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资产证券化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晏露蓉研究了林改后林业火险的推广情况,发现林农对林业保险认识不足制约了森林火险的拓展。福建省将森林火险定位于为林权抵押贷款的配套措施,投保森林火灾保险是林权抵押贷款的前置条件之一,导致农民对林业保险产生认识偏误。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森林火险的定位。
李彧挥、孙娟、高晓屹基于福建永安市林农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累积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林农对林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发现林种类型、林农的特殊经历、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区域、林农受教育程度以及政府是否对保费进行补贴对林农购买林业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用材林面积与投保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林农有特殊经历的知识面更广,收入更高,投保意愿更加强烈;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政府的保费补贴与投保意愿都呈正相关关系。他们提出通过针对不同林种设置差异化险种,加大保险费用补贴力度等方法提高林农的保险意愿。
陈盛伟,薛兴利分析了林业保险的技术难点,指出林业技术术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及林业生产施工与作业过程中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的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能够对林业保险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对其他林业融资方式的研究
其他林业融资方式包括林业信托、林业基金和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薛艳、杨淑波认为林业产品存在巨大供需缺口,林业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林业信托提供了产业基础。提出林业信托可以通过贷款信托、股权融资和租赁融资的方式作为林业引入资金。
陈锡文、李屹、陈兴良等人分析了英、法、美、日、澳大利亚和瑞典林业基金的特点和作用,指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林业基金制度,必须从法律上明确建立林业基金制度,明确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能够落实的林业基金来源。必须建立健全林业基金管理制度,严格界定林业基金使用范围,在广筹资金的前提下,林业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左旦平、张式楷认为由于缺乏基础理论指导,林业基金制度最初设计方案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包括建立林业基金制度的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并没有开辟出新的融资渠道;关于林业基金管理的内容空泛;林业基金制度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对外部配套条件缺乏深入研究。他们从传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角度对林业基金制度实质和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个建立林业基金制度的基本理论框架。
潘焕学、秦涛、张元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含义、条件和森林资产的特征,分析了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提出了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并且提出通过推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的改革,健全信用评级体系;完善森林资源流转制度,建立统一的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措施三项措施推行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
总体看来,目前对于林业金融问题的研究,理论层面的分析较少,实践层面的探讨较多;定性分析的研究较多,定量分析的研究不足;提出的对策以宏观政策方面的建议为主,微观的、技术层面的建议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制定政策做为指引,另一方面要重视通过定量分析进行研究,寻找地域性差异造成的特殊性问题,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因地制宜的开展林业金融业务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秦涛,田治威,潘焕学.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战略框架构建路径[J].绿色财会,2008(9)
2.孙丰军,米锋,唐信夫.有关解决中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9(2)
3.周伯煌,宣裕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消解[J].林业资源管理,2006(6)
4.郑宇,肖平.林农参与林业投资的障碍分析[J].绿色中国,2005(10)
5.黄安胜,张春霞,苏时鹏,郑晶.南方集体林区林农资金投入行为分析[J].林业经济,2008(6)
6.盛均全,张彩虹.对林业重点工程投融资体制的研究[J].学术界,2008(2)
7.陈玲芳,金德凌.公共财政支撑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J].闽江学院学报,2005(2)
8.秦涛.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6)
9.王洪玉,翟印礼.政府林业投资低效率与监督激励机制[J].中国林业经济,2009(1)
10.九杰,李音.林业投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11.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林权改革与金融信贷服务创新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8(3)
12.孙霄,陈学群,林森,文彩云.福建省林权抵押贷款情况研究报告[J].林业经济,2009(4)
13.韩立达,王静,李华.中国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9(6)
14.贾卫国,俞小平,潘家坪,姚萍,沈文星.福建集体林权改革中的金融创新与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
15.刘振海,肖化军.发展农村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金融,2007(21)
16.俞小平,聂影.福建省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7(11)
17.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J].福建金融,2009(9)
18.晏露蓉.反思与建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金融问题研究——基于福建案例分析[J].林业经济,2010(2)
19.俞小平,聂影.福建省林业小额抵押贷款的障碍与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5)
20.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实证研究[J].福建金融,2006(10)
21.刘红梅,周小寒,王克让.加快发展我国林业保险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1)
22.樊毅,张宁.我国林业保险问题透视及其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12)
1. 试论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
2. 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
3.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目标
4. 试论资产的计量属性
5.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6. 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7. 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价值计量与摊销研究
8. 试论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
9. 试论会计环境
10. 论环境会计的概念结构
11. 绿色会计初探
12. 绿色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13. 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思考
14. 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思考
15. 对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再认识
