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进行前,患者主要表现为恐惧心理和疑虑心理,会有种种思想顾虑,如手术是否疼痛难忍、有没有风险,医院设备如何,手术医生技术如何,手术费是否昂贵,术后效果如何等,这些问题和顾虑常使手术患者在术前出现失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现象,影响手术进程。这时我们就要进行术前访视,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想法。用温和的语气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手术大概所需时间、大概发生的手术费用等,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应耐心地回答。通过术前访视,主动与患者沟通后,患者会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感,减轻心理压力,使其主动地配合手术。
2入手术室时的心理护理
患者接人手术室后,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各种特殊装置、麻醉机、监护仪器等,以及护士、医生忙碌的身影会产生恐惧、紧张、孤独无助的心理。此时护士应在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手术名称的同时,适时地给患者以鼓励、安慰,使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
3术中心理护理
手术过程中,护士一定受按照手术的要求和程序严格操作。尽管术前已访视,但患者亲目睹后往往变得更加紧张,可能会给手术带来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教会患者如何配合手术。由于麻醉方式的不同,有的患者意识尚存,处于清醒或半清醒状态,因此不要高声喧哗,也不要窃窃私语患者病情或隐私,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当遇到意外情况时,不应惊慌失措脱口说出详情,以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起到了医疗保护作用。
4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麻醉作用消失,患者逐渐恢复记忆。此时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之所想,使患者在术后保持愉快的心情,通过心理沟通,了解患者术后担心的问题,如切口恢复情况,术后疾病是否会复发,乃至今后的健康,并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对一些特殊的手术如癌症、截肢等,护士要特别关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勇于面对现实,积极接受治疗,鼓励、引导、劝慰他们珍惜生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妇科患者;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47-01
1 心理分析
1.1 紧张恐惧心理 由于环境的改变,大多数的患者会产生孤独。患者常因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怕手术时的疼痛及术后身体能否恢复,而产生恐惧心理,有的患者术前几天即烦躁不安,导致日不思食、夜不能寐,常常导致情绪不稳定,体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术前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
1.2 精神忧郁、自卑心理 由于传统观念及性知识缺乏等影响,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特别重。如患子宫肌瘤的年轻患者,怕手术摘除子宫后影响夫妻性生活或内分泌失调、过早衰老、肥胖等,自认为失去了性特征及生育能力,觉得自己不是个完整的人,产生自卑感,表现为自信心动摇、敏感多疑、曲解别人意思、易激动;还有的患者害怕妇科手术带来后遗症,影响今后的体力劳动等。
1.3 紧张、害羞 妇产科往往会涉及到生殖、性等比较私隐的话题,不少患者尤其是农村的患者,在患上妇科病以后因为怕被误会而显得非常的紧张,甚至有的患者选择不就诊;入院后显得更加的紧张,不愿意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即使有了疑问也不向医护人员咨询。
2 心理护理
2.1 工作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通过融洽的交谈,逐渐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加以分析后,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解释、开导工作,消除他们对妇科手术的种种思想顾虑。
2.2 甜美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和蔼的态度可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可亲,而过硬的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可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可信,患者可从这两方面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医护人员还应该合理的为患者安排病房,让老病友的经验可以轻松的转变成新患者在手术前的心理指导,这对于缓解患者手术前的恐惧以及焦虑状态是有良好效果的。
2.3 主动向病人宣教,让病人意识到手术的安全性、无痛性,以及良好的预后。并且告知病人医护人员会尽最大的责任心妥善处理手术中的各种情况,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恐惧心理.。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接触,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深层感受,进而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采取及时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2.4 妇科手术对象均属女性,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思想顾虑大,更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因此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继续加强心理支持,多做患者家人的心理护理,让他们多体贴和关心患者,给患者情感上的安全感,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并应当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术前指导,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术前新做的检查均应及时、准确、耐心地给予解答和说明,并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这样双管齐下,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心情,平静对待手术。
3 小 结
心理护理在妇科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管是术前心理护理还是术后护理,都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于妇科手术的患者来说,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经历等的不同,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亦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手术患者在医生明确告诉需手术治疗的时候起,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性信号刺激,开始不断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患者的一些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者对手术的体验和术后行为反应,间接影响躯体恢复过程,从而影响整个手术的效果。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指导和教育来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紧张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达到了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作用,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参考文献
通讯作者:李靖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妇科86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状态分析及实施相应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制定并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大多数患者顺利通过手术,心理状态稳定。结论 为使妇科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 妇科手术; 心理护理; 康复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33
手术本身是对机体的一大刺激,而且对患者还是一个较为强烈的心理刺激,几乎所有的患者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都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1]。妇科手术患者由于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除具有一般手术患者共同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女性特有的心理反应。手术作为刺激源,能影响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反过来可影响手术的效果,特别是手术后的康复。因此,做好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将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11月~2010年12月86例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其中卵巢囊肿37例,子宫肌瘤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3例,宫颈癌10例,卵巢癌6例,年龄18~75岁。
