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进展;主要问题;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086-02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在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崛起。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已达4 5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随着国外优秀企业大量涌入境内和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大市场步伐的加快,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步将市场扩大到整个国际市场。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国内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1958―1961年Miller和Modigliani经过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1],奠定了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美国企业在20世纪初期,对公司财务并不重视,企业在制定经营管理战略时,只注重销售和生产,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日益暴露,尤以缺乏长期的财务战略而给企业造成惨重的损失。财务管理在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分配资金方面显示其不可替代性。此后,美国企业开始重视财务制度和财务战略,并形成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公司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
2.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很多学者,如吴少平[2]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楼德华、傅黎瑛[3]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和李凤鸣[4]的《内部控制学》等在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指出,必须突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合并、精简管理部门,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的薛媛媛[5]在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方面与前者相同,提出在选择财务管理体制时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是富有实效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时刻都要进行财务管理的研究,保持其先进性,才能确保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保持其竞争力。
三、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中小企业由于生存的压力,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企业产品的销售之中,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而只是简单地追求产品销售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一旦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严重亏损、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等重大问题的时候,就会因为平时财务管理的工作不到位而不能立即做出正确的补救措施,从而使企业出现破产的危机,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2.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在中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呈现严重的混乱现象,仍处于简单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之中。一些企业根本没有设置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工作没有具体的制度可遵循,也没有任何的约束,容易使企业出现各种管理漏洞,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与一般从业人员多具有一定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这个特征,使得制度的约束力不强,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常表现在:对现金管理不到位,导致现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3.资金短缺、筹资能力差。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数量较少,信用等级较低,无法直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资,国家没有建立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体系,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到经济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都对中小企业的筹资形成制约。导致中小企业筹资总量有限,同时也导致筹资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使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承担着较大的经营与财务风险。同时中小企业又处于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生产周期中最大的,但是融资难、担保难已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4.投资盲目,缺乏科学性。投资活动也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企业把资金筹集起来以后,就要把资金投入到一定的项目当中,通过资金的运动来实现资金价值的增值,权衡收益与风险,从而实现企业利润不断增加、企业价值不断增大的目的。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而成本较高,因而导致中小企业投资乏力,缺乏科学性。
四、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1.重视财务管理,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中小企业领导者首先就要提高财务管理的自觉性,勇于突破“家庭式”的、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敢于接受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致力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加以实施,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更合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引进高级人才,并留给人才一定的发展空间,才能保持企业有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同时,企业领导者要通过参加短期培训班或自学方式,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财务素质,注重知识更新,这样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
2.建立与健全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要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牢固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财务预算体系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措施,使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并具备一定的约束力。
3.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提高融资能力。融资渠道单一是中国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问题之一,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现有理财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融资渠道,增加资金的来源。所以中小企业可以从完善自身和增多渠道两方面来作出适当的改进。
4.科学投资,防范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投资前,可以聘请投资专业人员或中介机构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利用他们的信息与资源优势,达到投资方案最优化,避免盲目投资;同时中小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两个观念:第一,树立专业化经营观念,规避多元化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努力在某一个行业做实、做精、做强,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理财的基础。第二,树立财务风险观念。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合理的负债率,负债经营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偿还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高负债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风险。
五、小结
随着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中小企业必须要具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积极进行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得长远。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财务管理搞好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这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而不至半途夭折,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与转换,不断提高中国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M Miller & FMdigliani.TheCostofCaPital,CorPorationFinance,and the Theory ofInvestment[J].Ameriean Eeonomie Review,1958,(48).
[2]吴少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M].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67-71.
[3]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52-56.
[4]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5-48.
[5]薛媛媛.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其选择[J].技术经济,2003,(2).
