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管理学知识

现代管理学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管理学知识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学徒制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技能训练方法,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学徒制度的内涵在不断的衍生和发展,并逐步构成了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作为职业院校当中重要的专业构成需要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应用,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以及优势,进而提出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分析

在尚未出现学校教育前,人们学习知识以及传承文化主要借助的是传统学徒制,在这样的模式支持之下,学徒要在真实的工作场地对师傅的工作状况进行全面观察,进而捕捉师傅的知识以及技艺,之后在师傅引导之下完成实践操作,掌握师傅的知识与技能。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区别传统学徒制的技能训练模式,不再单一的强调手艺传承,而是在教育形式方面提倡师承,同时现代学徒制还注重革新职业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环境、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从而起到优化人才培养的作用。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身份不同。在现代学徒制当中,学徒先要在企业当中获得学徒岗位,并参加企业的现代学徒制项目,接下来才能够拥有在职业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份,并在深度的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发展综合能力。所以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者是学生又是学徒,承担着双重身份。第二,培养模式不同。学生同时受到专业实践和理论教师的教学指导,同时学习场所当中还包括真实的企业生产情景和学校课堂。要想借助现代学徒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有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和承担。第三,培养目的不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传统学徒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是一种强调把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培训整合统一的教育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分析

(一)培训过程方法更为灵活

在传统学徒制之中,学徒年龄小,需要从小跟在师傅左右学习相关的手艺,通常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出师。而现代学徒制则可以有效改变这样的现状,在这一模式支持之下学生参加学习和培训并没有年龄限制,不必从小开始知识和技艺的学习;培训方法丰富多样,在时间上灵活机动,因而能够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培训过程灵活性强,除了可以短期脱产学习,还能够选用工学交替模式。

(二)有效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了当代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方式,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对当前我国的用工荒问题,职业教育需要在政府的全力引导之下积极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人才培养当中,进而有效破解用工荒问题,实现职业教育的深度改革。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思想理念就是校企合作,那么在这样理念的指引之下现代学徒制发挥出了极大的优势,而且能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真正步入到快速发展轨道。

(三)显著缩短人才培养时间

在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而另外的时间则是在校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实践学习提供指导,这样的方法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节省人才培养的资源。对于职业院校而言,现代学徒制能够在专业、课程安排、教学等多个方面与企业以及整个行业接轨,因而能够极大程度上缩短课程培养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企业来说,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企业战略化发展储存丰富的人才,从而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新生力量,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

工商企业管理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为了更好的将现代学徒制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深度整合,高校必须客观全面的分析影响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的因素,尤其是要明确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关系。第一,政府在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当中发挥着根本保障作用,是确保现代学徒制全面贯彻落实的最大保证,在推动劳动力流通以及岗位培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支持之下,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并在特定的岗位上开始实习,但是学生并不是企业员工,所以不一定可以获得相应报酬。针对这一情况,政府积极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用来保障学校以及学生的切实权益,从而让现代学徒制更加公平公正。第二,学校是落实现代学徒制的根本途径,而学校的各项决策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健全设备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等,以便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条件,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全面实施提供支持。第三,企业和学校存在着密切合作的关系,而这样的合作是双赢的。企业除了能够在当下获得丰富人才支持之外,还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存丰富的人才资源。而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学徒岗位,积极推进福利报酬建设,从而为学生的权益保护和未来发展提供保障。第四,学生是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对象,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可以真正意识到现代学徒制的优势作用,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

