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对策

1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保护多样性原则

要极力呵护一个地方的各种生物,不仅要维持原始物种生态环境,而且还要为生物生存开拓新环境,例如:城市周边的一些珍贵动植物的栖息地,如:沼泽、低洼河流、天然河湖——要对原有的植物物种进行有效保护,在进行人工开垦建设时,要极力保护当地的动植物,维护它们的生态系统稳定。

1.2 遵循生态原理、因地制宜

每一种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特定的环境,要结合物种的生态特征以及它们适合生长的环境特征进行科学归类,然后本着互惠共生的原则,对这些植物种植结构进行科学分配调节,促进共生植物的共同成长,同时要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科学选择与搭配各类物种。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一般来说要在城市中心与边缘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同时要根据每一个城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去规划园林景观,例如:北方城市由于受到风沙威胁,就需要在四周设置防护林带,如果是陕西地区则要以保护水土为主,如果是新疆地区的城市,则要注意涵养水源。

2 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2.1 园林景观研究落后时展

目前,在这一领域的与时俱进的人才十分匮乏,一些人简单地将园林设计等同于花草种植、堆石修水——虽然一些专业人士走出国门目睹了西方世界几何对称园林,也将这些西方元素融入到国内景观设计,但是,却只是盲目地照搬形式,没有结合东方古典园林特色,很好地考虑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

2.2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未付诸实践

现代城市的绿化园林无法发挥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广场很多、很大,却没有人的驻足之处,因为没有供人休息与享受的空间,现代园林设计没有将人的因素考虑在内,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与维护历史遗迹的前提下,以人的感受为中心,形成以人为核心,为人服务的亲人、宜人的园林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将人的生活习惯与日常行为方式纳入考虑范围,而且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形成现代园林。

3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对策

在当今时代,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开放,任何一个行业都在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怎样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获得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首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正在面临着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吞噬,如何在维持本土传统设计风格与文化的同时又跟上先进的脚步,是每一个现代园林设计师正在苦心经营的一个问题。现代时期,园林景观建设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促成了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发展表面的繁荣,然而,许多设计却不堪入目,很多的设计成果并不达标,长期下去,势必影响到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发展,无论是经验还是设计理念的更新都在面临危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要争取时间加强对园林设计的优化,要学会在保持中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来科学、适度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要形成严谨、有章有节的治学风范,加强园林设计这一学科的深入理解与研究,就其本质与内涵,科学地采纳与引进,只有这样真正发挥作用,严格杜绝断章取义、盲目照搬的现象出现。

其次,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不能简单地将园林设计认为是一个独立学科,应该从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打破将园林景观等同于传统园林的思想,从更加宽泛、广阔的角度加以审视和理解,因为中国的园林设计毕竟有悠久的历史,所以,现代园林景观一方面要沿袭旧式传统,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积极创新与发展,要深入学习西方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科学地将其融入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在遵循园林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我国现行的园林发展现状,本着多元化的原则不断丰富设计形式,在这样的目标与发展状态下,园林设计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效果,才能使中国的园林发展获得一席之地,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4 总结

总体来看,我国现代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发展危机,特别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现代社会,现代园林要想获得长远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要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但是要在遵循园林设计规则的前提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来实现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是学生提高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并结合实际环境开展实践活动,倡导体验和感知为主导的景观设计教学模式,核心抓事物的主要矛盾,来促进次要矛盾和事物的全面正确发展。

国内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自19世纪现代设计思想萌芽就进行了大量的景观设计实践,早在1900年,奥姆斯特德父子和查克利夫在美国哈佛大学共同创立了景观设计专业。随后,世界著名高校也相继开始设置此专业,至今已有100多余年的历史。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各国对职业景观设计师的需求量也日益猛涨,景观设计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争相林立,并因紧密的市场导向性积极地推进着该行业的发展。

