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治理评价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元评估模型;社会福利;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D66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95-02
一、绩效评价与多元评估模型语义分析
从语义上来分析,“绩”的意思是成绩,“效”的意思是效率、效益。绩效就是指一定组织、群体和个体在一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活动效果,即成绩和贡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主要强调一个组织表现出来的成绩。美国学者Eri CRedaer认为:“绩效是指一个组织、群体和个体在一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成绩和贡献。”而经济管理领域中的绩效强调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认为:“绩效是指单位将投入通过一个过程转化为产出,再转化为结果的工作。”评价这个词语最初用于购物时讲价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评价用于经济、部门管理等各个方面,意味着一个比较分析并做出全面判断的过程。我国学者冯鸿雁认为,评价必须有四个特征:一是评价的依据具有合理性;二是评价的标准具有客观公正性;三是评价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四是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社会福利绩效管理需要运用群众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因此,本文建议采用多元评估模型来评估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绩效。所谓多元综合评估模型,是指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考虑几个方面的评价。本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三元综合评估模型,从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情况、执行效果和公民满意度等方面来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绩效进行考察。
多元综合评估模型的理论贡献有几点:第一,改变了以往绩效评估主体单一的局面,提高了公众参与度。评估主体多元化,可以考虑更多人的意见,防止评估过于片面。改变了“重机构统计数据、轻公众意愿”的做法,重视政府服务的效果。第二,进行指标多维设计,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方法,避免主观印象。既考虑了政府及其他组织部门的工作的定量成效,运用科学的数据测评工作效果,又避免过于主观。指标的多维设计还体现在:设计了包括数量、比例、满意度、有效性、便利性等指标,从多维度考察工作绩效,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第三,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改变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加强横向评估。
二、社会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按照多元评估模型,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其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有:目标定位与指导思想、社会福利发展规模、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社会福利发展环境、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和社会福利实施效果六个方面。
根据多元评估模型要求的考察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情况、执行效果和公民满意度,本文设计了社会福利评估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首先,社会福利事业指导思想方面,目标定位是指是否符合国家对社会福利发展的目标,是否以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提高社会福利标准,扩大社会福利覆盖面为目的。发展思路是指对社会福利发展路径的思路和方式。其次,发展规模方面包括31个三级指标:一是社会福利机构数量和规模,包括的三级指标有:老年福利机构覆盖率,即当地老年福利机构数量除以老年人总数;老年福利机构床位覆盖率,即当地老年福利机构床位数量除以老年人总数;老年人协会或基金会覆盖率,等于老年人协会或基金会除以老年人总数;儿童福利机构覆盖率,用当地儿童福利机构数量除以儿童总数得到;儿童福利机构床位覆盖率;精神病院覆盖率和精神病院床位覆盖率,根据当地精神病院数量或床位数量除以精神病人总数得到;残疾人康复中心覆盖率;特殊教育机构覆盖率;残疾人协会或基金会覆盖率,均以机构数量除以残疾人总数得到;免费婚检机构覆盖率,等于当地免费婚检机构除以育龄妇女总数;政府部门福利管理机构覆盖率,即当地政府部门福利管理机构数量除以人口总数。二是社会福利工作人员数量,包括老年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覆盖率、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覆盖率、残疾人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覆盖率和精神病院服务人员覆盖率,均以工作人员数量除以对应的受益对象总数得到;三是社会福利标准,包括的指标有:城镇三无老人生活补贴标准、农村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补贴标准、农村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补贴标准、高龄无保障老年居民生活津贴标准、老年人护理津贴标准、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儿童生活补贴标准、散居孤儿生活补贴标准、残疾人生活津贴标准、残疾人康复津贴标准和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四是社会福利覆盖率,包括三个指标:实际享受老年人福利的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比例;实际享受残疾人福利的残疾人占全体老年人的比例和实际享受儿童福利的儿童占全体儿童的比例。五是社会福利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关于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方面,三级指标可以分为各级政府社会福利部门设备配置,包括现代化设备如电脑、复印机、打印机、打印资料以及资料的保管情况;社会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包括各级政府社会福利部门工作人员作风和各级政府社会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结构构成两个方面;社会福利部门工作效率,即各级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申请、批准所需天数和管理效率,答复解决率;社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主要指社会福利工作中的弄假现象多少,群众是否信任工作人员;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以及宣传水平,包括各项社会福利新措施出台率,各级部门社会福利相关研究的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福利工作是否为群众所知晓,各项政策是否深入人心,居民对社会福利的关注率。其中,每个级别的政府都自成一个考核的体系,例如,省级政府绩效评价考察省级政府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水平,市级政府绩效评价考察的是市级政府的管理能力,区县级和乡镇(街道)级别可以运用本级的统计数据进行考察和评价。
