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品制造业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十”以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政府把能够转变发展思路,消除短视目光,建立长远目标,让社会的思维和思路再度转回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来,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本,也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必备条件和基础。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呢?
最近期间笔者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也看了很多这样发展思路判断,但是,自从我们认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科技的发展不断颠覆着人们的思想和经济实体。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有了雏形的“3D打印技术”着实在颠覆着我们传统的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不是单单就是加大以前传统制造业的投入和投资,而是结合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结构实现转型。
今日首先谈谈对于“3D打印技术”认识的误区。
3D打印机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这就给很多人带来误区,以为“3D打印技术”只能够取代模具制造业。其实,随着技术不断完善,未来的“3D打印技术”将成为颠覆传统制造业的一次革命。
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几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状的物品。3D打印带来了世界性制造业革命,以前是部件设计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能否实现,而3D打印机的出现,将会颠覆这一生产思路,这使得企业在生产部件的时候不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
(1) 日用制造业:
3D打印无论是在成本、速度和精确度上都要比传统制造业好很多,并且3D打印技术本身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所以制造业利用3D技术能带来很多好处,甚至连质量控制都不再是个问题。
(2) 汽车制造业:
或许有一天汽车就是靠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这完全有可能,
就目前来说,汽车行业在进行安全性测试等工作时,会将一些非关键部件用3D打印的产品替代,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就是3D技术可以“打印”食品,这太不可思议了吧!其实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打印巧克力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很多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食品就是用食品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当然,这样的“食品”成本要比人工制造的食品便宜很多。
(4)建筑设计:
在建筑业里,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用3D打印机打印的建筑模型,这种方法快速、成本低、环保,同时制作精美,完全合乎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又能节省大量材料。
其实,3D打印技术远远不止这些领域,所有的制造业领域都可以参与,如果技术真的是这样发展,那么,我们的传统制造业将要被颠覆,有很多传统制造业将要关门,而我们在两市中的上市公司拥有“3D打印技术” 的公司的发展前途就很光明了。
首先,从3D打印指数(880569)来看,从2012年12月4日开始的754点到目前位置为止,仅仅走完了上涨2炷香,与沪深两市的主板下跌回调形成鲜明的趋势就是目前还保持了上涨趋势,而且,该指数完全存在创出1549点新高的可能。
1 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等)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它集中体现为该竞争主体的产品(或劳务)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其持续扩张的能力,可通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来反映,具体测定方法参见文献1。
1.1 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七,呈减弱趋势(见表1)
表1 全国前7位省市工业品市场占有率
单位:%
附图
资源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1)有关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版。)
1.2 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亦呈减弱趋势(见表2)
表2 全国前10位省市工业竞争优势系数表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1.3 竞争力综合分析
1.3.1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竞争优势低于市场优势。从整体看,与1999年相比,2000年河北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排位未变,但绝对数下降了0.13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降低了1个位次,下降3个百分点,说明我省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都有所降低,潜在竞争优势更低于显在市场优势,竞争后劲不足。
1.3.2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正在拉大。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近三年的竞争力指标计算的标志变动度显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各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离散程度正在加大。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也正在加大,(见表1,表2)
1.3.3 占全省工业产值4/5强的制造业竞争力明显偏低。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均远远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但公用业的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靠垄断优势获得的;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为0.92,与全省工业整体水平相当,但采掘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资源优势获得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均低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而制造业的竞争力基本上是靠市场竞争获得的;从河北省工业的构成看,2000年采掘业、制造业和公用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7.38%、84.45%和8.17%;因此,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见表3)。
表3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结构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编《河北经济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统计出版社,2001年。
注:公用业指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 河北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分析
2.1 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八,落后于本省工业(见表4和表1)
表4
全国前8位省市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
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全国各省市区统计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离散程度高于工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见表5)
表5
中国地区工业、制造业竞争力标志变动度(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2 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是全国平均水平,亦低于本省工业(见表6和表2)
表6
全国前10位省市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3 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2.3.1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竞争后劲不足。河北省2000年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为3.6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8位,比工业低一个位次,指标值比工业低0.38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与工业排名相同,但指标值低5个百分点。制造业的竞争力低于工业,而在制造业内部,潜在竞争优势低于显在市场优势。
2.3.2 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相对落后,适销性较差。影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是产销率因子较低,为0.96,全国排名第23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二是增加值率因子较低,为0.91,全国排名第19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落后、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3 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3.1 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3.1.1 市场优势分析
