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管理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国家发展“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翻转课堂在全国各学校正在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寻找和发现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学习。智能手机以及手机网络的发展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更加灵活方便。

1.1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点

所谓的翻转课堂也叫“反转课堂”、“颠倒课堂”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调换的教学形式。其特点是课外时间学生由传统的学生完成作业转换成学生通过相应的方式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或者是协助学习并把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提出与记录;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师讲授转变成由教师辅助和同学的协助完成相应的项目或者疑问知识点的解答。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导师,课堂的主宰不再是老师而变成了学生,真正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微课主要包含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视频可以称之为 “微课例”。

(2)教学内容专一。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视频的问题专一,主题突出,主要针对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具体的操作来完成视频的录制,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mp4、rmvb、wmv、avi、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学习,查看教学文档、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PAD等)上实现移动学习。

2.《计算机应用技术》_Access数据库管理课程特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_Access数据库管理课程特点是我校经管类学生大一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必修课,2学分,32学时。

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采用项目式的方式进行,课程全部在机房内进行,课堂主要通过老师操作讲解和学生的操作练习完成,教师在操作讲解时通过极域广播软件广播给学生,操作讲解完后结束广播由学生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指导解决,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广播软件进行统一讲解。

3.《计算机应用技术》_Access数据库管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_Access数据库管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包含课前知识的传递与学习、课中知识的吸收内化和课后知识的复习巩固三部分。翻转课堂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

教师根教学大纲要求确定好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案;第二,选取课程的四次上课内容为翻转课堂教学,完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并针对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视频在云班课平台进行以供学生进行学习。第三,学生通过云班课平台学习相应的视频并利用思考练习对自己知识点学习的情况进行自我检测。第四,课堂上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自己的疑问点并完成相应的操作进行知识的吸收内化与提高。

3.1课前知识的传递与学习

教师根据开学初制定的翻转课堂计划以及大纲要求,完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并对相关知识点完成视频的制作以及思考练习等教学资源。教师在翻转课前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教学资源的,本学期该课程老师主要是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班级的管理,所以教师在云班课中进行教学资源的并通过云班课提醒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在线学习相关的知识点视频并通过思考练习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通过云班课可以查看每位学生视频的学习情况并实时提醒没有进行学习的同学进行学习。

3.2课中知识的吸收内化

课中主要分四部分进行,分别是:答疑解惑、知识检测、内化提高、成绩评定。

(1)答疑解惑。教师针对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点进行解答,当然也可以是同学进行解答,教师进行总结补充。教师可参与学生小组的讨论,并进行解答相应的疑问。

(2)知识检测。教师给各小组分派不同的操作任务,让各小组独立完成并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检测小组成员课前知识的掌握情况。

(3)内化提高。教师给各小组一定的提高操作题目。通过查看各小组的操作情况来检验各小组知识的吸收内化情况。

(4)成绩评定。每次翻转课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课前知识学习得分、课中小组得分、内化提高得分。

教师通过云班课平台获取每位学生视频学习的情况并进行打分;课中教师根据每小组操作的情况给小组进行打分,然后由小组长根据每位成员的贡献度给每位成员进行打分;教师根据每小组内化提高部分的操作进行小组打分再由每个小组长根据组员的贡献度对组员进行打分。最后,由教师将三部分分数进行综合得到每位学生该次翻转课堂的得分。最后教师将四次翻转课成绩进行综合并折算到期末成绩中。

3.3课后知识的复习巩固

课程结束教师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

4.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被重视并被广泛的应用,这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应当前形式的一种值得应用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并进行改进完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文献检索 FCM 学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50-02

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解答相关问题等。[1-2]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考试成绩和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等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3-4]文献检索是高校选修课之一,有的高校设置为必修课,文献检索技能是大学生必备的,但是信息技术能否与文献检索教学融合,构建理想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教学,值得我们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师深思。

一、研究背景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文献检索选修课由于计算机数量有限等限制,出现了教学时数有限、老师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等问题,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他们也希望能够多学点,这些问题对于具有较强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比较突出。

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在翻转课堂应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迈阿密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分析系的“数据结构”课程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5];波多黎哥大学马亚圭斯校区的“静力学”课程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6];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Coursera了系列MOOC信息素养课程等[7]。国内专家和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朱伟丽[8]和肖丹[9]分别探索了基于“翻转课堂”和“MOOC”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的课程设计;张丹[10]提出了制作独立的信息素养MOOC,开发嵌入式迷你MOOC,丰富了信息素养课程内容.

