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相关变量,

【中图分类号】G444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支持作为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从20世纪60年代起众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心理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1.社会支持的概念

社会支持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从不同的研究领域与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早期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社会关系。Walker等将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和陪伴。肖水源依据社会支持的性质将其分为两类:客观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方面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或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该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之外,是客观存在的;主观的、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体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满意程度和情感体验,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关系密切。

总结以往研究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实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一般由被支持者和一个或多个支持者通过支持组成,其中,被支持者是核心。一般,支持分为三个维度,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学术界对社会支持与抑郁等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历时已久。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Durkleim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20世纪,社会流行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隔离或社会紧密程度低的个体身心健康水平较低,而死亡率较高。

社会支持在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设模型(宫宇轩,1994):

第一种是主效应模型。该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独立性,未必在个体应激时才发生作用,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心理增益作用。无论个体社会支持水平的起点如何,只要增加社会支持,就能提高健康状况。

第二种是社会支持的缓冲模型。认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本身并无直接联系,社会支持通过提高个体对应激的承受和应对能力达到缓减应激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伤害、提高个体身心健康的作用。

科恩(S.Cohen,1984) 认为,社会支持可能在应激事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链接环节上发挥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降低问题的重要性减轻应激体验的不良影响。Brown和Harris(1987)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应激的调节变量,影响非常明显。Viswesvaran等(1990)也认为,社会支持对应激过程确有潜在的重要影响。研究生的抑郁情绪与压力、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张月娟,2005)。

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存在密切关系。叶俊杰(2006)的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不良者的抑郁症状更明显,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感知直接影响抑郁程度,且主要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起缓冲作用。相对于实际社会支持,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对于了解和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阳德华,2004)。领悟社会支持在纵向研究中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与国外的研究一致(Rossetti,2002)。Parker & Bartlett(1988)认为青少年感知到的压力与选择、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显著相关。李伟、陶沙(2003)认为,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与感受到的压力感呈显著负相关;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大学生感受到的抑郁、焦虑与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的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社会支持对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确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支持均能起到促进保护作用,无论社会支持的总量是大还是小,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才是心理现实(李文道,2005)。只有当外部提供的社会支持作为心理现实纳入个体的主观世界和认知图式时,这种社会支持才能实际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发挥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

3. 社会支持的测量

宫宇轩(1994)认为社会支持的测量可分为四类,即整体结构测量、整体功能测量、特殊结构测量、特殊功能测量。具体地讲,(1)整体结构测量是对社会支持的整体状况进行测量,包括邻里状况、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状况;(2)整体功能测量是把各种特殊功能测量结合起来,计算出总分作为支持指标;(3)特殊结构测量是社会支持的单一纬度,可能是量上的,也可能是质上的,常见的指标有朋友的数量、来访的次数、亲属的数量等;(4)特殊功能测量是采用量表对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所提供的功能进行评定,最早使用此量表是人际支持评价表 (Cohen & Hobeman,1983),它主要测查个体感受到的评价支持,如自信、信息支持及归属支持等。

有学者将社会支持从性质上进行分类,然后编制量表。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支持;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肖水源,1987)。此外还有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等。如Sarason等人(1981)编制社会支持问卷 (SSQ),该问卷分两个维度:社会支持的数量,即需要的时候能够依靠别人的程度,主要涉及客观支持;对所获支持的满意程度,评定的是主观体验。Hendeson等 (1981)的社会交往量表 (ISSI)分为社会支持的可利用度和自我感觉到的社会关系的适合程度两个维度。Andrews(1978)应用的社会支持问卷分三部分,即危机情况下的支持、邻居关系和团体参与。Caplan等(1975)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包括三个方面,即上司、同事、家人和朋友,共分两个维度,即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肖水源(1987)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括三部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简单易行,被研究者广泛使用。

4.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目前社会支持研究过多地采用量的研究方法,使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较少。由于社会支持来源与影响因素多样化,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或许能获得更多富有价值的发现。其次,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应用问题。由于社会支持研究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需要采用多种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和系统地研究,从而能全面理解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 2004 ,27(5) :1175-1177.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0-0935-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社会支持;学生;农村人口;少数民族

