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经济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学科属性 理论创新 平衡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在当前是一门有着较短发展历史的新兴学科,因此并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且对所研究对象进行的表述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诺斯(H. O. Nourse)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二)程必定(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
(三)刘再兴、周起业等(1989)认为:所谓的区域经济学也有另一个名称为区域科学。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再根据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方法原则对区域的各类型产业进行布局,进而保证该区域的经济能够与世界经济发展相接轨,又能够将当地的优势产业发挥到极限;得出一个企业大小规模大小都有的多层次区域经济,进而让当地的城乡经济连接成一片的有机经济体。
(四)艾萨德(Walter Isard)认为:区域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该区域内的一些进行生产工作从而来收获利润的个体产业或者企业;让当地区域的居民的福利扩大化;当地区域的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分配得到有效改善和衡量让该区域内的资源能够得到每个产业的合理利用等等。
(五)杜贝(V. 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学观点下研究资源不均衡分配的科学”。
(六)陈栋生(1993)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七)郝寿义、安虎森(1999)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科学”。
因此,针对以上研究与论述的比较可得:首先,(1)、(2)两者都有着较为一致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认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地域系统与产业分布。并且两者主要强调内容都是低于组织、地理分布与经济空间秩序的规律。不过实质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有着一定去别的。再者就是(4)的观点中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问题和市区内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主要强调,但是却忽略了区际的关系。然后就是与(4)相反的(5),主要强调了区际关系与地区差异的重要性,而对区内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忽略。不过(5)观点中有一点创新就是区际关系没有被限制在国内,即区际关系是可以跨国界的。还有就是(3)、(6)、(7)三者的观点都对区内经济及进行了重点强调和研究,同时也注重对区际关系的研究。不过各自的表述有所差异,(3)(6)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对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而(6)(7)则是将区域经济学认为是决策类型的科学学科。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一)属于经济学科论。
区域经济学在多数的经济学家眼中是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相融合的学科,即被分为了应用经济学范围内。经济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只是关注和研究宏观、围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但是都却不注重经济发展要素的空间布局和运动规律问题、产业与空间方面的区域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运行机制问题。所以对区域经济学科的发展,实质就是对经济学进行渐渐完善的一个过程。所以,包括我国官方的大多数区域都认为经济学科内包括区域经济学。
(二)属于地理学科论。
针对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差不多是一致的,这是最近多数地理学家的观点。尤是针对区域地理经济学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一个经济地域内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经济系统、布置地域内的产业布局,进而使得空间内的产业布局结构较为合理。而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是经济地域系统与产业布局。因此,比较二者可发现研究对象几乎相同,且很多的经济地理学家后来都开始事区域经济研究工作。所以地理学内应包括区域经济学。
(三)属于边缘学科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既不是经济学范围又不是地理学范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边缘性质的学科。虽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与地理学内容类似,同时也对区域差异和条件分析持重视态度;不过区域经济学也是与经济学相同,对经济学内的企业、产业、和相关政策的研究也是比较注重。研究者的群体中包含着经济学和地理学两个学科。因此,将区域经济学看作为两者的边缘学科,对经济学与地理学两者的精华内容进行吸取,并对进行全面发展。
我们的观点则是,看一门学科是否有这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实践功能强大与否。即根据问题出发,结合实践内容而跨学科的主要攻关是奔着学科、市场以及实际实践的需要而说的,也是未来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所以将区域经济学科视为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边缘学科是更有利于将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功能发挥极致。
三、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规律性
