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基础设施;管制;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8-0017-03
以能源、通信、交通运输、卫生设施、城市公用事业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行业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平均约占各国GDP的4%,占投资总额的1/4(世界银行,1994)。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基础设施行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自1990年年初以来,受益于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和政府治理模式转型,我国各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显著(张军等,2007)。但是,通过行政垄断限制非国有经济进入、行业内一些企业滥用市场势力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同时,从事基础设施运营的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政企不分的现象也还比较普遍。由此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基础设施行业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二是行业内企业实际经营绩效总体不佳,部分企业的巨额利润往往来自于滥用市场地位获取的垄断租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设施行业管制政策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改进与协调运用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产业组织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有关研究成果;其次对产业管制政策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础设施行业的改革目标模式进行研究。
一、产业组织和管制政策研究
对于基础设施行业的研究,早期主要是罗斯托(1962年中译本)等发展经济学家和Barro(1991)等新经济增长理论学者,他们强调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的作用。对于如何增加投资、提升基础设施产业的运营绩效,产业组织理论(尤其是管制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产业组织理论看来,基础设施行业的部分环节存在明显的自然垄断特点,因而在这些环节可以通过政府授权由少数企业垄断经营,但政府需要在定价、普遍服务(或普遍接入)、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管制。自Baumol等学者的可竞争理论产生以来,学者们逐步意识到保持市场可竞争性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对于效率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世界银行(1994)曾对主要基础设施领域实行竞争性经营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许多基础设施服务具有潜在竞争性和私人产品特征,能够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支出,所承担的公共义务也不是太多,因此,完全可以通过竞争性经营的方式来提供。在基础设施领域引入竞争的基本途径是把其中的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开。从总体上看,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但对特定的基础设施领域,总是既有自然垄断性业务,又有非垄断性业务。显然,对于垄断性业务,只能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经营,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对于非垄断性业务,则应该实行多家企业竞争经营,以获得竞争的好处。
自1970年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广泛的管制改革,主要是私有化和鼓励竞争。在微观层面,有证据显示,私有化使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显著改善,而且也扩展了服务范围。但是,单纯就私有化本身而言,改革的成效模棱两可。私有化之后的绩效是否得到改善,关键取决于后续的管制政策是否合适。
虽然各国近年来普遍逐步允许非国有经济成分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领域的国有企业在运营上存在明显的低效率(刘志彪等,2003)。在全球化时代,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绩效低下的国有制基础设施限制了经济发展,抑制了国际竞争力。
为了有效促进基础设施的投资、显著提高行业内企业的运营效率,除了放宽进入壁垒、鼓励竞争之外,行业内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基础设施行业的治理机制
自Bede和Means于1932年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公司治理问题以来,Fama和Jensen、Cochran和Wartick、青木昌彦,以及国内的张维迎、林毅夫、费方域等分别在该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特定的产权结构和运营环境决定特定的治理机制,特定的治理机制决定了绩效的差异。
由于基础设施行业多为国有企业,其公司治理问题与竞争性行业中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相比存在显著区别。国有企业面临着一些截然不同的治理挑战。国有企业可能受到所有权干预,还会出现受托责任的削弱。尤为关键的是,公司治理的难度来自于国有企业履行受托责任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链条(管理层、董事会、所有权主体、政府部门),它们之间没有清晰易辨的主要委托人。理顺这一受托责任的复杂关系,以确保有效决策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着实是一个有力的挑战(OECD,2004)。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特殊的公司治理机制问题,OECD专门制定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准则。
青木昌彦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提醒我们注意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由于管制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内部人和外部人的合谋问题也使得我国基础设施行业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面临很多挑战。
在我国当前阶段,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系。我国目前国有制的多寡和我国历史上所选择的发展战略、政府的行为方式有关。特殊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国有企业中的实际控制者并不需要为企业经营成本负责。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往往追求企业规模最大化、企业总支出最大化等目标,这就使得国有制为恶性竞争提供了产权基础。为了避免恶性竞争的大量出现,政府对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进行严格限制。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形成了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对我国的政策体制能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直接限制了市场竞争的顺利展开。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政策负担以及预算软约束,导致其效率低下;如果离开行政管制的保护,它们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所以,政府应对存在大量国有企业的行业设置严格的市场进入壁垒,限制民营经济的进入。
三、管制政策与公司治理机制的结合
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是指通过公司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各种控制(或激励)工具,主要有市场力量(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以及法律、管制和政治制度等;内部治理机制是指直接作用于公司内部机体的控制(或激励)手段,主要指董事会、报酬结构和股权结构等。Jensen曾将公司治理制度分为四种控制力量: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法律、政治和管制制度;产品和投入要素市场;以董事会为首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定的管制政策决定了企业经营所面对的市场结构和外部约束条件;尤其是,运用科学的管制政策可以构造一个竞争环境或者可竞争环境。
在竞争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存在某种替代,二者也可以相互补充。相关理论认为,企业内部激励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有效激励问题,而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作用就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通过增强对经理人的激励来提高企业效率。竞争对企业治理机制的作用可以从1990年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中找到依据。该理论包含四个部分:竞争激励论、竞争发展论、经济激发论和竞争信息完善论。Karuna(2008)发现: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倾向于采用更有效的治理机制;竞争和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多重的相互作用。
