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人才定位 探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简称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对其培养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人才定位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只有弄清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才能确保高职高专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一、人才定位依据

人才的定位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育指导方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年1月17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见,对人才的界定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2年2月10日)中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可见,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1月16日)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进一步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目标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几份教育文件的提法有所不同,致使目前各高职高专所制定的人才定位也有所不同。技术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仍然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则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为目标,总的趋势由技术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向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过渡。这一趋势既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方针的转变,也反映了高职高专发展的规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 5A教育;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从“标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属于5B教育。如果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定位与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5A教育类的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高职高专院校。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职高专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高职高专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高职高专教育才能够生存。综上所述,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建议依据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相符合的教育部新文件来定位人才目标。同时,在具体的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通过创新实现结构的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人才定位思路

根据高职高专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时,必须理顺思路,把握方向。

1.特色性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有统一要求,如在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定的导向性方面和作为高职高专教育职业性的一般特征方面,以及在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人才的基本规格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有统一要求、有基本质量水平规定,这就是前面所论述的制定依据,也是完全必要的。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必须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符合教育规律为准则,强调因地制宜,与学校办学条件相适应。只有这样高职高专学校和专业才能办出特色。

2.动态性

无论把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制定作为一项工作还是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它都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与外部保持密切联系和信息交流。第一,须根据教育指导方针、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产业结构、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相应作出调整;第二,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接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不仅是学校的事、教育部门的事,而且应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以及产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不仅是教学过程要求,如把某种职业证书、资格证书作为培养目标、规格之一,因此,它既是学校培养目标,也是社会职业资格。

根据上述两点要求,明确制定思路: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定为指导,以就业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开放、动态的专业社会需求调研体系,保证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真实性和前瞻性,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群为依据,结合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实验、实习条件和就业渠道等办学条件,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确定职业技能培养的岗位定位。

三、人才定位方案及其应用

1.定位方案

我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以“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为契机,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出一套较科学的高职高专人才定位方案,以下是方案模型:

转贴于

首先,对高职高专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社会调查,具体体现为: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发放“人才需求调查表”、网络用人信息调查等手段了解企业的用人信息和岗位需求信息;通过收集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分析报告掌握未来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通过向本校往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发放“毕业生调查表”和网上毕业生调查,了解专业人才定位与培养的不足。借鉴我校已成功应用多年的北美CBE/ DACUM职业教育模式,成立行业专家顾问委员会,并定期召开顾问委员会,制定专业相关岗位的职责/任务表(DACUM),准确掌握专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和每个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然后,在国家教育部教育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根据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和学校的教育软硬件条件,召开专业研讨会,科学合理的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当国家教育部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改变的,该方案也随着进行动态的改变,从而保证却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与时俱进性,保证了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2.应用

根据该方案,我校机电工程系制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定位如下:

按照教育部确定的高职高专办学定位标准,依据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市场调研和顾问委员会提供的专业岗位群信息和知识结构信息,确定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系统的应用生产、调试、维修、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

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细化人才目标确定人才规格为:知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系统实践等能力;掌握本专业较强的职业技能,能解决本专业领域中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现场管理等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力结构上,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级操作技能;具有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中级技能;具有机电产品一般零部件的设计能力,能检测、分析处理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并且具有相关设备改造的初步能力;具有可编程控制、电气控制、计算机绘图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和从事生产组织,设备、技术、经济管理的能力;具有专业生产技术及组织协调能力;获取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英语三级等级证书;劳动部颁发的电切削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或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至少四选一);或机械加工中级工、数控加工中级操作工和数控工艺员证书。素质结构上,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创业立业能力;具有机械电子产品生产与运用整体控制意识,各部门间协调合作能力;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3.应用成效

通过几年的实践,该专业的毕业生因在目标及规格上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深受社会欢迎,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喜爱。近几年均有不少合资企业来校选拔人才。这几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评价非常好,这就有效的论证了我们所建立的人才定位方案。此外,前年,我们将该方案在机电工程系的其他专业也进行了推广实施,该方案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支持,数控专业继机电一体化专业后成为浙江坎门机床厂的“订单式”合作培养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协议。从推广的效果来看,由于有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基本能达到企业所要求的“零距离”上岗,用人单位也比较满意,总的来说,成绩是可喜的。总之,从应用和推广的效果来看,我们所制定的人才定位方案,既考虑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也满足社会、产业、企业的要求,是可行的、实效的。

四、总结

本文对高职高专人才定位进行了探索,对制定依据和思路进行了阐述,在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定位方案,所建立的方案既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指导方针,又建立了全面动态的专业社会需求调研体系,保证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前瞻性,进而实现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准确定位,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方案的应用及该方案在其他专业的推广所取得的成效作进一步印证了该定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R].教育研究报告书,2000-1-17.