二、翻转课堂构建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例如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环节定位、常规教学手段、方法无法实现的环节、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的融合性等。同时,整个研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进行理论设计,然后进行实践研究,在整个实施过程结束后要作出总结性评价,最后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反馈、优化等。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先进经验等,本文尝试对文献检索翻转课堂进行构建:首先,教师需要构建文献检索翻转课堂,制定各教W环节等;其次,教师需要做好学生课前整个学习活动的监督与指导,同时做好评价与反馈;第三,课上应用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思路,教师不再是讲授的主体,而是起到指导与引导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占据主动性;最后,通过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师的设计思路和环节,调整学生的学习思路及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三、文献检索翻转课堂实施案例

实践研究环节以《读秀》学术搜索为个案。目前由于课程设置等原因,文献检索教学的实践文献检索翻转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在考虑专业、男女生比例、人数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实验班级样本确定,提前给实验班级学生进行翻转课堂介绍等。按照行动研究法的基本思路确定整个研究计划及过程。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法包括课前环节、课上环节及课后环节等,笔者构建了《读秀》学术搜索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时间、教学步骤、教师任务、学术任务等项目,在时间设置的前提下主要包括课前一周的自主学习情况及反馈、课上精讲内容、课上探究合作学习及其总结、课后反思等。

(二)实施

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在课前一天设置自主学习环节,课前一周联系全体选课学生,组织学生加入翻转课堂专属学习QQ群,通过QQ群使学生及时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情况,及时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并自主完成《读秀》学术搜索的学习。学生需要在一周内应用学习支撑系统进行《读秀》学术搜索的学习,其中主要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的在线阅读、下载、文献传递等。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学习监控、相关问题总结、讲授内容确定、评价等。

在课上,教师需要合理构建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合理分组后确定组长。首先,利用简短时间解决《读秀》学术搜索中学生学习遇到的各类问题等,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同时做好精讲;其次,根据分组开展深入的探究学习,结合重难点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读秀》学术搜索的深层次学习,例如各组按照拟定的题目进行《读秀》学术搜索的深入检索、挖掘,并与三大期刊网的检索进行对比分析等;同时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深入探究等,并结合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等。

由于文献检索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课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读秀》学术搜索等数据库的反复实践,并做好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心得、经验等。

(三)评价

笔者运用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针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学生的态度如何;学习系统能否很好地支撑自主学习;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能否帮助学习等。通过实践调研,发现实验班实施翻转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在学习兴趣、探究合作等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而且同学们较为认可这样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传统课堂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也有同学不是很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还是习惯传统讲授的形式上课等。

(四)反思

通过《读秀》学术搜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学习内容的适应性

研究发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但是不是所有教学与学习内容都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的,在任务型学习内容及知识点、探究型学习内容及知识点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例如在《读秀》学术搜索中按照拟定的题目由学生自主完成检索、查询、分析、对比等任务时,效果较为显著。

2.翻转课堂的适应性

研究发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适应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具有较强学习动机的学生可能更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对学习兴趣低等因素影响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需要老师在设计、策划、监控、评价等方面继续下工夫、花时间,需要更多的是老师的统筹兼顾。

3.学习系统的适应性

目前没有形成功能较为强大、资源较为充实的学习支撑系统,下一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测试、打造学习支撑系统,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结语

研究显示,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任重道远,与文献检索这门课很好地结合来促进教学更是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更新传统教学与学习观念,下一步尝试为翻转课堂在高校成功应用并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尝试。

参考文献:

[1]Jonathan Bergmann & Aaron Sams.How the Flipped

Classroom is Radically Transforming Learning[EB/OL].[2016-04-09].http:///articles/how-the-flipped-classroom-is-radically-transforming-learning-536.php.