1.2 心理反应
1.2.1 恐惧心理 恐惧是患者最易出现的心理反应,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点解除的心理问题。86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失眠、纳差、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害怕手术危险、麻醉意外、术后疼痛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
1.2.2 焦虑心理 青中年患者在子宫、卵巢等器官切除手术后,常出现自身脏器的损失感以及手术后女性特征、、生育能力、家庭生活等的失落感和孤独感,特别担心手术后失去女性特征,减少了吸引力,致夫妻感情破裂,感到精神压力很大。因患者的家属及周围人的影响,90%的患者产生悲观失望心理。据调查,85%患者的丈夫认为女性切除子宫、卵巢后会降低,失去女性特征,他们对妻子做生殖器官手术忧心忡忡;患者的朋友、同事也普遍认为,女性生殖器官手术切除会改变女性形象,因此更加重了患者的精神负担,使其丧失了自信心,特别是年轻未生育患者[2],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1.2.3 抑郁心理 妇科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及诉说,害怕别人讥笑、议论,因此刻意隐瞒,甚至连家属也极力遮掩。性病患者更加讳疾忌医,故而情绪低落压抑,以至于有的患者出现强烈的身心症状及神经官能症症状,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1.3 心理护理措施
1.3.1 术前心理护理
1.3.1.1 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 护理人员举止端庄,衣冠整洁,态度和蔼,热情接待,介绍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消除患者紧张、陌生感。向患者介绍手术前各项检查、准备目的、手术安全性与必要性、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如何克服伤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积极配合治疗。
1.3.1.2 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注意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有关疾病的发病原因、体征,并适当提供妇女生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的图片、多媒体及相关健康教育的小册子。实施术后健康教育,做好认真的解释工作,尊重知情权,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观点,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1.3.1.3 尊重人格 为他人保密,尽量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压力,消除忧虑,特别是对某些患者,注意保密病情、生理缺陷、个人隐私。对有因治疗需要破坏生育功能及使用内分泌制剂时,需警惕副作用,并耐心地向患者及患者的配偶说明情况,以防产生不良心理,防止造成夫妻感情恶化的后果。
1.3.1.4 从理解和认知做起 冷静善待、理解患者,予以同情、谅解,体谅患者因病情产生的不正常心理,使之在精神上得到安慰,针对患者心理、社会应激能力进行康复护理。
1.3.2 术后心理护理
1.3.2.1 术后随访 手术室护士应于术后1~3 d对手术患者进行随访,以便帮助评估术中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同时,患者得知手术室护士仍然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时会很愉快,这种愉快的心情能促进其早日康复。
1.3.2.2 针对性心理护理 术后除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床旁监测外,还要对出现的症状进行耐心地解释及相关处理,经常巡视患者,了解情况,询问患者的感受,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慰。
切口疼痛是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的不适症状,有的患者误认为这是手术不顺利或不成功的预兆,显得很烦躁,有的大声或吵闹。此时,护士应耐心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范围、程度等,认真解释出现疼痛的原因,增强患者的耐受力,并检查患者是否合适,有无腹胀,大小便是否正常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患者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支持。如疼痛确实不能忍受,应报告医生,给予恰当的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痛苦。
术后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情况、病理报告情况以及愈后情况,让患者放下包袱,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得到亲情安慰。给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鼓励早翻身、早期床上活动,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1.3.3 出院宣教 出院时要进行有关性方面的健康宣教,性生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隐私活动,和谐的性生活有助于夫妻感情交流,增加婚姻关系密切性和满意度,因此,出院健康宣教中,应加强指导。由于子宫全切术后,骨盆内组织损伤较大,阴道残端的愈合牢固度较差,过早的性生活潜在很大的危险,要向患者说明术后2~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禁盆浴,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 结果
通过对86例妇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仅有3例患者仍表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其他大多数患者都能正确对待手术,身心状态恢复良好。
3 讨论
较理想的护理目的,是要帮助患者在自身的条件下保持最佳身心状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如果忽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
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及观念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其常常是由于不正确或扭曲的认知产生的,如果纠正这些不正确或扭曲的认知,则可改善其心理和行为[3]。笔者对所研究的几例患者仍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如下。
3.1 尊重、关心患者 渴望得到尊重是马斯洛心理需要理论中处于较高一层的个体需要。当患者患病时,更希望周围的亲友、同事、医护人员能像对待正常健康人一样充分地尊重自己,不愿意看到歧视和冷漠现象发生。因此,对患者必须尊重和关心,注意礼貌和态度。
3.2 满足患者对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 患者渴望获得有关的医疗保健知识,希望了解自身的病情,盼望早日康复并且关注生活能力的恢复以及日后的保健。因此,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有关医疗知识宣教和保健指导,通过出板报、发保健手册等对患者进行宣教和保健指导,满足患者对知识的渴望。
3.3 善于稳定患者的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如焦虑、紧张、悲观、忧郁等)所导致的后果往往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善于在实践中稳定患者的负性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要察言观色,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尽量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其合理要求应满足,不合理要求给予疏导,解除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3.4 主动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由于患者的依赖心理较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更渴望自己有困难和不便时,能得到必要的帮助和体贴。这时,护理人员更需献出一份爱心,帮助、照料患者,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生活上得到帮助,增加一份心理的满足,也增加一份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3.5 护理人员要具备精湛的技术 护理技术水平作为衡量医疗单位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踏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在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快、稳、准,争取提高操作成功率。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威信。
综上所述,应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消除患者压抑情绪,指导患者积极寻求恰当的帮助和支持,主动参与护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自觉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指导,使患者得到家属和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减轻其焦虑水平,缓解压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同时亦强化了护理人员心理护理的意识,调动了学习业务的能动性,促进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曹月霞.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66.