在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同行业省市区平均水平(3.23%)的有16个,占行业总数的57%;按市场占有率降序排列,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10.29%)、医药制造业(6.92%)、食品制造业(6.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23%)、造纸及纸制品业(4.93%)、饮料制造业(4.81%)、金属制品业(4.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40%)、纺织业(4.38%)、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4.32%)、橡胶制品业(3.77%)、专用设备制造业(3.7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55%)、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3.53%)、食品加工业(3.44%),上述16个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前5个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市场优势明显。但上述16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等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处于竞争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0.46%)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0.58%)两大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二,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应选择重点产品突破口,加大拓展市场的力度,提高其市场份额,提升其市场优势。
3.1.2 竞争优势分析
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进行降序排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的行业有8个,占29%,依次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54)、食品制造业(1.2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2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6)、食品加工业(1.01)、造纸及纸制品业(1.09)、橡胶制品业(1.00),上述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尤其前5个行业,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以上,竞争优势明显。但上述8个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重要影响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42)和电子及通信制造业(0.61)两大行业,竞争优势系数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三,在全国同行业中明显处于竞争劣势,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培育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3.1.3 规模优势分析
在国内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也应该是在本区域内有一定产出规模的行业,只有一定的产出规模,才可能在全国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行业发展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并在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增强本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带动整个省区的经济竞争力提升。
我们用省内行业增加值构成来反映行业产出的相对规模,河北省制造业29个行业中,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有11个,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96%)、纺织业(7.32%)、医药制造业(4.41%)、金属制品业(4.1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86%)、食品制造业(3.65%)、饮料制造业(3.54%)、普通机械制造业(3.5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4个行业的产出构成超过5%,可称得上河北省制造业的支柱行业,规模优势明显。但在上述11个行业中,有3个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它们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9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29%)、普通机械制造业(2.71%);上述11个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外,其余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我省制造业的生产及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即生产规模较大的行业,竞争优势普遍较低。若长此以往,则原有的规模优势也会丧失。
3.1.4 竞争力综合分析
我们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的构成进行分类,编制成三维象限表(见表7),以对河北省制造行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
表7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分类表(2000年)
附图
注:带*者为构成超过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
第Ⅰ象限:同时具有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行业,有7个,占行业总数的25%,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这7个行业是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属于河北省制造业发展中首选的优势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同时具有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是河北省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但需注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量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行业增长空间较小,但高技术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高质量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食品制造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市场容量空间较大,应扩大其规模优势,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且具有明显的出口优势和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属于高速增长的行业,对该行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名牌效应,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上升较快,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第Ⅱ象限: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9个,占行业总数的32%,依次为: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上述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竞争优势较低,应重点培育竞争优势。尤其是,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中,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业,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未来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应抓住市场机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竞争优势;纺织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总量过剩,但高质量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应把竞争优势的培育重点放在调整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和高质量、高档次产品的开发上。
