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范文第1篇

根据新课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我将区域地理复习的导学案设计分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基础部分的复习、利用主干知识探究和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反馈练习和总结反思几个环节。现结合南亚地区的学习具体阐述。

一、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设计

在新课程中目标的设计需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知识模块的使用,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目的地,还要明白怎么达到目的的,并要注意目标达成的可测性。具体到区域地理学习中,目标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明确通过什么手段熟练把握区域主要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提高区域定位的能力;对于问题的探究,学生需要明确所运用的知识、所使用的技能和所达到的程度。

南亚地区学习目标的设定:

1.通过填图练习,能结合地图描述南亚主要半岛、岛屿和其他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印度半岛的地形特征。

2.能够结合地图描述印度工业区的空间分布,能够利用区位因素理论去解释工业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

3.能够利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释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二、导学案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

这一块有的导学案上更多的是以学习重点和难点来呈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多的是针对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案在呈现相关的重难点基础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形成地理学习的方法,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南亚地区学习方法建议:

1.重视填图练习,画经纬线时,注意经纬线与所填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用铅笔填)。

2.在分析恒河三角洲的洪涝灾害时,注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3.注意原料因素在学习印度工业分布当中的应用。

4.全心投入,体验点滴的成功,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三、学习过程的设计

区域地理在高中的复习中分为基础部分的自学和能力部分的探究两个知识块。

(一)基础部分学习过程设计

基础部分分为填图训练和区域要素的基础学习。填图训练中必须是空白的图,而且没有经纬网,要求学生能在空白图上填充基本的地形区,并画出该区域重要的经纬线。在区域要素的学习中,通过表格或者文字的设计将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条理化,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能对零碎的要素特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南亚地区基础部分学案设计:

1.填图练习:在图中填充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斯里兰卡岛;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东高止山、西高止山;在图中填充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画出70°E、80°E、90°E、30°N、北回归线、10°N。

2.区域要素特征。

①自然要素特征。

②人文要素特征(印度)。

人口: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类型及特征,说出印度人口迁移特征并解释原因。

农业: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及其分布,说出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资源: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主要的铁矿、锰矿和能源矿产的类型及其分布。

工业和城市:结合印度资源分布说出印度主要的传统工业的类型、分布的地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结合地图说出印度新兴工业的分布及典型城市。

(二)区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看,区域地理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区域自然要素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特征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分析区域农业和工业的分布以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区域城市化的特征以及影响。

从世界主要的地理分区和中国地区来说,上述的主干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学习思路上的相似性和具体区域的差异性。从高考重点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的角度考虑,在各个分区导学案的设计上应该重点注重区域问题分析方法的培养。

结合南亚地区的具体特征,我分别设计了两个问题重点讨论。

问题一:印度工业。

1.加尔各答成为印度钢铁工业中心和麻纺织工业中心的原因。

2.孟买成为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原因。

问题二: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的原因。

利用自然地理的整体性理论,并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解释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的自然原因。

提示:区域自然地理包括哪些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反馈练习和课后反思的设计

反馈练习与导学案开始的目标要一致,这样可测试目标的达成度。练习的选取注意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的比例,可适当增加主观题,强调区域综合性的考察。

总结反思往往放在导学案设计的最后,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和呈现针对自己的重点和难点。

南亚地区课后反思的设计:

1.我的知识框图。

2.我的难点和疑点。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

结合教学实践,我发现初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课前很少提前预习,课堂上坐姿不端,精力不集中,不自觉地游离在课堂之外,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积极思考,不积极发言,不做甚至不会做笔记,课后作业也不能认真、及时完成。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改变这些恶习,任其发展,则不但近期难以取得好成绩,将来一旦踏入社会,也得为自己的惰性买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养成教育关系着学生的成绩,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地理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地理课堂应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1.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前应该把上课所要用的《地理教材》、《地图册》、《地理填充图册》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不应在课堂上要用时才去找。

2.课前两分钟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的习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大多和下节课有联系,课前应该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如有遗漏应及时、快速复习。

3.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听课。地理课上不仅要倾听老师讲课,而且要倾听同学发言。遇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老师和学生的意见,记住要点,从而慢慢地掌握听的方法,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实现 “会听”的目标。