我国现有畲族人口约70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居住地多 属江南山区丘陵地带。畲族群体与周围汉族杂居共处,并在汉族社会中呈插花式分布。由于 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很容易受到当今文化思维方式的感染,原有的畲族特有文 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畲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开 展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莲都区某畲族自治镇中学在读的初中一~三年级畲族中学生 167名,其中男生96名,女生71名,平均年龄(15.12±1.01)岁;随机抽取汉族中学生144名 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84名,女生60名,平均年龄(15.08±0.98)岁。

1.2 研究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1],由王征宇修订, 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 神病性、其他共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某方面症状的痛苦情况。通常用以评定1周以来的 状况。采用5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以各因子得分≥2作为有 无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以≥3作为有无心理障碍的标准。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心理健 康水平越低。(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2],由肖水源编制,共10个条目,包 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社会支持总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方法 心理测验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负责完成,现场发放问卷,使用 统一指导语,根据被调查者最近1周的感受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量表的 独立评定,答题后回收问卷。剔除数据不全的问卷,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 10.0软 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SCL-90各因子阳性检出情况 畲族中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2分的检 出率为25.75%~43.71%,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人际关系(43.71%)、强迫(40.12%)、其他(40.1 2%)、敌意(38.92%)、偏执(38.32%);各因子得分≥3分的检出率为2.99%~10.78%,排 在前5位的依次为人际关系(10.78%)、敌意(10.18%)、强迫(8.38%)、抑郁(7.19%)、其 他(7.19%)。

2.2 畲汉族中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见表1。

2.3 畲族男女中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 由表2可见,男生各因子得分均 高于女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偏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畲汉族中学生社会支持状况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因子得分排序与郑培军[2 ]报道基本相似,但各因子得分均较高,排在首位的均是人际关系,其次是敌意或强迫, 这可能与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缺少课间活动时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机会等有关。SCL- 90部分因子得分高于中学生常模[3],且均高于1986年青年组常模[4],可 见在当前学校注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同样也对农村畲族中学生心理问题带来很大的影响 ,必须引起教育部门、家庭与社会的重视。畲族中学生与汉族中学生比较,无论心理健康水 平还是社会支持分上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畲汉族中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同一环境,风 俗、性格与文化差异日益缩小有关。

本次研究还对社会支持方面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客观支持方面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相 关(除恐怖与强迫因子外),利用度方面也是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除敌意因子外), 而主观支持方面则无明显相关(除偏执外)。社会支持各项得分与汉族中学生无明显差异, 而与地方大学生[5]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农村中学生家庭、学校教养方式、社会 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独特等有关。

目前,许多农民外出打工、经商,将子女留在农村学校学习,子女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再加之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应引起全社会 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门与家长应积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是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其次,要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心 理素质,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创建良好的心理 支持环境,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素质。

4 参考文献

[1] 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4,18(2):88-90.

[2]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12(5):260-263.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1-35,127-131.

[4] 郑培军.某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 ):1-2.

[5] 梁执群,卢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9 8-499.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

突破传统教学体系思维,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点,也是高校所倡导的办学理念。在国内众多高校进行转型期间,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做为教学重点工作,众多学者在此方面也都做了探讨与研究。海口经济学院自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来,结合省内外高校的对比探讨,以及学校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过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成效。以此依据教学规律与转型发展特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为市场输送优秀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一、构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专业基础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实践机会,结合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对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突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的指导与管理能力。

(一)教学能力培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的指导实践能力具有要求与安排。我校在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面除了专业课程内凸显指导或教学能力培养,实践的平台重点是学校对全校大二年级所开展的15个体育俱乐部课程中担任助教,通过教师的前期指导,学生担任主要教学任务,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与指导水平。学生通过体育俱乐部助教的一年实践后反馈良好,感触颇多,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二)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培养

体育赛事在当代社会中如火如荼,人们强身健体意识强烈,做为体育专业学生,具备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在该项能力提升办法上,我们主要是依据学校所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及学生组织的赛事来提高学生组织与管理能力。学校每年举办“三大球”联赛,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常规比赛,同时也通过实践教学周,让学生自己组织些小型赛事,全程赛事由学生主导,教师指导。成功举办了网球比赛、校园迷你跑、攀岩比赛、健美操比赛、三人篮球赛等等。

二、构建适应社区体育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人群对体育锻炼意识明显提高,需求加大,但目前社区内专业的指导员缺乏,人群未能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我们积极主动的进入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社区体育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一)体适能进社区活动