[2]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教育研究报告书,2002-2-10.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创业团队;学长制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80-01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应用型高等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结构上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因此,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成为现实的需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应用型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化社会的高科技产业, 在工业领域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性技术的专门人才。应用型高等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特征, 与研究型学术高等教育在教育类型、培养规格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应用型高等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意义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必然是下一轮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新经济的挑战之下,大学需要勇敢的探索和进取,甚至积极的“冒险”,需要“创新思考”、“创业精神”、“创造传奇”、“重新塑造”等。应用型高等教育要适应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应用型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自身类型丰富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高等教育进程中, 少数学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精英教育和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但大量高等学校应该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三、 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

(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专业者创新业

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专业者创新业,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持的办学方向,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从而对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如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组织特征、实施策略等等。 提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寓人才培养于团队建设之中,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坚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创业团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寓人才培养于团队建设之中”的有效载体;坚持务实和务虚相结合的道路,在工作实践中要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要用理论的武器务虚―“定义问题”;要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二)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教练式”学习方法为引领,深刻领会“应用型高等教育、创业型大学、产业、行业、课程、学长制、创业团队、毕业后流动站”等关键词的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明确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理清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明确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路径,找准所教课程在整个产业、学校、系、专业中的位置。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这种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形势, 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 为推进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培养应用性、职业性的创业者是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基石

坚持应用型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坚持工程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人才(包括职业人才、专门人才、拔尖人才),坚持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为了适应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根据“三差异、三服务”的原则,坚持“政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培养本、专科层次应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雄厚、综合素质突出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努力办好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一条主线、依据双情、双基双技、实践第一是我校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基本原则。其中双情是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双技是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情是指学情和社情。

(四)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实施方案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范文第3篇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

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创新型人才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是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根本。作为人口大国,如何把劳动力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内老龄化社会初露端倪的关键时期尤为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教育机制,推进教育工程的系统化建设,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理衔接,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在社会转型期,面对青少年中出现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单一或不均衡发展都不利于人才培养,德育的不合格则会使得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危险品,重视德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在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内容体现了对德育认识的不断深化。“立德”首先是教师立德。教育者先做到立德,才能形成自身的美德,才能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其次是学生要立德,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合格人才。最后是教育要立德。教育立德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保证教育质量。如果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将无法面对学生、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也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道德。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贯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二、影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因素

(一)应试教育的模式化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的目的性很强,进入大学成为衡量合格人才的唯一标准,以分数为指向标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化到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如果说教师为了孩子的分数呕心沥血,那么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更是殚精竭虑,学生则要实现家长和学校的意志。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指挥棒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很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基础教育阶段重智力、轻德体美教育的发展,致使相当一部分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入学后往往因为心理放松而不思进取,对新的学习方式和自我管理为主的学习生活感到迷茫困惑、对新环境和新同学难以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以及与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学生共处而失去原来的优越感。从深层次来看,这些现象源于学生、家庭、社会等方面教育观念的影响,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二)重学历、轻成才的功利化思想影响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许多弊端。(1)重专业、轻基础。轻视基础教育,导致专业面拓展受限,知识结构单一,与社会需求复合型人才不符。(2)重理论、轻实践。只重知识传授,轻视实践实习,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能力,甚至没有实际动手能力,没有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给就业带来压力。(3)重知识、轻思维。长期以来,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创造性思维不足。(4)重提高、轻合作。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过程中,往往轻视团队精神培育,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不足,难以形成交流、合作之间的思维启迪和碰撞,与协同创新的需要不符。(5)重特色、轻人文。许多高校以发展特色为立足之本,忽视了人文学科建设,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这些弊端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把考上大学简单地等同于成才;在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把高等教育简单视同走过场,把学历与能力画等号;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把能就业当成评估高等教育培养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这些弊端尽管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但从深层次来看,与基础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教育机制的固化性、教学模式的延续性对教育系统工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实践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不是仅靠高等教育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必须加以培养。

三、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方向

(一)建立符合立德树人培养目标需要的基础教育模式

第一,抓好养成教育,重点突出人格培养,克服重智轻德现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极易导致主体性缺失、依赖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部分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和自主学习精神,自我管控能力差,甚至不能明辨是非。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抓好学习成绩,更要抓好养成教育,尤其要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注重人格培养,坚决杜绝重智轻德现象,为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打好基础。

