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44-01
新课改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地理实验,并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有了新的研究进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应该属于广义的地理实验,包括室外实验和室内实验,主要让学生参与教师指导或教师独自进行,通过地理观察、观测、演示、绘制地图、参观、调查、记录等一系列的室外和室内实验,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一、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重视地理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国际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1992 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把“发展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发展通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解决难题等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笔者分析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主要为地理观测、地理观察、绘制地图、实地调查,以演示、参观、记录等形式开展。
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能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测量,如:直接观测和记录天气或者画出一张有注记的地图并说明地形。而美国在1994 年实施的《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 1994》就已经提出“使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课程目标。美国不仅在地理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地理实验的要求,还以不同的载体来呈现地理实验,通过教材、期刊、丛书对地理实验活动做出了充分地表达,使教师可以灵活选用素材并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验。除此之外,美国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地球科学实验手册》,如加州地球科学教材配套编写的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earth science。由此可见,国外对地理实验的重视以及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规范。笔者认为,在规范我国的初学地理实验教学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在《天气与气候》这一章的实验教学有指导意义。比如,可以借鉴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让学生自己使用仪器去观测一天的气温、地温、降雨量,然后在计算机上制作出一天24小时部分时段气温、地温、降雨量变化情况表,并在全班做一场交流报告。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对数据记录、处理的能力,从而在与全班分享自己成果的同时,提高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国内研究进展。早在1956年,国家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提出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初级中学一年级必须用地球仪做实验”。不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地理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03年,“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开展地理实验”的要求被明确写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才使得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校还没有从行动上给予地理实验教学以应有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效开展显得更为困难。
根据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笔者在中国知网里以“地理实验”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关于地理教学中的论文有165条记录,关于高中地理实验的论文有100多条(不完全统计),但是写初中地理实验的论文不到15篇,写“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不到20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论文偏少,研究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就更少了,说明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地理实验对教学开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没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关专家学者针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的论文是从 2005 年开始出现的,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徐宝芳教授、张卫青教授撰写了有关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中学地理实验的内容设计研究》、《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教育功能研究》等,并成立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教材及建设研究”两个课题;2005 年之后,论文中渐渐出现了来自教学一线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地理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以及大量的地理实验教学实录及分析。近几年,不难看出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研究方面涉及甚少,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丞待解决。对此,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以提高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意义。这有待于部分师范院校专家、教授和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以弥补理论部分的不足;同时,广大一线教师还应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改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对《天气与气候》的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有待改善,使其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天气与气候》有关地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可以很好地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观测数据能力,记录并处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模式去思考、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停留在分数的提高层面,更重要的是地理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很少有实验是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没有具体、细化的地理实验操作步骤,使得地理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同时,学生参与地理实验也是宏观的理论指导较多,实际操作时也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对此,要进一步细化、改善《天气与气候》地理实验的教学设计。当然,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还得进一步深入,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发挥理论知识的宏观指导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问卷调查的形式相结合,发现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进一步探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给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②再通过典型的案例教学,给出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时的建议及学生在参与地理实验时的建议。③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既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还需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更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样,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理实验来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坚韧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初中地理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会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才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广大中学教师在实施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才能发挥好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信息技术”内容解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7-8):16-18.
