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西部地区 产业结构 供给侧改革 一带一路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内产业集群颇具规模,产业基础格局较为稳固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区域内各地区发展条件、产业发展程度也并不均衡,在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对雄厚的区域,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产业群,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可以看到一些初步具备集群成长特征的企业网络。以中小企业自然集聚形成的“成都-重庆-贵阳制药业走廊”发展势头迅猛;川贵滇等省区依托自然和人文特色形成了旅游产品企业聚集;云南昆明及周边所形成的花卉产业,己形成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竞争力的花卉企业集群;云南及周边的烟草产业集聚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产业集聚区;此外,内蒙古的乳品产业集群、四川泸州、贵州仁怀等地酒业聚集群、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集群、贵州贵阳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集群、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石油化工基地集群等逐步壮大,所构建的良好的产业基础为西部地区经济的集群成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二)产业配置竞争优势弱,创新匮乏,对周边地区带动能力不足
从第一产业角度看,部分西部地区虽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客观条件,但只是形成了在自然禀赋基础上“靠天地吃饭”的相对集中的产业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也正是因为自然所限,现有条件下第一产业在西部地区难以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第二产业角度看,西部地区由于自身所处地理条件及历史遗留原因,工业发展大多集中在重工业、采掘业和原材料进出口等产业链前端,自身加工衍生产品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在破坏自身环境的同时并没有显著提升竞争力。此外,在区域产业集群内部也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与清晰的协同合作生产关系,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及支撑产业相关联互补的良性生态圈,产业内的关联度小,产业链较短,竞争多于合作,内耗频现。在实践过程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健全的行业自律性组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缺乏相应的行业引导与协调,加上少数企业的短期牟利行为,往往会在一个低端产业集群中产生同行业企业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导致既有产业集群缺乏在国际甚至国内大舞台上的竞争力及创新动力,且对周边相关地区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地区贡献率长期走低。
(三)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领先于其他地域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革期,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2015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从全国四大地域板块来看,2015年1―11月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9%,虽不及去年同期,但涨幅依然在全国各地域板块中领先。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带一路”等全球化战略影响日益加深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额220703.3亿元,同比下降7.8%。从四大板块来看,西部地区外贸增速回落最为明显。在国家“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不断推出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外贸增速回落意味着“走出去”来到了转型期。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经济产业革命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浪潮对产业结构的冲击不断增强,知识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国家经济结构向知识(知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家正大力度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不仅是西部地区内生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也起着积极作用。创新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主要动力,西部地区应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机遇,主导产业结构转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如贵州省目前正在积极打造中国大数据之都,截止到2015年底已累计吸收投资222.38亿元,希望通过新技术产业革命带动经济转型,这样不依赖于传统资源的经济模式在面临着转型期的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此外,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互联网+”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升级改造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西部地区通过信息及高科技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西部地区应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策与建议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要增强外向性和开放性
地区产业结构是区域间产业分工的结果,与全国产业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相比,地区产业结构应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专业性特点。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全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业要从全球大局着眼进行调整与改造,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影响到国内各区域产业分工,地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势必需要考虑外向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对于西部这样的内陆地区来说,所谓外向性是指,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主要以国内中部、东部以及周边相关国家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照顾内需的同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出口导向型道路。在东部产业升级和中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这些地区会退出一些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并转移相应的产品和技术,这就为西部发展向东部和中部输出商品的相关产业创造了条件。在接受这些退出的产业时,西部要有所选择。首先应当选择比西部地区自身技术水准更高层次的设备和企业;其次是在引进中要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以满足西部技术适度跨越和特殊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这样做,有利于西部较快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有利于东中西部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有利于推动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整体经济效益较快提高。
(二)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头调整倒逼改革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但这样一味追求高速度的增长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也凸显了一系列问题,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正是问题之一。“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一点在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过往“资源开路”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因此,西部地区未来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一方面,要加快制度供给,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创造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破除有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发展,完善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制度,调动技术研发者的积极性;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鼓励创业和创新,鼓励传统企业的高科技再改造,加大对创业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建立创业投资基金;拓宽绿色经济、健康经济等新的消费领域,推进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从而倒逼生产方式的变革,形成发展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卢阳春. “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 构政策调整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30-36.
