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毕业生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电影《青春路上》是一部难得的青春励志电影,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别样的青春年华和新农村新农民的人生风采。影片紧扣大学生就业时代特征主题词,真实地演绎了以大学生村官郑杰、方菲为代表的大学生从高校到农村、从理想到现实、从稚嫩到成熟、从失落到成功的历程,充分彰显了新一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精神风貌和生活追求,很好地诠释了“青春在创业中闪光”新时代青年精神。影片真实感人,是一部主题鲜明、艺术感染力强的精品力作。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面对目前就业的特殊环境,我们择业观念必须转变。
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在这一期间,由于各高校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导致这一阶段的毕业人数以平均每年100万的数量在增加,这为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艺术类大学生更是在“艺考热”的狂潮推动下,仅2004年至2007年的增长速度就为72.78%,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中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在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中,艺术专业均以就业率低、失业率高而榜上有名。这一系列的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但收效甚微。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必须了解社会赋予我们的新的任务,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现状,转变就业观念。
一、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同时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相对紧缺;相关部门服务不到位,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才流通渠道不畅、就业方式相对单一。我国是一个地区、城乡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者工资福利状况差别也十分显著。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学生把眼光盯在大城市、大单位、高收入的工作岗位上,很少愿意到基层国家急需人才而又条件艰苦的地区、行业工作。以北京为例,首都的艺术类毕业生基本上都希望留京,其实北京也是有一定容量的,北京的艺术文化团体虽然多,但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来自祖国各地的艺术人才的就业需求。如果我们的学生愿意像影片中郑杰、方菲一样投身基层、走向中西部地区,我们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能达到100%,甚至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其实,所谓的“难”,是难在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二、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就业态度要改变,坦然接受,先就业,总结经验,时机成熟后再有目的地、有方向地择业。艺术类学生就业渠道窄,更要求我们做到先就业。虽然专业方向不对口,但是工作经验是相通的,这对我们以后再择业都是有利的。就如《青春路上》女主角方菲,她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机并非畜牧业,但她的观点就是,先就业当村官搞生猪养殖,同样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三、勇于创业,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转变就业方式和思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我们毕业的学生,真正从事艺术工作的其实占少部分,大部分毕业以后都从事其他的一些专业工作。就业方式多元化的同时自主创业也是一个主流。如果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那么由就业到创业将成为这种制度变革的一次新的革命。
看完电影之后,深有感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影片刚开始旁白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从此上路了”。这句话从侧面道出了大学生村官事业的一个很现实的功用,让那些躁动、困惑的“80后”大学生有了一个奋斗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不是那么遥远和虚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美国 影视专业 文化研究 电影研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人文与艺术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十多年的反复,目前美国高等教育的艺术教育包括电影与电视教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课程安排更加注重实践性:
第二,教学人员更加注重技术性:
第三,教学目的更加注重市场性。
众所周知,在美国大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委员会。按照美国大学的规定,每位教学人员,无论是刚刚参加工作的讲师或者是资深的终身教授,每个学年都必须参加一个教学委员会。而其中有一个称为CurriculumDevelopment Committee即课程改革委员会,负责对于新课程的建设的审批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因为它负责对于学院每个系的监督。按照北卡州立大学的规定,如果有的系在三年内没有新的课程建置,就会受到警告;四年就会涉及到工资升迁等。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的艺术教育专业包括电影与电视专业增加了不少新的课程同时也删除了一些传统的课程。如果同八十年代的课程进行比较,大约50%的课程是新课程――不仅是理论,就是技术性的课程也有较大的改变。课程变化的更大特点就是有一些课程的寿命很短,大概讲上两三次之后就不再开设了。
当前美国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性或实用性。比如说传统的美术教育即艺术(Fine Art),学习油画的越来越少了,而学习设计的越来越多,于是油画课程就由过去的五个课程减少到两个课程;而设计则从两个课程增加到六个课程。电影专业中的电影理论课程过去是两个课程六个学时,现在减少为一个课程三个学时,有的学校则完全取消了这个课程,改为电影与电视传播理论或影视理论等。电影史也是如此。或者改为电影类型研究或改为特殊的电影文化史。这样,从七十年代已经确定的传统的电影课程:电影理论与电影历史,就被改变了。当然,也会有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出现:比如说电影理论改变名称或改变一下侧重点变成电影美学(Aesthetics of Flim)或者电影哲学(PhiIosophy of Flim)等。当传统的电影学课程被减少之后,多余的学时可以用来开设更多的实践性或者技术性的课程。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电脑与网络的流行,特别是新兴科技在电影与电视创作中的应用,美国大学影视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影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这样,类似电脑合成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多媒体设计,三维动画网络音响设计,数字剪接等课程分外流行。而且电影电视专业的实践课程也从过去的摄影棚和暗房实践转到实验室即电脑实验课堂Lab进行。
由于上述的新型课程的建置,美国大学影视专业的教学人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成为新的教员。目前,由于美国经济困难,美国大学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找。美国影视专业目前并不是很热门的专业,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比起八十年代减低了不少,因此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一位有电影历史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一名仅有硕士学位的电脑图像设计专业的学生却被聘用为助理教授。以北卡州立大学为例,在电影电视专业中的从教人员中只有一位是博士学位的教授讲授电影与电视的历史:还是美国电影与电视历史:同时他还开设电影理论的课程――一年只开设一次。而讲授电影制作课程有三位分别教授电影摄影,电影录音和电影后期制作。而有五位开设数码技术的教师,而且他们的课程还是高级课程――即三和四年级的课程。这样,就出现了重实践或重实用而轻理论的情况。
同目前国内出现的情况相似,由于美国经济的困难,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现困难。同其他专业比较起来,影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还好一些,特别是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但从就业的机会和需求来看,绝大多数是属于技术性人才,按照美国迪斯尼公司的一个报告来看,未来五年到十年这家公司将会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人员退休,而且由于国际上的发展,他们需要大约雇佣五万到八万人员,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从业人员为技术人员。在这个报告中还透漏将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招募上万专业人员。人才市场的这种情况就使得美国影视专业的教育的目的有所改变;从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转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培养的技能式人才。
