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信息技术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地理信息技术因其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受条件限制少、精度高,并且可以给人们提供全天候、全覆盖、省时便捷、可移动的服务,在生产生活领域得到广泛性应用。将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融入到高中教学中不仅是新出台的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是学生提升自我素质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

1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地球等[1]。地理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形式获取、处理地理信息数据,并以图像或地图的形式直观展示的有效方法。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理信息技术出现,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其已经从研究研究机构,走向了军事、航行、测绘、统计、环境监控、天气预报等等几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所有部门和行业。

2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提高教学成绩,提升教学水平: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信息技术提出了重要要求,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高考地理试卷上频频出现地理信息技术相关考点。因此,增强高中地理教师队伍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理解,将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是提高教师教学成绩和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2.2增加学习乐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直面化的表达方式、人机互动的学习方式、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内容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主导,让学生动手参与,引领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绘制相关地理模型,不仅可以将课堂的目标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视觉、听觉,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2.3紧跟时代步伐,培养高素质人才: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理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地图制作、数据收集等单一的技术,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日益融入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手机导航、物联网、环境监控等地理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给人们带来便捷。高中阶段有效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为高素质、高能力专业人才提供知识储备,也为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知识支撑。

3当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师资力量短缺:

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不过20年的时间,加之不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教学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2],使得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教师较为缺乏,大部分教师都是地理科学和相关专业的师范毕业生担任。在后期由于重视不够,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的继续培训不足,这从根本上影响了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水平。

3.2相关研究薄弱:

通过常用的文献查阅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共检索到12116条记录。在“标题”检索中输入“高中地理”,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7条,且相关文献多为现状、问题、对策等流于表面的研究,缺乏多角度、多方法、多方面的深度研究。相关研究的缺乏对高中阶段有效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设置了障碍。

3.3精品教材不足:

近来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催生了大量的优秀著作,在相关著作中大多是针对高校和专业人才的深层次参考用书,针对高中阶段的教材、教学参考用书、学生课外阅读资料较少,鲜有发现普及较为广泛、反应效果良好、通俗易懂的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科用书。这种现状制约了高中阶段地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只是围绕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造成了教师无参考、学生无扩展。

3.4技术、软件更新速度快:

地理信息技术跟信息技术高度依赖,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前,各种技术、软件乃至理念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往往一些软件高中教师刚刚接触就已经过时。专业性强、信息技术高度依赖的特征使高中教师队伍有效开展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就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掌握软件使用,并紧跟时代步伐,探索知识发展前沿。这对高中教师开展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4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建议

4.1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地理教师观念和知识的更新:

一方面应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尽快使现有高中教师队伍能够快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应重视人才引进,重点引进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生,为地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4.2编制精品教材,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组织国内外地理信息技术专家、学者精心编著针对高中学生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精品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使教师有所教、有参考,学生有所学、有拓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够掌握相应的考评标准。

4.3加强相关研究,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鼓励广大学者,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师参与到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当中,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深刻把握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并形成文献,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4.4提供资金支持,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有效保障:

学校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建设完备的教学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软件和数据,并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为高中阶段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和研究活动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伟强.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6-10.

[2]赵军,武江民,赵生龙.我国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J].地理信息世界,2005,3(1):39-41,50.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主体性;策略

伴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中地理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俨然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进行整合教学,一方面能够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提供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为全面展示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提供更多可能。现阶段,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成为当前高中地理教师和相关学者讨论和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值

(一)丰富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区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能通过直观、立体地将一些较为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通过具象、简单的视频、图像等要素进行呈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信息技术包罗万象,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源,为地理教材提供有益补充,使得地理知识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中,关于大气运动、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是本册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教学,采取传统板书加笔记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要求,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等,将水循环、物质循环和大气运动的具体过程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体现,同时出示相关的原理示意图,既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助其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但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因而目前所使用的地理教材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较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导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相关资料搜集,以取代教材中一些滞后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运用动画模拟、视频演示等形式,合理创设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并将地理知识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演示,给予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活跃其思维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改革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教学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及时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实施“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积极探索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创新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实践应用为突破传统教学僵局提供了思路。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合理导入教学课堂,用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声音、视频、动画、图像等要素,将原来难以用讲解语言描述的地理知识生动、形象且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促其积极参与高中地理学习活动,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进而确立起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一)充分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具

