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设计构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建龙城;景观设计;园林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117-01
1 项目概况及设计思想
1.1 背景及概况
中建龙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紧临青龙山,距离光谷中心约20公里,距离珞狮路约18公里,规划净用地面积约59745.92平方米,其中景观面积约22000平方米。小区建筑以高层塔楼为主,小高层、多层加底层商铺。建筑风格简约,外观色调为明亮的暖色系。
1.2 设计主导思想
本方案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中式园林的理景手法营造现代的、高尚的、尊贵的、带有古典韵味的新式生态人居环境。
(1)现代园林借用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障景、借景、错景、对景、框景及漏景、曲径通幽、欲扬先抑、曲折反复等手法使行人徜徉在蜿蜒的小径中,处处环林鸣翠、百花争艳。置身其间,如入仙境、其乐无穷。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结合地形突出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小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小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小区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轻松活泼的交流环境,景色宜人的生活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一个拥有优质景观的小区。
2 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2 “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保留绿地中的高大乔木,并种植多层次的乔木、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2.3 “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充分结合地形变化、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
3 整体景观布局
整体景观布局可以概括为:“二轴五区”。 “二轴”即:南北空间景观轴和东西生态景观轴;“五区”即:入口景观区、中心景观区、组团景观区、商业景观区和配套景观区。
3.1 二轴
南北空间景观轴即:夏晶清泉(隐形消防通道)――天水云涧――朝晖夕阴――炫心回廊。整体景观效果简洁、大气,一直打通青龙山公园的景观视线,借景青龙山公园。
东西生态景观轴即:叠泉涌动――对景照壁――揽风望月――天水云涧――环林鸣翠――百花争艳――顽石悟禅。
整体景观欲扬先抑、曲折蜿蜒,移步换景,生态自然景观与周边建筑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3.2 五区
3.2.1 入口景观区
这里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小区业主出入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第一印象场所,是小区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
车行入口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业主的生活蒸蒸日上。
人行入口前广场以入口花坛、圆形广场、主题步道为轴线,沿着人行的过程自然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凸现建筑的主体性,在空间上采取了“先收后放”的形式。
3.2.2 中心景观区
中心景观区分“动、静”两片区,以核心景观“天水云涧”为至高点,向两侧放坡,向东为“动”向西为“静”。
3.2.3 组团景观区
共分为7个组团绿地,景观设计给每个组团都赋予了人性化的温馨主题,使每组团都有其不同的特色。
(1)组团:雕塑主题园主要以一些温馨的情景雕塑来体现组团的特色。 (2)组团:水景主题园以动,静两组不同的雕塑型水景来体现楼盘的主题。节点内以一条主要水系贯穿,这条主要水系在节点中曲折穿流而过,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列。水系得设计采用了现代的手法,水系流过的每个小节点形成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水景园林景观,整体构成小区既统一、和谐、又有丰富变化的水景特色园林景观。(3)组团:幸福园在组团的集中绿地处设计了一个以低龄儿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功能性场地。场地中央布置了中型组合式儿童活动器材,小型器材布置在周遍,同时还在东侧设计了供照顾儿童的成人休息用的木制花架、老年人活动区,既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也在实际功能上对“亲子”的主题进行了点题。(4)组团:休憩主题园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元素能让人拥有幸福的感觉。如:温馨的情景雕塑、芳香的草孩子留下的小脚印 ……(5)组团:四季园景观设计核心主要花花境、人性化的标识设计、冬季圣洁的雪地中留着刚学步在植物种植上体现四季变化。使人在春夏秋冬每一季节中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惊喜,能发现自然的神奇奥妙。 在场地功能上考虑了居民的日常社交活动,如下棋、喝茶、跳舞等。 (6)组团:售楼部这一组团是小区的主要重点景观。设计以“碧水蓝天”为主题立意,修建一个人工水体。结合地势,形成迂回多变的驳岸。以“湾”、“悠悠水车”、“知鱼桥”等为主要景观素材,动静结合。再结合小型喷泉,使这一小区中心景观显得生动、活泼、自然、大气,且富于风情韵味,坐在售楼部的露台上观之,能感受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7)组团:野趣园野趣园采用了传统的设计手法。意境设计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收四时之烂漫”和“景到随机”。这个“机”允许在现实景物的基础上施展浪漫主义的遐想,使风景的意境深化。不规则的“绿岛”,散布于“ 绿岛”中的景石,枯山水以及古朴的地面铺装构成了野趣园。
3.2.4 商业景观区
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平直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通过竖向的变化,使行车道路与人行处于不同高差,人在商业街的购物会感觉安全,真正营造一个休闲,自由徜徉的街道环境。
3.2.5 配套景观区
这部分景观空间由绿化和硬地交错而成,既有自然美景的再现,又有阳光居室的感受,是可赏、可玩的优美景观空间。
4 园林化的设计特点
所谓园林化是个抽象的概念,本案结合现代的手法,创造与建筑相适合的一种风格,主要有几个方面:
4.1 坡体绿化
结合现状标高及规划后的标高,很自然的可以出现一些住宅附近与人行步道之间的高差,利用这些高差再加上人为因素,小径,挡墙与自然环境结合处采用自然置石与植物多层次结合让生硬的挡墙和小径自然掩映在环境中,虽为人做,宛若天工。