国内景观设计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徘徊滞留在“绿化种植”上,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审美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缺乏场地意识、缺乏人文精神的“设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二十几年来,我国的景观设计课程也不断改进教育理念,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园林景观设计相关专业,为社会的需要培养了大批设计人才,尤其是在景观设计的教育理念与场地认识等方面,注重形式和文化、创新和实用的完美结合。从单纯的“绿化种植”到现在讲授的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使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得到逐步的完善,中国的景观设计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的高科技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先进国家对场地设计认识的教学思想,场地体验和感知的融合是其设计不断进步的精髓,吸纳先进的教学思想来加快景观设计与国际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步伐。

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

1.理论知识讲授和经典案例研习

在课堂,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从设计思想的独创性、灵活性等方面讲授场地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外,还通过国外著名设计大师的经典案例以及我们所在城市市内的相关特色景观设计来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了解前沿的设计思想和优秀作品,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自主设想及自由发挥,并将设计过程和对场地地域文化的认识和方案形成推到过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让学生走向讲台,叙述他们的创作经过.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集体智慧,组织全班对该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使个体的构思与班上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碰撞,最后再由老师总结各方意见,拿出最佳设计方案.课程以优秀国内外案例为基础来指导他们设计,不仅引导学生在创意方案,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进行紧固设计,更要建立一个用以指导设计方法、解决设计问题的程序.

2.优化课程结构和丰富文化素养

景观设计是一门涵盖范围特别广的课程,除了涉及建筑学、艺术学、美学、材料学、逻辑学外还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等,体验和感知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的时间短暂,因此该课程建设必须进行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必须随着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也就要求教师除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涉猎其他领域,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相关交叉学科知识进行设计创作。

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景观的意境与内涵来自于人的感知和体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可以从中带给人更深远的心灵与思想层次的升华,甚至可以带给人生理与心理上的治疗与康复.

1. 在景观设计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应做到不是灌输而是交流和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改变重视设计图,轻视设计过程的传统评分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分课题进行个案和单元课题进行练习,强化艺术实践感受与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2. 采用系列化的课题研究,整体把握专业知识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探寻课题的深层涵义;

3. 将体验和感知作为该课程教学思想的核心,锻炼学生对场地最本真需求的解读,提升对场地的认识能力及学习积极性;

4. 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确定课题的内涵和学术要求,实现景观设计教学和设计基础教学相关联的完整知识构架;主讲教师整体讲述与个体指导相结合。采用主讲、讲座、观摩、讨论和对话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形成紧张活跃、钻研求实的学习氛围。

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不单纯是教会学生景观设计的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有一种超越意识,在学习中努力形成对这种精神的追求并加强对场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教师也必须在授课前准备大量的资料,阅览相关书籍,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向,深入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思考,提高艺术综合素质,并将此融汇于综合创新意识之中。景观设计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时代的节奏,提高设计意识,从而增强学生洞察能力、表现能力,进而创造美德能力。

结语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有关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滞后[1],且开发商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力,再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加入到这一行业,使居住区环境设计出现了诸多弊端,导致居住区环境塑造走入一些误区。论文百事通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1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的忽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状况。然而,设计师们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追求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适当引入国内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对外籍人士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适当营造欧式居住环境,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满足多元的居民审美需求会有所帮助。但是成为“风气”和“时尚”,就走入了误区。

1.2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的忽视。自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草坪风久盛不衰,许多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忽视了乔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单一的草地,不但结构单一,生态效率低下,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管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一些设计师们往往忽视了居住区景观环境诸要素在各种不同空间的具体要求及相互冲突。没有在各种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围绕着提高生态效率来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关系。

1.3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而是为了追求强烈、震撼的视觉刺激,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导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缺少空间的多样性。

1.4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诸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建设,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2.1绿化种植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绿地是人们活动、游憩的重要场所。植物在绿地景观中犹如建筑材料可作为地面、天花板、墙面等,其变化极为丰富多彩。植物又不同于建筑材料,它们富有生命,会随着季节生长、开花、结果。它们是活的建筑材料,被称为软质景观。它们与硬质景观的建筑等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生动的居住绿地景观。