16. 政府会计基础的比较研究
17. 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活动
18. 上市公司的会计问题研究
19.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20. 关于成本考核指标的探讨
21. 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
22. 作业成本法核算初探
2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
24. 对作业成本管理的认识
25. 试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26.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的探讨
27.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
28. 理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29. 试论会计规范
30. 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关系的研究
31. 重组会计研究
32. 破产会计理论研究
33.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评价
34. 对新型责任会计初探
35. 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
36. 建立和健全会计市场的探讨
37. 探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新思路
38.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39. 浅谈会计文化及其构成要素
40. 借款利息资本化有关问题的研究
41. 浅议可转换债券及其会计处理
42. 论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
43. 存货准则中有关问题探讨
44. 成本报表体系问题研究
45. 浅议收入的含义及其层次结构
46. 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认识
47. 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48.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
49. 试论会计信息的地位与作用
50. 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51. 物价变动条件下会计核算的现实选择研究
52. 债务重组及其会计问题的探讨
53.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剖析
5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探讨
55.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56. 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模式的探索
57. 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58. 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
59. 如何构建会计监督支持系统
60. 关于企业商誉评估的思考
61. 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研究
62.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63. 行为会计探讨
64. 资本市场与会计准则
65. 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理论体系
66. 资产计价目标和计价方法之间关系研究
67. 企业激励制度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关系的探讨
68. 无形资产价值确定的探讨
69. 无形资产价值摊销方法的探讨
70. 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71.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探讨
72. 关于企业实行责任会计的调查报告及其分析研究
73.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情况的调查研究
74. 《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5. 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研究
76.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77. 实质重于形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78.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79. 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收益质量
80.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主要差异研究
81. 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
82. 论资产减值会计
83. 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及治理
84.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
85. 完善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86. 对理解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思考
87. 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研究
88. 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研究
89. 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研究
90. 存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1. 固定资产盘盈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2.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3. 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4. 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5.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6.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7.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8.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99.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2. 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4. 财产清查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5. 职工薪酬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6. 亏损合同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7. 债务担保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8. 产品质量保证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09. 债务重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0. 视同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1. 其他收入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2. 售后回购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113. 售后租回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4. 产品分成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5. 补贴收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6. 销售退回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日后调整事项)
117. 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8. 委托代销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19. 受托代销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20. 重大会计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21. 对外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22. 接受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23. 借款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24. 以地换房和以房换地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125. 我国预算会计组成体系探讨
