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普通中学的教育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引起全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
注。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路者,研究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不仅对学生成长而且对班主任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
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班主任职业倦怠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活动中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动力不足、兴趣和热情下降,以致造成能力衰退和工作绩效降低。
笔者认为,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之一般教
师高。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现状为:(1)情绪低落。(2)处事的非人性化。(3)职业成就感低。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盼望早日脱离苦海。
二、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致有以下一些:(1)工作千头万绪,纷杂繁重。班主任杂事非常多,特别是一些城市学校,本该是一些后勤部门、教学处、德育处等部门干的事转嫁给了班主任,使得班主任工作非常纷杂繁重。(2)工作的时间长、强度大。据笔者了解,城市普通中学的班主任一般都是早上7:30到校检查清洁及清点学生人数,中午一般都不能回家,一直要等到学生上了晚自习后才会回家,如果自己有晚自习的话,要晚上9:00才回家,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之多。(3)班主任工作付出和回报的失衡,造成心理失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后,班主任津贴占工资的比重减少,特别是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津贴比以前少了很多,让城市普通中学的班主任们很是想不通。
三、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消解策略
(一)从班主任自身方面消解班主任职业倦怠
1.从我做起,向自己挑战,保持追求精神
要克服“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必须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有些班主任教师仅仅把当班主任视作是多挣一些钱、为了评职称而不得不当。而我们认为应把班主任工作当作安身立命的事业。职业可以应付,事业必须追求。有追求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干劲。
2.悦纳现实,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精神
很多班主任觉得“太累太苦”,毫无“潇洒”可言,是因为没有笑纳自己、笑纳他人和笑纳现实的缘故。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悦纳现实,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二)从学校、社会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等方面消解班主任职业倦怠
如何克服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消解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这个难题,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1)重视班主任工作,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地位。(2)建立班主任工作的新机制,减轻班主任工作的压力:①实行班主任轮岗制;②重点培养“副科”教师做班主任;③适当为班主任“减负”。(3)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4)改善班主任物质生活条件及提高班主任津贴。(5)改进班主任评价制度和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对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此外,全社会对教师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总之,只有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种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价值的
一、中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文化教学和技能培训都十分重视,希望能够培养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虽然主观方面是美好的愿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1.呆板的学籍管理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中职教育一直是采用普通中学义务教育的学籍管理模式,学生在中职学校必须完成3到4年的学业,在考核通过以后,才能取得毕业证参加工作。如果是普通的中学,采取全日制式的教学管理方式,是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但是,中职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学校,其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一线生产储备力量。学生毕业以后,如果不准备升入大学继续深造,那么就会到社会上从事相关的工作。所以,呆板的学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式的单调
我国职业教育的初衷是为社会培养基础性人才,满足经济不断发展对于初级人才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够充分体现这种趋势。中职学校的教学安排基本是采取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完成普通高中的教学任务以后,才开始专业技能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培训的效果,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课堂教学管理缺乏创新
中职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延续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地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并且做好课后的练习,然后通过考试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方式方面缺乏创新,不适应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尤其是技能方面教学,应试教育更是突显出强烈的不适应,是影响中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中职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我国的中职教育是脱胎于传统的普通中学教学教育的。虽然在办学方式、课程设置、办学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很多的教育理念难以摆脱普通中学教育的影响。在学籍管理、教学方式及考试制度等方面没有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办学特点,尤其是职业技能教学方面尤为明显。这是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理念方面的原因。
2.教育改革不彻底
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教育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及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制约,我国的中职教育改革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改革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很不理想。突出的问题是中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和市场不对应,难以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这在体制方面制约了中职学校的发展,造成在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三、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改革学籍制度,灵活考核方式
