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引言:高中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历史核心素养包含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内容。要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学习状况、教学要求等,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水平。
(一)在核心素养下完成学习群体分层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面向所有学生,其教学目标要以“帮助所有学生提高学习水平”为主。但是,学生都是独立的、具有差异性的,此时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坚持“因材施教”及“以人为本”教学原则,为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课堂主人翁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助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要想进一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水平,历史教师应结合学生状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分层学习,接着科学分配、管理各层次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
比如,历史教师在人教版必修一“”一课教学中,要结合“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时空观及历史理解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层化设计,即教师为各层次学生分配难度不一的学习任务,待各自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可鼓励差生及中等生挑战上一层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改善整体学习水平;如①的酝酿与爆发的过程是什么?②思想传播内容是什么?③结局是什么?教师可为各层次学生分配难度不一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独立解答问题,从而使其感受到自我价值,帮助学生树立历史知识学习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1]
(二)在核心素养下完成教学问题分层
提问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提问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在新知识掌握成熟度方面有一个充分的理解。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合理设计、抛出问题后,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答案,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此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为学生完善学习方案;比如,高中生在学习中往往压力较大,若教师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史实,对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有效性具有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可设计、运用低、中、难三个档次的问题,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
比如,高中历史教师在人教版选修四“东西方的先哲”一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状况等合理设计如下问题:①孔子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笼统的诉说);②孔子的思想观念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③东西方的思想文化有什么融合点和不同点?教师可采用设计三个难度不同档次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然后要求学生由易到难逐一作答,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知识,为学生培养历史学习自信心,让所有学生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都能提高个人学习水平及能力,实现为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改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2]
(三)在核心素养下完成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是温柔的、善良的,所有高中历史教师都渴望每一位学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不过,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必然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要结合各层次学生状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如优等生教学目标为“为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核心素质,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水平”;中等生教学目标应设计成“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可以利用所有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而差生学习目标应设计为“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学习计划”。通过科学的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才有助于学生不断进步。
比如,教师在人教版选修六“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一课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长城历史意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深刻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帮助学生培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对于中等生,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中长城产生的作用及影响有一个充分了解,感悟长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对于差等生,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长城所具备的建筑风格、规模、结构,通过合理的铺垫,帮助学生对中国历史遗迹有一个正确的领悟。高中历史教师采用教学目标分层方式组织教学后,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帮助。
(四)在核心素养下,结合学生能力,完成作业分层设计
受新课改、素质教育等因素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期间,要重视教学理念的更新、创新。历史学科具有明显的文科性质,教学中绝不可一昧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要点;而是应该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历史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掌握历史内涵、历史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实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教学目标。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教师可将作业分成两层:第一层,是基础题型,即所有学生的必做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第二层,是拓展作业,即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的相关问题,如“的进展有什么利弊?”等,帮助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拓展思维、培养思维运用能力,使学生深度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学有所获的学习目标。[3]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结合教学要求、学生状况运用分层教学法组织历史教学,通过对学生予以合理分层,并配合分层教学,将实现为学生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历史学习效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西力甫汗·阿不都拉.科学咨询.2020(16):216-217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91-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和“错位就业”(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不对口)的现象并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一直以来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知识转化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较弱、对企业忠诚度较低、沟通协作能力不强、表达能力欠缺、社会责任感不强等方面。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探讨职业素养内涵,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具有“三自”、“三文明”、“三学”和“三创”的能力,从而达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这将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首次提出的,是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的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而赋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质就是个人竞争力理论,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教育学理论成功结合的产物。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优于其他学生的能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六种能力:一是思维能力,这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基础;二是意志力,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坚定地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三是凝聚力,是与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程度,是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和维系力,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四是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基础能力上提炼和提升形成独有的,从就业到未来发展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的核心能力;五是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会做事、做好事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六是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活独特性决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1. 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个人相伴,其他个体因无相同的条件与环境,难以模仿和复制。同时,在竞争中更能体现出自身的核心专长,发挥独特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核心能力越突出,这种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竞争力越强,效益越大。
2. 异质性。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他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当领先于或区别于其他人,是决定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人之间的能力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差异性。
3. 专业性。牢固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把专业变成业务和技术上的特长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对拓展知识面,开发自身潜能和改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是增强大学生竞争力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4. 实践性。个人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体独特的竞争能力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个人和所在企业工作效能的提高,在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5. 三创性。即创新、创造和创业。大学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靠的是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这就必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三创性最能突显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6. 稳定性。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诚信明礼的处世态度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和培养,也最不容易被别人赶超,拥有这样的稳定性就具备了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优势。
