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教师;作用

一、前言

高中地理是中学学科教学体系中一门特殊学科,它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同时高中地理作为高考语数英加小综合(政史地一张卷)中一门重要科目,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以及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因此,学生能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三阶段的复习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在备考复习中既要巩固和深化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又要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综合思维能力。高考复习是学生发展地理思想、熟练掌握地理方法的难得的教学过程,同时地理教师的备考复习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吃透《高考考试大纲》,把握高考趋势,有的放矢

《高考考试大纲》着重强调考查考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和核心的内容;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研读《高考考试大纲》既可查漏补缺,免走弯路,省时高效,又能熟悉高考题型、题量、难度分布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近几年的地理高考中,更多偏重在能力考核方面。首先,将原来旧大纲地理十大方面的能力要求整合为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四个方面的能力,其中将原有地理基础知识要求认识记忆训练修改为调动和运用;对地理信息的认定、判断及反思的训练改为对地理信息的调动和运用。其次,强化能力考核。《高考考试大纲》更强调考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高校和社会都需要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人才,因此考试相应增加了对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能力的考查,也增加了对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核。第三,地理作为综合科目考试的其中一门,考试内容所占比例较少,故对该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就尤为重要。从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引用了课本以外不同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高考命题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没有变,不回避已考查过内容的命题思路没有改变。领会《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实质才是关键,明确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才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而且是活水。教师要想尽快适应高三的教学,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在高二教学期间就要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高考复习阶段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在除正常的上课时间外,还要在课外能挤出较多的时间来吸取营养,例如博览群书:看课本、教参、课外参考书、试题调研等。课本是高考的依据,教师必须掌握课本上所有的知识,同时更需要教师知道如何讲,有哪些方法可以讲,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如果一位教师只有一种方法教授课本里的知识点,他又怎能教好全班甚至几个班的学生呢?充分利用教参中指明了重点、难点和考点,结合课外读物和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学习理论和专业新知识、新思维、新规律,与新课改同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其次,地理教师要积极开展高考的教育教学研究,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条件。教学一线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而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于他们来说,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同样对于高三地理教师而言,对每一届复习教育案例和对每年的高考地理深入研究,列出所复习中的注意事项和知识点的明细表,以便教师自身把握好考生情况和新高考的导向,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第三,地理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分析,做反思型教师。一名优秀的高三地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不断的进行反思,进行记录,在反思和记录中成长。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看到自身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这才能成为真正的为人师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发现自己,才能够不断克服教学中的错误和不足。同时运用反思和记录的方法,通过表达、交流与其他地理教师共同分享自己在地理学习和探究中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四、注重备考方法,提高地理复习效率

1.积极创设适度备考方法。针对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等现状,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与之配合,这就需要适度复习方法。所谓“度”,就是指课堂复习要求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程度、复习的速度和训练的强度等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复习中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基本要求和能力要求,要求内容如表1。

2.强化学生学习方法和地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描述和论证的能力。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高考试题中运用了大量的地图和图表考察学生此项能力。因此在复习中,教师既要强化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又要学生必须掌握各种地理图表的分析方法,例如等值线图、统计图表、联系框图等。

表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基本要求和能力要求

3.注重高初中地理知识的整合,提高复习效果。区域综合题是地理学科考试中常见题型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分析、判断、评析和解决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某种地理现象所占的分值较大,但学生往往失分较多,学生还怕此类题型,而该地理试题难度大的原因之一是知识的跨度大,综合性强。因此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一轮系统的复习,用高中地理的原理、规律去解释初中地理的地理事实,以初中地理的区域为载体,去考查高中地理的原理、规律。在初中地理的复习中主要是加强地图及相关常识的复习,更要熟悉各大洲常见地区地图的基本特征,包括重点地区地形地貌、气候天气等特征。而在高中地理的复习中,要以高中课本的知识体系为依托,把精力投入在结合本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方面。

4.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思路。在培养学生单科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首先,教师需具备相关学科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从而在知识的交叉点着力。如讲环境和人类的对立统一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讲人口迁移时,联系历史上殖民活动;讲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中时,用生物化学进行解释说明。其次,注重综合各科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形成以综合思维为核心,并以思维的综合、全面、深刻、敏捷等为其特征,如西部开发,教师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西部开发的范围、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从实际出发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并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对西部进行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因素,西部起步较慢,开发较迟,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西部开发要吸取美国西部开发遭到大自然报复的教训,从实际出发,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和运用综合思维的能力。

