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教学活动

地理教学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教学活动

地理教学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 教师角色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注意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的不足,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难以落实,加之有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得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理念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就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的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但不能表达课程的中心意图,其结果很不理性,使原本简单的教学工作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违背了教学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量适应当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要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得图、文、声、像相结合,将各种地理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借助游戏、讨论、试验、观察、调查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把获取地理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重新认识教材,确定地位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根据大纲的要求挖掘教材,确定培养目标。结果往往以单纯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简单的记忆这些知识为目标。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意提高公民的素质。所以教师应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高中地理教学更加重了这个特性。教材中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并且高中地理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不同步,从而严重妨碍学生对有些自然地理知识的正确理解。例如风的形成、黄赤交角、自然环境的演变等,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课堂小结,每学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及时对所学的知识梳理归纳。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地理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在不断变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在改变,从而决定了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而目前教材的编写滞后于教学改革,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材观念,突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能力培养教学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记忆经验结论为主的学习方式,养成积极探究事物形成过程及成因的好习惯。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对其内容进行调整,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完成对知识的重新建构,甚至可以替换教科书中的案例。自选教学素材(例如讲地震时可以把汶川地震结合进来),自行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特别是身边的现实课程资源,使其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编制灵活多样的电视教材、多媒体教材,作为现代各种教材的补充。因此教师更应重新认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新的挑战

素质教育培养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1.德育素质的教育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2.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3.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有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

地理教学活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法;知识;能力

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等的提升成为高中地理教学首要完成的任务,同时新课改的规定使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探究,找寻适合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活动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结构等优势逐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推广起来,但是在实施活动教学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暴露的不足,还需要特别注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活动教学法的概念

在活动教学法中多元理论被广泛应用起来,有效地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活动把地理知识融合在活动过程中,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技术直接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情境,促使学生获取高效学习的方法或能力,这便是活动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好活动教学法能把课堂知识内容转化成促进学生发展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综合性活动,用各种活动串联课堂可以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合作思维。

二、活动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活动教学法的实施中很多学校和教师不能根据地理教学材料或者内容设计活动,导致整堂地理课不能高效进行。(1)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前预习。(2)教师重活动,轻指导,导致教学不平衡,学生发展受阻。(3)学生习惯不良,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自控能力弱。(4)活动开展中对目标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浪费精力,收效不高。(5)活动安排没有兼顾集体与个别活动的统一。(6)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活动教学法应用的措施

1.以活动目标的规划建设为中心

在新课改时期,高中地理教学利用活动教学法时很容易在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影响下出现“照搬”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有误区,在活动教学法实施中应该相互印证和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两者的要求,一切围绕活动目标建设为中心。在活动教学法实施前学校就应该制订校级发展具体的目标;用明确的校级目标促进教学学科的目标建设与活动开展;设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

2.活动建设以师生为基本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事物或者现象是抽象的,教师在过去需要用很长的语言或者演示等方法才能把知识内部的规律或者现象之间的联系等传递给学生,这样使学生学习到的地理知识是很有限的。活动教学法则是安排具体的活动来承载事物规律或者联系,需要学生通过教学的活动、实验等探究活动,学生便能在活动中清晰感受抽象的内容,但是有很多事物或者现象却又容易受到教师水平、学生学习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活动中很难理解较难、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严格从学生的学情进行活动教学,用高效的活动突破重难点,把活动建设的基本点确定在广大师生身上。

3.活动教学法实施中加强教师的引导

高中地理教学开展活动教学法实践工作不能缺少教师言传身教的指导作用,这就使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发挥自己的语言、动作等引导功能,切实做好新课改时期引导者的工作,用细致的语言和符合实际的动作等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然后指导学生跟随活动开展的步骤过程观察活动进行的顺序或者操程中的现象,掌握地理知识和规律。同时,一边在活动中用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活动对象的主要特征,如何把握这些特征的由来、作用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主要变化方面和未来发展变化等过程。这种讲解、引导结合的形式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方向,有目标,其观察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才能得以发展,这样做就能把教学目标和新课改时期的课程标准融合在教学活动中。

地理教学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 实践活动

地理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关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首先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其次,要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采取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

