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251"新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第一个"1"指的是课前完成复习巩固旧课练习、自主预习共10分钟( 要求学生提前一天通过查阅课本、资料,完成学案课前活动区的"复习旧课练习"和"新课知识体系梳理"),第二个"1"指的是课堂上用10分钟检查互批,并引入新课,"2"指的是用20分钟"自主或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精讲点拨( 完成学案课堂活动区的"探究点"),"5"指的是课堂上用5分钟"总结当堂知识(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规律方法和知识体系),第三个1"指的是课堂上用10分钟检测巩固( 完成学案课堂活动区的"课堂检测")。"
高三一轮复习在整个高三阶段占有很高的位置,奠定了学生搏击高考的知识基 础。因此, 高三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效果与一轮复习课堂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合理的、科学的课堂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的关键,现与大家交流一种新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模式。由于高三一轮复习课的特殊性,特在1+125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高三一轮复习模式做一些改动。老师要根据单元复习任务和复习目标要求,编制复习导学案,教学模式环节如下:
1.课前准备
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有针对性、带着疑问和目标的听课,起到重要的作用,可 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1.1 解读单元学习目标。教师要有针对性、有层次地确定教学目标,并通过对目标的解读,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感到内容清晰, 层次分明。明确单元复习任务。
1.2 知识梳理,明确重难点。通过预习,让学生找出在本章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绘知识结构图, 让学生自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4 教师要认真检查预学案,以便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在课堂探究的精讲点拨环节中做针对性的点评,提高复习效率。
2.课堂重点合作探究
2.1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用案例的形式,针对在预习环节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小组内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合作的形式解决疑难问题。
2.2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预习和讨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分析。讲解和分析要做到语言简练,善于运用启发式,注重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人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中。根据老师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和方法。
3.课堂小结提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绝大部分学习任务,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要求老师从学生做的导学案中和学生合作探讨的问题 过程中发现疑难之处,作为精讲点拨或拓展的内容并进行小结提升。
3.1 需要精讲点拨的问题:① 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②学生解答不准确的问题; ③ 学生解法缺乏条理性的问题;④学生有议的问题;⑤针对易错、 易混、热点、考点需要进行强化的问题等。
3.2 需要拓展的问题:具有开发价值.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①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归类总结的系列问题,由此归纳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如" 影响类" 的问题的答题方法;② 能够由点带面、点面结合, 进而加强本学科知识前后联系或与其他学科知识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③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生活、 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课堂练习
通过经典案例,巩固重点,学生对典例的分析、交流、解答和教师对典例的 解析起到如下作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型 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包含了多种课型,如阅读课、复习课、写作课、讲评课、专题训练课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型特点与学生学习特点来优选适宜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复习课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复习课也是主要课型之一,是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还可指导与强化学生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合作交流、拓展迁移等,以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在高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如下几种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①课前任务型自主预习师生针对预习导案分析与归纳知识体系开展变式训练(或当堂练习)延伸运用,方法与知识迁移。②学生依案自学自学信息反馈师生质疑,有效点拨;分组合作与探究;师生总结归纳;提高巩固)拓展补偿。
例如高三英语情态动词复习课教学,1)提出问题:该环节主要搭建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习题引出语法项目――情态动词can 的用法,如:
① As is natural, a man as old as he be very forgetful.
A. would B. must C. can D. should
② The fire spread quickly throughout the hotel, but they escape from it.
