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兴趣培养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已逐渐渗入不同科目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更快、更科学地处理初中物理课教学改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初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1 兴趣培养教学法理论
现代兴趣培养教学理论主要来源于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的关于教学的相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发展教学理论和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等。这一系列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在基于兴趣培养教学法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的长远发展过程,促进情感的培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效率地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智力,应该使用强大的功能,以兴趣培养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况,启发指导教师展开教学,学生进入物理学习情境,积极探索和认知。
2 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基于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兴趣培养教学法的指导下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教学的主要类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互动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和实际的协调,协作学习,通过各种基于初中生兴趣培养的物理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有利于以科学的管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和探索。
最关键的是在学生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要能够让教师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情境创设,推动深化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显著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和兴趣培养教学方法的不断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3.1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和科学原理审查
针对初中物理课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由浅入深,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探究”的方式,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为核心,老师仅仅是在引导上提供帮助和支持。当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内容模块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过程,来达到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基于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2基于兴趣培养教学理论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
3.2.1课前准备
每节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深入钻研和组织教材的基础上,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导学案。包括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等等相关的准备工作[4]。
3.2.2教学实践
针对选定的教学实践项目、教学设计,设计良好的教学计划,从而对这些项目内容进行实施。一般情况下,先投影给出导学案,以确定明确的任务,学生自主探索或辅助学习,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教师在讲评某一问题的时候,除了对于共性的问题详细加以分析,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也要突出给予强调。以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
教学目标分析:①初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②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进行教学三维目标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新课程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
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学习有新鲜感,学习热情比较高;受长期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物理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可能有某些不适应,这方面兴趣需要教师的培养、鼓励。
教学设计理念:采用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用探究式实验的方法学习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实验前后分别用课件演示物理振动发声和模拟声音的传播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和深刻地理解这一过程。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声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策略的选择:采用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和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和客观评价别人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几个画面,通过口头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觉得单调乏味;而使用教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首先播放几段相关小视频(小鸟、青蛙、蜜蜂、知了、人唱歌、小孩哭等),创设情境,请学生辨识。学生听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学习的劲头一下子都提上来了。
3.2.3课后拓展
教师在除了直接指导学生课堂学习外,也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实践课程时间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物理学习的意义真正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例如《光的反射》是一节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并应用规律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做好探究实验是很重要的。由于学生刚学物理不久,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遇到的困难还是不少的,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做好实验。另外,对于光的反射定律要注意它的研究方法,注意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教学的目的。
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课程学习不久的初中生来说,教师要做的除了教会他们基本初中物理技术动作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结合不同的生命个体和热爱初中物理的程度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 ,让他们有很强的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初中生通过努力学习,相信会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创作能够得到同仁们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 谭龙飞. 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 教学与管理,2010(07)
[2] 肖永红. 难点重现——初中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 教育导刊,2007(10)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有着很多的区别,它是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课例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方式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教学资源。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的中学物理授课经验,对初中物理的“微课”教学方面存在的特点以及能够改进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物理;微课;教学
微课,由字面的意思理解为微型课程。它是在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生成的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微课的核心就是微视频,它主要包含的内容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依托视频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微课能够做到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让学生们在课后也可以学习,因此如果能够多加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答疑解惑或者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近些年来,信息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发展都十分迅速,人们对网络的接受力也进一步加强,微课也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和接纳,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视频的组建是微课的核心,微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与所教知识点相关的资料、课件、教学设计以及用于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练习测试等。微课以它独有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授课提供了一个主体明确的、半结构化的环境,根据微课教学所呈现出的良好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来看,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一、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特点