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②植物配置。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极大丰富和美化着自然环境,并有制氧、滤尘、遮阳、挡风、灭菌、防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每一种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其造型、色彩、落叶期和花期等各种因素,合理地搭配,使每个季节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2]。配置时应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2.2道路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内;在空间形态特征上,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设计时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做拓扑变形,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场所,即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同时道路也起到景观欣赏的路径作用。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时,要分级明显、构架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分流合理,考虑便于居民出入以及消防和救护等需要;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保证居民区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步行路和路侧的植物种植要形成绿荫带,且景观道路要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使人经过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

2.3建筑小品景观的设计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体量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除要体现本身功能外,还对环境起点缀作用。根据功能,可分为五种:①建筑部位艺术化小品,如室外楼梯、走廊等;②室外工程实施艺术化小品,如出入口、挡土墙等;③公共设施小品,如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④活动设施小品,如儿童游戏器具、休息亭等。

活动设施,尤其是儿童游戏器具的场地设置要特别注意,一是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二是远离主要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和地下车库的排风口,三是地面最好铺设防滑、防撞的橡胶垫,以保障儿童安全。

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传统的雕塑多在绿地的中心部位或结合水池、喷泉设置,成为视觉中心。现在的雕塑无论在造型、材料、色彩,还是设置位置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造型既有具象的又有抽象的,既有真实的又有变形的。位置有些看似十分随意,如在休闲步道上设置一组妈妈推着婴儿、夫妻手挽手的散步等真人大小的雕塑,真实地反映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类雕塑虽只起陪衬作用,但在造型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塑造场景与装饰空间,在功能上烘托气氛与增加情趣。新晨

3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要求居住区不仅有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如何以全新的生态环境观念,创造宜人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区环境,并使居住区环境更完美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建筑师与规划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虎志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探讨[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特点;分类;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118-02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街道景观的分类,且做好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彰显城市文化的内涵。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其的设计。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当前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化性

文化性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特点之一。城市街道的建筑系统与道路系统的有效规划形成了城市的街道景观,在物质实体的背后其所承载的是城市文化内涵,能在了解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对城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

1.2视觉传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街道两边的住户以及街道上的行人,其视觉感官和使用感受是做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因而仅凭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与哲学美学是难以将城市街道景观的视觉传播性有效的设计并体现出来,所以作为设计人员必须从住户与行人的角度去做好城市街道的设计,妥善处理街道环境与行人间的关联,并确保街道景观能有效的合理的将其蕴含的城市文化内涵传递出来[1]。

1.3整体持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连续性较强,同时也是构成城市线性空间的重要载体,因而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的环境、建设的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作为基本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从而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持续性的特点。

2.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就必须在设计之前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分类过程中,主要分为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交通类街道即城市道路,主要用于城市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承载着整个城市运行的重要功能,常见的交通类街道景观主要有城市的主干道、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隔离带等。

生活类街道作为最常见的街道类型,其对居住空间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延生,组成的元素主要有两侧的建筑物、绿化、地面以及公共设施等,与交通类街道相比,其不仅车流量小,而且形成速度较慢。步行街在城市中主要是供人们购物的街道,因而此类街道往往集中在商业区,所以其安全性十分重要,为城市人们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文化街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性的街道,因而具有较强的传统地域文化,因而此类街道主要用于对街道文物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滨水区则是城市定的空间,主要是指与河流、海洋和湖泊等与水体区域相接的土地[2]。

3.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探究

某大道工程是近年新修建的综合性干道,由于因尚未全线拉通,所以此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由于路西的绿化景观带是市民的聚集地,而路段内仅设置一处过街天桥,大量人流往返道路之间,对此路的车辆通行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分流工作。以下结合本工程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