总之,在高三地理备考复习过程中,通过上述几点措施,不仅有利于我们每个高中地理教师转变和更新观念,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的结构水平,紧跟地理高考方向,及时调整备考复习策略,达到与时俱进,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1.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分别对应的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同时,每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基本要求。

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应着眼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对于进行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笔者认为,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综合文科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能力的获取、教学实施及反思与发展的体验、教师专业情感与教育教学态度的养成等,为将来能够走上或适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改进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课程目标下,依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专业任课教师探索和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法、自然地理学的直观教学和读图分析法、世界通史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学政史地教学论的项目实训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的是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实训四阶段教学模式。依据初中政史地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我们分别将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论课程设计为5~6个实训项目,并将课程理论内容融入贯穿到项目实训过程当中。该模式是把项目实训过程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总结提升四大阶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项目实训任务布置。该阶段需教师组织,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项目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做背景,均有教师素质训练的侧重点,需要任课教师做相关说明。如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项目,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案的设计及教态的训练,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初中教材的内容结构,每一部分内容有什么特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符合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怎样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教学设计编写为教案,教案与教态有哪些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还要展示以往学生的模拟教学视频加以说明,之后布置该项目实训任务,发放项目实训指导书。第二阶段,实训准备。该阶段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事先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该学科初中教材、配套教学参考书及课程标准,每个学生选择好内容,依据项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和课上所学内容,利用课下时间,研读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做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小组长组织试讲、试评。第三阶段,实训展示。该阶段还是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其中一组在多媒体教室模拟教学、模拟说课或见习交流,教师全程跟随,适当评价,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依据评价标准评分,教师组织自评、互评。其他小组同时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展示,同一小组成员记录、评分,小组长组织自评、互评。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各小组项目实训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集中起来,由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总结,回放学生模拟教学录像视频或微格视频,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改进、提高。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依据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并确定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实训指导方案;第二,教师要研读初中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并经常到中学听课,研究中学相应学科的教材、教法,以便对项目实训实施指导。我们有的任课教师有中学相应学科教学经历,运用该教学模式得心应手;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实训展示进行理论提升,需要精心筛选学生展示实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要学生知道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该模式各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形式生动化,将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实训总结紧密衔接,将“全班”与“小组”“、小组”与“个体”有机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既有现场指导,又有总结提高,体现了目前倡导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并且,在中学政史地教学论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其他学科课程也依据课程的特点,设计1~2项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技能。

2.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等。2012年,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践课程课时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实习增加到480学时(14.5周),目前已形成学科课程项目实训教学、教育见习和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为四阶段,即:课程实训奠基—教育见习(包括调查)感知—综合训练强化—实习体验。对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操作过程及特点是:一是在时间安排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现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衔接性。在大二下学期配合教育学课程,安排1~2天的教育见习,初步感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大二结束后的假期,安排1周的社会调查,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内容是教育调查,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大三上学期,配合中学政史地教学论,安排2天的教育见习,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及教学评价;大三下学期,首先安排4.5周的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将教师的基本能力综合为几个大的项目,逐一训练,集中考核,考核合格,才具备实习资格。之后安排14.5周的教育实习,一般是8周的集中实习,统一组织到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其余时间学生自主分散实习,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质。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自大三上学期的教育见习始,对应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科(历史、地理、政治任选其一),依据选择该学科的人数,再分成小组,分别配备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包括教育见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集中考核、总结交流。该模式以培养学生教师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组织方法到组织形式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系主任监督,教学主任主管协调,教研室主任落实,中学政史地教学论任课教师、初中学科教师协同具体指导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设置活动课程组长(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学科组组长(由学科教学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小组推选)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活动课程的纪律、安全、活动项目的准备、练习、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工作,使各门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计划有序、高效运行。由于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督促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门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四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上,各门实践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中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书面评价与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包括教育见习报告、教育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实习参与活动的记录及教育实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探索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还关注教师专业态度、教育教学反思等的考查。

三、结语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一、海洋教育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进一步增强国家课程实施中的开放性与选择性,学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完善学校海洋教育实施方案与计划,积极探索学生海洋文化素养所需的课程设置,对国家课程相关学科,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海洋文化教育的特色发展,深入钻研国家课程教材中的有关单元和章节内容,寻求与海洋教育有关的结合点。如:语文学科对描述海洋的各种文体作品的诵读活动和写作交流展示;思想品德学科设计海洋方面的维权、环境保护等案例的评析;历史学科史上著名海战案例的起因、经过、因素、后果等分析探究;生物学科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因素的探索;地理学科海洋气候、海洋不同地貌景观特征的分析活动;音美学科以海洋为主题的戏剧、歌曲、绘画等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剪纸、贝雕等手工作品制作实践活动;体育学科以帆船运动为主题,突出帆船运动特色,做好帆船运动的普及。