126. 我国预算会计主体探讨
127.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28.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对预算会计的影响
129. 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的预算会计
130. 论权责发生制在预算会计中的应用
131.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会计要素比较研究
132. 行政事业单位长期资产核算改革研究
133. 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结合模式研究
13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探讨
135.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差异问题研究
136. 西方政府会计与我国预算会计差异问题研究
137.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138. 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关系探讨
139.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140. 会计诚信建设问题
141. 养老金会计的探讨
14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3. 财务会计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研究
144.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145.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146.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147. 从企业的安全性谈偿债能力分析
148.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
149.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
150.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151. 讨论企业负债经营
152. 会计准则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153.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154.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途径探析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类
1.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
2. 论企业筹资决策
3. 建立企业内部责任会计体系的探讨
4. 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5.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6. 试论企业投资决策中的若干问题
7. 资金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意义和应用
8. 我国推行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论租赁筹资
10. 企业各种筹资方式比较研究
11. 金融市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12. 企业预算的性质、体系及编制分析
13.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的分析研究
14. 建立责任会计在会计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15. 试论财务管理的职能
16. 试论风险投资决策
17. 对资金成本问题的探讨
18. 宏观成本管理的探讨
19. 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
20. 关于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探讨
21. 产权资本保护研究
22. 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3. 现有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指标的探讨
24. 论现代企业的分权分层管理
25. 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水平的探讨
26. 稳健性原则对企业财务风险决策的影响
27. 对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
28. 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主体
29. 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
30. 风险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31. 银行借款的案例与分析
32. 论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工作
33. 现代企业制度下权益财务管理的特点
34.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
35. 破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36. 企业改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37. 企业偿债能力研究
38. 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改革
39.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40. 试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41. 对财务比率分析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42. 试论企业负债经营
43. 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44. 融资租赁的案例与分析
45. 论管理会计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46. 论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
47. 资本投资方案经济评价中“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估量问题
48. 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及局限性
49.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的成因与对策
50. 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51. 论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
5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5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4. 上市公司的筹资策略及效果分析
55.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
56. 盈余管理的探讨
57. 收益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58. 作业成本计量的探讨
59. 质量成本的研究
60. 经济增加值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和做法的研究
61. 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
62. 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分析
63. 投资决策的案例与分析
64. 负债筹资的案例与分析
65. 股票筹资的案例与分析
66. 股利决策的案例与分析
67. 成本决策的案例与分析
68.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案例与分析
69. 本量利分析的案例与分析
70. 现代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71. “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
72. 企业反并购对策研究
73. 论企业技术创新与财务管理创新
74. 高校贷款融资风险防范的举措
75. 中西部企业在大开发中财务问题与对策
76.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策略
77. 成本控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78.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79. 加强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
