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二者整合的先决条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大学生学会站在的立场,运用理论中的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4]。它的具体要求是要立足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大学生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拥有较深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史学基础,拥有较高程度的哲学思辨,对社会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艺术特长,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大学生良好性格的修养、良好人格的培养,健康人品的滋养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使大学生自身可以生产潜在的文化产品,对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文化影响,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输送正能量。可见,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共同的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应对社会转型期各种消极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因此二者具备整合的现实条件。
(二)教育内容的相辅相成性是二者整合的逻辑依据
文化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美学等相关知识通过逻辑阐述对大学生的一种灌输,而更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根源,以及社会和价值理念对大学生内心的影响。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传递给大学生,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气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里有大量的人性、道德、审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内容,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问题,这些内容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观”问题,二者共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的形成。同时,立足我国的国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以理论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总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虽各有侧重,但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点上是相辅相成的。
(三)教育形式和方法的互补性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都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都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二者在深入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门学科以后更加注重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引导和促成学生系统掌握和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教育方法更强调系统教育理论的教授,在大多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辅助的教育方式。文化素质教育为了让大学生汲取更多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思想精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教学场景更加开放,不局限于课堂,其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和容易接受并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通过营造生动丰富和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启迪大学生智慧,激发大学生灵感,引导大学生思考,活跃大学生思维。那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二者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取长补短。此外,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均可以运用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主题,以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
(一)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素质教育,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基本教育观,也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此,高校中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文化课或“两课”教师、辅导员的责任,二是认为只要开设一些公选课就达到了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实际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必须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环节,并依靠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最好体现。因此,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全体教师都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自身的责任并努力承担起这一重任。
(二)校内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的整合
1.改革和优化高校内部相关教育机构及人员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应包括制订教育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设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效果评价等。将文化素质教育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在所有的课堂上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师、文化素质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2.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集中体现在日常的思维角度、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生活态度等细节上,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的能力越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就越好、越完善,因此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根据对东北林业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6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效果由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越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就越快、越明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三)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整合
1.将政治理论融入到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中大学里经过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文化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土壤。大学各类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内容丰富,各类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将政治理论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东北林业大学将政治学习活动和主题推进式教育实践融入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新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总结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了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根据对东北林业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两课”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教育,不喜欢老师空洞的说教。但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及考试形式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音乐、影视、小品、相声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艺术素养、科学素质、文化品位等文化素质。
(四)教育内容的整合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以共同兴趣爱好、共同价值观形成了大学社团,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进行自我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网络。
一、社团活动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1.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进行心理互动的重要平台
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从高中相对比较封闭的自我管理向半社会化的开放的自我管理的过渡。因此就需要有相应的心理互动平台为其提供互动的关系和平台。这种平台提供是进行朋辈互助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重要途径。高校社团开放的心理互助平台具有发散性的特征。这种发散是从一个心理节点到关系复杂的心理网络的过程。这种发散性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管理提供相对开放的管理,不但可以从一个心理平衡转化为另一种心理的平衡,还有利于形成不断进行群体心理更新的和不断进行群体心理调适的自我更新机制。但是这种求助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因此就需要相关的高校社团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引导。
2.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大学生群体形成的重要机制
高校大学生心理互动包括了群体心理互动和个体心理互动,因此,存在着群体心理行为和个体心理心理行为。群体心理行为需要相应的群体互动平台,而高校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刚好为大学生群体心理互动提供了平台,这种平台是以相关的管理机制作为管理保障的,这种保障是由高校管理者作为社团中大学生心理互动的关键的引导者,并将高校社团的管理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的重要内容,保障了高校社团活动目标的正确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社团能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心理互动的救助,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朋辈互助机制形成的重要保障。
