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课程特点

地理课程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课程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课程特点

地理课程特点范文第1篇

1 内容选择的精炼性

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有了较大的简化,如:世界地理学习的大洲,由原来的7个减少为至少一个、13个地区减少为至少5个、国家数目由原来的22个减少为至少5个;地球地图中,减少知识重复和学量,一些常识性内容不列入基本要求。

2 课程内容的设计的实用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新课标》提出的两大新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社会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利于学生在应对未来挑战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知识内化和素质提高。新《课标》提供给学生“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如:新《课标》将“乡土地理”确定为必学内容,其范围是指学生学校所在的地区的生活环境,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新《初中地理课标》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新技术成果应用。

3 地理课程的开放性

以往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完全依赖于教科书,造成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在教学形式上,片面地依靠于课堂教学,忽略了地理教育的“生活化”的特点,破坏了学生与生活环境之间的亲和力。新《课标》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三部分:一是校内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的等;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电子地图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等。这三部分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书本世界与师生生活世界有效地联系起来,将教师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使课程资源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

此外,课程内容选择也更具有了灵活性,如区域地理学习中,新《课标》只规定各层次区域的最小个数,不规定选择那些区域,地区由原来的13个区域减少至5个区域;国家由原来的15个减少至5个,这5个地区或国家可以自行选择;大洲的学习也是如此。

4 课程的难度降低

以往的《教学大纲》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出发,教材内容繁、难、偏、旧,如地球、地图部分是地理学习的重头戏,这部分人只要求多,难点集中,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使初次接触地理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地理的热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这种安排不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学习的要求。我从事地理教学近十年,多数学生认为地理难学,难度大,仅次于物理,精简课程内容,降低难度是势所必然。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降低了难度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素质全面养成提供空间。如:在地球、地图这一部分删去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地形剖面图等内容;世界地理中海洋与陆地、世界气候中,删除了海底地形、地形形成、气压和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等较难的内容;此外,删除了时区和日界线等问题。

5 课程内容的人文性

地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智能,更重要的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学习地理要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其中,事理、人理与人文教育有关。我国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除区位、政策和自然条件外,思想观念僵化、人口素质较低是重要原因。我国传统的基础地理教育重自然、轻人文,重知识、轻技能,重实在知识、轻思想观念。现在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拥有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区域观、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应该培养尊重他人,能与人合作,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公民。教育的结果应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新《课标》要求,世界地理中的居民单元增加了聚落;地区单元增加了旅游业和文化习俗;国家中增加了民俗等(能举例)。同时,提高了人地关系综合性,大洲增加了人口、环境与发展问题,地区增了河流与城市分布,国家增加了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理课程特点范文第2篇

一、我国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1. 研究美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到90年代基于标准、生活化地理为地理课程教材编写依据,体现美国地理教材内容选择逐渐由注重理论向突出实用转变;内容组织由注重表述向重视探究转变,内容表达更加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地理实验设计与过程强调多样性、实用性、探究性与层次性,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包括概述、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地理观点等。实施过程中重视地理课程对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凸显地理核心技能培养、地理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等特点。美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虽未材,但注重通过地理活动以获取经验、强调体验式问题解决,并采用专栏形式组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和学生地理素养。美国生活化地理课程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州对课程标准执行参差不齐、内容标准操作性不够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地理课程地位不高等。

2.研究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分为教学目标与说明、关键阶段1~4学习计划、地图三大部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特别强调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地理教育国际(草案)》明确提出“地理教育最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等系统地理知识为主,区域地理比重相对较少。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反映当前世界地理教育发展新趋势。

从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可以看出世界地理课程发展具有以下趋势:世界地理教育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向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教育整体设计以照顾不同能力学生差异;突出能力培养和重视野外实习,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及时反映地理科学最新成果,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目前,英国中小学地理教育“正处于危机时期”。造成地理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末英国地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受内外因素影响。内部因素: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甚至出现大量非专业教师任教。外部因素:官方教育政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以及文化重建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监控和管理;国家地理课程文本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教育系统内部国家课程政策、地理教师和学术团体之间没有达成协调一致关系。