由于电影与电视在美国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娱乐形式,美国大学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电影电视热。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大学里面的影视专业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而有关影视的课程却越开越多。从九十年代开始,在美国大学中最为热门的就是跨学科研究(Jnterdisciplinary Study)。我们不是说这种研究不好,应该讲这种研究非常好而且非常重要。但是,这种研究也为一些“半调子”或“二把刀”提供偷懒或者“成为专家”的机会。目前,美国大学里面出现的影视研究热就是一个例证:很多人把影视作为媒体,在“文化研究”的大旗下进行各方面的研究而开设各种课程。比如《女性电影研究》《电影人类学》《电视与社会》《黑人电影》等等。注意,开设这些课程的有些教授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影视教育,甚至缺乏基本的影视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具有其他的专业学位,就敢开设这些电视与电视的课程。有些教授就很聪明,比如在教学中避开专业性的电影作品的形式分析,而侧重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主题、思想与故事的分析。
我这里特别想说一下“文化研究”。曾几何时,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y)在美国和中国被炒作的红及一时。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化研究彻底改变了当代电影研究。当传统的电影理论与电影历史研究遇到困难时,文化研究为电影研究开拓出一个更为宽广的研究区域。但是我以为,目前流行的文化研究是替代不了传统的电影研究的。我们可以把文化研究作为电影研究的一个特殊的、具有独特意义的研究部分,但却不能用文化研究替代电影研究。
以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北卡洛莱纳的几所州立大学的影视教育为例,美国学生学习影视艺术,似乎比中国学生更自由,更独立,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也就相对地更轻松一些。在北卡州大的16所大学中,大约有几百位以影视艺术作为专业的学生,大多分布在不同的院系里面,有的属于视觉艺术院系,有些属于传播院系,也有属于影视艺术院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对于影视艺术学士学位要求是128个学分,其中专业课程至少为54个学分,即要求至少15-16门专业课程,一般通识课程即要求的公共课程要求必须有44个学分即12到15个课程,其余的选修课 程为30学分即8-10门课程,非专业课程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任意选择。而且,学校也为了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学艺术等领域的课程,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底蕴:对于美国大学来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作型能力的技术精湛,学识充实的创造型人才。
美国大学目前还出现把影视课程作为“公共课程”来开设的情况。庄于美国人对于电影与电视的特别关爱:美国人到电视院观看电影的次数要远远地高于中国人,而电视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所以美国大学中开设电影电视的公共课程作为每个学生基础教育课程。虽然各学校的影视课程名称不一,比如有的叫《电影欣赏》《电视观赏》《影视经验》《影视概论》《电影与视觉媒体》等,但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就是讲如何观赏电影与电视的。这样的课程很受欢迎,因为学生们有机会观看更多的电影。除了作为公共课程,其他各系还开设有关的特殊课程,比如文学系开设《电影与文学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妇女与电影》乃至《功夫电影》等。这些课程除了对本系开放,还可以作为选修课程供其他系的学生们选修。
对于影视艺术研究生来说,除了要求学习一些影视技术课程,还开设了大量的历史,理论,批评等专业方面的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划分细致和严格,研究生可以从电影制作,电视制作,影视剧作,动画技术,特别是3一D动画,数码电影技术,摄影,美术设计,剪辑,录音等专业技术课程,一般研究生可以选修3―5门专业技术课程,获得15―20个学分:而其他的课程,比如影视导演艺术,影视编剧,影视理论与批评,美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最近比较热门的东亚电影历史等,都是研究生要求学习的,记得在一次中国高等院校影视教育研讨会上,很多教授提出影视教育是要培养一些“拍”电影或“做”电影的,还是要培养一些说电影或“谈”电影的人才时,大家展开了争论,但由于某些原因,这场有意义的争论从来没有进行下去。实际上,目前国内无论是做电影,还是说电影,都是人才缺乏,因此美国大学的影视教育是有借鉴意义的。
的确,美国大学影视专业教育是有一些值得介绍与学习的好的地方。比如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注重了电影电视的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这点正如中国的上海大学的电影电视艺术与技术学院一样。值得介绍的就是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视觉艺术学院,特别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比较媒体研究专业。
天气在一个拍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元素,尽管我们没怎么学过光影。所以还是希望天气预报不要再开玩笑,快点放晴,让大家都好进行。小编和大家分享大学生广告设计与制作实习周记总结文章,欢迎阅读,提供参考。
周记一
这是选定课题的一周,所以这周的任务就是选定课题。