群体心理行为的互动为高校大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行为互动做了准备。个体心理行为互动需要相关的群体心理行为作为依据,并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心理趋向中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和完善。高校社团活动中的人际互动和群体形成,有利于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这种形成机制是对高校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导向。当然个体心理行为和群体心理行为之间相互的互动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这种互动都可以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这个载体中实现。
3.高校社团学生活动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学生进行素质工程提升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对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有效的实践和继承,希望通过高校大学中的社团活动向高校大学生进行传递。学生在这种传递和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自我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是在社团活动多维的关系和价值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具有较广泛的内涵,例如基本的技能、性格形成、价值取向、社交技能、专业技能等等都是属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除此之外素质教育需要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依托。专业技能或者价值取向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等进行相关的传授,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有课程的教育,也需要有进行实践的平台和渠道来践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同时通过实践来内化为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心理行为特征。这种可以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得到实现,同时由于这种互动是多方的关系互动,因此这种心理健康互动关系具有参照的特征。大学生可以在群体心理健康互动过程中通过与朋辈之间的关系参照对自己的心理行为逻辑进行修正,得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特征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具有客观的心理价值和意义。
二、我国高校依托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
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社团与高校素质教育之间的内涵分离、高校素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反应,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高校社团活动的表现形式产生反感等。首先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缺乏素质教育内涵的指导。高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形式和素质教育的表象,而忽视了内涵与活动之间的有效结合,以至于出现了素质教育内涵只是空头上谈的缺乏有效的实践,同时高校学生的社团活动缺乏有效的内涵建设和素质内涵融合,使得在活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只是一味的表现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行为,而忽视了其真正具有价值意义的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这种品牌和内涵建设需要有学生的心理的相心力,这种相心力的培养和维护需要有相关的心理教育作为基本保障的,而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管理者将心理健康作为单一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从学生社团活动中分离出来了,这种分离导致了学生社团中由于群体之间的关系互动变得单一,学生之间的心理变成只是单一的工作交流,缺乏有效的心理互动和心理参照,以至于朋辈之间的心理互动只是空谈。
2.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活动组织和举办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度和群体参与性,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缺乏科学的设计,这种设计也忽视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基本的功能要求。首先表现为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活动、组织活动和进行活动的效果反馈。社团活动往往会出现活动搞得很热烈,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对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缺乏有效的合理的内容融入。因此需要关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融合问题。其次由于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群体的认知度,高校学生活动社团往往会选择学生普遍认为的价值理念和活动形式作为其进行活动的主要内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具有向上的积极的价值导向,而是一味的从众和趋同。其次高校学生社团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需要有学校社团管理部门进行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的设计来具体完善。
3.高校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设计之间缺乏管理和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这种融合机制缺乏主要表现为内涵之间的缺乏融合,管理模式之间缺乏融和,运行实践之间缺乏协调。首先是两者之间的内涵之间的融合问题。高校管理者由于过分将管理职能进行了细分,使得社团管理与心理教育进行的分工和职权分离,这种分离不利于两者之间的内涵和价值导向的融合。同时由于分工和职权分离,出现了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协调问题。在管理的实践中由于部门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封闭,价值融合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团活动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价值的迎合忽视了各种功能之间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学校管理者虽然进行了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但是在分工过程中缺乏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设计,使得在实行过程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高校需要根据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具体实践要求进行制度设计和管理模式选择,并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心理健康的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管理反馈的有效控制来提高高校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高校管理者需要认识两者之间融合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者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和融合。首先,需要理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内涵的相关性。因为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统一要求,因此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机的配合和共同价值的确定和管理模式的选择。需要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强化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和社团活动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管理过程中不断向教育的各个部门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融合要求。形成相关的教育理念框架,在制定学生的教学素质培养计划和目标时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社团活动的导向过程中需要强化其心理教育的职能,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社团活动的目标和形式强化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
2.制定社团活动形式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制度设计首先要考虑社团活动的活动计划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计划之间的关系。通过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专业研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形成统一的相关的管理目标,并将其从管理理念和抽象的管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管理实践。通过对高校中课程设计和活动模式的选择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计划的实践要求,并通过教师和管理层的实践来强化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其次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社团和教学在心理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种制度需要在高校总的制度框架下对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同时将社团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中脱离出来并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管理目标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实际。这种制度需要在各个部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各个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使其更具有实施的基础。
3.成立相关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
