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集成;现状;发展方向

1市场扩大倒逼技术更新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当前有越多的企业和行业认识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价值,市场的扩大对于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更新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倒逼作用。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情况,针对当前机械制造领域和产业制造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需求,急速发展的市场和不断更新换代的社会现实情况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庞大的外部市场也是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事业迅速发展的有力依傍。有需求就有市场,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倒逼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进程中所面对的现实情况。技术的多边发展与我国当前产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大政方针联系密切。当前我国大力主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多种政策的叠加作用下,将会有更多的创业者涌入市场,参与到我国的创新创业工程当中,中小规模的创业公司也将次第涌现。中小创业者在进行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用到定制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从这个角度上看,以小规模、定制化为特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2技术创新打开了更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市场

技术的创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打开了更多的应用市场。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相对迅速。得益于较好的鼓励政策和宽松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历程。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事业迅速发展和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我国的设备制造行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围绕此种现实状况,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相对快速。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国内的消费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的便捷化、享受型的诉求。这种市场的新动向也让更多的高新科技的民用化路径更加可行。这也就意味着,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多的运用空间,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随着工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更新换代,当前看来,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小规模民用领域将会有更多施展的空间和应用的可能。

3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当前在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被解决。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正处于窗口期,宽松的经济环境和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得我国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的广泛。市场的深入发展让当前市场所需的装置类型越来越多样。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装置本身具有复杂性,复杂的装置应用在不同的领域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受制于装置本身复杂性的特点,电子集成装置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操作性和装配性问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进行安装调试和技术攻关,过程当中的技术消耗很大,这也是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进程当中的现实状况。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容量逐年扩大所产生的助推作用。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也将促进电子集成领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从这个角度上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当前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相信在市场和科技的双重助推下,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会朝着定制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结束语得益于我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中高端国际市场的省里开辟,当前我国制造业行业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关产业在发展进程当中对于本土装机能力和技术的庞大需求。而市场的强劲发展一定会对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李志,孙哲峰,雷禹周.机电一体化综述[J].电源世界,2008(2):78-79.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就业;教育

一、前言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98年,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关于电子商务的就业现状、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电子商务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前人已做过一些研究。如吴秀红等(2005)认为,招聘单位提供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常有:网络运营经理,主管、网站策划,编辑、网站推广、网站开发、网站设计、网络营销员、外贸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项目开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教学科研人员等。从以上招聘岗位看出,招聘单位并不是要求应聘者具备各种才能。站在招聘者的立场,更喜有专业特长和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电商人才,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的“零距离”的专业应用人才。这样的人才往往技能突出、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吴秀红等认为,电子商务培养目标总体上比较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所以很多毕业生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他们泛泛的简历也不能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从而失去面试的机会。有时即使获得面试机会,由于缺乏实际的专业操作经验,同时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提供的职位缺乏工作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很难应聘成功[1]。罗应机等(2005)强调仿真模拟实训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指出可通过建设校内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及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组建创业园达成[2]。

田苗(2006)基于电子商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遭冷落,就业率远低于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的现状提出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培养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调整;(2)激发教师学术研究,提高理论教学效果;(3)多种形式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效果;(4)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职业定位等[3]。王建花等(2006)提出,虽然电子商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也日益递增,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及在读生都遇到了问题。针对问题,王建花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多证培养模式,其中的多证包括:国家认证项目的职业资格证书(含中国电子商务师认证,国家信息化培训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认证等),企业认证项目的资格证书(含思科认证,SUN认证等),行会认证(含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物流师认证等)[4]。

朱美芳(2007)指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水平问题的关键在于院校教育现状与企业需求有差距。针对该问题,需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教师努力学习以与时俱进;学术勤练内功以提高自身素质等[5]。吴肖云等(2007)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及就业现状,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指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的新渠道。其中指出的应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1)转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市场需求导向;(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5)加强就业指导的专业性等[6]。杨艺等(2007)针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多方面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1)明确人才需求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2)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3)整合教育资源,构筑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7]。

胡桓(2009)将南京工业大学2005-2008年本科毕业生作为样本,对其毕业去向、就业地点和就业专业相关性等方面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本科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1)推行通识教育;(2)借鉴职业培训模式;(3)整合教育资源等[8]。王进东等从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条件和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方面的分析对比,提出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一些对策,包括:(1)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理论教学模式;(2)加大课程整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3)“双证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4)电子商务专业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9]。

王法涛(2010)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结合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基本方案:(1)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强化课堂教学;(2)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动手能力培养;(3)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并针对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10]。