4.2 多层次绿化
舒适的绿化系统相对于观赏者来说要有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近景多以大草坪与主景树为主,而中景多为大小乔木及灌木,远景则应尽量用高大乔木的重复树种。
4.3 有节奏的开放空间
居住区以步行三分钟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大的开放空间诸如“河流”、广场、大草坪、等均以此标准间替布置。休闲的原意就是轻松,故本案的开放空间设置在符合功能要求下尽可能的充满随意性。
关键词:景观艺术设计 价值取向 目标 实践主体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词。从学科分类及组合结构来看,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它有别于景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今全国各高校很多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都增设了这一专业方向,并在传统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嫁接,学科结构中融入了部分景观设计的内容。客观地讲,目前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笔者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学科价值取向的目标定位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学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的英文对应词是landescape或者称为landscape Architeture,“景观”一词早期源于风景绘画,1885年丁·温默将其引入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术语,指特定区域或者类型单位的统称。
景观学是一门跨越了多个领域的复合系统学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地学、农学、生命、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的环境应用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将景观学这一复合系统加以归纳,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建筑环境系统、人文社会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并且跨越了三个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关系体。从景观艺术设计反观景观学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景观艺术设计是作为景观学系统的视觉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是景观学展现其构成系统的手段,借助这种手段将各景观要素组织起来,以期最终获得与环境和谐统一高品质的景观形象。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1.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2.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3.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4.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以生态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艺术设计
1 计量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
计量技术机构是一种带有公益性的技术机构,其应当通过自身能力建设,来促进自身发展能力和履职能力的提升,从而在行业内形成独特优势。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发展阶段的不同,计量技术机构的战略目标也存在着差异,而能力建设则应着眼于实际需求,不可好高骛远。在《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对能力建设的要求和范围作了较为明晰的介绍,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高地建设、应急检验检测等众多方面纳入其中。
如计量技术机构连基本的法定责任都难以履行,在具体项目开展中表现出不足,不能满足量化指标的要求,这时的计量技术机构就十分危险。这就要求其能力建设必须以生存为基点,来推进展开。而当计量技术机构的发展到达一定程度时,其战略目标就不再是生存,而有提升为如自我实现、互相尊重等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层次性的提高,对能力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依靠一、两项能力建设来达到战略目标很难实现,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协同推进来完成。这就要求计量技术机构应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完成能力建设由雷同模仿型、参照型向个性发挥性、自我设计型的转变。
2 计量技术机构的战略管理
计量技术现代化的趋势十分迅猛。高准确度、超衡量、综合型、智能化仪表的大量使用;以前作为国家基准级的设备现在可以方便地买到并应用于许多场合;有型的整机,表盘的概念在许多领域已不再遵循,一个屏幕可以显示出各类数据及处理结果;企业计量检测室的日益强化,生产流程中加工测控一体化仪表的明显增多,无时无处不受着准确、精密的量值控制;我们县级计量检测机构同样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冲突、磨合和阵痛。沿革和发展了几十年的量值传递和管理体系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社会突然间变得有些沉重,固化和机械的量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用户各异的需求。那么建立完善、高效的计量检测机构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计量技术机构战略管理,指的是以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为依据,来设定机构战略目标,谋划目标的落实与实现,并以机构内部能力为依托,来将这种决策和谋划付诸于行动,及在实施过程当中进行动态的控制与管理。虽然当前计量技术机构均为事业单位,国家计划投入所占据的比例很大,但转变传统思想,实现市场经济思维方式的逐步建立已经十分迫切。战略管理这一课题本身较新,其有效实施需要不断的开展、探索、总结与提高。
