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 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自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中华血脉的坚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新媒体时代,人人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每天接受和传播的信息非常多且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素质养成必然会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一些问题。传统文化具备弘扬传统社会美德的功能,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价值。

1.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厚重的传统文化。从广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精神文化和传统物质文化;狭义的传统文化指精神文化,本文所指主要是狭义的传统文化即传统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对整个社会具有共同影响的精神、心理状态、价值理念等,具体包括儒释道学说、天文、地理、民俗、行为、制度等多方面的优良传承。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既能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功效,又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1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有时成为负面情绪的发泄窗口,某些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会登录微信或微博,随意散发各种言论,甚至成为专业的键盘侠或者某些评论网站的水军,不顾社会道德规范,诱发道德问题。

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体现了人的群体价值,反对为了金钱和利益产生违背道德的行为。倡导对人的尊重,可以改善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重视修身养性,有利于现代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解决现实生活的难题。

2.2传统文化可以使人放松身心,提升修养。

新媒体时代,除了公共媒介,还有自媒体,大学生通过电脑或者移动通讯端接受大量信息,且更替速度特别快,难得片刻的安宁和休闲。某些大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平和的心态和钻研精神。

对传统文化的细细品味,可以使学生放下心中的浮躁,追求心`的宁静,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内涵和修养。

2.3传统文化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的某些负面新闻和娱乐新闻的过度传播,使某些学生对不正确的价值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附和,缺乏对自身的全面认识,迷失正确的世界观。

经济发展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具有改变社会风气、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2.4传统文化活动是学生构筑友谊的桥梁。

新媒体时代,一些学生每天以网络为中心,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上电影等多项活动,同学间人际交往和交流大幅度减少,同学情谊不深,缺少情感依托。

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具备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通过活动准备、观看表演、传统民俗展示,会给人美的享受,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2.5传统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现代教育体系中,文科专业开设了部分通识类课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思政道德素质和礼仪素养,而理科专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则几乎没有,未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举办传统中华文化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从网络中解脱出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3.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为了系统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1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

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作用,学校应响应国家号召,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推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2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应配备专业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应具备较强的文化技能。教学时一方面能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修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通过自身的学习成果组织文化活动,如书法表演等,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增强传统文化内涵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传统文化课程,要侧重体现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养生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强调分享;三是强调以礼相待,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四是强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传统文化的这些内涵,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3.4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平和的心境。

学校应多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魅力,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待人处世的淡然心理和平和的心境,在浮躁的新媒体时代寻得一片宁静,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功效,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在新媒体时代,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极功能,推进高校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84-185.

[2]孙琳,鲁石.传统茶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讨[J].福建茶叶,2016(6):197-198.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

在当今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文献检索课程。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对于大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改进和创新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有效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文献检索课是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信息素养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 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1989年的报告中明确信息素养的概念,为:“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终身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信息获取、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即信息素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其理论教育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因此,培养信息素养尤为重要。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渠道就是文献检索课程。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改善知识结构,为自主学习、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同时,文献检索课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寻找知识、识记知识,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将为其现在的学习和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和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 在学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图书馆也是大学生汲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自动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图书馆教育职能得到了拓展,其教育和信息服务功能已上升到主导地位。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图书馆新的工作重点。因此,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全部教学过程,普及信息观念意识,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兴起于21世纪初,多年来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院校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实训是教学的重点。一般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实训。因此,学生的课时相对比较紧张,文献检索课多作为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师的安排、教学计划的编制等都不如其他学科受到学校的重视,学生选修的也不多。

2.2 教学内容单一,与专业学习结合较少

文献检索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普遍存在问题。有些教学内容中是模仿本科院校的内容,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层面。并且,据调查了解,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设文献检索课,面向全院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教学只能兼顾所有专业,侧重介绍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的检索技能以及图书馆购置的电子资源等,很少涉及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的教育,也无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2.3 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

文献检索课的定位应该是一门实用的方法课,教授的应该是文献检索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文献检索课的授课虽然大部分采用了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但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动手实践为辅,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符合文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4 师资力量薄弱

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师是由图书馆员兼职。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虽然比较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以及文献检索的方法,但对各专业课程相关的知识却较为匮乏,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并且,由于得不到重视,文献检索课的教师缺少必要的进修、培训机会,知识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3 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3.1 高度重视,加强宣传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程,提高信息素养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以及文献检索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特殊作用。要高度重视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加大资金投入。