关于社会福利发展环境,主要有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两个方面,国内环境指的是公民参与度,包括参与老年人福利服务的志愿者覆盖率、参与残疾人福利服务的志愿者覆盖率、参与儿童福利服务的志愿者覆盖率、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覆盖率等,国际环境是指国际社会对我国各地社会福利的援助。社会福利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方面,政策支持是指政策完善程度以及监督制度的完善性,包括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备程度以及审计、财务监督是否严格。法律保障指法律法规颁布的级别与数量。社会福利实施效果与公民满意度方面,则包括制度实施前后社会福利对象生活水平改变的程度、社会福利社会认可度、对社会保障事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宏观经济社会作用四个方面。
三、促进我国社会福利绩效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发挥多元主体作用
在我国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的不同阶段,都要坚守一个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发挥多元主体作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地位的确立。社会福利事业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把为人民服务放在最重要位置,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才能树立以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绩效的宗旨和目标。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社会福利产品的提供也要发挥其他部门的作用,才能提供全面的福利同。
(二)发展资源共享型社区康复、教育和娱乐福利
要提高社会福利绩效,必须构建资源共享型社区康复、教育和娱乐福利体系。社区是人们生活的环境,人们对社区有天然的亲近感、依赖感和信赖感。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群众的这种亲近感,更容易提高人们的福利满意度。一个社区有活动室、锻炼场地,将促进人们的交流,促进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社区服务体系越完善,社会福利绩效水平越高。
(三)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管理和监督
提高社会福利绩效,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有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只有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提高违法成本,促使人们遵守法律,提高福利服务质量。加强管理是提高社会福利绩效的重要条件。一个管理不畅的部门,无法提供高效和高质量的社会福利产品。而没有社会力量的监督,福利提供主体就会存在侥幸心理,降低社会福利产品的质量,提供劣质服务。因此,既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发动群众、媒体等对社会福利提供主体进行监督,建立社会福利机构财务公开制度等,提高社会福利服务透明度。
(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社会福利专业化水平
社会福利绩效的提高,还有赖于资金的投入。没有足够的资金,社会福利机构的设施无法得到维修和更新,最新技术的产品得不到使用,具有专业化的人才可能会流失。提高社会福利绩效,还应该提高社会福利专业化水平,包括社会福利机构专业化水平、社会福利管理人员和社会福利服务提供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在福利机构全面评估中,要考察福利机构的财务资源来源、专业工作人员数量与水平;福利机构服务专业化评估中,主要考察福利机构的组织架构与决策、运作规范性等;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化评估中,要考察工作人员获得的专业培训和职业规划。只有提高社会福利专业化水平,才能提高社会福利绩效水平,创立高水平的社会福利事业。
参考文献:
[1]张延辉,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美]EriCRedaer,公共部门绩效管理[M],张泰峰,译,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孙克姆·霍姆斯,公共支出管理手册[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关键词:公司治理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24-02
1 对国外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回顾
国外较早的公司治理评价实践始于1998年标准普尔的评价体系,随后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投资机构、指数公司、评级机构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评价体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Deminor(1999),里昂证券亚洲(2000),穆迪公司Moodys(2003),世界银行,富时国际 (FTSE)以及泰国、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评级机构。
1.1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以下简称SP)
SP的公司治理评价包括国家分析(反映治理环境)和公司评价(反映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国家分析主要对法律基础、监管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基础四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公司评价则围绕所有权结构与影响、公司与金融相关人的关系、财务透明性与信息披露、董事会与经理层结构和运作综合得出。
1.2 Deminor公司治理评价系统
Deminor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其评价项目体系包括四个方面:股东权利和义务、接管防御范围、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董事会结构与功能。Deminor评价体系特别强调接管防御措施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如接管防御的范围(涉及指标包括董事会是否可以运用毒丸条款、金降落伞、期权条款等)。
1.3 里昂证券亚洲的公司治理评价模式
里昂证券亚洲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其评价要素包括对管理层的约束、公司透明度、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履责基础、违责追究、公平性、公司的社会意识等方面,侧重于对内部治理机制的考核。
1.4 世界银行的公司治理评估
世界银行关注股东权利、股东的平等对待、利益相关者角色、披露及透明度和上市公司董事会职责。该评估为发行者和投资者的选择提供依据,主要是对一国治理环境的评价。
1.5 穆迪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估
穆迪公司(Moodys)的公司治理评估是作为增强信用分析的一部分而引入的,一般包括以下7个部分的分析: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关键审计/责任功能、利益冲突、主管薪酬和管理层发展及评价、股东权利、所有权、治理透明度。
2 国内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研究回顾
国内对于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实践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并且成果较丰富,公司治理评价主体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机构、商业机构和监管方,在研究实践上呈现出了学术化、市场化和官方化的特点。
2.1 北京连城国际的董事会评价体系
连城国际将董事会治理分为经营效果、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诚信与过失、决策效果5个方面。并以2001年披露年报的深沪两市113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治理的优劣进行排名。