在用的设备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陈旧老化的多、新设备少;常规设备多、先进设备少;面临淘汰的设备多、适用的设备少。甚至七八十年代建立的计量标准装置还在超期服役。在用的设备多是最普通的、老型号的初级检测设备,精度和稳定性普遍较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且新设备少,装备水平又严重滞后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测量手段的高速发展,仅能满足一般的、普通的、常规的计量器具的检修。无法提高对本县的计量仪器检测的覆盖率,使得本县计量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另外存在的条块分割的问题,往往自己又把自己封闭在自身设置的行政区域框框内,不想竞争,害怕竞争。
通常来讲,计量技术机构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因受自身水平、认识、盲目追求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易造成以下问题的出现:机构战略变化频繁,缺乏长远、稳定的发展规划;对社会热点盲目追求,存在过多的发展目标;决策机制科学性不足,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对市场与竞争环境的客观、量化分析;战略目标缺乏可行性、明确性,过于笼统;尚未形成体系,造成形式化,增加了贯彻执行的难度。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与计量技术机构的自身能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 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与战略管理间的联系
3.1 战略管理是机构能力建设的保证和前提
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的着眼点、一些量化指标和功能要求等,而在寻求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只有基本的工作思路,统一适用的模式并没有也不可能存在。因此,计量技术机构从自身职能出发,从社会的需求出发,来有效实施战略管理,将是其能力建设开展的保障和前提。战略研究、分析的有效开展是机构明确能力建设重点和目标的关键,否则,当其达到较低层次的要求后,极易出现工作不持久、目标不明确、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3.2 能力建设是机构战略管理目标落实的重要手段
计量技术机构战略管理是以其自身能力水平为出发点的,其实际能力,是判断战略目标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而在计量技术机构战略管理的各个阶段当中,其核心部分永远是战略的实施,没有实施,只能是“纸上谈兵”,而能力建设则是机构战略目标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计量技术机构应当结合自身的战略规划,围绕具体阶段、具体需求来做好自身的能力建设工作。
4 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与战略管理的协同要点
新时期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能力建设、战
关键词:快速推演;景观设计;教学探索;素质复合型
近年来,“景观快题设计”一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其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城市环境发展与更替的节奏愈发加快,要求设计师加快设计节奏和提高工作强度以适应项目进度要求;第二,在设计类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中,设计快速推演能力成为考核重点之一;第三,面对目前的就业压力,良好的设计快速推演能力成为景观设计专业入职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的敲门砖。因此,景观设计快速推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迫在眉睫。
一、景观设计快速推演的优势
1.时间短、效率高
快速推演的主要目的是在短时间内针对设计任务书中的各种设计要求,逐一梳理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快速组织设计语言而形成的设计构思。它大大缩短了常规设计模式的时间,有别于常规的设计程序,以较高的效率不断展现设计过程。
2.效果生动、艺术感强
快速推演的过程是一个设计思维不断演化和设计灵感瞬间捕捉的过程,会产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设计图解内容,它们是设计师在设计分析和问题解答过程的直观表现。这种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连续性,其设计效果充满了生动的艺术情趣、鲜明的个人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景观设计快速推演的实践意义
1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体现
快速推演过程能够充分展现设计师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它们需要通过长期设计实践作为基础,随着设计经验的不断成熟而逐步得到提升。图解过程是设计快速推演的重要表现手段,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设计要素进行针对性的考虑和布置,逐步梳理清晰设计思路,为各种设计矛盾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面对设计项目中大量的需要整理和分析的可见的或潜在的信息,设计师应充分发挥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最终将设计构想用鲜明的设计语言展现出来。
2 计划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体现
在设计周期有限的背景下,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开展应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及时完成每一阶段的相关工作,从理解设计任务书到完成方案图纸的绘制,还要安排好团队其他成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关系。
应变能力主要体现设计师快速应对突发或复杂情况的迅速判断和反应,面对设计任务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设计要求,设计师应快速梳理出主次关系,重点考虑主要的设计要求,对那些次要的设计要求给予适度的考虑就足够了。
3 景观设计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常规的长期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设计推导过程的效率,很可能造成学生养成设计时间观念不强和设计思维敏捷度迟滞的缺陷。景观设计快速推演强调短时间的高强度设计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形成良好的设计时间观念,也是设计经验积累的重要手段,应作为景观设计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来对待。
三、景观设计快速推演的设计深度