中职学校的学籍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采取灵活的考试制度和毕业制度是中职学校师生共同的呼声,也是教育改革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客观要求。改变以往多年教学的学籍制度,推进结业制度的开展,同时,在考核制度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引进多种考核制度。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私人定制”的理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整体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考核形式方面也需要多元化改革,针对不同的课程,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新兴传媒方式,体现考核多样性。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学生理解或者发挥空间比较大的课程,如,政治、生物、品德等课程,可以采取开卷考试或者积分考试的形式,避免出现统一命题式考试压抑学生积极性的弊病。对于那些文化课和技能课并重的课程,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可实行分开考试,综合得分的方式。纠正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偏科的现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处理好文化课和技能课的关系
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是文化课和技能课并重,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为未来的生活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课和技能课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文化课是技能课的基础,只有奠定文化方面的基础,才能够在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技能课是中职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够在毕业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人生的理想。在处理文化课和技能课的关系过程中,实行“功能分班”是比较有效的途径,能够解决文化课和技能课彼此冲突的问题。所谓的“功能分班”类似于高中的文理科。对于那些希望毕业以后,能够继续深造,最终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在教学安排方面侧重于文化教学,在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普通中学的同步教学,让这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也能够接受严格的高考训练。对于那些希望毕业以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创造价值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技能课的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能,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能手,甚至中流砥柱。
3.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实践性
关键词:普通中学;中学校园网;网络管理;校园网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内各级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校园网。校园网已经成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管理,促进教学教研,方便学校师生沟通及学校方针政策传达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校园网作为各普通中学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信息资源。
中学校园网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集成服务器、网站、OA办公平台等软硬件一体且具有交互功能的一个专用网络。家长可以通过浏览学校校园网中的网站信息,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及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现,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提供的信息资源更好的服务教学与学习。校园网也正在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并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校园网具有复杂性、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这给管理与维护校园网的带来许多麻烦和困扰。为了保证中学校园网络稳定运行,中学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1 中学校园网管理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学校园网还处于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校园网的管理还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网络建设规模小投入少,重硬件轻软件
普通中学与中职和高校不同,中学的校园场地一般比较小,比较重视基础文化教学,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迟,最重的原因是中学的财力有限,很难像高校一样用大量的、足够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大规模的校园网的建设,这就造成了中学校园网中普遍表现出规模很小和软硬件建设基础投入不到位的现象。据相关调查与报道,了解到国内大部分中学领导很少考虑把校园网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有很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规划缺少前瞻性,软件建设投入远远小于硬件建设的投入,导致软、硬件资源比例失衡。校园网从整体上只能实现互联网接入、无纸化办公、门户网站等基础,服务功能简单。同时因为缺少必要的网络管理软件,校园网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1.2 网络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技术水平有限
校园网的功能发挥取决于在网络的技术与管理的合理分配上――“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中学校园网在规模和应用需求方面与高校有很大差异,它主要是服务于文化教学。在学校校园网的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普通中学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网络管理人员经常从事多种工作,既要从事网络管理,还要从事是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其次,大多数普通中学都还没有成立独立的网络技术部门,这样造成了学校是对网络管理没有明确的部门职责与权限,网络管理人员只能是一个服务者,相当于救火员的角色疲于奔命。再次,不重视对网络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在管理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安全策略和机制,再加上缺少先进的工具手段和产品、安全技术、系统恢复和备份技术等原因,所以中学校园网难以得到切实有效地管理。
1.3 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应用水平不高