[2]宋周莺,刘卫东.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0:31-37.
[3]郑长德.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与升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2:112-123.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包装设计;对策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低碳经济时代的进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实质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优势,尽量降低煤炭石油的能源消耗,减少排放量,实现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产业背景下的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策略是指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计划,以争夺消费者和市场为主而展开的一项全面、长远发展的谋略,其目的主要是推动产品销售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现今产业发展背景来分析,产业经济中资源消耗模式逐渐向生态型资源循环模式转变,包装产业的线状经济模式向资源利用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变,以此组成一条重视降低单位能耗和增加产品销售总体设计的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调整经济结构性伴随着产能过剩的同时,因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比,导致对环境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减少包装内容,改善包装环保性能已经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
2 消费市场中包装设计
消费市场作为人们购买、使用产品,以此达到消费需求的活动场所。其作用是实现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消费活动中因为不同阶层、性别、地区和年龄,同时受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对商品喜好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导致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为了提升消费能力与调整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需求,适当选择包装设计策略。其中,主要包括简约价值设计、可持续性设计和绿色包装设计。
2.1 简约价值设计
企业要想扩大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占有率,占有一定优势,除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外,还应注重竞争者产品发展情况,对竞争对手目标进行全方面了解,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找出适合的包装设计。从竞争者角度来分析,利用一种合适的包装设计策略来提升产品自身价值是明智的选择,按照竞争者和消费者特点对包装设计定位,以此打造产品品牌形象,减少营销过程中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例如,日本无印良品在包装设计策略上,结合“极简主义”审美要求,利用简约造型,简化包装设计的生产过程,在广告方面只是出现商品、字标和没有经过漂白的纸作为产品包装、标签,让消费者在适中价格和高质量产品上对无印良品的产品质量产生认同,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让产品使用价值变得“简约而不简单,平凡而不平庸”,让产品使用价值在简约包装设计中突显呈现出来,变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包装特色品牌。
2.2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侧重设计方案的构思、产品回收阶段整体性和资源循环生态设计模式,首先在设计包装材料中,应引入循环利用观念,除了注重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外,还应注重包装材料的低耗能。例如,包装材料中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可以利用资源丰富的材料替换资源稀缺的包装材料,减轻包装物重量,降低生产阶段的耗能,以此减少材料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达到低碳经济要求。又如植物包装设计,使用鸡蛋壳作为包装容器,材料是天然的且随处可见。蛋壳中营养物质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让植物快速生长。从包装设计外形来说也是独具特色的,破壳而出的树苗暗示了生命力,十分贴切。同时,将蛋壳移置野外,因为蛋壳本身起到自然降解与土壤融合,所以不会产生污染,符合生态设计。其次,组合设计的多用途。不同的包装结构的组合设计,其包装销售对象和产品因素也不一样。设计可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带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理念与生活方式,以此提升消费者的社会意识与环境意识。从促销包装设计开始拓宽包装物的使用范围,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减少包装物的总能耗。最后,废弃包装再利用。作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内在的重要部分,任何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污染。因此,必须注重加工处理时投入的产出比,以免回收处理中的能耗大于生产能耗,无法满足生态要求。另外,在包装循环利用上,应改变传统消费的思想,引入合理消费的新观念。例如,纸张能够利用回收形成再生纸或者是缓冲材料,也可以经过加工折叠组成纸板储物架,以此促进纸张的二次使用。又如玻璃包装,在回收旧酒瓶后,经过重新处理,在酒瓶外表绘制出不同图形,让每个酒瓶具有自身特性,组成一个具有设计艺术气息较强的产品,以此突显出一种成长性与多样化特性,吸引消费者眼球,确保包装设计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绿色包装设计
首先,从绿色包装整体观念出发,在明确包装产品设计方案时,应全面考虑包装的各个环节,研究技术对人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技术对人的沟通,注重技术的合理和服务性。
其次,在设计材料方面,应选择适合的材料技术标准,利用产品优良的销售性能和品质,设计出符合绿色包装要求的包装。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为相应“绿色奥运”号召,三星电子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以环保为主题的直板手机E200 Eco。该直板手机借助生物塑料作为材料,具有水溶性,且本身含有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分解,不会带来污染。同时,该直板手机的包装盒使用无镀层可再生材料纸盒,降低了制造中的排放的污染源。从设计结构方面,尽可能达到内置重量和包装材料重量比的最大化,可在不改变原包装材料的背景下,使用合适的技术降低包装用料量,满足包装减量化设计的标准。例如,广东竹壳茶,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竹叶,使用细草将褐色茶末一节节捆扎起来,组成连着的小圆球,和北方生长的压腰葫芦十分相似,这一包装和传统包装工艺、现代包装技术有效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设计出具有绿色包装的技术。