四、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结合企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步增多,而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只有具备丰富的人才力量保障,才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就目前而言,工商企业从业者存在着流动性大以及基层员工需求多的特点。而且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包括大量的隐性知识,要想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必须要在基层实践当中积累大量的经验。由此可见,基层一线工作是通向工商管理岗位的基础,而且绝大多数的工商企业也强调员工要从一线当中积累经验,进而逐步过渡到管理岗位。通过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落实到职业教育当中,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从基层和学徒做起,从而可以让学生快速的适应企业岗位和企业发展建设的需要。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及时为工商企业的发展补充人才资源。那么要想真正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全面改革,特别是要结合企业的用工需要进行现代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在这其中必须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条件,也就是通过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从而有效提高人才的层次和他们的实用能力,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走向企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施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实现共赢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起点以及最终收获成功的关键点就是学校和企业进行联合招生招工,所以要想培养出更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确保现代学徒制的贯彻落实,必须将基础关注点放在校企联合上,保证学校和企业在招生和招工方面达到高度共识。这样不仅仅能够明确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支持之下学生的双重身份,还可以让学生的工作岗位、工作待遇等方面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实现三方共赢,即企业招工、学校招生以及学生就业的全面统一。在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的过程当中,学校以及企业必须始终实现全面联合,同时还需要保证企业的全程参与,提高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的有效性。第一,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学校和企业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并依照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最终的招生计划。与此同时,校企还需要共同研究招生招工的各项工作章程,探讨如何有效的做好宣传工作,进而为招生招工的面试做好充足准备。因为学校和企业进行了全面联合,所以学校在录取学生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录用准员工。第二,在校企联合的招生招工当中需要制定以及全面履行双重标准,也就是结合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的标准选拔优秀人才,从而明确学生准员工身份和相关岗位的待遇。这样,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会有针对性的结合企业岗位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在校企的深度联合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学生拥有充分的选择权以及知情权,只有当学生,企业以及学校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才能够保证各方的权益,从而实现各方共赢,保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建立。

(三)以实践教学为中心重构课程体系

当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而职业教育提倡的是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其中综合实践能力教育是职业教育尤为关注的一个方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以及提供优质的环境,这是因为企业是最了解他们当下和未来所需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这样培养来的人才才能够最大化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根据这样的人才培养要求,职业院校出需要将实践作为核心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并让企业全程参与到课程体系重构当中,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课程体系建设当中,职业院校必须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拓展,让通识教育、职业基础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拓展教育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重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把控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第二,学校和企业共同探讨如何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共同夯实育人基础,为学生的就业以及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三,全面推进实岗育人工作的贯彻落实,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岗位当中实习锻炼的机会。

(四)构建三级实训基地完善硬件保障

毋庸置疑,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必须将实践和实训作为核心环节,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让学生真正将理论贯彻到实训当中,实现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发展。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学校以及企业必须积极推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校企共建当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硬件支持。如果在学生的实训学习当中仅仅设置了单一的企业实岗的话,那么学生在正式上岗之前并不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很难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这样不仅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还会影响到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发展。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和企业需要联合起来构建三级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职业基础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以及职业拓展能力。其中一级平台是校内实训基地,通常可以利用校中店和学校内部的商务服务平台岗位让学生完成校内的实训培训。不是可以在集中应用企业的管理机制,营造一种真实性的企业运营发展环境,奠定学生融入企业岗位的基础。二级平台是校外实训基地,也就是利用企业门店或实岗让学生进行轮岗和顶岗实习,确保由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和引导,保证学生最大化的了解岗位工作需要受到企业的专业教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级平台是项目式企业以及行业研究中心,通常是将行业、政府和学校资源进行整合之后建设的研究中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全面加强职教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重要力量,这是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保证教师队伍的以身作则和因材施教,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学生综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建设职教教师师资队伍时,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奠定教师队伍培育基础。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安排有关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在岗锻炼,同时还需要完善教师的企业实践考核,让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进行彼此的渗透与交流。这样教师之间能够实现互学互教和优势互补,最终共同为职业教育的推进和现代学徒制的落实提供支持。第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在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时,需要将双师素质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向,同时还必须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融合起来,确保知识的更新换代以及先进技术、经验的有效积累,以便能够将更加完善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第三,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教师队伍建设当中加大资金支持,有效完善和改进教学器材以及各项实验用具,同时还要为教师提供外出深造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完善师资培养机制。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一种倡导校企深度合作以及师傅教师联合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推动人力资源的创新。为了发挥现代学徒制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当中的作用,职业院校需要立足实际,明确意识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在传统人才培养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综合技能,真正将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联系成一个整体,为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人力资源活力。

参考文献:

[1]姚燕芬.关于校企合作新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4(1):26-30.