[2] 周昌菊.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8.
【关键词】 手术;罪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护理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护理实践,发挥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职业优势,注重心理护理,使之成为心身康复的增强剂。
罪犯作为监狱医院特殊的服务对象,当面临手术时,将有比我们常人更严重的心理负担,如何减轻、消除罪犯手术前后的心理负担,是我们临床医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罪犯术前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它对罪犯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罪犯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障碍,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性心理活动。
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疾。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旦安排了手术日就又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有位女罪犯,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罪犯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罪犯的意见和要求。权威性的咨询对罪犯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罪犯,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如准备在局麻下做腹部手术,就应告诉罪犯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以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罪犯说明,使罪犯醒来后不致于惧怕。又如需作气管插管,或术后放置鼻饲管的罪犯,将影响说话,应事先告诉他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罪犯,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罪犯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另外做过同类手术罪犯的信息,对术前罪犯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交流。病房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情况,在罪犯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罪犯的安全感。在术前让罪犯看一下术后观察室,介绍一下术后护理措施也是有益的。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并可使罪犯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2 罪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罪犯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切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罪犯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2.1 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罪犯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罪犯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胸腹部手术理应咳嗽排痰,他们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这时护士应当重复讲述术前训练的咳嗽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咳嗽排痰,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罪犯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2.2 帮助罪犯缓解疼痛 罪犯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罪犯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罪犯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罪犯的疼痛。比如,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关键词】 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针对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对实施手术的患者采取术前健康指导,术中积极配合、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对手术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现就手术室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根据手术患者年龄、病情、经济条件、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对手术不同的影响,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待手术的患者住院后处于新环境,对手术环境的陌生,对手术缺乏正确及完整的认识而存在不同的疑虑,、怕疼痛、怕麻醉、怕出血,怕术中和术后出现意外,担心主刀医师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担心手术成功与否,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甚至彻夜不眠,不能配合手术。
2 手术前心理干预
2.1 做好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应放在手术前一天,根据手术通知单由巡回护士深入病房,查看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社会关系、文化水平等,然后去患者床前做自我介绍,与患者谈话时,护士要注意仪表端正、态度和蔼、言行规范,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对于患者的就医心理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目的及相关知识,麻醉方式与手术的关系,手术过程、参与手术人员的组成,介绍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手术经验、手术例数等;术前禁食的时间及更衣、备皮的重要性,术前充足睡眠和排空膀胱的意义;说明术前禁食、更衣、备皮的重要性,留置各种必要管道的目的,某些术前药物注射后的感觉等,同时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和姿势等,以发现线索,了解患者的感受,同时探知患者的真实想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反馈,对于护士不清楚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不要对手术解释得过于详细,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重点强调操作方法、时间控制及保护性医疗护理措施等,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并易于明白。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和手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加强护患之间的合作,消除其顾虑,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得到家属的帮助与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态。
2.2 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理干预 由于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和气氛较为陌生,在其进入手术室时需有护士迎接,并能叫出患者姓名及所要进行的手术名称,使患者感到手术室护士对其情况都很熟悉而增添安全感及信任感。
2.3 麻醉前心理干预 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多与手术患者交谈,向其介绍手术麻醉师的一般情况和细致的解释麻醉方式及麻醉过程,使其能更加信任麻醉师,更好的配合打麻药,这样不仅减轻了患者手术带来的恐惧、不安的情绪,也可使血压、心率保持正常,因此,做好其心理干预,增强其信心,能更好的配合麻醉和手术。
3 手术中心理干预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并始终陪伴手术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解答患者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从而减轻其恐惧心理,缓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紧张感与陌生感[1];同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禁止参加手术人员在手术室内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从而在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使手术顺利完成。
4 术后随访
术毕,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告之手术已结束,并护送其回病房,协助病房护士安置好患者,交待术中情况及保持各种导管通畅,防止意外发生。术后随访有助于手术室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通过多接触患者[2],更加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
5 讨论
根据手术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恐惧和紧张心理,并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护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及依赖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