普通中学的校园网用户一般分为为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三类。其中的主要用户是教师与行政人员,他们对于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不能认识到维护校园网安全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责任与义务,片面地认为维护网络安全是学校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目前,网络病毒日益泛滥,无孔不入,它们往往通过这些用户很容易地进入到校园网络中,造成了网络或计算机的瘫痪,增加了网络管理员工作难度。其次,教师和行政人员在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水平上的不高,对网络基本知识不了解,经常在校园网使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低级错误。比如IP地址正确配置,网络中文件的共享等,这也造成中学校园网应用进展缓慢,从而影响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还有少部分用户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校园网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也很难以找到其可利用的地方,校园网成了名副其实的“网吧”,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办公与共享等功能。
1.4 网络管理缺少制度依据,管理上不规范
当前,由于普通中学领导干部对校园网不重视,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网络管理体制不健全,所以中学校园网在管理上普遍不规范,出现了没人管、不敢管、管不了的局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园网的管理作了相关的规定,但具体到某一中学而言,如果没有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与明确、在操作方面可行性不高。同时,学校领导干部只是简单地把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职责或业务划分到网络管理人员身上,没做具体职责分配,造成了网络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缺乏合法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就出现了管理人员之间对相近职责相互推诿,难以形成统一认识。尽管有的学校也制定了有关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但是仅对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做了规定,没有针对普通的师生的制定校园网的使用规范,使得学校校园网无法得到有效管理。
2 中学校园网管理的有效机制
在对中学校园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后,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或解决,形成一个可以对校园网进行管理的有效机制。
2.1 加强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任何组织机构和系统部门想要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和健康地发展,校园网也不例外。一个完整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应该包括针对网络管理人员和普通师生两方面内容。对于普通师生,可以制定《校园网络信息使用规范》、《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校园网信息流程》等规章制度。而对于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制定《系统管理员工作职责》、《网络安全管理员工作职责》、《数据库管理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同时完善网络管理部门的值班制度和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
2.2 加强网络人员技术培训
校园网想要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就需要该网络能够稳定的运行,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学校中网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关的人员培训计划。中学校园网络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网络管理人员,一类是普通用户。网络管理人员是校园网的建设和维护重要力量,学校要舍得投人资金对他们进行培养。学校可以在校内职工中挑选有相关专业的教师去参加网络建设单位的主办技术培训,也可以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网络管理水平。对于普通用户技术培训,也就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升他们对校园网络应用水平。对教师可以集中进行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鼓励他们尝试网络化教学。对于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来进行网络应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促使校园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3 加强校园网软硬件管理
在对校园网管理中,网络中硬件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如果存在任何故障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校园网络的瘫痪,给学校和全师生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硬件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网管软件对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它们的工作情况。网络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整个校园网的拓扑结构,按计划对其中的硬件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换,对服务器还要做好它们的信息备份工作。此外,为了保障每台电脑的正常工作,学校还需要备有各种零配件,以便日常维修时使用。注重硬件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软件管理,软件管理是保障校园网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软硬件及其维护不同步,会造成网络硬件设备由于缺乏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最终造成整个校园网络系统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平时要做好相关软件的定时故障检测、升级与更新,有问题及时与软件提供商取得联系,使它们凭借完善的性能能够稳定的运行。
2.4 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是网络安全。校园网络管理的目标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从而提高了师生员工利用校园网的方便性,有助于他们快速获取资料,辅助教学。为了保证普通中学校园网的安全,维持正常的网络教学活动。这些就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安全体系和适当的应急机制。同时,还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增强维护网络安全意识。此外,对于校园网络中的软、硬件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对安全防护软件要定期升级或更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置硬件防火墙,预防攻击,漏洞扫描,保护校园网中的信息资源的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校园网管理是一项巨大而又繁琐的任务, 也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到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才能更好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不仅需要学校领导干部的广泛重视和师生们的共同参与,而且还需要网络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不断地加强对新技术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找到适合本学校校园网发展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才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钟劲翔.高校校园网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9):2322-2323.
[2]陈创光.校园网管理[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04):76-87.
[3]韩塞北.新形势下校园网管理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04-105.
