过与历史特征样本集进行对比,最终实现自动文本分类。采用知识重构拓扑图的方式,实现知识重构。
2.2 系统整体架构简介
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独立的存储单元与业务逻辑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系统整体架构图如图1。
如上图所示:(1)数字出版物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出版社对电子出版物的储存、出版物的审批、出版物的等管理。(2)知识库系统:主要用于从其它两个系统中收集各种知识定义、知识描述及相关文章,并进行自动文本分类。同时知识库系统还包括了市场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市场营销分析、决策功能。(3)用户知识管理系统:即前台用户系统,主要用于满足终端读者用户私有知识的收集、分类管理、私有知识的查询、知识再创造等需求。
3 数字出版物管理系统设计
数字出版物管理模块包括出版资源检索功能、出版资源管理功能、出版资源管理功能;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有用户添、删、改、查、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
打开后台服务系统网页后用户要以一定的身份登录,不同身份的用户将赋予不同的功能操作权限。一般可以将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员用户,另一类是操作员用户。管理员用户主要负责操作员用户的管理,包括操作员用户的添加与删除,并赋予操作员相应的操作权限,并且管理员还可以对后台服务系统所有功能进行操作。操作员的工作主要是对数字出版物的存储管理、数字出版物审批、管理。
3.1 用户管理模块
当用户拥有用户管理权限后,他可以浏览所有用户及其基本状态信息。此用户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一些相关信息进行用户查询。点击要查看的用户后可以用户具体信息进行浏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及权限信息。该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自由的创建用户、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对用户的密码进行修改及控制用户所拥有的权限。在权限管理模块中此用户可以通过创建角色的方式为用户赋予相应的权限,同时也可以为用户逐个赋予权限功能。
3.2 数字出版物管理模块
具有此模块权限的用户可以对数字出版资源进行添、删、改、查的操作,并可以对数字出版资源相关版权页信息维护。可以人工对数字出版资源进行分类归档。对数字出版资源能进行审批、管理。
4 知识云系统设计
知识云系统主要包括了知识云管理模块、知识挖掘模块及知识推送模块。知识云管理模块包括知识采集、知识加工、知识管理、知识功能,相应功能会在不同页面进行操作并显示操作结果。知识挖掘模块要知识仓库管理、知识自动分类功能。知识推送模块主要实现用户偏好、用户推送功能。
首页是登陆页面,知识云系统主要是给知识维护人员操作,因而知识维护人员登陆成功后可以直接对所有的模块进行操作。
(1)知识云管理系统。能从不同途径中获取的知识资源(包括数字出版物资源、网络知识资源)进行资源集聚、人工信息抽取、人工关键字抽取、人工分类、知识正式。
(2)知识挖掘模块。系统可以对已经入库知识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对用户阅读的知识进行阅读行为关联性分析。(3)知识推送模块: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根据性别、年龄、地域等用户信息并结合用户阅读行为特征,分析出用户潜在的阅读需求。根据这些潜在的阅读需求向用户自动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知识。
5 前台用户系统设计
前台用户系统由知识获取模块、知识维护模块、知识编辑模块、知识重构模块组成。
知识获取模块包括内部检索功能、外部检索功能、其它知识获取功能;知识维护模块包括私有知识检索功能、私有知识存储管理功能、私有知识分类管理功能;知识编辑模块包括知识文本简单编辑功能、自定义标签加入功能、知识文本展示功能;知识重构模块包括知识定义功能、知识关联功能;
前台用户相对后台用户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种类型的用户身份,那就是客户端用户。客户端用户也可以进行分级,这类分级主要用于限制可以获得的知识资源及私有知识的存储量,对客户端用户的操作权限本系统中不进行限制。本系统暂不对客户端用户进行任何分级。
(1)知识获取模块:知识获取主要用于用户从知识云系统、数字出版物管理系、互联网、及其它方式搜集到的相关知识文本信息。(2)知识维护模块:对通过各种方式搜集的知识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知识信息进行添、删、改、查的管理,对知识信息进行自动或人工分类管理,对私有知识进行搜索。(3)知识重构模块:构建知识重构拓扑图,在拓扑图中对重构知识进行基本定义、知识细分定义、知识扩展定义、知识关联。根据知识定义系统自动到私有知识库中搜索相关知识,并形成与知识定义相关的知识集合。同时提供用户可以手工获取或补充知识集合。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是今后电子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读者、知识服务商、出版商之间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顺畅流动并加以利用,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知识再创造为社会生产技术的革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的解决方案,旨在便于读者的知识管理及系统中各角色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为知识管理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树林.知识处理论:实现知识处理环境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Guus Schreiber,Hans Akkermans,Anjo Anjewierden.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The CommonKADS Methodology[M].MIT,1999.
[3]史忠植.知识发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