南洋(2012)认为,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是既要懂得电子,又要懂商务,并称这种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信息知识基础和经济管理基础才能拓展好的就业渠道。

前面对电子商务就业及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是针对就业问题或教育问题本身进行分析,而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因此,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探讨其就业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状况

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教育部于2006年4月12日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为主,经济、管理、文学、理学、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本科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方向,在2009年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2012年为第一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年。

下文中2012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专业即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参考。统计数据中包含两方面的数据:一方面为各专业初次就业率;另一方面为总体就业率;由于初次就业率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各专业的就业率状况,本文中选取该数据作为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的主要依据。

下列三个图是2010年-2012年三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9个主要专业(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英语等)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是靠后的,低于除车辆工程、工商管理外的其他专业。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是靠后的,低于除自动化外的其他专业。

从图3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是靠后的,低于除自动化、工商管理和英语外的其他专业。

从三年的就业率来看,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均处于后列水平,这是值得反思的。另三年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67%、91.89%和96.95%。从中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就业率在逐步上升,但整体就业率仍低于其他大部分专业。虽然说就业率不是衡量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手段,但较低的就业率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专业相应教育问题探析

笔者在电子商务教研室,从事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教学。对导致电子商务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及可能改进的措施尝试做出分析:

一是课程设置还有改进的空间。电子商务专业是要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所平衡,又要有所侧重,又要突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这就需要在电子商务方面老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的讨论,进而设置出更为合理、科学的课程安排。

二是实验室设备需要完善。如果说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完善所需的软件,那么实验室设备则是相应的硬件。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侧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机课较多。而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师资力量需要通过引进和培训进而得到提升。师资力量的高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只有重视师资力量的提高,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引进有经验、有素质的电子商务方面人才,及对现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进而在整体上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素质。

四、结论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如何在改善其教育状况,从而提高其就业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状况,指出该专业在课程设置、实验室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的空间,希望能对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完善提供借鉴,进而对其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秀红,付达院.看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析电子商务教学[J].科技信息,2005(18):150-151.

[2]罗应机,陈平昌,刘丽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应注重仿真模拟实训[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5):94-96.

[3]田苗.从就业现状谈电子商务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64-66.

[4]王建花,张利.面向就业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6):142-145.

[5]朱美芳.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2):76-78.

[6]吴肖云,刘丽君.东盟,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新渠道[J].福建电脑,2007(3):19-20.

[7]杨艺,代春艳.从学生就业反思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07(3):32-34.

[8]胡桓.提升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就业力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186-187.

[9]王建东,李进伟.新时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9(23):179-181.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 高等数学 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注重人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B,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机电类各专业也不例外,所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以后将在一线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及质量管理等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学习,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这一需求,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学会用严谨的态度和较强的逻辑性去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搞好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现就目前的课程现状做如下分析。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现状

这些年的高考扩招,使得高职类院校中学生的整体基础不是很好,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是刚刚达到高职建档线,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数学的学科特点,抽象的逻辑思维使得基础本来就差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没任何兴趣。对于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更是毫无认识,他们甚至认为数学是无用的。再加上机电类专业男生较多,男生的数学基础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会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已经丧失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认为无论我多么努力也不可能学好数学。这就导致在课堂上很少有同学会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多数同学害怕老师提问,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起来很困难。

二、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现状

高等职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很多院校都是有中专升为高职的,这类院校中的教师会延续原来中专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运用上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方法,这些也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很多高等数学的教师没有工科背景,对机电类专业的实际技术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地了解机电类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需求,这就会导致在教学中做不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就导致教师只一味地责怪学生基础差,忽略了从自身找原因,不知那些内容更适应专业的需求。

三、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现状

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版本很多,但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针对性。也没有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大部分教材强调的只是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没有考虑这些知识是否和具体专业有关。例如一般都是在复习高中数学函数的基础上,开始讲解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再加上常微分方程和级数,这基本就是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可能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用,缺乏针对机电类的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

四、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手段现状

基于教师现状和教材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也和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还是以粉笔和黑板为主要的教学工具,很少会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很少会努力开发更适应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资源,有时可能为了教学比赛用一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软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授,可以设想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再加上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得原本就对数学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难以接受,这样下去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现状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结合机电类各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弱化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专业需求,学生毕业工作的需求,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本身也要了解专业特点,抛开传统的数学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搞好机电类高等数学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杨积凤;高职机电类专业数学教学理论体系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10期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减速电机;模块;设计