(一)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区域资源由于受到社会、自然以及经济方面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配置开始出现不平衡性。虽然平衡是暂时性的,但不是绝对性的不平衡。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的空间不平衡分布的恒久性在全球角度下来看主要是自然环境对进行了主导作用。而部分地区和国家不平衡的区域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则会由于社会、自然以及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出现相对稳定;如果再根据一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进行分析,则区内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之间的差异而使得存在普遍性。因此,那种盲目的追求区域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而忽略了实际情况,除了让预期目的实现出现困难之外,还能够让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使得宏观效益得以下降。
(二)时间规律的阶段性。
根据时间规律来分析,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过程,分析每个区域的以前、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过程都会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的变化而表现出每个时期各个的特点,所以就会由较为鲜明的发展阶段出现,这也是当地的区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的主要体现。区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超越发展阶段的,深圳就是一个发展的特殊例子,不过该种跳跃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在一般情况下实现的。
(三)动力机制人地互动性问题。
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时间规律是区域的阶段性,那么空间规律就非不平衡性莫属了,区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是人地互动性。而人地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则就是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即人与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地之间关系的互动和综合平衡是区域发展应重要关注的,同时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
四、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新区位因素研究。
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生产技术以及地理位置等是研究传统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且对于自然资源、运费、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重视程度更大,但是对社会经济条件的状况忽略了,该状况在我国区域研究和原苏联的区域研究突出更加明显。新型的区域经济学在对传统区位因素进行研究时,对网络、市场、信息技术、政策、外资等新位因素研究重视程度更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多,专家学者非常重视这一系列新区位的影响因素。并且他们试着想根据数学相关模型来解释这些新区位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这与传统区域经济学对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有差异。
(二)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1.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要探讨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地域运动之间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主要原因,发现限制因素,并分析几个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模式。
2.新地域运动的空间模式及演化规律研究。要研究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之间地域运动的功能与构成要素、空间组成模式,并分析这些空间模式的不同演化规律。
3.新地域运动的城市效应研究。根据实证调查结果,分析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城市规模、性质、空间组织所造成的影响机理,并根据这个基础,分析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三)新空间集聚研究。
1.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研究。对报酬递增和集聚空间的研究内容在早期是阿瑟、维纳布尔斯和克鲁格曼等人开展的。根据形成专业化和贸易方面的报酬递增、经济规模以及不完全竞争相比于报酬更加稳定、完全竞争的相对优势是更加重要。使得报酬递增的主要因素、技术、市场等并不是国内也不是国际上的规模,而是一个区域经济通过集聚而逐渐形成的。每个学者对于报酬递增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的形式强调是不同的。例如,维纳布尔斯、克鲁格曼研究得出的模型里将技术溢出、劳动力市场、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这三个外在因素作为集聚的动力,是这些外在因素使得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开始集聚。
2.区域成长与空间集聚研究。区域增长与空间集聚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是新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强调对象,人们研究区域集聚的兴趣来源是由于一些经济学家在增加内生增长变量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改进大前提下得出了新增长理论。据分析沙拉马丁和巴罗的研究成果,国际之间的新古典集聚模型没有国内的区际之间的实用性强。主要是由于同一个国家内的各个地区的文化、政府管制政策、技术、立法体系等工业发展因素都是比较相似的。因此一国内部的各个地区间的集聚比国际方面的集聚形式实现比较容易。
市场的交通费用、波及范围、区域间劳动力可移动性等都是根据区际经济活动的扩散与集聚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而决定的因此,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得以提升,并使得空间集聚开始向更大范围发生,边缘与核心区之间的差距也将变得更大,进而导致空间不平衡性情况更为严重。
参考文献:
[1]柏银玲.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滕少霞,骆玲.论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整合与分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1).
[3]杨开忠.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J].经济学动态,2008,(01).
[4]刘玉奎,潘雄锋.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6,(05).