80.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8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8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83.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84.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85.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6.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87. 债转股问题研究
88. 本量利分析应用问题研究
89.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90. 财务比率分析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91. 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92.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93. 浅析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
三、审计类
1. 论经济责任审计
2.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新要求
3. 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4. 经济效益审计中的效益评价方法
5. 论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
6. 建立审计信息制度
7. 试论审计信息与审计决策
8. 试论投资效益审计
9. 审计抽样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研究
10. 试论投资效益审计
11. 审计抽样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研究
12. 小规模企业审计
13.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14. 重建我国审计信用的思考
15. 论审计环境
16. 审计技术与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17. 论优化政府审计环境
18. CPA业务拓展与独立性的冲突和协调
19. 现代企业如何搞好企业内部审计
20. 上市公司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21.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比较
22.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应用
23.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审计方法创新研究
24. 论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25. 论审计的独立性
26. 会计师事务所的作业组织结构优化研究
27. 论审计质量控制
28. 浅谈环境审计
29. 论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方法
30. 论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化
31. 浅议廉政建设在规避审计风险中的作用
32. 浅议政府采购审计
33. 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34. 财务欺诈审计风险防范
35.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36. 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
37.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及防范技术研究
38. 风险防范技术及应用
39. 会计数字游戏的识别
40. 农村经济组织的审计监督研究
41. 资产证券化审计研究
42. 内部控制报告规范研究
43. 现金流创造的审计研究
44. 资产魔方的审计问题
45. 资产减值审计程序研究
46. IPO审计规范研究
47. 民间非赢利组织审计问题研究
48. 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
49. 会计地雷防范研究
50.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5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52. 于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53.电算化系统审计
四、会计电算化类
1. 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作用
2. 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
3. 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4.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 中外会计信息化现状比较研究
6.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
7. 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8.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问题的探讨
9. 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探讨
10. 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11. 我国会计信息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与调查
12. 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
13. 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
14. 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
15. 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
16. 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
17. 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
18.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
19. 我省会计信息化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20.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
21. 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
22. 网络财务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23.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冲击和影响
24.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25. 企业ERP实施与业务流程重组问题研究
26.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的实践研究
27.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28. 财务软件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29. 会计软件通用化问题研究
30. 信息技术发展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影响
31. 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32. 会计软件的质量及其保证
33. 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34. Excel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35. 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与会计业务重组研究
36. 网络财务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37. 对我国当前财务软件的探讨与分析(以用友为例)
38. 关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电算化业务能力的探讨
39.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40. 新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41.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42.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分析
今天上海自贸区内的“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正好给了我们有幸参与到自贸区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一次很好的调动全球金融资源、打造中国经济强国模式的绝佳机会。为此,我们根据“微笑曲线”中实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梳理出基于“国际经验比较”得出的以下“金融服务”的发展模块:
1.中国产业升级的紧迫感和外在压力必须要让金融服务模式去开拓一条全新的“企业家(科技创新)金融”的服务模式。 自贸区给中国金融开放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它倒逼改革、催生创新,但同时也隐藏着未知的风险
现有的中国银行业的贷款模式根本无法胜任差异化业务特征的小微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平台,充分调动海内外社会高净值人群和成功企业的财富收入,以及产业资本去支持回国创业的海归人才和受过良好高等教育训练的知识人才的创新业务。甚至可以引进海外成熟的天使基金团队,并动用一部分国家的创新资金,经由第三方项目评估的专业机构认证和专业金融部门的运作,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因为一旦项目成功,它的收益回报与成熟产业相比,获利时间“长”而且“高”,这很符合政府的长期社会保障资金的运作要求。另一方面,作为政策建议,我们还希望缺乏人力资源和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家,应该调整自己的盈利模式,抓住上海自贸区这次千载难逢的准入机会,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向支持青年人才的“慈善家”转变(而不是做自己不擅长的银行家),以自己积累下来的、宝贵的“产业资本”,和当下最称职和最专业化的海内外的“金融团队”相结合,然后再努力去寻找最有创新精神和才干的“青年企业家”——这样三者的有机结合,一定会让中国的“硅谷金融”等“直接金融”的服务平台崛起。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要让中小银行走专业化金融服务的融资模式(又叫“关系性金融”),从而既能避免中小银行之间业务“同质化”所导致的过度竞争问题,又能培育中小企业走向业务“精益求精”的专业化发展模式。
德国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模式是:中小银行不仅从事商业项目投资的前期贷款,而且针对企业日后的任何金融需求,比如,企业资金账户管理、企业财产保险等,它们都会提供“一站式”的全套服务。从来不会出现,放弃自己擅长的汽车行业贷款,为了谋求客户愿意支付的较高的利息而“移情别恋”,把有限的资金转投到其它不熟悉的行业;更不会自己主动出击,去降低贷款利息,争夺其他银行的客户。之所以他们能坚持稳定的“关系型金融”服务模式,是因为监管部门也会遏制“靠息差调整”来争抢客户的现象。
当然,在这种关系型的金融服务模式中,全方位的金融业务的开放,不仅是企业客户的需要(因为他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问题上,通过专业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来确保自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的不败地位),而且中小银行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需要混业经营的服务模式来支撑“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成本(即它们和大银行靠“规模的经济性”取胜不同,谋求的是“范围的经济性”),比如,中小银行除了提供企业贷款服务以外,还会帮助客户销售它们发行的股票以获取必要的佣金。只有满足了客户提出的各种需求,才能让中小银行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自贸区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应该加快开放中国金融业的“投资金融”业务,从而更好地调动全球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能力,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如果没有国际金融业务能力的银行和券商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就无法成功。最多就停留在目前资源投资和设立办事处的水平上,根本无法确立中国跨国企业和跨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要充分利用金融开放的特殊环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业务平台和制度体系,从而促使中国企业在海外公平竞争的环境中,“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转型发展。
4.今天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不能离开政府公共服务的贡献,尽管在前一时期“政策红利”(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过度发展和土地财政的后遗症,给政府投融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未来“政府金融”的服务体系,要更多地通过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效率来推动。 中国货币今天使用的“低效率”(大量资金沉淀在房地产市场中)问题会为明天的市场风险埋下后患
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也是释放内需力量中,政府必须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养老金的管理除了优化人口结构之外,更要发挥资本市场创造财富的经验。事实上,今天从美国的运作模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养老金的收益来源,主要是通过股息和高收益债券回报来分享优质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不是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和变现能力来获取应有的投资回报。因此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政府养老金运作的收益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业务,要培养一批强大的中国企业军团,为未来中国资产市场财富创造能力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全球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代价,必然要求我们将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延伸到绿色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环节,为此,支持这种从前端的“产业金融”向后端的“商务金融”延伸和转型的任务,就必然成为上海自贸区率先应该完成的任务。
今天打造“物流金融”、“租赁金融”、“仓储金融”、“航运金融”等创新金融业务,对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由此推动的服务业繁荣格局至关重要。如何由此产生能够给金融机构带来主打收益的盈利格局,如何控制高违约的风险,这是接下来中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对政府部门而言,商务金融“真实状态”的识别和提高商务金融运转的效率,可能是我们政府最需要补上的“专业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的香港金融业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可以在自贸区起步的阶段中,获得更多的合作和共赢的机会。
6.金融体系建设一定要把大众财富收入增长作为重要的努力目标。但是,由于当前国际金融环境的复杂性和监管水平的局限性,上海自贸区的亮点并没有在人民币财富金融管理的离岸业务上得到体现。
中国市场缺乏健康投资的安全资产。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闲钱投资到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利用土地资源相对于货币的稀缺性,又观察到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那种“避免硬着陆”的调控方式,来做出房价今后只涨不跌的“安全性”判断。于是,这更加会导致这些社会大众把长期的闲资放在房地产市场中进行“储蓄”的后果。这样一来,中国货币今天使用的“低效率”(大量资金沉淀在房地产市场中)问题就会为明天的市场风险放大埋下极大的后患。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的契机,吸引海内外优质的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专业化金融团队,共同打造中国大众“财富收入增长”的市场繁荣格局,以制度建设和完善作为改革的切入点,以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追求作为监管的努力方向,来替代今天靠“资金市”和“政策市”支撑中国股市市值的尴尬局面。
7.消费金融业务的过度扩张会惹来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在加强征信管理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能力。尽管如此,由于今天中国人均收入较为低下的局面无法短期内得到彻底的改观,所以在这方面,上海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应该谨慎推进。
中国今天消费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是表面上的信用问题和流动性问题,而是隐藏在后面更深层次的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共同推动的“双重道德风险”的问题。
