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第1篇

2011年,教育部为了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创新,引领高职院校的教育向科学化发展,颁布了《意见》。《意见》明确的指出,到了2020年,高职院校的发挥要协调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要体现出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职业院校的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走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倡导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以及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路线。创新教育体制,深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社会转型的需要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过渡的过程,同时,也处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过渡的过程,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训机构之一,因此,高度的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强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了教育和经济、行业的紧密联系。国家把职业院校的发展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的规划,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化、专业化。

(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教学首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能力的培养就要求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自己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开办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建设出一条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机制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高职教育加强和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就要加强和企业之间多个领域的合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加强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就是承接企业的各种项目,为企业的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学校创建起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训基地,注重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对学生科学技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之余,举办各种创意大赛,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出自己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加强对学生企业文化的培养。为了学生能够在毕业以后更好和更快的融入企业,企业可以把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带进学校,派企业的专业讲师或者是相关领导到学院去进行培训。为学生讲解企业的创建背景、企业主要的内部结构、企业的文化等知识,把企业的文化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学生指明学生在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为今后在企业中的发展目标更好的奋斗。

(二)政府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把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放在首位,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目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有效的教育资源,调动起社会各个行业的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来,为校企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制定出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接受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参与企业的实训和老师的实训,鼓励企业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投入,让企业和高职院校敢于大胆的尝试,扩大校企合作的建设规模。同时,还要明确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教育职责的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确保高职院校的教育建设资金,把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保证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申论;基础;阅读

申论考试首先一个考验是阅读材料,如同在工作中的了解情况。因为在这类考试中写作的目的就在于解决问题,落实工作,这样的文章要求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其前提保证就是准确、完整地阅读理解材料,或者说是准确地判断情况、认识问题。为此,我们准备公考,应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练习读解材料,也就是要更注重提高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是我们参加公考,使得申论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而要训练我们的阅读能力,应该做到下面几点要求。

1.建立一种社会学视角,注意从国家、社会,从一个地区、行业、部门的角度去审读材料,建立一种职业、职位、职务主体的自居心理,而不是一个自然而独立的生命个体,不能过于个人化的视角,带着浓厚个人的感情选择、价值判断去理解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材料所反映问题的社会实质,才能正确开展写作构思。某种意义上说,申论考试就是一种模拟性的公务员工作,不论我们实际上有没有工作经验,一旦进入申论考试现场了,那么我们的身份已然不是学生,而是一名国家公务员、甚至是某一部门的负责人了。而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他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背景、论证问题的动机等,和一名大学生是有很多区别的。因而,我们在练习读解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这一个角色身份转换的问题。

2.积累思考的思想资源,要懂得基本的人情物理,世态民心。这样一种积累,根本说是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累加。对于大多数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因为都是在同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种来自于实际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的人情物理世态民心都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以成为我们思考社会问题的有力支持。要想在短时间内弥补这一不足,只能通过大量有效的读解材料练习。这里所谓的人情,是人性的基本内涵;物理: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世态:是当下社会的基本状况;民心:是现在百姓的关注方向,等等。这表面看似不过常识而已,却是我们思考很多事情最根本的出发点,而我们很多大学生恰恰缺乏这种常识,你再很难和他(她)深入讨论问题了。

3.培养一种敏锐的文字读解力,起码是有对一种文字语言的亲和力。这样才能够提高阅读材料的速度,大略浏览一下就能知道事情的大致情况;又能敏锐地发现材料的细节,好像一些关键词语自己跳出来了一样,读懂材料反映问题的特殊性,往往也就是问题实质所在。再复杂的材料,总有几个词语是关键、焦点、症结、矛盾所在,只要发现到这几个词语,作为理解掌握全部事实的线索,提纲挈领,所有的材料就可以捋顺了。

4.要有一些形式逻辑常识,懂得基本的思维技术。读解材料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还应该掌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比较,分类,抽象,演绎等等。简单说,分析是把事物按其组成要素、部分、方面、环节等进行分解,然后对这些要素、部分、方面、环节分别进行认识和研究。比较是把事物分解之后,对分解所得的各种信息比较其异同,确定事物的变与不变、一般性与特殊性之所在。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一大类事物分解组合成若干小类,相异的分开,相同的归到一起以便于更概括地认识它们。归纳是从个别的事物概括出一般的特质、规律,是一种高级求同分类的过程。抽象就是对比较与分类的结果有选择地抽取与舍弃,从而抓住事物的共性或个性的单个方面来认识它。演绎就是由事物概括出的一般特质、规律出发,去分析、说明特殊的、个别的事物或现象。等等,这是一些理性思维最基本的方式方法,是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阅读理解材料时肯定要用到的。那么,能自觉掌握它们一定会提高我们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5.通过这样一个理性思维过程,审读材料的理想结果应该是,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枝取干,由表及里地概述材料,即是用自己的语言更简练地讲述材料,却又准确不走样,不改变材料反映问题的实质。这是考验是否理解掌握了材料的标识。做到了这一点,也为下一步写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因为,到我们写论说文时,对材料必然要有所选择、概括,不可能把材料原样不动地用到文章里去。