[2]陈平.校企协同创新高职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技术,2015(21):306-308.

[3]尹静.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如何利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进行专业建设:以办四川天一学院为例[J].求知导刊,2015(15):72-73.

[4]谢新芳.初探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7):85-87.

[5]解瑞卿,武婷婷.现代学徒制“热传递”受阻的原因分析与障碍排除[J].职业技术教育,2016(6):31-35.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字:现代学徒制;校企合股经营型;校园公司;四方共赢

一、现代学徒制的起源

现代学徒制是以古代学徒制为发展基础,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企业实习、工作培训以及订单训练等都是其主要的表现方式,它是在古代学徒制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升级的。现代学徒制主要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对学生而言,入学即就业,学习过程中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即“学中做,做中学”。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是目前社会对于人才大量需求而导致的必然趋势,从而进一步为教育方式与校企合作的方式升级与进步提供动力,为人才的打造与输出提供更多的渠道,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是升级教育模式、促进职教体系的建立的重要渠道。通过学徒制,能够有效提升培养对象素质的全面提升,提高培养对象的工作责任感、团队意识等素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有开展必要的学徒制实行工作,主要为提升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加强学校的人才输出,目前,我院也顺应时代的潮流方向,试行学徒制,加大我院对于人才的输出量,提升我院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1、建立必要的校企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创新与升级,在一般情况下,一旦入学,即可认为获得就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处理了学生的工作人员身份问题,另外,学校与企业的配合,能够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使得培养的人才更能够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同时,在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就业率。2、更新教学内容学徒制主要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需要对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查,制定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与专业要求的培养方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教学重点以及考核标准,根据学生的具体标准与实际水平,进行一定的培养计划,形成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同步的全面培养模式,例如可以通过校内学习、岗位实行以及实地培训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培养。3、完善教学方式与管理模式现带学徒制的实施环境一般是由校内逐渐向校外延伸,从而实现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多元化的技术人才,因此,对于学校的管理模式也做出进行必要的改变,例如对于教学环境的变化,在教学管理中,应该重视学校与校外学习环境的衔接与交流,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决定应该以学生的利益与情况为主要因素,例如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就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制定对应的培养方案,实行具有一定灵活性的管理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配合管理,提升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保证学徒制的顺利、高效的实行。4、加强教学团队的配合高职院校的本质使得其教学团队与其他高校的教学团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质量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学院竞争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与“工作”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校的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针对这些变化进行必要的改变,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条件,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徒制引导的教学模式具有清楚的认识,熟悉相应知识点针对的主要工作的具体内容,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5、学习评价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在学徒制下,学生对于相关工作的理解与领悟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与独特性,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以实际成绩与发展前景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党的成长与进步,其具体措施为:第一,采取必要的过程考核,对于学生在“工作”与“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也应该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考虑因素,教师可以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并对学生对于目标与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并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交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第二,可以设置相关的学生作品的展示与竞争平台,例如通过对各项荣誉职称的评比,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动力;最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给予一定的指导,并给出相关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尤其表现对于学生各项特质的客观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利于其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

三、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

在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托学院的电子商务协会,积极成立顺丰速运校园、中国邮政校园、中国移动校园等一系列经营性校园公司。具体操作思路是:学校利用自己的人员、环境优势,提供办公场所和人员,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经营优势提供设备和经营渠道,合资成立独立核算的运营公司,作为该企业的校园。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学校选拔有参与意向的优秀在校学生(一般为大二学生),作为公司员工,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企业派驻业务骨干担任业务主管,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员工的业务操作;学校派驻实习指导教师担任人事主管,负责员工的绩效考核。企业对校园公司同其他分公司一样进行目标绩效考核,并进行奖惩;学生员工跟公司其他员工一样享受各种待遇,特别优秀者,可在毕业后直接获得晋升。

