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感知生活 乐学乐写 美感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1、快乐作文的可行性
怎样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不抹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我近年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快乐作文,需要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写作过程。
2、快乐作文的前提工作
2.1 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老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袁虎的倚马作令”、“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
2.2 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 充分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学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它饱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了作家心血和生命。所以语文教材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从而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 教育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教学的不懈追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这引起了我们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度思考,通过寻求最佳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中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提醒我们不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而且要注意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中国有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同样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做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习的有效性会反作用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从而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带的这个班级两年前是个重组班级,刚开始时学生因为老师是新的,所以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班级纪律很差,学习习惯懒散,课前没有准备,课堂不认真听讲,经常有不做作业,甚至叫他们把作业补做好也不去完成等现象。班级就像一盘散沙,学生没有集体观念、团体精神,课堂学习效果很差。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下功夫狠抓班风、学风。从拔河比赛中渗透团体精神,从广播操比赛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从卫生检查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心中有了团体、班级,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班风越来越好,学生的思想就转到学习竞赛中了,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一年时间本班的语文成绩越居年级第一,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形成了班风促学风、学风带班风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教学的很重要的理念。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该走的一条坚定不移的道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打破了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发挥了课程资源的更大功能。关注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认真落实“用教材教”的策略,提倡把语文书读活读厚。
在教学完五年级下册《水》时,我就本课内容安排了一课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水的词语、诗句、篇章、名言警句等,在课堂上交流学习积累。学生搜集到的词语有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落石出、水中捞月、水泄不通、山清水秀、烟波浩淼、山高水长、川流不息……诗句有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的《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篇章有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名言警句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学生课外搜集的量大得惊人,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办法把搜集的和自身的感悟全部展示出来,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信心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培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中,学生不仅仅从课文中知道了水的珍贵,更从课外中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水的美,水的精神品质,水的教育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书被读厚了、读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关注课堂生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引起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早在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生成是个什么概念?我把它表述为:“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得以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标的再生服务。”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赶海》一课时,当学生领悟透赶海的乐趣后,进入了第四自然段(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学习。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闭眼,听老师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随着文字内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面对此时的大海,你想说什么?”学生们说了各自的感悟,这时有一个学生要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悟:“落霞与海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我一阵激动,你看他引用得多好,改动得多好,吟诵得多好,说明前面《少年王勃》一课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经典名句他领悟透了其内涵,同时又能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于对经典名句改动,从而把别人的知识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对名句修改,用在恰当之处,不是更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吗?我让全班学生谈谈自己的改法。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确定改成:“落霞与群鸥齐飞,碧水共长天一色!”“海鸥”改成“群鸥”是因为大海让海鸥生活幸福,自由自在,一定会有很多海鸥生活在大海边,同时,从书中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出海鸥确实很多,所以用“群”字更能表现海鸥的数量多,能看出大海养育了很多动物,是动物们的故乡。“海水”改成“碧水”是因为学生认为蓝蓝的海水一望无边,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群海鸥在晚餐后展翅在空中轻盈地飞翔,似乎是在散步,灿烂的晚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样的景色更美。可见,他们已经领会到了大海的美,热爱大海的那份感情更真实、更热烈了。吟诵一遍所改诗句后,我对大家说:“你们看,我们班有这么多小诗人,原来作诗也不难,我们也会作诗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在我的鼓励下,在接下来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四、提倡多种渠道加强积累
评判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我们通常会以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一挥而就来衡量。满腹经纶、下笔成文是语言积累丰富,出口成章、一挥而就则是语文能力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它强调加强学生的语文亲身实践,更关注学生的语文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还针对语文学科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的现象,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阅读,重积累”的学科特点。从阅读的面和数量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上提出了明确地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阅读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要求,其意义非同一般。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语文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我们应通过引导学生超越课本,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提高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
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我上初中的时候,刘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
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
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以后,每次作文课,同学们都要求我带他们去野外,我也根据写作的实际需要,尽力的满足他们的意愿。并在野外的活动中引导他们找写作的素材,感受生活的美好,使他们有“心”去写作。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对作文不但不那么害怕了,而表现出了一种想写作的欲望,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一个很好的开始。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下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办过“棋盘山”文学社,在管道峪中学的时候,曾经和古月中学的“山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古月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关山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春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秋天》、《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中游泳,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于是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回来后我再让他们继续写这次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景象和感受。虽然语句不太通顺,但内容是真实的,是活的。