2.2 大鹏证券研究所裴武威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裴武威(2001)的治理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所有权结构及影响;股东权利;财务透明性和信息披露;董事会的结构和运作。该指标体系更为集中和简洁地反映公司治理的四个重要因素,但是局限于内部机制的评价而缺乏外部机制和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3 海通证券研究所吴淑坤(2002)等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吴淑坤提出的评价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公司治理环境评价;公司治理个性化评价;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匹配性评价。从股权结构(18%)、股东权利(17%)、财务及治理信息披露(25%)、治理结构(25%)、治理与管理的匹配性(15%)等角度构建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2.4 施东晖、孙培源(2003)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施东晖、孙培源(2003)指出,中国现行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关键人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其指标体系为控制股东行为(35%);关键人的聘选、激励与约束(25%);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25%);信息披露的透明度(15%)。
2.5 香港大学张俊喜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研究
张俊喜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三大方面的机制:内部机制―控制模式,外部机制―市场机制以及中国特色的国有股“一股独大”,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包括八个组成部分:CEO是否兼任董事会主席或者副主席、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高管人员薪酬、第一大股东的持股量、上市公司是否拥有母公司、第二大股东到第十大股东持股的集中度(衡量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制衡作用)、是否境外上市以及第一大股东是否为国有法人。
2.6 台湾叶银华等(2003)的公司治理与评级研究
台湾学者叶银华从董(监)事会组成(40%)、股权结构(20%)、管理形态(10%)、关联交易(20%)、大股东介入股市程度(10%)等五个方面,设置17个变量考核台湾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将治理绩效评为七个级别。
除以上评价体系之外,还有证监会长沙特派办、福州特派办提出的对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研究,中诚信国际的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鹏元资信的治理评级,利华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评级实践以及学术研究领域众多学者所提出的评级体系。随着巨潮治理指数(399322),深证治理指数(399327)在深交所的运行,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在2008年推出,H股也即将推出治理指数,国内有关公司治理评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不断被引向深入。
3 对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再评价
3.1 各种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不尽相同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各有不同和侧重。SP特别注重对公司治理外部环境的分析评价,侧重于评级的严格性。里昂证券亚洲侧重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考核,孙培源、施东晖(2003)强调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和内部人的控制问题,南开治理指数强调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其次,在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差异很大。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信息披露等都有极大地关注,但同时基于对公司治理水平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同,指标体系尚有很大差异。如吴淑坤(2002)设计了治理与管理匹配性的指标;叶银华等(2003)设计了关联交易指标。更为突出的区别是指标体系中是否含有财务指标的衡量,如连城国际、证监会长沙特派办、巨潮治理指数(代码:399322)、深证治理指数(代码:399327)和即将推出的上证治理指数体系中都涉及财务指标,这似乎显示了治理评价实践领域中指标设计的一种趋势。
3.2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各有侧重
SP试图建立全球不同市场都可通用的评价体系,Deminor将评价对象的目标限定为欧洲上市公司,里昂亚洲将评价对象的目标限定于泰国、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上市公司,而国内商业性评价机构将评价体系的使用范围限定于中国上市公司,香港,台湾也有适合于该地区自身的治理评价体系。所以,一种具体的评价体系因评价主体的不同也会有侧重和倾向。机构投资者和各种官方指数的治理评价可能对于投资者更具价值;商业性评价机构的评级对于上市公司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和声誉更具意义,比如中化国际聘请SP所作的治理评级提升了其自身价值;而学术领域的研究对于引领和推动治理评价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
3.3 赋值方式、权重分配和计算原理不尽相同
大部分体系都采取对评价要素主观赋值,要素分值在要素内部项目之间进行分解,加总计算要素评价得分而得出评价结论的量化评价方法。这是一种以经验为主、逐步调整优化的建模思路,但是由于不同的体系评价内容差距大,需要对定性的治理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所以在赋值、赋权和计算方法上差别很大,由此也必然造成在最后的评价结论上的非标准性和不一致。
3.4 与国外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相比,国内的评级重形式而轻实质。
比如从指标设计可以看到,我们的评价在反映公司治理形式的治理结构方面比较多,而国外评价较多的是反映在运行机制上的公司治理质量。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在结构上日趋完善,但是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恰恰这一点,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4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总体性思考
4.1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评价了什么
学术界对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似乎有另外一种倾向,就是指标体系的“大而全”,理论上讲,指标越全面,越能反映公司治理的全面情况。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只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则这种评价是典型的“公司治理特征评价”;如果评价指标包含了例如财务指标和市值指标,则这种评价是典型的“公司治理绩效评价”;而如果评价指标甚至包含了对满意度、社会责任等的考虑,则这种评价实质上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治理评价”或是“绩效评级”。而在现阶段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领域来看,笔者比较赞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过多会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而使评价缺乏“操作性”。所以指标的设计要在不断的实证检验中加以提炼,以使指标具有反映治理绩效的“显著性”。