[2]赵璇.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活化 策略
教育即生活,这是现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等活动中,要求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努力打通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间搭建起桥梁。回归生活世界,是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就是要求地理教师树立生活中有地理、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中的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大大增强。
一、开展教材处理,丰富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现阶段,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仍然是以人教社所编写的教材为主,这种现状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仅凭教材中已有的案例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而且各地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处处存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积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观念。为了能够使教材内容能真正符合生活化的标准,教师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修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教材的案例能与本地实际相吻合的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将部分案例加以调整。2.添加。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的教学素材,将教材中已远离本地学生生活体验与生活实际的一些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删除或剪掉。3.编排。教师应根据校情与学情,将教材中的素材做相应的调整和编排,让教材体系与生活联系得更紧密。通过生活化的优化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基本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可以将抽象变为具体,更加符合实际,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与知识之间,宛如汤与盐的亲密无间,融入汤中的盐不但不咸涩,反而更能衬托出汤的美味;知识只有溶于情境之中,才能凸显出其独特的功能与活力。由此,在平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更多地考虑有利于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将教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去。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置身于生活情境中,进而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就像在《欧洲西部》一课中,由一张火车通票所引发的学习热情整整贯穿了一节课,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这当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们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生活化知识的构建,形成系统的生活化知识体系
新课程对于学习目标虽有具体的界定(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新课程更加强调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教师通常会置身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同时也会愤怒于学生对地理的一无所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在于学生们脑海中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及知识架构尚未与新学习的知识形成交集,或是尚未建立起新的知识链接。所以,与其只是尴尬或愤怒,倒不如重新审视课堂上在生成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否过急过硬。在生活化的地理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知识的硬水加以软化,变成可口的饮品。这种饮品中富含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当下的社会背景,当注重到这种融合的时候,那么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四、编制生活化练习题,强化对知识的认知与应用
“我经常在田间地头给学生上地理课”
问:您在系统地比较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后,取二者之长、优势互补,提出了“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化”的思想,您是如何在教学中实践活动化教学的?
王能智(以下简称王):“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化”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项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既符合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横跨自然和社会人文两大领域。组成地理环境的各种自然、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学科教学具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的有利条件,实践性、趣味性和时代感非常强,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1970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市密云县焦家坞中学做了11年的“乡村教师”。从那时起,我就逐渐认识到地理是一门“做”的学问,地理教学改革必须开辟“实践场地”。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地理知识,通过乡土实践把知识变为技能,在运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地理能力。因此,我经常在田间地头上地理课,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就像“孩子王”领着一群小孩子在“玩过家家”,很受学生欢迎。
上世纪80年代,我到石景山古城中学后,就尝试带着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到真实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去,以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实验中,我带领石景山区地理教师为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创设条件,把“知与行”紧密联系起来,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问:从这个角度说,地理是一门侧重实践的学科。
王:确实如此,上世纪90年代,我带领青年教师开辟了从家庭一校园一区域一全球的地理实践活动场地(借助网络实现),编写了各具学校特色的实践性“校本教材”。比如:“月饼的过度包装(清洁生产问题)”、“石景山热岛效应研究”、“石景山区外来人口调查”、“京西古道的调查研究”等,并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校本教材不仅是“阅读材料”、“技能材料”,它还是“探究材料”,实践目标仍然是解决社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用校本教材驱动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问:听说您还通过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揭穿了报纸上的“谎言”?