关键词:竞技体育;校园文化;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这片沃土,学校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运动兴趣及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功能。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
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二、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的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但学校中的竞技体育毕竟与职业竞技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所包含的教育功能成分更应在学校工作中被强调,而人们往往容易把竞技体育的其他非教育因素扩大化后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其发生畸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的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为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来认识中学竞技体育的作用,正确发挥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意识又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徇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3.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放开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或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炼,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对社会现象是与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在社会认识上的价值取舍,都可以在运动中受到检验。因此,人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能测试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论文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科学研究的起点往往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视我们的传统教学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正像李政道博士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都在做“学答”,其结果往往是墨守陈规、缺乏创新。要真正塑造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
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敢问”
我曾在学生中进行过一次书面调查。题目是:谈谈你对“提问”的看法。学生的回答近似一致。有的说:可以启发我们……;有的说:可以了解我们的……;有的说:可以调动我们的……。不难看出所有的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提问”是你教师的事,而我们只管一个“答”字,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不敢提问,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素质差,一提问,一发言就心慌,胆怯;
2、害怕别人笑话,担心自己的问题档次不高,遭人取笑;
3、不善于积极思考,无问题产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
4、学生提问技能的缺乏;
5、学科教学内容呆板;
6、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注重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分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都忽视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7、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目前,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仅采用考试这一评价方式,而试卷上往往是现成的问题,只要求能够正确地写出解答过程,几乎从来没有要求学生提出问题。
……
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要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提出问题的权利,不管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不管问题多么不着边际,也不应遭受人格的污辱。平等和民主要求教师不仅应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合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提出的针对教师和教材的问题的勇气和态度首先予以肯定,然后再是引导和分析;还要引导全体同学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要让主动提问的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也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会由“不敢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善问”,进而能做到提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扩大创新思维的空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想问”
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是主动提问的重要心理条件杂志铺小论文。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地理科学的意义的教育,经常给学生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及周围有识之士的故事,结合教材阐明学习地理的价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科学知识的可用性和学习地理科学的现实意义,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以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引起新的探究要求,从而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生好表现的特点,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地发挥大脑潜力,引导展开以提出问题为主题的学习竞赛活动,用精练的语言,点拨学生思维,使他们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打开一个个思想的窗口,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三、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1、引导学生把书本、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作业中不会做的习题、实践中碰到的棘手问题提出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作为发现问题的方法。
例如,我们在野外观察土壤剖面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产生如下疑问:为什么有的土壤层次颜色较深;有的层次颜色较淡;为什么有的层次较为疏松;有的层次比较紧实、黏重;此时,教师可以让他们提出来,并与他们一起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较中发现问题: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地理事实与地理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讲解与课本、课外的资料练习的对照中发现问题。如在讲到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时,可让学生列表、比较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表格进行提问:如特点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在发散思维中提出问题:例如,学生在野外考察时,就会提问:山坡的两面树的颜色有差异。在此,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着手来具体解决这种问题。
4、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现“问题”:生活中的地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留意观察,问题便会滚滚而来,有些问题可能立时可解,有些问题又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柳暗花明”。例如,在居民区中生活的学生就可发现,为什么有的季节底楼有阳光照射,有的季节底楼没有阳光照射,为什么有些楼房的底楼终年可见阳光,而有的底楼终年就见不到阳光?同样在夏季的晴天,走到有些地方,就感到热浪滚滚,而走到有些地方就凉爽无比?……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学生既学习到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重要性以及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
5、在想象中找问题:在平时,我经常告诉学生,不仅艺术需要想象,事实上科学也需要想象,由于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限制,使人们不可能对任何事物的本质一下子就准确把握,因此,不妨通过想象提出某种理论,这种尚未证实的理论称为科学的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未知成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发展史告诉我们,假说为地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论”就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所以要学好地理,想象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想象出以下问题:⑴未来的人居环境会是什么样的?⑵人们未来是否可以到其它星球上生活?⑶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转,地球上的环境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⑷再过20年,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哪些将会大放异彩,哪些将会被淘汰?……
6、在研究性学习中找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探索。每次研究性活动之前和之后,都要让学生想一想:
①今天实践、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能否换一种方法?
②今天的观察是否仔细?还有好点子吗?
③今天的活动遇到了那些问题和困难,我能解决吗?