[2]TN Nguyen,M Teacher..A new method of teaching is turning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on its head [EB/OL].[2016-04-09].http:// /flipped-classroom/.

[3]Flipped Classrooms.Imroved Test Scores and Teacher Satisfaction [EB/OL].[2016-04-09].http:///flipped-classrooms-improved-test-scores-and-teacher-satisfaction/.

[4]重庆市聚奎中学.重庆市聚奎中学网站[EB/OL].[2016-04-09].http:///.

[5][6]何朝阳,欧玉芳,曹祁. 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161.

[7]WH Organization.Launch your career in dada science [EB/OL].[2016-02-03].https: ///specializations/jhu-data-science.

[8]朱ダ.基于翻转课堂的文检课教学设计[J].图书馆杂志,2013(4):87-90.

[9]肖丹.MOOC环境下文献检索课课程设计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4,27(2): 94-96.

[10]张丹.MOOC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2):69-70.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营养配餐;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由学生借助微视频等碎片化资源独立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借助课堂上一系列教学活动由师生共同完成。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中教学设计各要素也随之发生转变。本文以《营养配餐》课程“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教学为例,就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前段分析

“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大二核心课程《营养配餐》中的典型任务,是公共营养师和营养配餐员的必备技能。所用教材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物营养与配餐》,在此之前,学生已从前驱课程《公共营养学》中学习了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的重要作用、营养学评价等理论内容。“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教学任务计划2个学时(90min)完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定性营养食谱设计的核心理论—蛋白质互补作用;二是定性营养食谱设计中食物种类选择三大原则;三是举例演示定性营养食谱设计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充分认识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意义;

3、掌握定性食谱设计中食物种类选择的三大原则;

4、掌握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16)中食物的分类。

(二)技能目标

1、熟练运用理论知识为目标人群进行定性营养食谱设计;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要求

学生认识到“在中国,缺乏的不是富有营养的食物,而是营养知识”的现实,培养学生作为营养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蛋白质互补作用,引出食物种类选择的三大原则;

2、演示定性营养食谱的设计过程。

(二)教学难点

1、蛋白质的重要作用和在机体中的代谢途径的讲述;

2、拓展新菜品设计能力。

四设计理念与设计规划构思

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翻转课堂的前提,便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首先,将课程内容的知识碎片化,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和技能点;其次,开发成碎片化的资源,如3个微课(蛋白质代谢途径、蛋白质互补作用、定性营养食谱制作)、1个PPT文稿、1个情景模拟动画、1个Flash小游戏等;课堂上,老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作品评价、在线测评、讨论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前段,登陆网络学习平台,完成碎片化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课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并思考和解答疑问;课堂后段,登陆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知识拓展和提高。学习方法转为自主式、探究式和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选择课内翻转课堂模式,在仿真实验室进行,保证每位同学一台智能终端设备(计算机)。

(一)课前知识准备(约10min)

提前布置学生复习内容,通过网络查阅和翻阅《公共营养学》内容,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营养配餐的十大平衡理论有哪些?第二,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有哪些?第三,哪些食物是主食?

(二)情境创设(约4min)

首先用PPT课件引入课堂内容,提供两个早餐图片,让学生回答食物搭配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如何调整呢?学生回答后,再提供一个完美早餐的图片,以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布置课堂任务(1min)

根据民族、性别状况,为一位30岁体格正常的女教师设计一日三餐定性营养食谱。

(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碎片化知识点和技能点学习(25min)

组织学生登陆网络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对教师提前设计好的3个微课(蛋白质代谢途径、蛋白质互补作用、定性营养食谱制作)、1个PPT文稿、营养配餐室情景模拟动画、营养配餐连连看Flash小游戏进行学习和练习。网络学习平台上,我将学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在“为什么要蛋白质互补”环节,理论内容微观抽象、晦涩难懂,因此,设计了三个短小精悍的微课,以突破难点。在“什么是蛋白质互补”环节,为使同学们能够贴近实战和工作岗位,设计了营养配餐室Flash模拟动画,多个位置设有问号,点击可显示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下,减少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在“如何实现定性营养食谱设计”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学习效果,设计了配餐连连看小游戏,点击任意两种食物,若搭配合理则提示“正确”,并推荐一种食谱或菜品;若搭配不合理则提示“错误”。这些碎片化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翻转课堂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完成课堂任务(30min)

