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病人护理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范文第1篇

长期卧床者或病情较重者,首先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膳食,鼓励病人多进食,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及时喂食喂水,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要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垫海绵垫或气垫褥;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伤口若有分泌物要及时更换敷料,若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情况时,应及时擦洗干净,被服湿了要及时更换,衣物经常洗晒干净。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便盆时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上垫以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经常性的按摩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预防褥疮有一定的效果。在此介绍红花酒精的配制方法及按摩手法,供大家参考:

1.红花酒精配制 红花具有活血通络,去瘀止痛功用。到中药房购红花6克,浸入50%酒精500毫升中1-2天,即可搽用。

2.全背部按摩手法 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以热水进行擦洗,再以两手或一手蘸少许红花酒精作按摩。按摩者斜站在病人的右侧,两手从病人双侧臀部开始,沿脊柱两旁向上按摩(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打圈按摩,力量要足够刺激肌肉组织),至肩部时,手法稍轻,转向下至腰部止。如此有节奏的按摩数次,再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后颈部)。

3.受压处局部按摩 蘸少许红花酒精,以手掌大小鱼际部位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向中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约3-5分钟。如局部呈现褥疮的早期症状(局部瘀血发红),按摩时不要在该处加重压,可用拇指指腹作环状动作,轻柔地由近褥疮处向外按摩。

怎样护理心肌梗塞病人

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时,陪护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让病人休息 一般来说,老年人发病的第一周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卧床休息对于心肌梗塞病人而言非常重要。

让病人适当运动 起先可在床上做简单的肢体运动,如手臂、腿、脚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然后根据病人自身的状况,可离床在室内适当活动,但要注意活动时间。如果病人的状态较好,可考虑户外活动,但仍不能做剧烈活动。

注意病人的用药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常需要一些止痛药以及麻醉剂,如吗啡等。但这些药物都能抑制呼吸中枢,加重支气管疾病,因此要慎用。如老年人出现精神混乱,不宜使用镇静剂。

监测生命体征 应每1-2小时为老年人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治疗。

保持二便通畅 病危老年人应留置导尿,同时每天服甘油或蜂蜜,使粪便变软,防止便秘的发生。

饮食调整 每日做到少量多餐,多给患者食用清淡流质饮食,要限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水分在患者体内的潴留,以减轻心脏负担。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若患者因病难以入睡时,可按医嘱让患者口服少量的镇静剂或安眠药促进睡眠。(红云)

不同环境的身体疗养法

1.温泉疗法:泉水的温度可使人体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水的浮力和压力对人体有按摩、收敛、消肿、止痛的功能。因此,有皮肤、肌肉、关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在休息的时间泡泡温泉。

2.海滨疗法:海疗学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门专门的学问。在气候宜人、光照强的海滨进行日光浴,最为合适不过了。有血液病、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呼吸、皮肤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可经常去海滨度假。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45-02

1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勤巡病房,观察病情,避免以外事故的发生

这是每位精神科护士应做到的一项基本功,不但要巡视病房,而且要做到一个“勤”字,查房不能走过场,要认真细致地查,尤其对一些易忽视的死角,如卫生间、洗脸间等单间要查清,同时要数病人数,有“四防”行为者不能脱离视线。如发现心神不定、叹息及常入厕等应引起注意。

如患者李某,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病情缓解 ,痊愈已通知出院,但患者面临实际问题感到困惑。首先是社会的偏见,家人的歧视,担心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大脑反映慢,不能承担工作,担心家庭是否破裂、出院后是否会复发、经济承受能力等。由于以上心理矛盾,情绪变得悲观,在病房内表现言寡独行,厌恶和病友交往,抑郁苦闷,面暗自泣,对事物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乐趣,因而产生自杀观念.一天上午,医生查房时见患者坐在餐厅,简单地回答了医生的问话,表情比较冷淡,这便引起了病房护士的注意,平时患者是比较活跃的,且情感自如。待医生走后,患者便说要上厕所,几分钟过去了,未见患者出来,护士马上巡视厕所,见患者用毛巾往脖子上套,护士及时制止抢夺毛巾,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2 细察病人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

住院的精神病人本身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而每个病人的心理活动都极为复杂,如恋爱、婚姻家庭、工作、学习、经济状况等无一不影响人的心理状况,一旦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或长期的精神紧张均可诱发精神失常。

如患者刘某,男性,41岁,诊断“偏执型分裂症”,坚信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恋,入院后极不安心住院,坚信他的思维、行为是正确的,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坚决要求出院继续监视妻子,甚至以拒食、自杀相威胁,病房护士针对他的病情,启发性地问他以前跟妻子的是关系是否好?跟踪了半年多是否拿到证据?患者承认,他们以前关系好,但现在为止也没有亲眼看到妻子与其他男子私通。护士耐心地劝说:“既然以前你们夫妻恩爱,怎么一下子就变心了呢?”后来经常鼓励他相信自己的妻子,适当的时候通知他的妻子来探视,慢慢地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有时还能主动接近护士,配合治疗,不久就痊愈出院。

