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管理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的内涵范文第1篇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知识管理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内涵;创新途径

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设置的科学合理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的影响着实验的建设以及相应的投资效益的发挥,并且对于实验室的工作管理人员积极性以及管理质量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高校实验室应该对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以保障实验室能够达到管理的目标。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时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为我国的发展做贡献。为了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培养创新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就需要创新,实验室需要具有创新理念的实验技术人员来进行相应的教学以及管理,以此才能够适应当前时展的需求。高校实验室应该为实验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水平,保障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管理思想没有与时俱进

当前,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是充分的强调目标管理以及量化管理,以致于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很少关注人的需要以及个性化的发展,认为管理组织成员之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没有形成相对平等的意识,这样就会导致实验室队伍不稳定现象的发生,从而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速度以及创新的整体水平。实验室管理工作在学生时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这样也会影响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协调发展。

2.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高校实验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机构,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其功效,当前高校实验室重复建设严重,人员分散,投资效益比较差,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教研室和实验室相对来说是独立的,不利于实验室教学的日常管理,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和适应高校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当前时展的需要,应该建立高效的实验室工作管理模式。

3.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效实验室相应的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其制约着实验室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发展,高校落后的设备建设以及缺乏相应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能够很好的为实验室的发展做贡献。实验室缺少相应的管理新机制,对于管理人员的缺少相应的关怀,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会影响到实验室管理的质量。

三、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有效措施

1.人员管理制度的创新

为了充分的调动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实施人性化管理,在人员少,相应的工作量大的时候,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对面临的情况有一个很深的了解,使其明白想要改变现状只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实验室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以实验室的发展作为努力的目标,大家应该将自身的利益放在一边,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作为自身要努力的目标,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共同的将相应的工作做好。

2.实验教学队伍的创新

当前时代的实验教学只是依靠某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其需要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教学队伍来共同努力,有效的配合才能够将实验室教学工作做好。所以就应该建设高素质的实验室教学队伍,使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从中地到快速的发展,将实验室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实验室项目建设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建设实验项目的同时,还应该组建实验室教学的团队,以此来共同的努力,促进实验室工作的良好顺利进行。

3.设备仪器管理制度的创新

为了保障实验室的一起能够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应该对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按照实际使用的情况,建立相应的设备仪器管理统计的项目,对于设备仪器的使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提升设备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以此来适应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4.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

实验室工作的前提就是安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就会被忽视,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建立安全第一的责任制,明确好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应该先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让其能够了解到实验室相关的安全事项。对于实验室内的设备和仪器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故障。

总而言之,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应该按照上级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以此来提升管理的水平,促进学校良好的发展。

知识管理的内涵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75-02

实训教学对职业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经历了十来年的基础建设之后,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经历了数量上的蓬勃发展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再以兴建场馆、增加设备数量为主要特征,如何规范实训基地的运营,营造实训基地生产、服务、管理的企业化实训环境,把企业车间的生产管理、工程案例、责任理念和职业经验引入学校教学,在基地运营中培育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养成质量及服务意识等内涵建设才是关键。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中引入“6S”管理模式的意义

“6S”现场管理是国际上先进的现场管理工具和现场管理方法之一,是品质文化、人的现场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础,是投资少、原理简单的管理模式。它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5S”现场管理发展而来。“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推行“5S”现场管理取得了成功,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海尔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又增加了一个项目――安全(SECURITY),就变成了“6S”现场管理。通过“6S”管理模式,可以规范现场作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空间的占用,减少浪费,提高商品效率和工作效率,从而可以促使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

通过引入“6S”管理模式,可以促使实训基地的物品摆放有序,标识清楚明朗,学生再也不用费时费力去寻找工量具,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经常性的清扫、检查,不断净化工作环境,可以避免污物损坏机器,维持设备正常运行,大大降低设备的报修率,有效控制生产、实训运行成本,使得产品质量有保障,从而能够改善学校实训基地的形象。而且通过引入和实施“6S”现场管理,学生不但可以更好地学到专业技术,还能学会“6S”管理方法,形成严格遵守现场管理制度的良好习惯,提高职业素养,为今后找工作增加筹码。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中“6S”管理模式的实施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文化建设、生产环境文化建设、专业技术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本文主要以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为例,阐述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中如何实施“6S”管理模式。