一方面,要重视文化素质在人格养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人的内在素质是构成人格的核心要素。构成内在素质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因素都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文化素质的内涵和积淀,人的精神风貌、行为方式是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文化素质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础,决定人的品位和品质。因此,以人格培养为重点的养成教育必须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却存在分数等同于文化素质的偏见。人格培养的正确路径应跨越应试教育的束缚,切实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依靠综合教育推动人格培养,通过提升思维能力推动人格水平。

另一方面,要针对特定年龄段促进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统一。认知教育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前提,但仅有认知教育还不能实现知行统一,还要有诸多的实际情境感知,逐步增强个体的养成意识。实际上,人格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个体主动自觉的程度。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表现、发挥最快的阶段,教育者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强化情境陶冶以及行为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尊重和调动其主体能动性,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人格培养质量与育人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人格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重点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奠定创新思维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课堂上的听讲和理解能力、课后总结与自我学习能力、深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长期以来,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教学方式,把许多敢想敢做的智慧火花湮灭在考高分、升学率等功利化的需求中,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培养探究事情根源的精神,学会思考,敢于创新,这才是合格教育的基本要求。良好的思考习惯、正确的思维方式是相伴一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要把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放在首位,引导教育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框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谈到: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

(二)建立符合培养创新人才需要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意义深远的自由。”约翰•亨利•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大学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也就是自由教育。”他们从本真的角度对大学教育进行了哲学阐释,也对大学理念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当然,时代背景不同,办学目标也不同,大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不同。在当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二元化”教育模式下,高等教育应该超越为知识而知识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努力构建与之相符合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教与学两个环节实现突破性的变革。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因为简单的知识传授或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是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要把自己的科研融入教学,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把教师的思维方法传递给学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从更宽广的视域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推行师生互动式、启发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知识的被动状态,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融入教学过程,并通过实践教学提升思维空间,消化理解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要改变学生一味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习惯。从开始接受知识的初期,学生基本上被动地获取知识,在书本知识、学校教育是正统教育的认知下,在升学率及其相关利益的指引下,受好奇心等因素驱动下的主动学习被冠以“不务正业”之名。经过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固化下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学习惯性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管理、生活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离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更远。因此,要逐步改变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在思考、生活、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一要把好“入门关”。在新生入学初,及时进行学习模式变更引导教育,明确高等教育阶段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特点和要求,确立学生的自立意识。鉴于心理成熟期的不同,对学生要进行跟踪式指导,这就对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不仅要求辅导员有耐心、责任心,也需要有高水平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真正从“授鱼”改为“授渔”,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二要引导学生突破学科、专业束缚,广泛涉猎。高等教育在巩固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引导、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体现大学的包容精神。丰富的综合知识积累是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基础。实践证明,专业划分过细,会限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

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专业分工越发达,就越需要协同合作。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已成为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这在科研领域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对1901~1972年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发现,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有185人。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41%;在第二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65%;在第三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79%。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通过多年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势,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可见合作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深化改革、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关键步骤,而协同创新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与合作意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营造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

(三)转变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办学,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理衔接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教师基本素质

不少年轻的教师谈到第一次履行教师职责后的激动心情:“泪水模糊了双眼,终于找到了报效社会和祖国的地方。”可见教师职业何等神圣,当好一名教师多么重要。教师,是指受过专门专业教育训练,在学校里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专门人才。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教师的资格和职业的特殊地位。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标准成为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作为教师,自己要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扮演好名符其实的角色,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窃以为,每位教师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

1 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的教育方针,决定了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既是一个原则方向,又是一个动态过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方针。我国的教育方针可以归纳为“两个必须”和“一个培养目标”。第一个“必须”指出了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第二个“必须”明确了培养途径。一方面在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些重大问题上,继承与发展了教育思想。同时,它们也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教育事业的主要方向和行动指南。所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认真学习,牢牢掌握,具体执行。

2 以奉献和服务学生为核心,培养和造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院校教师是以培养学生,服务学生和为社会服务为宗旨的。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必须有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作为职业化的教师,更需要贯彻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今天,我们看到教师的服务精神在发扬光大。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需要不断地改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全方位地服务学生,在奉献知识的同时,还要在求知、为人、做事、提炼品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多层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3 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根本体现