为深入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潜力打造“让海洋浸润课堂”品牌,各学科结合各自教学实际有效整合海洋教育与学科课程资源,制定了“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小课题实施方案”。学校定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和优秀教学案例展评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总结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的经验做法和体会,利用集中教研活动的机会进行交流。

二、海洋教育与地方课程的整合

学校在《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地方课程教材教学中强化“用教材”的理念,加强与有关学科相关内容的整合,突出教材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注重实践学习、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师资培训,通过观看专家指导视频,专家辅导讲座,就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及特点、实施建议、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具体的课时目标,进一步了解了教材内容,为学校《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报告强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为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学校结合国防教育扎扎实实抓好海洋教育,将海洋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深刻领会“海洋强国”重大决策部署,激发学生关注海洋的热情,凝聚起学生的海洋意志,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确立科学的海洋战略。

学校将海洋环境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实到《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普及海洋知识,通过海洋环境教育,丰富同学们的海洋环保知识,树立良好的海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自然生态、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责任感,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把海洋环保知识带进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海洋环境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环保篇》校本课程。

学校依托《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设,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因素,打造学校海洋教育特色,引领学生走渔村、上渔船、访渔民,了解大海的神奇,了解渔村的风俗,探听渔民的往事,体验渔民耕海、闯海、亲海的朴素品质。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灵山湾拉网节。拉网捕鱼是胶南沿海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是承载着深厚渔家文化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在展示悠久渔俗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了传统与时尚的碰撞,让学生把感受生活、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

三、海洋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整合

学校在开设地方课程《蓝色的家园》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遵循“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实践探究――开发课程――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逐步编辑形成了《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知识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维权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战争篇》三本海洋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让海洋浸润课堂》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师就是海洋教育系列校本课程的编辑人、执教者与评价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参编教师在课程编写过程中不断地讨论、反思、修订,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在教材编写中,将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融入主题活动,突出了能力目标和技能指导的系统性,方法指导主要以温馨提示、小建议等形式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各个活动之中,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方便教师和家长的参与指导。

为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正常开展,根据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科特点,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我们灵活安排课时,注重课程与课时的整合,在确保地校课程课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海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将海洋教育校本课程授课内容分解到相关学科。

另外,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内容渗透到班会、课外实践活动及重大的节日中,做到了灵活机动、统筹安排。

四、海洋教育与综合实践的整合

我们开展以海洋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环境考察等活动,利用各种节假日或主题教育日,开展了以认识海洋、探究海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我们引领学生走渔村、上渔船、访渔民,零距离接触大海,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海洋科普知识,了解大海的神奇,探听渔民的往事,让学生把感受生活、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在亲身调查、访问、聆听中触摸家乡的真面目,感悟到爱校爱家的真情,产生了对大海、渔民、父母的亲和力,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了学习与生活的创新力。

我们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等重大节日在学生中组织《蓝色的家园》读书心得、小论文征集等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海洋剪纸、海洋绘画、海洋书法艺术作品、海洋贝壳作品创作比赛、海洋风景摄影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延伸与拓展学科教学;组织或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灵山湾拉网节、金沙滩文化节,让学生置身于海洋文化气息中更深地了解海洋、热爱海洋。通过开展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寒暑假中,各年级各学科结合蓝色海洋教育,组织开展了以“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开展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撰写海洋知识小论文、考察报告等,保证了海洋教育的连续性。

我们发挥剪纸地方特色和学校海洋特色,让海洋教育与地方剪纸有机结合,通过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陶冶心灵,美化生活。通过以海洋为题材的剪纸课程的学习,让全校学生知道剪纸的基础知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剪出了家乡的风貌,剪出了海洋未来的向往,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学校的宣传橱窗、楼道、教室布置学生的剪纸作品展览,发挥了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们组建了海洋教育兴趣小组、海洋教育文学社,招募海洋教育小记者小通讯员20余人,编辑《耕海》校报,刊登最新海洋动态和海洋新闻,介绍海洋相关的知识,介绍学校海洋教育研究成果,刊登学生海洋相关作品。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2014年4月8日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①四号文件中,五次提到“核心素养”(其中四次是“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究竟何为“核心素养”?