关于这个课题,早定晚定,早晚得定,时间越久,想的越多越不同,所以寒假以前的先拟定在我看起来毫无作用。很多事情就是会有人觉得这样做够积极,把时间压紧,结果就是欠考虑。所以当下的事情当下做,比先前预谋有效率很多。因为人都是懒的,在被迫完成一件事情的一段时间之后,那件被迫完成的事情就显得毫无意义。
关于这个课题我想过做一个感人的动画,但是处于没有专业指导自己能力不足不够实际就放弃。另一个是古村落纪录片,这是指导老师之前给我的拟选题,但是老师又表示这个估计有点难,花的精力必定会很多。这周我也找了些资料发现,确实我对这块东西缺乏经验与认识,问了些同学了解的相关内容,制订一份构思拍摄计划,前方真是困难重重。
老师建议如果真的太难就换,我想过剧情片,在毕业前拍一部留作纪念,我原本以为这东西充当不了毕业设计,但随后了解或许可以,那么干脆一起会省事很多,所以当下这也是一方面构思,这个的困难在于剧情如何站得住脚。
继续想想先把周记写了,系统规定明天不写好就会过期,明天的记忆不好说。
老师说500,系统说300以上,因为500在300之上,故先凑字数的发表下签到方案的感想:总的来说后来修改版的方案人性化很多,不过要是能把周五的下午签退给取消掉那就更好了,因为这能有效缓解公交车因超载而引起的种种问题。
周记二
这周的任务和上周一样,还是关于选题的。所谓万事开头难,难完开头事情也就事半功倍了。选题最终敲定为微电影情景剧,也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我认为拍这类的意义就在于能有一帮人回味,所谓影视界的剧组情义吧。很高兴最终老师通过了选题,虽然不是很理解我要表达的故事内容,其实我自己想的也挺简单的,生活化的故事,配上些搞笑元素,有意思的台词,让人共鸣的情感,所谓能让一些经历过的人回想起点什么,也就跟现在爱情电影差不多,但是在结局搞点联想的东西,更让人回味,喜欢想的人能想到很多,而喜欢看过程的把结局当作结局也不会影响整体情感。
剧本是完成了,也许还会再修改修改,之前写的一版同学说太过平淡没有起伏。也对,微电影毕竟是门艺术品,没有亮点或者说没有写细节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之后加的内容也许还不够跌宕起伏,但是故事明显饱满了,目前我很有信心拍好,让大家喜欢。那么下周就开始着手选演员啦。演员的表现力在一部剧中的重要性那是相当之大,表现好的话也许根本就不用什么外在铺垫,这可能有点难找,不过我也做好环境渲染气氛的准备。还是不够五百字,就再杂谈谈签到的事情:据同学了解如果签到按了2次,则时间是以后一次为准,所以我也知道了不能无聊去按那个东西。
周记三
这周天气阴雨绵绵,听说还要持续很久。
天气在一个拍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元素,尽管我们没怎么学过光影。所以还是希望天气预报不要再开玩笑,快点放晴,让大家都好进行。
说到这个进行,本周没有太大动作,第一是演员,其实在上周已经大致找好,还没看其表现力。另外就是考试原因。因为本周六要进行一个很重要的考试,所以本周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看书上面。那这篇周记就多写写下周的拍摄计划把。
由于剧情大部分在教室,寝室,少部分在户外,如果计划好的话,把思路理清楚,那么几天还是能搞定的,这股自信嘛来源于跟剧组。想想在校时间也不多了,该抓紧的要抓紧,早点完成拍摄工作后期可以多点琢磨。
前段时间看到那个温州拍微电影公司说了句我们的演员剧本都来自草根,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什么,换言之就是大家不能用国际电影的眼观来看这类东西,其实大家拍摄之前的期望值肯定很高,只是过程中险阻不得不去舍掉一些东西,但这种过程每次都在进步,所以有熟能生巧之说。把这个写进来也是希望自己在拍摄过程中能不舍的尽量不舍,有困难克服,对自己是一种成长,对演员也是一种体验。
告别――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
在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根叔”,他的毕业致辞是独特的“根叔体”。今年,“根叔”的致辞主题是告别。
告别,首先是告别美好的大学生活。根叔说:“你们即将告别抢座位的日子,告别没有空调的宿舍,告别你怎么都不相信没赚你们一分钱的食堂,告别教室里的乏味,告别图书馆中的寻觅,告别社团中的忘我,告别你留下浪漫、青涩的林间小道和石凳。”
一席朴实的话语,重新燃起了同学们对已经散场的青春的无限追忆。而追忆过后,又是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索。根叔提出了告别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为了完成成长的蜕变。他要求同学们告别“一帆风顺”“游戏人生”“浑浑噩噩”“人云亦云”“忽悠与被忽悠”,甚至为了“成人”,而告别不成熟的自我,学会“自由发展和保持一份独立精神”。
为了这份独立精神,“根叔”要求大家远离世俗,他幽默地说:“华中大的小伙子们、姑娘们,千万要告别啃老、告别俗气,更要告别麻木、告别粗鄙、告别精神苍白的自己,为国家,为你们自己!”
人话――成都理工文法学院陈明俊
如果说当下大学校长们的毕业致辞,已经将潮语不断、个性十足视为一种潮流,那么成都理工文法学院的陈明俊院长,就是这股潮流的引领者。
今年,他的致辞主题是“人话”,这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风靡一时的经典语录。
首先,是说给快要毕业的男孩们听的。他说: “男孩子要有自信,即使只有一米五八的个子,也要活出一米八五的感觉;要洒脱大气,能屈能伸,能起能落,能受胯下之辱,能享诺奖之誉;更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硬汉,肩膀要挑得起家国,心脏要抗得住轰击,脑袋要容得下梦想,两手要干得了重活,双脚要去得了异乡,敢到钓鱼,能去南沙淘沙。”
其次,是说给即将走出校门的女孩们听的。他强调:“女孩要自尊自立,只有自尊了,才能够自立;只有自尊自立了,才能够自强;只有自尊自立自强了,才能真正拥有属于你的自己。”他更希望女孩们能活出自己的风采,用钢铁般的事实去向世界宣告,除了下蛮力,姐丝毫也不让须眉。