3 做好住院精神病人的夜班护理

精神病房的夜班护理是整个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精神科病人康复及杜绝意外事物发生的关键所在。首先应认真交接班,养成阅读病历的好习惯,勤巡视病房。睡眠好坏与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也是病人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睡前拒绝家属探视,停止过于剧烈的娱乐活动等,教会病人一些利于入睡的方法,如温水泡脚、全身放松想象等,对兴奋躁动、吵闹的病人要予以隔离,必要时建议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4 做好病人出院前的健康宣教和就业技能训练

康复期的病人自知力恢复后大多数能对病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此时期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做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知识宣教,消除他们担心疾病复发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并帮制订家庭修养计划,在病友出院前通知家属和单位有关人员来院,向他们介绍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知识和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组织康复期病友参加公娱技能训练和心理功能训练,实行开放管理制度,日间病人可以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也可到院外去游览,使病人的思维活动扩大,训练适应和外界的能力,也可设立请假和假出院制度,从而观察病人回家后能否适应。因为只有社会,家庭和医院三者的紧密配合,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5 加强医护合作

有些病人认为护士不是治病的,只跟医生讲交流,所以当医生查房时,护士应随医生一起查房,同时还应热情地接待家属探视,直接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思想状态,通过各种渠道慢慢地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改变病人对护士的态度,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神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07―01

心理护理是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1]。特别在精神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 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

精神疾病是以心理(精神)活动(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2]。临床特点为心理异常,心理活动紊乱,心理活动能力的削弱,心理机能发育不良或个性的病态发展。突出的可表现在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或智能活动等方面的障碍。这些病人在发病时,大多不能体会到自己的病态表现,不肯就医用药,其精神症状通过病人的知、情、意志反映出来。又可由于职业、文化、民族、政治、经济生活、地位、个性差异、生活习惯、不同,而使疾病各有特点。因此要了解掌握精神病人的病态心理活动,护士就必须运用视、听、触、问等方法策略从旁观察病人,以便全面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之第一手材料,研究制定心理护理方案。

2 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2.1对自杀自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这类病人常受幻觉妄想支配、或病人意识完全清醒时,主

观意愿不能完全如愿,或不能正确对待疾病而产生绝望厌世,故护士首先要了解现病史,掌握其病情、心理活动及情绪变化,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关心和安慰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自杀企图,阻止自杀行为发生,从而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其次,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鼓励病人表述内心情感,倾听接纳其抑郁体验及受幻觉、妄想支配的病人说出异常的感知和思想、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心理疏导、教会病人应对、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鼓励其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以发展个人适应客观的实际行动,取代自杀意图或行为。同时严密观察病情,严密监护,防止自杀自伤事件发生。

2.2兴奋躁动病人的心理护理

病人兴奋躁动乃是疾病的症状,护士接触此类病人要警惕、慎重,谈话时要冷静和气,不采取强制性语言和措施、因势利导。对轻者嘱其学会控制、疏泄自己高涨或焦虑心境,认识自己鲁莽、激越行为是病态,减少外界刺激,分散转移兴奋灶,适应参加病人喜欢并可自控的活动。对严重躁狂发作者置重病室,专人护理,严禁单独活动,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对言语增多、激惹性增高但尚能接受劝告的病人可根据其特点或爱好,鼓励参加某些工娱疗活动或户外活动(一些只需轻微体力不需要去专心而又没有竞争性的活动)在病人完成这些活动时给予正面鼓励。这样能使病人持续该种活动,并能增强病人的自尊,从而稳定情绪,并使病人的兴奋症状得以缓解。待病情好转后,选择适当时机,教会病人克服性格弱点,主动调整情感和行为,正确面对疾病和面对未来。

2.3对拒食拒药、紧张、木僵病人的心理护理

此类病人多在妄想支配下产生病态心理。护士工作中要热情、耐心地对待他们,每采取一项护理措施之前,都应向病人解释其目的及意义,让病人从心理上接受,加之必要而耐心的劝解,以消除病人的疑虑。特别对木僵病人,尽管他们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不动,但意识大多是清晰的。周围的人和事物无不在他们的注意窃听之下。故护士的言谈举止对病人病情的转归都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论做事、说话都要小心,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疾病好坏等,因这样对病人的疾病康复不利。因此时病人的症状较重,在配合医生做支持心理治疗时,要多倾听,少辩论,选择适当的时机(如幻觉减少或妄想动摇时),才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解释。对于病人拒药问题要主动与病人交谈,诱导病人说出拒药的原因,原谅这位病人是因服药以后感到全身无力、睡眠较多而苦恼(除严重药物反应外)可以告诉病人即将好转,是药物见效的表现,待药物减少以后你就可以恢复正常,这样可以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而主动配合。