……
所以,每次活动之后,我都会收到一堆“点子”,当然,有些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发现”了比没有发现好,想过了,即使是错的,也比不想为好。
参考文献,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拓宽知识面,这样就能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引起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矛盾,产生提出问题的欲望。
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
2012年4月28日,由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和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的“《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井冈山召开。来自全国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进一步推动对《资本论》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若干重大理论争议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再研究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上海财经大学马艳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就“斯蒂德曼诘难”、“世纪之谜”问题、价值转形问题和“置言定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理论脉络梳理和创新性研究。马艳教授认为,“斯蒂德曼诘难”的破解并非是要在其理论逻辑上突破,而是可以运用联合生产思想,从污染产品的“负价值”出发,解释“负价值”的存在性及其现代价值。“世纪之谜”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将出现多种不同的关系状态。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分析由资本流动开始到最终均衡的转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不同结论。而“置言定理”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现时代资本有机构成的内涵变化,在其内涵变化的新假定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将出现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不同的变动趋势。
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探讨了《资本论》劳动过程理论的生态学问题。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最经典定义出自《资本论》第5章“劳动过程”一节。在该节中,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的定义包含“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双重逻辑,并由此产生两种对马克思的不同评价:马克思是一个主张“对自然的支配”的人类中心主义者;马克思是一个强调“自然的根源性”的自然中心主义者。如何看待这两种评价,韩立新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双重逻辑和两个评价是矛盾的,但是如果从唯物辩证法出发,这一矛盾就不再是矛盾,而是更高层次的统一,即以“根源性自然”为基础的“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辩证统一。因此,在环境问题上的方法论既不可能是“自然中心主义”或“生命中心主义”,也不可能是“技术乐观主义”或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内在地扬弃了二者的对立,实现了两者辩证统一的理论,如果借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话,就是“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江西财经大学罗雄飞教授认为,人们长期忽视了马克思转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从而认识不到马克思强调的“误差”的意义。事实上,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与最初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能否同时相等并不是马克思转化理论的实质,生产价格决定能否在不同条件下始终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而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得到证明的。所谓“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反映了不同经济理论的方法论思想的冲突。新古典经济学家在验证马克思转化理论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逻辑问题,这恰恰暴露了它自身的根本缺陷。由于不能正视自身的“资本计量问题”,它不可能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误差”及均衡利润率与货币利润率的差异;由于数学形式化,它难以理解所谓“一般条件”的现实含义,因而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逻辑悖论而又无力自省。
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认为,所谓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的矛盾,即根据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计算的单位商品中包含的全部劳动与根据第三卷的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商品的价格不成比例,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在利润平均化之前的劳动和利润平均化之后的价格之间没有可比性。一旦使用正确的比较方法,即总是比较同一条件下的劳动与价格,并在比较中始终坚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基本原理,则立刻就会发现,同一商品的价格总是与其内含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成比例,不同商品的价格比率总是与它们内含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的比率相等。这个结果,无论是在利润平均化之前还是在利润平均化之后,都毫无例外地成立。
[关键词] 四行体液学说;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模型;原型解剖学;科学性建模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088-02
荀子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中国传统文化是善于创造工具和理论工具的,在科技方面同样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有详尽的记述。而今天的中医现代化可以看做是,用中医的理论模型体系整合传统中医方法技术工具及西医的技术工具和知识积累,古语喻为“六经注我”。
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物的一种抽象表示。抽象的含义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性,忽略事物的其他次要因素。因此,模型既反映事物的原型,又不等于该原型。大型信息系统通常十分复杂,很难直接对它进行分析设计,人们经常借助模型来设计分析系统。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可以分为:面向过程的建模、面向数据的建模、面向信息的建模、面向决策的建模和面向对象的建模五种[1]。