其次,采取板报宣传、网络宣传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文献检索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营造一个推广信息素养教育的大环境,使广大师生提高认识,增强兴趣,共同参与到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

3.2 更新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理念

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必须树立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才是文献检索课的重要理念。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提升学生在信息时代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由培养检索技能提升到提高信息素养,将信息素养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

3.3 调整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个人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侧重于文献检索理论、数据库的使用、检索技能的培训等,很少涉及到信息意识、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增补这些方面的内容,教导学生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要自觉遵循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培养学生严谨正直的科学态度。

同时,由于网上信息资源的日趋丰富,图书馆也正由传统型向数字化方向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确立以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在介绍文献检索的理论和常用数据库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讲解计算机检索的策略和技巧,把馆藏文献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和计算机检索联系在一起。

3.4 完善文献检索课程的实践教学

由于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性很强,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相应地增加实习课时。可将课堂讲授与上机实习相结合,穿行,讲授1—2种数据库即布置一些典型课题让学生上机实习,针对课题查找相关资料,撰写检索报告等,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检索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技巧,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课题和收集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把文献检索课程与学生毕业设计或实习相结合,增加文献分析和综述的写作内容;布置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着问题去调查研究等,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加强文献检索课程的师资建设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名合格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师,除掌握一定的文献情报知识,具备情报信息操作能力,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技能,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都特别缺乏此类复合型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师。因些,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引进一些图情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来充实师资力量,使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大经费投入,为文献检索课程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深造的机会,促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本人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查新、课题信息服务等,并将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

4 结语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需要。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献检索课程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水平的高低。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和时展的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效,切实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为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万胥,刘向永.美国当代信息技术教育思潮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2,(11):72-74.

[2]邢燕丽.信息素质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3):93-96.

[3]刘培兰.信息检索通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 ,2010,(7):71-74.

[4]李杉杉,周静珍.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模式转变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8):8-11.

[5]谈政.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11,(7):37-38.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美术类 大学生 养成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07

Abstract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of fine arts has a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form fine arts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in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of Chengdu University implementation on fostering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rely on, thinking about some 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s of art students' cultiv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fine arts;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education; thinking

1 养成教育的概念及积极作用

1.1 养成教育的概念

对于养成教育,在学术界有各种定义。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等多方面的养成。有的专家则认为养成教育是对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持续的有序管理和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将学校的校风校纪内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养成教育重在“养成”,教育是一种手段。首先,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养成教育从始至终都是靠一定的管理、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完成的,使大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学校管理形成一个规范‘场’,将受教育者的行为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使学生按照规范设计的方向和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①其次,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养成教育不能仅仅靠说教,它的主要形式是做。通过行动,逐步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逐步将一些外在的规范内化成自己独有的品格。学生们在日常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发现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手段帮助学生们形成一定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习惯的巩固更需要时间,养成教育的效果检验仍然需要时间,所以,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需要坚持做下去的教育活动。

1.2 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1.2.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古以来,人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不断变化,但人类一直都存在一个意愿,那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行为规范,人们通过教育来完成人们的意愿的传承,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接受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指导外在行为。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则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大学生将社会规范和规则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内在的思想品德。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1.2.2 有利于大学生的知行合一

传统的思想教育往往采取的是灌输教学法。在表面上看,受教育者能够领会和体会教育者的意思,但在实际行动上,受教育者往往不会践行他所学的知识,这就容易导致知行脱节,学习的是一套,践行的是另外一套。

养成教育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评价体系――行为是外显的。人们评价养成教育做得好不好,不是看其理论掌握得有多深刻,不是看学生们的感想有多丰富,而是要以受教育者的行为作为衡量标准,它的教育重点是人的行为,它的教育方法就是行为训练,它的成果可以被明确衡量。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1.2.3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德育的体系和深度

大学生德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体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大学生德育主要通过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在理论灌输方面,养成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既有古人的“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又有歌德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既有陶行知先生所重视的“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又有杜威强调“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个体的道德体验来达到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学养成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育,通过实践检验教育效果,通过实践提升教育水平。