早期的大多数研究通常将治理机制作为外生变量,实际上很多变量能够影响到治理机制的效率,因而应将其视为内生决定的因素。例如,Kole & Lehn(1999)的研究表明,航空市场1990年的放松管制改善了行业当中企业的治理机制;Gillan,Hartzell&Starks(2003)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系列企业和行业因素能够对治理机制的作用产生显著影响。Kole等人强调,治理机制作用的不同源于各个企业之间成本的不同。由于监督的成本高昂,除非监督的收益能够抵消成本,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才是合算的(Hart,1995)。Gillan等人证明,企业间治理机制作用的不同完全可以由决定企业特点的行业因素解释。如果产业特点影响监督成本和监督效率,企业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理机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四、我国基础设施行业的改革模式分析
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和各国的实践经验,我国基础设施行业应区分自然垄断环节和一般性竞争环节。对自然垄断环节,可以实行政府授权的垄断经营,但应制定科学的管制政策,避免运营商滥用其市场势力;对于一般性竞争环节,政府应尽量破除进入壁垒,放开竞争。基础设施行业当中企业通常担负着双重目标:一是社会公共目标,包括提供普遍服务,安全、稳定、连续地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数量充足的产品(或服务);二是企业利润目标,即合理的投资回报,保障企业维持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力。由于前一种目标仍然存在,从而要求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定价方式等进行管制,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不致于使这类企业因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损害公众利益。
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行业中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同时国有企业也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行业,所以,当前讨论基础设施行业的公司治理基本上等同于讨论垄断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对于垄断行业的私营经济,可以采用通常的公司治理模式;政府从服务标准、定价政策、产品质量和数量、禁止市场势力的滥用等方面制定科学的管制政策即可。但对于垄断环境下的国有企业,还面临着一些截然不同的治理挑战。一般而言,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在公司治理环境上主要有以下三点不同。第一,私有企业进行商业活动,主要遵行的是市场规则;而国有企业的决策和运作,往往受社会责任因素左右,在或大或小程度上偏离市场规则。第二,国有企业常常缺乏明确的商业目标。第三,在私人企业中,委托与链条较为简单,作为最终委托人的个人股东有足够的动力实施监督,不会滥用自己的股东监督权或委托权;而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级委托与关系,委托与链条较为复杂。
政府与私营部门所有者具有内在的不同,因为政府不是特别关心利润,而是更关心其他方面的社会收益。私营部门的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是股东(委托人)和管理层(人)之间的委托一关系;国有企业的主要委托一关系则存在于纳税人和政府之间。这就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显著特点。对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首先,应该明确区分国家的所有权职能和其他那些可能影响到国有企业经营环境的国家职能,尤其是关于市场规则;其次,政府应该努力使其实际运作和国有企业运营依从的法律形式尽可能的精简和高效。其法律形式应该允许债权人追索债权和启动破产程序;对于基础设施行业超出普遍接受标准的、以公共服务名义要求国有企业承担的任何义务和责任都需要按照法律和规则明确授权,这些义务和责任还应该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的成本应该以透明的方式支付。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领域企业的治理必须考虑更加广泛的目标,可以采用目前西方公司治理理论中较为流行的概念——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来描述自然垄断企业应该采取的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认为,公司是由不同的要素提供者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包括提供资本的股东、提供人力资本的公司员工、对其产品投入长期期望的需求者以及其他的社会公众等,公司治理应该考虑所有这些参与者的利益需求。公司的本质是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富或服务,而不是仅仅给股东提供投资收益最大化的机会。而且,公司的发展取决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他们对公司的发展同等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 思想政治课教学 有效性关系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四年有余,四年来,政治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伴随着这些变化,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把“对话”当成“问答”,滥用表扬,探究“泛化”,把“自主”变成“自流”,重视形式,忽略质量。课堂教学表面热闹纷繁,迭起,实则缺乏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课堂有效性的核心是指课堂上的主体所获得的具体的学业进步、文化生成或整体发展――当然也就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评判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实现了学生发展进步的目标,而且要看为实现教学目标师生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学校耗费了多少经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师生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全面而生动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思想政治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者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服从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是认知能力和和行为能力的发展,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思想政治观点的主体,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
新的三维目标是对原有政治课程目标的继承和创新,由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目前更为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部分教师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过分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造成课堂有效性低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体验感悟,但并非要淡化知识。在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知识的习得,也就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和内化运用中铸就的,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我们在重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否则思想政治课就丧失了应有功能和意义。