3.研究德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德国作为传统教育强国,地理学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德国的实科中学、综合学校与完全中学等各类学校都开设地理课程。从5~13年级均有地理课,其中学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为必修课程,课时较多,中学高级阶段则为选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且整个中学阶段连续开设地理课程强,课程地位较高。中学初级、中级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穿插专题地理,中学高级阶段以专题讲述人文地理为主,结合区域地理实例。德国地理教材编写由地方负责,类型多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贯通,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专题相互穿插,实用性强。但地理教材使用有限期,5年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更新、修改和完善,出版供应新的教科书,利于提高教材质量。

4.研究加拿大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加拿大地理课程融入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由于加拿大只有指导性教学大纲,尚未材,教育部只对中学课程设计提出最低限度要求和原则性规定,其目的在于给学校留有余地,使校长和教师能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具体设计。因此,加拿大地理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特点: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地理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地理课程;借助多种资源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多元化并以体验学习为主;以质性评价为主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5.研究日本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日本于2003年4月全面使用新编地理教材,教材内容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且教材版本多达20余种。目前日本地理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突出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重视学生自身体验,强调学生调查、考察及分析与综合能力;重视区域性与区域联系;加强“近邻国家”学习,内容表达丰富鲜活;由近及远,结合身边事物学习世界地理知识。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最新的《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要领》,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处理建议等,将地理分为A和B,这三部分在A和B课程中各具特点,其中课程目标注重态度、能力等多维目标达成;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培养;注重现实感与爱国心培养,课程内容更多体现生活气息、突出实践运用;重视知识联系、注重综合性学习。这些特点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特点及研究中存在不足

通过对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现状相关文献研读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理课程改革呈现如下特点:地理课程内容组织重视地理经验学习,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特别强调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课程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地理课程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且地理课程开设年限较长;地理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方式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003年我国新课程施行以来,加强对国外地理课程改革探索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对国外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研究,对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国外中学地理整体研究,对具体某一地方或某一教学过程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对国外地理课程的质性研究分析,而对量性研究分析较少;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方法更多集中在历史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未能很好对其深入研究。

三、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交流与合作逐渐加强,人类科技也在快速发展,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地理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加深对地理课程开发研究、地理教材设计与编写、地理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研究。为此,可作如下探讨。

*逐步提高地理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中地位,促进中学地理课程连续性,解决九年级与高三年级未设置地理课程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特别是对地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应进一步深化,使地理课程标准更具操作性。

*编写地理教材过程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生活中地理知识为主,鼓励多版本教材发行,处理好教材使用与教学考试间关系。

地理课程特点范文第3篇

王民: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是保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的“几个不变”: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保持不变,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保持不变,内容标准呈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修订策略侧重于课标的时代性、准确性、可行性。

课程标准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前言”部分进行修改和调整:“课程性质”重新进行改写,对“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进行精简或归并。其中,对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明确说明地理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点的一门基础课程。

2.对初中地理特点进行了完善:实验版课标中指出,初中地理具有区域性与综合性两个特点,而这两个特点同时也是地理科学的特点。然而,地理学科与地理科学不同,它还兼有教育性等方面的特性,所以2011年版课标中对地理课程特点的描述增加了思想性、实践性、生活性三个方面。

3.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特别是目标中明确增加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意识养成的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等意识。

4.对一些教师认为表述得不够清晰的课程内容标准加以修订,对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文字表述以及行为动词的选用作必要修饰;适当补充和增加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的新内容。

5.具体内容做了部分调整,使思想理念更注重前瞻性、时代性;课程标准与活动建议更注重明确性与可操作性;实施建议方面更注重适用性、实用性。

总体来说,前言部分与课程目标有所变化,课程内容部分根据国家发展变化有所改动,总量与实验版基本持平,删减或调整了部分过难、过繁的课程内容标准,算是降低了一些难度。

《中国教师》:王教授,您前面提到了在课标修订时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精简或归并。研读新课标,我发现这部分的“地理理念”由原来的6条变成了3条,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比以前阐述更加简洁、明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对于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动,王教授能否给老师们作进一步的解释?