减速电机根据其应用的特点分析:自身具有节省空间、方便使用的优点,它属于一种减速传动装置和电动机集成一体的机电产品,因此也被称为带电机的减速机。减速机的应用范围比较广,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到钢铁冶金、其中运输、物料搬运、机场港口、流水作业以及环保处理行业中,因此这就需要在减速机电的模块化设计中要不断的研究,扩大国内外市场。

1.减速机电的现状

减速机电是一种动力机模块和传动装置模块的组合,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机模块是一种电动机,传动装置模块是减速机,最终在二者结合使用中,形成了减速电机。因此在设计中,主要是由不同的模块组合而成的。根据去自身的性能以及材料,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减速电机的模块化设计。其中减速电机的模块主要是由13种减速机模块,4中连接模块。10种电机模块以及5中附加模块组成的,其中在减速机电模块设计中,主要是根据减速机电形态矩阵最终形成的:其中具体的模块分为:底脚安装圆柱齿轮减速机、法兰安装圆柱齿轮减速机、悬挂安装圆柱齿轮减速机、底脚安装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法兰安装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空心出轴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蜗杆减速机、底脚安装圆柱齿轮-蜗杆减速机、法兰安装圆柱齿轮-蜗杆减速机、空心出轴圆柱齿轮-蜗杆减速机、底脚安装行星齿轮减速机、法兰安装行星齿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在连接模块中包括:联轴器、连接法兰、齿轮副;在电机模块中包括: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变级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微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微型特种电动机等。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箱体模块,端盖模块,出轴模块,齿轮副模块以及输入轴模块和附件模块,但是在目前我国减速模块设计中,采用的是优先数的原则,目前的现状是:在全国实行统一设计YCJ齿轮减速电机,在技术指标,安装尺寸以及外形尺寸中进行具体的规定,在技术中规定中心高、输出轴直径以及长度、安装孔径以及孔距,然后对具体的值进行调整,最终符合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因此这就总结出在设计的同时,采用的是:“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以及产品系列化”的设计理念。

2.减速机电设计的研究

根据目前的现状分析,在我国减速机电基本上是中小企业,在设计中是根据外国产品的模型制造的,在安装尺寸中以国外产品作为标本,但是在内部结构参数设计中,呈现的是参差不齐的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在不断的加剧,以及竞争力在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减速机电制造商积极的推行新的理念,在设计中不断提高技术理念。本文对模块化设计进行的科学的研究,模块设计的具体措施是:

2.1加强减速机电设计的技术标准

首先要坚持执行与国际同步的技术标准,并且要结合我国仿照设计的实践经验,在技术中根据具体的标准具体进行,例如在进行箱体的设计中需要用高强度的铸件积木式组合进行,在数控中心采用的是中心镗孔,在减速机电设计中对于齿轮设计,采用的是优质合金的钢锻件,并且在完成了切齿之后需要进行渗碳淬火磨齿,最终确定具体的精度,但是在出轴的优质合金钢锻件中,先要进行调质和车削后进行磨削,而滚动轴承选用的是优质的材料,同样紧固件采用的是高强度等级,并且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标准具体实施。

2.2模块化设计的准备

模块化设计中需要不断的优化方案,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做保障,并且积累大量的减速机电产品图纸,在模块化设计时,需要对多有的机电产品图纸进行整理,修改以及优化组合,确保设计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具体的设计中,在箱体各轴承孔间的中心距标准化中,为了确保优先数,在具体的设计中就需要尽可能的满足中心规格数,将其减少到最合理范围内。在各个齿轮中需要进行统一合成于一张图纸中,最终根据减速机电模块以及机电模块之间的接口来在合理的规范中进行,确保接口参数的标准化以及合理化,将其形成的公比按照相应的标准排列。

2.3模块的优化设计

减速机电的模块优化设计中,需要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积极的推广在更大范围中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目前来看我国在减速机电模块设计中由于减速电机制造商的规模比较小,基本上是中小企业或者是微型企业,因此在制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产品系列雷同,质量出现了不同样式,最终呈现出总体的设计现状比较落后,因此根据这种减速机电模块化设计中需要在有限的系列型范围内,要推行新的设计方案,采用同行的模块组合成整机的产品,在最小的设计理念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需要将减速机电推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在设计中不断的优化方案,例如在齿轮厂就应该为整机提供齿轮模块设计,在铸造厂就要为整个减速机电提供箱体的模块,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根据详细的图纸来进行组合,最终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将模块化之间的接口形成一定的行业标准,提高了技术质量与创新效果。

3.总结

通过分析减速机电模块设计的现状从中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在结合市场规范标准的同时,要做好机电产品图纸设计,并且需要保障专业人员在技术中要规范、科学,结合减速机电的模块设计原理在确保了各个接口的参数在复合标准中合理进行,这样最终就形成了统一的制造标准,为提高我国减速机电的设计做出有效的改进,在规范市场的同时,可以不断的进行创新,为产品的更新提高更高的技术含量。 [科]

【参考文献】

[1]谢起成,胡海胜,王宇翔.齿轮减速机电的模块化设计问题[J].机电工程,2013(35).