这种依据高校社团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构建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能对高校的心理健康进行时时的监控和效果评估。因此,在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发挥有效的评估和有效的控制两个职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关键问题在于健康指标的设定和健康指标的有效测评。这种指标的设定需要在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管理实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控,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特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要求和可操作选择符合测评要求的监控指标,同时需要在测评过程中分析其测评的信度和效度,保证测评的有效性。其次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其包括了社团管理前的目标的控制,社团实践过程中的偏向控制和社团实践过程后的效果控制。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管理与目标之间的偏向,同时也要及时将控制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管理,以利于在第二轮的社团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目标的改进和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2]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教育内容改革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教育趋势下,教育部门对此内容进行了广泛性的讨论与分析,很多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的地方,鉴于此,人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今后的未来发展趋势。大学生体育课程的素质教育渗透也属于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体育课程的素质教育改革不仅能够造就大学生的健康体魄,还能够造就大学生的美好心灵,这种体育素质教育的落实能够进一步将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改进,以此来推进大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
1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其目标要求
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其目标要求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1.1素质的内涵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后天的教育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1]。素质教育是在遗传、环境以及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对大学生现有的水平与可能发展的潜力做出必要的准确判断,并充分发挥教师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1.2素质教育目标要求
素质教育主要特征有全体性、全面性以及自主性,这3个特征表现的越加明显,其素质教育达到的效果就更加具有优势,结合到体育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首先,全体性,将体育素质教育完整地渗透到课程中,就必须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感受到学习与锻炼的双重魅力,每个学生在进行课程的推进中,都能在体育实践中进行自己目标的展现,并在体育课堂下得到成功的乐趣。其次,全面性的展现,这项内容的展现就要求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有全面性的发展,这种全面性发展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进行技能与体能的双重发展,还需要对锻炼的原理进行理解以及感情上的融合。最后,自主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阶段,就应该将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激发,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环境下进行知识的掌握,以此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2]。
2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想要将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进行改进,就应该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按照问题的内容进行细节表述,以此来保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针对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
由于大学生刚刚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走出来,很多学生还是认为他们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好文化课程,体育锻炼会影响到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自己在不锻炼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应付大学生活中的体育学习与考试,在加上现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长期都埋头于书籍中,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造成了现阶段大学生体育意识淡薄,体育能力差的问题出现。
2.2怕难、怕脏、怕苦、怕累
从大学生现阶段的体育课程上课情况进行分析,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贪图安逸、舒适,不愿意尝试一些新的技术动作,更不愿意有汗流浃背的感觉。这种问题的产生充分展现了学生具有怕难、怕脏、怕苦、怕累等思想,上体育课程的现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学生们的日常活动了[3]。
2.3缺乏竞争意识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就是那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以及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的专属内容,与自己无关,有时候老师、学生会动员大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总是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该类学生失去竞争意识以及自我锻炼的机会。
2.4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有明显的下降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是一项十分突出的问题,在加上个别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并且受不住现有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冲击,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已经出现的转业情况,并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第二职业身上,体育教育变成了应付学生日常活动的事情,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不可逆转的阻碍[4]。
2.5体育经费有限,活动场地少
教育部门的行政拨款都是对学校正常体育教学以及传统竞赛活动的要求进行考量的,但是这种经费考量根本没有办法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进行改进,再加上学校的招生人数日渐增多,学校原本的体育场所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要求,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
3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内容改革
针对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改革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端正大学生的教育思想,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校体育工作体系
就现阶段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说,其心肺功能、身体素质在趋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同现有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是一项十分不符合常理的现象,该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相关教育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对该问题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应该端正大学生的教育思想,从之前只是关注竞赛的结果变成现在的教学过程,重视个体差异。因此,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将相关素质教育的文件进行讨论,将工作的关键点放在学生身上,保证体育教育能够有比较全面的体育工作体系模式[5]。
3.2建立比较高素质高校体育教师团队
学校的领导应该在大学生体育素质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团队进行思想改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升体育教师的待遇,使得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大学校园里的工作优势。
3.3改变体育课程的体系模式
在体育课程的体系改革中,应该建立起与学生兴趣、爱好相适应的体育课程体系内容,按照设计要的内容,教师不断地转变自身的角色,将学生变成课程的主体。由于应试教育的模式深入人心,学生的兴趣爱好都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压制,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身体健康。所以,应该在教学目标下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进行多样性的展现,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该基础上保证学生的个性能够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3.4建立与教学体系相结合的课外活动体系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就要求体育工作者在对体育课程加强宣传,在这样宣传的同时,让大学生能够明白身体强壮的优势。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大学生在课外之余还参加了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大学校园就可以以这种内容为契机,建立与教学体系相结合的健身俱乐部,使得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之外还有实践的健身知识提升,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改革是一项长远且细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应该由相关的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进行实践分析,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更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勇.基于“自治”理念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与项目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吴谋林.苏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吴践析.论高校体育改革更应强化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7-188.