王:2000年春天,严重的沙尘暴又一次侵袭北京。有媒体说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在河北丰宁的小坝子乡,还有媒体用“风沙每年以3.5公里速度直逼北京城”的标题来表达问题的严重性。
沙源地的自然环境如何?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面对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带领石景山区的部分师生到小坝子实地考察。那天,学生在车上一路欢歌笑语,透过车窗欣赏着乡野满眼葱绿的景色。他们以为是去很远的地方春游,心里充满了期待。
当进入丰宁县境内后,车里传来一阵阵惊呼:怎么看不到几棵树,土地像沙漠一样,好像和北京是两个世界,河里几乎没有水。当地人吃什么、喝什么……大家走进我们要入住的当地一所中学的学生宿舍,更是议论纷纷:到处都是土,太脏了,能住人吗?那么薄的被褥,能保暖吗?还是上下铺,能安全吗?我告诉大家,这是学校腾出来的最好的宿舍。大家怎么也不相信,他们的同龄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两天的考察,学生就像地理工作者一样了解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与成因,调查当地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对调查得来的大量事实汇总后,学生得出人口数量一农牧业生产方式一土地生产力水平一淡水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了土地荒漠化的成因。特别是知道了这里作为北京密云水库的主要水源地,为保住“一盆清水”,当地不能发展任何工业,只靠微薄的农牧业收入维持简单生活,学生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在野外调查中,学生发现当地沙化严重。但沙子都堆积在房子迎风凹陷的一面,只有一所房子被沙子四面掩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沙地是风成,还是水成?风和水对小坝子的通体沙化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进行了模拟实验和研究,发现无论水成或风成,都无法使沙子四面围住房子。学生锲而不舍,又找当地老乡仔细调查,才知道那所房子周围的沙子是人为堆成给媒体看的。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揭穿了报纸上的“谎言”。
问:这么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王: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探究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化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教学内容找话题一话题案例化一案例问题化一知识技能系统化一应用矫正”。前半部分是创设问题情境,后半部分是解决问题,每一部分都有可操作的教学实施方法和策略。比如“找话题”就是要找到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话题”必须是大纲和教材的支撑性问题,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既是学生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又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满足发展需求。地理教学如果能够帮助学生由此展开话题,留给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辨才”、“点捻儿”和“自主超前”
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您逐步形成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特看法,并提出对待学生,要善于“辨才”、要会“点捻儿”,并引导学生“自主超前”。您如何解读这三个教学要点?
王:在地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中,我得到三个认识:一是要善于“辨才”,就是发现学生切实的优点和特长,这是带好学生的根本。二是要会“点捻儿”,不要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可以任意盛放东西的容器,而应看成“火把”,教师最重要的本领是能够点燃它,这是带好学生的关键。三是要引导学生“自主超前”。人是有“学习年龄”的,有些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只是“死记硬背”,这说明他的实际学力只是小学水平。提高学习年龄的有效途径是引导他们自己钻研没有学过的东西,我把它叫“自主超前”,这是带好学生的途径。
问:“辨才”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辨别、培养出学生与众
不同的才能是非常有趣而且有意义的事情。找到学习困难学生的缺点是容易的,找到他真正有意义的优点却很难。您是如何做到的?
王:教师找到学生的缺点越多,学生对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就越低。更可怕的是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这种否定后会失去自信,甚至自暴自弃,会使教育的力量作用于学生发展的反方向。没有哪个学生会因为教师指出的缺点越多,他的进步就越快。教师真正的本事在于找到学生的优点。第一,这个优点必须是他“真正”的优点,学生心里不会接受虚假的表扬;第二,这个优点必须有理有据,有具体事实作支撑,否则空洞的表扬苍白无力;第三,优点的提出要有新意,如果很早以前人人就这么表扬他,那么激励作用就衰减殆尽了;第四,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制造”优点,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和自信。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越多,学生就会在乐观自信的状态中爆发出更多潜能。
曾经,我班上有个学生叫顾刚,上课不遵守纪律,成绩不好,个性很强。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到“专家对北京地区是否有冰川存在争论”的话题时,顾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我的指导下,他带头组织起一个考察小组,学习相关知识,四处搜集有关资料,还请我带他们去隆恩寺周围的山上考察。最后,他们竟真的发现了冰川的“漂砾和擦痕”,写出研究报告,并得到这一领域著名专家马盛云教授的认同。两个初一学生在北京发现新的冰川“漂砾和擦痕”,回答了北京历史上是否存在冰川的重大问题,在地理界传为佳话。在这个过程中,顾刚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想办法强化和激励其正面的、积极的因素,慢慢引导,不能急功近利,要留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要给予切实的帮助。教师们永远都要记住,不管多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
问:您常说“教师是点燃学生智慧火炬的一根火柴”,您怎样给学生“点捻儿”?