2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挑战

2.1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于美术类大学生效果甚微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这加大了对传统说教式教育的冲击。大学生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都是与时代脱节的、滞后的,令他们困惑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渐渐丧失权威性。

美术生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更是出现抵触情绪。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他们在大学之前就对德育类课程存在误解,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所谓的“有用”的专业学习上,而在思修课、主题班会活动中经常出现缺勤的现象,即便是在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走神、睡觉等现象,更遑论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2.2 美术类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周期性较长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美术类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感,对感人励志的故事也会产生共鸣,但对于坚持习惯养成就比较困难。美术类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往往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可能对日常学习生活是有不利影响的,要改掉一种习惯进而形成另一种习惯就更加困难。

2.3 养成教育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1)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学阶段关于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自我管理模式,学校不可能去以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规定学生如何去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学生不会或者不能适应这种自我管理模式。大一新生往往缺乏自制力,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缺乏自理能力,缺少健康常识等等;老生们则表现出来的是宿舍脏乱差,晚归现象严重,睡懒觉不吃早餐等等。

(2)责任意识淡化,集体观念淡漠。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集体观念越来越淡薄。同学们不断增强自己竞争意识的同时却越来越忽视集体合作精神。虽然在职业教育或者素质教育过程中,从未中断对团队意识的培养,但收效甚微。学生们在日常表现中更注重自己的切身利益,却淡化了自身对于社会和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美术类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下子从高强度的高中学习生活过渡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使得他们渐渐丢掉了以前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同学认为高考前的奋力拼搏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高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因而产生松懈的思想。目标的缺失造成了大学新生精神的迷茫,使他们没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60分万岁”成了部分大学生为自己设定的新的学习目标。

(4)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然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日渐脆弱。急功近利、争强好胜,期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加上当代大学生又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顺境中长大,普遍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经验

随着学校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逐步加大,养成教育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成都大学自2014年开始下大力气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美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指示,结合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的特点以及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争取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在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

3.1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实落到实处。要把养成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的始终。高校领导者必须重视养成教育,承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承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靠简单的几句口号,几个活动就可以获取显著效果的。必须形成长效的机制,为养成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宣传,为养成教育的运行形成氛围;必须整合资源,为养成教育的长期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美术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上而下贯彻学校精神和理念,充分了解美术生的特点,挖掘美术生在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习惯养成方面的困难,召开院班子会议、班主任会议、团学干部会议等,自上而下形成高度的统一,通过微信、微博、宣传栏等各种途径营造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对养成教育的活动高度支持,为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整合资源,形成养成教育合力

养成教育不是领导、辅导员或者学生干部某一方面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必须是多种力量通力合作。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实践范围,在不同生活范围中受到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都会对养成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

养成教育自学校学生处发起后,学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学校在进行养成教育,会严格各方面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请家长给予谅解和配合,并请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其次,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朋辈之间相互引导,先进带后进,不断提升同学们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在美术学院内部形成良好的培养氛围;第三,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由于学院学生相比于文化科考生来说,对于传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逆反情绪,这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格外高,因此学院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班级自身特点,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在学院、朋辈和家庭等多方面合力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

3.3 紧密结合专业,丰富活动内容

养成教育,它属于德育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单纯进行理论灌输是行不通的,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实效性。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不能简简单单地提要求,要使教育对象切实体会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上要善于创新。对于美术生来讲,简单的灌输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逆反情绪,使得养成教育事倍功半。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愿意参与其中。

美术类学生对于其专业的热情十分浓厚,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培训积累下来的是对其专业的高度认可,专业功底好的老师和同学容易受到同学们的认可,通过专业交流能够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面对这个现象,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学生们自主制作宣传海报,在制作过程中理解养成教育;在宿舍文化上,鼓励学习家装设计的同学设计寝室模板,使自己的寝室更加温馨;在全学院开展“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文明礼仪形象大使”选拔活动,在选拔过程中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艺,并鼓励同学们为文明修身活动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3.4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要分门别类,点面结合,把养成教育工作做出特色。

美术类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全面铺开,但收到的反馈效果是很慢的,有部分同学能够接受并在日常过程中执行,但还有部分同学对于养成教育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院一方面通过特色活动凝聚愿意接受并积极践行良好习惯的同学,使他们成为养成教育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学院组织领导、辅导员等与不肯接受养成教育的同学结对子,不断关注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引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接受养成教育。