诸多文献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视听结合是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于传统以“听”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为高中地理教学导入现代多媒体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对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主题和学生实际需求,恰当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其来描述、呈现相关地理知识和地理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视听体验,促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探究“太阳直射点为何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一问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则很难将此问题描述清楚、阐释到位,且多数学生则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该知识点进行记忆,整个学习过程刻板、单一,且效率极为低下。而通过引入现代多媒体教具,使其作为重要教辅手段,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三维立体动态图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垂直照射点在一定范围内来回移动,再结合相关几何知识,计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以此建立起学生对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理性认知,同时促进该课教学重难点知识得以成功突破。

(二)打造地理信息应用平台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程度高低,一定程度上仰仗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的建设水平适合的地理信息应用平台,既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学实现优化提供重要手段,又可以为师生交流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提供空间。因此,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地理信息应用平台的创建,合理配置地理教学现有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地理信息技术上传至综合服务平台,建构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为其他教师备课提供参考。

(三) 注重对教师地理知识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师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者与操作者,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以及其自身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教学的效率。面对教学新形势、新环境,要求教师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将其充分发挥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去,以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综上可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同时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记忆,达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3篇

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信息技术出现了。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合作探究能力,确保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手段

依照新《地理课程标准》,地理信息技术要同时在初中地理必修教材与选修模块中呈现。如,GIS技术在新课标中提出,初中生不但要掌握其概念、原理及相关基本发展等知识,还要明白该技术具体应用领域,能够准确说出某一具体领域中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同时能够操作相关软件,熟悉GIS窗口界面并灵活运用相关窗口快捷键(比如图层显示的放大、缩小及移动等,以及图层叠加与标注显示等),掌握简单查询与分析、数据库建立等方法。GIS技术操作本身就是收集、处理、分析及应用地理信息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该技术处理与分析地理信息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与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初中地理必修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众所周知,GIS技术地图处理与操作功能非常强大,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地图,借助GIS地图叠加、漫游、缩放及要素增减等辅助教学,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地理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深入了解并灵活运用地理研究新技术、建立区域地理系统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空间地理意识、养成良好的分析与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地图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空间性比较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要深入了解主要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形成相应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地理课程中的地理事物及其现象覆盖面非常广,甚至还有一些是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当然人们不可能亲自考察并观察出现的各类地理事物。如果通过简单的教材文字描述开展教学,尽管可阅读篇幅比较长,但受W生现有知识与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无法全面而深刻地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对其进行分析,无法总结获得完整而准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大脑中呈现的事物表象就不够完整与清晰,也就难以形成深刻而牢固的印象。因此,必须借助地图牢固掌握事物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地图语言符号系统描述广阔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结构、分布、联系及时间变化等要素,并利用数学法则在有限的地图平面上规范化展现,这是人类思维的飞跃。一定程度上来讲,没有地图地理学也就无从谈起,相应地也就无法开展科学而又系统化的中学地理教学工作,因而地图被人们称之为“最便捷的地理书”,更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三、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在传统地理教学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学挂图、教材地图、地图册、投影片及扫描栅格地图等教学工具比较常见,对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审核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际教学中,应用GIS地图等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投影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我国主要民族分布”知识讲解中,要全面分析我国民族分布情况,影响因素有哪些,学生要想清楚回答此问题,就要深入了解我国主要民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等,甚至还要掌握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与特点、潜在植被分布特点等相关地理知识。如果采用纸质地图讲解这些问题,则至少需要四幅相关专题地图,但却无法叠加分析。如果采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的GIS地图,则可对不同专题地图图层进行灵活切换与叠加,制作二次的叠加专题地图更加精确、清晰,学生能够清楚辨别各地图间的相关性。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紧跟时代潮流,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及时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依靠模具示范、教学挂图等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然而这些简单传统的教学工具并不能更好地反映地理现象以及与其相关的相关规律,难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参透,而新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更全面更透彻地为学生展示一个地理大世界,为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也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这些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不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更高的教学境地。因此,如何合理化地应用好这项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成了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扩展地理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当高中地理课堂中被应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时,很多教学资源也随之而来,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教材中枯燥的文字信息被演变为形象生动、立体性强的地理图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理现象的来龙去脉,更亲身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这些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源,展现更加神秘多彩的地理奥妙,使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是拓宽到课本外。

(二)分解地理知识难点,教会学生掌握重点

高中地理学科不同学其他学科,它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要想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地理知识,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甚至还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自己的脑海中将抽象性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如果在课堂上,仅凭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很难充分地吸收消化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但如果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与之相关的图片视频与课堂讲授想结合,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深入掌握地理知识的重难点。

