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研究法;地理教学;应用

案例研究法是最适宜于教师个人操作品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从感性出发,从实践中提出教育教学的观点;在地理案例教学中,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师生间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一、什么是案例研究法

《高中地理课程》,对地理学科与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位,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同时又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案例,是对个体对象,决策行为或某个实践中发生的情景的真实描述。它可以是对学生,班级等特定研究对象的成长过程的描述,或者对教学过程的精彩回忆,甚至是对师生交往经历的描绘等等。通过对某种情形的真实描述,向大家提供具体背景、场合、人物、事件及后果,引导人们反思。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的形式及分类

案例是新增的教材体例之一,具形式丰富,灵活多样,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案例的形式

教材中案例通常以图文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其在文中存在的形式而言,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正文夹案例,教材中绝大多数案例穿插在课文中间,这些案例多是不求全面的小案例,用以验证或分析某个地理原理。

正文即案例。有些自然章节以案例分析为主体,正文很少。这种案例侧重培养学生提取和运用信息分析,归纳地理原理的能力,学生需掌握其中部分内容。

隐性案例。教材有些内容类似于案例分析,有些"活动"也与案例分析具有相似功能。

2、案例作用分类

案例具有创设情境,提供信息,隐含问题,引发思考,揭示规律的作用。案例揭示地理规律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例析式。

有些案例反映和揭示了一般性地理原理和规律,如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

(2)例证式。

有些案例通过给出一些真实,典型、说明性强的事实材料,用以实证或诠释特殊地理原理。用事实说话,说服力强,更起到强调,加深印象的作用。

3、教材案例的主变式运用

案例的文体多是描述或叙述式的,往往要有较多的细节和充足的资料,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

(1)补充。

教材中个别案例过于简洁,对学生装未知的,或可能遗忘的内容叙述很少,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相关的情景材料,尽量使学生能从中找全需要的信息。另外,在使用案例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使案例更具可读性。

(2)削减。

案例要有较多的细节,也要围绕特定主题,精练地组织语言,力争使案例的每一句话都有阅读、分析的价值。教材中有些案例存在一些与地理原理关系不紧密的语句,增加了学生阅读案例的负担,挤占了学生分析,推导地理规律的时间,适当削减其中不必要的资料内容,教材中有些案例过于完整,将本该由学生分析,归纳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削弱了案例的思考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精简和重组,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转贴于

(3)、改变。、

一是改变教材案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陈旧资料。很多资料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而教材案例使用的材料则是相对静止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予以更新。二是对原案例的变式使用。在对原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后,通过改变案例的情境条件或某些要素,使其蕴含的地理问题和结论发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装进行再思考,再分析,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地理事实和理解地理规律,进而得高案例的使用效率。

三、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基于新课标广泛收集、选编案例

案例为"虚",地理原理为"实",案例素材身并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才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材,而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立足新课标,从多渠道广泛收集、选编新案例,力求做到"因人选案""因材选案"、"因地选案"和"因时选案"。

选编地理案例。一要注意获得充足的地理素材;二要具有丰富的地理案例的编写知识;三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案例的编写程序包括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案例,设计讨论等。案例编写要求首先是所选案例必须真实,来自地理事实。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也须符合地理客观实际。其次是案例必须反映地理事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再次是案例必须适时,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是案例必须精选,"信手拈来"的案例,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

2、案例在教学中的处理

(1)案例导入

新课标教材中配备了许多可进行案例教学的案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的必修部分,每章、每小节都有配有超过教材正文内容的案例,教师需要将话题引导到案例的讨论中来。

(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时,居核心地位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或提出具体解决策略,讨论通常分为四步:第一步引导问题;第二步讨论疑难问题,一般要花费一定时间讨论疑难问题的特征,这是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依据;第三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通常至少要提供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对各自方案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第四步讨论如何实施方案,通常也是由学生讨论出多个方案,最后选出最行之有效的方案。

(3)总结反思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摘要】在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教学案例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教学案例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学习环节将教学案例分为导入式案例、插入式案例、检验式案例、实践式案例和启发式案例,并分类运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课程;案例教学;分类运用