3.1交通类

在交通类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鉴于其流通性较强的特点,因而一般应采取直线的方式进行道路的设计,当道路需要转弯时,必须确保转弯半径的合理性,尤其是转弯半径之内严禁设计遮挡视线的物体,在沿街建筑设计时,应确保街道宽度与树木高度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性,所设计的街道不一定非要等宽,但应采取放大局部空间的方式,把城市的绿地和广场等引进街道空间之中,从而不断丰富街道空间,提高交通类街道空间的形象。由于交通类街道包含了诸如照明设施、信息显示牌、标志广告牌、安全护栏等设施,做好此类设施设计,能有效的完善和补充道路的功能,并达到美化街道的需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降低设计人员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应对其视觉效果进行强化,切实做好快速路的修饰与美化设计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街道设施之中,给在快速路上的人们带来一种城市的温情。对于高架桥、立交桥等较为特殊的交通类街道景观的设计,由于其与地面存在高差,正是由于高差的存在形成了立体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设计相应的攀爬类植物,使其更好地绿化高架桥、立交桥的桥体的外侧,亦可在桥的两侧设置固定的盆栽,以更好地形成立体感较强的绿色景观[3]。

3.2生活类

对于生活类街道景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活性街道景观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注重生活类街道的邻里感与场所感,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形式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与居民需求相符的具有较强服务性的区域,例如生活超市、购物广场、菜市场等,再结合生活类街道功能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街道空间在变化过程中带来的美感,并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元素去丰富空间,为现代人提供相应的交流场所,加上此类街道的行人较多,因而在进行绿化设计过程中,应精心选择行道树,既要在夏季达到遮阴的效果,又要确保冬季日照的足够行,亦能选取花坛与花池等方式为街区的景色丰富带来更大的可能。

3.3步行街

在步行街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注重的主要是安全性,并集文化识别性、需求性和便利性为一体。因而首先必须在确保步行街街道景观设计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即尽可能地避免和预防机动车的进入,而这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隔离设施,以最大化的确保安全隔离效果。但是由于步行街的人流量较为密集,在行走时难以察觉周边的危险因素,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确保街道地面铺装具有较强的平坦性,尤其是在井盖口周边不得出现高差变化,并充分考虑所选铺装材料的性能,并结合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的不同,针对性的选用材料。

3.4文化街

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具体可以通过选取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题材的元素并应用到街道小品中,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以文化街中心的雕塑设计为例,城市中的雕塑能够反映出该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市民的文化素质及修养,好的雕塑品必然与环境协调并形成城市中标志性的象征。雕塑与环境相结合,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气氛和氛围,创造一种精神生活空间,使观者在这一精神生活空间或崇敬、或恐惧、或愉悦、或轻松,产生各种情感和联想,从而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优秀的建筑与雕塑组合,不但装点了市容市貌,美化了城市街景,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5滨水区

滨水区的街道景观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从而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切实做好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等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最大化的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以精心的设计提升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品位。

参考文献:

[1]叶慧.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08:3498-3500.

[2]刘凯.我国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艺术教育,2008,11:132-133.

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 景观 设计 造价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园林是一门艺术,不仅具有感官休憩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精神意境,需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韵味、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投资和使用,也会影响这座城市的文化、经济发展。经分析发现,在决策正确的情况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占75%,因此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该把设计做细、做深入,尤其是施工图设计。因为设计的每一笔都需要投资来实现,所以在没有开工之前,把好设计关尤为重要。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造价的源头控制,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控制。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花小钱办大事,如果在此阶段做好的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造价,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

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分析

1、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经济性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一般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公益性工程,其实施的好坏会对绿化园区的使用功能和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但由于部分地方投资决策者的思想意识,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缺乏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些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得不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十分困难。