4.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主动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初中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多是因为上课不够专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害羞,或者怕丢面子,不敢回答。教师应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于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则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一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课后先复习,再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新课学完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巩固,掌握知识要点,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写完后,要总结下题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漏补缺。

6.形成阶段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留有一定时间,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在大脑中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地理课堂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有意识地锻炼。习惯的培养不是单靠说教就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可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行动指导,告诉学生该怎样做。开始时注意求稳、求慢,以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

2.多次的重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靠严格的训练,在训练中重要的是举一反三。通过反复抓,抓反复,学生好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慢慢靠惯性运转,习惯逐渐养成。

3.一月培养一个好习惯。要想有一个好的习惯,就要集中于改变相对应的坏习惯。如果想一次改掉多个坏习惯,则势必会分散学生的精力,难以达到目的,并有可能使学生因此而放弃。

4.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最需要的、最考验人的就是教师的耐心,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再来,决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个艰难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5.要严而有爱。无数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严师出高徒,但严格的同时还要充满爱意。课堂上,想着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喜怒哀乐,想着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好,对学生充满爱意,学生就容易接受,有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学生就会厌练。

2.正确与学生交往。(1)将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2)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3)增加提问的覆盖面,让学生适度紧张。(4)作业堂堂清,通过展览激发荣誉感。(5)做好课堂过程性评价记录,赏识学生的每一滴成功。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习惯养成。

3.适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置身于地理教学情境中积极对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反馈进行教学反思,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思所难。在不断反思中积累经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坚持高中部以实现我校第二个十年规划为行动目标,进一步推进“四环节”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落实为出发点,注重地理学科建设,搭建好地理学科教师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为核心,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地理学科成为学生的优势学科。学习理论、引领方向,创造典型教学案例、促进日常地理教学改革,及时反思交流、认真总结积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学生经过保送班分班考试后,学生分化较大,部分同学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较高,不仅能消化吸收课堂内容,还主动找课外内容加宽加深;但也有部分同学感到学习困难较大;有少部分同学受影响较大,落下了不少课程,基础明显偏弱,学习习惯较差,信心不足。

三、工作目标:

1.团队建设目标

12年级地理组虽然人数不多,但每位教师素质高,学习热情高,研究气氛浓,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打造一支具有严谨、敬业、爱生、负责的教风的教学组团队。

2.教学目标

本学期争取完成二轮复习,三轮复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答题思路、方法,研究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个别辅导。

3.教研目标

做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坚持每周集体备课,轮流主讲,让每一次备课有实效。组织好周测、阶段考试试卷的命题工作。每学期每人上一次公开课。

四、工作措施和方法:

1.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取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研读课标和2018年高考大纲,准确把握高考的动态和发展方向,为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力争在区域复习中取的较好成绩。

2.四环节课堂教学:抓好四环节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的学情,针对各班学生情况,认真设置项目,组织好学生课堂活动,做好教师评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讲究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后认真做好总结、反思,交流,改进教学,及时检验。

3.教学常规工作:备课组坚持每周活动1次,时间是每周一上午,地点在四楼文综教研室。讲求活动实效,认真备好学生,教材,大纲,课标等各项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教师在方向一致、内容统一的前提下,可根据班级实际和个人教学特长,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的、灵活的处理,既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又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规范作业要求,提高作业质量。组内要统一、精选作业内容,严格控制作业量,并做到分不同层次教学班提出不同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按照科学、人文选择倾向,切实引领好相关学科的学习。全体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并及时进行反馈,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倾听学生对作业的意见和建议,教学组或班级要定期进行作业的检查活动和优秀作业的展评活动,促进学生作业、训练、答题的规范。没有作业的规范控制,就没有真正的自主学习,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根据年级计划,本学期每周四晚自习为地理限时训练时间,组织好“周测”和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阅卷及试卷讲评工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并且要注意习题的讲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不同试题间的关系,将各类习题和知识板块进行归纳、归类总结,形成知识网络,以方便学生掌握,并有利于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应用。努力落实好学生试题纠错环节,督促检查学生红笔改成满分卷。精选每周的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认真实施分层教学,注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防止两极分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要注意知识的深化,为高三教学作准备。在确保尖子生的情况下,要做好补差工作。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4.教科研工作:备课组成员间相互认真听课,评课。多交流、多研讨,形成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通过听评课、专题讲座等,提高每位教师的教研能力。定期开展课堂教学总结与交流,促使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贯彻

一、问题提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强调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现在还有一大部分教师应用“注入法”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生缺乏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能深层次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一个积极生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对学科充满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哪些方面能力?

