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掌握打扫操场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清卫工具,养成注意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课文插图1的投影片

学生:竹丝扫帚、畚箕等劳动工具。

教学重点:

学会扫除操场上的纸屑、果壳,大的砖块等杂物。

教学难点:

掌握打扫操场的正确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干哪些事情?

二、出示课文插图

1、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

2、怎么使不整洁的操场变得整洁,你们有办法吗?

三、揭题:打扫操场

1、操场上有哪些东西清除掉?

2、怎样清除?

3、教师讲解正确的打扫方法?

四、分工,交代注意事项,各组练习打扫,老师注意观察指导。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转变观念,做创新型教师

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创新,应从劳动技术教师抓起,只有教师先有了追求发展与创新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被激发,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培养创造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师生观,在民主条件下师生共同创造。”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创新,必须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笔者在进行《剪蝴蝶(一)》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先让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且剪纸技术高的两名学生做“老师”,讲述他们是怎样构思设计剪出形式美妙的蝴蝶的。而到了《剪蝴蝶(二)》的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创意过程,然后推荐一个优秀成员参与到班内的创意交流活动中,最后四个小组再各自推选出一份创意最好的作品在班内进行交流。接下来,是师生互动环节,当学生们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创作阶段,笔者就深入到各小组中指导创作。本节教学内容,由于我打破了常规,改变过去“填鸭式”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灵活的教学情景,把课堂教学活动交给学生去“主宰”,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示了他们的才能。

二、激发兴趣,做引领型伙伴

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神聚课堂,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如:在教七年级第一节剪纸课时,我先将自己用彩色纸精心剪制的式样美观、品种繁多的四瓣花、八瓣花以及美丽的蝴蝶、可爱的小燕子、吃着萝卜的小白兔、银光闪闪的大鲤鱼等作品用实物投影放大在幕布上展示,学生们立刻被那些精美的作品吸引了,对剪纸的兴趣大增,纷纷嚷着让我赶快教他们。

三、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最终要落实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让劳动技术课成为实施德育的载体。

如:在教学生剪五角星时,笔者先不讲五角星的折法和剪法,而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五角星作为一种艺术图形,在什么地方被采用?你知道多少?红色五角星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有哪些联系?学生们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后,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国旗、国徽上有五角星;团旗、团徽、少先队旗上也有五角星;帽子上是红五角星;好多国家的国旗上都有五角星,等等。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谁知道国旗和国徽的图案?它们各有几颗五角星?五角星的大小是否一样?这些五角星的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很自然地跟德育接上了轨,听着学生们准确的回答,我满意地微笑,不停地点头,并及时对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鼓励。一堂关于了解国旗和国徽知识的思想教育,就这样在学生急于动手剪纸前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了。

四、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劳动教育

有研究表明,现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使得现在的孩子劳动意识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很差,事事都依靠父母。有资料显示,各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很大: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参与劳动的时间只有12分钟。这种局面如不及时改变,后果将十分严重。为此,作为一名劳动技术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严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加强对青少年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朴素、敬爱长辈、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成长。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虽然已经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当前社会上包括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般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思想政治老师的任务,与其他各学科老师关系不大,与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更是不沾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因此,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思考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我认为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渗透于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讲授或实践上机的训练之中。其次就是要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固有特点,并注意渗透的时机与生动性。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指导纲要,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有机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下面就笔者多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经历,谈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今天,信息技术影响着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随着信息获取和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现实中为大家带来了许多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包括:(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信息安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2)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管理规定;(3)不传播、设计、制造计算机病毒;(4)反对盗版软件,支持正版软件……

其次,我们必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应成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进步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消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有关计算机病毒这一章节时,学生一般对“黑客”充满了神秘感,有一种偶像崇拜。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报道:美国的商业网站连续受到黑客袭击,黑客入侵政府网站……都令学生想入非非,有的甚至跃跃欲试。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并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学生们的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钻研各种技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破坏者。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自觉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学生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重这个问题。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时刻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计算机设备,强调实践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问题,并注意计算机病毒的查杀,以确保顺畅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等)不仅是个人心理品质的良好表现,也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此外,培养方法也要得当,要注重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且在习惯养成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自觉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有意识的当作一项基本德育教学任务,同时,既要注重从苗头抓起,防微杜渐,高度防范学生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今天,我们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应该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因此,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应学会如何善于与人合作,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而且,在与同学协作、互助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可以协调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当然,信息技术也会产生对这种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如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中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学生青春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时仅仅与计算机和网络交流思想,以至于许多学生发展为存在不少心理障碍。因此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例如,在教学设计时,常给学生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同学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并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让学生自己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学校德育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是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性教育。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为培养造就中华民族合格人才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 高职教育 分析