总之,三维目标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他们有效地整合,如在讲授《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时候,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又要在对权利和义务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搜集公民依法行使民利和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使其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二、探究与接受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可知,接受学习是以教师呈现知识为主导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的学习,两种方式各有其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探究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另一方面探究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重要条件。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欣喜的看到许多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学习方式引进课堂,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探究学习的理念在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泛化和异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强调探究,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讲解,造成课堂有效性低下。如一位高一年级的老师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个框题时,教师开始提出价格多变的问题,接着让学生看书十分钟,下一个环节就是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讨论教材上的五个问题,又花去十分钟。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最后老师用两分钟做了总结,一个框题的教学就这样完成了。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生在讨论时,缺乏方向性,代表发言时也是文不对题,这样探究学习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但并不否认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对一些陈述性的知识,教师不需要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花费时间去探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还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其优越性,我们倡导探究学习,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必要的。(2)学习方式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3)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探究活动的设计要采取符合学校情况、学生特点的形式。
三、忠实、调适、创生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
课程实施有三种价值取向――忠实化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的过程即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适应的过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说是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即有的课程计划只是这个经验创生的工具而已。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从根本上了否定了“教材本位”的思想,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创生,但许多教师只是片面理解新课程标准,过多地强调创生,忽视了调适和忠实。比如,某高一年级老师在对《货币的本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用一个学生表演的小品《一叶障目新编》导入新课,花费十分钟。讲“商品”这个概念时。先由学生思考讨论,代表发表看法,然后老师总结。接下来讲货币的产生先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剧 《非洲集市交易》,然后由学生讨论交流,该讲重点内容货币的本质时已经快下课了,只好一带而过。整个课堂尽管非常热闹,也创生出许多具体情景,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货币的本质,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课堂有效性低下。
由忠实到调适,再到创生,体现了教育变革的发展方向,三者之间的层次性不可否认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三者是排斥和对立的,它们各有其存在价值也各有其局限性,它们之间是对立与统一,包容与超越的关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和选择。比如,在进行系统知识的教学时,以忠实取向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调适;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以创生取向为主,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既不能一概而论,又不能相互错位。要依据课程目标。以是否满足学生需要。并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进行选择和平衡。
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两种课程内容观的关系
如何恰当处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一直是围绕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纵观整个二十世纪,受近代实证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影响,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是科学世界。
这种课程内容观强调逻辑、抽象科学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忽视甚至排斥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价值。在这种课程内容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低效的,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单向灌输,学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回归生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验)》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但部分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教学呈现出大量的生活事例和信息,创造出大量的生活情景,但没有从生活世界及时地导入科学世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只停留在生活琐事层面,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回归生活”,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思想政治课教学表现关注学生生活,而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又起着净化、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二者是辨证统一的。我们在关注学生生活的同时,更要联系科学发展,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整合起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既源子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浩亮,冀桐,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与管理,2006,12
公共基础知识: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包括哲学、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以及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知识面。
行政能力测验: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
2、考试内容不同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行政能力测验:主要是通过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这种考试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能力,其性质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
3、侧重点不同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范围广泛,内容庞杂。
关键词:成人院校;行政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倘若一个国家不重视教育事业,这个国家必然会被世界所淘汰。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步,成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是高校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成人高校里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基本活动。加强成人高校的行政管理建设,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极大提高我国成人高校的教学效率,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多贡献。