2、设计招标制度不完善

设计招标制度的不全面致使招标人看重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却忽略了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一旦方案中标,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就都成为中标单位的“篮子”工程,由于在后面的设计中缺少竞争机制,设计单位没有压力,控制造价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招投标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下一种重要的采购和竞争手段,已在园林建设管理中广泛采用,但工程设计招投标工作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方案的质量。

3、设计人员不充足

部分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人员由于对环境基础资料的掌握不充分,和对历史人文景观与现实环境调查不够深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受投资人设计任务书的局限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一味迎合投资人意识思路,使设计方案脱离了园林景观营造的本质意义,过于强调功能和形式,追求方案的奢华和惟美,而忽略了景观生态性和经济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园林建设投资金额相对较少,设计单位很难在有限的设计业务中在专业划分及阶段分工上花更多地精力去设置细化,造成园林景观设计经济技术人员不充足,而设计人员又无法有效地进行科学的造价控制。

4、取费方式不合理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费的计费方法一般采用平方米计算为主,出完施工图纸,设计任务基本完成,设计费用也基本上已支付,这种计费办法使设计单位只重视技术性,忽视科学性、经济性的观念,给后续的工作造成了影响。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设计过于保守或设计功能没有达到最优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变更较大,致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决算价大大超出预算价,对园林景观建设的正常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园林景观设计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1、实行动态管理

首先应明确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类型、特点和内容,大致做出估算。要考虑因地而宜,利用类似工程项目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为确定最佳方案的决策,提供依据,要考虑风险 。设计阶段:园林建设工程具有单位性和单一性的特点,没有标准的图集,依据建设项目方案的规模和特点,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才能确定最有经济效益的设计方案。施工阶段: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与时间紧密相关,适时地进行工程建设,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能给建设工程带来事半功倍的经济效益。强化四制,既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是实现限额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竣工验收阶段:园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绿化工程还存在着养护管理的问题。保证绿化工程成活率达标,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主要指标。

2、限额设计进行造价控制的基本措施

限额设计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以及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1)重视方案的选择。设计方案在满足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前提下,审核设计方案是否依据设计任务书和投资限额要求来完成,特别应重视方案的经济技术设计。

(2)施工图预算严格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材料的使用和工艺要求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使用哪一种材料、采用哪一种工艺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以限额设计来控制施工图预算,让设计师承担起优化方案的责任,从而有效地进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设计阶段进行变更,修改图纸即可,若在施工中进行变更,必将造成投资方重大的损失。

3、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

设计图纸本身的不完善或设计深度不够,会导致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设计单位要提高设计深度,完善设计图纸应注意:在设计阶段就应该确定建筑的最可行方案,即最终方案,避免在施工阶段提出过多的设计变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费用;对因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图纸的审查工作,也可以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

4、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

园林景观设计单位应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工程造价控制成为由多方控制的管理体系。建立责任、权力清晰的奖罚制度以及工作协调制度,从多方面着手,采取措施实行造价的有效控制:一是组织措施,明确项目组织结构、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各部分的造价有专人负责;二是技术措施,严格检查监督各阶段的设计,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审查设计方案,深入研究可节约投资的方法;三是经济措施,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根据设计的进展情况调整设计方案。

5、合理配置与优化专业人员, 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针对目前园林设计队伍中部分设计人员不熟悉本专业的概预算定额、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等情况, 而预算人员对工程技术问题往往不太熟悉, 同时受市场份额和企业运作中人力资源承受能力的影响, 园林工程在具体专业分工上又不够细化, 专业技术力量上在设计阶段的分布存在严重缺位或配置不合理, 从而导致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不严或造价失控。针对此现象, 设计单位应该首当其冲, 合理配置与优化专业人员, 加强设计人员对行业市场信息的了解, 并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结论

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在我国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太成熟,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所以说我们应该提高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从中掌握有效控制的手段,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希望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管理,科学引导,使广大园林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把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中去,真正做到投资少、速度快、质量好的效果,更好地提高政府的投资效益,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戴伟.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3):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