对于“项目”的研究要归于项目管理,它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最早的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它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

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比较晚。我国的高职教育要适应我国的国情,在实际教学中要区别与普通高等教育,就要摸索出一套新的、适用的教学模式。那么项目教学模式是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与我国高职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完全一致,所以近几年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就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所谓项目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所要达成的预期结果,具有指向激励和标准的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应该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使“教”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使“学”有动力,积极参与,共同完成预定教学任务。

1.科学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的确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做”一体化,具有一定的职业化课程体系特色。对于应用性课程,除了采用项目化教学以外,还必须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逻辑起点,对职业岗位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与相关知识进行分解,重点突出对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和相关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2.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为确保学以致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是确定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要按照实际工作岗位对能力的要求程序,来确定学生应该会做的项目以及评价项目的标准。这样可以增强其“必学、必会”的责任感,从而使“教与学”密切配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过程实施

项目教学的核心原则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以项目组织和扩展为教学内容。由于是以具体工作项目或任务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目前还没有完全对应的规范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与重组,使其符合行动体系的架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做如下探索:

1.教师以项目为纲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我们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项目”,不同类型的项目,强化学生的不同能力。在此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严格以项目为纲,按照实际工作情境,给出虚拟客户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客户需求和项目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教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点,拓展为知识模块。并针对知识模块,辅以小项目,以实现学生知识到技能的迁移,并给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项目提供条件。

2.学生围绕项目展开学习的过程

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围绕项目展开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岗位能力的形成以及融合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运作流程仍然同上。

三、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完成职业工作任务中,人的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和开发学生的非技能性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处事能力、方法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即发展了智力,又增强了能力,综合能力得到开发,个性得以张扬。

四、教学反馈与评价

学生是否已经实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呢?是否己经形成了我们所期望的职业岗位能力呢?传统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实现,必须采用一种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项目教学”的考核要突出对平时过程的考核,也就是要将考核渗透到每一个项目之中,每一个项目考核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如:有学生、组长、教师的评价,有查阅资料、汇报方案、回答问题方面的评价,也有知识体系、实验动手操作的评价、综合素质的评价等。这里强调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业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仅仅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教师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进一步探索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的革新,能够指导高职院校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最终达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创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1]柴彭颐.项目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美]科兹纳著,杨爱华译.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职业人;工教结合;还原

作者简介: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广西-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编号:GJA114006)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广西教师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0A0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8-0009-06

职业教育自产生开始教学与工作就存在着同一性关系,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兼有“职业人”的身份,“职业人”培养职业人成为职业教育应有之义。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受普通教育影响,“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规律遭到扭曲,职业院校的教师逐渐脱离了“职业人”身份,成为非“职业人”。还原教师“职业人”身份,让其重新回归工作世界,将“工作”世界与“教学”世界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有效矫治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偏向,而且可以有效地呼应当下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 “工教结合”的析义及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教结合”是在职业教育特定语境中与工学结合相对应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

(一)“工教结合”析义

“工教结合”是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与专业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专业工作与教学有效对接,是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的规定性,揭示的是职业院校教师的本质属性。“教”是教师的教学,“工”即“做”,指的是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既包括教师到企业或工厂的兼职,参与技术推广和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也包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环境、工作场景或工作过程的亲身体验,以及教师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示范演示活动。 “工教结合”意味着职业院校教师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因履行职责的不同而不断转换,在单一的工作世界主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专业性工作,在学校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以教师身份出现。教学与工作世界的联结,凸显了职业院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密切性、关联性。“工教结合”是“教中有工,工中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活动交互存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从空间维度来看,“工”可以是校内教学工厂实践,也可以是企业的实践;“教”并不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在教学工厂、企业现场。从时间维度来看,“工”与“教”交替进行,“教”则是在专门教学时段,而“工”可以是特定时间,也可以是业余时间。“工”与“教”互相依存,“工”不是简单的工作参与,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密切与业界的联系,跟踪技术发展的前沿;间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教师的“职业人”身份,为了更好地“教”。“教”也不是简单的教,它源自工作,但高于工作,把在工作世界的范例带回到学校,经过教学设计,通过示范,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学结合”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已经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它是历史的产物,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一种育人模式,一种管理结构,一种助学举措,一种工作探索[1]。无论工学结合形式和外延如何演变,它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体现的是职业教育对学生学的规定性,实质上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资源,创造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机会,强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是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呼应,“‘工学结合’中的相关人员,他们的教学与工作、学习与实践相互交融,既要在工作中学习,又要在学习中工作;既要在教导中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教导,两种活动交互存在。”[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可以很好地诠释“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两者逻辑关系。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统一在‘做’字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3]。这种以“做”为中介使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方法论,正是以实践为第一性的认识论基础上的教育方法论。