全班40名学生,共分为8个学习小组,责任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各组组长根据本组学生特点分别分配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和烹饪师三个角色,大家从不同角色出发,协作交流,共同完成定性营养食谱设计课堂任务。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任务完成情况评价(20min)

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由组长通过演讲、答辩的方式在讲台上展示小组设计出的营养食谱,通过小组自评、组间评价和教师总结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参考提前制定好的评价标准进行。此阶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顾问,聆听并适时加入小组的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或者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对相关知识做出补充。

(七)总结、拓展和提高(10min)

组织学生登陆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在线测评,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总结和对其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调整。网络学习平台中提供本节知识和技能拓展的链接,提示学生课后进行学习、拓展和提高。

六教学效果评估

为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课程组设计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对营养配餐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欢欢,段作章.翻转课堂课前教师任务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2):77-79.

[2]王彦平,袁社锋,曹娅.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营养配餐课程张的应用和反思[J].河南农业,2013,(6):22-23.

[3]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49-54.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翻转课堂被广泛关注源于人们对教学质量的持续追求,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认可。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推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初步验证了翻转课堂在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1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动因

 

埃里克·马祖尔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同侪互助教学方式,认为传统的教学偏向对知识传递的关注,同侪互助教学更强调对知识的吸收内化,他在研究中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课下完成知识学习,使教师把课堂的重心放在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内化和指导学生间的互助学习上。Lage,Platt和Treglia在迈阿密大学微观经济课程中设计并实施翻转课堂,研究成果着重论及如何使翻转课堂激活差异化教学,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检验。[1]Strayer利用智能化教学系统开展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效果的对比研究,并在统计学导论课程中进行了实证,通过问卷、访谈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2]Robert Talbert提出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包括课前的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练习,课中的快速少量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与反馈。Johnson和Renner在中级计算机课程中,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开展翻转课堂对教与学影响的实践研究。[3]Kevin在中级数学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4]

 

项目导向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完成一个实战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首要任务的教学模式。项目导向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体验性的典型特征,学习者通过参与完成实战项目获取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工作责任感及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5]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动因在于以下方面。

 

1.1 使学生充分储备项目素材,掌握实战项目训练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项目导向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解决的是生产服务中发生的现实问题,完成每个实战项目都需要综合性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以及大量的市场调研和项目素材搜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在课下能够按照明确的学习指引,完成相关基础知识学习、必要的市场调研和项目素材的搜集,并通过协作学习释疑解难,相互启发,构思创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系统梳理知识点,做好实战项目的说明和引导,指导学生对调研资料进行提炼与分析,集中解答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关键核心技能的训练,组织研讨争辩和优秀作品的展示分析,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与提升。

 

1.2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多方位的潜在智能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更为关注学习者学到了什么,而非教师传授了什么。项目导向课程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组织教学,根据项目进展的总体状况和各项目组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项目小组在协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在项目导向课程中融入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延伸,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完成实战项目的综合技能都将得到提升,有利于充分挖掘学习者的潜在智能,提高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1.3 使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习的便利性、趣味性和主动性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开发性,根据每个学习者的智能优势和弱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依托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的课下学习,为学习者构建了相对自由的、个性化、可自我控制的协作学习环境,不仅给学习者的课下学习带来时空便利,还可以通过视频技术、音频技术、动画技术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方便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者的想象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2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

 

“营销策划实务”是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营销战略战术策划、营销活动策划及组织执行能力。该课程在前期的项目导向课程改革中,立足职业岗位,重构内容体系;引入真实策划项目,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组织教学;通过竞赛引领、教学做赛一体,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以积分累计的形式实现了全过程考核。在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尝试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1 设计思想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强调了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学习平台的重大变化,强调对课上与课下学习环节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设计。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上与课下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习内容框架的建构者,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者。教学内容需重新进行系统设计,并丰富化其呈现形式。在教学实施上,大部分知识学习、材料收集与分析、策划方案撰写放在课下,知识与技能内化的教学环节放在课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依托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和现代通信手段,创建具有网上教学、网上辅导、网上自学、网上交流、网上作业、考核评价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教学服务支持系统。