一、“实践”活动对初中地理教学所起的作用

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地理教学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向学生讲述课本上的内容,学生不仅会觉得枯燥乏味,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也没有积极意义。因此,开始教学"实践"活动是不容忽视的。"实践"活动的合理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知识在活动中拓展、巩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说野外旅行、登山、徒步等。如果想要更好的将教学任务完成,学生必然会对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以及注意事项做最充分的了解,这样便可以使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地理教学目标能够充分实现。

二、如何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对地理知识进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够确保"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教学”实践”活动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据。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根据活动内容吩咐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这段时间里,学生需要做的事情较多,这样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常情况下,根据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不同,需要学生做的准备工作也不尽相同。有些活动要求学生对一些与活动相关的资料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比如说在登山活动中,需要学生收集所登山峰的高度、自然环境以及登山当日的天气情况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开展活动之前应该了解的东西,在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尽量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兴趣指的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比如说,一些电影迷,一谈到电影就会津津乐道,一有新电影上映,就会纷纷去一睹为快,这就是对电影的兴趣。一个人从事一件事情,兴趣占据着很大的部分。对于初中生学习地理也一样,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那么即使再吸引人的内容也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致。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教学“实践”活动较之课堂授课来说要较为松散、无序,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也会不好管理。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课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整个教学“实践”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比如说,在对中国行政区划分一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用拼图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拼图,然后让几个小组的进行比赛,这样便会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致,从而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3突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将其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授课内容少讲、精讲,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从而更好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说在气温测定活动中,教师只需要在活动开始之前教会学生如何测量和如何阅读温度计就可以,其他的时间就可以交给学生开始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完成教师所交代的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教学需求。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地理课本上的内容充分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将教材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黄东岚.初中地理实践教学探析[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1(06)

地理教学活动范文第4篇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一直重视实践教学,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各国的地理教育除普遍重视乡土地理和环境地理教育外,对地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也极为重视,尤其对技能、智能和各种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较多。当今国外地理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是重视学生课内和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强调在教学中多引入地理观察和地理实践活动。目前,国际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共同特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地理技能、实践能力及地理素养;鼓励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上实现创新等。世界各国都广泛开展地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如日本1999年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活动纲要》,规定中小学必须兑现“综合实践学习时间”,要求设计和实施“基于地理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和“体验性学习活动”;美国的中小学在地理教学中都实施了“设计学习(projectlearningordesinglearning)”和“应用学习(pliedlearning)”方式;法国在中小学地理教学中实施了“动手做(hands-on)”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在地理学科中利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己成为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综上研究,国外地理实践活动不仅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课堂演示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课堂演示活动的方法主要有地理演示法、地理实验法等,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地理观测法、地理制作法、地理实验法、地理参观调查法、地理野外考察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显地理特色。

2.国内研究进展在我国,对活动教学有较早研究的是陶行知和陈鹤琴。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曾对我国的活动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反复强调“行是知之终,知是行之成”,在教学活动上十分重视“做”。陈鹤琴是我国近代活动教育家之一,提倡“活”教育,他的指导思想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教他自己做”“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等等。在我国有关地理实践活动的研究中,把地理实践活动按不同划分标准分成了不同类型,如周振玲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定位与方案设计》一文中按实践活动开展的地域环境可划分为校内与校外、城市与乡村。按照实践活动的特点可划分为实验观测型、考察调查型、娱乐表演型、宣传竞赛型,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活动内容划分为家庭环境类、校园环境类、人文环境类、自然环境类等。吴建新在《高中地理活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一文中按活动内容划分为论辩型、观察型、实验型、调查型等。杨春兰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设置评议》一文中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涉及的活动内容、形式及特点等的要求将活动划分为资料搜集类、实践操作类、语言表达类、图表类、应用信息技术类五种。梁晓玲在《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课教学探析》一文中按活动形式划分为考察型、调查型、探索型、小型演讲会或辩论会。李长志在《新教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类型》一文中将活动划分为探究型、实践型、交流型、竞赛型、辩论型、展示型。李端蓉在《新课程下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一文中将活动分为动手操作类、语言交流类、观察考察类和综合研究类等。曾宪洪在《“活动”的应用和教学设计》中将活动分为思考性活动、实践性活动、探究性活动三种。通过归纳发现,在不同的划分依据指导下,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许多研究者都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划分。