“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两者体现的是一种共生态关系,两者有效地把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职业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师生间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等统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体现了能力为本教育思想,表征着职业院校师生的真实生存发展状态,代表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展示的是职业院校的文化。

当下,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应有地位重新确立,被视为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路径和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性制度。教学是一个整体,一种双边活动,如果只强调学生“工学结合”,忽视教师“工教结合”的有效呼应,教学效果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的。教师回归“工教结合”应然状态,呼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工”与“教”结合与分离

“任何理论最终只能从‘事实’或者原本的给予中获得其本身的真理。”[4]“工教结合”作为历史的产物,来自于历史的事实,来自于它的原初。职业教育自诞生开始教学就与生产劳动天然结合一起,相当长一段践行着“职业人”培养职业人规律。从学徒制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师傅的职业人身份开始弱化,逐渐被“教师”身份所遮蔽,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教学世界与工作世界相分离。

(一)古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最佳境界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即人类为了维持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技术技巧、方法态度的社会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说,自人类社会之时起就存在教育活动,那么这种教育活动首先是技术教育活动。“技术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原始技术教育,这一阶段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同一性。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向年轻一代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年轻一代也正是在现实的生产劳动中完成其社会化过程。”[5]在这个历史时期,劳动生产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以劳动为主,职业教育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萌芽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开始出现第一次社会分工之时,技能传承也开始转向由专门人在专门工作场所来传授,原始状态职业教育演变成为学徒制。学徒制是以单纯手工工业职业训练为目的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教学散在单个的、多作坊或家庭等现场进行,体现是单纯的师徒关系。“在这种学徒式的学习中,师傅作为‘教师’始终参与同一实践活动,他们的实际操作就是学徒榜样和标准。”[6]师傅与学徒两者同时具有双重身份,师傅身份既是教师,亦是职业人,学徒既是学生,同时亦是准职业人。师傅不仅是行业技艺的传播者,技术通过他们得以代代相传,而且对学徒品行负责,通过示范、练习,模仿,矫正完成师徒之间技术传承。古代学徒制度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有效形式,其实质是教学与工作的同一性,“教学做”一体,体现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效结合,工作与学习有效结合,日本学者细谷俊夫在谈到中世纪的学徒制度时认为,“一方面是一种真正理想的技术教育体制,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社会教育组织。”[7]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现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渐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古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工业化批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中一些弊端越来越明显。“教育效率不高。学徒制是个别教学,徒弟在独立操作之前,先要熟悉工作的所有工序,而每一道工序又很少单独传授,而是在完整、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这样要掌握各个工序就需要长的时间,因此学徒期特别长。”[8]因此,古代学徒制单一培养方式演变为集中批量化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承接历史并实现了现念的学徒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代学徒制的“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的内涵,但形式有所变化。现代学徒制在世界各国主要以两种不同类型为代表,一种是企业训练式,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培训,师傅既是教师又是工人,边教学边工作,以培训为主,如日本的企业训练制度,我国企业办技工学校。另一种是企业与学校结合型,较为典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在学校负责理论教学的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理论教学。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的培训师则不一样,同时兼有师傅和工人的双重身份,既能胜任一定理论教学,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时间间隔不长,学生能迅速消化从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企业培训师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在学校理论教学的缺陷,因而不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现代职业学校“工教结合”的式微

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产生主要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后,使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教师职业同时产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学校也因此成为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教育场所。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并没有被纳入这种学校教育范畴,而主要以非正式教育学徒制的形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在19世纪的确立,现代学校形态职业教育也因此产生。古代学徒制在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中受到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普通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在现代教育制度确立之时,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也应运而生,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自然归并到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主要按学科模式分专业进行的,在学科知识本位教育思想影响下,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教学。因此,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师逐渐与职业世界分离,逐渐丧失“职业人”和“师傅”的身份。

三、“工教结合”的回归

“虽然我们对过去的历史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教育历史似乎为未来的教育提出双重任务:教育既要复原,同时又要革新。”[9]“工教结合”的回归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师本质的需要,而且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工教结合”回归不是简单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和一定时代背景的有机结合。