1 重点照顾全局,适度注重细节
景观设计快速推演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深入权衡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只能集中精力重点解决全局体性和关键性的主要问题,比如空间结构构建、道路系统组织、软景与硬景布局、重点空间形体塑造等内容;而对于设计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景观设施的材质和颜色,地面铺装的纹样和拼接,树池和水池的饰面材料等内容,快速推演并不能给出具体而完整的解决方案,只能适度给予相应的表达。景观设计快速推演过程绝不能因为注重处理设计细节,而影响了总体方案的构思和定位。
2 既求设计效率,也需完整表述
虽然景观设计快速推演受时间限制,很多设计成果都没有办法全部进行表达,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高效的设计表述方法,它应该具有相对完整的设计构思和整套的设计图纸内容。其中,概念构思部分的图解内容应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表现力,充分展现其优势。快速推演所表述的总平面图、重要剖、立面图和重点空间透视图应该保证全面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绝不能因为时间局促,就忽略某些设计内容的表达,或者出现前后设计表述不一致的矛盾。
四、我校景观设计快速推演的教学现状
1 教师对快速推演教学环节的认识不足
从每月的景观设计专业教研室交流会来看,部分教师在景观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对设计快速推演环节的教学在认识上存在明显不足:⑴ 课程教学安排环节中没有单独进行设计快速推演训练;⑵ 误认为手绘效果表现训练就是设计快速推演训练;⑶ 快速推演能力培养属于“快餐式”教学,不能有效提高设计创作能力培养,也有悖于常规设计教学的循序渐进;⑷ 未能真正认识设计快速推演在设计构思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点。
2 教师对学生手绘表达训练的重视度不足
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⑴ 多数作业设计效果的表达几乎看不到设计思维过程表达;⑵ 几乎所有景观核心课程的作业都是电脑效果图的表现,徒手表达的图示内容极少。
3 教师对学生设计思维训练控制力不足
设计思维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之中,灵活运用各种设计图解内容进行设计思维表达,这对设计专业来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如何把握学生的设计思维环节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进度安排的控制力显得经验不足,而且该环节的训练强度也不够。
五、实行多维性和实践性的教学举措
1 正确教导设计快速推演的核心价值
教师在该环节的教学应明确其核心价值的引导:⑴ 景观设计快速推演的核心价值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更多地在设计工作实践中充分展现其魅力,解决实践中的某些问题;⑵ 快速推演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以训练设计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基础上的,切忌“走形式”,停留于理论教学层面;⑶ 理想的快速设计教学目标应该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并促使其强化基本功,能快速进入状态,并真正提高其设计创新能力[1];⑷ 快速推演环节的训练并不能代替设计全过程的训练,应梳理清楚两者的相互关系。
2 强化快题设计训练的持续性
快题设计训练是技法和思维的综合练习,也是设计快速推演的重要训练方式,强调其训练的持续性是很有必要的。它有效解决了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设计思维与表述的训练,强调思维的敏捷性和连续性,突出了训练内容、训练过程和训练手段的多样性特点。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而且还可以克服单向思维方式的局限,强化多向思维方式的设计意识。
3 多样化的设计表达训练
设计表述方式的多样化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形成快速的思维习惯。常规课程的设计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图纸和语言,而模型和视频作为更加直观、更加有效的表达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相对于需要较的制作周期的视频表现,模型的表达方式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更适合运用于构思阶段,其空间形态表达更真实和强烈。因此,在教学中应多提倡概念小模型制作在设计构思阶段的应用。
4 多样性和生动性的课题设置
课题的设置应注重多样性和生动性,尽量避免使用“假题”形式。真实场景能够反馈给体验者更多直观的感受和信息,学习价值也更具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时间长短,设置一系列有意思的课题:短期课题(一周)、现场课题(半天)和随堂课题(一节课)等。一方面加强了课题的丰富性和学生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课题间的延续性和短期性,都是对学生的快速推演能力的训练,其价值甚至可能大于常规的一个长期课题的考核。
5 强化“问题”意识学习
设计快速推演过程无不包含一系列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其操作过程正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连续性过程。学习不仅要带着“问题”意识,而且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① 培养反对形式化和机械化的“问题”意识,明确不同课题特点的差异性,加强“问题”意识的针对性,杜绝生搬硬套的、与场地无关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形式,解决方案应具有鲜明性和适宜性。② 培养基于个人感受和经验为依据的空间构想,同时借助推理式的理性分析,共同形成综合的设计概念,进而实现概念向三维空间的转译过程[2]。
六、结语
景观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造意识,而景观设计快速推演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设计教学或是设计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积极引入并大力推行景观设计快速推演的教学环节,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把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徐振 韩凌云.风景园林快速设计教学的体会与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研究分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200-203页