以后,每次作文课,同学们都要求我带他们去野外,我也根据写作的实际需要,尽力的满足他们的意愿。并在野外的活动中引导他们找写作的素材,感受生活的美好,使他们有“心”去写作。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对作文不但不那么害怕了,而表现出了一种想写作的欲望,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一个很好的开始。只有学生的心活起来,写出的文章才会活。
一、学生提问的意义
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表现;学生的发问,反映出他对课题理解的深度,有的心理学家把提出问题看作是“思维的路标”。创新都是以发问为前提的,学生提问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提问能为学习活动导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连串不同层次的问题产生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疑是创新学习的动力,质疑则是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给下一步的学习带来新的契机和起点,都为下一步学习过程提出了新的导向。
(二)学生提问能激起思维活力。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感到有问题必须解决,才会积极地去思考。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产生活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第六颗钻石》时,当“我”拾起五颗,第六颗怎么也找不到,学生就问:钻石到底哪里去了呢?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把两个人的对话多读几遍,问题迎刃而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独力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生提问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出过石破天惊的感慨:“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灵性中的真、善、美。他们所提问题,或对或错,或深或浅,都是学情的真实反映,在教学中,我时常根据学生的提问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计划。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原计划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进行教学,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小兴安岭的秋天都有哪些景物呀?”这时我随机说:“大家先把这段找出来读一读。”这样,我们就先学了秋天的段落,又学了其它季节的。教师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节教学步伐,改进教学方法。
二、学生提问的分类
关于学生的提问,很少有人分类。甚至不少人将提问与质疑混淆。我认为,提问与质疑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前者是个大概念,后者是个小概念,是提问的一种。从提问的性质上,作如下分类:
(一)疑难性提问。即质疑,这种提问是人们普遍倡导的,也是学生最常用的提问题方式。质疑性提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学生未知中的疑问。学生学习语文,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由已知到未知,螺旋上升。学习未知的东西,更有疑难问题的产生,学生都应质疑问难。就难点来说,有的是教材本身固有的,往往学生普遍感到疑难,如古诗、古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有的在教材本身来说不是难点,对于一些基础差或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却成了难点。
2、学生已知中的提问。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的水平,同教材中所提供的新内容、新概念不一样,所产生的矛盾。产生疑难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已有知识、经验方面的原因(知识、经验不牢固或缺漏等)而产生的;二是由于理解水平方面的原因(疑难的有无与多少,反映学生间理解水平的差异)而产生的。
(二)设想性提问。这是一种设问学习法,即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材料,尤其是阅读课文。一般有三种情况:
1、假设提问。提出假设,是学习、科研的重要方法。例如:《刻舟求剑》一课,可以是:假如让我来求剑,我该怎样做呢?再如,一些想象作文题是假设性的,如《假如我当老师》、《假如我是记者》等。
2、自己设问。阅读课文前,自己提出若干问题,作为自学的思路指导,带着这些问题思考。内容包括: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为什么、结果如何等六个方面。学生如果能从这六个方面探讨,还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三、学生提问方法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愿问、敢问,还要培养他们善问。学生提问的方法与质量直接相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时时悬设一个具有指导性的问题,不仅可使阅读全程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可不见断地获取知识的启迪和智力劳动的乐趣。
(一)让学生明确问什么。从一般意义上讲,学生是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但是,我们要逐渐引导学生讲究提问的质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主要应提问什么?
1、提问关键问题。它的解决可以为其它问题的解决打开缺口。中心与关键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中心处也是关键所在,有时是分别存在。如引人注目的开头,巧妙转折的过渡,催人深思的结尾等。
2、提问疑难问题。学习不能不求甚解,疑难问题应该提出解决。疑难问题常常是学习进程中或深入学习的绊脚石,提出解决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3、提问中心问题。学会抓主要矛盾,从中心问题的解决带动非中心问题的解决。如中心词、中心句、中心意思、文章的重点处等。
4、提问系列问题。这样的提问,俗称“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究精神,利于向深度和广度探求。
(二)让学生明确怎样问。多方面提问。这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好方法,陶行知说的好:“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问八贤弟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2〕他以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提问的方法。
四、学生提问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对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敢做;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敢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有活动的环境;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保证。〔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多方面的工作,下面列举几点:
(一)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提问欲望的激发,需要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气氛是营造自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应热爱、尊重、理解学生,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沉浸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心理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意识不断强化,才会敢于质疑、敢于发问。 (二)指导学生生疑提问。前面已讲过学生提问的方法,这里从指导学生生疑、提问的角度,谈几点启疑的方法:
1、让学生自学生疑。学生只有在自读、自悟、自练中,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点而不破让学生生疑。就是暗示可疑之处,或点明可疑的范围,诱导学生去思索,去辨别,自己发现可疑点,从而提出问题。
3、利用矛盾引导学生生疑。在教学中,教材内部、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经验、思维水平等方面,常常出现碰撞,即矛盾。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矛盾,引导学生从“无疑”中生出“有疑”,再由“有疑”探求“无疑”。
(三)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诸因素所制约的。如思想品质、思维能力、知识经验、个性习惯等,教师应注意全面培养与提高。
(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凡事好问。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但往往不被重视。教师要充分尊重、爱护和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好问的天性,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兴趣和勇气。
(五)实施开放式教学。〔4〕这里说的“开放”,不是向别人开放,而是向自己教育对象开放。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大胆放手,把语文课上得扎扎实实,生动活泼。开启学生的心灵空间,使学生的头脑真正得到解放,让他们喷溅起智慧的火花。实施开放式教学,从培养学生提问这一课题来讲,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彼得•克莱恩曾说:“当孩子们在帮助下自己去发现那些基本原则时,他们学得很好。”
2、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要解放学生的头脑,首先,要把思考的时间还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思考,提问、求答;其次,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副作用,突破思维定势,大胆地想开去;第三,巧设疑问,激活思路。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可设问:“北京的圆明园,你认为是重建还是保留现状?为什么?对于这类问题,学生会个个跃跃欲试,争先回答与发问。
3、把活动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余地与环境,去发现,去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正确与否,还是价值的高低,教师都要以满腔热情的态度,认真听取,予以鼓励。对那些利于理解教材、启迪学生思路的关键性问题,教师在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要着重加以诱导,组织讨论或争论。
(六)激励学生的批判精神。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但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可能提出一些偏激的问题,对于这种积极的提问我们应体谅和保护,然后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偏激,让学生保持这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坚决避免学生受到任何打击,避免想问而不敢问,或怕问错丢面子而不想问。
参考文献:
[1] 课堂提问的艺术: 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美)丹东尼奥等著宋玲译
[2] 《小学语文教学参考》
[3] 课堂提问的艺术 刘显国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