(一)技术知识传授的要求

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知识,形成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技术知识是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它的表现形式是经验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知识。经验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规范化的技术和记载,理论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机制和规律性阐述。技术知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关于“做”的实践性知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知识首先表现为经验技术,并贯穿于技术发展始终,因此,职业教育在传授技术知识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在前技术时代,“以工具的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在技术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为以经验技能为主的单相技术结构”[10],当时的技术以一种经验技术存在,技术与掌握技术的人是不可分离的。经验技术不可言传,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些无法详细言传的技术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来,技艺的流传只能通过师传徒这样的示范方式得以传承。徒弟按照师傅的样子做是因为他信任师傅的办事方式,尽管他无法详细分析和解释其效力来自何处。在师傅的示范下通过观察和模仿,徒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那种技艺的规则,甚至连师傅本人也不外显地知道的规则[11]。因而,一个人要想吸收这些隐含的规则或难以言明的技术知识,就只能委身于另一个人进行模仿。到了近技术时代,“在经验技术累积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与古代手工工具不同的机械工具的地位得以牢固确立,实体型技术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的双向技术结构。”[12]在这一时代,虽然产生了以新的实体型技术形态,但技术知识还是以经验技术为主,技术的传授仍然离不开“做中教”的示范方式。进入到现代,“在双相技术奠定了工业社会的技术基础上,在科技一体化的背景下,技术理论知识越来越重要,知识型技术在技术结构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相结合的三相技术结构。”[13]从技术的发展历史逻辑和技术本质来看,技术理论产生并不能取代经验技术,它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旨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原理,形成完整的技术知识,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仍然需要遵循“教学做”的规律。

(二)教师职业规定性的要求

职责是组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的工作任务,它是构成职业的内容要素,决定着职业的性质和分类。一般来说,组织是由岗位组成的,岗位是组织设定的,至少是社会认可的,并以组织或者社会的名义,给这个岗位规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称之为岗位职责。岗位与职责是凝固在一起的,明确的职责是反映职业特征的依据,因此同样具有稳定性,不因人员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对教师岗位具有规定性,除了教育的共性规定之外,还有特殊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职业活动是指劳动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职业行为,还有一种是间接的职业行为,即个人为从事某种职业劳动而开展的活动行为,无论是直接的职业行为,还是间接的职业行为,都属于职业行为范畴。“职业活动必须以素质条件作保证,只有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相匹配,职业活动才能卓有成效。”[14]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直接职业行为就是教学,间接的职业行为则是职业世界中工作,教师的间接行为是达到与其岗位匹配素质条件的职业活动行为,这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的教育教师的主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凯兴斯泰纳认为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他说“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证明之前是不允许作教师的,至少不允许在教育机构作教师。” “我不仅仅想让国民学校知道这些要求,同时也想让所有学校无一例外了解这些要求。”[15]

教育育人的特征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性。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责,即传授为人之道,传授知识,说得具体些,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16]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作为普通教师的示范性作用,而且还要发挥作为职业人的示范性作用。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说过“‘教授手上没有油’他们是知识的导师,但不是技能的师傅,学生‘拜了师’而‘学不到艺’。”[17]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更应如此,教师要成为职业工作的示范和职业道德的示范。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完美的职业形象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终生,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所有改革因素中,涉及教师改革方面最为薄弱的环节。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键和制约因素,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同步改革,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实践基地改革,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工”与“教”结合是适应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确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必由之路。当下正在进行的工学结合改革虽然是取得一定进展,但前进道路上困难重重。工学结合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按简单直线思维方式,单兵推进,将难以有所建树,必须把工学结合置身复杂视野来统筹考虑。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教师是一个关键,也是制约工学结合有效推进的瓶颈,倡导工教结合是对工学结合有效呼应,也是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工学结合与“工教结合”中教与学结合对象都是“工作世界”,工学结合直接指向学生学的能力,工教结合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能力,两者最终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所谓生产性实训就是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8]现代职业教育强调集教学、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功能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导向。建设高水平、高效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生产性实训按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展开,教学与生产同步进行,实训的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中,按真实的生产要求生产真实的产品,按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从而使生产性和教学性达到有机结合。生产实训要求教师同时兼任“教师”与职业人角色,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进行以真实产品为载体进行项目结构分析,开发教学项目,以真实生产要求进行项目内容分析,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作为职业人角色,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劳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方面,发挥职业人示范性作用。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成为教师教学平台,而且也成为教师锻炼和示范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组成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传统职业教育针对这两类知识在课程结构中分别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区别两种知识学习。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互相促进和转化,而且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则将理论与实践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发生理论与实践的‘化学反应’,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19]当前,理实一体化课程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如果没有一支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 不但开发不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即使开发出来也无人能够去实施,一体化课程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不同于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有其特殊要求,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学习领域的一体化课程为例,“学习领域所显现的一种全新的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结构性原则,就是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并在专门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20]这就要求作为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与工作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有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工作世界的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指导实践教学。因此,一体化教学过程必然是“工教结合”,做中教,教中做。