4.2 公司治理评价由谁来评价
国内现行的评价主体大致分为三类:商业机构、学术群体和官方监管机构。随着公司治理评级商业机构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各种官方治理指数的出现,中国公司治理评价已经显现了市场化、学术化和官方化的特点。实质上,这是一种合理的评价主体架构,体现了对公司治理评价的不同需求,应该鼓励多种商业性机构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竞争发展,使其在实证检验中不断发展。
4.3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治理环境的客观变化要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的相关内容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这也是评价体系在不断实践验证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这一点在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得到了支持,比如南开治理指数在每年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并适时调整指数体系;连城国际在2002年较早的董事会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已经发展到了现在涵盖品牌、文化治理状况的评价;深证和上证的治理指数也会在每年适时更换样本公司。公司治理评价,无论是对其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商业实践,都要与时俱进的围绕着如何真实反映公司治理状况这一核心。
参考文献
[1]北京连城国际.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价值(治理)评价体系综述[N].证券日报,2003-08-03.
[2]裴武威.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1,(9).
[3]吴淑坤,李有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2,(10).
[4]李维安.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林志平.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4,(6).
论文关键词:IT治理公司治理IT治理评价信息化水平评价
0前言
信息技术治理(IT治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它部分继承了公司治理的思想,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
Webb等在2006年对IT治理作了文献综述,他们认为众多学者和业界对IT治理的认识可分为以下6个方面:①与组织战略相协调;②通过IT为组织创造价值;③IT绩效管理;④风险管理;⑤制度和流程;⑥控制和责任。他们指出,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所以,IT治理必须要从最高层推动,通过最高层进行领导和控制。本文认为,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是以股东为中心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为了让IT产生最大收益、解决IT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设计的与IT有关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Weill认为,IT治理是在IT应用过程中,为鼓励期望行为而明确的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框架,他们对美国116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IT治理良好的企业,比采用相同战略但治理薄弱的企业的资产回报率要高出20个百分点。
1现有IT治理评价体系
本文认为,IT治理评价是由企业内部或外部相关机构对企业IT治理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对IT治理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为企业IT治理提供指导的过程。
现有IT治理评价体系主要有4种,其中以Weill的IT治理评价体系最容易操作。具体方法是在企业中选择10个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每人回答4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重要性和实际结果两个方面,在1-5分的范围内打分。比如IT对于成本控制的作用,某管理者将其重要性评价为4分,在企业中的实际结果为2分,那么该题得分为2*4=8分。假设4个题的重要性得分分别为4,5,3,4,实际结果的得分为2,2,3,4,则该高管对企业IT治理绩效的评价是(8+10+9+16)/(4+5+3+4)*20=78.2分,再计算所有高管的平均分,即可得到企业IT治理有效性的结果。这4个题目分别包括IT对于成本控制、IT对于增长、IT对于资产利用、IT对于业务灵活性4个方面。
这种IT治理评价是基于主管们对IT作用的主观认识(或者说是对IT期望和现实差距的衡量),其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假设企业主管们没有意识到IT的重要性,即IT的重要性得分都较低,那么分母较小。根据以上公式计算,IT治理的绩效会很高,这显然与实际不符;同样,假设企业主管们接受了IT治理的思想,认识到了企业在IT利用上的不足,那么重要性得分会提高,而实际结果得分会降低,这就会导致IT治理的绩效过低,与实际不符。同时,以IT在企业中的作用作为衡量IT治理效果的标准也存在偏差。
关于IT治理的衡量,除Wei11外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美国IT治理研究所(ITGI)与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共同制定的信息及其技术的控制管理目标集(COBIT)标准。从1998年到2005年,COBIT标准不断完善,现已发展到第4版。为了达到“通过IT过程管理IT资源,实现IT目标满足业务需求”的目的,COBIT认为,首先需要有一些控制管理目标来定义正在实施的政策、流程、实践的最终目的,从而保证业务目标能够实现。但仅设定控制管理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标准,用来评价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就要求有一套度量现状的方法。COBIT采用美国软件工程研究所(SEI)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来描述IT过程能力,以此作为IT过程能力评价标准。COBIT共确定了34个处理过程以及318个详细控制目标,每个过程还有评审工具。这个体系以IT管理为目标,强调IT资源的有效运用,作为IT衡量的标准而言,显得过于庞杂。
(2)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IT治理评价标准。在Ka-plan等人提出平衡计分卡后,以VanGrembergen为代表的学者也将这种工具用于对IT治理的评价,将IT治理的效果从对企业的贡献、有效提供IT服务、为企业提供创新机会(如电子商务)、以用户为中心4个方面来衡量。VanGrembergen将这4个部分划分为16个主题,每个主题再包括1-5个子项,进而设计出IT治理的衡量体系。这个体系仍将IT的效果作为IT治理衡量的标准,但加人了许多客观标准(如资产收益率等),体系较全面,但不易评分和比较,对企业IT治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3)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将IT治理分为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其中,意识包括高层认可和参与IT决策的责任明确程度、相关激励措施等;IT治理能力包括结构能力、协调能力和关系能力,其主要指标有IT领导小组、投资批准程序、结构例外程序、服务水平协议、项目跟踪系统、业务价值常规追踪、学习共享、高管层和Web门户等。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提出的IT治理能力,实际是对Peterson和VanGrembergen等学者研究的深化,他们提出IT治理的框架包括治理结构、治理程序和关系机制,其中治理结构包括IT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定义、IT的组织结构、IT战略委员会、IT指导委员会等;治理程序包括制定IT战略、使用平衡计分卡、IT成本与收益分析、服务水平协议(SLA),COBIT、信息技术基础资料库(ITIL)、治理成熟度模型等工具;关系机制包括让各方有效参与和沟通协作,建立激励和培训机制等。这个标准的指标更细致,更贴近IT治理所要达到的多重目标,但有些内容难于被企业高管层理解,且过于繁杂,其学术意义大于实践意义。