第Ⅲ象限: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行业,只有1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第Ⅳ象限: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11个(见表7),占全省行业总数的39%。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工业母机且作为河北省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个行业,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余5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处于市场劣势和竞争劣势;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无论是市场优势,还是竞争优势,在全省都排倒数第一至第三。这种状况,不仅对我省当前的制造业竞争力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而且将对我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现代化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规模三方面综合考虑(市场占有率或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河北省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12个行业;上述行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总量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对这12个优势行业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重点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巩固提高其竞争力,以带动全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虽然目前竞争力较弱,但由于这些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因此,也应给予较多关注,选好突破口,培育竞争优势。
3.2 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动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根据资料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现将2000年作为报告期,1993年作为基期,对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有关指标加以比较,以观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
3.2.1 市场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4.07%,同1993年的4.08%相比,变化不大;而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3.69%,同1993年的3.86%相比,降低了0.17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制造业在全国的市场优势呈下降趋势。在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上升的行业共有12个,占行业总数的43%,不足二分之一。按上升的百分点降序排列,依次为:食品制造业(3.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8)、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69)、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2.49)、医药制造业(2.20)、饮料制造业(1.2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5)、食品加工业(0.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0.47)、纺织业(0.20),造纸及纸制品业(0.1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0.03)。在河北省制造业水平分析中提出的12个优势行业中,除了橡胶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6个行业上升了1个百分点以上,市场优势上升明显。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河北省优势行业的市场优势变动趋势。(见图1)。
附图
3.2.2 竞争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9257,比1993年的0.8754上升了5.03个百分点;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8783,比1993的0.8654上升了1.29%;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竞争优势系数上升的有20个,占行业总数的71%,超过三分之二,表明全省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有所上升;按上升率(百分比)降序排列,超过10%的行业有13个,依次为: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21.92%)、食品制造业(73.49%)、食品加工业(39.3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3.35%)、造纸及纸制品业(29.2%)、饮料制造业(25.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4.2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3.95%)、纺织业(17.6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6.71%)、金属制品业(15.77%)、家具制造业(14.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20%),上述行业竞争优势上升明显。在我省11个优势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都上升了,其中,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6个行业的上升率超过10%。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河北省优势行业的竞争优势变动趋势。(见图2)
附图
3.2.3 竞争力综合动态分析
将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变动综合起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市场份额2000年比1993年降低了4.4%,竞争优势系数上升了1.48%,因此,从总体看,河北省制造业的竞争力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提升。从制造业内部各行业来看,按性质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见表8):
表8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动态分类表(1993-2002年)
附图
注:带者为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动态变化以及横向对比等实证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4.1 从总体看,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从纵向看,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但近三年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处于下降态势;从横向看,与邻省山东、与东部沿海先进省市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绝对竞争优势处于下降态势。因此,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竞争力,是加速河北省工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
4.2 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竞争优势系数为0.92;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制造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提高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
4.3 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主要分布在冶金、食品、医药、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等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低的传统产业中,而分布在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高或未来具有高速增长趋势的行业很少,这是导致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长期以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优化制造业结构,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是提高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其二,作为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的工作母机的机械电子工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动态下降趋势;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在全省28个行业中分别为倒数第一、第三,其竞争优势系数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明显处于竞争劣势,这不仅对当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有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推进河北省工业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选好产品和技术突破口,加强与信息产业部13所和54所的合作,发挥省所合作优势和环京津优势,使其融入京津同行业的产业链中,着力培育行业竞争优势。
其三,河北省支柱产业中的医药、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对全省制造业的竞争力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加强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4.4 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面临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凭借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阵地。能否顺应便全球化的浪潮,抓住WTO的历史机遇,制定相应策略,推进河北省制造业的发展,是影响我省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我省制造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切实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现代化的主要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优势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5).