1.可以培养学生细心看书,认真审题的习惯。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精读教材,带着思考去看书,看书时,对于重要的字眼或不能理解的句子加以标记,要做到:“眼看”、“嘴读”、“手画”、“脑思”。这样才能发现问题,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重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初中生中有许多人不善于发现问题,这正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认真看书的同时,对于重点知识要加以重点关注,对于不理解的知识要多问为什么,从而锻炼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3.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学习上的问题,就会去想办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就会对旧知识加以运用,从而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自己思考,或查找资料;也可以去问同学、老师、朋友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查阅资料的能力、与人主动沟通的能力等都会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

4.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运用。因为在理解新知识的同时,也对旧知识的运用加以锻炼,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5.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现在有部分学生、家长的心态是这样的:学习成绩不好,就埋怨老师、埋怨班级、埋怨学校等外部因素。不可否认,外部因素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学生本人的习惯、性格等品质特征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性格决定命运。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尽量依靠自己去弄懂书上知识,这样的进步和提高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而不是靠外部环境因素给予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可以培养健康的心态。

三、怎样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

1.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独立自主学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得“磨刀”,而是挥舞一把“钝刀”,到处乱砍“柴”。其结果是,“柴”没砍倒,手反被弄伤了。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应从作业量上加以控制,注意题型归类训练,并加以引申,一题多解、变式训练。把学生从做题的“机器”转变为做题的“人”。目的是为了腾出时间,保证学生有时间开展自主学习。

2.指导学生开展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

(1)教会学生课前预习,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或者自学指导。引导学生把一个知识点细分化,逐步深入,各个击破,并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论、思考、对比、归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解说明。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纰漏,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在做练习或试卷时,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他为什么这样出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我应该注意些什么?这种类型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推理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亲身感受一定的启发和学习的成就感。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

(4)让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复习。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后复习,也就是在每次上课后进行复习,一般是在当天晚上进行;一类是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对整章的内容,甚至是整本书的内容做整体性的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使学生对知识能融会贯通。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锻炼新品格,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魏希和.课程整合: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2003.6.

初中地理复习课后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式复习 探究

当前,很多数学复习课是教师事先选定一本数学复习资料,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做,然后教师再讲,最后让学生自己订正.教师的“满堂灌”代替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分析.在这样的复习课中,上课的内容和解题方法都是教师呈现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能力也得不到培养.为了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积极探讨以学生为核心的合作式复习方式,力图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拓展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最大限度.

一、初中数学合作式复习教学探究

(一)理论基础

从社会互赖理论来看,合作学习的核心可以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当所有学生聚集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学习时,依靠的是大家团结的力量.团结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动力,使学生彼此互相勉励,乐意做任何促进学习小组成功的事;学生的互相帮助,努力使小组成功;学生的互相关爱,增加了组员之间的接触,使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自己达到目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学生心智差不多,他们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学习,比单独学习时有更高级的行为.

合作式教学法是一种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教学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运用多种灵活、直观的教学手段,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师生及生生之间及时交流信息,尤其是各学生之间要互相质疑、相互扶持、观点碰撞,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真正体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努力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教学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活泼、生动以及富有个性的.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听讲、主动探究、交流合作、动手实践等,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进行猜测、观察、实验、计算、推理等活动过程.

(二)实践研究

在合作式复习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促进,使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智力水平、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互补”,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共同提高.另外,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结构.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会产生认知冲突,有漏洞的地方会得以暴露,最终学生能深入地理解知识.合作式复习使学生经历反复的内心体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由此,笔者尝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式复习教学.