通过一系列举措,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在一年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院的学生开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院会在以后坚持养成教育,并将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体系加以完善。

注释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未完全走进社会。尤其在中国,学生在大学前社会经历很少,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大学校园中道德素质水平下降甚至频发的犯罪案件,让我们更认清构建养成教育体系的迫切性。适当的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打造日趋完善的人格。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及其必要性

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是以高校为主,在家庭、全社会的配合下,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养成教育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拥有走向社会后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的,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规范就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习惯是一个人在实践里经过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倾向于条件反射的行为方式,它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的,在形成后可以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模式。所以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水平,可以说习惯就是道德,就是人格。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大学生养成教育包括: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2]

二、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国外的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碰撞,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有更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更多的困惑,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造成当代大学生中的知行脱节甚至行为偏差。

1.经济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前几代人产生了巨大的不同。他们拥有了更好的物质环境,但是相对而言也有了更多的物质诱惑。贫富差距也使个别大学生心理产生微妙变化,虚荣心理、攀比心理作祟。整个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使得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愈加功利性、现实化,理想主义和理想价值淡化。大学生与成人相比,相对来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但可塑性较强。在当今多元价值观条件下,大学生中频频发生道德行为的失范案例。例如当代大学生渐渐不讲求实际,而是追求实惠。享乐主义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严重的案例就是由于道德价值观念的模糊而发生行为偏差,最终演变为犯罪行为。

2.家庭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孩子最早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都是家庭所赋予的,然后才是作为学生作为社会人时形成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父母及其亲属的文化修养、家庭中的文化氛围都是养成教育的最有力支撑。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很多父母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智能开发,却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培养。很多家长在品德培养的过程中空洞的说教,而自己又不能在实践中说到做到。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使孩子迷惑,也导致孩子心理和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当代大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后就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接受全家所有无私的爱有时甚至是溺爱。这造成一部分学生有自我意识强、虚荣心强、孤僻懒散等问题。

3.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大学生所在的第一环境就是高校,高校为大学生营造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国家对高校教育逐步加大了投入,高校的硬件条件也在逐渐改善,但是一般高校都着重建设教学的软硬件,却忽略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发展。养成教育中多采用课堂知识的强行灌输,缺乏将道德行为规范在大学生自身内化的过程。高校着重提高的是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是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然而,大学生所在的道德环境是否健康,养成教育的方法是否适合当代大学生,这些都没有深刻的被教育者思考和实践。大学生在高校阶段是和社会实践接轨的特殊阶段,正处于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终生受益。反之,如果让各种不良的环境作用于大学生身上,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后果就会不可估量,在高校也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警示我们。

4.传媒环境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通过电脑、移动设备、电视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涌入大学生的生活。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丰富自己,但也会主动或被动的接触到很多不良的信息,使他们堕入深渊。大众传媒形成了一股文化力量,这种力量使大学生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习性。大学生通过模仿一些媒体上的暴力犯罪过程,导致心理逐渐畸形,最终走向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媒体为了点击率编造一些不实新闻,集中反映社会的阴暗角落传播消极情绪,让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还不能清晰分辨真假的大学生对社会失去信心,不能以积极心态认识真实事件,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更有媒体不顾社会影响,报道一些夺人眼球的新闻,画面不堪入目。媒体信息的世俗性使大学生的审美倾向于呈现感性化、个性化、低俗化和庸俗化。可以说,现在的各种媒体报道的海量信息鱼目混珠,如果任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获取信息,且仅凭借大学生的自觉性是很难控制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方向的。

三、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

1.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反复灌输道德观念的理论课程,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效果并不突出,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教育活动更有生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能力。[3]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和专业特色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在入学初的军训里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低年级着重培养个人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到了高年级,养成教育需要着重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思想上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就业实习阶段应当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和处事能力,培养创业竞争意识,为就业做全面准备。

2.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统筹资源。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系统地开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大学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配合,哪一方面都不能留下空白,否则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整个养成教育系统前功尽弃。[4]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来看,由于大学期间大学生所处的主要位置是在高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影响被弱化。因此高校就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责任。需要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全面部署。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体制。在养成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统筹校内团组织、学生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资源,高校还要统筹解决大学生在校和毕业期间的问题和需求。