[2]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河北工业竞争力报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1).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我们知道,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地分布,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由此决定了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主要源自于三个因素: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性、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或距离成本。上述三个要素在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的同时,进一步决定了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二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二、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产业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竞争阶段,产业竞争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成为各区域产业开拓市场、占有市场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反映了区域产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比较准确地勾画出该区域产业的基本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某一区域的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可以为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提供对策。
三、模型评价指标的选取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开展科学的评价活动的前提,要以一定的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评价对象,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指标选取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关联度、战略性以及生态性等原则。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重要的是提示各项指标的理论依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说明。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为:
1、评价目标层,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高综合层次,我们不妨称之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它主要由五个分系统构成。
2、评价要素层,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五个大的方面的内容构成:基础竞争力、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竞争力。
3、评价指标层,即反应区域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针对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层。基础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人均装备水平、职工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和企业数。生产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工业总产值、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主要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和人均利税率。市场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出口依存度、市场覆盖率和资金利税率。创新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R&D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新产品产值比重、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和年申请专利数。可持续性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强度、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
四、评价模型的建立
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首先要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中,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将为数众多的变量减少为少数几个新的因子,然后根据因子的贡献率计算因子的综合分数,对相关产业进行排序。
1、对原始数据标准化
对多组不同量纲的数据进行比较,需将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去数据之间由于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然后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均值为0,方差为1,得到变量的相关关系矩阵R。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解R矩阵的特征方程|R-λ1|=0,得到特征向量矩阵。
3,根据相应的特征值,选择向量选择主因子只。就是根据变量的相关选出第一主因子,使其在各变量的公共因子方差中所占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然后消去这个因子的影响,而从剩余的相关因子中,选出F1与F2不相关的因子,使其在各个变量的剩余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最大,……这样直到各个变量公共因子方差被分解完毕为止。
五、综合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在本文中选取了黑龙江省23个工业的26个指标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运算,在计算过程中,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了9个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载荷矩阵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经过6次选择,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经过计算得到前9个主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85.5%,说明9个主因子基本包括了26个指标的总信息量。因此,通过对这9个主因子的分析达到了获取几乎全部信息的目的。在以高载荷指标为代表给各主因子命名。第一个主因子中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有高载荷,代表产业的产出成果情况,可称为产业产出能力指标。第二个因子和第三个因子中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利税率、主要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基本能力。第四个因子中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新产品比重、企业数增长率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获利能力指标。第五个因子中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市场覆盖率是高载荷,可称为产业市场绩效能力。第六个因子中人均装备水平、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R&D投入占总产值比重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技术进步指标。第七个因子和第八个因子中资金利税率、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度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投入指标。第九个因子中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单位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环境能力指标。
为了对各产业情况进一步分析,我们对9个主因子载荷量进行线性化计算。其处理方法是:基于9个因子基本代表了26个指标的全部信息,将9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单位化为1,经标准化处理后求出各自的权重,即求得各自的百分比权重系数。可以计算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序:(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得分为4.508);(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414);(3)食品制造业(0.995);(4)医药制造业(0.543);(5)饮料制造业(0.259);(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086);(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55);(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029);(9)木材加工业(-0.140);(10)塑料制品业(-0.159);(I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423);(12)金属制品业(-0.444);(13)造纸及纸制品业(-0.566);(14)烟草制品业(-0.667);(15)家具制造业(-0.831);(16)通用设备制造业(-0.857);(17)专用设备制造业(-1.127);(1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1.267);(19)化学纤维制造业(-1.439);(2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541);(2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582);(22)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654);(23)橡胶制品业(-1.689)。