2002年3月,欧盟委员会在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首次用“Key Competencies(核心素养)”代替“New Basic Skills”,并指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12年)这些素质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该定义的文本至今基本没有变化。”②

我国台湾地区在2014年11月28日颁布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以“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发展的主轴,界定的“核心素养”为“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③

显然,台湾地区的“核心素养”概念是借鉴欧盟研究成果,但更加精练。区别在于台湾地区用“能力”取代了“技能”,究其原因如下。

一是欧盟核心素养的最初来源有三个:第一个是传统的“读、写、算”基本能力(Basic Skills);第二个是2000年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会议上提出的“新基本能力”(New Basic Skills);第三个来源是负责核心素养研究的工作组在前两者基础上的扩充。①但“Skills”一词在历经2003年6月、2003年11月和2006年12月三次调整后,呈递减趋势,终于在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推荐的核心素养2006年版本中消失。②

二是“ability”经常与“skill”同义,但ability的程度浅,含义又最广。任何时候如果不能决定该用“skill”还是“ability”,就用“ability”。③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同属于“大中华文化圈”,同宗同源,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也极具相似性,故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

有学者借鉴2003年已提出的“语文素养”“政治素养”和“地理素养”,结合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素养”概念: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④

首先,“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⑤“人们的感觉、知觉、情绪、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即意识”,⑥因此,广义的意识作为“思维着的精神”,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应当理解为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上位概念。

其次,历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一般说来,关于历史的记录和阐释,也称为历史”;历史也“指历史学科”。⑦所以上文的“历史素养”也可理解为“历史学科素养”,鉴于该学者的行文仍是以中学历史学科为阐释对象,且目前我国的中学教学实践,仍实行分科教学,“素养”前冠以“中学历史学科”则显得更清晰、更有针对性。

另有学者从历史学科专业的角度提出:

史学素养,具体分为时空意识、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融合意识与分层意识等六个方面。⑧

首先,“史学,亦称‘历史学’。概述史学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史学概论,研究史学本身之发展的史学史,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依据出土文物研究古代社会的考古学,以及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科技史等专门史类,均包括在史学范围之内”。⑨而中学历史课程设置无疑要根据中学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赋予其宏大的“史学”体系,难免有“载不动”之感。

其次,该学者关于“史学素养”的提法源自“中学历史学科素养”,该文之摘要即指出“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整合意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⑩此处显示其对“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表述尚未系统化。时隔一年,该学者提出其比较成熟的上述“史学素养”为“六大意识”概念表述,但仍在“史学素养”前面冠以“中学历史课程”限定语,???恰恰说明此“历史素养”即“中学历史学科素养”。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哲学范畴。就现行高中课程来看,学生接触到“哲学”课程要在高中阶段学习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必修模块之后,到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的第四个必修模块“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课的终结课程。但中学生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学习历史课程,等接触到“意识”概念时,大多数中学生都已把历史必修课程学习完,所以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归纳为“六大意识”,对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免过于抽象,甚至产生困惑。

亦有学者基于时展和课程改革大背景,着眼于史学思想与方法,揭示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在于:

培养学生基于“求真”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批判意识和包容意识,以及建立在这些意识之上的国家意识、全球意识、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①

上述学者讨论的无论是“历史素养”“史学素养”,还是“育人价值”,实际上都是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深入探讨学科培养目标,鉴于目前我国历史课程不仅在中学,还在大学里开设,近年国际上又通常将“培养目标”界定为“素养”,故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笔者认为更具针对性。

提及我国的高中课标,很容易仅想到2003年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课标”),而忽略了教育有独到发展之上海、香港、台湾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虽然这些课标在名称上与“实验课标”有所不同,但其职能却是相同的。

“实验课标”是中国大陆除上海外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现行高中历史课标,在其“前言”和“课程目标”中四次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要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溶解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中,而“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②这注定“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指导性的、总体的目标架构,可以不考虑具体性、操作性,但这对操作历史课堂的中学教师而言,无疑会有虚高而空泛,甚至无所适从的感觉。

“沪版课标”(2004试行稿),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列出三大段:③第一段强调的是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第二段强调的是能力,第三段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该课标虽然在颁布时间上晚于国家高中课标,但其“课程目标”没有沿用国家课标之“三维目标”架构,与核心素养默契地高度统一起来。

基于对国家历史课标和“沪版课标”(2004试行稿)借鉴和改进,上海市“从具体化、操作性的角度,对(课程)目标内容做了相应细化,以便于师生在历史教学中能更为有的放矢地把握与实践”④编写说明。将历史课程目标分成“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两个一级目标,而将三维目标作为二级目标概括在“实践能力”之下并逐个细化。但“历史意识”是获得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中内化于学生本体的心理品质,厘清“能力”的概念外延、将“思想意识”蕴含于三维目标实现的实践过程之中,仍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阐述中学历史学科的素养。