3.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大学生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训练,因为习惯是后天不间断训练而形成的,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做相应的正确的行为习惯训练。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为大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而这种习惯形成后不需要大脑的思考回忆,就会自然地、应激性地发生作用。在行为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中心扩散法”。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先分析相关的习惯,什么习惯是最核心的,把核心习惯抓准了,顺其自然其他的好习惯就形成了。二是“阶段法”。不同的行为习惯要视其特点在大学生不同的阶段实施,在大学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达到训练成果的最大化。三是“循环法”。由于习惯形成的长期反复性,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循环,螺旋上升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训练的持续性,在不同的时间段要进行重复的行为习惯训练,以巩固前期训练的成果。这三种方法在行为训练中可以结合利用并循序渐进。在行为训练前做好理论分析,行为训练时讲究方式方法,在阶段性和全部行为训练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不断完善的行为训练方法。

4.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养成教育顺利圆满的进行,更是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前提是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不仅能保障育人工作正常进行,而且使育人活动有正常的秩序。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全面,要全面覆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上课制度、寝室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二是要细致,规章制度制定的越细致越明确操作起来越方便,越不容易产生歧义。三是执行起来要严格,要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执行。在纪律严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知识问答等活动方式让同学们对规章制度详尽的了解,进而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听取大学生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这不仅能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3):73-74.

[3]杨敏.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0):121-122.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涵义,面对的困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笔者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应当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四习惯和四意识;严格管理机制,将道德约束与制度、法律约束相结合;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的育人环境,主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一词是从军事教育那里借用的,指的是对军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培养。在高校实施养成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作风,另一方面养成教育还包括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创新实践等内容。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

一、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的困境

首先,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消极的错误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思想以及腐朽的思想文化,难免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一些大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无法与社会现实进行同步互动,在心里调节方面与现实存在种种偏差,导致心里错位与扭曲,无法适应和融人社会。出现了道德评价紊乱,道德监督、调控失灵,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方面出现大面积“滑坡”的现象。

其次,当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如缺乏生活阅历,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自私蝙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并且缺乏文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沉沦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状态。

再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养成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形成的需要,是养成严格的纪律的需要,是青年学生确立科学的自主意识的需要。加强养成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书和管理两个着眼点出发,引导大学生研究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性的选择,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本人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我认为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点:

1.从习惯入手,从改变习惯到改变行为方式、优化行为方式,重点使学生养成四习惯和呀意识。

习惯是由于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结果。它要通过不断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而形成,一旦形成习惯,执行规范,按照规范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就达到了自如的境地。加强养成教育应重点培养大学生四习惯和四意识,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和道德习惯及勤俭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文化意识。四意识贯穿于四习惯之中,通过“学习习惯”教会大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充分提高。通过“生活习惯”使大学生养成有理智,讲道德,有效率,讲次序的好习惯,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通过“礼仪习惯”使大学生养成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通过“道德习惯”培养大学生的文明风尚,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懂道德的人。通过“勤俭意识”培养大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使大学生养成艰苦奋斗,朴素的良好习惯。通过“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防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网络游戏安全等意识,使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能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通过“文明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是大学生能够形成做文明学生的信念,为大学生将来成为文明市民奠定基础。通过“文化意识”教育,为大学生的文明养成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知识习惯的养成作了坚实的铺垫。

2.严格管理机制,将道德约束与制度、法律约束相结合。

只有建立起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得以顺利进行。道德规范对约束人们的行为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人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靠纪律法规来实现。因此必须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强化检查监督力度,辅之以必要的奖惩。奖惩可使行为者的不同言行收到不同的实际效果,对人们的思想言行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合理的奖惩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性格。目前高校的法规、纪律建设有一定基础,但总体来说不健全,不完备,尤其是执法、执纪不严,漏洞多,弹性大,缺乏威慑力、约束力。对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务虚多,空洞的说教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必须制定、完善有强制力、约束力的规章,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充分利用制度法规的约束性和导向性功能对大学生的品行进行有效地约束和控制,使道德规范从他律性向自律性转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大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学习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养成教育,大学生只有在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去学习、生活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在养成教育中不断地趋于规范化,并一步步向高层次迈进。

3.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的育人环境,着力构建良好的校因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