藏象、证候是中医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知道藏象、证候模型是什么样的?这个模型当初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建模方法用当代的建模方法怎么表示?它的原型是什么?这里面,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是关键中的关键。所谓藏象、证候实质研究,藏象、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就是在寻找它们的原型。而追溯历史,发现我们提出的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可以得到验证[2]。
1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以《中医基础理论》成书为标志的中医理论现代整理工作把五行藏象作为中医理论模型的主干,它包罗宏富,解释效果理想,在应用中认同度高。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藏象、证候实质研究,引发了对藏象模型的原型的追问,尽管当时没有使用模型这个词汇,但其工作的实质就是这样。
赵国求曾说:“40年来,中医证实研究已经将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按照原定研究目标,这些不争气的数据给予我们的只是困惑和迷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讨论的不充分是主要原因。
笔者在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中提出,把藏象看作是生理模型,证候是病理生理模型,而且是人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层次的模型,那么它们的原型就是内环境,即血液和组织液,从技术实现上看,血液是最佳原型。
在此基础上,根据脏气法时理论,对血液的成分进行五藏分属,具体实现的技术可以用血液指纹图谱实现,也可以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权宜之计部分实现[2-3]。
2四行体液学说的演进
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和演化的基础。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到伊本西那都是如此。四行体液学说的四行,即水、火、土、气,所谓四原性,乃寒与热、燥与湿四大属性(凉与温、干与润亦为四性,只程度不同);四体液是指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行体液学说强调“体液”的重要性,体液与四原性的不同配伍决定了人体的生理特点与疾病性质[4]。
2.1 四行体液学说的解剖学基础背景
笔者如此强调四行体液学说,关键是要指出一个被大家长久忽视的问题,也是关乎中医学科学性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四行体液学说产生的基础之一,所谓传统西方医学其实是有着解剖学基础的。
一般认为是从古代名医希波克拉底开始,在他的医著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叙述,但是对人体其他器官则是参照动物身体结构描述的。亚里士多德为动物解剖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他把神经和肌腱区别开来,指出心是血液循环的中枢,血液自心流入血管。盖伦医学著作中有解剖学资料,主要是动物解剖,他明确指出血管内运行的是血液而不是空气;神经是按区域的,脑神经有七对。
那么,为什么有着明确解剖学基础的传统西方医学,要用体液学说解释人的健康和疾病呢?以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和现代生理学的观点看,那就是体液可以更好地反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同样有着解剖学基础背景的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他们仍然在沿用四行体液学说,伊本西那的解剖学达到的精密程度[5-6]。
2.2四行体液学说的细致演进
张大庆指出,体液论(Humoralism)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从古希腊直至19世纪细菌理论建立之前,它一直占据着西方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体液论作为古代西方的一种整体医学思想,在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共通之处。因此,考察体液论的源流、基本原则及其演化,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西方古代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一种参照。张大庆[7]认为,体液论是一种整体病理学理论(笔者以为细化为整体病理生理学理论更恰当)。
希氏学说更加具体的内容,参看张大庆文中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比较表和朱明文中的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表[4-5,7]。
第一次对体液论进行综合的是古罗马医学家盖仑(Galen,公元129~210年)。盖仑将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综合成为一个体系,将四体液与四元素联系起来,盖仑赞同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体液论,盖仑把体液的作用看作是各种不同气质的基础。但与希波克拉底不同的是,盖仑避免讨论涉及体液确切性质的问题,而是将体液作为不可见的实体,只能通过逻辑的方法来认识。盖仑认为,由于动脉中的血液由四种体液形成,所以血液具有支配地位。但盖仑不能确定黑胆汁在机体内的相似性质,于是他指出不能假定黑胆汁作为一种纯的、基本的体液的存在[6]。
哈维(Harvey,W.1578~1657年)血液循环的发现,仅仅将盖仑描述的血液的许多性质转交给其他体液,许多18世纪的健康和疾病理论依然是以机体的体液平衡思想为基础的。例如斯塔尔认为所有疾病都发生在血液,由于血液的郁积或黏稠而产生炎症等病理现象;霍夫曼(Hoffimann,F.1660~1742年)认为疾病是胃肠的多血症(plethora)所致;居仑(Cullen,W.1710~1790年)则将发热归咎于动脉的痉挛;而布朗(Brown,J.1735~1788年)主张疾病是体内器官过度刺激的结果。安德烈(Andral,G.1797~1876年)在研究血液学的基础上,复兴了更严格的体液论,他将疾病归咎为血液成分,如血纤维原、清蛋白、碱的变化。在安德烈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奥地利病理学家罗杰坦斯基(Rokitansky,C.1804~1878年)将所有病理现象归咎于血液中不好的混合[7]。
由以上不难看出,这些内容或多或少地都在支持笔者的观点学说,体液、组织液和血液是四行体液模型和五行藏象模型的理想原型。而笔者也把四行体液学说看作是四行藏象学说,与四行藏象模型比较五行藏象解释能力更加出色。
3结语
在论及古希腊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总画面”时,恩格斯说:“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8]
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就是对古人模型的总体上的肯定与细节上的补充及工具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明.信息系统建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3.
[2]林宇春,赵宏杰,张学斌.略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8):576-577.
[3]赵宏杰,雷钧涛.以代谢物组学为参照介绍血液指纹图谱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方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9):1903-1904.
[4]朱明.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1-5.
[5]伊本・西那.论灵魂[M].北京大学哲学系,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73-274.
[6]孙矢电, 赵宏杰, 张笑波.伊本・西那医学著述对中医学科学性的强支撑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17):273-274.
[7]张大庆.体液论及其对西方医学的影响[M].中华医史杂志,2001,31(3):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