6.刚开始练习阅读材料在时间上不要吝啬,最好分三步:泛读,把握资料的总体情况并将其分类,找出重点段落,次重点段落,排除干扰性材料;细读,集中精力读重点段落与次重点段落,归纳出段意,标出关键词句;精读,对自己划定的重点段落、关键词句进一步整理组合,透过材料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归纳出主要问题。

可以先建立起下面这样的纲目:问题、原因、背景、性质、后果、意义,对策等。然后将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好。做到这一步了,也就表明我们理解掌握材料了。具体说所谓问题,是归纳主要事实情况;性质是归类后的异同比较;意义是针对不同群体的利益权衡;原因是向前追溯事实情况;背景是当下的社会主流;影响是根据事物发展规律的推导;对策是对我们可能行动的推导。

7.审读材料的最终目标是确立主题,就是确定自己在文章中针对什么性质、范畴的事情表达什么见解、主张。前面读解材料的过程,其实也是这样一个构思主题的过程。如果读解材料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话,那么,主题的形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优势;途径

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一般则是指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与任务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服务性的活动。本文主要就第二种内涵进行论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类型,其直接为管理、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就是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技术创新与开发,交流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与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最主要的是培训服务、科技服务和支援服务“三大服务”,建成技能培训中心、研发推广中心和对口支援中心“三大中心”。

2010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五大内容之一。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明确了高职院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也呼吁高职院校要加大自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呼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快速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社会服务方面的意识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来看,还明显滞后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

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专业设置数量增多,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具备主动开发专业的意识,但缺乏有效指导,未能真正把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2.2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不够均衡

由于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原因,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方向上,在服务行业企业和服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分析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偏向于前者;在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上,明显强于新开发专业;在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业务上服务能力较强,技术研发服务和对口支援能力相对较弱。

2.3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各高校才刚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想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的能力,可是却没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到相关建设之中,而在原先的条件下,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人力的支持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途径,首先就是要树立明确目标,然后争取多方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3.1 明确目标,树立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社会服务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高职院校一般是为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高等学校,随着高职教育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这类学院逐步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树立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3.2 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支持

社会服务是长期工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有限资源下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一是利用行政的手段,争取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企业、院校三方之间的合作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导向作用。而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首先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政府充当良好的决策参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教师在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

3.3 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名曲的目标,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还要积极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使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构建社会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各高职院校拟成立统筹负责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中心,出台各类奖惩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合作方式,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合适的教师准入制度,确保教师具备稳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师兼职工作的进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三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四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够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00-103.

[2]赵向军,吕同斌,胡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03:40-43.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85-01

职业教育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那么,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提高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呢?笔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1.永定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永定县经济发展:新趋势。永定县"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建设,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先进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等非资源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永定县矿产、生态、人文、旅游、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建材、能源、旅游、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等5大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重点是农业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目前,永定县正在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旅游强县。

1.2永定县企业形势:招工难。大多数企业缺工严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产业升级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技术性岗位空缺,技工荒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据调查,永定县3个工业园区普遍都反映缺工严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永丰新区为例,在接受调查的25个企业中,当前缺工590人。其中缺普通工人326人,占缺工总数55.3%;缺技术工人264人,占缺工总数44.7%,主要涉及数控、冲压、焊装、装配、营销、打磨、造型、钣金、总装、底盘、铸造、炉前、铣工、钻工、平车等技术工种。缺工主要为结构性缺工。缺工行业主要为机械、光电、服装三个行业。如,新龙马汽车有限公司目前缺工110人,新龙马汽车有限公司还未计算企业正式开工生产后的缺工数量。据了解,该企业正式开工生产后首批员工数将达2000余人,缺工量最大。缺工原因是项目新上马和储备人才需要,缺乏的都是钣金、底盘、焊装、装配等技术工种。据统计显示,永定县企业职工队伍中初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仅为31%,远低于厦门、泉州、深圳等沿海城市60%至 70%的水平。当前社会上的普通求职人员大多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技术,文化水平也不高,制约了企业招收员工的选择范围;而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由于校企联动性不够,学校设置的专业不符合企业需要,而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校毕业生又大都流向沿海地区,本地企业难以在当地或就近的职业学校招到对口的技工。这种情况在机械装备制造业尤为突出,缺工量最大。