现有对IT治理的研究一般以案例分析为主,重视对IT治理理论的构建和完善,许多学者提出了IT治理的研究领域、IT治理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等,但没有形成独立的IT治理评价体系。
2IT治理评价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对IT治理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设计,不仅有利于衡量IT治理是否有效,而且能对其有效程度进行衡量,是IT治理的基础工作。对企业而言,只有确定了合适的IT治理标准,才有努力的方向,才能对IT治理进行改进。对IT治理的评价是完善IT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有效IT治理的重要条件,并且有助于防范IT风险。现阶段,企业开始重视IT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而忽略了对IT治理进行评价,没有认识到IT治理评价、监督的重要性。
IT治理评价有助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IT治理式。IT治理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参照。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对IT治理的评价,那么会有助于我们建立中国化的有效的IT治理模式。另外,IT治理评价是企业有效防范信息化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IT风险管理的基础应是IT治理,有效地对IT治理的状况进行评价与诊断,从而及时发现IT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控制IT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IT治理评价体系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IT治理评价的复杂性,因为“成功的IT治理没有固定模式。如果我们以单个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其IT治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而将大量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抽象出他们IT治理成功的特点,计算每个特点所占权重时,会由于企业的所有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文化背景、规模和发展阶段、行业等不同而存在差异,而一个不能重复、不稳定的研究结论,其指导意义非常有限。同时,在IT治理的评价中还必须回答以下问题,这也导致了IT治理评价的复杂性:
(1)简单还是复杂。使用少量的标准进行IT治理的衡量,可使评价易于操作;而建立综合全面的指标体系,可增加评价的准确性。使用数字打分的方式,计算出IT治理的综合分,可使IT治理的绩效容易在企业间进行比较;而使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更能结合企业的特点,给出企业IT治理的改进建议。
(2)主观还是客观。是让企业管理者凭经验打分,还是考核企业的客观绩效,二者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其中的平衡点在哪里,是IT治理评价所要面对的问题。
(3)结果还是过程。比如是衡量IT在企业中发挥的效果,还是衡量IT治理对管理者的激励程度,或是衡量决策权分配的有效性,强调结果与强调过程对企业的作用不同。
(4)即期还是远期。即IT治理评价是衡量IT为企业带来的即期利润还是发展潜力,是衡量IT治理与现有环境的适应程度,还是衡量IT治理对企业战略的支持程度。
3IT治理评价的新思路
IT治理的评价标准应是客观可衡量、容易理解且对企业IT治理有指导作用的,但由于上述5种障碍,这些目标很难达到。同时,由于IT治理的本质是创建某种环境,克服IT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决策者能从组织的立场出发,做出对投资者和组织有利的IT决策,但是好环境也不是必然导致好行为,因此,我们不能仅用结果来衡量IT治理。而如果不使用客观的结果作为衡量标准,是否能测量IT治理营造的环境呢?实际上,环境更不可测量,让管理者回答他们做决策时是否从组织立场出发,是不易得到准确答案的。
我们认为,IT治理的评价可从公司治理和信息化水平
两方面进行衡量,加上时间滞后因素,我们给出‘`IT治理评价二F(公司治理评价,信息化水平评价,时间)”的表达式。具体而言包括:
(1)公司治理评价与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体系相对完整和成熟。公司治理评价通过对公司治理各因素的科学量化,来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公司治理评价萌芽于1950年美国管理学会会长Martindell提出的董事会业绩分析,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有标准普尔创立的公司治理评分系统、欧洲戴米诺推出的公司治理评级系统、穆迪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估系统、亚洲里昂证券推出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等。国内现有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包括海通、大鹏证券公司设计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南开大学的中国公司评价系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司治理中心的评价系统也有较多的成果。在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方面,2002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了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随后,许多学者也从通用性和实用性、信息设备装备指标、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信息化人力资源开发指标、组织和控制指标等方面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评价。
(2)IT治理与公司治理的正向相关性是我们提出这个表达式的基础。多数学者都认可IT治理是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运作的观点,Weill指出,IT作为一种资产,同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等一样,需要大量的组织机制(如组织结构、流程、委员会、议事程序和审计等)来完成,那些拥有治理多项资产的通用机制和企业,表现更为出色,能使多项资产彼此更好地协调运作。在IT治理中存在与公司治理相似的问题,如显性激励、信息不对称、制度安排等,在公司治理制度设计良好的企业,其IT治理作为子系统,也必然能逐渐完善。我们认为,公司治理包括IT治理,良好的IT治理能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公司治理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应包括对IT相关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确定的企业竞争战略,也应包括IT的发展战略及与其它资产协同的机制;公司治理确定的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模式,也应包括对IT的业绩衡量和评价框架。IT治理是在公司治理整体框架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协助企业开展业务和提高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协助人力资源治理、金融治理、实物资产治理、知识产权治理、关系资产治理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它通过提高公司的信息质量、加强公司治理环节的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为企业的利益所有者(股东)提供更多的信息,最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缺乏IT治理的公司治理是不完整和不科学的,反之,即使IT治理科学有效,但整个公司治理结构混乱,从长远来看,IT治理也缺乏体制保障。