[2] 王锋.行走感知与理性图形――景观设计教学新探讨[J].《装饰》,2012年4月,第74-76页
[3] 黄艺 叶眉.景观设计师是怎样练成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关键词: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探索。
城市桥梁设计要重视其景观设计。桥梁的美是环境美的一部分,良好的桥梁景观设计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的布线、桥型、桥塔、桥亭、桥栏、桥灯、桥梁色彩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量与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学、历史文化、环保、功能、技术、经济的统一。
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在城市整体色彩中的感觉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2、桥梁设计的基本准则
(1)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结构设计中,无论多么完美的结构计算都无法弥补经结构构思而形成的结构方案中的不足,相反,良好的结构方案却能够部分弥补结构计算中的不足。由此可见结构构思的重要性。
(2)功能决定结构。
桥梁的跨越功能是桥梁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桥梁的跨越功能决定了桥梁必须有桥跨结构,而为了支承桥跨结构,必须有支承结构。桥梁要使其上的车辆或行人等安全、舒适地通过,桥梁须能承受车辆、行人等荷载,且不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使用。
(3)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
桥梁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虑与优化设计。
(4)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桥梁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入自然,既显示桥梁本身的美而又不独善其身。要想获得好的作品,就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灵活、准确地运用造型法则,精心构思桥梁造型、合理安排桥梁的轮廓空间组合,既要简单又要明确。
(5)于细微处入手,注意其附属结构与桥梁的协调统一。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通行,其次是供作鉴赏。桥梁附属结构则为桥梁主体的通行能力与景观价值增光添彩、锦上添花。如栏杆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安全,这是美感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在满足安全、经济耐久、施工方便、工序简单、便于更换的前提下,其靓丽的颜色和优美的线性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
3、桥梁景观设计内容
(1)景观本体的形式美。
这是历来就受各方面关注的领域,如桥梁、引道的水平及竖向线形的美学设计;桥型的美学比选;各种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相关的桥塔或桥头堡或桥亭或收费站的建筑设计等。
(2)桥梁及引道的景观设计。
这是随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而新出现的内容,如桥梁及引道的软、硬质景观设计;桥梁整体色彩设计;桥梁选址与环境景观尺度的和谐与调整;护坡工程的美学与环保;桥梁建设与水体环境景观的复原;桥梁夜景观设计等。
(3)观景系统。
该系统又可分成观桥系统与桥面观景系统,其内容根据桥梁的重要性或有取舍。如观桥系统的布点及视线分析;人桥亲和的观赏处及流线设计;桥面观景的流线及视线分析等。
4、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步骤
首先便是桥梁景观的规划,其次才是景观的深化设计。桥梁景观规划应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桥址设想;对桥梁区位进行分析提出桥梁的景观定位;并根据景观定位进行景观空间布局;此外还有配套建筑的规划及桥梁夜景观的分区与分级等。桥梁景观规划目的是对景观有统一部署,以更好地反映桥梁的特性。桥梁景观规划应与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待可研通过有关部门评审后再作景观深化设计。
5、桥梁景观设计现状及问题
(1)桥梁景观设计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是桥梁景观"包装"式设计方法。在社会或桥梁设计界有这么一种传统认识,即桥梁设计就是结构设计,景观设计仅仅是对桥梁设计后的包装。这种将桥梁设计与桥梁景观设计脱节的做法是一种误区。桥梁景观设计要早期介入,建筑师应在桥位的勘测阶段便介入到设计工作中,并对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引道线型进行综合思量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另外建筑师还应对桥位方案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上进行多方面比较,从景观高度提出桥型设想,或对结构专业提出的桥型方案进行景观论证,以便作为决策或方案深化的依据。
另一种桥梁景观设计的误区便是"伪桥型"现象。有些部门盲目追求"时代风尚",将梁板结构的桥附加上悬索拱,使桥梁外观感觉与桥梁实际结构完全不符。这种情况若出现在建成后的桥梁景观更新中情有可愿,然而有些桥梁设计者为迎合社会风尚,使"伪桥型"变成一种设计。这种违背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设计方法是桥梁景观设计上的另一种误区。
(2)由于我国桥梁设计以功用为主导的传统,专业设计部门中建筑师拥有量的不足,建筑师在其中并未发挥出应有作用,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也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3)设计思路狭窄,模仿较多,自主创新设计意识较弱。有时设计周期过短,为了赶时间,就要生搬硬套,很少进行创新和论证。
结束语:
以往的桥梁设计侧重于结构、经济与交通功能方面的优化分析,而现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桥梁的环境景观提高到一新的认识高度,如桥两侧的引道及桥头绿地的景观生态、桥梁工程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工程对水体生态的保护等。在设计中,我们应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应以环境美、景观协调、速度快、质量好,来创建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1]《桥梁美学》,樊凡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