The Shallow Stud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GUO Peng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Suihua University,Suihua 152061,China)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在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越发展,财务管理就越重要,重视财务管理将有利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等。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和融资渠道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外部局势的变化和国内宏观政策的调整,中小企业低成本、低价格的制造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很多中小企业遭遇严重的财务危机,原有的财务管理已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无法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在此严峻的经济形式下,中小企业必须挖掘企业财务潜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财务管理的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步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高效合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
1、明确中小企业的财务目标
中小企业应当根据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选择适当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中小企业成长的初期阶段,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导向性。但是这里的“利润最大化”应该是长期持续的利润最大化,绝不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长期持续的利润最大化在于企业能够通盘考虑现在的盈利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能够为企业的知识创新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在中小企业成长的中后期,企业趋于成熟稳定,财务制度相对规范,利润水平趋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一定的信用基础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时企业的财务目标,就应当在“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利润质量,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社会净贡献的最大化,并且逐渐向“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过渡,最终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中小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突破思想,接受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同时,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将财务管理的理念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加以实施,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在财务机构设置方面,要改革现有财务部门,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财务制度应当具体可行,可以实行岗位分工和轮换制。岗位轮换按时间进行,接任者应当对当前账目进行核查,以便加强监督。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现行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应当加强财务管理,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引导中小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质量、计量、节能、安全、用工等管理,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使企业建立应对变化的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减少未来财务风险的影响,使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3、建立企业的内部稽核和牵制制度
中小企业要包括审核财务、成本、费用等计划指标是否齐全,编制依据是否可靠,有关计算是否衔接;审核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并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审核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是否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等等。内部牵制制度主要要规定涉及企业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处理,以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这样,通过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既可以保证各种会计资料核算的真实、合法、完整,又可以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机制,加强企业对财产的控制。
4、加强财会人员素质教育
财会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管理和利润管理的水平。要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国家和企业应该双管齐下,从国家的角度,应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强制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得少于24小时。从企业的角度,首先要经常组织财会人员学习和培训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吃透《企业会计准则》,熟悉《财务通则》,注重《企业法》、《税法》的政策更新变化新要求,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适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力争使财务人员既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网络技术基础。其次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阶段考核,适当轮岗,严格执行内部牵制制度,出纳不得监任稽核、会计档案鼓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岗,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并鼓励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5、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
中小企业建立完善财务制度,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是报销制度,规定哪些项目可以报销、哪些项目不能报销,规定报销的审批程序;第二是建立财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控制和营运管理,对日常用品规定领用登记办法,对固定资产规定登记保管办法;第三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主要是规定现金和支票的领用和管理办法;第四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收账款过多往往造成企业流动性不足,资金周转不灵,形成企业风险。因此,必须设立有关管理制度,指定专人加强管理:第五是成本分析制度。成本分析是财务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企业管理者应随时了解企业的收、付、余情况,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现金流量。企业财会人员要定期向管理者提供成本费用方面的明细表,帮助管理者做成本分析,进行成本控制,效益测算。还要建立工资制度、福利制度。
6、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节省了财务人员登记账簿、计算余额和汇总记账凭证、账账核对等工作时间。同时,信息化系统可以保证问题及时被发现和得到处理,真正做到事前有预测和分析,事中有跟踪和监督,事后有考评和记录。中小企业要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普及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实现无纸贸易,使得一张凭证从制单到记账仅需几秒钟,建立企业自己的微机网络,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计算机联网,实行银行对账系统。这大大缩短了结算时间,企业办理汇票、本票和电汇等业务仅需要通过电脑操作及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就可以办理。我国中小企业如果建立数据中心系统,推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和标准化,就可以实现部门与部门间、部门内专业组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保证管理扁平化的有效实现。另外,如果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进行同行信息比较,那么中小企业就可以很轻松并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该从哪些方面改进企业存在问题,从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中小企业要想得以持续长远的发展,必须积极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中小企业需要规范财务行为、更新观念、健全机制、依法理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使财务分析和营运资金管理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中进行,提高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商业经济,2008/05:22.
[2]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5.