3 结语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变成我国经济增长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同样,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去,应结合自身情况,树立正确的低碳经济发展观,加大绿色包装材料与先进包装机械的研发力度,让包装设计整个过程做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发展,达到包装产业稳定发展的目的。且我国虽然是包装大国,却不是包装强国。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发展重要战略转型的机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包装企业科研与产品开发力度,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从而形成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华.基于低碳背景下的包装设计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2):78.
[2] 张立杰.低碳经济时代下的包装设计新思路[J].中国包装工业,2013(2):30-31.
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是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低碳经济为前提,从控制经营成本、加强环保观念、完善法规、制定发展目标、地税改善政策五方面,对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举措进行了分析,对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提升以及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房地产行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
受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影响,当前社会中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愈发强烈,而房地产行业作为市场中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其经济管理创新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要在发展房地产的同时,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全面减少发展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中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控制企业经营成本
出于低碳经济环境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技术与材料的类型进行改变,结合低碳经济要求,选择满足环境保护需求的新型技术及材料,但是这必然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也为房地产企业负责人提出了一定的难题,即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成本的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全面考虑企业当下发展现状,并结合环保有关要求,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针对房地产企业成本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在选择有关技术和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最优化原则为标准,选择耗能低、排放低的材料和技术;进行施工的同时,必须要全面保证所运用技术均能够实现低排放的要求;开发低碳房地产时,因为新材料的价格普遍较高,以免造成成本过高的现象,务必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以此避免浪费,对于一些可循环使用的材料要做好回收。除此之外,也在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做好成本的控制,避免后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环保观念
当前社会中由于雾霾现象严重,所以环境保护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随着低碳环保的大力宣传与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升,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一定的低碳观念,形成购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的习惯,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实现更为健康的绿色生活,这也为低碳经济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了全面实现绿色环保,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十分重要。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施工技术,都会产生一定的能源消耗,一些废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合理解决这个问题,加快实现房地产低碳经济的创新,必须要将材料与技术进行更新,使用符合环境保护的全新建筑材料与技术,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房地产行业的低碳经济转型,务必要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取代能耗较高的材料,在材料的环保上不断落实房地产的低碳经济转型。现阶段,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逐渐被发现,这也降低了高耗能材料的使用率,然而一些新材料的技术并没有达到成熟,所以还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在现阶段房地产建设的同时,要着重利用包括太阳能、地热能在内的可再生资源,以此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效率,全面建设低碳环保的建筑物。
三、完善房地产有关法规,合理掌控排碳量
近几年在市场中房地产发展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有赖于房地产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了实现房地产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关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然而受房地产经济管理力度的影响,在健全法规方面依然需要加大力度。一方面,需要对房地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与优化,合理控制房地产施工过程中对于排碳量的控制,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严格要求排碳量,并严格落实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对房地产排碳行为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针对一些超出规定排碳量、未按规定经营的房产企业,要对其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碳排放量的控制,从而真正实现房地产行业的低碳经济转型。
四、结合低碳经济,制定发展目标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并且速度也在逐渐加快,这在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必须要将低排放、低耗能作为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则,并深入分析经济结构,在低碳背景下制定经济制度发展目标。基于此,必须要针对低碳背景下出现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在实现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推动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以免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房地的经济转型造成限制。