A. are able to B. were able to
C. could D. can
而后,教师可依照学生对题目的把握程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①请说说情态动词can 的最基本用法。②猜测句型中运用can 需要注意些什么?③能够使用can的还有哪些特殊句型呢?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这一环节,学生可利用英语字典等工具书,找出所需信息。同时通过交流讨论而达成共识。3)总结归纳:先要求学生个体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共同总结归纳。4)拓展巩固:首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习题回顾相关内容。然后呈现相应练习,进一步巩固。
二、阅读课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这一课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如下模式组织教学活动:①自主探究或分组讨论。②分层阅读。③质疑解惑。④阅读赏析。⑤迁移运用。⑥泛读实践。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而灵活变动或改进上述各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Module 3 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阅读课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特点,设计如下教学活动:1)Lead―in:呈现不同天气的图片,尤其是一张大雾天气的图片,然后提出有关大雾天气的问题。这样,利用图片,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引出话题fog要求学生讨论,使其搜索已有知识结构中有关雾天的背景知识。2)Pre―Reading:要求学生略读课文,回答有关问题,例如 ① What’s the story about ?② How did Polly usually get home?等等。这样,利用阅读活动输入语言,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比如把握课文主旨与抓住细节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3)While―Reading:要求学生浏览并完成Part C1 and C2.;同时指导学生故事阅读方法与技巧,如抓住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然后找出有关信息,填写如下表格。
另外,鼓励学生根据上述表格质疑提问,并相互讨论,合作解答。例如①Where was Polly?② Did she feel afraid?等。接着教师可呈现社会上关注残疾人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通过问题,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更透彻地、更全面地开机文章内容,并渗透了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教师还可拓展延伸,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而后总结归纳本课内容,呼吁与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尊重残疾人,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应心存感激,学好本领,回报社会。
所谓“351”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围绕讲评课、复习课和新授课三种课型,以课堂教学中实际操作“三步五环一评价”为主体、以“三原则五要求一目标”为支撑、以小组合作教学中的“三功能五方式一实现”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1.主体部分:课堂教学中实际操作的“三步五环一评价”
三步,指备课的三个步骤,即内容准备―目标设定―过程设计;五环,体现的是上课的五个环节;一评价,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的评价体系(见图1)。
(1)三步:
内容准备:根据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的不同定位准备相应的学习内容,如教材内容、习题讲评内容、专题复习内容等。任何学习的内容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选择和突出,一个重要的参考就是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需求,此环节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目标设定: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和发展的。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备课中确定的专题或课时目标必须结合学情和学习内容定位具体的学习方向,即目标设定环节主要解决“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过程设计:根据不同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五个环节的设计既来源于教学实践又应用于教学实践。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每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发挥多元评价功能。在规范的教学流程的示范引导下,教师能很快地教有所据,使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主要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2)五环:指三种课型分别对应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即教与学的基本课堂教学流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三种课型五环节的设计体现的理念是“先学后教”,五环节的设计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见表1)。
(3)一评价:指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的评价体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堂有效性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有序开展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2.支撑部分:三原则五要求一目标
(1)三原则:教学原则是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教学各方面和教学过程始终。为此,构建三种课型基本原则,为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型结构特点提供依据。
(2)五要求:每种课型在教师授课方面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帮助教师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3)一目标:每种课型教师要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学生哪些思维上的盲点?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上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每种课型目标设定使教师在每种课型流程的设计中方向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见表2)。
3.载体部分:小组合作教学中的“三功能五方式一实现”
(1)三功能: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承载三种功能,即探究解决问题功能、总结拓展功能和检测落实功能。这三种功能在不同的课型中可以灵活应用。
(2)五方式:小组合作中所有的任务目标都是通过组员间沟通交流来实现的。这种交流建构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之上,并且在一种开放、有序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如图2所示)。
(3)一实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351”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51”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采取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方式,遵循构建、实践、再构建的思路,创造性地雕琢打磨课堂教学的各个细枝末节,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反复推敲,稳步构建。
1.以点突破,典型带动
讲评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课型,数理化学科尤为突出。因此,我们选择以讲评课为构建突破点。
2012年10月,学部的两位教师在阶梯教室进行的两节公开课拉开了构建讲评课模式的序幕。课后,我们针对公开课中暴露出来的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参与不够、课堂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展开了研讨。通过组内研讨、组间研讨等形式最后达成共识,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并确定了上好讲评课三个基本步骤,细化了讲评课各环节的流程。
随后,“351”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完善自数理化学科铺展起来:三门学科的主讲教师深入备课,上课时全组教师随堂听课,课后再反复磨课,逐步完善教学模式。通过反复实践验证,对五个环节的流程和时间分配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形成了讲评课指导意见稿。伴随着“351”讲评课教学模式在理科组的全面推开,其他学科各备课组也开始研究本学科特点,加入了教学实验的改革热潮。
2.拓展课型,全面推进
在“351”讲评课模式进行了一段时间后,12月中旬开始“351”复习课模式构建的准备工作。如果说讲评课的构建经历的是从实践摸索到形成完整结构的过程,复习课的构建则是先针对各自学科特点构建基本的框架体系,再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验证完善。
例如,历史、政治等学科复习课导学案经历了3~4次的改动,基本成型后再应用到期末的复习备考中,效果显著。尤其复习课的体系构建环节,让学生对即将复习的内容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和把握,带给学生全新的思维方式冲击。