王民:总的来说,地理课程理念基本思想没有太大变化,形式更简洁一些。前两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对学习内容的定位,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地理素养”,这个词在高中地理课标中有提到,而在初中阶段提出“对生活有用”“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充分体现了“地理素养”培养的阶段性。

原来四条归到最后一条,“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讲的是三件事,一个是地理方法,一个是技术手段,一个是评价,其中提到的课程资源、学习方式、评价部分归纳到课标后面实施建议中去了。我个人觉得这些变动就是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应该说现在的课标更加简明、清楚。

《中国教师》:为了使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落实2011年版地理课标的理念和目标,您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王民: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对教师们谈这个问题,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

1.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

2011年版课标特别明确了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基础课程。”既然性质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那么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特点。以前的地理课程属于文科,而实际上地理是兼有文科与理科的性质,高中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早已明确这一观点,而现在初中地理课标的标准版中也已经明确,地理应该注重自然科学的性质。说得明确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增加一些实验、观察等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实际操作的方法就算不上是自然科学。

2.认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的几个特征

区域性、综合性是实验稿课标中已有的,而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是本次修订稿中新增的。教师们既要了解课标的性质,又要知道它的具体特征。这就要求教师们认真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区域性与综合性以外,思想性是不是应该表现出来,表现在哪一方面,生活性怎么表现,实践性又如何体现等问题。

3.关注、理解初中地理整体课程的设计思路

初中地理是以区域地理为主的学科。在课程设置思路方面,义务教育地理分为四大块: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教师们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课程设计的思想。比如,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地球与地图”部分是基础,“乡土地理”是联系实际,“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是主体。“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又分为两块:概况与认识区域,这一点很多教师刚开始可能没有特别注意。“概况”主要是从自然地理要素方面去介绍的,如气候、居民、位置、经济等方面。而“认识区域”部分,“中国地理”也是从区域开始讲起: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世界地理”部分,主要是从区域层次方面去讲的: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这一点是教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即怎样从学习地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地理课程特点范文第4篇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新课改要求人们突破陈旧、凝滞、封闭、单一的课程观,确立崭新、发展、开放、整合的课程资源观,并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来为课程改革服务。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基础教育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而地理亦是具有独特性质且资源丰富多样的学科之一。对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化改革,如何做到有效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是值得我们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1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类型

1.1地理n程资源的内涵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即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以及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地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的的教育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工具,通过地理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发现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充满好奇,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情操。随着隐性课程资源的提出,地理课程资源亦不再局限于教材、课本、辅导书、地图地球仪等,其外延不断扩大,教师的情感、学习的环境、学生的兴趣、团结协作、社区文化等等都丰富了地理课程的内容。尤其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时代的爆炸式迅猛发展,各式资源无论是在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其存储、传递、获取方式都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变化。如今,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习主体都会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相互交流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得以融合发展。地理课程资源亦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不断变化、完善。

1.2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资源被分为六大类,即地理教科书及其选择和使用者、学校图书馆、乡土教材和社区资源、地理题材试听材料、自然地貌及自然风景以及信息网络资源。地理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依据功能划分,可分为素材性地理课程资源以及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前者主要包括地理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环境等对地理课程的认识状况。第二,依据性质划分为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以及社会地理课程资源,前者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运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地形、地貌、地势、天气、气候、季节等;后者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包括公共设施资源,如图书馆、天文馆、博物馆、气象台、展览馆等,人类活动的交往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第三,依据空间分布,可划分为校内地理课程资源和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前者是学校范围内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学校内的地理教科书、参考书、教学模型、标本、计算机、地理园、图书馆、资料室等各种教学实践基地以及教师、学生等;后者是学校范围以外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家长、校外专家、研究机构、科研部门、博物馆、展览馆、科学馆、天文台、气象站、有关政府部门、工厂、农村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2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来源广泛,但不同的资源并不能全都达到为地理课程改革服务的目的。在实践中,必须开发、筛选有益于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路径的开放性,不论说明形式存在的地理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校内外、城市或农村的,国内或是国外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都应加以开发和利用。途径的开放性是指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只单单局限于一种或两种途径或方式,而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协调配合使用。

2.2经济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最大化的利用经济,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经历来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少的经费取得最佳的效果,避免铺张浪费。时间的经济性,是指应尽可能开发当前教育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工作的课程资源。空间的经济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尽可能就地取材,不舍近求远。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如若引入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资源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2.3地理性原则