五、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改善地税政策
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低碳经济发展逐渐成熟,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发展基础上在低碳方面加大投资力量,在经济多元化形式下风险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在发展房地产基础上由政府给予大量支持,在相关规章制度上进行不断完善,逐渐拓展房地产的发展渠道,利用税负方面的优化政策逐渐推动房地产发展,引导房地产向低碳化经济发展方向转型。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为了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必须要认识到技术、材料转型的重要性,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提升环保观念,以此不断推进房地产低碳的发展。但是因为现阶段房地产的低碳发展依然一些不足,尤其是房地产经济的低碳发展方面,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庞群 单位:天津市政华房地产开发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朴,崔建霞.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0,11:8-9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管理发展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应该向其进行不断的靠拢,顺着这一思路进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英国提出的,我国在2009年正式提出,我国国际发展合作委员会指出,低碳经济就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来说,在一个比较新的层次,更好的实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解决节能以及环保的相关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是属于一种污染小、能耗低的新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的破坏进行缓解,解决气候变暖以及灾害增多这样的一些问题。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在发展以及进步的科技的基础上,将能源的利用率予以提高,实现一种清洁能源的创新,这样来进一步的造福于人类。因此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不仅仅是国家的一个大计,也是各个企业要做到的。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企业大发展来说,带来的极为重大的意义。第一,改善了企业的运营环境。第二,提升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包括三个:低碳经营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崇尚创新的管理理念。第三,低碳经济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转型。例如说,一些企业在这种理念下就可能会选择产业转移,或者是改变经营业务,或者是进行产业调整以及技术的升级。低碳经济也会对中心部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发挥出东部的资金优势以及西部的能源优势。第五,低碳经济也转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在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改善与升级。包括采购、财务、生产、营销等等。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策略
在这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树立一种绿色管理的观念,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宏观方向。
第一,企业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就是它的无形资产,在这种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就应该首先要树立一种自身绿色与环保的新形象,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对员工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来进一步激励员工的自豪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促进一个企业的凝聚力。此外,在对外方面,也能够将自己的影响力予以扩大,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信任度,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来对企业的份额进一步的扩大,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二,开发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即开发节能环保产品,通过开展这样的研发相关活动,进一步开发出新的、环保的产品,降低企业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一些负面性的影响。开发这种节能的环保的产品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环节,也是进一步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实施绿色生产的过程。对于传统的企业生产来说,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也会消耗点大量的资源以及能源,这一些都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在绿色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企业应该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工艺,实现一种绿色生产。不仅仅要做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做到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比如说,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使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进行循环利用,这样来减少对废弃物的排放。
第四,开展绿色营销。这也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发展的趋势。在传统的营销中,企业往往是利用产品、价格等一些传统的手段与方法进行销售。绿色营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注重低碳环保的概念,在营销的同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通过这种绿色营销的实施,在企业管理中,就能够体现出低碳经济的思想,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要对于社会的责任勇于承担,这样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形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说,绿色营销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的一个优势,是能够为企业占领市场的一个法宝。