一、高职教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教材缺乏科学管理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在行政划分上多隶属于教务处,主要负责全校师生的教学用书,其教材供应机制是:依据学校各部门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班级人数、教材库存等情况进行数据汇总,制定教材征订计划,并统一组织采购;在做好教材入库和出库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教材费的结算工作,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这种教材管理模式自实施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学生人数的不确定性,教材供应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凸现出来,教材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要加以解决。教材的预订工作通常是结合每年度的招生计划来进行的,高职扩招后,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报到注册率不高及在校生专业的调动、留级、退伍复员的一些学生的不确定性,使教材预订的数量难以准确掌握。订多了教材积压,特别是学校自行印刷的自编教材,印多了不能退;订少了’学生来了没有教材,又措手不及。补订教材又不能作到今天订明天到的高效率,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既影响了教材供应的数量与质量,也给教材的征订工作、结算工作带来一定的忙乱和被动。
2.教材更换过于频繁,对教材体系缺乏系统研究
高职选用高质量的、知识体系比较完善的、不同特色的教材,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推广和使用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教研室、各专业以及教材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教材的优选率不高,教材在选用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职教材选用机制不健全,存在着简单化倾向,教材选用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或教研室,一些“职称”教材、人情教材、协编教材、包销教材仍然使用,没有发挥教材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这样的直接后果,一是不能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学术成果,成为“井底之蛙”,“学术共同体”积累不足;二是学生知识面狭窄,出现学分多但素质低的现象。(2)由于缺乏广泛的信息和有效的机制约束,教师对选用教材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简单采用熟悉的教材,教学容易形成习惯思路,教材选用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
3.教材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目前高职教材管理和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是从教材的购进、教材的保管、教材的发放等诸多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1)教材管理资金匮乏、设备落后。目前,我国不少高职的教材仍处于经验管理,使用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离科学管理甚远。管理人员的工作是日抄月累、搬运、保管。工作环境差,大都是在不通风和光线很差的“仓库式”的地方办公。夏天不通风,春天易受潮,教材的保管都难以得到保证,更谈不上科学管理。(2)管理人员只是起了一个采购和发书以及结算的作用,没有更多的时间对高等院校教材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3)缺乏科学、规范的先进理论做指导,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教材建设的新形势。
4.教材管理不规范,自鳊讲义良莠不齐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专业调整,课程体系的不断整合,导致一些课程尚无可用教材,亟待组织教师编写或开展短缺教材的征订工作。虽然大部分高职有健全的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但是,由于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流于形式,使得教师选用教材的随意性增大。—方面,受每学期公选课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授课学时、上课教师等不断变化因素的影响,所使用的教材很难统一规范起来,另一方面,高职对自编讲义、选修课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等辅助教材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一些教师、出版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只重视教材、自编讲义的编写数量和销量,而忽视自编教材的质量和价格,这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改进高职教材管理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1.健全教材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以与现行教材管理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教材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材行为。例如教材规划制度、教材建设制度、教材选用制度、采购发行制度、库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各种岗位责任制、审计制度、使用及信息反馈制度等。教材管理部门应自觉遵守教材管理制度,大力改善教材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自觉接受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2.树立现代的教材管理观念
教材工作是高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特殊窗口。目前,针对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我们应该积极推行现代的教材管理观念,加快教材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克服种种弊端,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基础性作用。(1)树立市场观念,强化前瞻意识。要时刻接受新的信息,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紧跟世界潮流。(2)树立危机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教材工作的服务管理水平。(3)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创新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教材计划、组织、指导与调控的管理,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力求为广大师生奉献优质的精品教材。