“港版课标”对高中(当地称中四至中六――作者注)学生提出的历史课程目标分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三个方面十五条,⑤本质上也是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规定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台版课标”则列出了五大目标和四大核心能力:①

一、目标

(一)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历史知识。

(二)培养学生具备搜集资料,探讨历史问题,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

(四)认识世界重要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尊重各种文化的开阔胸襟。

(五)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充实其生活内涵。

二、核心能力

经由历史教学,期望能培养学生具备下列核心能力:

(一)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

1.能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并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

2.能认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

(二)理解历史的能力。

1.能就历史文本,掌握其内容与历史意义。

2.能设身处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3.能从历史脉络中,理解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

(三)解释历史的能力。

1.能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解释。

2.能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评价。

3.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四)运用史料的能力。

1.能根据主题,进行史料搜集的工作。

2.能辨别史料作为解释证据的适切性。

3.能应用史料,借以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或书写自己的历史叙述。

“台版课标”的学科素养就“目标”而言,第一条是关于历史知识的要求,第二条是关于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第三至五条是关于态度的要求,巧妙地呼应了课程总纲中关于“核心素养”之知识、能力和态度要求,进而结合中国传统历史学的特点突出并归纳出四大核心能力。

综合几个版本课标关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参考学者关于“素养”与“核心素养”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②笔者试将“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

在明确“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基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试着对历史核心知识、思维能力和态度进行梳理和概括。

(一)“核心知识”

“历史是一种很客观而有系统的叙述人类在过去所有的行动的记录”;“历史的三原素――‘人’与‘时间’及‘空间’则缺一不可”;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由此可见,“核心历史知识”应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三大知识构成了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呈现的历史特征和相关研究史料;又因“哲学……是彻底了解一时代一民族的历史的必不可缺乏的知识”,“研究一时代一民族之历史而不研究其哲学,则如‘画龙不点睛’”,⑤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有什么样的史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故“核心历史知识”还应包括“史观知识”。

1.时间知识

“台版课标”突出强调“时间知识”,甚至将“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作为第一条核心能力列出;“《标准(2011年版)》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①上海高考历史科的测量目标中的第一个是“时空意识: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时期、地点;运用有关时间、空间的各项技能”,②可见,对历史时序的掌握不仅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测量的目标,掌握时间知识是学习好历史科的最基本要求。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年与20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2.空间知识

近代史学家中不乏强调空间知识于历史之重要性者:“世界上范围最大的学问莫过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了!我们人类的知识,不是概括在‘时间’‘空间’二者里头么?‘上下古今’,历史就是完整的一个时间总计,‘中外四方’,地理就是完整的一个空间统计。”③“历史与地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极端地说,说地理是造成历史的主要原因,也未尝不可”。④“历史离了地理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很显明的真理”。⑤

当代研究者亦渐趋认同地理知识之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如上文刘俊利先生关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概括由“五大意识”增加“时空意识”而成为“六大意识”;上海高考历史科的测量目标在2012年及之前,仅将“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作为“历史技能”下的一个二级目标,而在2013年及之后的测量目标中,其则与时间共同构成一个一级目标――“时空意识”。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地理知识大致包括:

(1)地图常识(古代地图的惯例,现代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地图上的方向等)。

(2)世界自然地理(大洲、大洋,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等)、世界政区等。

(3)中国的自然地理(京杭大运河贯通的五大河流、五大淡水湖、“五岳”、南方与北方等)。

(4)中国疆界的历史沿革。

(5)中国的政区。

3.人物知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人物知识”不在于能罗列出多少中外历史人物,而在于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历史上的“人”“人物”。主要包括: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有卓越的作用和影响。

(2)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导的决定要素,生产力是生产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权利和人民的利益、愿望是衡量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

4.史观知识

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史观知识”,主要包括:

(1)唯物史观的含义、诞生的标志。

(2)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的关系。

(3)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核心能力”

有学者将初高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分设,“初中阶段要训练的历史思维意识有重证据意识、历史想象力和时序性思维意识”。“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目标可以分为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①

另有学者认为,“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和历史学科能力是一致的。……对历史学科能力有很多种描述和分法,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的能力和进行历史思维与按照历史规律进行阐释的能力”。②

结合上文所述,笔者认为仅须将上文所列“台版课标”四大“核心能力”中的“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改为“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与其他三项共同构成“历史核心能力”即可。

(三)“核心态度”

“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是在塑造对待历史的态度”,③那么中学生通过“长期的历史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有哪些呢?

仔细推敲学者们对意识的界定,大致可以将其认定为“实验课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态度(或品质):对自身的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对历史或事实“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