最后,是说给全体毕业生听的。他带领大家总结青春和人生,他说:“最好的青春,就是虽然艰苦,依然有梦可做;最好的人生,就是虽然卑微,依然内心强大。”他更用时下最流行的词汇,表达出对毕业生的期望:“希望你们趁还赢得起,也输得起时,在无权、无势、或许还无貌的绝地中,来一场丝的逆袭或草根的翻身。”
包容――西南财经大学张宗益
被称为“最萌校长”的张宗益,在这个毕业季,继续用他平易近人的方式,跟毕业生诉说着什么是“包容”。
在致辞的开头,他用“一个破水桶的故事”表达了包容的力量。他说:“农夫有只破水桶,因为长时间漏水而感到自卑。农夫便用漏掉的水来浇花,以安慰这只破水桶。”他提醒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尊人则自尊,容人则自容,人无完人,金无足金,宽者得众。”
包容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释这个概念,张校长先聊起了流行电影: “据同学们说,每个宿舍都有《泰》中所谓的奇葩,这就要求室友们做用破桶挑水的农夫。”接着,张宗益又说起歌曲《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的歌词:“很多同学都经历过,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大顺眼,谁知道后来那么密切……”校长萌态十足的表现,让台下笑成一片。
这位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的电影人不但在电影策划界名声响亮,其关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功底更是许多圈内人无法与之相比的――曾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电影理论及评论文章30余万字。
从2006年8月至今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许建海注重“文以载道”,他要用电影讲授“能够让观众接受的‘道’”。“绝不能片面机械地把经济效益理解为拳头加枕头,把社会效益理解为空洞的说教。凡是社会效益好的作品,必然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凡是经济效益不好的作品也难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哲学的电影人
许建海说直到现在,父母对他最大的影响是:本分,老老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做事。“父亲1941年参加八路军,他们没有什么特别惊天动地的事,就是日常生活中对我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点点滴滴地渗透式的影响。直到现在给我性格上最深层次意识上的影响就是:朴实、诚恳对待任何一个人和事。”
现在,合作伙伴还会对许建海开玩笑说,“你不太适合坐这样一个位置,既不奸诈又不狡猾。”与别的公司合作时,他除了考虑其任职公司的利益外,还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利益的平衡。“因为合作是双方的,你不能只想自己合适了,应该是共赢。”朋友会“指责”他这样不合乎现在的潮流,他颇无奈地解释:没办法,这已经是打了40年的烙印了。
1988年,许建海进入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工作,主要工作是“审查剧本,联系协调制片厂,随时了解他们创作生产的状况”。读过许多中外哲学类书籍的许建海,比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对人生和生命思考得更多,比同龄人也深沉些,因此,刚开始到机关工作时,对于工作中的琐碎、枯燥也会感觉乏味。不过,他没有为此苦恼太久,天生的适应能力和倔强劲儿让他不断调整思维,让自己脚踏实地,埋首工作。他从那些看似单调的日常工作中汲取知识,不断观察,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不停拓展人际关系,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把这些用心血汗水换来的宝贵经验储存进人生阅历的仓库。
当时,所有的电影制片厂都有“文学部”,负责组织、管理剧本,许建海则负责监督审阅制片厂的这些剧本。在“审片小组”(现称“审查委员会”)工作期间,许建海因工作关系读了大量剧本,“整个办公室墙角堆的全是剧本”。“那时候产量低,最高产量也就是每年150多部。而且,那时候的生产不太均衡,基本上都是影片完成后集中到年底送审。”因此,每年的9月至12月,许建海每天都要看大量的电影(国产片和进口片),“最多时一天看6部电影,上午、下午和晚上各两部”。
“那时的电影业格局和现在很不同,基本上没有民营电影公司,全国范围来说参与电影制作的民营公司应该不到10家。”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全国共有16家故事片厂。在计划经济指标管理的年代,这16家片厂拥有电影局每年下达的故事片指标。“现在电影业门槛已经降低很多了,只要有资金都可以拍。”许建海感慨道,“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从完全的事业化到逐步开始向产业转化,其间风风雨雨,人们在思想观念、行动准备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次长时期的变革。这个转变是长期的,产业化的路子要走好也必然会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毕竟,理论上解决了的问题,在实践中也需要不断摸索。”