(一)管理制度文化建设

管理体系对一个企业影响深远,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以实训基地也应按照ISO标准、“6S”管理制度进行质量管理、现场管理体系建设,并形成制度文件。制度文化有利于明确基地职能,培育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养成质量及服务意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对现代制造技术中心现有的规章制度、运行机构和机制进行了认真梳理,修订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实施细则、技术规程,制定和完善了实训基地和实训教学过程的“6S”管理方案、实训基地“6S”管理的实施细则、学生行为“6S”标准、实习岗位职责、质量标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文件,使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化。

(二)生产环境文化建设

1.功能区域划分。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拥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原理机、快速成型机、线切割机、电火花机、注塑机、搭载式光学照相系统单臂三维测量机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现代制造及培训设备近60台,用于CAD/CAM的计算机120多台,设备种类较齐全。从实用性及模拟生产环境的角度出发,设备的陈列、环境的布置尽量模仿企业的布局,分有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电加工实训及CAD/CAM实训等十大功能区。其中数控加工区,从下料到加工、检测、装配、调试,工艺流程十分清晰,因此设备按工艺流程布局;数控维修实训区,则按检测、维修、装调等技术模块布局。特色鲜明的布局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阶梯,易于了解掌握工作流程,吸引学生追求高技能。

2.实训场所现场管理。对实训场所的现场管理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对实训车间进行整理,按要求区分有用与无用物品,清除闲置物品,从而减少场地、物品的浪费。第二,对整理出来的有用物品进行分类,按方便取用的原则进行摆放,为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提供特定位置,在相应位置做出标识,做到“一物一位,物归其位”,规范基地管理,减少寻找物件的时间及因错误使用部件、工具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第三,通过每天清扫及时发现问题,如设备和仪器、仪表等物是否积尘过多,是否有油、液泄漏现象等问题,以便查明原因及时对问题加以修正,降低故障发生率,同时也是对设备和仪器、仪表等物进行维护保养的过程。第四,通过设定标准保持清洁并定期分层检查、监督,维持整理、整顿、清扫所创造的优良工作环境。第五,通过严格执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标准,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实训场所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及素养。第六,通过以上步骤,即“5S”管理,使实训基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实现第六个“S”――Security,即安全生产。通过“6S”现场管理,也就是通过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生产(实训)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3.可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又称作目视管理,主要是对实训场所内的工具、物品等,通过定位、划线、挂牌等方法实现管理的可视化,起提醒、警示作用。通过建立技术产品陈列展柜,并标注有关的结构、技术原理、加工方法、技术发明人等说明,将技术流程、技术思想、技术人物典型事迹等图文并茂、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理解产品结构设计、制造流程;将实训的关键项目、工艺、生产过程用图文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每天的工作任务及实训流程、方法、注意事项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成为学生求知的参考。此外,还通过用表格或图片的形式表达基地内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特点等,使学生在学习操作设备之余,对设备结构、类型、功能、特点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不需要额外花时间就能有效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三)专业技术文化建设

专业技术文化建设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之根本,所有的一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高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们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强调结合工程实际,选用典型工作案例为教学内容的蓝本,注重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实训作品与生产产品相结合,传统工艺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减小学校所教与企业所用的差距。在实训教学形式上,采用一体化项目教学,在“所需”与“够用”之间找到平衡点。参照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师生按企业车间岗位扮演不同角色,如担任一线操作工、工艺员、质检员、工段长、技术主管、车间主任等,实行上下班考勤制度。强调动手能力训练与职业习惯、工作作风培养相结合,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入厂教育与生产(实训)全过程管理相结合。此外,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成为学习企业考核管理模式,考查的不仅是专业技能,还有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等。

知识管理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组织;内涵;特征;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64-06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带来的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跨学科研究成为当代大学面向复杂现实问题解决、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以及追求真理探索的重要战略。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研究报告。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这一重要报告;2005年,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研形成了《跨学科专题报告》;同年,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等欧洲八国召开了专题会议,提交了各国围绕跨学科研究的八份主题报告。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大学中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学术组织二元结构的基本体系之一,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组织体系。