 

2.2 设计方案

 

“营销策划实务”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基于营销策划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2+4+4”课程内容体系。2个基础单元为营销策划岗位认知和撰写营销策划书。4个重点项目单元为STP策划、品牌策划、广告策划、营业推广策划,是技能训练的核心。4个拓展项目单元为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公关策划、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策划。每个项目单元都按照策划公司的工作流程,通过完成一个企业真实策划项目来组织教学,包括实战项目需求宣讲、相关知识学习和案例解析、资料收集与处理、方案初稿的撰写、方案通报与评议、方案修改与完善等环节。学生以自愿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3~5人组成“模拟策划公司”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

 

将翻转课堂融入“营销策划实务”项目导向课程,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以1个项目单元为1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注重课上与课下环节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课上关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设计与创新,课下注重学习任务的明确、学习环境和优质学习资源建设、学习状态反馈和评价系统的跟进。经过研讨、论证、初步测试,构建“两下两上”四阶段教学过程模型,每1个四阶段循环完成1个项目单元的学习与训练。

 

2.2.1 第一次课下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第一次课下学习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完成项目策划所需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调研工作。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完成以下教学活动:①制作学习工单。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制定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和学习指引;②制作微视频和相关的学习素材,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视频制作力求简短、精美、趣味性强,包括知识学习视频、案例分析视频等。相关学习资源如PPT、策划方案示例、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等;③设计同步练习与测试并上传到学习平台,实时检测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④设计调研提纲,指导学生完成市场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⑤保持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参与平台讨论区和QQ讨论群的讨论并及时解答学生问题,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

 

学生在此阶段的主要学习活动包括:①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按照学习工单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包括自主学习微视频资源、案例、教材等;②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测试题,通过同步练习与测试检验学习效果;③同学协作,完成策划项目的基础调研工作,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④保持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参与线上线下讨论、提问,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⑤对于存疑问题,形成问题卡。

 

2.2.2 第一次课上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完成对策划项目相关知识的吸收内化,明确实战训练项目的具体要求,各学习小组展开研讨并形成策划创意。

 

这个阶段在课上完成,要求教师主导、掌控课堂,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主要的教学活动包括:①通过提问或组织讨论的形式检查课前学习效果,系统概括课前学习内容和重点,并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②对于问题卡中的问题和课前讨论中的共性问题重点释疑;③以策划项目需求宣讲人的身份,对实战项目的背景、要求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的基础素材,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课下调研资料进行分析与应用。④引领项目策划小组充分理解项目要求,分工协作,展开策划项目框架的设计和策划主题的研讨,形成策划方案基本框架和主题创意。

 

学生在第一次课上学习阶段完成以下学习活动:①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课下学习成果。在课上提出遇到的学习问题,讨论和解决,深入理解和掌握项目策划所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②理解教师布置的实训项目的要求和任务目标,对调研资料整理与分析,对策划素材进行补充和完善;③明确小组分工,搭建项目策划方案基本框架,开展创意研讨并明确创意主题。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保持实时指导,掌控各个学习小组的状态和进度。

 

2.2.3 第二次课下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第二次课下学习阶段是集中实践阶段,主要学习任务是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完成实战项目策划和方案书的撰写。

 

在此学习阶段,教师要与各小组保持密切沟通,保证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完成目标质量的策划方案。具体讲:①参与学生在学习平台和QQ群的交流和讨论,并进行在线指导;②主动与各策划小组联系,个性化地解决他们在项目策划过程中的问题;③了解各小组学习任务完成进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各策划小组的学习活动包括:①对策划项目所需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和分析;②按照任务分工,完成各自负责工作;③汇总策划方案并进行整合、讨论与修改;④参与学习平台、QQ群或线下进行的讨论与交流,保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小组成员内部信息通畅;⑤撰写完成项目策划方案书。

 

2.2.4 第二次课上学习阶段的方案设计

 

第二次课上学习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技能的提升与知识的深化。主要学习活动是策划方案的展示、交流与点评、修改与完善。