地理性原则意味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地理学科的特色,筛选出有益于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色,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发现和解释地理现象,应大力开发与之相适应并突显地理特征的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

3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策略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之后,要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不能盲目的胡乱编排,而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使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是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必须受到重视。

3.1充分发挥地理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课程开发的主体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同时也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学生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他是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亦是开发者。其开发与利用主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以此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当学生的主动性被唤醒之后,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将转化为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其开发方式主要为活动,如地理兴趣小组、天文小组、环保小组等,这类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效性更为强大。地理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有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专长和性格特征,同时具备自身的教学风格。地理教师也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他决定了地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自身以外的地理课程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往往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地理教师还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地理教学活动,在反思中提高,并自觉研究新课程理念。同时,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对话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和生成大量的地理课程资源,其在教师备课时往往无法预料和估计,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客观的知识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

3.2实现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序列化

课程资源有不同的级别层次,目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地理的课程资源设置有三个不同层次:即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和校本地理课程。这三级地理课程资源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新课改的实施及学生的地理学习发挥不同的作用。地理新课改,离不开国家、地方、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开发利用各级地理课程资源,对深入课改、促进学生学习服务。同时,W生家庭中有很大的开发课程资源的价值。家长及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既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广泛开发媒体地理课程资源,信息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杂志、音像音频、电子计算机网络、电视等等,它们不仅服务与地理教学,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而且随时可以存取、转移、播放,十分方便。

3.3提倡因地制宜,开发社区地理课程资源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了社区的人力资源、物质和环境资源以及管理资源,其类型丰富多样,质量的深度与广度都远远超过学校,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如果紧紧依靠书本与校内课程资源是无法完成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任务的,而社区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环境管理资源等,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教材,并且这些课程资源能够为我们的地理实践、地理体验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社区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为地理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的活力,使脱离了校内资源的束缚,突破课堂而与社会紧密结合;社区中的文化氛围及归属感,同时对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来辅助地理课程教学,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4.结语

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被提出来,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需要一种开放的观念,要与教材进行整合、取舍、增删,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使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课程资源也是如此。所以,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既要体现地理课程资源的特色,又不能形成学科壁垒,最终要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建立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本文论述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及类型、原则和主要策略,从理论上、实践上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杨娅娜.地理课程资源:内涵与特征、类型与功能[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8-92

地理课程特点范文第5篇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国家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高中阶段均设置了地理课程。从研究对象上看,地理学科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球表面圈层为主要对象;从学科体系的架构上看,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剖析人类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学科内容的属性上看,地理学科处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部。因而,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环境教育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中学地理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也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块,新课程标准将这三块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地理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研究;人文地理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研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区域地理侧重于人地关系的空间分布。在研究的方法、手段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空间为载体,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

地理学科所研究的空间是一个无边际的、闭合的球形,为地面上所有共同存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所占有着的空间,它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三个方面的信息。构建地理空间概念应该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环境问题及其发生与空间是紧密相关的。目前,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巴西、非洲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局部地区地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导致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环境教育和地理教育具有共同性,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构建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空间平台。在地理空间里发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并进行个案分析,是最直观、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

(二)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开发,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与世界人口的过度增长密切相关。因而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人地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地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强调人类应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地关系的分析中,发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利于找到环境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三)以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具体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共同和唯一的家园,是宇宙中光彩夺目的生命绿洲。在具备适宜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地貌、气候、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及它们所在的圈层之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一种自然要素的破坏,往往会导致其他环境组成要素的改变,从而殃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果人类失去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而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地理学科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特点、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具体案例分析、判断中认识到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保护,这将是实施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的途径。

(四)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背景,具体说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中学人文地理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构成。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背景,如不同类型企业的布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这样就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给予评价。

二、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977年1月,联合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区域环境教育会议,大会获得下列结论:环境教育应着重在特殊问题,具有学科整体性质,其目的在于加强价值意识,贡献于人类的共同福祉及关切人类的生存。所以就环境教育本身而言,不是零散的、附加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方法和要求。环境教育应该是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和原因,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教育包含的内容应为: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保措施、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中学各学科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思想方法应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在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可以丰富多彩,但核心内涵应具有一致性。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是环境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从空间的角度认识环境,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渗透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去,使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有机地成为整个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环境教育体系中地理教育承担的功能。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停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为此确立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是硬道理,因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会因环境问题而停滞。但人类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发展,而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科学的发展观,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杠杆。对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而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类为追求经济发展而违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科学技术就有可能成为破坏环境的“杀手”;反之,科学技术则能够让人类更好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加剧,同时,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1]