地理课程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教学密度大,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是所有地理教师都要面临的课题。

事实上,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运用教学案例辅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好处。不过,在现有的论文里很少有根据教学目的不同而对教学案例进行分类运用的内容。本文根据作者本人的课程教学实践,并经过与相关教师进行研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需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不同教学环节,将教学案例分为不同类型并分类运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导入式案例

所谓导入式案例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地理课程开课之初或者一个地理知识单元开始之时设计和运用的具有课程导入意义的案例。这类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导入式案例适合选取那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或时事相关的地理案例。对于学生而言,地理课程往往不被他们重视。因此,在地理教学导入课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通过巧设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处于爱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例如必修一第一章时我们可以通过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开始我们的课程。教师首先举出案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凭直观感觉和认识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再给出标准的答案。通过这种基于常识的处理结果的不同的直观对比,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触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二、插入式案例

插入式案例是为了让学生确切理解所讲授的地理概念或理论而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插入的协助理解各种抽象概念术语的案例。这是一种主要为了释义、解疑、说理而插入有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以求获得正确认识的案例教学方式。它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教师必须明确,插入式案例只是作为佐证,不能喧宾夺主,冲淡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这种案例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内容,比较适用于地理基础知识中概念、原理等内容的讲解。例如在讲经纬网的时候,对称经线的求法时我们可以把地球比做西瓜,让学生们用生活中的经验去解决问题。适当插入一些短小精悍的案例,便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采用插入型案例教学时所选用的案例应该篇幅较小,针对性强。其次,应当同传统的系统讲授法结合运用,案例围绕讲授并为之服务。这种案例教学中,教师是讲解员,学生是接受者。这样的案例,能将复杂、晦涩的术语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非常容易地领会到概念的确切含义。

三、检验式案例

检验式案例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而运用的、由学生进行合法性分析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其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针对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记忆或不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抛出一个在若干方面不符合规定的案例,请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找出其中不符合规定的地方,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启发,与学生一一分析案例中的问题,直到全部挖掘出其中不正确的地方。例如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这个问题上,同学们总是觉得不能理解,那么我们可以假设地球不发生自转,在地球上找到一个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标记,然后让学生们动手演示,这样一步步的分析论证。这个案例更加关注操作方面的问题,就此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案例,并有效帮助其全面理解和准确记忆知识。运用这种检验性案例能够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训练和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实践式案例

实践式案例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差距,提高学生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运用的具有操作意义的案例。这种案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提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实践性演示,并分析案例应该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在学生给出解释的基础上,教师再提供现实中案例的处理情况。例如在讲中国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家乡的气候的一总结,更可以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看看我们身边的植被类型,通过此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上和实践中应用,激发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启发式案例

启发式案例是为了提高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师一定要选用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案例,在讨论中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拨,还要注意扮演好导演、配角、评论员等多种角色。

当然,各种教学案例的作用也不是单一的,有的案例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教学目的,也有的课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案例。本文通过区分和界定,不过是更为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教学案例的不同作用,更明确不同课堂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取和适用不同的教学案例,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无论哪种教学案例的运用,都需要教师选取带有典型性和时代性的案例,都需要尽可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同时注意教学案例运用中各个环节的恰当处理,在合适的时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场地,并借助各类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必须明确的是,运用地理案例并不是要用案例教学取代常规教学,恰恰相反,教学案例的运用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的辅手段。

参考文献:

[1]廉清.案例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6).

[2]闫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6).

[3]刘天君.法学案例教学法探究[J].教育探索,2006(3).

[4]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4).