一、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内涵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OECD组织了一项“大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调研”,指出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是指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2004年美国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指出,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简称IDR)是指团队或者个体的一种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报告强调,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只是跨越两门学科去拼凑出新的“产品”,而是要对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进行综合。

因此,从组织基本内涵上分析,根据跨学科研究的相关概念,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主要由受到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训练的成员组成,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在成员之间不断地互相交流,形成共同的合力,以致力于共同问题的解决,并在大学中获得正式的组织建制。其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该组织涉及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旨在完成那些不可能通过这些学科各自单独去完成的研究活动;二是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在学科边缘上促进一个综合学科(integrated discipline)的形成;三是组织致力于大的主题研究,研究者可继续开展自己所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同时在和来自其他学科的同事对于问题的共同研究与探讨中受益;四是组织围绕一个或者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应用于许多门类科学。

二、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特征

1、创新驱动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动力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源、食物以及太空探索等问题日益突出。创新性地有效解决和协调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研究来协同应对。实际上,自20世纪初以来,在科技创新与发展过程中,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性成果形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项针对原创性成果与跨学科研究关系的研究表明,科学家拥有跨学科的背景,擅长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融合到自己研究的领域,对产生科学原创性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在战略规划中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战略。例如,美国杜克大学相继制定了《跨越边界:90年代的跨学科规划》(1988)、《卓越战略计划》(1994)、《差异化:杜克大学战略规划》(2006)以及《2010杜克大学跨学科规划》(2010)等多个战略规划,该校的跨学科战略规划至今已经持续实施了25年。这些一流大学所实施的跨学科战略提升了大学的科研创新水平,带动了产业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2、学科交叉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知识形态特征

大学学术组织蕴含了知识特性,学术活动的“共同内容就是知识操作,只是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织和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近代以来,大学内部的学科制度化使得学院、学系在不同知识领域基础上得以确立,知识分工决定了知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但是,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知识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同一性、单科性和个体性向多样性、跨学科性和团体性转变,“知识操作”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学科,学科知识之间的复合创生了新的知识体系,学术组织在知识复合交叉演进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和衍生,大学内部确立了大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并予以制度化。例如,北京大学于2006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下设“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理论生物学中心”、“功能成像研究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涉及生物学、医学、纳米技术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再如,MIT媒体实验室整合了计算科学与艺术交界面上的广泛学科,对软件科学、机器智能、儿童学习、人机视图、可接触媒体、互动电影以及数字化修辞等进行研究。因此,跨学科学术组织具有学科交叉性知识形态的典型基本特征。

3、矩阵结构型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结构特征

“矩阵”结构是同时进行若干项目管理的一种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横向关系的组织系统,形成纵向和横向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矩阵结构。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往往由校内外项目的需求驱动,在横向关系上,主要基于内部多个学科组织的横向管理,这主要是受制于不同学科类型的学术关系制约;在纵向关系上,主要侧重于直线型的行政关系。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矩阵结构组织形式,适用于若干个同时进行项目的组织管理。既设置具有纵向报告关系的若干职能部门,又建立具有横向报告关系的若干项目小组,在大学跨学科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得较多。例如,伊利诺伊大学的贝克曼研究所便是典型的“矩阵式”跨学科研究所。纵向关系上设立教师联盟和报告制度,所长拥有大学学院院长身份,并向教务长报告情况;横向关系上主要是与学院和学系的关系,学校政策会为与研究所相关的学院和学系提供间接成本补助金,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定期由学院、学系和研究所等相关部门通过谈判进行分配。