第五,建立一种新机制。首先,要定岗定员,做到责权明确。每一个岗位都应该有规定的人员,力求实现一种一岗一人,也可以考虑一人多岗,要做到责任明确。在一些企业以及经理办公室,往往是一人多岗,但是因为职务的限制,在交接部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下级指挥上级的尴尬局面,而如果是赋予工作人员相关的权利,就会使得工作处于一种合理的状态,对企业内部人员的一些不和谐气氛予以消除。其次,做好会计的监督。财务部门要切实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对每一项开支报销要进行核定,防止一些采购人员以及出差人员多报、滥报、错报的一些行为,将成本控制好,做到源头上进行节约,防止浪费。再次,做好人事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要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职员工作人员,将每一个员工的资料方案予以完善,确定好专人专岗,发挥出没一个员工的潜力,以及效用,防止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人力资源部门还应该定期的组织一些培训,增加员工的专业能力,切实的让每一个员工树立起一种绿色经营管理的理念。
三、总结
总之,低碳经济对于社会、自然、以及企业都起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那么就必须要遵循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管理者应该立足于长远,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结构优化,大力的发展绿色产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促进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禄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0;1
[2]成英,李伟.杭州个人房产办证40分钟领证——企业管理模式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探索[J].中国房地产.2010;1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 双向影响
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近年来,绿色生活、生态生活、低碳生活等新鲜名词跃人人们的视野。其出现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从现象分析,暴风雪、洪涝灾害、旱灾、雾霾等反常态气候灾害以及与之相呼应的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日益严重;另一方面,诸种不容乐观的现象给人们带来焦虑感。因此,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内容及途径的低碳经济模式,而近些年低碳经济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后,英国政府在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政策、实现照明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多个方面都作出调整和改变。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再一次以不可忽视的地位隆重地被摆放在世人面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并代表着绿色经济的低碳经济模式自此成为遍及全球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趋势也已在世界范围内不可逆转。刘啸认为,低碳经济对全世界未来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深刻而重大的。碳排放量将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志;不仅如此,它更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并成为世界进程的又一重要规则。因此,低碳经济将成为社会文明发展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产生的新文明;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宗旨的全新的、进步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的关系
蔡萌、汪宇明认为,旅游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在当代社会中,需要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到旅游业便是以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路径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
因此,低碳旅游是低碳理念在旅游行业的具体体现。也是低碳经济在旅游行业的实现途径。低碳经济规定了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其重视的“低碳性”强调未来旅游行业的环保、绿色、可持续性,要求旅游行业需向低碳化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先天的低碳性则顺应了当代全行业发展潮流,以不容小觑的影响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
三、旅游业的低碳性――开展低碳旅游的可实现性
被人们视作“无烟工业”的旅游产业,有其先天的低碳性。陈海波、莫莉萍认为旅游业在全球倡议实行的低碳发展大进程之下,扮演着先行者、教育者及受益者的角色。
1.碳的排放量较小
2008年,以世界旅游组织为主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报告表明:在2000年,整个旅游行业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一亿吨。仅占人类活动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9%。旅游业是以满足游客感受体验为目的的人类活动。与制造业、重工业等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的生产活动所占比例较小。旅游业主要是利用可持续的、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吸引游客,带来收益,它的碳排放量相比较而言是较低的。
2.碳汇机制的积极效果
根据《联合国气候大会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所知,“碳汇机制”即是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其含义是能够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所占的比重降低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机制”并不主张通过人类生产活动人为地控制二氧化碳所占比重。而是提倡运用自然界生态地使其降低。树木、森林、水体等都是重要的生态型碳汇载体,其中,森林碳汇居于最主要的地位。旅游业本身便以丰富的林业资源、水体资源等作为骨肉框架,也据此具备积极的碳汇机制功能。
3.调整居民收入结构
靠旅游业谋生的居民。在其收入来源上。与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工作者有差异。旅游业充分调整着居民的收入结构,使其趋向环保型、绿色型,使当地产业结构向生态、环保型过渡转型。同时,旅游业对其他产业有强劲的带动力,它的低碳性的发挥将更好地带来全行业的低碳效果。
4.“教育者”的身份
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具有深厚的社会教育意义。它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身意愿自发的受教育活动。社会群体能够通过进行规划设计过的旅游活动受到积极的教育及启发,因此可带动全社会的观念转变。
四、旅游业的低碳化――开展低碳旅游的途径
在经济低碳化大方向的指导下。旅游业低碳化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旅游者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旅游。
梅燕认为,低碳旅游的低碳化体现在两方面:旅游生产低碳化与旅游消费低碳化――针对旅游产业而言。低碳旅游实际上是在经济领域对旅游产业的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针对旅游消费者而言,低碳旅游既是一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又是新技术、新理念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