3.实现教材管理的现代化
教材管理涉及到采购计划,组织控制、反馈、供应、结算、激励、领导等基本活动以及库存数据的管理及教材的调度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复杂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量大、单一,而且重复、枯燥、劳动强度大,如果教材工作者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收收发发”的经验管理水平上,只能是出力多,效率低,准性差,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管理中运用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办公设备,既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有助于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益。有实践中,不断利用新教材技术设备,淘汰不合时宜的软件、硬件。使教材进出、统计、查询等一系列功能可以在一瞬间完成。开通互联网,与外界进行互访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开通校园网,利用校园网络这一平台,开发教材管理软件,实现网上查询,网上订书、网上售书;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随时查询、预订和购买自已所需要的教材,利用校园网大力推行介绍部级、省级优秀教材,开展对使用教材进行质量跟踪、信息反馈等活动,从而实现教材管理的现代化,提高教材管理的效率。
4.改进教材管理运行机制
教材管理工作要遵循高职教学的规律,突出重点,科学安排。要着重抓好计划、选用、供应与结算等几个环节。(1)计划要细。教材管理必须计划先行,计划是教材工作的基础。教材计划主要包括:教材建设、教材预定、教材追加、教材发行等等。在制定教材计划时,一要强调重要性和严肃性,二要在“细”字上下功夫。如:教材的预定计划不严密,就会造成多订,漏订或错订等问题,要努力做好教材计划的衔接与补充,克服计划外盲目采购教材的现象,对教材的版本、数量,编者等要反复核对,杜绝差错。(2)选用要优。教材选用要强调其理论性和系统性。教育讲究一个“优”字,要求取材合适,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科要为教师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坚持优中选优,让“职称”教材、协编教材、包销教材再无用武之地。(3)账目要清。财务结算是教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算形式较为复杂,每一笔教材费用的结算,都要力争做到及时、准确、无误。
5.扩展教材供应渠道,开设校园教材书店,加强教材回收和有效利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公选课不断增加,教材预订的种类也开始增多,总量增加。但部分教材却在减少,这在教材预订时很难把握。所以,在学生选定了某门课程情况F,一般应不能更改。其解决途径有以下两点:一是教材管理部门应该与多家书商或兄弟院校经常保持协作、合作关系,实行多渠道进书,及时进行余缺调剂,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二是开设经营性书店为大学生提供教材征订、零售服务。这种书店由于面向学校和社会两个市场,教材货源充足,教材规格层次齐全,学生有大量的自由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取教材,学生也可以通过刷卡的方式来结算教材款。三是解决大学生因教材费用吃紧而造成的影响学习问题,逐步将部分能够继续使用的旧教材进行回收和利用,为贫困学生求学奠定一定基础,同时也是提高环境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零售企业;销售环节;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工作,继而关系着企业的持续经营与未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将逐渐上升到企业管理的战略核心地位,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销售财务工作又是企业开展销售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任何事物的发展必定伴随着问题出现,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经济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一、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地不断完善,零售企业主动把握机会,主动谋求发展,取得了飞快进步,市场化程度也获得了有效提高。零售企业之所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主要得力于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型零售企业迅速崛起,老牌大型零售企业稳中求变平稳发展,零售企业业态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
1.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地推动下,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购买力显著增强,消费观念也日趋完善。面对这些显著变化,零售企业抓住机会,主动出击,不断丰富改良商品种类以满足居民日渐增加的需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需求,零售企业规模才不断扩大,直接促进了销售额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0931亿元,增速为10.7%。从简单的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策扶持可以使零售企业规模随着市场需求而不断扩大,增加销售额,实现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
2.零售企业业态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零售企业业态结构由之前居民只能单一地从百货商店购买商品,渐渐发展成为以购物中心、大型卖场、仓储超市等多种选择多种模式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去不同地点购买所需产品,大大增加了居民与零售企业之间的互动,居民在享受零售企业优质服务的同时,零售业不仅提升了行业口碑,还增加了销售额,这正是多元化业态结构发展结果的集中体现。