[4]曾吉,黄勇前,鄢明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1):106-108.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文素质;师德师风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而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人文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历来效果不佳,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由就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的欠缺。因此,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革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1.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互为表里,互贯通、相互渗透、基本相融的。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以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涵盖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门类。从目标上看,两者基本一致。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践行等诸多形式内化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2.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应有之义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其是重要时事评论舞台,是向大学生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前沿阵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造人,是促进人本身和谐、稳定的发展,也是实现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目标中,明确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不能简单的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撕裂开来,把形势与政策课当成政策宣讲课来开设。只有确立和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的理念创新,使课程的成为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以学生为本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典范。
二、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成因
当前,从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来看,整体是积极向上的,符合时展潮流的,但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也发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大学生自身人文素养欠缺
当今,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存在的人文素质问题更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文精神的欠缺。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过程中形成,贯穿在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当今的大学生,由于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不够,自省教育缺少,不少学生存在道德困惑,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知行脱节现象严重存在。”
第二,责任感不强。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更应如此,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但是,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些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追求,缺乏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等。
第三,心理承受力较弱。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没有受过挫折。大学生活,需要他们独立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物。由于缺乏挫折教育和实践,面对困境时常常是惊慌失措,自我调控能力较弱。独立学院学生大都经历高考失利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更弱。有限的承受能力极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不利于融入社会生活。
2.思想政治教师师德师风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的高低是内在因素,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是受思想政治教师的师德师风制约的。教师是高校开展人文教育执行者。教师的师德师风不高以及教学理念的滞后制约了人文素质的教育效果。第一,教师人文精神有所欠缺。部分教师在岗位意识、主动沟通方面缺乏认识。有些教师不能用辩正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第二,教师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现代社会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意识较强,但思想政治教师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仍然不高,课堂授课缺乏对学生必要的人文关怀,成为了制约素质教育在大学推行的瓶颈所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有所偏颇
人的价值具有丰富内涵,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满足;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有人的个体价值充分实现、人的自我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才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以把更多的个体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上,既要注重促进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又要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事实上,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大多数只注重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了大学生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诉求,这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的根本原因。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授课内容以时事为载体,进行客观说明在前,国家政策宣传在后,课程内容被较重赋予政治、经济等功能的,而忽视或者缺少相应的人文素质的熏陶。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
三、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需要把握各种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的,笔者以为,应从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1.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根本,提升思想政治教师人文素养
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中发挥特殊的作用,既是人文精神传播者,又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路人。第一,提高师德师风。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把人文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把人文素质内涵真正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第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师应把人文素质培养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把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教育与管理当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鲜活的、有情感的、独立个性的人,善于鼓舞学生,关心他们的发展,拓展和激发他们的潜能。
2.以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为目标,确立课程的改革方向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在课程目标定位上,改变过去的只注重引导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模式,引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既要注重促进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又要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在授课形式上,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树立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认识的情感体验。在授课方法上,注重运用人文方法。通过领悟、认知和价值判断等方法,使人文素质从主观感受中诠释出来,使其外在化、表象化,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人文素质,从外在化的人文素质中吸收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中所蕴藏的各种社会实践方法,并能灵活的用以解决社会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各方面的具体问题。
3.以社会时事为载体,加强政策宣传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正面的、强制的、不分对象的灌输方式,实施具体的、多样性的、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形势与政策课是以时事为主题的,时事选择应更加体现人性化,应在维持其政治性基础上,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进行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个社会生活。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之源。
四、结语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舞台,更离不开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授课形式和方法以及学校管理的大力支持,高校各个方面紧密配合,素质教育的实现不会太遥远。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张俊生.《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J].宿州学院学报.2010,(9):2-4.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21世纪又可以称作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素质教育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要因素,是一项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也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国家后备力量的主力军,更需具备获取并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高校的教育,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等资源优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信息素质教育简介
(一)信息素质的背景
信息素质是人有目的地认识、创造、加工、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具备的一种复合品质。“信息素质”这一名词是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则可斯基提出的,他在1974年提交给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首先使用了“信息素质”一词,提出了未来十年内在全美国实现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他把信息素质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技术及技能”。到目前为止比较认同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报告中所指出的:信息素质是指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找到、评价及有效地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是人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基本技能。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认识、观念和需求。大学生有了信息意识,在搜集与学习和研究有关的信息时就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借助,就可以在专业学习的科研能力上得以提升,获取动力。意识决定行为,这对于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是有关信息本质、特性、信息运动的规律,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原则,它包括信息资源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及图书馆应用知识,知识是展现一个人风采的标志,因此,拥有的信息知识越多,涉及的范围越广越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信息知识是一个人内涵的体现。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获取、梳理、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使用户能够准确获取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建立自己的信息资源库,对大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课程学习、专业研究、科研活动、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会对大学生学习方面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与学生应加强提升信息能力的认识。
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合理、规范使用他人的成果,遵守学术共同道德准则与规范,如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合理合法使用信息资源等。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需要开展信息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免疫力,使其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二、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普及性教育。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可以深化课堂知识,拓宽知识面,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信息素质教育还是一种终身教育,在个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信息素质教育都是不可缺的。大学生步入社会会面临许多新事物、新问题,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大学生只有掌握多种学科的信息资源才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国力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信息环境,高校必须通过信息素质的培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与信息素质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相比,首先,我国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信息素质教育是近几年的热词,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是通过高等学校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而来的,但大多数院校文献检索课由图书馆承担没有纳入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高校开课形式不一发展不平衡。中小学信息获取和利用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或纸上谈兵状态。其次,我国针对信息素质教育的投入、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上网的大学生占90%以上,但只有12%的学生表示经常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大多数人上网是进行收发邮件和聊天、娱乐等浅层次应用。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图书馆获取信息时的途径原始,手段单一,技能不足,而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求易、应急、实用,信息的获取存在着明显的功利色彩。另外,资源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大多数学生不懂得如何使用百科全书、年鉴等通用性检索工具,对图书馆拥有的数据库不会使用。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已迫在眉睫。
(三)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1.资源优势
高校在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它收藏着数量丰富的各类文献信息,专业性强,学术信息含量大。在馆藏建设上包括实体馆藏也包括虚拟馆藏,为老师同学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