4、分权与集权交错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体制性特征

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内在的学术分权倾向性。跨学科研究组织内每一个学科知识体系都相对独立地掌控着学科自身的学术权力,组织内部具有多学科性与基层学术组织特性,在组织结构形态上体现为注重与学院、学系之间的横向关系。因此,组织内在的学术分权性要求在组织结构上实施一种分权制形式的管理体制。二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外部的行政集权倾向性。从组织冲突视角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产生学科冲突时,分权形式很难通过自我协调模式获得调节;集权性的官僚制体系注重等级性与绝对权威,对于调节与解决这种学术权力冲突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实中,大多数研究型大学将跨学科研究组织置于高一级管理机构的协调管理之下,以便统一协调跨学科研究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学术资源。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外部具有集权性的诉求。加州大学设立ORU、MRU作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成了创建申请、资助、管理与评估等组织管理制度。ORU、MRU的创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须通过基层学术创建建议、学系主任、分校校长或者其人等环节审批;而在组织运行上,加州大学将官僚权力更多地配置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上一级管理机构之中,建立通畅和开放的各层级负责制度以及相应的报告制度来对下一级跨学科研究进行协调。加州大学的这种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权力体制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权力平衡,保持跨学科研究的张力与动力。

5、组织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跨学科研究组织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及其组织基础上整合而成,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中的一个基础性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创新与协同,形成融合不同学科文化与知识形态的机制。加里森(Peter Galison)的“贸易区”(trading zone)理论、富勒(Steve Fuller)的“社会认识”(social epistemology)理论、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 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理论以及汪丁丁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论等均致力于找到不同学科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一个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标准与评价的共同的认知参照框架。二是协调不同学科成员的学术活动。跨学科研究活动基于共同目标,将不同学科成员组织起来研究共同问题,因此,需要对来自不同学科甚至不同组织的成员的学术活动进行协调,致力于共同目标的完成。三是不同学科组织运行的协同性诉求。学科组织具有自身的人、财、物资源,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不同的组织资源整合,如研究团队的组建、实验室整合与共享、经费的共同投入等;同时,不同学科组织之间存在权力冲突,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进行跨边界的协同与管理,需要通过跨学科组织管理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推动学术与行政层面的冲突消解,包括组织运行、管理与评价等。

三、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

模式是一类在特定环境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因此,管理模式是指特定环境下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某种标准形式。受到特定目标、技术、体制以及环境等管理要素的影响,管理模式就有了不同分类。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需要共同的目标、完善的制度、良好的管理技术以及外部环境,但是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组织内存在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往往需要从体制上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根据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同,我们把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分为主任(所长)负责制模式、参与式管理模式以及共享型领导模式。

1、主任(所长)负责制

主任(所长)负责制是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管理的主要方式。主任(所长)必须是学术研究的带头人,同时又要承担组织中的行政协调角色。第一,领导学术研究,能够获得成员尊敬。主任(所长)首先是作为一个学术领导的身份,要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经历,把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获得成员的尊敬。例如,加州大学的跨学科组织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与任命制,每一个分校的ORU都由一位拥有终身教授职衔的主任(Director)负责。第二,纵横关系的充分协调。主任(所长)必须是一个很好的协调者,协调研究中心与相关学院、学系的关系,协调组织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查认为,“这一职责要求有良好的外交沟通能力……通过研究中心结构、运行与支持的最初设计以及明确与各学院、学系之间的关系,这些冲突可以被最小化”。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国际研究所由来自七个学院的高级教授组成,为了在竞争性资金筹措与减少教学工作量等方面实现冲突最小化,所长直接与学院院长们一起办公,成立教师执行委员会,以期融合各学院的目标与需求。第三,内部的有效管理者。主任(所长)要明确组织发展的使命、目标与方向,围绕研究计划制定发展战略和措施,争取外部经费与资源,实现内部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成为催化剂,他是研究团队与资助机构的沟通者,是横跨许多组织的‘边界人’(boundary agent),还要为组织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创设环境,要在领导力、综合能力以及技能技巧方面获得成员尊重”。