二、销售环节中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零售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财务管理又是零售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发展的进行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地制约了零售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销售环节财务管理分工不明确
尽管零售企业在部门分工、部门职责上划分越来越细,但相对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却没有跟上划分进度,销售财务依然附属于企业财务部门,并没有单独成为企业的职能部门。甚至有的企业仍然保持传统核算方式,这与零售企业的实际发展不相符。
2.存在较多坏账死账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重视和力度不够,导致资金回笼困难、资金出入很难平衡,也导致在销售过程中,物、单、钱不能形成统一管理,久而久之出现了很多坏账死账,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3.财务工作的内容过于单一
对于销售环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只注重财物本身业务,未根据市场需求、业务需要、市场发展等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拓展和延伸。
4.对货款变化的分析不够
在销售环节中,很多财务人员只把工作注意力放在本职工作上,忽略了对货款变化的分析,没有有效利用手中资源去进行合理化的分析,没有得到反馈信息就不会掌握市场变化动态,将直接影响企业对市场的开拓。
5.零售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关系着整个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零售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引进很多高级专业财务人员,而目前财务人员业务知识不够全面,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处理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性不够,对市场和客户的分析不够彻底等等。
三、面对问题的解决方式
零售企业在销售环节的财务管理中虽然有上述长期存在且较为突出的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零售企业通过不断摸索,找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1.建立独立的销售环节财务制度
零售企业自身销售环节的财务运作远比其他类型的企业复杂,随着市场发展,销售财务包含的业务内容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而且不同于其他财务部门的日常财务工作,是相对独立的针对产品销售的货款回收,因此,零售企业应当单独设置针对销售环节财务工作的职能部门或单独从事此环节的财务人员,在从事财务业务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同销售业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完善相应的内部管理和考核制度,规范指导销售财务日常工作的展开。
2.加大清理欠款的力度,减少企业损失
专门设立人员管理,及时清理销售环节出现的欠款,以应收账款发生后,本着“谁发货谁负责”的原则,赊销商品由经办人负责收回,财务及销售部门将此款项反映在当天的销售报表中,做好货款回笼工作,保证应收账款金额准确无误,从源头上避免出现坏账死账。还要及时和销售人员沟通,并督促经办人与往来单位和个人对账,将可能出现坏账死账的风险降至到最低,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充实财务工作内容
销售业务人员在市场开发、签订合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有的客户信用很好,但是合同需求量却很小;有的客户信用不好,但是合同需求量却很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对信用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办法。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和考察,建立客户档案,实时更新客户信息,保持良好沟通;二是规范货款和来料的清算;三是加大对客户新老合同货款的控制。四是认真统计汇总以往销售情况及资料,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规律,为销售预测做好第一手准确资料,为企业财务管理提拱可靠依据。
4.分析货款回收好坏,为市场开发提供有效信息
销售财务应每个月份每个季度进行简单的销售资金回收情况分析,对合同执行中回收货款、清理欠款、销售费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对有市场开发价值的产品提出意见,充分发挥销售财务的作用。同时财务人员也要和客户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为客户和市场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
5.聘请高级专业人才,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零售企业内部结构的不断完善,对人才的引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企业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要优中选优,专门聘请业务水平高、专业知识强的财务人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光注重人才的业务水平,还要考察其是否具有完善的道德素养,是否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结论
改革开放为零售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零售企业通过自身内部改造,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是发展中必然存在着竞争关系,零售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制度,而其中财务制度处在企业制度中的核心位置。只有集中力量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零售企业才能在经济改革大潮中快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玉祥.浅析零售企业销售环节的财务管理[J].中国商贸,2011,9(36):86-87.
[2]陈绍芳.企业销售环节财务管理方法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7(15):209-210.
[3]于洁.零售企业财务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4(07):143-145.
[4]廉东彦.销售环节财务管理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4,2(05):35-36.