四、现代学徒制试点带来的变化

现代学徒制主要是在学校与企业不断加强合作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伴随着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不断更新,我院也更新了相关的教学理念,这使得我院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并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甚至有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已签劳动合同,成为公司员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通过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在企业工作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我院大部分学生的工作都得到了其他的认可与肯定,学生也能够在最快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近些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100%左右,我院输出的大量人才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这使得我院的招生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与现代学徒制的实行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龚小勇,包华林,余建军,蒋多,李斌.“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5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国际化;高校机关干部;视野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2-0030-02

我国在2011年开始在职业院校中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相对接,将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目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面临着实践环节脱节、实践能力短缺、企业参与力低、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不完整、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困境。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通力合作,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课程体系的重建、教学组织管理的变革、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才能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有效实施。

为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将“要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分别列入了2014年和2015年的工作要点中。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完善校企合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因此,构建“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更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完善行业、企业、学校以及学生多位一体的管理构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体系,已成为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2年至今,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化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与武汉市知名企业――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在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指导下,签订了行校企三元参与的“厂中校”长期合作协议,将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引入高职教育,进行了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课岗结合、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经过三年实践与探索,笔者拟对“仟吉英才班”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方式与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希望能为其他专业探索校企共同管理制度提供研究基础和实践依据。

一、签订保障“校企生”权利与义务的三方协议

依据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为加强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学习管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约束的意识,明确责任,保障学生安全,以保证完成专业学习与岗位实习实训任务,经学院、企业及学生三方协商同意,签定了订单班协议书、岗位学习承诺书、三方安全协议等相关协议,约定三方的权利与义务并共同遵守。

在相关协议中,对于企业方,需要列明所提供的具体岗位学习实训进程,并提供实习的条件和环境,确保不安排学生从事不符合实习特征或与实习内容不一致的劳动。在此基础上,企业需与校方一起制定详细的培训内容及时间,对岗位实训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实训学生出具培训证明和就业平台;作为学校方,与企业共同建立和落实学生培训内容和实习安全的具体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学习期间,学校需对学生进行具体管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企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定,服从企业单位和现场指导人员的管理。此外,学校有责任督促学生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并安排专门人员对学生专业学习、岗位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联系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达到共同协商解决的目的。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如果企业与学生就执行相关协议的任何方面发生了争议,学校应协调双方协商解决;就学生而言,在企业学习期间,需承诺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培训内容及时间,接受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和阶段考核。与此同时,他们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定与制度,服从企业单位和现场指导人员的管理。

二、设计符合现代学徒制需求的课岗对接课程置换方案

为了使现代学徒实战模式得以实施,“仟吉英才班”采用了“课程置换”的方式,把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中所需要的内容折算成相应学时与学分,以此替换原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完成该学分即可达到本专业毕业要求。鉴于此,教研室教师与企业培训主管进行了多次商讨,对课程置换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时学分设置、代训教师安排、考核方式与试卷要求等进行了合理安排,最终制定了符合岗位设置要求的课程置换方案,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仟吉英才班”学员需通过岗位实习掌握导购、理货、开店等14个岗位的知识与技能,给定每个岗位1学分,并依据知识结构体系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食品营销(3学分)、食品物流管理(4学分)、食品商品学(4学分)、专业综合训练(3学分)四门课程做了替换。比如,导购、开店、打烊三个岗位的学习与原课程食品营销教学内容互换。

第二,实习期间每2-3名学生作为一个团队进入同一门店,配备2名企业带训师直接指导,学生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岗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第三,在每个岗位学习完成后,专业考评员需提供理论试卷和实操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岗位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

第四,岗位综合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实操权重75%,理论权重25%。若出现考核不过关的现象,可允许学员再培训15天后补考一次。