(3)IT治理的效果可由信息化水平来衡量。组织经过一段时间有效的IT治理后,其整体信息化水平应高于其它组织。当然,IT治理的效果可能还包括组织的利润率提高、IT服务质量提高、组织的客户满意度提高等,但这些因素都与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密切相关。这也要求我们在设计信息化水平时,不仅要考虑硬件和软件、人员和制度,更要评价信息化给组织带来的收益,尤其是长期和隐性的收益。
(4)用公司治理和信息化水平来衡量IT治理存在时滞。公司治理是IT治理的基础,信息化水平是IT治理的结果,对IT治理的衡量应考虑时滞。比如假设两者的满分都是lO,IT治理评价二公司治理评价x信息化水平评价。企业A的公司治理得分是5,信息化水平是8,企业B的公司治理得分是8,信息化水平是5,那么企业A的IT治理水平与企业B相同。实际上,我们测量的数据都是当期数据,而影响IT治理的公司治理的数据要看前期,衡量IT治理的结果即信息化水平的数据要从后期取得。假设两个企业的公司治理和信息化水平都是不断提高的,那么,实际企业A的公司治理得分是4,信息化水平是9,企业B的公司治理得分是7,信息化水平是6,即企业B的IT治理水平高于企业BoIT治理的时滞也说明,要使衡量有效,就必须采取一种面向未来的衡量方法。由于我们无法获得远期的信息化水平指标,所以对IT治理的衡量始终是“过去时”,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在信息化水平指标设计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4结论
将IT治理评价与公司治理评价相挂钩,解决了IT治理难以衡量的间题。由于对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多,有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和相对完整的数据,关注到了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其科学性更有保证。同时,国内的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也较好解决了直接将国外评价体系移植到国内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绩效评价; 循环战略
近年来,能源、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循环经济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绩效评价对于企业经营模式的改进具有导向作用,是实现企业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目前我国的绩效评价尚不能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有必要从循环经济视角对绩效评价进行分析,以推动循环经济真正成为企业采纳的生产经营实践模式。
一、循环经济与企业绩效评价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力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公认的解决资源环境困境的理想发展模式。然而,如何将循环经济从理想发展模式转变为企业自觉实施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循环经济实践中十分关键的现实问题。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企业可以被视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总会在决策过程中衡量相应的成本和收益,寻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作为衡量、激励一定经济行为的重要尺度,合理的企业绩效评价通过利益导向机制,引导企业的政策制定,考核企业中各级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成果,从而提升全体员工的环保理念,在客观评价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公正地评价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经营成果,有利于实现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有助于推动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经营模式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当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采用的是2002年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然而,对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绩效评价目标难以有效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代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经营模式,实现本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绩效评价目标也应该与之对应。这就要求企业绩效评价不能局限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衡量,还要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优化,强调自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然而,现有指标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重点评价企业的资本效益、资产经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状况。可见绩效评价目标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较少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难以有效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
由于企业的趋利性动机,为了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取得满意的绩效评价结果,有的企业往往会不惜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来谋取短期的经济利益,如有的管理者为了提高短期经营业绩,将环境保护支出和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技术投入等一再压缩,从而增大了社会成本,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的绩效评价目标,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企业偏重于追求短期利益,不利于防止管理者的短期次优化决策行为,不利于引导企业将循环经济要求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中,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和实现。
(二)缺少反映资源环境影响的指标
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组成,在评价方面更为科学和规范。但是不可否认,该绩效评价体系仍然侧重于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反映资源的消耗、再利用及污染源的治理等资源环境影响方面的指标几乎没有体现,无法明确企业应承担的资源环境保护责任。
由于缺乏反映资源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无法针对企业的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环境资源管理措施。比如大多数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对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方面,计量上只考虑绿化费、环境污染罚款等列入会计核算的项目,忽略了对潜在环境成本的考虑,更谈不上预先采取措施来防范并降低企业给外部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这种事后处理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往往使企业只有在受到环境处罚时才会被动地控制环境成本,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预防意识,从而容易导致企业环境生态风险增大,末端治理成本巨大,限制企业的未来发展。