[关键词]财务预算 预算周期 财务预算制度 人口特征
前言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高校的财务预算直接关系着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尤其对于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财务预算的管理,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财务预算的基本概念
1.1 高校财务预算的内容
高校的预算一般包括六项内容:事业费预算、基本建设预算、专项预算、后勤企业预算、医院营业预算和服务中心预算。事业费预算是学校的核心预算,对学校发展计划中优先考虑事项的变化最为敏感。基本建设预算通常由主要设备及建筑的修理和修缮费用组成。基建预算和事业费预算之间的联系经常被忽视,但其对预算制定的完整性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新设备投入会增加用于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费用,加重事业费预算的负担,而设备改进通常会减轻这种负担。专项预算通常由政府和其他一些接收赞助的科研津贴和合同、非政府补助、转向捐款和赠与收入以及额外提供的学生资助组成,这项预算在各项预算中最不稳定。后勤企业预算通常包括学校支持的,享有专项收入地位的活动,来源于学生对公共认可的教学事件、活动或设备使用后付费或收费(例如宿舍、书店等),一般自负盈亏。医院属于特殊的后勤企业,其事业费预算包括用于非教学性的医疗服务和活动的费用,其收入是向患者和其他医院服务的使用者所收集的费用。服务中心是后援单位(例如电话网络系统),其收入主要来自学校部门人员和学生,这些预算不受学校总预算的影响,因为这部分资金已在部门间的初级预算中计算过了。
1.2 预算的编制过程
编制预算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满足学校的各种需求的资源有限,预算的编制有助于确定在获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是一种特定时期内的学校行为或运作计划。各国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是根据各国财政预算的基本程序进行的,服从于各国的财政预算方法。预算的编制过程实际上由多个预算周期组成,相互重叠或交叉。一项预算正在完成的时候,另一项预算正在执行,还有一项正在进行评估和审计。
1.3 预算的编制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大学已经使用了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来编制预算,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1)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最古老和常用的预算方法。其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其程序化方法为其他更理论化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选择;在财政稳定时期能补充长期组织投入。缺点是容易受学校内部政策的影响,也容易受管理机构行为的影响;其存在基础是投入而不是产出。
(2)公式预算:公式预算就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用一个或多个公式,每一个公式都利用特定的学校数据,以项目需求和成本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基础,得到支持未来项目运营所需资金的估计值。其优点是使资金在学校间平等分配;增强了预算的一致性,减轻了预算的准备过程;使决策制定更加客观、程序化。缺点是当入学人数下降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缺少新项目或项目改进的投资机制;没有意识到学校间任务或项目的差异;通常没有考虑规模经济。
(3)项目预算:针对专门的项目或活动所进行的预算,每一项项目预算都是在与项目活动相关的几个部门间分摊的预算方式。其优点是把中间过程与想得到的结果联系起来了;指明了学校前进的方向;使学校的基础数据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其缺点是组成内容比较困难;不能说明学校的任务;错误地假设项目成本以及其他必需的数据在决策时已经存在。
(4)零基预算:假设每项活动及项目都是非常重要的,每年都必须根据一系列决策对其进行调整。其优点是它是一种非常合理、客观的预算方法;关注的是结果和产出;使人们对活动、项目及组织单位有了深刻的了解。其缺点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制造大量的文件;排列决策案所依据的标准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5)绩效预算:以产出或成就所需求的拨款为基础,最初是作为资源分配的补偿模型出现。其优点是相对比较简单;促进了资源的平等分配。缺点是绩效标准及绩效测量的确定比较困难;没有说明不同教学任务制定绩效标准的差异。
二、高校财务预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地高校财务预算体系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分析。
2.1 财务预算制度不合理,缺乏长期规划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基本上由靠国家财政包揽,学校完全根据上级批准的计划来编制预算,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许多高校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财务管理需要,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其次,预算编制不合理,现行预算分配一直沿用“基数加增长”的分配办法,预算目标的确定与实际不能紧密结合;再次,预算编制缺乏长期规划意识,许多高校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仅仅是为了维持年度收支平衡,考虑较多的是短期目标,很少考虑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导致许多高校虽然有长期发展目标但由于得不到学校财务上的资助,使得这些目标只能停留在战略层面。
2.2预算编制数字不准确
大部分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很少有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缺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通常根据往年的习惯做法来判断本单位收入、支出,数字模糊不准确,预算仅仅能起到一个分配额度的作用,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使得预算编制往往偏离财务计划的轨道。长期以来,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预算编制人员缺少对高校运行及长远发展的相关了解,预算通常很难与实际相契合,因此也就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备性。
