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端的数控机床

高端的数控机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端的数控机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端的数控机床

高端的数控机床范文第1篇

Abstract: after the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duc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computer and application of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as involving the multi-discipline knowledge system has been vigorous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put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应用

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CNC machine tools; application

1.引言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于上世纪70年代由日本提出,是一门跨学科的系统级技术,而今机电一体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拥有自身基础体系的新型学科。此技术要求产品拥有高质量、小体积、低功耗、高可靠的特点,是一项能够实现系统最优化的技术。然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相应专业性人才缺口较大,而且我国的工业系统软硬件设施较差,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上应用方面广泛性和程度深入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需加大力度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提高我国工业系统的现代化程度。

2.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数控化水平较低

一个国家的数控化水平,是看其机床的数控化比率的高低,而我国较先进发达国家的机床数控化比率还有些差距,目前我国的数控化比率在生产方面大约在30%,在消费方面大约在50%,与发达国家的70%相差甚远。据统计,我国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占有国产机床品种的50%,最高的转速仅在2000转/秒,极个别的能够达到8000转/秒,而大型的、高性能、高精度机床仅占国产机床数量总数的1.5%~2.5%,达不到国外机械先进国家比如德国或者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在研发高端数控机床时,由于我国的核心部件开发能力不高,而且开发周期比较长,因此其中的核心零部件不是和国外合作研发便是依靠国外进口,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数控化水平的提高。

2.2严重缺乏核心技术

据统计在02年到08年之间我国的机床消费和出口排名世界第一,结果看似机床业比较发达,但相反的是我国的机床的利润不高,最多的是依靠经济型机床来出口,而高端的大型机床利润相当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的核心技术缺乏,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不高,而且研发周期较长,技术无法实现产业化,在核心部件的研发成本控制和性能校对与国外发达过肩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现在的中端、高端机床产业主要是进行部件的制造和组装商,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确实外资企业,中高端的机床的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来补充,而核心部件的价值就相当于机床成本的60%,这就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数控机床的盈利和发展。

2.3产品性能不高

数控机床产品的性能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由零部件的精度、转速等等因素决定的。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的零部件精度普遍不高,很多的零部件加工企业在精度方面达不到客户的要求,特别是在定位精度中的重复定位精度方面,仅有少数产品能够达到欧洲所规定的标准的定位精度。其次在转速方面,我国的产品在轴转速、移动速度、换刀速度方面与国外的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在国外的加工中心的快速进给速度大部分都能够达到40米/分钟,甚至最高的能够达到90米/分钟,但是反观国内的加工中心大多都在30米/分钟,小部分能够达到60米/分钟,与国外相比数控机床产品无论是在进给速度、轴转速、连续工作时间都有不小的差距。

3.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3.1自动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最大区别是在于“数控”上,而数控的最大含义便是能够减少人工的操作,具有一定的智能化。而自动控制技术是利用控制器控制机器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的运行,来完成某种控制任务,保证某个预定目标的实现。在数控机床中利用自动控制技术中的速度控制、高精度定位控制的技术来保证数控机床的正常工作,其中用信息处理技术来保证整个机床运行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操作干涉,有利于将人从复杂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由于人工干涉的减少更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和精度以及效率。

3.2伺服驱动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伺服驱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中相当重要的一种技术,其能够使产品的位置以及状态等输出量根据输入信号量的变化而得到自动控制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以执行元件和驱动为主要的研究目标,执行元件首先与数控装置连接,能够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其次由于机械的执行部件相连接,能够控制一系列动作的实现。伺服驱动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的动态性能,保证产品的精度标准,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数控机床的稳定性和高精度性。

3.3检测与传感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检测与传感技术是指将诸如速度、位置、温度、加速度、酸度以及其他形式的参考变量转换成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然后把这种经过处理后得到的电信号输入到信息处理系统中,接着由信息系统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机械执行部件的动作。正是由于检测与传感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数控机床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能够快速的做到准确定位,保证数控机床的每一步操作能够按照指令去执行,达到指令预期的效果,并能够实时的监测数控机床的运行状态,有效的保证数控机床的正常工作。

4.结论

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项跨多门学科而兴起的新兴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逐渐的形成自己的体系基础。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计算机行业发生着翻天幅度的变化,机电一体化作为微电子技术的新型技术代表将对数控机床的发展做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应用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是一个发展趋势,这会引发我国工业系统的巨大变革,将我国的工业生产引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胡家华.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21)

[2]刘磊,涂万阳.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04)

高端的数控机床范文第2篇

全称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项目,简称“核高基”。其中核心电子器件主要应用在国防科技方面,如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高端通用芯片就是CPU 等;基础软件产品就是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系统等。简单地说,这个项目就是花大价钱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 和软件操作系统。

科学目标

1. 开发微波毫米波器件、高端通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中间件为核心的基础软件。