(三)地域性原则

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的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一样的,就全球各国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相同;就全球不同自然地理区域而言,有的地域面临森林资源被破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面临水资源匮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则面临着荒漠化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等等。环境问题的地域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所在国家或地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家乡所在的地域入手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提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的方法和对策。地域性的原则使地理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变得更加具有实践性、生动性和多元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包括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和不同的理念及价值观;同时每个年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还应注意与地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和恰当渗透。地理课程有其自身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地理课程中环境教研目标的制定应明确以地理课程目标为指向、以地理课程内容为载体、以地理研究方法和过程为通道,使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和谐融合,在完成地理课程任务的同时,实现环境教育的任务,从而保证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目标

(一)地理课程环境目标构建的立足点

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课程,它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两个角度认识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并致力于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运动、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所以地理课程教育的立足点是地球表面的人地关系。它与哲学抽象地思考人地关系和生物学具体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不同,地理学的人地关系更强调地域性、综合性。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综合起来始终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以“地”为主线,主要是:(1)研究“地”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是以“人”为主线,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以及行为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2]而这两条主线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而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观。因而环境教育和地理课程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围绕着人和地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应成为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的立足点。根据这一立足点,在制定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全球和各个地域人的发展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和谐”“协调”“统一”等教育思想渗透其中,贯穿始终。

(二)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的特征

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目标应围绕上述立足点,并结合地理课程的目标,构成自身的目标体系,该体系应具有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1.群体性是指环境教育的目标是由一组目标共同构成的整体,它要求每个子目标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2.关联性主要是指目标体系中的各个子目标应相互依赖、互为依存、彼此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该目标体系应与地理课程目标及环境教育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

3.层次性特征是指环境目标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它们之间构成纵向结构关系。总目标分解成为数个子目标,而子目标又由下一层次的子目标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总目标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4.开放性特征是指在实现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功能的过程中,各个目标的实现与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及其他学科的环境教育产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开放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部的开放行为;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教育目标的开放行为。

5.动态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产生种种变化。其动态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内容随着时间和认识的变化而在不断地调整;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整体状况及整体作用也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目标及其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不断加强就充分说明这一特征。

6.整体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共同承担着环境教育中地理学科承担的环境教育任务。虽然各个子目标有其自己的指向性和内涵,但各个子目标却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共同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功能,这种整体上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三)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

在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地理学科的特色,发挥地理学的教育功能。在以协调人地关系总目标基础上,达成以下五大目标。

1.形成人与地理环境协调的发展思想

人地关系协调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二是地球表面各个空间(主要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面对全球及各个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首先要改变人类可以随意夺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的传统自然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地球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从18世纪开始,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急速增多;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对地球资源利用迅速扩大;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面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必须让学生形成环境教育的基本观点:人是动物界的一员,其生存和健康依靠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我们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也是全球人类的共同任务。

2.认知全球与家乡地域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整个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结构、组成及形成变化规律有关。中学地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中就包括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7]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地理知识后,就能较好地判断、阐释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刻内涵及深远意义。

具体的环境教育应该从爱护自己家乡的环境入手,每个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环境都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家乡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在地理教育过程中,结合乡土环境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家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了解、观察家乡的环境问题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学生通过家乡环境的了解,会深刻认识到爱护环境首先要爱护好自己的家乡环境。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去,保护他乡的地理环境和全球的地理环境。

3.具备探究地域环境问题的能力

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域,由于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而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理课程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能够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学生在地理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不同地域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掌握分析不同地域环境特征、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法,从而形成对不同地域环境问题探究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能力基础。

4.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

爱护环境不应该是一种抽象的教育,它必须与具体的环境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把爱护环境从具体的行动上升到一种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环境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社会公正、批判性与参与性;容忍、理解和开放思维;与他人合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等。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家乡以及更广大地域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能知道不同地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本质,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更有理性,做一个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合格公民。

5.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