在全体教师参与的同时,还成立以年轻教师为主的“351”核心团队,建立了QQ群,经常开展研讨活动,以此促进教学模式的构建,同时引领年轻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3.且思且行,臻于至善
在“351”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且行且思、且行且悟、且悟且进。 2013年1月,9个备课组开展了构建“351”教学模式论坛活动。数学组《问题是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合作学习课堂――关于讲评课模式的感悟和认识》、化学组《习题讲评课的探讨与困惑》、政治组《学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地理组《目标导学》等,都从不同侧面对“351”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也都谈到了在探索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及思考。
创新源于思索。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教与学的基本课堂教学架构,主要包括教与学的时间分配、师生与生生互动的方式等。结构决定性质,教与学的结构不同,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功能不同。经过反复思考与讨论,我们决定在“351”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框架基础上构建支架结构和教学活动实施的载体,即“351”课堂教学模式每种课型遵循的“三原则五要求一目标”以及小组合作教学中体现的“三功能五方式一实现”。支架结构和载体部分的构建在规范教师课堂流程的同时,更加凸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解决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即解决问题的方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成为“351”课堂教学模式的灵魂。
2013年3月,学部召开了“351”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会上,我们主要针对实施了近一个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通过课堂观察及期末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等。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要完善量化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在“351”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框架中,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的评价体系的构建贯穿模式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指导方案(第三版)》中,制订了详细的评价项目和积分细则,并通过采用过程性奖励和结果性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意见》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指导方案》几易其稿,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发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听评课观察量表(学生维度和教师维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量规评价表,这些表格的开发对进一步深化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3年6月,学校聘请全国教改资深专家、全国模范教师龚雄飞院长到校对学部开展的“351”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诊断活动,此次活动有效推进“351”课堂教学模式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跨越。
三、“351”课堂教学模式实效
1.教师主动探究,教学思想、行为发生转化
一线教师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一些教师不愿放弃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去探索尝试新事物。但是,“351”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理论联系实践,凝结着教师的全员智慧,并且紧密结合当前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源于实践而又几经实践检验,既有“三原则五要求一目标”提供强大支撑,又有“三功能五方式一实现”提供落实载体,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是教育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的可靠保障,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给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带来巨大变化。正如一位教师在问卷调查中反馈的那样:“‘351’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课程结构、上课流程,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开展以及在不同课型中合理运用,在调动学生学习愿望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课堂呈现出缤纷色彩。”
一、“学本式”教学模式的程序
1.主要特点
“学本式”教学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展学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都是由考试大纲决定,无论知识是否对学生地理学习有用,教师只讲考试内容,不考内容基本不讲。学生也只能按照教师安排的内容进行学习,这严重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本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独立自主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展学完成地理学习任务,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而言,不懂的问题由自己去探究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生生之间相互探讨,仍不能解决可由教师点拨指导。该教学模式使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深受学生喜爱。“学本式”教W模式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只要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教师都根据需要深入浅出讲授,并将学生学习与考试有机结合。
2.基本程序
“学本式”教学要经历复习提问、新课引入、新课教学、归纳总结等过程,其核心是新课教学。“学本式”教学模式的新课教学分为自学、互学、展学三个环节。
(1)自学。是学生根据所学习内容先独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一种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自学内容可以来源于课本,也可以由教师提供,均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确定。自学时,生生、师生之间先不交流,教室保持相对安静,学生自己认真看书或者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将重要且不懂的问题加以记录,便于提问讨论。自学是互学和展学的基础,互学和展学离不开自学。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自学所用时间一般控制在2~4分钟,把更多时间留在后面学习环节。
(2)互学。是自学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共同对自学中难以理解或者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并寻找解决办法的一种学习活动。在互学环节中,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人数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四位同学一组),每个小组选一位组长,并给每位学生分配任务。做好分工后,针对自学环节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各小组成员发表自己不同见解并做好相应记录。同时,教师到各个小组巡视,了解各小组对问题的解答情况,并对解答问题有困难的小组予以帮助。互学时,可将新旧知识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它要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把各种不同观点结合起来,最后达到解决学习问题的目的。通过互学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和集体主义精神。互学所用时间可根据问题多少和难易程度确定,一般控制在5~10分钟。
(3)展学。是自学或者互学完成后,学生将自学或者小组互学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的一种学习活动。展学时所有学生认真听讲,确定答案是否完整、正确,是否需要补充或者纠正。展示完成后,其他同学点评并说出理由。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寻求问题解答。如果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可由教师点拨引导展学内容,可以是自学内容,也可是互学内容。通常情况下,先展示自学内容,再展示互学内容,其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一位同学展示,也可以由小组所有成员一起展示;可以是部分小组某个成员展示,也可以是部分小组所有成员集体展示,不管用哪种方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体验学习活动。
3.应用要求
“学本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学、互学、展学完成地理教学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精心准备自学材料,使材料来源于学生生活,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课堂上书本的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学,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不讲或少讲。教师应让学生将难以理解或者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便于课堂及时解决。