[4]彭明勇.中学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J].中国电子商务,2012(05):267-268.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创新模式;探析
与普通中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中专着力于把学生培养为各行各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围绕着岗位需求来展开。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数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被开设。从传统理解来看,中专数学以专业基础课的身份而存在,在教学中主要围绕着自身的定理、计算法则而进行。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与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学有所不同,从而也就未能承担起支撑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了。正因如此,进行中专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便成为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那么如何来认识这种创新呢。笔者认为,教学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教师逐渐的去适应这种新的模式。为此,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以突出支撑专业课教学为己任来展开。
一、中专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中专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面
在对数学功能的传统认识下,诸多数学教师沿袭着引出定义、例题讲解、课堂练习等步骤来进行数学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实则是在数学原理内部打圈圈,而未能与专业课程学习相联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应试的痕迹。
(二)学生学习方面
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十分重要,而在数学教学中则需要通过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训练来推动。其中,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获得仍须建立在岗位情景之中。然而,基于上述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形态,却主要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或许这在普通中学显得重要,而在中专学校来看则没能体现出数学的教学作用。
二、分析基础上的创新模式定位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数学教学内容方面
数学教材应成为数学教学的参考,而不用局限于教材的内容体例。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中专学校应在校本要求下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而创新的着眼点在于与各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目标相契合。不难理解,中专数学之所以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传统教材的内容编排上。
(二)数学教学手段方面
教学手段的创新模式定位应借助教学目的的明晰来获得,而教学目的则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且在教材内容创新的基础上便具体为专业问题意识和专业探究能力上了。可见,这两个方面的定位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也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三、定位驱动下的创新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中专数学创新模式可构建如下。
(一)多部门的协作
从以上创新模式的定位来看,在涉及到教材体例创新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其中学校管理层应起到联系各部门的职能,然后数学教研组、各专业所在部门、教务部门等应围绕着体例设计、岗位情景化等问题展开商讨。若是数学教学资源较为缺乏的中专学校,则可以在内部辅导书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二)教材体例设计
借鉴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的成果经验,可以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体例来编排数学教学内容。即根据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以一个完整的工作训练模块为项目,而其中再细分为若干个训练任务,这样一来便能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提供平台。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须对这一形式进行适应。
(三)教学手段优化
教学手段的优化不仅需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还需要一来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撑。从手段的教学方法来看,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引入其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来说,则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具体化工作岗位情景,从而形象的向学生传递数学问题与岗位之间的联系信息。
四、问题的拓展
作为推动中专数学教学模式优化来说,还应关注对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即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视频播放功能,将有效的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具体。同时,上文指出:中专数学教学构成了专业科目体系教学的逻辑起点。因此,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下,为体现专业科目间的逻辑连贯性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上述功能,以其它专业课中具体的内容为载体,进行有关的数学教学。如,物理中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通过引入这个内容来完成三角函数的教学。
由此可见,在中专数学教学环节中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就使得类似于三角函数在内的抽象内容,能够形象、生动的反映给学生。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即,由于内容相对枯燥、抽象。结果,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叠加效应就挫伤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与主动性。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小结
本文认为,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后可得,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前者主要在于教材体例的调整,后者则在于教学方法和技术的优化。同时,还需要依托学校多部门的协作来实现。