[2]李时许,徐建明,石建丽,万志强.顺槽用破碎机的模块化设计研究与应用[J].矿山机械,2012(25).

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改革方向

自上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推动了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层出不穷,至今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在生产方面更加规范化,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也逐步提高,机电一体化行业对相应的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了,这就促使高职院校结合当前实际,重新制定或优化机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加紧实施课程改革。

一、当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现状分析

1、课程的设置过于追求学科的系统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建设虽然几经改革依然没有跳出学科体系的潘篱,这是导致高职机电人才与企业所需要之间不一致的结症所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种复合型高技术专业,专业知识涉及机械与电子两大学科领域,让学生在短短的在校时间内去系统的掌握两大宽广而精深的学科领域知识是不可能的。严格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化造成了,机不太懂,电业不太通的尴尬局面,或者严重失去了专业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的目标。

2、课程知识老化、落后

目前,机电产业已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机电产品逐渐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精度化、微型化邓方向发展。支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许多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伺服电机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在日益涌现和不断更新。许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需要在课程中体现出来,而绝大部分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社会领域的科学化已显得非常落后,有些甚至依然是以传统的机械技术占主导地位,这必然导致培养目标很难适应当今机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3、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存在偏差

由于现阶段我们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针对性调查研究,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未能很好地突出就业为导向以及社会需求,使得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方向十分单一,且市场适应能力较弱,进而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就业岗位的需要。

4、专业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甚至滞后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某些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内容十分陈旧,版本过老,缺少一些能反映机电一体化先进技术的内容,而且该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将相关知识有机地渗透或结合在一起进行掌握。除此之外,还存在知识重复严重、理论性过强等问题,同时也极大地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5、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由于深受“重理论,轻实践”这一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把理论课看得过于重要,导致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比例严重失调。加之不注重教学实训,导致学生的实践场所或实习基地条件较差,使学生的实践训练严重不足,这对机电一体化这样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说显然是不相适宜的。

6、专业“双师型”教师存在严重不足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有的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而有的实训教师在基础理论方面又过于薄弱,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提升和发展自我。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对当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行课程改革是改变我国机电一体化教学现状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飞速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产业逐渐发展成为高新产业的主导产业,甚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机电一体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更高,具体来说,这些人才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机器设备开展日常工作;其次,这些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第三,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是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所以还没有形成一种合理高效的专业课程体系,当前不得不加快对该课程体系的总结、研究,以尽快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推动该专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进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

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建议

1、加快调研,进一步分析岗位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具体来说,应当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问卷、访谈、研讨等多种方式对机电企业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和岗位群。同时,要结合国家对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与时俱进,加快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构建

笔者认为,现阶段构建以模块化课程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很有必要。

要合理地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就需要我们对职业岗位群进行系统的分析,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需与够用”为度,更加注重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组成一些模块化课程,进而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另外,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十分关键,这是由于实践课程是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作风、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实训条件,形成一种与理论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可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模块。这样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又能够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经验、创造条件。

3、着重强化校外实习环节教学,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的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采取进一步的强化措施。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实施。日常除了开展各种传统的电机实验项目外,还应当有序地组织学生到不同电机企业或变压器厂进行实习训练,以不断增强学生对电机结构、生产流程的感性认识;其次,高职院校也要加快校企合作,注意搞好与较大较强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借助校外实习基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多优质人才;第三,高职院校也要适当地改进实验、实训的投资方式,可以把学校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实训投资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甚至可以把部分实验室或者实训基地直接建立在企业当中,这样一方面给学生创建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另一方面又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盘活了学校的投资,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带来更多福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不容乐观,可以说是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改革形势,当前我们的高职院校必须在国家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紧跟机电行业发展的需求与步伐,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特征,逐步有序地采取课程改革措施,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更新、调整和完善,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能为我国的机电行业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洪小丽,孙涛.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