一、目前我国成人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从行政管理队伍的来源可看出其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中大部分来源于留校生和引进的本科生。而党政机关大部分是由省市党政任命,竞聘任核心职务的人员较少。可见,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如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方面,由于缺乏一定的任职经验,政治敏感性不高,有时会受到外界不良政治思想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处理辩别政治性问题。职业道德修养也不高,由于大部分人从事行政管理队伍的经验不足,时间不长,又加上受学校重教学科研轻行政管理思想的影响,对自己职位晋升,工资待遇等不满,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勤于职守,长此以往,渎职成习惯,职业道德不能提升反而滑坡。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缺少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没有兴趣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因此,专业基础知识总体十分薄弱,处理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自然不能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被动的应付。
(2)校园行政机制缺乏对职员的保障措施
为加强学校行政队伍建设,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当前不少高等院校制定了教职人员培养计划。一些院校为了增加辅导员人数,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质,都实行了许多激励政策,对愿意担任辅导员的工作人员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比如,一些院校提出,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在校内担任三年辅导员即可以获得优先保研资格。推行鼓励政策后,大量年轻有为的教职人员的加入了辅导员的行列。但从本质来看,这种“先要求辅导员付出努力,再兑现校方承诺”的做法是一种不尊重辅导员的政策。笔者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高校都尚未建立专门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行政组织。当前,社会各界衡量高等院校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是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而对于思想教育则缺乏关注。因此,许多高校并未给行政人员提出优渥的福利待遇,而将一些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提高教学质量上。
(3)行政部门考核标准不合理
国内学校职工中推行的绩效考核是将全体人员分类列为不同性质的评考对象,根据其在一年内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表现和实绩进行考核,没有完善的体系,简单地将考核理解为对评价对象的业绩进行考核,没有考量他们的品行、态度和方式等,偏离了绩效考核的宗旨。另外这种考核缺少量化的指标,不能保证结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人院校的绩效考核对于结果反馈不够重视导致程度的完整性不够,不能让行政管理人员正确了解自己的业绩状况,不能达到考核的最终目的。
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于学校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影响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善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院校行政事务的正常运行。
二、成人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整体素质
除了增强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意识之外,提高行政管理队伍专业整体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创新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方式。对于成人院校而言,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应该学习综合性大学的许多行政教学管理经验。高校首先要在制度上保障行政管理人员为专业化水平提高中福利工资待遇基本不变。如进修学习时,要给一定的补助等。具体而言有三种方值得推荐:一是对口帮扶。如果成人院校地处西部,办学水平不高,应该由高校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牵头,由省政府出面协调,以提高校综合力量和办学水平为目的,寻求办学力量较强的同类学校或其他综合大学作为对口帮扶的对象。学校每年派一定数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到对口帮扶学校挂职锻炼,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常规交流。这个主要是指与同类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这种交流应该在制度的保障下常态化,建立与其他高校在行政管理交流与学习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取长补短,推进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提高的步伐。三是继续教育。支持在职在岗的行政管理人员通过种方式继续接受再教育。提供经费、鼓励外出参加行政管理类的学术讨论会议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支持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提升学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选拔优秀出国深造。总之,要创新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优化行政管理队伍的结构。兹前所述,年龄、性别、职称、地缘、学历、知识等方面不合理的结构影响了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在队伍建设方面,一定要在人员的选拔上把好关。根据现有的队伍结构进行调整。在学校内部,以知识背景为前提,根据各个部门的管理内容进行调整,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包括对男女比例、年龄、职称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相互竞争,共同奋斗,不断进取的行政管理团队。
(2)学校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行政人员的待遇水平
在高等院校中,行政人员是负责落实校内思想教育任务的主体。为了保障思想教育的实施效果,校方应尽可能帮助行政人员处理好生活与工作中与遇到的问题,这样行政人员才能无所顾忌地全心投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目前,我国各大高等院校连年增加招生指标,致使内部行政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校内管理工作的需求,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队伍也日益扩大。为了让行政人员能够同心协力、全心全意地落实思想教育工作,校方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行政人员的待遇水平,让更多优质的行政人才能够加入到学校的思想教育班底中。比如,学校可以对行政人员推行思想教育的情况进行定期考察,考察评价优异的行政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或福利。同时,学校可以制定一套升迁机制,提拔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推行鼓励机制不但可以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行政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管理能力,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本职岗位,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建设贡献力量。
(3)完善成人院校的绩效考核
科学的绩效考核不仅可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院校的竞争力。绩效的考核重点首先要放在工作实绩,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考核指标;增加考核的等级层次,激励工作人员务实工作。除了重视考核,也要重视结果的反馈,要加强沟通,以帮助员工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公开、透明,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建立评价监督机构和教职工申诉制度。完善考核制度之余,要提高行政人员对于考核的思想认识,把制度的激励作用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管理人员是成人院校行政管理的主体,肩负着成人院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等任务,对成人院校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应该基于其院校自身特点,从全局利益出发,为院校的发展服务,更新管理理念、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才能有效推动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成人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钟婷.新时期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J].经营管理者,2013,11:251.