三、建立校企共管的双班主任制度

为了加强对学员的管理,我们采取了校企双方各配备1名班主任的方式,建立了双班主任制度,使学员在实习期间接受两位班主任的共同指导和管理。其中,学院班主任主要负责四个方面:第一,定期与各门店的学生和带训师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及学习状况,收集学生和带训师所反映的问题;第二,要帮助学生解决知识、思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第三,与企业培训部门进行交流,获取试卷、成绩单、分享会等教学资料,做好校方的监管工作;第四,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反映的问题与企业沟通进行培训进度调整,和校企共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等。企业班主任同样有四个方面需要负责:第一,参与各门店学生和带训师的周会;第二,进行周会、月报、成绩等教学资料收集;第三,了解和测评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做出心理引导;第四,依据企业方提供的资料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形成相应报告提交企业培训部门,以协调各门店的培训进度和效果评定。

四、建立带训师管理制度

为确保课程置换方案有序进行,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了带训师管理制度。带训师是由企业遴选的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企业内部考核并颁发的带训师资质,一般由门店店长、主管或五星裱花师担任。企业选定的带训师在接受带训任务前,还需按照学校要求填写外聘教师登记表并提交职业资格证书等有效证件,经学校审核后方可承担相关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带训师需根据企业内部培训资料,每15个工作日对所带学员进行1个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并交由专业考评员(一般为另一带训师)考核,达到教考分离的目的。带训师还需遵守考核月报制度,每月均要对每位学员的平时表现和思想情况做相应记录,并将考核成绩一并递交企业班主任汇总,作为教学管理资料存档备查。

五、学校需严格落实督查管理工作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进行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其劳动力对整个产业的转化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当前,酒店不断升级,酒店标准不断提升,国际化以及高端化酒店不断产生,新型的服务型酒店以及私人订制型酒店也在蓬勃发展,酒店企业对于管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这种形势之下,对于酒店员工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当前,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酒店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平台,对酒店职业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是酒店发展需要的要求

在我国,近些年来高素质人才已然供不应求,而相对应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接受的教学不能和社会上的实际需求相挂钩,加之经济以及社会的某些因素,酒店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相对较高,从而产生酒店员工用工荒情况的出现。为应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专业教育上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实践。学徒制的合作管理模式,使得酒店企业与酒店管理专业能够更好地合作。在这个过程中,酒店企业文化得到了充分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储备酒店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从而有效地解决其用人以及留人的难题。

(二)对于当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时,往往无法和实际酒店的用工需求完美地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性不强,其和高职酒店管理中需求的高素质、强技能以及善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现代学徒制是学校过渡到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是高职院校以及酒店企业进行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合作方式,这种培养制度能够有效地将校园文化以及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技术的优化升级以及合理配置,满足社会对于此种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发展的机会,降低失业率。

(三)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时,就注定了其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学徒的身份。进入学校既是学习的开始,同时又是为未来工作铺垫道路,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无需过多的适应时间。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对其主要是进行专业基础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其可以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与工作经验,在学校的学习将为其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大多数企业所采取的培养人才模式都是校企共同培养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使企业可以参与到对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真正实现了共同培养,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通过这样的培训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以后快速地成长起来,为酒店储备一大批合格的接班人,也可以使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其作为酒店培训的准职业人这一身份,使其在学习培训阶段就享有了和酒店现有员工同样的权益和各种保障,同时还可以获得酒店给与的一定数额的报酬。最后,当其毕业以后可以无需经过酒店的试用期,从而直接晋升为酒店正式员工,这样做从根本上大大缩短了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时间以及简化了其以后的晋升程序。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酒店行业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酒店企业与学校作为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参与者,必须共同参与、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真正做到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做到学生毕业以后进入酒店工作岗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当前各企业与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时间一般都采取的是“2+1”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两年,而后在酒店进行实际岗位实习一年。而且,现在大多数酒店一直存在着注重实习生的现实价值,而严重忽略了其潜在价值的问题。这就造成了虽然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但是由于企业本身参与太少而使得人才培养出现偏差。