1.复习课前

(1)明确目标

笔者在上复习课之前,会先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并提前至少一周把下周每天的复习计划和复习要求都告知学生,让学生先明确每节复习课的学习目标,有足够的复习准备.让每个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整理知识

数学复习课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整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班里学生学习完新课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不一样的,但即使是掌握情况不理想的学生,他们对学过的知识也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课前可先让学生独立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点、能联想到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常用结论、注意点,再由合作小组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交流.待组员发言后,别的组员逐条进行对比补充、拓展,形成本组的思维导图.

(3)矫正认知

学生在梳理知识时,在每个知识点的旁边写上对应的易错题和典型题在纠错本上的页码和题号及该题的注意点,小组交流时互相补充学生独立复习时遗漏的典型错题,对摘录的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完善错题原因.例如,学生在整理易错题时,可以仔细地从书本的概念出发,提出“运用‘+’、‘-’号将整式计算的结果进行连接,用乘积的形式表现因式分解的结果”,等等.

2.复习课中

(1)系统化知识

对于复习课前小组梳理的知识,可选取一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及时评价、矫正.错误地指正,不足的地方互相补充,让学生对复习的知识点整理得井井有条.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后,组内成员快速抽问或互问知识要点,要求人人掌握.例如,在复习计算数式时,先让学生在组内分工整理出重要的知识点,如绝对值、相反数、乘法公式、运算法则、乘方、开方等,小组内成员之间对基本的概念进行提问,及时纠正,互相补充还能联想到的相关概念、公式等,最后全班交流、补充,形成知识系统.下面是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整理的一部分知识内容.

由上 可以看出,学生完全打破了教材中的内容顺序,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类比,总结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梳理知识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提升.对于那些相似、相关的知识概念,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扎实地掌握每个知识点,了解其内涵,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另外,从自我梳理到小组内梳理,再到全班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将之前分散的知识“点”都连成“线”,再组成“面”,最后结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落实基础

学生课前摘录典型题和易错题,上课时让学生一边补充梳理知识,一边补充矫正易错题.

根据事先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每节课的复习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出5道基础自测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每组做得最快的题目,请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做临时组长在组间巡视,找出同组学生中的错题,等全组完成后,组员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同学查漏补缺.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错误给出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全班限时过关,比一比哪一组成员的正确率最高.通过相关的练习,学生可及时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估.每一小组通过比一比,能更积极、主动、高效地合作竞争.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学生发自内心地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

(3)提炼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因此,数学复习课的目的不仅是将数学知识系统化,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总结和归纳数学思想方法,使其系统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班反馈时,一个组先对本组的典型题进行展示,让其他组成员进行解答并总结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优化,这样就避免了只讨论本组的问题而不过问其他组问题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不劳而获的“搭车”行为.最后全班交流经验和疑惑,教师及时评价每个组的展示和解答情况.下面是一组学生的部分整理内容.

①已知|a|=1,|b|=2,|c|=3,且a>b>c,那么a+b-c= .(分类讨论)

②若ab>0,则 |a|a+|b|b+|ab|ab 的值等于 .(分类讨论)

③有理数a、b满足a<0,b>0,且|a|>|b|,试用“<”号把a、b,-a、-b连接起来: .(数形结合)

④已知x-y=7,x+y=5,求xy的值.(解法1:利用公式变形,整体代入;解法2:利用方程组解出x,y的值)

⑤已知x2+y2=25,x+y=7,且x>y,求x-y的值.(整体思想,要检验是否满足条件)

根据前后的内容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对知识的认真梳理,提炼思想方法,并使其在解决问题时得到运用,让学生将自己之前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同组或其他同学帮忙解困,互相补充、启发、纠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有组内的小讨论,又有班级的大讨论,使学生尽量做到动脑、动手、动嘴,最大限度地培养思维、发挥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灵活掌握方法和技能,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4)提高能力

复习课的最终目的是巩固学生的旧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反复做练习题,通过指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迁移、触类旁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学习完一项内容之后,可各小组成员共同思考,对有疑问或有漏檐的知识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组员间变一变基础题,编一编易错题,翻一翻拓展题,把典型的“变题”探索出新规律写在本组的小白板上,让组内一人负责审阅,及时删除与别组相同或类似的题目,6到8分钟后全班交流,组员之间解答问题和对所编的题提出质疑.通过学生反思,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知识链接和拓展.

