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素质教育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重点对策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农村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思想准备不足,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收效甚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试从该问题着手,分析其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师数量缺乏,结构失衡

从我所在的县城大部分农村小学来看,一位老师至少要上两门课。语文教师除了任教语文外,还需担任思想品德课;数学教师除任教数学外,还需负责英语和科学科目。仅仅两位教师担任了整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至于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几乎无法开展。例如体育课,只局限在随便跑步和自由活动的范围内。因为教师短缺造成的学生发展片面,根本无法开发学生潜质的现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农村小学生在起跑之时就比县城就读的小学生慢了很多,更无法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同时,音、体、美学科教育资源极度缺乏,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二)农村家庭教育面临“无能”与“缺位”的状态

由于近几年来农村出外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孩子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家庭教育,在农村,由于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而且孩子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这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容易造成他们孤独、自卑的性格,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这些感情和交流是学校教育无法给的。而且由于没有科技馆、少年宫,也没有什么夏令营,一到寒暑假,学生们大多窝在家里无人管理,陷入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孩子本人,这都是极端危险的。

(三)农村素质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差别造成的

由于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家长、学生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农村家长对学校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县教委在农村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委对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看升学率;对教师的管理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这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师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追求。

二、解决农村素质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实事求是,特别要正确、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实施素质教育是降低留级率和辍学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各种宣传、典型示范、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等,使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只有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农村教育才能真正摆脱“跳农门”的局面,农村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素质教育才能顺利推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绩效观,加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校长的能力建设,提高教育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真正提高在职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改进,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阶段。在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也是如此,学生的学法仅仅停留在“听写读背考”的循环中。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在职教师的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途径的狭窄,激励机制的贫乏,使得这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团体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促使农村教师在工作中形成职业满意感,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二)吸引更多的农村素质教育人才

从现实情况来看,应着力应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提供比较可行的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机会。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整体提高农村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熟悉和学习,尤其是网络等信息渠道。还可以定期安排农村教师到县城、城市优秀学校观摩优质课程。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应当与思想素质的提高同时进行,这需要教育部等国家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为农村师资注入活力。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

(三)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农村中小学;现状;对策

1、引言

山东省历来被称为应试教育大省,是应试教育重灾区。自2008年起。山东省教育厅以全国应试教育试点省为契机。开始了“以高中为突破口,全省“齐步走”,重点惩治违纪违规行为,切断“时间+汗水”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办学道路。”大刀阔斧的素质教育改革。目前为止,改革已进行了两年,本文对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现状与问题

山东省实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工作全面开展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和好评。农村中小学的改革工作也有一些不错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

2.1教育评估体系有所改进,但未有根本转变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规范办学行为督查组,对全省中小学寒暑假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各中小学做到不以任何方式组织上课、补课、自习;学校不得参与、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社会上面向学生的各类复习班和培训班;无论各种考试。都不得进行县与县、学校与学校、班与班之间的排队。”这些做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在教师评估中也引进了新的评估项目,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但是目前在各种荣誉评估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德、体、美、劳所占份额依然是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以成绩决定一切正是应试教育评估体系的核心,由此可见,现行的教育评估体系还没有因素质教育改革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2.2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但专业教师匮乏

自素质教育改革以来。面向教师的各种培训也在逐渐增加,而且广大一线教师也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他们不仅参加自己所教课程的培训,还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新知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灵活的设置课堂教学模式,如“启发讨论式”、“情景参与式”、“引导发现式”、“自学辅导式”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态地进行学习和参与;还运用讨论法、演示法、试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虽然如此。但是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的缺乏仍然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由于专业教师不够,非专业教师授课则成了理所当然。学生的基本授课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德育、体育、美术、劳动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2.3经费投入未见增长,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缺少政府有效的资金投入,农村素质教育改革陷入了经费上的困境。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缺乏,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虽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仅靠财政的有限拨款,还是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之后,虽然地方政府加大了财政拨款的力度,但仍不足征收教育附加费的一半,办学经费无法保障。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有时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教室黑板脱落,窗户玻璃破碎。实验室和图书馆里空空荡荡;实验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无钱添置,新增添的低配置、低价格计算机也因为无法交上网费成了“摆设”;很多学校连个像样的体育运动场地都没有,体育设施也很简陋。这样的硬件设施根本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

3、对策和建议

3.1与时俱进。推进评估体系改革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小学教育评估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并且要短期内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也是不现实的。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的推进评估体系改革。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教育选拔制度,考试的内容也是主要基础课程。高考升学率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奖励学校和学校奖励教师的依据,甚至是整个社会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这样整个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都围绕升学率而转。在这样的氛围中,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教育评估体系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