7. 时代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需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减弱,去寻找和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201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践行通知精神,向全国高校推荐“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即“CCEP”项目,通过“CCEP”项目试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可达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中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五个方面,并提出素质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人像漂浮在水中的冰山,露出部分是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是显性职业素养;隐藏在水下部分占个体素质7/8的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构成的隐性职业素养,是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重要标准,如图1。
1.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定义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就是遵循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外在行为方式和内在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培养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
2.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一是基础性,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优秀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把职业素养转化为内在自我提高的水平,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实践性,以实践教育和过程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职业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且随着大学生自身需求
和社会需求而不断丰富完善;三是拓展性,良好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拓展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人生发展规划;四是事业性,大学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追求事业发展目标的信念,开阔事业发展的眼界。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构建
按照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知识技能实、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性目标。结合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实施主体和实施阶段等五个方面的要求,以高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课堂奠定、实训强化、拓展提升、行为内化”的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该体系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体系,以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素质拓展为提升,以行为引导内化为目标,为学生创造一系列学习体验的“四位一体”模式,构成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如图2。
1. 构建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成基础,应以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采用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采用体验式、案例式、专题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技能教授给学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人生等能力。
2. 构建实训式的实践培养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实际训练为主旨,开展丰富的实践培养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建立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此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二是建立模拟情境,通过建立的模拟场景来充分营造仿真环境,进行未来职业的切身体验。三是加强实践实习,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机会,在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培养职业技能,掌握职业道德,丰富社会经验。
3. 构建灵活式的拓展提升模式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开放、灵活、互动的拓展训练科目。从“适应性素质拓展”到“提升性素质拓展”,从“感性基础”到“理性提升”再到“能力提高”,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决策与执行力、组织与协调力、适应与应变力等。
4. 构建渗透式的行为内化模式
教育的成功之道是达到不教而教,即通过教育提升道德,达到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素养的目的。因此,行为引导内化手段和过程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高校必须充分重视日常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环节中,捕捉每个教育契机,进行行为内化教育。通过开展感悟内化活动、“三自”行为自我修炼、“三文明”校园文化活动、“三学”学风建设、“三创”个性培养等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各方面行为的良好习惯,达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实现行为内化为素质的培养目的。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运行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应以高校为主导,拓展整合运用企业、校友、家长等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实施全程、全方位、覆盖式教育。在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程中,形成“一二三四五六”机制。
“一理念”,即以学校的“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为统领,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基础”,即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在大学期间搭建理论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技能训练平台两个基础,经过系统培养,使毕业生力争达到零试用期就业。
“三融入”,即构建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三大”教育理念指导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大德育”实践培养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能力认证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职业素养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全过程。
“四结合”,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相结合;坚持“高素质、高技能”并重原则,把“高素质”养成和训练工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日常养成教育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坚持学校与“CCEP”项目合作原则。
“五联动”,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程、职业生涯基础课程、心理素质课程为主导构建的四个课堂”联动;以基础项目训练为主体集中授课训练与开展定期系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执行力、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强化综合训练联动;学校与企业联动;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联动;各专业群之间、学院之间联动。“五联动”使多渠道信息相互交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拓展。
“六种力”,即通过学生职业素养行为引导内化训练,将职业素养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探索并建立适合本学院学生实际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载体,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意志力、凝聚力、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通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我们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及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行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互相促进影响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注重选树、挖掘和培养各层次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使榜样的力量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进而培养出职业素养优秀的大学生群体,最终实现普遍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华利,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体系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0-52.
[2]郭超,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工会论坛,2010,(5):97―98.
[3]马明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分析研究[J],市场论坛,2006,(3):211―213.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属于重要培养目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历史学科特征不可或缺的、相对稳定的最必要及最关键的共同素养,其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等一系列的内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实施情感体验、倡导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教学目标等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
目前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参为根据确定教学内容,而且机械地重复教材和教参,在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着过于单一的问题。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历史课程中学到的历史资料过于枯燥乏味和有限,不能够使学生对鲜活的历史产生真切的感受,因此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
2.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传授知识
很多历史教师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导向作用下,只是关注如何将教学任务完成,因此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将应试性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比较重视,其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考试获得较高的分数或升学成绩。而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过多地采用了灌输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历史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学生存储历史知识的过程。由于教师没有对具有发展性和价值性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也没有对历史知识进行充分利用,因此很难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核心素养。
3.过于狭小的历史教育开展空间