体适能是机体各个系统的有效的功能,有着良好体适能的人,可以对生活充满活力,可以出色得完成日常工作而不显疲态,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去消遣时光,也能够面对紧急情况。[1]从服务社会角度出发,我院成立了“我运动、我健康”进社区服务队,分别进入乡镇、社区,为群众测量血压,咨询答疑、出运动处方等形式服务社区,深受社区、群众的欢迎。

(二) 社会调研活动

当前,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作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扩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结合我校社会调研政策,从“三下乡”等方式M入社区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活动由专业教师带队,入学校、入乡镇进行调研,调研成果多次获得学校奖励。

三、构建小学期实践体系机制

关于小学期的概念与实施,国内多所高校均已开展与研究,构建小学期实践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缺陷,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而反思、改善自身。从而达到毕业时能够快速的融入工作岗位,发挥自身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一)教学实践小学期

教学实践小学期一般在第二、四学期进行。主要以观摩、顶岗等形式进行小学期的实践,结合专业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就业方向,进行安排。我校专业学生通过进入海口市及省内的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单位,进行联合实施教学小学期。

(二)毕业实习实践

毕业实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专业特点与单位需求不同,学生选择就业的方向或单位不同。通过毕业实习实践,能够于学生的就业尽可能的对接。我校统筹安排,采取定点定向、自由选择等方法开展毕业实习实践工作。通过联系行业内单位,学校指派指导教师,接收单位指派专人对毕业实习工作进行指导。效果明显,多名学生与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的双方(校方和企业)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3]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从而达到双赢局面。

(一)基地建设

教学实践基地是教学体系中关键环节,基地的数量、质量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从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上,眼光瞄准体育相关行业,适合我院专业特点而建立。我院从最初的健身俱乐部到相关体育行业协同建立基地,解决俱乐部的教练、会籍顾问,公司亲水项目上各类岗位,基地与学校达成培养目标共识,学生通过基本岗位依次轮转实践,将校内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少数学生毕业后就职于健身俱乐部教练等岗位,主要起因是教学实践基地的实习中喜欢上该行业。

(二)校企协同管理制度建设

教学基地的各项建设中以制度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实体公司与校方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下,配合实体公司的管理,逐渐完善教学实践基地的制度建设。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中进行学习,且认真对待教学实践,适应社会工作管理制度,为毕业就业夯实基础。

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从我国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渐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各高校也在大力扶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是国家层面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经济多渠道、多样化的发展。

(一)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依据国家及学校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在学校的支持下,努力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尤其做为体育专业,在社会市场需求方面,原有的经济项目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在校内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基地进行项目孵化,基础实践、模拟实践等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健全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更好的凸显成效。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比重,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方面从专业教师进行引导,课内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主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为主,结合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孵化;还有一方面通过体验式培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六、小结

针对专业建设及社会市场需求现状,学生实践能力是各用人单位的首要条件。我们在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校内外的教学实践,校企合作的渠道逐渐完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等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各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符合国家提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x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建立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毋张明.体适能研究发展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1)

[2]张军莲,蔡高强.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模式与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3]徐科军,黄云志.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7)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心理韧性 压力事件 社会支持

分类号:B844

1 问题提出

心理韧性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始于美国,是从研究处境不利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发展差异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一定导致发展不利,处境不利儿童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必定低于正常儿童。可是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面临同样的压力或逆境,有的儿童发展良好,有的却难以适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不同的结果?研究者提出了心理韧性(resilience)概念,是指个体在逆境中能保持良好适应的能力。

国外学者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个体与应激情境的相关,探讨当个体处于危机状态时,能否有效应对,达到最终的良好适应,保持心理健康等。研究发现,态度和信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左右着个体的韧性程度,内部控制,自我激励的人能够顺利度过危机。国内对于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以介绍和分析国外心理韧性理论及其研究进展为主,如宋广文等(2010)对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及教育启示进行了论述,席居哲(2006)对心理韧性的发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过研究。另外还有少量的实证研究,如安容瑾(2009)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贾普君(2011)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杨冠军(2011)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归因风格与快乐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等,而针对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研究十分少见。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各种心理机能尚未稳定,面临着周围环境、角色地位、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巨大转变,与同龄青年相比,她们所面临的压力事件往往更多、更集中、更强烈。心理韧性是和压力密切相关的一个变量,心理韧性影响个体面对压力事件的有效适应。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提高心理韧性的关键在于个体内部以及个体外部的保护性因素的提高。社会支持是心理韧性非常重要的外部保护性因素,这种保护性因素对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是否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现状怎样?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不仅能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而且对改善女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开展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考察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基本状况,并对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科学开展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山东济南、江苏南京两地的四所高校中抽取文、理科各四个专业共720人进行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被试656人,其中文科生389人,理科生267人;城镇259人,农村397人;独生子女234人,非独生子女422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心理韧性问卷