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变教育评估体系,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推进评估体系改革。建立多元的、完善的评估方法体系,与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相适应。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可以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比赛等不同的方法。从政策上加强对学生德、体、美、劳的考查,并加大考查在教学评估中所占比重,引导学校加强素质教育。

3.2政策倾斜,吸引紧缺专业人才

针对德、体、美、劳专业教师奇缺的现状,在教师招聘时。可以从政策上进行倾斜,增加紧缺专业教师招聘人数。再就是加大“三支一扶”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现在我国在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教育系统采取优惠政策措施,做好大学生后续工作安排,解决大学生在农村看不到明确职业发展前景的后顾之忧。可以吸引一定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教师。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问题,把新思想、新观念带到农村;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3加大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笔者对本校4个班级,200余名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13~16岁的初中生,父母双方均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约占50%,父母有一方在外打工的人数约占25%,父母双方均常年在家的人数约占25%。祖辈监护的约占97%,托管的约占3%。父母平均每年回家次数少于3次,人均月通话次数约为4次。

二、问题初探

(1)亲情缺失。家庭是爱的港湾,父母的臂膀是孩子坚强的依靠。而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托管,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适时、细心的呵护,找不到被爱的感觉。这种亲情的缺失导致孩子变得性格内向,木讷冷漠。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媒体报道的海南小学校长带女生开件中,记者后来的跟踪调查就了解到其中的几个女生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就曾萌生出走的念头。

(2)监管乏力。留守学生是祖辈监护也好,他人托管也好,这些监护人大多是老人,本身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只管他们吃饱穿暖,当好“服务员”,而对他们的思想、性格过问得少。往往容易出现代沟,如果管得过严,叛逆的孩子就会反抗。2012年6月8日,衡阳县西渡镇一名年仅12岁的少年,因为姑姑对他管得严,竟然残忍杀害了姑姑一家三口。所以有的便放松管理,有的便过分溺爱,有的甚至是束手无策。

(3)观念错位。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低,因为他们中有的没有文化,照样挣钱,甚至比“知识分子”赚钱还要多。这种心理给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有的“留守学生”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他们开始相信“读书无用论”,反正学好了,无人夸;学坏了,无人骂。这样使得他们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遇到学习就头疼,进而精神空虚。那总得找个寄托吧,于是造就了网瘾少年,早恋现象。

三、解决对策

1.教师充满爱心,放下师道尊严

(1)行动感染。教师对“留守学

生”应视同己出,自己如何关心子女,就如何关爱学生。天气变化时,嘘寒问暖;情绪变化时,促膝谈心;学生进步了,适度表扬;学生失败了,及时鼓励。

(2)活动慰藉。学校积累素材,统一设计以亲情、孝心、感恩等主题定期召开专题班会。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可以安排学生给父母写封信或者发短信交流。要求学生记住家长生日,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家长联系。还可以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等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是对亲情缺失的学生的一种抚慰。组织学生观看《暖春》等电影。

(3)心理疏导。据心理学家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专门为学生设心理诊疗室。开展“谈心信箱”“心灵驿站”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请心理专家开展讲座,或者看网络视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集体温暖,学生互助管理

将留守学生按照家庭就近的原则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轮流扮演家长的角色。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诸方面,他们身体不适或者受伤时要关心、照顾;又比如有同学弄湿或者弄脏了衣服,其他同学能挺身而出,慷慨解“衣”。让他们感受什么责任和担当。一个学期可以安排一个周末AA制聚餐,自己动手,既增进了感情,又体验了生活。

3.丰富课余生活,快乐无处不在

一年当中,留守学生有2/3的时间在学校,如何让学校生活不枯燥呢?笔者也曾在这方面进行过尝试。办好班级图书角、组建兴趣小组、文学社、运动队;可以将学校的树木命好名让学生“领养”,让他们“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期末时进行成果汇报,对优胜者适当进行奖励。

4.办好家长学校,携手齐抓共管

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如开不成家长会,可以通过印发资料、短信群发等形式传递信息。可以联系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巡回讲座,使监护人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 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差距归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ze the Attribution of the Gap between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Goal

LIU Mi

(Luga Primary School, Zhongzhai Village, Liuzhi District, Liupanshui, Guizhou 553406)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as a fundamental education disciplin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a's basic educ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whether have completed the goal of quali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has gott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do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goal, and to discuss the related countermeasure and the measure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rural area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quality education; gap attribution

1 现状分析

目前,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教育较少,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的知识面窄,教学模式刻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思想启发缺乏足够的重视等现状问题。可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离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其加以重视。

在农村应试教育痕迹明显,学生能力培养欠缺。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的唯一追求就是分数,而现在绩效考核仍然把学生考试分数作为比重很大的考核指标,于是部分教师便以牺牲学生的成长自由为代价,盲目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往往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也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南辕北辙。