(2)自学完成后,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要开展互学。此时,教师到各小组巡视,掌握各小组对问题的解答情况。同时,对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互学完成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答案是否正确,进行展学时,教师应有意识让答案错误或者答案不完整的小组先展示,再让其它小组纠正或者补充。为激发学生自信心,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
(4)通过自学、互学、展学还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一些争议问题,无法当堂解决,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课后探究,最后于课堂将难题弄清楚。
二、“学本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自学的应用
初一学生刚入门,学习地理普遍感到困难,加上学习负担较重,他们不愿意自觉看书。这种情况下,教师安排时间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自学书本内容,课堂上让学生自学所提供的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时间。根据学生自学内容,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有学习成就感的同时,又面临挑战,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问题设计,可将书本重要知识点呈现,做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知识点。如在学习“中国水资源”时,让学生自学回答中国水资源的现状。紧接着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得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可能无法解决,可进行互学。
2.互学的应用
学生通过自学后,若有些问题无法解决,应该让学生相互讨论,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如通过自学后,学生对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清楚,可让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比教师直接说出答案好。互学时设计的问题不能太简单或者太难,应注意问题的有效性。
3.展学的应用
展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学完成后展学;二是互学后展学。如在学习“中国水资源”时,可以对逐个问题自学,学生自学完成后,让回答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回答不完整,让其他学生补充。接着让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回答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这个问题有点难,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再让每组派代表表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弄清楚中国水资源特点后,最后是解决方案,这一问题也可先让学生自学再展学,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再互学后再展学,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单元复习课 有效性教学
初中数学中单元复习课的开展,能够系统地将每单元所学生的知识点有效梳理整合,学期结束时整体复习课的开展也就变得更方便,它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我们既要看到该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当前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单元复习课对于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在基础教学完成后,会组织单元复习,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强化学生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但在实践中,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单元复习课的开展时,更多的是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应试的要求,对于学生成绩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学生解题能力、解题方法的培训,以例题的讲解代替系统的知识复习,对于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相对不足,使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单元复习课的课时较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新课标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在单元复习课上,教师会给学生划定重点内容并进行重点讲解。整个单元复习课的过程是以教师“满堂灌”的形式开展的,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比较少,也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从而对于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受到限制,不利于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提高初中数学单元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初中数学更多地需要学生数学知识的积淀,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应用能力。在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使其更好地在数学教学整体中发挥作用。比如在几何证明中,对于一些公理、原理的复习,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梳理基础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证明和推理过程,从而更好地应用。在教学中,将这些分散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对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后面的学习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主动性原则。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并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对其归纳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复习课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种学生主动性的调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针对性原则。单元复习课教学完成基础知识的归纳复习的同时,也应该起到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作用。在开展复习课之前,教师应该完整地梳理本单元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科学设计复习课的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提高数学单元复习有效性的措施
教师应该针对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在开展单元复习时,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数学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每个单元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要看到本单元内容在本学期数学知识中的作用,并从它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出发进行知识的梳理总结,从而使学生更完整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这样一种整体性的归纳总结,能够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学习及知识的应用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该种知识的归纳概括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二)在课堂练习题目的选择上要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通过习题练习,能够使学生更好理解、应用数学知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精心选择课堂习题,使其更好地与基础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选择练习题目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使选择的题目能够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且要从综合的视角出发选择题目,使其更好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内容较综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教师给予充分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完善的情况,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数学能力。
(四)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地位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其数学知识体系。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毛飞飞.管窥初中数学复习课类型与学习任务的适配性――关于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