在学校的历史教育中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同时历史教育在课堂之外还具有观看历史博物馆、制作历史板报、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报告会等一系列其他的教育组织形式,利用上述课外历史教育形式也能够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培养。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育中具有非常严重的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因此很多学生只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历史,导致历史教育具有非常狭小的课外开展空间,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不利。
4.家庭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历史教育能够很好地补充学校的历史教育,比如由家长带着学生游览各种历史文化古迹、观看各种历史影视作品,或者由其他家庭成员向学生讲述与历史有关的故事等。但是在杭城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学生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具有较低的文化程度,也不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因此很难使学生通过家庭教育获得丰富的历史情感、完备的历史学习能力以及大量的历史知识,最终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1.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就是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其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具有充分的认识,要对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研读,从而将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准确把握好。同时,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以了解的情况为根据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水平相适应。比如,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师不能够只是简单地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对秦汉大一统事实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价值观和时空观念,而是要将其设定为:通过对秦朝和西汉疆域图的运用将两个朝代疆域的四至明确下来;在对秦始皇为巩固国家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开疆拓土等重要史实进行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对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重要作用形成充分的认识。通过这一教学目标,除了能够使学生明确历史价值观和时空观念的指向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检测性和操作性。
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具体目标的指导下,利用一系列的分析、理解、归纳等各种方式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就是所谓的问题情境,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并且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因此其是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比如,在针对《第二次与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下面的一个问题:自从1851年运动爆发以来,其很快就进入到了全胜时期,然而因为一件突发事件导致的命运被改变,并且使很快地走向灭亡,究竟这个事件是哪个事件呢?学生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开始纷纷翻书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找,并且在查阅之后提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了发展,并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对合作探究进行倡导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利用分工、合作、交流和讨论等活动实现价值观、态度、技能、知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等进行有效培养。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确定一个活动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首先让学生以教师确定的活动主题为根据进行分组,并且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由各个小组利用各种渠道对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搜集和处理;各小组在组内针对整理之后的资料展开交流和讨论,并且将本组的研究报告撰写出来;通过举办交流会的方式使各个小组对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且对其他同学的质疑进行解答,然后对研究报告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通过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除了可以对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实施情感体验
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要使其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学生充分地体验习得过程中的各种感悟和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比如,在历史教学中一些史实可能会非常枯燥,无法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抑扬顿挫的声调、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充沛的情感这种富有魅力的讲述法对枯燥的历史史实进行讲述,从而使学生在这种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要想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广大的初中一线历史教师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渗透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情感、形成技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品格进行培养,并且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
[关键词]史料教学常见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81
教育部正在组织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将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度作为评价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可以说,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今后历史教学评价的根本导向。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自然离不开史料教学,离不开史料的阅读与批判认知。但笔者在多年调研听课中发现,不少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三点:
第一,引用史料篇幅过长,数量过多。由于教师没有对史料进行精心挑选,结果造成史料堆砌,泛滥成灾。课堂教学便成为教师强行驱动,学生对史料进行蜻蜓点水式阅读,并最终在教师“引导”下获得规定“答案”。这种史料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史料挑选随意,质量不高。这样既影响了历史教学的严肃性,也无法取得史料教学应有的效果。
第三,史料使用不当,效益不高。因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难以发挥史料教学的功效,无法通过史料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比较、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功效?笔者在长期教学视导中曾发现某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评析美国1787年宪法比较成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将其教学过程及分析记录如下。
材料一在1997年进行的一次电话调查中,1000多美国公民当中有71%的公民表示强烈地赞成他们为宪法而自豪的陈述,另外20%的公民表示比较赞成。在1999年的一次调查中,85%的公民表示,他们认为“宪法是美国在过去的世纪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佟德志:《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
(第一次调查是1997年9月由国家宪法中心进行的“宪法知识调查”,第二次是盖洛普组织于1999年进行的调查)
材料二美国宪法学家路易斯・亨金认为:“对于美国人民,宪法是他们的圣经,是他们引以为骄傲的祖国的象征,是他们美好生活的清晰表述,是他们自由的。”
――[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等译:《与权利・导论》
材料三约翰・亚当斯说:“要建立一个使富人的自由和财产感到安全的参议院,以反对穷人占多数的众议院的侵占。”
――邹刚:《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
材料四“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阶级特权不受法律保护,种族特权被神圣化。”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五“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列宁全集》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局限,并根据材料五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材料四有何矛盾之处?如何解释这种矛盾?
综观该教师的史料引用与实际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一线教师借鉴。
第一,选择了五段材料,材料都不太长,适合用来培养高一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符合学情的。
第二,所设问题指向能力培养,目标明确,且有梯度性。本史料教学中的第(1)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这两项能力既是当今《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高考历史试题必考能力。要学生真正具备这两项基本能力,教师必须从高一历史教学抓起。第(2)题旨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此两项能力较前两项要求更高。第(3)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材料阅读比较高阶的能力培养,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卷文科综合41题主要是考查此项能力。
情感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0—0039—01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创新历史教学模式,着力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一、发挥教学优势,渗透美德教育
如果一个民族具有良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忠贞、诚实、善良和勇敢的品格,这个民族则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为此,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把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的养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并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丰富的史实,以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人生理想,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使其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则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课改理念,实施情感教育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生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树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从横向角度来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相对完整的整体;从纵向角度来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学生积极心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如,引导学生从农人戴月荷锄而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迹中获得良好的品德熏陶;从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怒,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的经历中,感悟为人应有的充实与平和。从而提高学生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师只有通过史学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领略历史的风采,从历史学习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永恒中,他们的心灵就会冲破万里云层,透穿时间的阻隔,与那鲜活的历史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