[5]李学兰.法学模拟教学方法之理论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6]朱文星.高校法律意识教育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刍议[J].消费导刊,2009(9).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91-1

一、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来到了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九寨沟,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九寨沟图片)

一进入景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出示“一进入景区,就……”的句式回答)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教师随机板书:童话世界。

师:下面我们就跟随导游一起去欣赏这一神奇的童话世界。

(二)默读感悟,集体交流

1.你找到了哪些景物?指名说,教师随机板书:雪峰、森林、瀑布、湖泊。

教师总结:这些都属于什么?板书:自然风光。

2.作者究竟是怎样具体描绘这些风光的呢?指名说,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借助图片理解“直插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说一说雪峰有什么特点。

出示:()的雪峰总结(高)

指导学生朗读。

观赏完了雪峰,我们来到了九寨的沟谷中。

出示:“大大小小的湖泊……五彩斑斓。”

师:看图解释“五彩斑斓”你感受到什么?(美)“大大小小”“颗颗”说明了什么?(多)你还能找出湖泊的什么特点?出示()的湖泊(清)

师:你能读出它的美吗?指导朗读。

出示:“每当天气……‘五彩池’。”看图解释“五彩缤纷”。

师:为什么这儿有这么多颜色呢,会形成“五花海五彩池的独特景观呢”?[因为蓝天、白云、绿树、雪峰都倒映在湖水中]。(出示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美)学生评读。

九寨沟的森林又有什么特点呢?出示句子“从河谷至……森林”

指名说,教师总结:“多”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遍布)指导朗读 集体读。

师:由于河谷的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形成了一道瀑布。

出示:“由于……蔚为壮观。”指名读,学生欣赏图片。解释:白练腾空。

师:如果你此时此刻就站在瀑布脚下,你会想到用哪些诗句来赞美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总结:九寨沟的瀑布真是壮观啊!出示(壮观)的瀑布谁来读一读?

师:九寨沟除了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之外,更有着稀世的野生动物,下面我们就跟随导游向森林深处走去,看能不能找到你感兴趣的动物。

(三)小组研读,互动探究

自读第四自然段,你最喜欢那种动物,好好读读,说说它为什么惹你喜爱?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二、教学反思

1.平等对话――从师生关系中“寻美”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师生间的民主与和谐。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和求知欲是不能用强制的办法激起和维系的。所以,教师必须开放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构建师生之间多边的、立体的互动结构,留给学生“交往”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才能闪现出探究智慧的火花,激起无穷的兴趣。

2.合作探究――从学习方式中“寻美”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组合搭配,组成4~6人为一学习单位的合作小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具有一定合作价值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与交流,并推荐学习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组织活动。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及反馈能够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小组成员互相沟通,真正互动起来,从而达到互相激励,促进自主学习,高效实现目标的目的。

3.激励探索――从评价手段中“寻美”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学生的想法,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这才能让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不断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去充分体验“再创造”的快乐。

4.开拓创新――从教学资源中“寻美”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1.学会本课的3个一类字,认识1个二类字。

2.了解4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4个成语的内在含义。

3.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四个成语,都是什么呢?(刻舟求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完璧归赵、狐假虎威),说一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四个成语。

二、认读成语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愚公移山)

1.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领读。(声音洪亮)

3.齐读。

三、讲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1.根据预习情况,请学生讲成语故事,任选一个成语即可,其他的同学还可以进行补充。

2.根据所讲故事,总结理解成语含义。

(1)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4)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盗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谁能说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区别。

4.课件出示填空题。

(1)我们做事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应该有( )的精神。

(2)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 )。

(3)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 ),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4)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真是( )啊!

(5)我等妈妈出去了,偷偷地开了电脑来玩,没想到( ),爸爸却提前回来了,抓了我个现形。

四、自主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矛、盾、掩、盗”。书写、扩词。学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测。

2.指导书写“矛、盾”,让同学们讲一讲哪个字容易写错,强调“矛”的字形,注意撇不要落下。

五、课后练习

1.成语接龙:

愚公移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书达理

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竹在胸

掉以轻心―心直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

2.成语扩展。

(1)阅读课后的成语,想一想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

(2)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成语朋友。

课件出示:

有人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 塞翁失马 毛遂自荐 孟光举案

有反义词的成语:

七上八下 颠倒黑白 颠来倒去 是非分明

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 马到成功 鸡鸣狗盗 狗急跳墙

六、总结

同学们,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妙趣横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作业