2. 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国家安全等领域整机系统产品和基础软件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难点

如何建立中国自己的软件标准。如何应对国家专利、 贸易谈判(包括WTO 反补贴条款)等。

声音

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汉字联想输入法发明者)

要实现产业化,实际上我们所面临的难题不是技术问题,“ 核高基”专项所涉及的技术和产品大多是被跨国公司所垄断的,象微软、英特尔,你要能够进入市场和他们竞争,这是很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即使技术上赶上去了,市场可能还打不开。

极大规模的集成

仔细算算你家电子产品的芯片,应该不下100 片。严格地遵循着摩尔定律,这些电子产品以18 个月为一个周期贬值一半,而最新的电子产品配备的集成电路芯片则拥有着这些淘汰货两倍的处理性能。单位体积越小,就越能极大的集成。集成电路在纳米级进行着殊死的较量。

这就是残酷的半导体行业:芯片越做越小,性能来越好,价格却越来越贱。(参见《新知客》2008 年11 月刊《小肚能容的存储技术》。)但是这并不妨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成为当今全球装备制造业中最尖端的技术。它是信息技术的硬件核心。

项目概况

全称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项目。

科学目标

1. 实现90 纳米制造装备产品化,若干关键技术和元部件国产化。

2. 研究开发出65 纳米制造装备样机。

3. 突破45 纳米以下关键技术,攻克若干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初步建立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创新体系。

难点

缺乏完整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互相支持。配套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不高。国内的芯片生产商考虑到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兼容性与匹配性,以及日后装备技术升级和维护的需要,目前优先选择用进口装备。

高智能“机器制造者”

美国在10 年前制定的“集成制造技术计划及其路线图计划”中,就已经将智能化的工艺和装备作为未来制造业取得成功的6 项条件之一。实现智能化工艺的数控机床业牵动的是整个制造业的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又被称为“母机”,它们是造机器的机器,因此这个领域的科技水平影响到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到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制造业的各个大小领域。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早在2003 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和第一进口大国。今天,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的市场占有过半居世界第一,然而,只是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高端产品却很少。

2008 年9 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德制造领域的高端技术交流会议上,专家们把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思路最终建立在了以高档数控机床为基础的“下一代制造技术”。那将是更高速、超精密而且具有高度智能的制造技术。此刻,随着世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制造的出口环境已经显露窘态,坊间甚至盛传江浙和广州的制造业在一夜之间倒闭殆半。这也许是一种暗示:30 年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中国制造业大限将至。我们只有期待着数控机床行业在整合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最终带动着整个制造业的升级,且告别低端市场。

声音

屈贤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高档数控机床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直接关系到大飞机等专项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因为这是在为生产大飞机零件而研制机器。大飞机关键设备的加工、成型;发动机涡轮的设计制造都需要首先研制开发出相应的机床和基础设备。

项目概况

全称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项目。实施周期内的投入总概算为208.16 亿元,中央财政投入84.07 亿元,企业自筹124.09 亿元。

科学目标

1. 重点研究2~3 种大型、高精度数控母机。

2. 开发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能源设备等行业需要的关键高精密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

3. 突破一批数控机床基础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建立数控装备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中高档数控机床发展。

难点

1. 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2. 我国在高端数控机床生产领域,技术薄弱,而且有70% 的零部件依赖进口。

关联

高端的数控机床范文第3篇

1.1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

轴类零件是比较常见的机械零件,在整个机械行业制品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应用很广泛。按机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等。轴类零件在机械中承担着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的作用。

1.2轴类零件的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率和经济效益。尽管任一零件都有着多种的加工方法,但无论如何选择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要对零件图进行分析,研究零件结构的特点、精度、材质等要求;其次,根据实际的条件确定合理的工艺规程。1.3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一般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

2数控车床的概述

2.1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

近年来,数控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出现于1952年,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发成功的,自此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投入资金对数控机床进行研发、生产和使用。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年至60年代中期,这是我国数控技术的研发开始阶段;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数控技术逐步成熟并开始应用于车、钻、齿轮加工等领域;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积极引进日本、美国等先进的数控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使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1985年我国数控机床品种有了新的发展,但数控机床主要走中低端路线,80%的高端数控机床要进口,因此研发高档机床是我国目前发展的重要领域。数控机床由程序介质、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与检测反馈装置及机床本体这五部分组成。同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在机械结构上减少了齿轮、轴类零件和轴承的数量;在操作上减少了手动操作机构的设置,使常用的操作按钮数量更少,操作更方便、更简单。

2.2数控机床的使用范围

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很广,能够以编程的方式进行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实用性很强,然而,由于价格昂贵,数控机床的使用范围受到了制约,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加工设计。目前,该设备主要的使用范围是:①加工精度高、结构形状复杂的零件;②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尺寸加工设计的零部;③本身价值比较高的零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稳定可靠、高柔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等优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当生产批量在100件以下,用数控机床加工具有一定复杂程度零件时,加工费用最低,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