王:我认为,不要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可以任意盛放东西的容器,而应看成“火把”,教师最重要的本领是能够点燃它,这是带好学生的关键。
教师的任务就是找到学生头脑中的“引信”,然后把它点燃。学生头脑中火炬的“引信”就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对“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有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对符合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有兴趣;学生对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问题有兴趣;学生对教室外、校园外的问题有兴趣。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就像火星掉到汽油里一样,学生头脑里的火炬就会立刻被点燃。
问:您说,人是有“学习年龄”的,提高学习年龄的有效途径是引导他们自己钻研没有学过的东西,您把它叫“自主超前”,您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的?
王:学生的学习年龄与生理年龄不一定吻合。学习年龄超出生理年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就会领先于同龄人。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超前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年龄。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地理教学改革实验中,我把《中国地理》“总一分一总”教材编写体例中的《总论》部分,设计成地理方法的学习过程,然后一项项训练落实。把《中国分区地理》的内容作为学习素材交给学生,通过小组自学去拓展、解读,我只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超前学习。
比如,在黄土高原部分的教学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给学生提出具体学习任务:“怎样改造黄土高原?”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研究小组,主动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解决“这个对专家也有挑战性的历史难题”。在总结课上,学生有理有据地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组提出,黄土高原全部发展牧业,羊毛比粮食值钱,3年经济就发展起来了。也有的组认为,要稳步发展,即先控制水土流失,培养植被。
尽管在专业人员眼里他们的答案还显稚嫩,但在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对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探究内容已远远超出课本范围,实际上就是今天倡导的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了。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教师,不在于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帮助学生进入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心琢磨出了什么。只要学生在研究问题,他就会不断进步。
教师要做“半个专业工作者”
问:现在,培养青年教师是您的主要工作,年轻人都愿意和您研讨问题,您认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关键是什么?
王:我觉得首先要把握教师学习的特点。教师的学习是成人学习,要突出其自主性和选择性。鉴于此,我就用互动切磋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并在关键的时候加以点拨,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比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青年教师林中泓的地理教学基本功很好,与学生的关系也很融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一段时间她找到我诉说自己的苦闷:初中教材我教两轮了,学生反映不错,可自己的教学热情却下降了,这是为什么?我告诉她:书本学习不能代表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的真正存在形态是综合的,分科只是人为现象。传统教学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学科的“自我封闭”,学生完全在教师用语言、教材、图像、课件、网络虚拟出来的情境中完成学习。另一个是学科壁垒森严,只考虑本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方式。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不能学到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真本领。我建议她拓展教材、走出校园,把真实问题引人课堂教学。
后来,林中泓和我多次讨论研究,抓住“校园的物质、能量运动”主线,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她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学科视野和科学视野,还参与编写了石景山区第一批校本教材。
林中泓的例子就是一个青年教师在站稳讲台后容易出现的困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总感觉在一个高度上重复自己。我的点拨就在于让她找到提升和努力的方向,不断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使她不仅取得教学的进步和成绩,而且对自己也能刮目相看。
问:看来,培养青年教师也要讲究技巧啊。
王:其实,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来自实践与自己已有知识、职业经验之间的差距。解决问题的需求就成为教师学习的强烈动机。当然,这种需求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当事者自己感到“切肤之痛”的难题,迫切需要解决。在工作10年左右的时候,有些青年教师感到由于学科基础单薄,教学设计很难有大的突破,成为制约他教学再上新台阶的瓶颈。另一种存在方式是隐性需求,有些人在工作中“春风得意、顺风顺水”,但“旁观者清”。如果有些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其发展进程。这就需要培训者借助巧妙方式将他们的潜在需求唤起为显性需求,也就是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问: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您总结出哪些有效的做法?
王:一是“一对一”。“因材施教”是老师们非常认可的教学方法。我提出因材施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辨才”。“才如何辨”考验的是教师的眼光和水准。要“洞察人心、洞悉人性”。只有看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才能“施教”有法、有道。因此,“一对一”的培训方法是有效的,就是要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特点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提供“量体裁衣”的指导与帮助,这样的培训才是“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