(三)直观解读地理规律,帮助学生构建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不再单单是教授学生表面的地理现象,更重要是让学生参透其中的地理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地理思维,构建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认知体系。而这些,都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学活动达到这样的目标。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将地理规律以更加动态活泼的形态呈现,也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和其中内在的运作规律,这些都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掌握其中的地理规律。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的运用方法

(一)“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相关心理实验研究证实,人类对图像的记忆时长要比对声音的记忆时长要高三到十倍,故而人类在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存储时,视觉储存占了83%,听觉仅仅占了11%,余下的6%则分别是嗅觉触觉和味觉。“视”和“听”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将“视”“听”相结合开展教学,比传统的以“听”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效率,要高出十倍以上,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正是能为学生提供更强烈的“视”“听”效果的利器。当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反复通过耳朵和眼睛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使其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时,教师就可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关自然灾害,像地震、洪涝、泥石流、火山爆发等的相关视频,结合图片给学生展示地势地形的相关构造,进一步引出自然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扩展知识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设平台,交流利用教学资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渐攀升,更应该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个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比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地理教学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链接更多设备,引进更多的教学资源。将这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整合,优化配置,构建成一个更完善的知识体系,方便教师备课教学,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和空间。

(三)终身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之伴随的必定是各方面的发展,为了跟上经济的步伐,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并实施新课改,在这样的心学期下,学校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为了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信息运用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模式。

如上,多媒体信息技术多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不容小觑,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扩宽地理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规律,还能让在高考体制下的高中学子更好地掌握地理学习的重难点。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合理地运用起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地理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地理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旋晓伟,王林,王晓青等.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125-128.

[2]农海燕,罗智德.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1):73-74.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

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终身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目标的整合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课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同时,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实施,也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结合,既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涵;又扩大了地理教学的外延,给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使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迅速融合,真正为中学地理教学服务。

二、信息技术于地理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

尽管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教师和学校也非常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也能看到一些两者整合的影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达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所谓的有效整合当然是将二者有机高效的整合起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效果,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目前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存下如下几个问题:

1. 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忽略课堂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还是在老师。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动画,受课件支配和制约忽视了课堂教学设计,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读课件,按鼠标,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大量做笔记而没有时间思考。教师让课堂变成影音播放室,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和反应的速度,知识的呈现或呆板固定、或五花八门,让学生一堂课昏昏沉沉,没有掌握重点。

2. 信息技术教育与地理学科的整合方式的固定化。

地理课的类型很多,有的侧重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有的侧重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或地理规律的理解,有的侧重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等。每种类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都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做处理。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个课件模式运用于所有的课堂内容,将知识机械化,模式化,变成了另外意义上的“教条主义”。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要求的整合

1. 强化重点、揭示疑点、突破难点。

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和某些特殊的地理现象往往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如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等,它们本身是具有动态的知识点。教材中作为重点或难点,对于这些知识点单纯的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中的板书、板画、挂图、模型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整合(如可运用动画演示其运动、发展和变化),可以弥补传统地理教学手段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集中在一起,利用Flash、幻灯片展示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或发展变化,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仅增强了教学效果,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讲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时,学生对冷锋影响下的天气变化不易理解,运用flas演示,先是晴好的天气;然后冷锋逐渐向东移动,所到地区天气出现变化:大风呼呼刮,树叶随风下,垃圾满天飞,行人抱头归;冷锋过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行人添了衣)。这种用flas演示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对冷锋影响下的天气变化这一难点的理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不仅增强了教学效果,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 地理课堂的内容得到丰富,外延得到扩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处理上,可深可浅,可简可繁,给与教师和学生极大的活动空间。美丽的风景,神奇的传说;使地理课堂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动画演示,视频解说;使地理课堂东动静结合、开阔视野。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不再拘泥于教材,自觉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在共同讨论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在网络课堂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外延都得到扩展。

3. 地理教学方式的改革。

多媒体地理信息技术带给中学地理课堂的另一个影响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三. 一”教学与现代的“动画演示,视频解说”形成鲜明的对比;“封闭的课堂45分钟”与“开放的地理课堂”出现极大的反差;“呆板的被动式教学”与“网扩自主教学”不能相提并论。在此影响下,地里课堂的教学方式,由结论式教学走向过程式教学;由满堂灌走向探究式;变外在强迫式教学为内在诱导式;变单向传播为栓相互动作用。至此,学生的自主性增强,激思释疑,注重学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4. 创设地理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营造地理情境,展现地理场面,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通过内心情感体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地理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地理、把握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