在电影局的这段工作经历对许建海以后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对全国的电影创作生产的总体状况、发展、沿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在这样一个部门、岗位才可能有这种机会,这有助于我以后分析问题时会站在全局的位置看。第二,我在电影局10年,参与了包括《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审查规定》的起草、修订,因此,对电影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比较熟悉。”许建海说,“直到现在,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时刻牢记“牛顿定律”
关于许建海与法律结缘的事还有一件曾轰动全国并影响至今的案例。
一次,许建海在重庆与广电局的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席间,重庆的朋友聊到当天参加的一个普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大家开始争执这道题目的答案。这时,许建海一位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对大家说:“还争什么,当事人就在这儿,直接问他吧!”大家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许建海,无比惊讶。
原来,1992年10月,许建海以笔名“非也”在《中国电影周报》发表评论文章《不只是说方义华》。该文以方义华创作的部分电影为例,评论了作者认为的当时我国主旋律电影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缺陷,提醒人们予以关注。方义华认为此文的内容侵犯了其名誉权,遂向法院,结果原告在一审法院被判败诉。这是建国以来因文艺批评而引发的第一次诉讼,至今还是各大高校法学院民法课关于“名誉权”的经典案例。
“我这基本上是一球。”时隔多年后,许建海总结到。
在电影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工作期间,许建海曾多次在《人民日报》《电影通讯》等报刊上撰文对电影局提出的“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进行深刻的阐述。
“中国历史上向来注重‘文以载道’。对‘文以载道’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褒也好,贬也罢,没有不‘载道’的‘文’却是事实。‘载道’的目的是要让受众能够接受‘道’。关键是载什么道和如何载道?内容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内容出了问题,倾向上有了偏差,那么,经济效益越好,作品的不良影响就越大。这种情况必须千方百计加以避免。”
从1988年至2003年出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影视策划部主任之前,许建海都是担任副职,他从这几易岗位中,找到了百变不离其宗的“横梁”――在坚持中修正,在修正中坚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好副职,干好正事,为他人谋“稻梁”是一件既有成就感又幸福的事。
2006年,许建海与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时的同学――紫禁城影业前任总经理张强,偶然谈起“跳槽”的事,张强对他“洗脑”:紫禁城虽然小,但是这是一个可以独立运作的平台。“对我自己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我也愿意来尝试一下。”许建海左思右想,一番权衡后决定答应张强的“邀约”。“糊里糊涂地就这么来了。”他微笑着调侃自己。
短短四年时间里,他不敢停歇脚步,珍惜机会,在这个更自由的平台实践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感悟。
2008年,北京奥运。规模最大的一部奥运题材主流大片,也是北京奥组委担任总监制的唯一一部向奥运会献礼的电影作品――《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于5月中旬热映。这是许建海入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主抓的一部力作。
2009年11月6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去世。12月8日,许建海接到电影局电话通知,让他派人跟随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到小岗村。“当时并不清楚什么情况,问电影局,他们也回答‘不清楚’,只说是有关部门点名要紫禁城影业去人。”在电影业几十年的从业经验让许建海直觉认为“紫禁城是该团唯一一家制片公司应该是要做电影,否则应该都是媒体去”。于是,许建海派了一名“既懂创作,又懂生产”的工作人员去当地进行6天的调查,收集了一些关于沈浩的资料。
“其实讲起来我还是感觉有些惭愧,沈浩去世后,我在电视上看过新闻报道,但是并没有更多深入了解。”许建海说这部影片不同于以往他们制作的电影,这次不是他们主动去寻找这个题材。“这次情况与以前很不同,以前是我们想做一部片子后再去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这次是从上而下的,是任务。”对许建海来说,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从常规创作角度来看,这么短的时间来完成这部片子(《第一书记》)并不符合创作规律。应该是先沉淀一段时间,对沈浩有更多的了解后,再用相当的一段时间用心体验后再开始创作。”
2010年1月8日,相关部门就此事召开首次协调会,确定由紫禁城公司负责制作该片,并且于7月1日前完成。
《第一书记》真正开始创作始于1月19日,选编剧、导演、演员。许建海和几个剧组工作人员“把春节搭进去了”,“任务很重,大家压力很大”,好几个方案都推倒后重建,“前后起码有20稿”。直到3月28日剧组开赴小岗村时剧本还没完全定稿,精益求精的剧组人员直到拍戏期间还在修改剧本。
谈到对该片的期望,许建海说期望该剧“能给像沈浩年龄层的机关干部一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