 

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有:①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策划方案优劣的判别标准;②选择2~3个策划小组,对策划方案进行现场展示;③引导学生参照策划方案的判别标准,对展示方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改进建议;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结点评;⑤指导各策划小组对策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本阶段,学生要以较高质量完成策划方案书,主要学习任务有:①学习领会并掌握策划方案评价的基本标准,能够发现策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判断策划方案的质量;②积极参与策划方案展示,参与对展示策划方案的评价与讨论;③在互动讨论和教师系统点评的基础上,发现本小组策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策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具备独自从事此类项目策划的能力。

 

3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效果

 

3.1 教学实施

 

在完成翻转课堂融入“营销策划实务”项目导向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以促销策划、广告策划两个单元为例,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2013级、2014级学生中组织实施。现以促销策划为例,简述实施过程。

 

3.1.1 第一次课下:项目准备阶段

 

以“营销策划实务”网络教学Bb平台为基础,在原来的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创建翻转课堂专栏,制作并上传了翻转课堂学习指引、单元学习工单、PPT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策划案例学习视频、同步练习与测试、前期调研提纲等学习资源。在学习工单上,明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①阅读学习指引;②观看“促销策划”教学微视频;③观看“促销推广策划”案例视频;④阅读“某太阳能热水器A县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等策划方案;⑤同学或小组之间对调研“某百货公司国庆促销活动策划”的情况进行交流;⑥以小组为单位把遗留问题汇总在问题卡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翻阅教材学习,也可通过Bb平台论坛、QQ讨论群等教学媒体与教师、同学进行在线沟通与交流。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管理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3.1.2 第一次课上:知识内化阶段

 

首先,通过提问和问题卡了解课前学习效果,关注共性问题,集中讲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完成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其次,教师以项目需求方的角色,布置实战训练项目。以促销策划单元为例,实战项目是某百货公司国庆促销策划活动方案。教师作为企业需求宣讲人,介绍促销活动项目背景和企业需求,实施步骤及要求。再次,教师分配和自由组合相结合的原则,3~5人组成一个项目策划小组,尽可能实现男女搭配、各种学习水平均匀搭配,每个班15个组左右,组员推选组长。最后,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明确项目要求,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讨论项目策划思路,明确促销策划主题,研讨创意,形成策划方案基本框架。

 

3.1.3 第二次课下:集中实践阶段

 

此阶段是完成项目策划方案实战训练学习任务的关键环节。各小组在前两个学习阶段的基础上,选择广州一家大型百货公司,进行该百货公司国庆促销的策划,并完成策划方案的撰写。策划方案包括百货公司概况、国庆促销的SWOT分析、促销目标、促销主题、促销活动设计、促销方案实施、预算安排、促销效果评估等内容。学生除了要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外,还应尽可能地登录Bb平台和QQ群参加群组和教师交流讨论,组织更为深入的市场调研、集体研讨,完成策划方案初稿。

 

3.1.4 第二次课上:总结提升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策划方案的基本评价标准:①项目策划的完整性;②项目策划合理、科学、思路、结构清晰;③项目策划的可操作性;④项目策划的版面设计美观性;⑤项目策划的创意;⑥项目策划的应用价值;⑦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等。然后,从各小组策划案中选择广州市广百百货、广州市摩登百货国庆促销策划方案进行现场展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2个策划方案进行讨论、对比、评价,老师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点评。最后,各个小组对本组的策划方案修改完善,总结提升。

 

3.2 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实施前,对同学们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实施后,组织了小组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策划方案完成情况对比分析。在问卷调研问题设计上,借鉴了Kevin R.Clark[6]、Martin Forsey[7]、Jacob Enfield[8]的研究量表,从学习者认知、学习者参与程度、学习效果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别设计调查问题6个、8个、6个。问卷调查参与率98%,小组座谈参与率30%,深度访谈参与率5%。策划方案完成情况对比进行了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即与前两届学生策划方案质量的对比和与非实验班级策划方案质量的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所提高;翻转课堂使课程容量增加,利于专业知识的内化吸收,切实获得实战技能,80%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具备独自开展营销项目策划的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协调能力,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