[2]陈少婴.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42-45+59.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生产领域的全面渗透,如何培养具有宽厚的科学知识并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的生产技术的人才,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就在此背景下产生。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阐释
通常根据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将人才分为两类,即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生活中,理论型人才有时也被称为学术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理论传播、理论创新和原理创新,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研究与传播理论的重任”,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应用型人才有时也被称为技术型人才或实践性人才“,主要是把发现、发明和创造的理论成果变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实践成果,主要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应用型人才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提出,“‘应用型人才’最早是由高等专科教育提出的,正式出现于1990年原国家教委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当时很多参会的专科学校在介绍各自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时都提到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利”,也成为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可将应用型人才理解为“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方面,可以发现,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既有的科学原理服务于社会发展,即将科学理论或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或生产人们所需的产品,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发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业务能力为核心,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特别重视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及训练,不断增强未来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协调性特征。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应该协调发展,在知识构成方面,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作为重点。在能力构成方面,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并以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应用能力相协调是应用型人才的立足之本。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性特征。应用型人才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因此,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仅需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是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三是专业与岗位相结合的适应性特征。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是根据行业和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进行培养的,这类人才培养特别强调从业能力和职业的适应性”,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和未来从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与岗位相互结合是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二、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任务
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在各类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行政管理工作从业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发展,使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一)了解社会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是高校承担的基本职能之一,有效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面向社会实践,着眼于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作为前提,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各种行业和组织的人才需求,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条件及其变化,了解不同组织的岗位设置及从业要求,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知识和能力构成情况。只有了解社会需求,才能明确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所需技能,并有效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根据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也要结合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主要通过培养规格体现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明确所在学校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观念、知识、能力和素质,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一般来讲,“985院校”和“211院校”主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从事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事社会组织一般管理工作;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从事行政管理的事务性工作。
(三)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输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决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反向重构教育模式,而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根据行业和岗位的人才需求条件来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工作岗位重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的数量和结构,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协调,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确保课程开设能够培养学生的行业就职知识和岗位工作能力。
(四)更新日常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注重业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应该重视“产学研”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加强专业知识和现实行政之间的对接,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体验式和观摩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由于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性特征,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要求充实教师队伍的数量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尤其要加强实践性教师队伍和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加强高校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采取挂职、顶岗、外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多管齐下。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从社会需求出发,在教学中转变理念、充实内容和改进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关注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满足社会需求,即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开展相关工作,缩短岗位适应期。促进学生发展,即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密切关注不同行业和组织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和结构,以及对本专业从业者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确定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尊重学生主体,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通过传递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顺利进入社会,获得生存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是各类高校肩负的重要任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样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中心,所有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观念上,应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以理论传授为主转向以技能培养为主,从以学科体系构建为导向转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三)优化课程结构,充实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以适应实际生产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结构”,从社会需求出发的反向课程重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本专业学生的从业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适当压缩理论类课程的比例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还要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并构建就业方向模块。教学内容方面,要立足专业基础知识,结合现实行政实践,关注理论研究前沿,构建“基础、实践、前沿”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
(四)强化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