同时,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全面发展受制约。华东师范大学的吴遵民曾明确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永远而且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乎人格的健全与人性的完善。”而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却模式单一,以书本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以灌输学生课本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死记硬背书本内容,缺乏学习主动性。

2 差距归因

(1)社会现实要求的压力,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践。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尤其是在边远山区的农村数学教学,学生能够熟记字词句,但对新的知识缺乏变通认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不够,读图能力普遍不高。很多时候,学校盲目追求学生考试分数,以分数来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于是很多数学教师只好在教学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强化学生对基本公式的熟记,从而到达数学考试高分的目的。然而,学生对数学中应用意义不求甚解。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要想摆脱现在的生活现状,农村孩子就必须要通过考试,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读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而,现实的压力,使得农村教育从小学教育开始就普遍的以追求应试效果为目的。这样的话,单纯的追求应试分数,追求考试效果,其无疑就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一致。

(2)硬件设施的不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本身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支撑学科,对小学生的智力开发是最强的学科之一,数学水平提不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生活学习条件差,好的数学教师无法真正充实的农村教师队伍中去。此外,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明显落后,心理教育实验室以及先进的教学媒体等都对数学教学水平有极强的拓展,这些都严重的制约着农村地区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3)师资力量的不足,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是导致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育素质教育开展困难的原因之一。农村的数学教学困难前行,农村地区小学办学条件艰苦,生活学习条件差,优质数学教师无法真正充实的农村教师队伍中去,而现有的教师们不满(下转第254页)(上接第252页)足于现状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状。农村地区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开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因而,缺乏足够的优秀的师资力量的补充和助力,这种现状严重的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发展。

(4)学生学习基础的薄弱性,限制了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近年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为农村地区留下了大批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农村孩子由于缺乏父母在身边的教导和教育,使得孩子们本就薄弱的学习基础变得更加的不利。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农村地区大量的留守儿童单单凭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是无法保证孩子能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塑造的。

3 优化策略

要走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困境,确实使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目标相接近,就必须要在教育公平政策理念下,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的设施建设,促进薄弱学校的内涵发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改变教育评价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引导社会对农村边远山区的教育关注。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路,创新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考试第一的教育思维。传统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往往只是以应试为目的,以考试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僵硬的“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而要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塑造和教育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的必须要转变教育思路,创新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学生能力欠缺和身心健康受忽视的局面。

其次,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教学设施。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其追求无可厚非都是为了服务于生产生活。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教学的使命越来越复杂化,对数学的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从目前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其教育投入远远跟不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教学设施,是改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一个关键。

再次,要创新教育方式,灵活教学手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农村地区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小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因地制宜进行教学规划的制定,寻找适合农村地区实际的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灵活教学手段,运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灵活多样的田野教学和体验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1] 刘兴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2011(3).

[2] 荆有宗.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浅议[J].科技信息,2009(15).

[3] 赵芬.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21).

[4] 殷昭晋,孙井好.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症结所在[J].商情,2007(11).

农村素质教育现状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C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28―01

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科学素质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推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而当前,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教育更是面临多方面的困境。

农村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

“遗传”身份的尴尬。虽然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社会体制、观念、价值观等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现状,长期形成的许多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变。农村未成年人身上自然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父辈的影子。正是这样,人们对农村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很少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和理解,而是抱着极大的偏见。有时,学生经过艰难的选择后思想甚至行动会从周围的环境中高高跃出,但他们的这种做法的动机因为带有“农”字的印迹,很有可能被怀疑,充其量也只是“小儿科”。周围人们的不理解,一方面减弱了学生对科学素质养成的内化,另一方面使学生对科学素质教育丧失信心,甚至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内疚。而这又与未成年人较高的科学素质教育期望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使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

“超标”的尴尬。科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创新的、动态的教育。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年龄,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但我国长期形成的传统教育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这就使得农村未成年学生处于一种科学素质教育标准超标的尴尬。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用城市的一切准则去评判农村学生;用超出年龄特征的标准去要求农村学生。在农村,很多家庭的孩子需要从小自立,承担本应该属于成年人承担的责任。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而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由于“超标”的规则,学生的过失被看做是品行修养不良的表现。这使得学生的“心理年龄”与规则标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三足鼎立”的尴尬。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要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协调一致。但在农村这方面的教育却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因素。首先,农村学生处于落后地区,农民的许多观念、心理和思维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又不可避免地“言传身教”给子女。

农村未成年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加强农民的科学素质培训。尽管国家给农村很多优惠政策,但思考今天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体制、资金、人力等这些似乎是关键的层面,而要从更深的、内在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些都要从滋生“观念”的土壤――农民家长的培训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校外学习的组织者,他们的言行更能激起学生行为的养成。

开发农村自身的科学素质教育资源。农村学校拥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种特色是城市学校不具备的。例如,农村动植物资源丰富,能为学生提供观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