 

但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学生课前学习任务完成不够理想,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课下学习时,遇到问题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不够及时;视频制作不够精良,影响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欠缺造成的学习困难等问题。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分析学情、教情、校情,找准对策,循序推进。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52-04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依据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校企深度合作,完成了将工作过程作为主线,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的传授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完成项目的时间过于紧凑,往往需要将项目带到课堂外完成,而项目课程的精髓在于在真实项目的实践中完成学生专业技能的内化和专业素养的升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而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弥补了这一缺憾。

一、 翻转课堂内涵与可行性

1.翻转课堂的内涵

FCM是“Flipped Class Model”的简称,通常被翻译为“翻转课堂”、“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或者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赵兴龙博士总结了翻转课堂的三个基本环节[2]:

问题引导环节: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热身”性质的问题,并将已经录制好的相应的课堂教学视频发放给学生。

观看视频环节: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馈,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甄别出来。

问题解决环节:教师收集学生不懂的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互动,解决这些问题,并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竞争等方式积极参与解决。在开始学习新的单元之前,一般会有一个小的测试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

同时,他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环节归纳为“课前环节”和“课中环节”。并进一步分析指出,如果把“教师的教”理解为知识传授,“学生的学”理解为知识内化,那么这种流程变革所带来的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要义所在。

2.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从当前该门课程的实践来看,在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为该课程开设翻转课堂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从师资角度分析,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能胜任常规学习资源的制作、,而近两年微课的推广让教师更具备了设计与制作教学微视频的技能。软件技术专业部分教师长期从事软件开发任务并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对软件技术行业中该门课程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均十分了解,再加上该课程已完成项目化设计环节,也为该项目化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学生角度分析,该课程的实施是在高职第二学期,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能登录各种网络平台,自主操作多媒体资源,完成各类在线测试,并能具备简单的信息搜索能力。更重要的是,该阶段正是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最浓厚的阶段,新的授课方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

此外,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已全面建设与开放网络精品共享资源库,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网络环境。

二、对项目化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组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对赵兴龙博士的翻转课堂环节进行了细化和拓展,将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程实施阶段以及课程总结与改进阶段。

1.课程前期准备阶段

课程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课程项目化的完善,以及相应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上传,该阶段是为第二阶段――课程实施阶段做充分的资源准备。前期准备阶段的建设内容与思路如图1所示。

该阶段首先由软件企业专家、学校软件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小组,对软件技术专业岗位技能进行分析调研,以形成《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的技能要求,并进行典型项目的选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与巩固知识,我们将项目分为单元小项目及实训大项目,单元小项目完成知识点的构建,实训大项目中进一步推进技能的巩固和内化。在项目选取完成后,课题组完成资源库的构建与上传,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的设计、项目单元的设计;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点,需为学生准备好电子教材以及每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微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个项目需要掌握的技能与知识,需为每个项目准备单元预习单;为了让学生自测以及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需为学生准备单元预习效果测试单;在课程中,为了让学生知道项目任务,需为学生准备课堂项目任务书,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准备单元拓展任务书,以拓展学生技能和知识面;在课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了解知识掌握程度,需为学生准备单元复习测试单。所有教学材料与资源均可以上传至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精品共享资源库,以供学生随时下载,同时资源库提供网上提问与教师解答平台,以方便学生对不懂的问题留言提问。

为了评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课题组制定了项目完成考核指标、教师评价小组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自评与他评指标体系。项目完成考核指标是在每个小单元后进行的测试,让教师了解“翻转课堂”的实施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是否能完成相应的项目并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评价小组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自评与他评指标体系是在实训大项目后进行的测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测试整个课程实施后,每位学生最终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形成情况,也是课程最终得分的重要判定依据。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开展,前期也需做课堂的布置,如让课堂有网络环境,在课堂上依然可以访问精品共享资源库的资源;创建QQ群或微信讨论组,让学生可以围绕项目或知识自主交流;提供项目提交环境,让学生和教师都可以看到每组所做的项目。

2.课程实施阶段

课堂实施阶段是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根据课程项目的安排,我们又将实践分为两部分:课程教学阶段与实训教学阶段。