(三)偏重财务指标,未能全面体现循环经济要求
在当前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占到了绝对高的比重,传统会计信息的影响不容置疑。在循环经济视角下,理想的会计核算体系应该能够核算资源循环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引发的财务会计事项,合理反映和控制相应支出,并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
对照循环经济模式,传统会计体系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会计核算方面,没有将涉及资源、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事项加以正式确认,忽视了企业对外界环境的补偿责任。具体而言,未将自然资源确认为资产,未将企业应承担的环保责任确认为负债,未将资源环境相关的成本、收益、利润分别列入费用、收入和利润要素加以确认,仅在管理费用中包含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内容并不完整。如产品的生产决策方面,只考虑项目的直接获利情况和相关内部生产成本的控制,却忽视了环境成本的管理,不能将环境成本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由于缺乏规范的成本确认和计量方法,直接影响项目的科学决策和最终财务成果的真实披露,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控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无形中增大了环境风险和环境治理成本。总之,传统会计体系侧重核算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会计事项,对产品的再使用、生产废料的资源化、污染源头的治理以及资源的节约等生态问题进行反映和监督不够,未能全面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
(四)未能全面评价企业循环战略经营业绩
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导入,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战略管理特征发生了改变,进而要求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理念与方法进行相应变革。除财务指标因素外,如技术创新生态化程度、员工的素质提高程度等许多因素都会对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产生影响(张蕊,2007)。忽视这些因素,业绩评价将难以做到全面、合理。根据战略管理理论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一种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循环战略导向,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在注重财务业绩的同时,还应注重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优化和创新,关注客户的支持程度和员工的学习成长能力,全面反映循环战略经营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从而利用评价机制促成企业循环战略目标的实现。
很显然,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比例过高。财务指标是建立在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基础上的,侧重于短期财务成果的衡量,缺乏对企业长期战略实施状况的反映。而其中的非财务指标虽然注重未来预期的评价,却又存在涉及面过窄、过于笼统的问题。因此整个绩效评价体系尚无法较为综合、全面地对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目标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正在被整个社会所认可。合理和循环利用资源、降低物质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价值是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经营模式和生态化经营、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陈志斌,2006)。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目标,通过对指标体系的设计,将资源的循环使用、污染源治理等有效纳入业绩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并在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效率的评价基础上,客观衡量经营绩效、生态绩效及社会绩效的实现情况,合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生态化的和谐状况。
这样的绩效评价目标,既有助于对企业的战略实施情况、未来发展进行监测和分析,又有利于梳理影响企业循环战略目标实现的各方面因素,界定各级人员的责任,引导全体员工的生态化经济行为。如项目决策中,重视长远的生态效益而非仅仅以短期经济利益为依据进行项目的选择,促进企业生态化的生产和技术创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
(二)增加反映资源环境影响的指标
为了揭示企业环境生态管理的重点,应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增加反映资源环境影响的指标。通过资料整理和文献借鉴,反映资源环境影响的指标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原材料消耗指标,如资源、能源消耗率、资源、能源利用率、原材料有效利用率等; 2.环保生产指标,如绿色产品投资回报率、废弃物再使用成本收益率、绿色产品开发率等;3.回收利用指标,如废弃物再利用率、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废弃物处理达标率等;4.外部环境改善指标,如居民满意度、环境事故发生率、污染物排放率等。
为了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以上从产品的设计、清洁生产、销售及报废阶段都设计了相应的反映资源环境影响的指标,立足于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通过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环保生产创新、绿色营销回收服务以及环境管理结果的改善,促使企业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污染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可能产生污染的各个环节,最终减少环境成本,实现企业循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健全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
从现实看,财务业绩评价始终是业绩评价的核心部分。因此,应健全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将企业对于资源环境问题的确认和计量与传统会计核算有机结合,以达到对循环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理评价。应增设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益、环境成本和环境利润等要素,以反映企业的生态绩效。同时,拓宽环境成本控制范围,规范环境成本确认和计量方法,将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涉及生态环境的各种业务,并进行全过程的核算和监督,以充分反映企业生态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促进企业项目的科学决策。
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体现环境成本控制及资源的循环利用情况,披露本企业的循环经济会计政策,包括相关的治理标准、治理政策和采取的环保措施,尤其是污染源治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使会计信息在生成、核算及对外披露各个环节都能够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为绩效评价提供切实的环境会计信息,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循环经济影响下企业绩效的真实情况,作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促使企业真正将循环经济的要求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