本研究采用Wagmla&Young(1993)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由25个题项组成,用于测量个体适应良好的积极特征。量表采用7点计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晁粉芳对该量表进行了翻译和修订。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8。

2.2.2 压力事件问卷

本研究采用刘贤臣(1987)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该量表由27个题项组成,分为六个维度: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采用五级评分,适用于中学生、大学生生活应激事件的评定。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3。

2.2.3 社会支持问卷

本研究采用肖水源(198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由10个题项组成,分为三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由于本研究中被试均为在校女大学生,对量表中的一些内容作了修订,将“同事”改为“同学”,将“配偶”改为“恋人”,将“邻居”改为“舍友”,将“工作单位”改为“学校”,有助于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10。

2.3 施测程序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较高的回收率,省内被试由研究者本人亲自进行施测。外省被试委托心理专业的老师进行测试,针对本研究的特点对主试进行指导语、问卷调查程序等方面的培训。由主试进入到班级内施测,并当场回收问卷。

2.4 统计处理

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基本状况

3.1.1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整体水平

为了考察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整体水平,对心理韧性进行描述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心理韧性量表的25个题项中,被试心理韧性总分平均为5.127,高于理论中值4。这说明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较高,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不过,从心理韧性均分分布情况不难看出,尽管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但仍有一定比例(6.1%)的女大学生心理韧性居于中等以下水平。

3.1.2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以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为分组变量,以心理韧性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差异极其显著,文科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女大学生生,农村女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女大学生,非独生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女大学生。

3.2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

3.2.1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的关系

(1)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的相关分析

将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做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中除了丧失之外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压力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其他三个维度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系数较高。

(2)不同心理韧性水平压力事件的比较分析

为了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女大学生压力事件大小的差异,按心理韧性总得分分别取高分端和低分端各27%的被试(n=177)组成高心理韧性组和低心理韧性组,分别对这两组被试的压力事件进行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心理韧性水平不同的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五个维度以及压力事件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韧性的水平越高,所感受到生活压力事件越小。

3.2.2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1)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将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做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显著相关,其中支持利用度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系数较高。

(2)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

为了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女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的差异,按心理韧性总得分分别取高分端和低分端各27%的被试(n=177)组成高心理韧性组和低心理韧性组,分别对这两组被试的社会支持进行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心理韧性水平不同的女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韧性的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3.2.3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为了探讨女大学生压力事件各维度和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以压力事件的六个维度、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心理韧性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进入心理韧性回归方程的有8个因子,按作用大小依次为人际关系、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其他、受惩罚、学习压力等。其中人际关系的预测力最大,解释变异量的17.8%,这8个因子能联合预测心理韧性39.2%的变异量。

心理韧性的回归方程式为:

心理韧性=-.317*人际关系+.145*支持利用度+.157*主观支持+.138*客观支持-.349*其他+.420*受惩罚-.272*学习压力+.124*丧失

以上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受惩罚、丧失因子对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人际关系、其他、学习压力等则会降低心理韧性水平。以上分析表明,除了健康适应之外的压力事件五个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3.2.4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路径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压力事件、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机制,根据强迫输入复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路径分析,具体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在对心理韧性影响的路径中,无论是来自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还是压力事件通过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心理韧性的间接效应均非常显著(p

4 讨论与建议

4.1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基本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较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当代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注重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比较容易获得社会支持,遇到不良情绪时能够及时通过合理途径宣泄,能够较快从挫折中恢复过来,即心理韧性水平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仍有6.1%的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偏低,有待提高。时而会有女大学生心理脆弱、适应力差的报道见诸媒体,虽然说只是个别案例,但也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入学之初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发现问题后就应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在随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强跟踪指导。