(1)课程教学阶段

课程教学阶段是“翻转课堂”的主体,也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部分。课程教学阶段的实施内容与思路如图2所示。该阶段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学生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单元预习单进行预习,单元中的知识重点与难点教师均已录制好微课,供学生学习,学生同时可以参考电子教材,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进行网上提问,或者在QQ群或微信讨论组中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在完成预习后,学生需提交预习效果测试单。

课中,教师首先对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统一进行讲解。随后,学生下载课堂项目任务书,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组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内分工协作,教师在教室巡回,解答每组出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成果展示及讲解,每个小项目均评选一组最优设计奖,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成绩进行总体加分。每次授课结束前,教师均对重难点进行复习巩固,对共性或易错点进行强调,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课后,学生自行下载完成单元复习测试单,以测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能力的同学下载单元拓展任务单,完成相应任务。教师针对每位学生课前和课中的表现,完成“项目完成考核指标”,并进行教学反思,再根据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

(2)实训教学阶段

实训阶段是在课程教学阶段结束后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及专业素养的进一步培养。实训教学阶段的实施内容与思路如图3所示。

该阶段,学生首先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实训项目任务书,教师课堂上再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重新分组,小组内协作完成实训项目,对于学生掌握不牢靠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微课重新复习、巩固,在项目整个完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内巡回,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和讲解,并在网上完成项目提交。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自评和互评,教师也需要在网上对每位学生提交评价单。

3.课程总结与改进阶段

在课程实施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课程资源的补充,并可以在课后实施选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及技能比拼,对比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态度与职业素养的区别,以确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的实践与对比

为了了解“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课题组选取2013级的软件1班开展试点研究,该班教学过程与流程严格按照上述教学设计进行,并在学期末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2013级软件2班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1)在期末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2)组织数据库技能大比拼;(3)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1.期末测试结果对比

期末测试中,两班均采用上机完成从数据库、表格创建到数据完整性的建立,再到数据库中各类对象的建立等实战性任务的考核方式,两班考核内容与考核时间均一致,并同时开始考试,考试结果采用SPSS进行分析,选取平均值、标准差进行对比,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3]: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实施翻转课堂的班级平均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级;标准差显示证明翻转课堂班级离散程度较小,即班级个体差异程度较小;假设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双尾概率p值小于0.05,因此认为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该数据显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强,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符。[4]

2.数据库技能比拼结果对比

数据库技能比拼采取择优报名的形式,每个班级选取2组竞争实力最强的同学进行技能比拼,每组可以由3-4名同学组成。比拼通过真实项目实战的形式,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完成需求分析,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以及说明文档的建立等一系列材料,由评委组给出最终的结果,评委组由软件企业项目经理以及3位专业教师组成,评分采用盲评方式,即评委不知晓学生的班级和姓名,技能比拼最终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采取择优的形式进行技能比拼,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职业技能较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好。该数据进一步说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较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好。

3.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为了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测量,我们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LASSI 量表并结合我院高职学生特点,同时融入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为了便于统计分析,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每道题下设五个选项: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有些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得分分别为1-5分,调查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

其中态度测量学生对追求学习成功,完成与此相关任务的总的态度和动机;动机测量学生完成具体学业任务所负责任的程度;专心测量学生把注意力指向并集中在特定学习任务上的能力;时间管理测量学生建立和使用时间的水平;学习辅助测量学生创造和使用辅技术及材料来帮助学习和保持信息的能力;[6] 创新性测量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测量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在时间管理、学习辅助与协作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有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在采用翻转课堂以后能自主掌握更好的学习策略,并能更好地分配学习时间,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来进行项目实训,亦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项目课程的实施,并能将项目课程的优势得以最大化发挥。但在“翻转课堂”推进的过程中,依然有种种的困难,对教师来讲,需要课程资源的大量准备,配合“以学生为中心”观念的转变,课后仍需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辅导以及对学生的项目做出评价;对学生来讲,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课前预习和测试,这需要学生有更好的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故虽理论与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但普遍推广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2]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3]薛薇.SPSS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8-92.

[4]段致平,王升,贾树生.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