(四)力求全面评价企业循环战略经营业绩
根据循环经济理念与战略管理理论,循环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应突出反映企业生态化的长期获利能力及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状态(张蕊,2007)。为全面衡量企业的战略经营绩效,借鉴平衡计分卡模式的逻辑框架,绩效评价体系应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进行扩展,将体现循环经济特点和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纳入评价指标中,如财务层面增加的绿色生产贡献率、绿色生产贡献增长率等指标;客户层面的客户满意度、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内部经营流程层面的绿色生产研发费用率、废物处置降低率等指标;学习和成长层面的员工环保建议采纳效益、绿色产品生产率等指标,从而使得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均衡互补地反映循环战略经营业绩的形成,全面体现综合效益。因此,应将循环战略纳入业绩评价体系,通过指标的测算和比较,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判断,客观评价战略经营业绩,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加以改进。只有建立一套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并辅以有效的实施机制,才能真正激励企业进行战略的生态化调整,实现长远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独立学院是我国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 “现在进入独立院校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截止2010年7月,全国已有独立院校322所,在校人数超过150万人”。[1]这一层面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想特点都较为随性和活跃,要培养和造就符合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建设是关键,而这一重担的主要承担者无疑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这个主渠道上。独立学院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大部分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更差一些,据此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弥补这一不足,这一教学模式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则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设。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方法,都应体现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的统一性,也即采取的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目标、方法手段、组织管理的统筹观念。现实教学中应用哪种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独立院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课程发展以及学生思想特点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激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学习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式”主要以课程的专题式教学来体现,教师在不违背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逻辑性的若干专题进行备课和授课,教师个人和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灵活多样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手段,弥补传统的面面俱到灌输教学的不足;从学生层面来看,就是要做到大班上课小班学习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一个教学班可以分成若干人作为一个小组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位核心人物,展开学习。这个过程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主”的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锻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合作精神,激发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专研潜能。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要考虑评价的理论依据、教学效果、评价的主客体、评价的方式方法等,“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2]
(一)评价的依据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理论尤其是教育评价理论,以及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简便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对这种教学模式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的价值关系、价值事实进行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包括知识性内容也包括价值性内容,价值性内容更加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既要包括对青年学生个体和群体发展的价值,也要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具有的价值,也包括教学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效果所具有的价值”,[3]所以教学模式评价是一个综合的体系。
(二)教学效果的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从它的效果来进行评判。通过与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相对比,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和教师双方都得到了收益。
第一,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自主、合作、探究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封闭状态,开辟更多的方法和途径给学生去获取知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究意志得以培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树立起团队协作精神;第二,教师职业能力快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独立院校的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提升的方式,针对独立院校思政课队伍不强,缺少带头骨干的特点,这一教学模式给教师个人的潜能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这一模式,要求课堂从封闭到开放,从教室到社会,开放的课堂环境要求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更高,都不可能完全涉猎,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从而激励整个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