2.4痴呆病人的心理护理

此类病人常伴有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定,智能减退,行为幼稚或固执,做事错误百出,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故护士要有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工作中耐心观察他们语言、词句,分析其思维情感和要求。启发、诱导、强化训练病人自理能力,促进其工作、学习、社交能力的改善。防止其精神衰退及痴呆症状恶化。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不可训斥、歧视病人,使已不健康的心理再受伤害。

3 恢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此期病人随着精神症状的缓解及思维能力的恢复,从而产

生大量的心理活动。如工作学习、家庭婚姻、前途事业等切身问题,常反复考虑,如不正确对待和恰当处理,可影响病人的睡眠和情绪,再次成为心理负担,从而使减轻的精神症状复又加重。做好此时的心理护理,对现实残留症状有治疗作用,对远期预后也有意义[3]。故护士要充分运用沟通技巧,掌握病人内心的异常“心结”,分析产生的原因。首先应有对未来充满自信的信心,护士应该向病人讲明任何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会有曲折(包括那些伟人)教会有生活的信心又要有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学会自我控制增强信心 ,树立自我形象。告诉病人康复后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履行正常人的角色,并尝试从中获得乐趣和安慰,享受满足感[4],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家庭的需要。其次应帮助病人消除对疾病复发的心理恐惧,定期向病人讲解防治精神疾病的知识,帮助他们找出容易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他们对精神疾病的抗病能力,使病人树立信心,为逐步回归社会和家庭做准备。配合医生做好病人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做好病人单位、社区、家属的健康教育,如同事、亲友待病人如亲人,不让病人感到孤独。努力让他们完成一些本职工作,如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跑步、做广播操、做饭、洗衣服、手工编织等,并通过家属探视,外出郊游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5]。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单位还是一名有用之人,家属一定要监督病人按医嘱正确服药,避免不良刺激。使病人在医护人员、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下,增强信心,达到预防复发恶化,促进身心健康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彦方主编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 4. 171

[2] 沈渔 主编 精神病学(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21

[3] 李显凤 精神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9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便秘;护理

我们对2007年10月—2008年8月收住我院的148例精神病患者的排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便秘原因,针对其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出适合精神科病人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8月共发出调查表170份,收回有效表148份。这148例病人中男89例,女59例;年龄25~58岁,发生便秘99例,占66.89%。用药情况:全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其中联合用药80例,单一用药19例。

2 原因分析

2.1 忽视排便信号 病人由于治疗或环境等因素,当出现便意时有时进行克制和忍耐而不立即排便,这样久而久之会使排便反射逐渐消失,继而导致便秘[1]。

2.2 缺乏锻炼 精神科病人由于疾病因素导致生活疏懒,机体老化,引起消化系统生理功能衰退,其次由于每日的活动量明显减少,可致肠蠕动减弱、无力,大便的蠕动速度减慢,延长了大便在肠内滞留的时间,粪内的水分过度吸收故易导致大便秘结。

2.3 饮食障碍 精神病人由于受幻听、妄想等病症的影响会出现拒食、胃纳减少、饮水少,致使肠内容物不足,不能对肠道黏膜产生有效刺激,而产生便秘。

2.4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都具有抗胆碱能作用,主要以抗M受体为主,它通过减少胃肠分泌,抑制胃肠蠕动而导致便秘[2]。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从 调查资料中提示联用药物越多,用药剂量越大,药物不良反应就越大,便秘的发生率就越高。

2.5 环境因素的改变 由于住院引起病人原有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大多数精神病人的协调和适应能力很差,这样就打破了他原有的排便习惯,在短期内引起了便秘。

3 护理援助措施及方法

3.1 护士在急性期要注意观察病情 做好生活护理,保证饮食、饮水,保证充足的睡眠。缓解期部分病人因药物过度镇静的影响而出现懒散、思睡、少动等现象,护士应及时做好健康指导,合理安排饮食,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尤其当病人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时更易发生便秘,而便秘的原因与发热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有关。护士应加强发热病人的护理,保证充足水分和营养摄入,便秘发生后应及早通便,以免因毒素蓄积而加重病情。