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在文理科专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文科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理科女大学生。这与其他研究者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刘书瑜的研究表明理工科和医学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要优于文史类大学生,而理工科和医学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差异不显。而本研究中文科女生的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理科女生,这可能因为被试都是女大学生,女生在学习文科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学习方面没有太大压力,因而保持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

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差异也是显著的,农村生源的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来自于城市的女大学生。这与晁粉芳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从小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得到的锻炼更多,经历的挫折越多,学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越多,适应力更强。

本研究发现,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这与有关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自小被父母祖父母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经历的挫折较少,一旦遇到较大的压力难以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不容易从逆境中走出来。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与同龄人交流、合作、相互支持的机会,考虑问题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各种支持的利用度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对心理韧性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4.2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中除丧失之外的五个维度以及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心理韧性与丧失因子相关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年龄较小,较少经历这类压力事件。而压力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其他三个因子与心理韧性相关较高。这一结论验证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有研究表明亲密的家庭关系、教师的支持以及同伴之间的积极关系在儿童对抗逆境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需要五层次论,其中就有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也就是说,只有在人际交往的活动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对于女大学生而言,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就是同学关系,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式生活,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脾气秉性、家庭条件、生活习惯各异,在相处中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女性细腻敏感的情感特点也使得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压力。

学习压力是女大学生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另一大压力事件。与高中相比,在大学里无论学习环境,还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在这种适应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另外,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各种评奖评优主要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指标,而争强好胜、乐于挑战的心理特征使一些女大学生在强手如林的大学里,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精神压力很大。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以及总分都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其中,支持利用度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系数比高。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水平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水平也越高,有研究表明,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那么他在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时所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如解决问题、求助等。反之,就会较多地运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自责、幻想等。社会支持作为外部保护性因素,对女大学生抗击逆境有重要作用,社会支持多,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就越容易得到满足,从而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心理韧性特质。另外,女大学生各自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因而对可获得支持的利用度也有很大不同。越是能充分有效地运用社会支持的个体,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

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模型显示了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三者的关系。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受惩罚、丧失因子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学习压力、其他、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则会降低心理韧性水平。这表明,压力事件各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在对心理韧性影响的路径中,无论是来自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还是压力事件通过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心理韧性的间接效应均非常显著。这表明,要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既要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来降低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又要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来增强其抗压能力。

4.3 教育建议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适应性;支持系统

作者简介:成华威(1973-),男,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81;C97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2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49-02

一、社会支持

首先,化解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矛盾。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一直被隐藏在城市繁华的背后。如今,城市建设及工厂的用工荒,让人们认识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的重要性。尽管存在工作岗位的竞争等对市民不利的因素,但要理性、客观地评价农民工在城市的打拼。有了农民工的参与,城市才有更多的高楼大厦,市民才有更舒适的生活。化解矛盾一是要做好舆论导向作用。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两个节目最引人瞩目,一个是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唱出了农民工城市打拼的辛酸,另一个是深圳农民工的街舞团,跳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热情和时尚,这两个节目通过春晚传递到千家万户,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提高了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形象。媒体应更多地进行诸如此类的宣传、报道,除此,在深度上,要加强对农民工等众多社会问题的挖掘,分析其真正原因,减少市民对他们的误解。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联谊活动,以缓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通过联谊让农民工与市民一起去体验、去感受,通过他们的亲身接触,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加互信。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需要有爱心的市民帮助他们在城市里过上更好的生活,公益性活动就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城市社会关系,让他们通过活动增加抵抗未知风险的保障能力,让他们有空间寻找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建立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需要当地城市和国家不断完善我国城乡管理体制,不断解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加强对他们权益的保护,积极做好这种人口流动的保障工作,这有利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失,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将近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生活,有利于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体制和机制是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的外部动力,有效改善体制与机制中不利于农民工适应城市的问题,能够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使之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

第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城市资源共享模式。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吸引足够多的农民工,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环境不好,没有足够的岗位,或者城市发展本身有问题。尽管城市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资源,但如果没有公平、公正、公开的资源共享模式,也留不住人才、劳动力、资金等重要禀赋要素。建立一套对农民工公平的用工环境、工资福利待遇标准,严格执行各种法律、政策,能够有效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得到公平的对待,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四,完善城市社会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系统。农民工属于城市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打拼承受着沉重的家庭和心理负担。完善城市社会支持系统就是要求城市能够从农民工切身利益出发,完善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种支持,包括工资福利待遇、合法权益、社会参与度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身份转变工作,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建立增强新生代农民城市适应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政府支持