2.3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

(1)高速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而作为工业制造的必备的设备,我国机床行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数控机床已成为我国机床消费的主流。不同行业对于数控机床有着不同的需求,航空领域需要的是高速、精密以及多轴联动的产品;电力行业需要的是高刚性、大扭矩的数控产品;而汽车工业需要的是大量生产线的专用机床。(2)高精度化随着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数控化加工是机械加工行业朝高质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发展的趋势。我国对高端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用户对于高端机床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数控机床的高精度化发展,现在更专注于运动精度、热变形以及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研究,以求能够达到数控机床最佳精度状态。总的来看,市场对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已经过渡到中高端领域,普通机床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3)控制智能化当今的市场充分证明,现在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市场的热门需求和话题,智能化是机床行业发展趋势,个性化定制、系统解决方案,以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智能输送整体解决方案,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数控技术的智能化主要包括加工过程自适应控制技术、加工参数的智能优化与选择、智能故障自诊断与自修复技术、智能故障回放和故障仿真技术、智能化交流伺服驱动装置、智能4M数控系统等。(4)极端化(大型化和微型化)随着我国高精密产业的发展,数控机床越来越凸显出其自身优势,其能够适应我国大型机械化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满足大型装备的功能性要求,还满足了其精度要求。目前,航空航天、半导体、光学部件、超精密轴承等零件加工,引入了超精密加工技术、纳米级技术,该技术要求发展能适应微小型尺寸和微纳米加工精度的新型制造工艺和装备,而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球体磨床相比,增加了数控系统和相应的监控装置等,应用了大量的电气、液压和机电装置,使失效的概率大幅度降低。(5)网络化数控机床主要着眼于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支持的智能化生产,网络化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数控机床的网络化发展,能够实现数据参数的有效流通、共享,便于对数控机床的远程监控。(6)加工过程绿色化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这一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扩大,已经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数控机床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资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资源和环境问题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环保车床不断涌现,环保节能已成为工程机械产品升级的基本特征,绿色制造代表了未来全球发展的方向,环保节能机床的加速发展会使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3本零件的设计分析

3.1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3.2加工难点及处理方案

分析图纸可知,此零件表面由圆柱、顺圆弧、逆圆弧、圆锥、槽、螺纹等组成,对平面度的要求很高,为提高零件的质量,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形位公差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案:(1)结合加工零件的形状和材料等条件,选用CJK6032数控机床。(2)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编程时采用中间值。(3)加工工序为:预备加工—车端面—粗车右端轮廓—精车右端轮廓—切槽—工件调头—车端面—粗车左端轮廓—精车左端轮廓—切退刀槽—粗车螺纹—精车螺纹。

3.3零件设备的选择

根据轴类零件的特点,既有切槽尺寸精度又有圆弧数值精度,该零件的加工对于技术要求更为严格,而普通车床加工设备很明显不具备该优势。而数控车床加工精度高,能做直线和圆弧插补,且刚性良好,能方便和精确地进行人工补偿和自动补偿,可以保障其加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可以选择经济型数控车床,本文选用CJK6032数控机床加工该零件。该机床采用的是步进电动机形式半闭环伺服系统,设置三爪自定心卡盘、普通尾座或数控液压尾座,适合车削较长的轴类零件,且机构简单,价格相对较低。

3.4刀具与切削用量的选择

影响数控车床切削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及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这些都制约着数控车床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对于刀具的合理选择,能够加快数控车床的工作效率,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刀具的选择标准是刀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相对于普通机床而言,数控加工对刀具在刚性、精度、耐用度上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所选择的道具尺寸稳定、便于安装调试。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是很复杂的,强度、硬度、塑性、提供冷切削加工、机械性能都跟工件的材料有关。经过研究图纸发现,该轴零件加工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切削力较大,所以选择45钢为该轴类零件的材料。

3.5设置刀点和换刀位

高端的数控机床范文第4篇

■ 艰辛的探索之路

“装备制造业企业一定要搞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沈机集团总经理关锡友说,“沈机集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建起了开放式创新的体系。”

沈机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台卧式数控车床、第一台摇臂钻床、第一台卧式镗床。

但沈机集团的自主创新之路并不平坦。

上世纪90年代,依葫芦画瓢,从国外买来样机仿造;2000年前后,开始调整思路,买图纸,引进技术,但一份图纸加一台机床样品,至少100万美元。“花费了大量外汇,并没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先进企业的‘制造诀窍’不在于图纸,在于制造技术和开发技术。”关锡友说。

2000年以后,沈机集团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但一直是企业内部科技人员负责科技攻关,有多大本事,造什么产品,这严重限制了高端产品开发”。