六、结果分析
从前面的计算结果及区域产业竞争力得分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
1、区域产业竞争力位于前10位的产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塑料制品业。
2、区域产业竞争力位于后10位的产业有:橡胶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从区域产业竞争力得分排列前后10位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呈现如下的几个特点:
1、竞争优势以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按照要素密集度分类,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排名前10名的产业中,除了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其余大部分为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占前10个产业总产值的80.34%,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产业的重点还是在于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上。具体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产业分值为最高,说明其竞争力最强。该产业总产值占到黑龙江省总产值的34%以上,利税也占30%,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主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2、竞争优势呈现较明显的重型化特征。按轻重工业分类,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前10位的产业当中,典型的重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从这一点上看,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从产值结构上来看,重工业的产值占区域产业竞争力前10位的产业的总产值的87.79%,这也说明其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型化倾向。
3、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三个行业排名分别为第四五六位。食品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11%,利税率占14%;医药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7%,利税率占9%;饮料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2%,利税率占6%。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黑龙江省的经济有重大影响。
4、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成长不足。从产业技术层次来看,黑龙江省的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集中在技术层次不高的传统技术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等产业,其竞争力还比较弱小,都排在了区域产业竞争力排名的后几位当中,说明高新技术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对于高附加值的产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都尚未形成规模,区域产业和带动力还不强,在工业增长过程中很难发挥带动作用:
综上分析可知,黑龙江省应该选择从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化程度、培育人力资源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入手,依靠市场机制实现产业整合、升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关联 影响力系数 感应力系数
产业关联波及是国民经济或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消减。波及关联分析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一、影响力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表示某一部门单位最终需求对其他部门的拉动程度。当某一部门影响力系数大于(或小于)1,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高于(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一般情况下,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来源:根据山东省2002年投入产出分析表中计算得出
表1数据是根据山东省统计局出版的2002年投入产出分析表中部门分类的数据换算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其中,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制造业产业部门共有10个,分别是: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气和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对其他制造业部门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在当年的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在需求约束条件下,加快发展这些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可以有效地刺激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在政策的制定上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
纵观山东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所列的16种制造业产业,即使影响力系数低于1,但其数值范围基本在0.99~1.0之间变化,这充分说明制造业对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高于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平均值,这些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幅射力,将带动其他有关产业的相应发展,即可通过重点产业带动一般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整个山东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感应度系数分析
感应程度表示当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最终使用均增加1个单位时,某一部门由此须提供的全部投入量。当某一部门感应系数大于(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感应程度高于(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即各部门感应程度的平均值)。感应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部门共有7个,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表明其他产业的发展对这些行业的需求较大,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其中化学工业与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感应度系数雄踞前两位,分别为2.52和3.29,感应度系数越大的部门就越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因此,这两个部门对山东经济增长具有非常强的感应强度,同样对山东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支撑作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这两个部门所受的需求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往往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
三、波及关联交叉分析
表2是根据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大小对制造业产业关联进行的分类。共分4类。根据表1中所示,山东省16制造业产业部门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部门有4个,分别是纺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这表明.这些部门和其他的部门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不仅对其他部门的感应程度大.同时还是对其他产业部门具有高度的拉动能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部门是其他产品部门的中间消耗原材料的主要供应者。它通过供给推动经济的发展。 进而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在生产过程中又要大量消耗其他产品部门生产的产品.通过需求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上述4个部门对山东省整个经济体系具有辐射性、制约性双重性质,是山东省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制造业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位于特殊的地位,同时也是制定产业政策和确定主导产业的重要对象。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属于第二类的山东省制造业产业部门包括: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部门等部门。这类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和拉动能力大,是山东省国民经济推动的主要力量,具有主导产业的性质,当这类部门发展快速时,能够带动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其感应度系数小,多以最终产品为主。通过上述的分析,则表明该产业与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有一定距离,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会对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属于第三类的制造业部门包括: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部门。这类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产业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中间消耗产品和服务,对其他产业的支持作用较显著,具有基础产业的性质,应优先获得发展,如果忽视这些部门的发展,则会成为经济体系中发展的瓶颈,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