政府政策的支持。从中央政府角度来看,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形成数量巨大、涉及领域广、特征明显的社会阶层,这个阶层的形成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也存在很多问题,单就其城市适应性问题而言,要积极推动其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这就需要从全国范围内放宽户籍制度的硬性管理办法,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相关福利待遇,帮助他们构筑起有力的政策保障环境。从地方政府角度看,要根据中央政策,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民工具体政策。各地区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的是农民工输入地,有的是输出地。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农民工输入与输出基本持平,农民工就业压力和工资水平居全国中等水平,吉林省对待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的关键是贯彻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增加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放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低保、医保等参保要求,力争覆盖全省农民工。同时应继续加大相关政策的制定,尤其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管理制度、城市福利待遇制度及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加快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上、社会地位上、心理上不被市民排斥,不被城市系统排斥,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权益,享受到城市建设的成果和福利。

政府的行政力支持。有了好的政策关键要靠政府认真的执行。规范政府行政力的执行,让政府真正从城市发展和农民工权益的角度出发考虑涉及农民工的政策,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问题,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创业。

(二)社区支持

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加快适应城市社会的积极作用。社区是与新生代农民工接触最多的基层组织,因此,发挥好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针对该区域的新生代农民工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沟通渠道,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社会关系,让他们融入到社区的生活中,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加快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增强自信心。

其次,社区要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涉及农民工权益的各项政策。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各项有利于农民工的政策需要通过社区来具体执行,社区在新生代农民工心目中就是党和国家的代言人,社区如何对待他们,就是党和国家如何对待他们,因此,要高度重视社区在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各项政策过程的基础性作用。当地政府应把社区纳入政府日常考核体系中加以管理,确保中央和当地政府的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最后,社区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城市适应性工作。社区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快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城市社区带给他们的温暖,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积极融入城市社会的热情,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帮助他们建立与用工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联系,通过社区对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不受到侵害。

(三)组织、单位的支持

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的生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仅需要中央、当地政府、社区的全力支持,还需要社会上的组织、单位加以支持。社会组织、单位除政府系统之外,还包括公益性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组织等,这些组织、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加快适应城市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例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宣传,就需要媒体相关单位和组织,他们是化解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之间隔阂的重要力量,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深度报道,能够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过程中的支持力量,并引起社会对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加以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社会组织、单位要积极做好政策的承接,紧紧围绕当前加快推进农民工各项优惠政策的推进,只要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才能落到实处。

(四)民间社团的支持

民间团体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外重要的支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过程中存在心理障碍等问题,民间心理救助团体就帮助他们开通热线,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过程中存在找不到对象的问题,民间团体就帮助他们牵线搭桥,让他们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当新生代农民工要自己创业,就有民间资本形成投资团体,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梦想。民间团体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加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适应体系。很多时候由于政策的缺失,民间团体能够弥补政策缺失带来的不良后果,保障了我国社会的稳定。

要积极推进民间团体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这项工作,从政府层面要给予积极的支持,从民间角度,要建立活跃的民间团体管理制度,不能过于限制他们的公益性活动,尤其要推动跨地区、跨国界的公益性社会,从世界范围内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目前,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出国打工,他们兼具新生代农民工与外出务工者双重身份,其心理和环境的压力比国内的新生代农民工还要大,除了当地大使馆和中资机构的帮助外,跨国界的社会团体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帮助当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五)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支持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支持需要建立在外因与内因的基础之上,外因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涉农组织能够真正建立起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我的机制,在思想上积极做好引导;在行动上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完善的机制,不断完善适应城市过程所需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提高适应城市的基本生活能力;在资金、项目上要优先考虑,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过程中能够通过自我提升,实现适应程度的加深。内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对适应城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正确的看待,主观上要积极向上,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身份的转变和经济地位的升级。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的中级管理者,甚至企业的老板,在城市适应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责任编辑:吴之铭)

参考文献:

[1] 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02).

[2] 文小勇、石颖.“三农”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排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3] 潘泽泉.社会网排斥与发展困境:基于流动农民工的经验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