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要注意“度”的把握,要为真正有能力消费的群体提供便捷,而不是在没有征信和资产证券化能力的前提下,打着“刺激消费”的旗号,无视系统性风险,而贪图暂时的高回报,有意把未来可能的违约风险,留给了目前鼓励金融服务刺激消费的中央政府。很多擅长做“产业金融”的制造业国家都因为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的扭曲,而出现过严重的金融危机。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和本世纪初韩国LG集团信用卡业务危机都是这类问题的典型案例。为此,在上海自贸区内,应该把“消费金融业务”的开放,放到最后的负面清单管理的试验中。
8.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拓展。虽然这次负面清单中限制了很多人民币离岸业务开放政策的实施,尤其比较集中在财富管理的金融领域,但是未来中国“全球化金融”服务模式的确立,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深化后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一个货币或区域货币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住脚,需要围绕货币的“三大功能”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本币计价的财富安全:
首先是国际支付结算功能。这一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取决于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产品、资源要素的进出口、航运物流所提供的服务等)竞争力,是否能提高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外汇结算中所产生的人民币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输出市场所需要的人民币?目前政府层面上的货币互换对人民币输出效果十分有限,启动境外人民币结算业务会成为推进人民币输出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中国的贸易结构中,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贸易逆差也为我们输出人民币提供了有利条件。最近,总理给上海自贸区建设放松要素价格管制的先行先试的“制度红利”,其意义之一也在于降低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交易成本,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十分关键的网络确立。 上海和香港同步推进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但很遗憾,香港目前还是执行一个货币局的汇率制度
国资委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从8个方面展开合作,从而把4家旅游央企打造成“航母企业”。这4家央企是:中国港中旅集团(以下简称“港中旅”)、中国国旅集团(以下简称“国旅”)、华侨城集团(以下简称“华侨城”)、南光集团(以下简称“南光”)。
但本刊记者获悉,事隔一月之久,剧情仍无丝毫进展。
拉郎配
这个“热血”计划并非临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
2012年2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约谈4家旅游央企相关负责人,“邵局长主要是围绕着绿色旅游、游轮设施、旅游地产、电子商务、交通设施、主题公园这6个方面进行全产业链指导。”参与这次约谈的陈路表示,其中并未涉及旅行社业务。
“所谓旅游业的‘航母企业’,就是打造旅游全产业链,因为一个企业的具体业务包括景区、酒店、房地产、物流、电子商务、航空等,每一个板块都非常巨大。”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裁助理陈路在接受《新财经》杂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
最早的推动者是前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央企重组即其在位时的开门之作。2004年,旅游业打造“航母企业”愿景就已被提出。2005年,港中旅接收招商国旅,港中旅在内地的分公司从以前的12家迅速增加到30家。
2006年12月,国资委确立了管辖范围内央企的重组目标为80~100家。自然从事旅游业的央企也名列其中,目标之一就是将港中旅、国旅、华侨城、南光等旅游央企合并和重组,成为一家旅游公司。2007年,“中旅系”也被迫重组,中国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并入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经过2007年的重组后,港中旅总资产由320亿元增加至350亿元。港中旅有80年的悠久历史,有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在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3家旅行社,具有较强的筹资、投资及资本运营能力,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与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王衍用向《新财经》杂志分析,此举是打造中国旅游业“航空母舰”的标志性步伐。
2010年开始,按照国资委的要求,港中旅、国旅、华侨城、南光实行同行“对调”,就是彼此之间资源交流、信息共享等。“但因各自利益诉求点迥异,加上李荣融8月的离职,这项工作没有开展下去。”陈路对《新财经》杂志记者表示这项工作“流产”了。
李荣融离任后,国资委新任掌门人王勇对央企重组方向并没改变,也从“大并购”走向“小并购”,比如削减央企四级及四级以下子公司。所以,王勇续写“旅游航母企业”的故事,也在情理之中。
看上去很美
这个利好消息对股价起到提振作用,但对业内人士来说却是一个打击。
“想全方位成为“高大全”的想法有些不接地气儿,所以无法落地。”UNIGLOBE Travel (China) Ltd大中华区总裁邹颜伊在接受《新财经》杂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上述看法。
这样的看法得到了旅游央企人士的认可,陈路表示:“我们4家央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精品产品和独特资源,但每个公司都离‘旅游航母企业’非常遥远。”
在这4家央企中,旅游业大佬当然是国旅,其在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网络、旅游商品销售方面遥遥领先;华侨城也不甘示弱,其在主题公园建设上也是独树一帜;但南光集团也不甘落后,其在旅游食品、物流服务供应商上更胜一筹;作为后起之秀的港中旅则是把旅游地产发挥得淋漓尽致。
首先,这4家央企中缺少资本运作高手,国旅资产约150亿元,华侨城200多亿元,港中旅约400多亿元,南光集团200多亿元资产,“这4家近1000亿元的资产整合、并购、扩张、改革等方面的灵活运作,需要有高瞻远瞩的人物来统筹各自利益诉求,比如出现一个旅游业的‘宁高宁’。”王衍用补充分析道。
其次,地方保护主义“横行”,这颗“软钉子”要早日“拔出”。“4家央企并不缺少并购的资本,比如国旅也考虑过收购地方旅游景区景点,但地方的旅游景点是由地方管委会来主管,收购景区景点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尤其是过度依靠门票收入的市县。”陈路坦言。
再次,行业的上下游特殊属性也是打造旅游产业链的阻力。“如果国旅想打造全产业链,上下游肯定要涉足,比如航空业,航空领域的高门槛让旅游公司自己砸钱进去很难,加上航空业本身就是时效性非常强的行业,所以对这4家旅游央企来说,打造旅游全产业链困难重重。”陈路悲观地预测。
最后,专业化是旅游企业的必然之路。上海旅游局金山区旅游局副局长王克起对《新财经》杂志记者表示:“旅游企业和汽车企业是一样的,你只需拥有自己专业化的主要产品,而不需要每个零部件都去生产。”他以上海锦江集团为例,借着迪斯尼乐园的开发,上海锦江集团将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和新亚(集团)有限公司合并,“资产迅速从50亿元变为150亿元。但利润未必上去了。这是政府行为,当时上海国资委整合的关键在于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整合,但其实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
而更令人关注的是,国资委、国家旅游局并没有任何具体扶持政策来促成这一计划,从而让各央企没有动力“执行”。
王衍用则显得稍微乐观,他提出了两个建设性意见:“一是这个行业如果出现一个像宁高宁那样的资本高手,这事就能成;二是成立一个类似于旅游协会的组织,这个组织来协调四大央企在打造航母中的利益分歧。”
专业化向前冲
既然“航母型企业”在大家眼中看来是“过去式”,那么旅游业的“现在成功式”又是什么?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这是接受《新财经》杂志记者采访人士的一致看法,走专业化路线的首旅集团和走航母企业的浙江旅游集团就是两个活生生的样本。
浙江旅游集团(以下简称“浙旅”)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2000年,为了到香港上市,浙江省国资委将“浙江海外”、“浙江国旅”、“浙旅”等一系列国有资产整合起来,饭店、旅行社、汽车运营、票务、餐饮、游船、旅游商品配送等领域全程涉足,但面临着的尴尬人动让其上市之路受阻。“心态变化带来的成本,比如原来的集团总裁可能在大集团里只是一个副总裁级别。记得‘浙江海外’的一个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说,把东南亚的市场都整合在一起,结果是大家都不做了。如果没有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那么后果非常悲惨。”邹颜伊表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这种心态的变化在央企改革中非常突出,以UNIGLOBE Travel (China) Ltd.和中房集团的失败合作为例。
记者: 天津城投集团的成立是天津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产物,它是在什么样背景下成立的?