属于第四类的制造业产业包括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造纸印刷机文教用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部门。这类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较小,因此其供给推动力小、需求拉动力小,这类产业本身既不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不容易因其他产业的发展变动而受到影响,是关联效果最低的产业,虽然这类部门的经济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但却是山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不可缺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2002年山东省投入产出表
[2]赵克杰 刘传哲:我国产业关联分析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党报,2007,(3)
[3]朱洪倩 耿 弘:基于产业关联分析的主导产业(群)选择研究―以浙江制造业为例[J].科研管理,2007,(8)
[4]曹开悦:基于产业关联度的我国产业结构及特征分析[J].财经界,2007,(2)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和区位抉择,不仅受到转出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还受到转入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本文对上海及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上海和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判断上海最适宜转移的行业及转向的地区。结果表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集聚,而其他制造业正从上海转移出去;上海未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更有可能是转向重庆、四川和内蒙古三省。
关键词 :上海;西部地区;产业转移
一、导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制约经济有序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产业转移作为一种资源重新配置、产业全盘整合的市场自发调整方式,被认为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冲击经济增速放缓,原本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面临改变,为工业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转移带来了机遇。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当前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中,上海产业转移形势更为迫切,产业转移趋势也更为明显。然而,上海应该转移何种产业,转向哪些地区,需要根据产业和区位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基于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
在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国民经济开始向前发展。这个过程也反映在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之上。图一可以看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92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整体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徘徊时期;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三次产业的比重较为稳定,国民经济处于蓄势待发时期;从1999年至今,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图一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有关数据整理。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在10%左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在40%以上,产业结构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但是,就省市一级的三次产业结构数据看,各省之间差异较大。根据近十年各省市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情况,可将内地31省市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第二产业发展期已经或即将过去,开始步入第三产业发展期的省市,具体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第二类是第二产业正在发展,工业化顺利进行的省市,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6个省市;第三类是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态势良好的省市,包括湖南、广西、西藏和新疆;第四类是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受阻或未表现出发展第二产业倾向的省市,包括海南、贵州、云南和甘肃。
由上述可知,上海属于第一类产业结构,目前工业化已完成,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动力。西部地区中,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和宁夏第二产业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逐步走向工业化;广西、西藏和新疆虽还未迎来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的势头却发展良好,正在为步入工业化做准备;贵州、云南和甘肃却因为各种原因,要么没有工业化倾向,要么工业化发展势头受阻。由于产业转移要顺应各地分工的发展倾向,以目前来看,上海的第三产业已形成较强的集聚力,且第一产业比重已很小,未来将挤占第二产业份额,促使第二产业向外省转移。西部地区中,属于第二类产业结构的内蒙古等省份由于第二产业是未来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力,集聚力较大,因分工而产生的引力较足,成为上海转出的第二产业的承接地的可能性较大;属于第三类产业结构的广西等三省因未完全步入工业化,虽然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较强劲,比之拥有第二类产业结构的省份而言,分工程度较低,集聚力较弱;属于第四类产业结构的贵州、云南、甘肃三省则由于产业结构不偏重第二产业发展而难以成为上海产业的承接地。
三、基于第二产业内部分工的分析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要部分。就上海而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属于高工业、低建筑业的典型结构,主要年份建筑业占比均在10%以下;西部地区相对而言建筑业占比较高,其中以西藏最为突出,2011年其建筑业地区生产值占到其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84%。可见上海若要向西部地区转移第二产业,还需要考虑各地区第二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引入GDP区位商(Q)指标来进行分析。
GDP 区位商(Q)=即将A 地区i 产业的GDP()占全国i产业GDP()的比例与A地区的GDP()占全国的GDP(Y)的比例进行比较。如果区位商Q>1,则说明A地区i产业的生产优势大于全国该产业的平均水平,接近专业化;若区位商Q>2,则说明A地区i产业主要为区外服务,完全专业化。通过计算2002年~2011年上海和西部地区工业和建筑业的区位商,我们发现,上海的工业区位商大于1,建筑业区位商小于1,工业相对于建筑业更为专业化;但是,上海工业区位商呈下降趋势,建筑业区位商呈上升趋势,工业正处于向外转移的倾向中。西部地区中,除内蒙古外其他省份的工业区位商均未大于1,建筑业区位商除内蒙古外均未小于1,建筑业相对于工业在西部地区集聚程度更高,其中青海和新疆建筑业区位商一度大于2,而西藏建筑业区位商至2011年已超过6.35,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他省份建筑业区位商处于上升态势的还有云南和宁夏。这三省的建筑业专业化倾向不利于承接上海的工业转移。
四、基于制造业内部分工的分析
根据上述对地方产业专业化的分析,工业将是上海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门类。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工业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鉴于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且上海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均占比很小,这里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进行区域分工考察。