(二)高职院校管理体系过于僵硬

当前,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机制上存在着比较僵硬的问题,各种规章制度繁琐复杂。这是因为其一方面受制于体制约束,另一方面是自身缺乏自我创新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学校现阶段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还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对教师发展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对于自身要求不严格,不注重教师双师业务的专业认定,更没有为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虽然有很多学校聘请酒店企业教师来进行兼职授课,但是这样做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还需要更进一步地不断完善与改革。为了可以使学生可以全方位学习基础知识与未来酒店岗位管理体系的专业知识,需要更多的企业与学校一同携手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地开展交流,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

要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现代学徒制最终的受益者,酒店管理专业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备全方位管理才能及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其学生主体以90后,而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思想比较叛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为了使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双重身份的重要性,在结束学校学习后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全社会摒弃传统的对于酒店行业的偏见与认识,再辅以劳动价值观的深层次转变,从而使学生真正提高对酒店服务行业的认知及认同。

三、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案

(一)发挥政府优势,做好顶层设计

旅游产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升级换代时期,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大批的专业的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政策引导下,各个院校与企业对于如何更加紧密地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样既可以加大各行各业对于教育力度的参与与支持,同时最大限度上实现对教育的支持。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与帮助下,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以后将不再迷失方向,最大限度地解决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为政府部门减轻负担,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职院校的资金短缺难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具体政策,明确规定企业与院校在这一新兴培养模式下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应该尽到的相关义务。在政府的支持与政策的扶持下,企业和院校真正意义上实现优势互补,使得企业有优质的人才培养基地,院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这就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还将提高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效率,为其快速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调动酒店行业企业育人积极性

长久以来严重影响及困扰酒店快速发展的重要难题是人才短缺。由于后备人才的储备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酒店业的发展壮大。要使这一难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就需要院校、行业以及企业三方紧密地合作。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长期困扰酒店行业发展的难题,使酒店行业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通过酒店企业走进学校,与学校一同面对广大学生,使学生了解其入学即工作的意义,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这种培养模式的先进与意义。在学习期间,院校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其实习时间,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提前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以及环境,更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与基础知识。作为酒店行业未来主力军的90后一代,更加需要院校企业积极紧密的配合,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对岗位及企业的忠诚度,从而真正做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实现真正的意义上的双赢。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现代学徒培养模式能付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如何积极有效地调动作为其中主体的“90后”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增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通过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对酒店管理专业产生认同感,使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如何成为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使其深刻认识到其在培训学习期间所面对的机遇,为以后成为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夯实心理基础。其次,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为其做出详细的、长远的职业规划,使其深刻意识到实现这一长期规划必须付出怎样的努力,要从最基础的服务做起,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一步步实现其职业规划,为以后走上更高的职位打下基础。这就需要企业与院校在学生进入学校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最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对于学生主管能动性的培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其不断接触先进的酒店管理及思维模式,通过接触与学习先进的思维及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加技能,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求知的欲望,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个前期的、积极的铺垫。

四、结束语

在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体系大力支持下,现代学徒制度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需要各个行业、企业积极地与高职院校展开紧密合作。当然,在其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与挑战,但是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以后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摸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也只有在不断的进取与摸索中,才能找到契合当前酒店管理专业特点的方式,进而为以后的现代学徒培模式找到最适合的发展路径。

作者:郭力嘉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晓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3):27-29.

[2]常卫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06):122-123.