3.2 护士应加强对排便情况的追踪 护士应每天详细了解病人的排便情况,若发现病人排便次数少于每天1次,即对病人进行护理指导,采用增加纤维素饮食、多饮水、增加活动,教会病人在排便时做腹部按摩等措施。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用药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同时对个别严重便秘病人,可建议医生调整药物或改用副作用小的药物,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3.3 加强健康宣教 对处于恢复期或较合作的精神病患者积极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如何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认识到良好排便习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尽可能在每日早晨起床后及时排便。有时无便意也应定时去厕所蹲10~20min,经长期训练便可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3.4 每日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计划,每日安排有规律的运动如散步就非常适合。因为精神病人一般在急性期比较懒散,但在恢复期如加强康复训练是可以矫正这一行为缺陷的。在本次调查的病人中有一部分参与了每日的室外散步训练就有很好的效果。

3.5 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要注意落实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注意保持厕所的环境整洁,厕位的安排要合理,要考虑到便秘患者长时间用厕的需要适当安排一些座厕,增加患者如厕的舒适度。

4 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较好的排便效果,护士在精神病患者发生便秘时,综合应用各种护理援助措施,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援助显得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患者康复,能缩短治疗周期,减少精神病的复发率,减少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使精神病人身体和心理都得到良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精神病人护理计划范文第5篇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兴趣评分。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兴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能够改善其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流浪精神病患者恢复疾病,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 精神疾病;护理;临床路径;精神状态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31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vagrant mentally patinents

HE Ru-bing,LI Bin,MO Yang-hua,et al

(Guangzhou Civil Affairs Psychiatric Hospital,Guangzhou 510430)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vagrant psychosis inpatients.

Methods:186 cases of vagrant psychosis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enrolled as objects,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ethod.To compa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scores,social adaptive ability and social interest after 4 weeks of two groups.

Results:4 weeks later,the scores of both groups improved,the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When vagrant mentally ill to care,integrated care program,with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can help patients recover mental illness,early return to society.

Key words Mentally disease;Nursing;Clinical pathway;Mental state

随着社会流动程度的增大以及社会环境等各项因素发生变化,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数量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些精神病患者对于社会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城区居民生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快对于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和救助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临床护理工作在精神病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积极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具备基本的或者完全的社会生活能力[2]。本文研究了临床护理路径表对于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实际作用,证实该项

护理措施能够切实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民政局精神病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8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男110例,女76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50±5.20)岁。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诊断以及精神类疾病量表测评。纳入标准: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标准诊断为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的新入院患者;入院时均无名氏,性别不限;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无明显智力障碍,能理解量表内容并能完成该测验。排除标准: 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滥用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的视听觉障碍;孕妇或哺乳期的妇女。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具有随时退出的权利,严格保密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通过标识编号确认患者个体。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卫生护理、用药护理、合并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理论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具体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见表1。

1.3 评价标准 对比4周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兴趣评分。(1)选取PANSS量表中的阳性量表和阴性量表进行测定,两个量表均由7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得分1~7分,总分49分,得分越高表明越严重。(2)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兴趣选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NOSIE)量表进行评定,该量表共包括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因子分、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缓、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因子分等,每个因子分值0~40分。本研究选用社会功能和社会兴趣两个因子,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越好[3]。测评人员为经

过系统培训的医护理人员组成,测评时间为流浪精神病人住院后4周。采用交叉测评方式,由经培训的2名医师和3名护理人员对同一阶段对同一位精神病患者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4周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比较(表2)

2.2 4周后两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兴趣评分比较(表3)

3 讨 论

流浪精神病患者为社会特殊群体,对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流浪精神患者入院时个人信息、病史不详,并且长期处于衣食无着、居无定所的恶劣生活环境中,部分患者甚至丧失了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社会价值的观念存在偏激的认识,这就导致了流浪精神患者护理工作比普通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更为困难。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为阳性症状评分较高,攻击性和敌对心理相对较强,这与大量反馈资料和社会现象相契合[4]。流浪精神患者常有多种身体疾病,且发病率远高于普通的精神病患者,这些现象都要引起管理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充分重视。基于以上考虑,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来改善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传统的护理措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对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的阳性、阴性症状测评,还是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兴趣状况都不能满足回归社会的要求[5]。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实施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护理模式,是针对某一种或一类疾病特点制定的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护理工作计划,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提高护理效率,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尤其适用于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又同其他疾病的护理存在不同。对于流浪精神患者的护理要具有人性化和针对性,既要考虑到精神患者的普通共性,同时还要兼顾流浪人群所具有的躯体疾病多发性、阳性症状等特点。此外,对于流浪精神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心理护理显然要比药物护理更能巩固病情。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4周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兴趣也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兴趣,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任 会.优质护理在我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0):79-80.

[2] 张国兵,张春林,伍业光.流浪精神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1,33(2):228-230.

[3] 梁 影.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3:86-87.

[4] 诸亚萍.1143例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3):242-243.

[5] 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