根据已有数据,选取制造业中20 个门类的产业历年总产值来进行制造业内部区域分工测度。为方便起见,现将20个产业进行编号:M1 农副食品加工业;M2食品制造业;M3饮料制造业;M4烟草制品业;M5纺织业;M6造纸及纸制品业;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0化学纤维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4金属制品业;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M2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然后将以上20 个产业分为四个大类:M1~M6 称消费品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低、化学污染小、产业产值低;M7~M11 称化学品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中,化学污染高、产业产值中;M11~M14称矿物加工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高,物理污染高、产业产值中;M15~M20称机械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低,技术密集度高,污染中或小,产值高。
通过计算上海和西部地区各省市2001年和2010年的制造业区位商,得出以下结论:
上海的制造业生产结构正在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业为主导。其中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均处于上升状态且大于1,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更是已突破2,成为地区主导产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4金属制品业的区位商从原本2001年大于1的状态下降至1以下,专业化趋势越来越弱,可见以矿物加工和制造业为主的其他制造业正逐渐从上海转移出去。
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结构以非机械制造业为主,但各省之间又有分化。
消费品制造业在诸省分工程度都较高,其中2010年内蒙古、广西、四川、新疆M1农副食品加工业区位商大于1,广西的区位商更大于2,是其主导产业之一;M2食品制造业在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区位商大于1,在内蒙古的区位商大于2;M3饮料制造业区位商除在重庆和宁夏小于1 外,其余皆大于1,四川、贵州和西藏更大于2;M4烟草制品业在广西、重庆、陕西、甘肃区位商大于1,在贵州和云南大于2;M5纺织业区位商在内蒙古和宁夏大于1;M6造纸及纸制品业在广西、四川和宁夏区位商大于1。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方面,除重庆、四川、西藏外各省皆有集聚趋势,如2001年和2010年内蒙古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皆大于1,而M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 医药制造业和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区位商从2001年的小于1上升至2010年的大于1;广西M9医药制造业、M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2001年和2010年区位商皆大于1,而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也从原本的小于1变为大于1;贵州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1 年和2010 年区位商皆大于1,且M8、M9、M11、M12 区位商皆处于上升趋势;云南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在2001年和2010年皆大于1,且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区位商上升至大于1,M13的区位商也在上升;陕西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M9 医药制造业区位商2001 年和2010年皆大于1,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已大于1且正在上升;甘肃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1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1年和2010年区位商大于1,且M12区位商处上升状态;青海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2001年和2010年大于1,且M8区位商2010年已大于2;宁夏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在2001年和2010年皆大于1,且M8和M13区位商已大于2;新疆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始终大于1,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0化学纤维制造业区位商至2010年也升至显著状态,其中M7、M10区位商更大于2。在重庆和四川,这些产业的分工程度正在减弱,比如,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0 化学纤维制造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区位商正下降或保持稳定;西藏由于制造业门类还很不齐全,除M9医药制造业和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外其他相关产业区位商皆不显著。由于污染较高、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在该地区集聚,导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此处逃离,比如,陕西、宁夏等地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M2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区位商正在显著下降。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上海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制造业内部结构的逐层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从产业结构上看,上海目前的产业结构演进倾向于发展第三产业,所以第二产业成为上海对外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工业是上海第二产业的主体,并且其分工地位日渐下降,是对外转移的主力。从制造业内部结构上看,上海的机械制造业正在集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尤为突出,无有外力影响很难对外转移,所以转移的主体是其他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上看,西部地区主要有三种产业结构。其中属于第二类产业结构的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和宁夏第二产业正逐渐发展成熟,有较好的承接基础;属于第三类产业结构的广西、西藏和新疆第二产业发展已经起步,表现出良好的上升倾向,承接条件次优;属于第四类产业结构的贵州、云南和甘肃则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倾向不利于发展第二产业,从而不适合承接产业转移。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内蒙古工业比之建筑业分工优势更明显,适合承接工业转移;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建筑业比工业分工优势更明显,但已处于下降趋势,承接条件次优;西藏、云南、宁夏三省建筑业分工倾向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承接工业转移,其中以西藏最不适合。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在西部地区总体发展良好,呈集聚趋势;机械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分布较少,发展势头走弱;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等高污染、高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呈集聚趋势。其中,重庆和四川污染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转移倾向正在增强,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吸引力正在增大;西藏由于缺乏制造业基础而难以提供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基本条件,其分工倾向发展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建筑业更相关;其余省市的区域分工正走向发展污染和资源依赖型工业之路,并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产生排斥。
综上所述,上海由于区域分工倾向,转移传统非机械制造业的动力较足;西部地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从区域分工上来说,引力最强的是重庆、四川两地,其次是内蒙古,广西、陕西、青海、新疆,宁夏、甘肃、贵州、云南稍差,其中以西藏最为微弱。所以,上海未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更有可能是转向重庆、四川和内蒙古三省。
参考文献
[1]刘秉镰,胡玉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识别与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15):82-85.
[2]俞毅. GDP 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门限——对中国传统产业省际转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57-65.
[3]万永坤.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04-108.
4]龚晓菊,刘祥东.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2(04):89-94.
[5]罗哲,邓生菊,关兵.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与规模测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2(06):90-94.
[6]叶茂升,肖德.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解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