2、参与式管理模式

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要求成员发挥主动性,需要不同的学科成员参与,强调共同的目标和团队合作。因此,参与式管理成为跨学科组织管理的重要模式。参与式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跨学科研究组织中一般设有不同的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咨询顾问委员会、外部委员会以及内部委员会等,它们的成员要求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既有校内管理者、教师,也有其他学校或者企业、政府中的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决策与管理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是一种典型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大型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中心有10个执行委员会,由来自社会科学领域一系列学科的杰出教授组成,与中心主任关系紧密。这些教授的积极参与不仅为中心提供了广泛的指导,而且也使得中心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二是不同学科成员直接参与组织的决策。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展开需要学科之间加强沟通与理解,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是否参与了项目决策,这一过程往往成为学科之间冲突消解与相互沟通的过程。所以,这种管理理念让领导者从组织的金字塔位置上走下来,成为协助者与促成者,促使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潜能。MIT媒体实验室是该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创始人尼葛洛庞帝信仰一种自由的管理风格,让团队成员自由研究,负责自己的研究,让每一个研究者参与项目决策管理,对他们的研究创新与成功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参与式管理需要形成一种责任分担机制,从而确保跨学科组织的领导与管理达到目标要求。

3、共享型领导模式

托马斯·艾尼斯(Thomas Aenis)等人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权力型领导具有官僚风格,不适用于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环境。开放交流是跨学科团队研究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表明自身的价值观、促成团队的发展方向以及为团队发展提供远见卓识。跨学科团队的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共享型领导(shared leadership),所有的成员对于团队的研究过程与结果负责,根据环境的转换接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领导角色。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形式中,每一个跨学科研究成员作为一个成员领导(member-leader)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个体成员常常承担领导角色,在许多情况下引导研究同伴并做出决策。不过,这种管理模式要求研究成员具备团队中承担集体责任的能力,这是领导责任共享的一个前提;同时,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具有平等性,愿意并且有能力共同承担团队责任。

这种共享型领导实质上是参与式管理方式的一种,在初创期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中显然不适用。这是因为,当不同学科成员形成某一跨学科研究团队之时,由于学科成员的学科研究范式必须发生转变,而权力过于分散或组织过于松散不利于强化组织进程管理,难以管理不同学科的志业者及其研究范式。因此,这一模式整体上带有比较强的理想色彩,更加适用于成熟度比较高的或者小型的、可控性比较强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四、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实践路径

1、融合学科文化,形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学科文化是指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科知识性文化与学术部落社会性文化的统一。它既代表某一学科的价值、风格、术语系统、认同感与行为规范等,又代表一个个学术部落。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学科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成为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根源性冲突,“学术部落通过一系列手段排斥学科‘非法入侵者’来界定自己的身份,保卫自己的知识领地……要成为一门学科领地的成员,不仅要有本学科的精湛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对学院式群体的忠诚并遵守其规范”。

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 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理论提出了人际交流中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并被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交流与对话之中。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交流行为都意味着互动者之间的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学科人的共同基础是他们共同的知识、信念与想象,学科人通过交流形成一个可以沟通的语言体系,并将其他学科人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学科的理解之中。这是彼此双方共同知识、信仰与想象的结合,本质上就是一种学科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过程就是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的形成过程。管理者必须引导学科达到以下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开放学科文化知识边界,遵循学科文化性质与关系规律,促进学科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包容。二是寻求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范式。库恩指出,“一个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学科领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共同体的特殊性甚至研究的阶段性等,学科成员可能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三是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走向学科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跨学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学科文化对话的过程,必须基于学科之间的平等与信任,通过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行动,寻求共同基础,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2、开放组织边界,实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权力与结构契合

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开放学科组织边界为前提,形成纵横交错、具有很强支持性的矩阵结构,这是当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典型组织结构。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一部分成员来自于传统的学科组织——学系或者学院,并保持着与学系、学院的归属关系。成员接受学系、学院和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领导,形成一个矩阵结构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越来越不局限于两门或者三门学科的参与,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一种多维矩阵结构,形成一种网状矩阵结构关系,甚至走向一种更为激进与“革命性”的组织变革——“没有墙”的研究组织,完全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在其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流动性。例如,洛克菲勒大学没有学系,而以开放的实验室为中心开展跨学科研究。其“无边界”跨学科研究所并非按照某一学科或者研究领域设立,而是追求生物医药领域的多样化研究主题。研究者分别来自于多样化的学术背景和文化背景,大多数人共同工作在多个学科和学术交叉领域;同时,研究所由实验室部门和医院部门组成,这种实验室结构完全没有学科式“围墙”,大大减少了学系和学院的管理层次,而只有从事自由学术研究的科学家。这种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合作。