1.3永定职业教育:招生难。近年来,永定中职教育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大批优秀中职毕业生经过在校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成长为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为永定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障。永定县共有中职学校3所(其中省级重点校1所),专业13个,中职在校学生3528人(其中全日制才1149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2.1管理体制有待创新。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2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分离。突出表现在"你办你的学,我招我的工",教育、劳动、人事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办学效率低,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品牌专业、新兴专业较少,办学层次低,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有限的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不能取得就业岗位。

2.3就业准入制度管理不到位。先培训后上岗,转岗必须经过培训再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在永定县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企业招收新增劳动力,没有很好地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职教育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4普高与职校招生比例严重失衡。普高招生计划过大,而初中毕业生由2007年9000多人锐减至今年3000多人;职校全日制招生由2007年800多人,2012年锐减至140多人,严重制约了职业学校的发展。

3.提高永定县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思考

3.1以服务为宗旨,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首先就是要通过充分深入企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合理对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学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3.2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应把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作为办学的第一目标,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模式,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第一效益。工学结合、校企联合既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行业、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学校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办学特色,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元素,坚持走"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工学交替式"、"双证互促式"、"订单式"、"校企双向介入式"、"顶岗实习"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围绕土楼旅游服务业,开展礼仪、餐厅服务、酒店宾馆服务、厨师、烹饪等专业培训。

3.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必须了解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了解企业对用人规格的需求,这样才便于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在满足企业用工所需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目前永定县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

3.4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证职校发展需要。要根据职校建设需要,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专业优势、发展前景,优惠核定政府财政拨款标准和数额,保证职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5加快"双师型"队伍培养,提高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到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训指导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制定优惠政策,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校兼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就业能力;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开展这一研究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高职教育适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高职教育自身向普及化、特色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教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高职教育兼有高教和职教两重性,在培养学生专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的基础上,强化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高职教育将其培养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输送到生产领域,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雄厚的经济效益又奠定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推动高职教育不断前行。因此,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紧密。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二者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理想境界。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不仅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实现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建立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做出有力贡献,也为我国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并有效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间的相互影响

(一)区域经济水平决定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它必须依靠区域经济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得以生存。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决定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技术含量将随之提高,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加,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将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不仅提高本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也使终身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教育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变革,企业需要通过高职教育将原有的低中级人才向中高级人才转变;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通过高职教育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此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继续教育,为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等对象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增长知识,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职教育能够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拥有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依托院校自身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大量图书资料,能够较快掌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和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将科研成果、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高职教育的发展能够直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必然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推动校园建设、实验室等许多物质性投资,从而带动区域内建筑、教学仪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不合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

当高职院校的发展滞后于本地区经济,会因教学资源和设备的缺乏,使学生得不到很好地实践锻炼,毕业后不能快速胜任工作岗位,导致高职毕业生有效供给不足,必将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即出现过度教育,使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超过区域经济需求,将导致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引起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也必将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要求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高职教育要分析廊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它的市场切入点主要是学院及周边地区,因此必须首先研究当地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只有把握当地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把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从而有效地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廊坊现有4所公办高职院校,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和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涉及专业在校生2万余人。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以机电、农林类专业为主体,以机械制造、自动化、畜牧兽医、园林园艺等专业为主干,以电子信息、汽车、财会、管理、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类专业为延伸的8个专业群,构建了与学院办学条件相适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专业结构体系。目前学院备案高职专业37个,学科专业交叉互补,多学科协调发展。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专业为主,兼有机械、电子、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以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教育和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的高等工科院校,共设39个高职专业。

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设置8系2部,28个专业已经涵盖文物、医学、现代服务、艺术、IT、建筑、管理、表演等多个方向。其中文物类包括文物鉴定与修复、历史文化旅游专业;医学类包括护理、医学影象技术专业;现代服务类包括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艺术类包括服装设计、木材加工、展览展示、印刷图文、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造、环境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IT类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等专业;建筑类包括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管理类包括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等专业;表演类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本着“抓龙头,举拳头”的原则,注重加大龙头专业在专业群中的带动作用,逐步确立了以服装设计、文物鉴定与修复、木材加工等为龙头的专业。

近年来,廊坊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相继引进了华为、中兴、富士康等公司的大项目,廊坊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此外,廊坊市还提出,借全省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之机,努力打造“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力争把廊坊建设成京津大公司、大机构和人们休闲居住、休闲办公、休闲创作、休闲会展、休闲洽谈、休闲保健、休闲娱乐、休闲观光的首选之地和创富金区。

高职教育要做到瞄准廊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首先通过对现有专业进行分析和梳理,积极贯彻“按专业群进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分专业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业建设新思路。其次,逐步构建起一个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能力为本,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为主,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将高职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总理曾强调,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教育,要从高职教育的自身要求和内涵出发,立足地方经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及变化趋势来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应突出地域性、行业性、职业性、特色性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这是高职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需要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能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根本。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戴勇,承剑芬.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

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