王周喜:天津市委、市政府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有益探索,力求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依靠或少依靠财政资金投入、有天津特色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之路。2003年初,在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理念的引导下,天津在全国率先实践开发性融资,市政府将外环线以内96平方公里未来15年土地出让的政府收益权作为质押,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大额授信贷款合同,专项用于海河开发、市区快速路、地铁、城市环境、京津城际铁路和土地收购整理项目。用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并从整体上推动一个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当时讲应该是一大创新,这一经典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金融发展史和中国城市建设史。
为管好、用好开行大额贷款,充分发挥财政投资和开发性金融的杠杆作用,把有限的财政投入和土地出让金放大,实现对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投入,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搭建一个投融资平台,构建一个市场运作的主体和项目实施的载体,通过不断向其注入财政资金或土地出让金收益的方式,做大这个平台的现金流,使其具备承贷、偿债和资本运作的能力。为此,天津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城投集团作为承接国家开发银行城市基础设施大额贷款的投融资主体,负责海河、地铁、快速路和城市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下辖海河公司、地铁公司、道路管网公司和环境公司,与开行四大债项相对应。这样,就搭建了一个“以市场为导向、责权利统一、借用还一体,能够实现公司化、资本化运作”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和投资主体。
记者:天津城投集团的成立实现了对旧有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请您谈谈它在城建领域的经营机制。
王周喜: 天津城投集团成立于2004年11月26日,注册资本金为161亿元,天津市政府承诺到2007年,通过逐步向城投集团注入城建财政资金、规费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的形式,将资本金提高到300亿元以上。
天津城投集团的经营机制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公司化规范运作,通过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实现城建资金“投资一经营一收益一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其主要职能:一是负责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二是运用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经营城建资产;三是通过培育上市公司,发行债券、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资金等途径,募集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负责城建相关资产的盘活和监管。
天津城投集团的成立,实现了对旧有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投资来源从单一财政转向多元化,融资方式由单一借贷融资向借贷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举转变;二是投资项目安排由行政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的转变;三是工作重点由项目融资推动向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的转变;四是产权结构由单一国有型向多元主体转变。截至2005年底城投集团及其子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000人左右,资产总量达到627.74亿元,资本金到位205.91亿元,累计实现融资376.6亿元。
记者:天津城投集团的建立与成功运营,标志着新型投融资体制框架的形成。请您谈谈有哪些宝贵的经验。
王周喜:天津城投集团的建立与成功运营,标志着一个“立足于不需政府担保、实行政资分开,以市场为导向,有借贷银行、有承贷主体、有项目依托、有监管机制、有偿贷来源”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框架的形成,使开发性金融理论在天津实现了实践与创新,获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一是将土地作为资源和商品,实现城建资金的良性循环。与全国大多数城市政府一样,天津如果仅仅依靠财政资金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不现实。因此,根据天津土地资源丰厚、土地需求稳定增长的实际情况,天津市政府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土地管理有机结合,因"地"制宜,以土地出让收益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和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开发性融资推动,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一方面,经过近3年时间的持续大额资金投入,使得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增加了政府收入,截止到2006年8月底,市土地整理中心已公开出让、转让土地31宗、总面积337公顷(5055亩),实现政府收益103亿元。另一方面,天津市按照经营城市资源的理念,科学地制订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价值转移,形成了天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后发优势”。
二是推动了天津市相关政策的建立,带动了城建领域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在开发银行大额融资推动下,天津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带动了城建领域的改革深化。2006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天津市,作为开发性金融服务创新的试验区,这也是列入全国省级政府报告的第一次。两年多以来,天津市将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开发银行的融资推动优势相结合,运用组织增信原理和方法,不断完善投融资领域的法人制度建设、治理结构建设、现金流建设和信用建设,形成了“政府导入、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带动了城建领域投融资体制和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化改革。这是国家开发银行大额贷款项目在天津得以成功实施的突出经验。
三是“借用管还”机制,丰富了开发性金融的实践体系。城投集团按照天津市领导的要求,在市贷款资金使用监督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围绕“借、用、管、还”四个环节,从集团内外两方面创造性地建立了对贷款资金使用监管的封闭管理机制:(一)由市贷款资金使用监督领导小组监督和审查项目进展、审批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了使用资金目的明确;(二)是通过资金调度例会制度和干部交流制度,建立了一整套确保合法合规使用资金的银企合作新模式;(三)对贷款资金实行追踪审计,以预防为主严把资金使用关;(四)按项目类别实行切块管理,根据要求平衡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计划,落实责任分工;(五)对贷款资金的投放使用实行封闭运行,设立建设项目专门账户,对资金流向实时监督,同时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效能。
记者:天津城投集团投融资平台的成功运作,对加快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哪些推动作用?