矩阵结构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组织权力的博弈与平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结构的稳定形态。大学具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大基本系统。跨学科研究组织既面临着来自纵向的科层权力冲突,又面临着来自同一层级的权力冲突,主要通过三种基本权力结构关系来进行治理与协调。一是民主治理结构关系。民主模式致力于学科成员共同参与治理过程、寻求共同基础,通过会议、座谈以及研究中的对话等形式,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甚至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力结构关系。二是委员会治理结构关系。委员会治理是一种模式。学术性委员会往往可由学术权威及其相关成员组成,有利于跨学科研究行动框架、路径的形成与实施,有利于学术冲突的协调与消解;而一些执委会、管委会则主要对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管理等工作负责,并给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提供意见和建议。三是科层治理结构关系。主任(所长)负责制往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的一种科层结构关系,但由于复杂的网状矩阵结构关系,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外部权力结构关系甚至更为重要。罗伯特·S·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甚至指出,跨学科研究组织仍然是一种科层制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向上接受上一级的协调与领导,向下指导项目研究方向、控制整个研究,具有科层制的合法权力。

3、改革同行评议,转变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资源配置机制

知识管理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活动;知识管理;实施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80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内涵

国内较为认可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定义为“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合理配置和实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图书馆的各项职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其内涵反映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要人的能力为核心、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知识创新为最终目标和实现途径。

2 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能够将图书馆中的业务流程、馆藏资源、专业技能等知识进行组织文化、知识库、信息通信技术等形式固化,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通过内部组织知识的共享与重用,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员工素质和服务能力。第三,能够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知识产品、高效的服务,可以帮助提升高校图书馆用户满意程度。

3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及知识活动分析

3.1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知识活动是以知识资源为核心,以知识鉴别、创造、获取、存储、共享和使用为过程的循环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不断创新、价值不断提升。知识活动的支持要素包括组织结构与制度、组织文化、技术设施三个要素,基于此,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模型

3.2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知识活动

鉴别知识:知识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的战略性步骤,主要是根据知识战略规划、业务流程分析、服务的知识需求分析,获取高校图书馆所需要的知识及其相关信息。

知识创造:是知识的创新活动,依据高校图书馆组织的知识战略和需求,完成知识创新的输出,包括新理论、新模式、新服务、新流程等内容。

知识获取。通过对存在于高校图书馆内部已有知识的整理和外部已有知识的获取,对隐性和显性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汇总,从而形成满足组织需要的知识体系。

知识存储:运用知识存储的技术工具将知识存储下来以便为知识共享和应用提供服务,知识存储一般需要知识的过滤、分类、存储和索引、更新与维护等活动。

知识共享。通过知识的交流传递,将个人或团队的知识扩散到高校科研、学习、交流和管理等系统中。

知识应用:通过对知识的合理有效的应用,挖掘发挥知识的价值,为科研、教学和学习提供支持,并在应用过程中提出新知识需求,开展新一轮的知识活动。

4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策略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应针对高校图书馆各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知识管理。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方面要重视馆员在知识的组织、传播和创新中地位和作用,挖掘馆内组织成员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有效的知识。另一方面,树立“读者第一”的管理理念,通过了解读者需求、深化服务、加强读者教育等措施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4.2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模式

知识管理实施需要建立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信息为内容、网络为路径和创新为灵魂的新型组织,增加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与沟通,提高信息和知识交流和反馈的速度。学习型组织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实现知识的更新、创造、共享和应用。

4.3 以信息技术设施、信息资源作为知识管理实施的技术支撑

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知识管理实现的保障和源泉,通过建立服务于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信息资源能够使知识管理的成果能够巩固和持久。

5 结 语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要以核心业务为导向,通过业务驱动实现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的有效衔接和互动。通过组织管理的文化融合、技术保障,实现知识创新、保护和持续改进,从而确保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力军.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