古往今来,我国教育工作者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把它视为教师的美德,是建立与保持师生之间感情联系的一种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教师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又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向上的个性,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如同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爱护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也是教师应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4 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有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尚的思想道德是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一要求主要表现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实事求是,探求真理,忠于职守,爱护学生,作风正派,团结协作等。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曾指出:一个卓越的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和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意义,可能比单纯的智力上的成就更大。可以想象,当这种影响体现在教师身上时,教师个体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将会对他所教授的学生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一个有高尚思想道德的老师,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培养高素质的有知识、懂技术、善动手的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5 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督导 必要性 注意问题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教育面临新的形势。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实训配备不足,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加强教学督导,能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督导的必要性

1.1加强教学督导,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

教学督导的重要工作职能是通过监督、检查、指导、反馈的作用,引导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科学的督导评估,指导教师探索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积极寻求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督促学校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办学管理,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实施。

1.2加强教学督导,是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机内容。在现代教育管理体系中,决策系统、执行机构和监督部门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缺一不可的体系。行政指挥和督导检查是教学管理的“两个轮子”或“两翼”。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立和完善督导制度,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和共同举措。因此,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加快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反馈相配套的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2.如何加强教学督导

2.1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督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培养全面素质高、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实用人才,是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实施这一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教学督导将发挥它的监督职能,指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责和长期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督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发展要求和趋势,以一种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从整体上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努力方向,抓住制约和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矛盾,运用督导评估的手段促进突出问题的解决,使教学督导在推动关键性问题解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坚持正确的导向,强化过程管理,完善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工作体系,形成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合力;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督导体制、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努力提高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2.2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督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会不断出现,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师生健康与安全等。教学督导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集中力量就一个或几个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好专项督查。督查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会碰到各种矛盾,甚至人为障碍。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干扰、化解矛盾、实事求是、按章办事,促进事业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要加强督导专题调研。对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的问题,如学校改制、学校招生、课改实验、建设等,要有机结合各项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深入了解情况,及时反映问题,提出可行的工作建议方案。要充分发挥督导调研报告的作用,将之作为科学决策、正确行政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3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加强督导。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中一股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上是否具有特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其与普通中专的区别,突出表现为它的“高等性”;与普通专科的区别,突出表现为它的“职业性”、“技术性”;与一般高等教育的区别,突出表现为它的“应用性”、“复合性”。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面对当代中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肩负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教学督导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形成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2.4围绕课堂教学加强督导。

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教风、学风、教学水平、管理水平都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因此教学督导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开展全面的教学督导。课堂教学的督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备课与教案的督导。备课、教案的设计与编写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一节课的教学成功与否,与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二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督导。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营造和谐的听课氛围,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形成积极的评课氛围。三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学生具体的实习过程等。实验(实训)课对于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良好的劳动态度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主要环节。四是通过教师互评、学生测评进行教学督导。

3.教学督导工作中须注意的问题

3.1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为加强督导制度建设,促使教育教学督导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学校必须对教育教学督导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和程序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必须确立教学督导的地位、职能。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努力探索新的督导形式,建立富有活力的督导评估机制,提高督导工作实效。

3.2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督导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督导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学校要切实做好兼职督学的选聘工作,逐步形成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行业专家与企业领导相结合的督导队伍。加强督导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之尽快适应督导工作的需要。要引导和督促督导工作者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敢于查实情、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断增强督导机构的威信。

3.3要重视反馈工作。

对教学督导工作,领导重视,教师也很重视,甚至更加重视。因为督导的检查、评价,对教师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信息反馈中,不仅要把教学检查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通气,而且要向任课教师本人做反馈。在肯定教师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诚恳、实事求是地指出其缺点或不足,做到有事实、有分析,让人心服口服。

3.4加强督导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是维护学校督导工作权威性的根本保证。所以,学校在聘请督导员时,不仅要重视职称和资历,更要重视人品,选用那些作风正派、敢于说公道话、不怕得罪人的专家、学者,以便更客观、更公正地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处理督导人员和教师间的关系。由于教学督导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督导人员必须具有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科学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3.5注意“督”和“导”的有机结合。

所谓“督导”,意味着既要有“督”,又要有“导”,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督”就谈不上“导”,而没有“导”,“督”就失去意义。要把握“导”字当头,“督”在其中。“导”字当头是指督导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教学检查和教学过程的监督,更应该围绕学校教学这个中心工作,为完善教学管理、制定教学规划、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服务。“督”在其中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学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督促。督导工作既要监督又要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督而不导不受欢迎,导而不督收益甚少。

参考文献:

[1]王启芳.高校推行教学督导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