王周喜:天津城投集团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确实为天津加快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是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整体交通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开行大额贷款项目经城投集团实施三年来,天津市区共新增道路面积1200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由2002年的8.46平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10.5平方米,增长24.1%。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市区快速路系统实现通车120公里,中心城区的行车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随着地铁一号线的运营和二、三号线的实施,我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开始出现,这将极大改变居民出行方式,使天津市的整体交通水平进入国内一流行列。
二是实施生态保护建设,促进了“创模”目标的实现。城投集团对大额贷款项目实施2年多以来,我市共新增绿地600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由5.63平方米提高到9.6平方米,增长70.5%;铺设各类市政公用管线3000多公里。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大幅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从44%提高到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55%提高到81%;治理了长泰河、月牙河等10条总长104公里的市区二级河道。正是由于这些硬件条件的改善,使天津市形成了生态宜居型的新城区风貌,使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是提高了城市经济活力,增强了对内外资金的吸引力。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加对拉动我市GDP连续两位数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仅以海河开发为例,两年来投入8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已引来了近800亿元的房地产投资。预计到2010年海河沿线新增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34亿元,平均每年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新增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72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4.5万个。自2003年以来,我市的GDP年均增幅达到15%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到25%以上,均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幅。三年来,直接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以上,兄弟省市来津投资年均增幅达到50%左右。
这表明,依托政策性银行大额信贷资金支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适度超前建设,不仅仅是做成了几个项目,而且达到了以此促进财政增收、就业增加、城市竞争力提高的效果,从全市的宏观层面形成了大的良性循环局面。2004年,我市被世界银行评定为全球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城市之一。
记者:“十一五”期间,围绕天津滨海新区的改革开放,天津城投集团的投融资规划和主要建设目标是什么?
王周喜:天津城投集团按照《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制定了《城投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一五”的主要战略任务是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融资为中心,实现融资1200亿元、资产规模超过15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0亿元,围绕构建中心城区交通体系、海河开发、市区环境改造、区域轨道交通等方面,建成一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把城投集团发展壮大为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以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政策融资为主、有一定的创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实现公司化、资本化运作的专业化投资集团。
十一五期间城投集团的主要建设目标:
建成海河开发上游段的全部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地铁2、3号线、东站枢纽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开工建设地铁5、6号线;全面建成总长220公里的市区快速路系统;以开放式街头公园为点缀,以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绿化为骨架,以6大风景区建设为重点,全面建成绿色家园项目。
启动海河中游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72亿元,基本完成海河中游段的堤岸、绿化、水体治理、通航等配套工程建设等主要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改造总长146公里的13条骨干道路;完成6座桥梁的新建和改造工程;
加快构建市区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区路网。到2010年,计划新安排投资50亿元,用于拓宽改造市区总长153公里的88条道路;开工建设环外快速环路,完成投资100亿元;投资20亿元,建成90处公交场站及部分公共停车场。
参与京秦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为构建城际区域交通体系贡献力量。十一五期间,城投集团作为投资方之一,将承担津秦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的投资建设任务,这意味着城投集团的经营态势已经从构建城市交通体系上升到构建国家区域交通体系上来,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也十分艰巨。
“十一五”期间,天津城投集团将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在争取获得政府财政性资金注入以及增强自身造血机能的同时,采取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举的方式,将投融资平台的功能发挥到更高的层次。主要融资模式有:
合理负债,利用政府规费预期收入贷款融资。继续采用负债融资方式,依据已经政府批准划拨的规费(如大配套费、环境改善费等)预期收入向银行贷款贷款,同时积极寻求地方政府新的支持政策,增加新的规费收入(如中水管道和公交场站配套费、向机动车用户开征拥堵费等)扩大融资资源。
发行企业债券,实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推进企业发债工作,将海河开发区域配套资金等作为还款来源,发行企业债券。目前在天津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债方案已进入国家发改委审批程序。同时还推进资产证券化融资。计划将我市贷款道路通行费配为快速路项目的经营收入,发行8~10年期,30亿元规模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滚动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稳步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2006年10月,天津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投集团大额贷款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在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周边选择部分地块,将土地出让、转让及经营开发的收益授予城投集团。“十一五”期间,城投集团将充分利用政府授权,加大利用土地融资和土地整理力度,稳步实现“利用储备土地远期收入融资进行地块整理通过招拍挂实现收益土地再整理和设施建设”的内部良性资金循环机制。
增加自身盈利能力,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城投集团还将在充分挖掘城市基础设施可经营潜力,加强自身经营性项目的盈利能力方面着手,以经营性项目开发、特许经营权项目股权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BT/BOT/PPP等方式,吸引和引入社会与民间资本,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中来,逐步实现融资手段的多元化。
天津城投集团董事长王周喜最后讲,“十一五”期间,天津城投集团要继续坚持“用好城市资源,服务天津发展”的经营宗旨,牢牢把握集团发展的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努力做到将“严格管理寓于热情服务之中”,围绕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上下功夫,在增强公司创利能力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盘活存量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和办法,高标准、低成本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作城建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为天津城市建设和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