2.3 预算执行控制不严,监管存在漏洞
高校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是许多高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得预算管理制度,高校预算经费下达到各部门、院系后,使用权及管理权就集中在各部门负责人手里,在执行上,财务的实际支出很难控制,随意调整情况时有发生,追加现象也比较严重。有的高校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监管也流于形式,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计划和控制,存在预算执行盲目性和监管真空现象。
2.4 预算赤字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一方面,学校下达给部门的专项资金普遍缺乏跟踪管理和必要的绩效评价,导致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各高校资金短缺问题比较严重,学校资金供求紧张,再加上往年入不敷出的赤字累积,各项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导致新上项目又不能如期完成,收不抵支现象始终困扰着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危及到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由于不能较好地解决资金的供求矛盾,导致一些学校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赤字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财务预算应当包括全部收支,但由于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影响,容易使高校预算编制范围不能面面顾及,一些资金,如科研经费,往往游离于综合预算之外,无法编入预算管理。
三、影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因素
寻找高校财务预算体系完善方法的关键是分析其影响因素。影响高校财务预算体系的因素分别有: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口特征和学校因素。
3.1 经济环境
国家的经济形势与高等学校财政状况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实力同样影响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贡献程度。经济情况良好时,资金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流向学校,用于事业和基建投资。而在经济困难时期,不仅慈善捐款会减少,非营利部门间的慈善资金竞争也会增强。失业率上升时,高等学校将面临来自更少收入、更强竞争的各方面的威胁。
3.2 政治环境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通过专项拨款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其所制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也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所有公立和私立高校必须遵守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要求是学校必须承担的强迫成本。
3.3 人口特征
现有的人口条件会对高等学校预算产生影响。无论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其教育成本是与学校入学人数挂钩的,由可供使用的收入总额决定。国家范围内,18~24岁年龄段是传统的入学年龄。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直接会对高校的学费收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高等学校的预算体系。
3.4 学校因素
这一因素包括一所学校的任务、年代、传统、法定的历史以及预算规模的特点。学校任务规定了学校学位项目和课程的规模和宽度,并因此影响它的教学预算。不同的教学任务所要求的课程计划在学期项目混合、教学水平、授课方式以及班级规模等方面均不一样。教学水平、学院的纪律、学生的素质以及学校师生比决定了教师规模,从而决定了教师的工资和福利。
四、怎样完善高校财务预算体系
健全高等学校财务预算体系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4.1 正确编制部门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财务计划
高校的部门预算管理过程为高校下属的院(系、处、所)及其附属单位根据其所有经费收入和支出,由该部门或单位编制,并提出相关的预算建议方案,上报学校财务处的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统一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编制全校的总预算。高校预算管理的重点是要正确编制各个部门的经费年度预算。学校各部门的经费预算,应根据主管部门稳定的经费预算指标、学校的事业计划,以及学校可能调度的各项资金,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安排。
4.2 切实贯彻《教育预算执行条例》,细化预算项目
在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加速完成,如需要可重新确定预算的收支分类,并且对预算的支出分类进行细化,使之与各类教育活动的性质和功能相一致。
4.3 普及财务预算基本知识,并且使预算的执行结果与高校新的政策挂钩
加强领导及各部门对预算的认识,使预算的编制不仅仅只是财会部门的专项工作,而是与学校各项制度和各部门活动紧密挂钩。
4.4 明确预算管理责任,防止学校财力资源流失
高校财务预算体系直接关系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内部应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经济责任制,并且建立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学校领导,校级财务部门和二级财务部门及有关管理人员的经济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防止学校财力分散和流失。
参考文献:
[1]夏青. 高等学校预算控制与评价研究[J]. 新西部(下半月). 2010;3:69
[2]高静波.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81:7:159-160
[3]高庆华.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58:2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