例如:

(1)学生由x4・x4变题为x4+x4=2x4.(区分不同的运算)

(2)学生由m6÷n3变题为(m-n)6÷(n-m)3,不仅要考虑整体思想,还要注意正确处理符号,从而探索得到(-a)2n=a2n,(-a)2n+1=-a2n+1,(a-b)2n=(b-a)2n,(a-b)2n+1=-(b-a)2n+1.

(3)学生由(-5)2=5变题为化简:x2+2x+1.(分类讨论)

笔者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拓展.

例如:由上述第(3)题化简题适时提问:

若(m-4)2=m-4,则m的取值范围是 .

有学生马上接口说:“也可以等于4-m.”

若(m-4)2=4-m,则m的取值范围是 .

由“数轴上到5的距离为2的点表示的数是 ”提升为:①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为D1,则A与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②结合数轴求|x-2|+|x+3|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 ;③满足|x+1|+|x+4|>3的x的取值范围为 .

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小组内能解决的可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进行讨论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适时的组内评价是很重要的.正能量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认真复习,从自我发现漏洞到同伴间的矫正,层层递进,逐步深化.主动合作探究会让学生在深入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完成拓展练习,有效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复习课后

课堂生成的东西很多,难做到课内外呼应,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课堂里学生的编题,课内来不及一一交流,可以把比较典型的题贴到班级栏或直接把小白板放在教室后面的展览区,鼓励学生把不同的解题方法贴或写在该题的下方,把编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对课堂中还有疑问或掌握得不够扎实的知识,组内成员可出题给其他同学练习,组长复批后再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

二、初中数学合作式复习教学的启示

(一)及时正面的小组评价是合作式复习的关键

将评价激励机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间的双向协商和选择,在教学中引入评价的动态化.例如,在整理基础理论知识、典型题以及易错题时,小组间互相打分后取平均分加到小组计分里,全班交流时能质疑或补充拓展的,小组加1或2分/次.学生发现新的规律,由大家的反馈情况联想到新的变题,小组加2或3分/次.组间抽问时答对题的组加1分/题.基础题过关时每组加1分/人,不过关的-1分/人.每天累计,每周一评,评出周优胜组;一月一评,评出月优胜组;一期一总评,评出最后的冠军,给予奖励……这些小组评价需要教师坚持关注,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一旦被学生慢慢淡忘,就很难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每个小组的评价方式应该是不同的,教师也应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改进.

(二)以组长为核心的小组建设是合作式复习的保障

从第一轮课改开始,笔者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数学教学,但当时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完全理解小组合作的本意,所以当时的小组合作注重的是形式,表面上学生讨论得十分热闹.随着不断地探索和经验的积累,小组合作由形式热闹变得真正有效.对于这届学生,笔者在学生刚入学时就把他们分成6人一组,分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举负责任的小组长,再宣传小组精神.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分工.数学组长是各小组成员的学习榜样,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能够促使组员间互相督促.和谐小组的搭建是有效合作的平台.但是对于小组活动,教师不断关注的同时,建议每周轮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合作小组,有助于培养得力的助手.

(三)反思纠错本的利用是合作式复习的强大支持

初中生一入学就准备了一个反思纠错本,要求学生把每次作业和测试中的易错题、典型题及时贴到纠错本上.反思纠错本要求每页贴一半空间,以便在不停的学习过程中把同类型的题目添加到一起.学生充分利用反思纠错本进行快速而有效的复习,这为有效开展合作式复习提供强大的支持.为预防学生平时漏记或弄丢纠错本,所以每周要对纠错本及时鼓励评价,全班定时展示,及时反馈信息.

三、初中数学合作式复习教学的反思

合作式复习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基础知识掌握得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努力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了群体优势,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在互教的过程中达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是随着学生编题的不断增加,创造出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虽然也采取了粘贴和展示等办法,但有时难以全部关注到位,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完善,以便做得更好.

[ 参 考 文 献 ]

[1]冯增俊.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