4.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除了培养人才之外,提供社会服务也是职业院校一项工作职责。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能胜任课堂教学,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还要积极参与技术成果推广运用,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革新,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提供有效社会服务,同时这也是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对教师的必然的要求,“工教结合”理应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样式”。

5.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另外,对于在其负责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师具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决定职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一个职业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是该职业是否有专业性的核心标志。我国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过,“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21]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整体专业水平比较低,大多数缺乏必要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这说明职业教育师资具有很强可替代性,也难怪经常被社会所诟病。职业教育院校教师要走出当下困境,专业化是其必然选择。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必然与普通教育的路径不同,否则就会与普通教育教师同质化,容易被替代。

四、 “工教结合”的路径

在当前,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教师不能很好胜任“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职责。“师傅教徒弟”职责情形下,要使教师同时扮演好教师和职业人的双重角色,“工教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职业院校的教师已经习惯学校“教”行为模式,要使他们生活方式发生转向,专业自觉是基础。传统职业院校的“教”仅仅局限于学校,而“工教结合”在空间上跨越了教学与工作世界的界线,教学工厂和实训实习基地成为他们新的活动平台。现有教师制度并不完全支持“工学结合”,要促进“工”与“教”有机结合,在制度层面也必须加以考量。

(一)教师专业自觉

“教师专业自觉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的清晰体认,明确教师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主动维护教师专业的声誉。”[22]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自觉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专业活动的认同、理解、接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除与普通学校共性要求外,还有一定的专业标准——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自己专门行为模式。“工教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行为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成长不能仅仅局限单一的教学成长,必须依赖具体职业工作场景历练和职业工作实践体验,学校和企业都是他们成长的沃土。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走出校门,自身学会在行业中生存的高技能本领,才能实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目的。职业院校的教师与职业人结合,不仅能积累行业实践经验,而且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能融入职业人的思维方式和职业意识,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从而自觉的依据市场、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也会自觉将企业文化引进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以职业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主导学习和实训,从而培养学生职业人的素质和行为规范,树立起职业角色的成才志向。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广大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一旦有了专业自觉,就会认识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紧迫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把“工教结合”作为自己日常生活方式努力践行。

(二)构建实习实训平台

在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重要平台。从系统论角度和教学相长的规律来说,教师是重要相关者,实训实习基地不仅要成为学生工学结合的场所,也要变成教师“工教结合”场所;不仅成为工学结合的平台,而且要成为“工教结合”平台。因此,要从有利于学生工学结合,工学转换,还要从有利于教师 “工教结合”,“工”与“教”转换出发,整体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都是基于真实生产环境的,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教学为主,生产性为辅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师是“主人”,而在校外实习中教师只能是“客人”。只有当教师成为实训基地“主人”时,才能实现“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23] “主人”与“客人”位置并不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情形会发生转变,职业院校的教师通过努力,在企业也能“反客为主”。

(三)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学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解决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双师型”教师理论过于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变成了证书化、概念化、形式化、碎片化、工具化,这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对应,具有动态性,强调的是过程,促进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工教结合”这一提法可以有效弥补“双师型”教师理论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促进“工教结合”相关制度,在制度上为“工教结合”提供保障。

建立“工教结合”制度,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兼职制度。国外发达国家不仅建立兼职教师制度,而且建立相应教师兼职制度,如在澳大利亚,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每周在相关企业兼职工作10小时。我国职业院校往往重视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制度,而对教师兼职有一种片面认识,忽视教师兼职制度的建设。正确认识职业院校教师兼职重要意义,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兼职制度,把“工教结合”制度化、常态化,将有利于教师走出校门兼职,深入行业企业,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也有利于教师带着问题去企业兼职,通过企业兼职带回项目,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兼职也是教师对自己实践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挑战。融入行业,成为职业人,职业院校的教师才能真正达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师傅教徒弟”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邢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10).

[2]李国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3]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5-126.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5]方鸿志,陈红兵,陈凡.技术教育概念辨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7(04).

[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2.

[7][日]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C]. 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84:24.

[8]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10][12][13]盛国荣,陈凡,韩英莉.论技术发展过程的累积效应[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11][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79.

[14]张洪霖.职业学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1.

[15][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0.

[16]牟艳杰.教师劳动特点及其原因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02).

[17]俞仲文,韩树林.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J].求是,2007(18).

[18]贺星岳.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19]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20]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

[21]顾明远.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