1.书写一类生字。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 (长矛) 鹬蚌相争,

自相矛盾 (盾牌) 渔翁得利。

掩耳盗铃 (掩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成语故事》的第二课时。本课一共有八个成语组成,其中有两个八字的成语,其余的都是四字成语。个别成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比如“愚公移山、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充分的课前预习,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本课的成语故事,所以在课上讲成语故事的时候,学生积极踊跃,抢着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回答问题而失落、生气。当其他学生讲成语故事的时候,他们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还会补充。通过成语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2.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本课的生字学习是交给学生自己学习的,通过借助书中拼音、字典、工具书来自主完成。这节课一共需要学习四个生字,“矛、盾、掩、盗”。字的音、形、义,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教师只需要课堂检测就可以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就节省了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多讲一些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学生比较容易弄混淆,就可以多做讲解,多做练习,来帮助学生区别,以便正确使用。

3.课外拓展,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兴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拓展了很多的课外知识,比如带有人物的成语、带有动物的成语。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兴趣盎然。同时,有些学生还可以列举出其他这样的成语,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设计背景]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抓住数学本质、展示思维过程、落实主体地位”。根据这种课改精神,再来设计这节市级公开课的内容,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归类为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的问题。对问题的选择也应尽可能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通过问题串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且及时归纳总结方法,同时注意通过题组训练来巩固对思想方法的内化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要给学生留有足够时间和空间来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独立思考,同时还要多给学生展示自己数学潜质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建模、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根据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建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合作交流、演示反馈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情境引入

有一个圆柱状的透明玻璃杯,由内部测得其底部半径为3 cm,高为8 cm,今有一支12 cm长的吸管随意放在杯中。如果不考虑吸管的粗细,那么吸管露出杯口外的长度至少为 cm。

2.学生活动

用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活动: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找出直角三角形后下一步应怎么办?

3.数学建构(初步)

(1)找出直角三角形;

(2)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引入课题。

活动二:

1.例题教学

如图,一架长10 m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 m?

(1)学生思考交流解题思路,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2)变式: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 m,那么它的底端下滑了多少呢?(学生来完成并总结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将所求的线段转化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通过教师的规范板书,让学生明确解题的书写格式。

2.建构数学

(1)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线段长度计算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实际问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建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及时地归纳总结,让学生领会这种思想方法,对于自己数学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3.数学应用

(1)有两棵树,一棵高8 m,另一棵高2 m,两树相距8 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多少m?

(2)如图,圆柱的高为5 cm,底面周长为2 cm,在圆柱下底面有一只蚂蚁,它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对面的点B,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

设计意图:这两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尝试构造直角三角形。第一题实际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而第二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要研究立体图形的表面问题,就要将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这两题都涉及了初一所学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丰富了问题的研究性和趣味性。

活动三:

1.拓展延伸

在一次地震中,一棵20米高的大树被折断了,地震过后,测量了有关数据,测得树梢着地点到树根的距离为6米。这棵大树折断处离地面有多高?

设计意图:本题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和另外两边的和。引导学生通过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渗透方程思想,进而求出未知线段的长度。

2.回顾反思

师生共同总结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活动四:

1.当堂反馈

(1)校园里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4 m,宽3 m,草地旁有路,但有个别同学偶尔会走“近路”,从草地上走。经过计算我们会发现这样只是少走 步而已(假如两步合1 m)。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简单地利用勾股定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注意自己的举止文明,渗透德育教学。

(2)已知,在ABC中,∠C=90°,AC=5 cm,BC=10 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求CD的长度。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是检测折叠和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的知识的运用。

2.布置作业

课本第68页第4、5题,第7页第14题。

设计意图: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最后一题是为了让学生探索研究在立体图形中构造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的长度。

[教学反思]

一、增强应用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正如一位数学教育家所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习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从现实中寻找学习的素材,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本节课所选取的问题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体验解决身边问题的全过程,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过程,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会分析比只会解答更有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观察、实验、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可见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问题出示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适当采用合作交流的辅助方式,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自己的思考历程,并安排其他学生质疑与补充。这些措施的落实,能进一步拓宽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层次。

三、恰当评价,呵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彻底解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课的始终,并将评价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交流与评价,可以为学生大胆探索、积极交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经常是妙语连珠,积极发言,有时说错了,只要加以引导都能开心坐下来。学生学习的热情需要呵护。恰当地运用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挖掘问题的内涵,重视教学的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