近几年,沈机集团实施了名为“PRD计划”的自主技术创新战略行动,不断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开展集成创新。

沈机集团每年投入五六亿元研发新产品,逐渐退出低端产品市场,专攻中高档数控机床。国内方面,沈机集团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立研发平台,研究高档数控机床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际方面,与世界顶尖机床设计公司德国R+P公司合作,联合设计新一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

通过这些技术联盟,沈机集团在短短5年内,自主开发了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300余种,其中60%以上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许多机床打破了国外对航空等关键领域的封锁。

■ 给数控机床装上“中国脑”

如果说机床是制造业的工作母机,那么数控系统则是数控机床的大脑,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芯片,却控制着机床的速度、精度等。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基本上被跨国公司独占。

2007年8月29日,由沈机集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实施的“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国家鉴定验收。

由我国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中高档数控系统,首次成批配套安装在沈机集团提供的6大类、30台数控机床上。

经过双方联合攻关,在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产品上,“沈阳数控”系统替代了原意大利菲迪亚C1数控系统,可实现高速加工、五轴联动加工功能;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产品上,“沈阳数控”系统替代原德国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可实现车、铣复合加工、五轴联动加工功能;在双过程数控轮毂车床产品上,“沈阳数控”系统替代原使用的日本发那科18i数控系统;在立式加工中心和普及型数控车床产品上,使用“沈阳数控”系统替代日本发那科系列数控系统进行配套控制等。

采用国产数控系统的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能够加工具有复杂型面的高档叶轮、人像雕塑等工件,成功替代了原配的国外同类数控系统产品。目前,配套“沈阳数控”的30台高档数控机床已销售一空。

高端的数控机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端技能人才;多轴加工技术;资源配置

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形势迫切需要大量高端数控人才,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然而现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从总体水平上仍处在世界制造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尽管单机经济型数控机床普遍使用,中、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数控技能型人才。但随着数控专业学生大量增加,行业低端岗位就业热的慢慢降温,“数控操作工和扫地一样,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隐忧将会进一步暴露出来。从全球数控行业的发展方向看,普通数控机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加上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并逐步具备自诊断、自适应控制、逻辑分析判断等功能,除少量高精尖制造行业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对操作者的要求将降低。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特别是航空航天、核电设备等产业的高端数控机床需求大增,然而代表多轴加工技术的多轴联动数控设备和产品工艺大部分来自于进口;同时,掌握数控多轴加工技术的数控高端人才匮乏,客观制约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中、高职院校的数控人才培养体系只能满足经济型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需要,从国际上看属于初、中级水平,其结果影响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分析数控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研究高职高端数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的问题。

一、数控技术高端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和瓶颈

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的关键三个要素是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条件。只有深入调研、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创新数控技术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体系。

1.由企业技术转化到教育的周期,造成高端人才培养体系的滞后

以德国为例,企业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转化到教育的周期一般为5年,我国技术与德国差距在15年,说明我国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德国的差距至少在20年。

以技术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关键能反应出技术岗位需求,达到用人单位的满意,并实现多轴加工培养目标与现代技术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些顶层设计不好将制约专业整体建设,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

2.适应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国家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项目实施以来,教师通过顶岗实习、外出培训等培养途径,理论和实践技能都得到显著提升,但由于受高端设备应用和地域制造业水平的制约,掌握高端制造技术水平的教师数量偏少,从而影响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发,更谈不上教学方法改革。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时教学模式改革关键因素是教师,因此这一瓶颈必须打开,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3.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

随着全国入学人数的减少,招生竞争造成学生水平已参差不齐,而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需要学生具有可持续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按现在招生体制,如何使学生既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又具备高端技能是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4.高端设备价格昂贵成为制约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重要因素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理论,同时,需要学生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加以锻炼,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效果。目前,国外单台高端多轴数控设备价格昂贵,造成教学成本显著提高,很多院校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的实践条件,从目前看基本满足普通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条件好的院校,即便具备满足高端数控人才培养设备,但数量肯定不足,没有实践教学条件或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再好的师资条件、再好的课程设计都将无法实施,满足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会落空。

二、数控技术高端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办学条件和环境,本着为高职教育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和对策。

1. 以校企合作为突破,解决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制约问题。缩短企业技术应用与教学转换周期问题,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解决设备投资问题,结合我国现有制度环境,最佳途径是从深度与广度开展校企合作,当然,校企合作形式需要探讨,诸如合作办学、订单班培养都可采用。

2.充分发挥数控技术专指委在职业教育中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最大优化。数控技术专指委是机械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汇集全国数控教学的专家和企业资源。建议成立由企业、学院组成的联盟,解决多轴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开发特色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发挥第三方服务的职能,分析制造服务和教育服务供需双方的需求,并分类,定制具有一定规模的个性化培训;能够协调师资培养的企业环境,让师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和虚拟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