[3]郝迎成.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探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04):33-34.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第5篇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现代大学制度在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多数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起源于19世纪洪堡改革。当时洪堡大学提出的大学精神成为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精髓。但是现代大学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高校自身,也已经跳出校园走向了社会,大学的使命也正一步步在变化。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正在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发,大学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中的一个部分,服务社会并且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从而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许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新内涵,也是现代大学赋有时代性的表现。

二、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如果政府对于政策和法规制定不健全,民办高校自身管理不规范,往往存在制度缺失。因此从民办高校所处的社会系统来看,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有两种不同层次的关系:一是民办高校在政府合理调控和作用下健康繁荣发展;二是由于政府的错位、越位等管理方式的不同束缚住了现代民办高校的发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现代民办高校也正积极寻求解决与政府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健全的大学章程制度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也是解决如何建立现代民办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

(一)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民办高等院校依然存在着政府在教育管理领域的“越位”和“错位”等现象。政府对于社会管理一般在提供制度建设、社会秩序保障、完善和协调服务机能上发挥作用,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上也提供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同时加强了对教育制度的管理和调控,通过财政拨款等措施来为各类教育事业提供经费,现阶段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也投入了更多的经费支持。政府对待民办高等事业管理要正确把握度量,转变管理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中介机构和组织引入到我国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上来,通过间接管理的方式改善治理关系和方式。积极发挥教育中介组织的作用,对民办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合理评价,政府从宏观上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引导,并不直接进行具体事务的实施和操作。在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方面,由于社会大众对民办性质的不理解和不确定性,经济投入和财政支出都相对较少,民办高校能在政策上得到支持,而资金支撑则要依靠学校自身发展。

(二)完善高校自身管理机制,建立现代民办大学制度

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围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最终建立起来,而民办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是限制和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民办高等院校的自身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民办高校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自身的问题,例如民办高校招生问题、收费标准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等方面。因此要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运行机制,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民办高校要确立“民办”的教育定位,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引导。现代民办大学的内部制度指的是建立完善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以及促进民办高校内部激励机制这两方面的内容。其次,依据办学体制的不同,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或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同时加强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建设,发挥教授、专家在教学、科研决策中的作用。再次,发挥教代会、学代会、教职工大会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扩大系部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系部的作用,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这些措施都很好地促进了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的创新,并且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三)民办高校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保护高校办学自

著名学者E.菲吕博腾和S.佩杰威齐通过产权有关理论文献进行总结,产权主要指由于物的存在而建立起来的使用者们之间相互影响的行为关系,不仅仅指人和物产生的关系。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预期,从而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的内化为激励。产权也存在着配置不合理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所谓“产权界定”是指“国家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形式权利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谁投资、谁拥有产权”是产权界定的原则。也有些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存在着显性投资和隐形投资。例如省市政府的非连续资金投入,依托原先高校的品牌影响、教学与管理的投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无条件支持与配合。如何合理界定这些产权的归属,都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省市政府作为主办者和民办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与其之间的关系,完善科学合理、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建立健全大学章程是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载体

政府需要通过对高校的整体规划、制定政策立法、合理评估和资助拨款等方式来实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依法治校是进一步明确高校与政府的权责关系和范围的重要方式。

(一)制定实施大学章程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

现阶段,我国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理顺政府与高校自身的关系,最根本的是要有治理和管理依据。引入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组织管理制度,都要以法律法规为根本。当前四个全面中要求要全面依法治国,高等教育事业也是国家建设的一个部分,应该遵循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则,才能够稳定、健康、长久发展。大学章程正是这样一种法律性制度,是高校自我约束的内部法则。在制定大学章程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并完善地分析高校所处的内外部的法理关系,合理处理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民办大学章程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能够起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提升民办学校教学水平,帮助其自身良好健康发展。这里谈到的章程建设的主导者并不是政府,但是不能否认政府在对建设大学章程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单纯地认为大学章程建设仅仅是大学内部自身制度的建设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不仅要分析大学自身发展的内部原因,更要联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外部环境,这里就有政府、国家和社会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的变革。实际上,政府和大学本身才是制定大学章程建设的真正主体,尤其是在民办高等教育中建立合情合理的大学章程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健全的大学章程,是政府有效管理民办高等学校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章程制度规定了大学内部治理的结构、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民办高校的发展适应政府、社会、学校自身的需要,制定完善的大学章程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法律途径,是对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相互连接的具体规定。大学章程在高校内部管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高校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大学章程是实现自主办学管理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