具体而言,数学教研组、各专业所在部门、教务部门等应围绕着体例设计、岗位情景化等问题展开商讨;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体例来编排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优化不仅需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还需要一来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撑。
参考文献: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福建省高考考纲总结了22个重要实验,高考对实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许多农村普通中学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对此,本人采用访谈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及思考。
一、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苏教版化学《必修1》《必修2》及《化学反应原理》中涉及很多的实验,分别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形式嵌入到教材中。课程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希望达到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的目的。但农村中学受硬件的影响,教室没有投影仪,不利于教师展示演示实验。教师做演示实验往往是前排几个同学能看清楚,后排同学基本无事可做。而学生分组实验又存在课时不够,教学任务完不成的问题。有时一个课时中有四个实验,等教师做完演示实验并让全班同学观察后,一节课也快下课了,教师只好三言两语结束课程,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留到下一节课再探讨也不现实,在高一,一周只安排两节化学课,三四天后再上课,学生早已忘记了前一节课的内容。就这样,一个课时的内容被煮成了夹生饭,效果很不好。面对这种教学实际情况,农村教师往往选择好好讲实验,学生做几道习题巩固。
另外,要准备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需要化学教师多花很多时间:要设计实验报告,要通知实验员,要交代学生注意事项,要提前预做实验以防实验药品仪器不过关导致实验不成功等等。在这个以学生为本的时代,教师要保护好学生安全,而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化学实验基础差,自制力差,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在实验药品仪器上,而根本没注意老师在讲什么,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教师感觉责任重大。同时,在这个网络时代,教师想获得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是非常容易的,相比以上学生分组实验的问题,教师更多情况下会选择自己讲实验,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
2.学生方面
通过对泉港六中初、高中部分同学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化学实验对学化学知识是有帮助的:
而且,同学们也很想去实验室做实验:
但是,同学们的实验习惯却并不好,半数同学会去预习,少数同学偶尔会预习,甚至还有同学不预习:
做实验的时候,还有一部分同学抱着“看电影”、完成任务的心态,盲目上实验课。同时,这部分同学也令实验教师担心,怕他们会出现安全事故:
3.实验员方面
学校实验员配备不足。以一周一个年级六个班级做一个分组实验来计算,仅高一高二年级,实验员一周要准备12课时的实验,加上高三有22个基础实验要完成,及老师的演示实验,工作量非常大。对实验员而言,一方面实验准备工作、整理工作,废液处理工作繁杂,另一方面学校给实验员的奖励机制不合理,干多干少一个样或差别不大,所以实验员不愿上实验课。
4.学校方面
酸、碱、酒精等药品的消耗量很大,常用仪器,如烧杯、量筒、温度计、酒精灯、分液漏斗等易碎玻璃仪器又容易损坏。学校往往不能及时补充药品仪器,导致实验无法及时开展。
学校对化学教师的人文关怀不够。化学实验涉及的有毒液体、气体较多,对实验教师的身体影响较大。农村中学的实验室基本没有通风橱,如果一个化学老师要做“氯气的性质”的实验,三个班连续上三节实验课,就意味着他要和氯气持续“打交道”三个小时,实验教师的喉咙肯定受不了。然而学校没有对实验教师提供这一部分的补贴,导致教师实验的积极性下降。
二、对农村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应对的思考
1.教师对实验的认识
首先,教师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彻底转变观念。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验证,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作为长远目标,这样才有动力克服克服困难,不计辛苦地安排学生实验。
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实验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和示范者,不管会不会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教师本身都要掌握各种仪器的用途、性能、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维修、故障排除等知识。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基础,改进和创新实验。
最后,教师在化学实验的问题上不能计较太多的个人得失,虽然实验教学在职称评定中没有体现,但仍应坚守“实验是化学的基础”的信念,组织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态度
首先,学生要知道,实验预习能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教师要增强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应该对学生实验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告诉学生从哪些方面来思考、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再次,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客观评价,科学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学年成绩。
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家庭实验,趣味性实验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实现学生对实验的态度从“要我做实验”到“我要做实验”的转变。
3.实验员的积极配合
普通农村中学的实验员,除了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一定的实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竭力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具有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而努力工作的精神。实验员没有教学任务,没有升学压力,同时也没有直接和学生接触,与学生缺少情感交流,因此,只有实验员具有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才能够把工作做到周密、细致、耐心。
4.学校的人文关怀及硬件准备
首先,学校领导应该明白,化学科教师、实验员积极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是教师的义务,也是教师的责任,但同时也需要领导的肯定和关怀。良言一句三冬暖,领导的一句肯定,老师们会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
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与化学教师、实验员一起制订出翔实、具体的标准。如化学教师必做的分组实验,学校仪器药品允许的前提下可做的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对教师、实验员的补贴标准等等,用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来保证实验的进行。
最后,学校每年要加大财力的投入,解决教学中急需的物品的供应,保证仪器、药品能够保质保量供给,从而保证实验教学课能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