二、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及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如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部门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项目“研究与制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研究。尽管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引入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有些学校甚至从未开展过实践活动课程。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而这种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教学,引导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否能借助实践活动教学,建立一种可操作性的实践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加强交流合作等,这些都是今后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地理教学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模式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我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探索和尝试着各种课堂教学方法,提炼出了“激趣―启思―活动―巧练”的地理教学模式。

一、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1.“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在课改的大前提下,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重负低效,学生苦、效率低;满堂灌输成了教学的惟一方法,量化评分成了评价的惟一手段,整齐有序成了组织教学的价值标准,这种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被挪用,自主思维的空间被挤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致使学生自学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思想自律能力缺乏;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学生没有真正被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上重接受、轻探究;重用脑、轻动手(实践);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使得知识只能以孤立的形态而不是以相互联系的形态为学生所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

2.“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的环节

该模式是把地理教学过程分为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四个环节,其中活动和巧练两环节又分别分为四个和三个阶段。第一环节主要用在一堂课的开头或各教学板块承接的转折处,意将学生愉快地引入到地理教学中。第二环节是教师根据每个教学板块设计的一些问题,例如讲大气环流时,借助多媒体,先设计局部地区、海陆之间、山谷山坡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再扩展到地球赤道和极地之间,然后提问:如果①地球不自转,②太阳直射点不移动,③地球无海陆之分,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如果依次去掉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气压带、风带又会怎样改变?这种改变对亚洲东部的大气环流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从自学中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同时进行情感教育。第三环节分为提出活动要求、生生活动、师生活动、活动小结四阶段,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及训练地理能力。第四环节分为知识梳理、给出训练题、释疑解难三阶段,让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的特点

该模式的特点有:①教师只起导方向、定任务、给方法、释疑难的导引作用,整个过程由学生实施,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②将查、读、讲、思、论,融合为一个动态过程,将地理课的导与学,同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③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生动化,将课堂与课前、课后紧密衔接,既因材施教,又使全体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锻炼提高。

4.“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的要求

该模式要求有:①教师要对教学全程有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②教师加强个别指导与事先指导,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指导;③课堂讲课方法求新;④回答问题或角色表演等活动要关注全体学生;⑤难易适度,抓好课前准备,抓好两头,带动中间。

二、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致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实践该模式的成效

①让学生“学会学习”

该模式提倡: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由过去被动消极听课记笔记的配角,变成了主动积极查、读、讲、思、论的主角;由原来的听、记、背、默的学习方式,变成了努力钻研思考、研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教学也使学生由“讲三得一”转变到“讲一得三”,真正使学生获得系统有序、结构合理的知识,以利于他们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整个班级的学风变浓了。

②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育

实施“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能够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表达研究成果;能够创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的机会,让学生的新发现和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动机、引导兴趣;培养情感、增强自信心;培育意志力;重视良好性格的塑造,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人,既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整个班级的班风变得更正了。

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该模式的实践提高了学生自学、自练能力,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力求创新,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巧练环节如布置学生完成“家乡二十年前后人们服装变化”、“三峡工程对三峡移民的影响”等的调查又提高了学生查阅报刊、上网查询等综合调查研究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实践该模式的问题

①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教师投入的精力更大了,付出的时间更多了,老师更辛苦了。一但哪节课教师稍微准备不充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不起来,从而使该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②该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加大有关地理方面的阅读量。由于本校学生多为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条件较差,使学生缺乏收集资料的来源和途径,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③该模式对时间的需求更大了,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这就需要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活动,但地理学科一学期的课时不多,课堂时间很紧张,导致有时学生活动不充分,学生意犹未尽,教师也草草结束本节课,当然效果不佳。

④该模式对评价的体制要求更高了,需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从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考卷来看,主要还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主,教师不会完全疏忽这一点,无形当中又影响到该模式的全面实施。

以上只是我个人提出和实践“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教学的一点点粗浅体会。还有许许多多的新的地理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去挖掘,探索,从而为广大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方式与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