在初中物理微课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形式大多都是教学视频。因为它的教学时间要比较短一些,更加符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能够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习惯以及他们的知识掌握水平来对微课的时间进行设置。在初中,一般课程时间都设置在40-45分钟左右,微课因为时间较短,又被人们称为是课例片段或者是微课例。因其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相对少一些,往往只是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但是此种方式更能突出主体,让学生们抓住重点,因此更加符合教师们的需求。微课运用于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现出来,同时正确的表现教学的主题,使得教学环节更加流畅。同传统教学相比,微课内容更为容易让学生们理解掌握,相对来说更加简单,因此又被称为是微课堂。
微课视频格式包含很多种,例如常见的rmvb、flv、mv等格式都可以。而且它的容量大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流畅的被播放、观摩、学习。同时,因为占用容量比较小,它可以很方便的被保存在手机、平板、笔记本等设备上,进而实现移动学习,既方便了学生们课下对知识点的巩固,又能够为教师们的评课、观摩、研究、反思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空间。物理微课的教学内容指向非常明确,主体和重点相对更加明晰,因此在解释和传达知识点上更加完整。微课中,将教学片段作为主线,以学案、教案、课堂多媒体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意见以及专家点评为教学资源,从而形成类型多样、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单元性资源主题包,为学生和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教学环境。师生通过具体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不断迁移、模仿、提高隐形知识、默会知识等高新思维方式学习,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微课实践教学的措施
1.增强内容规划,搭建良好的物理学习平台
在初中物理学科的微课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确保能够有一个适合学校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微课整体规划。在确定好规划方案的同时,要确保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形成良好的建设体系,进而避免或减少物理教学无序开发或者重复利用情况的出现。在对物理微课教学内容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新课程的实际要求,准确的把握和运用教材,教研人员和一线的科研人员在确立每个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及教师们的意见,对于学生和教师们进行的开发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进而使得物理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注重物理教学微课的开发与交流应用
微课,故名思议就是从细微处着手。我们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当抓住微课的这一特点,从普遍事情出发,引导学生们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初中物理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奠定他们的物理基础,教他们掌握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这几方面的培养来对微课进行开发和利用。微课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建设模式通常面向老师本人以及项目开发单位结构,所以在区域性资源建设中,必须努力做好技术培训、宣传活动、课例拍摄、选题设计、在线报送、审核反馈、评价、后续加工等细节环节,从而进一步保障教学质量和应用效益。
在微课交流应用中,我们应该结合物理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微课,通过专家评价、综合展播以及交流共享等方式,向广大学生、老师展示、推荐优秀获奖物理微课作品。通过定期进行老师微课库学习、观摩、评课、研讨、反思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区域网和本研究区的教学实践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果。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经常会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或得出结论,即知识点。实验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其中的规律,进而加深对结论的记忆。因此在物理微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们除了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外,还要注意对他们的思考习惯以及探索、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进而无形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得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键词】电阻测量;实验教学;高效课堂
随着规范办学的深入人心,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点多难度大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加上各校都不断要求提高升学率,因此,对教师来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重要。目前,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探究课的教学效率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呢?下面本人以初中物理《电阻测量》一课的教与学为例,阐述在教与学过程中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分享。
一、教材处理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依据学生的水平合理地将几个相关联的实验进行重新组合,既节约了时间,也增加了学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实验,①伏安法测定值电阻。②发现灯丝电阻的变化规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③测量串联和并联的总电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做到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设计实验一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电路,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熟练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连接串并联电路。经历实验的过程,体验实验的乐趣,学会合作与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设计实验二的目的是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中体验发现规律的过程,加强电学实验的综合能力。设计实验三的目的是为下节课的电阻串、并联规律的教学获取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做好上下节课的衔接。
二、器材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合理选择器材,改进教学环节,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实验器材准备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就从这里开始。大家都知道物理实验探究课的实验器材准备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许多学校都和我校一样,没有专职的物理实验教师,所以,上实验课前都要提前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是器材的选择和处理。这要依据教学设计和实验室所配备器材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例如本人在《电阻测量》一课中的器材作如下选择。
电源: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准备,学习程度高,纪律好的班级可以用学生电源,它供电电压稳定,学生对器材的破坏小,对后续班级影响小,也环保节约。但是用它会增加电源使用的介绍时间,准备时还要逐台测试和维修。反之,则用干电池组。它方便快捷,直观易用,准备时间较省,但从实际结果来看,电池浪费较严重,所以要加强组织教学,多关注特殊生的行为。
待测电阻的选择,以标准电阻为佳。体积适中,有接线柱,方便接线,可操作性好,通电时间及电流强弱对阻值的影响小。为了方便计算和寻找规律,电阻的值最好能满足要求,以减轻初中生的负担和降低难度。实验中为选择10欧姆的电阻,并用白胶布将待测电阻的阻值贴上,防止学生编造数据。为了减小误差,最好不用色环电阻,也不好连接(且容易发生短路),另外,电阻值也要与电表相配套,内接与外接时电阻值要选择合理,才能减小误差。初中大多采用电流表外接,所以Rx
本节课本人设计了三个分组实验,所以实验器材要有通用性,一次准备齐全。为提高效率,导线两头全部采用鳄鱼夹,可节省很多时间,减小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为每组多提供两条导线备用。我安排的实验器材如下:学生电源3V(或干电池组),电压表(常用),电流表(常用),滑动变阻器(1安10欧) ,小灯泡(2.5V0.3A)含灯座,5欧标准电阻两只,10欧标准电阻两只(其中一只阻值密封,做待测电阻用),15欧标准电阻两只,开关,导线10条等。为了确保上课的顺利高效的进行,每节课前要对以上器材逐个检查,调试,确保完好可用。
另外,教学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损坏是常有的事,为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还要准备好适当数量的各种备用器材。平时应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的良好习惯,这样在课间休息时留下小组长协助做好器材的清点和维护。
三、知识准备
为了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效率,必须对教材有全面的掌握,提前做好学生的知识的准备工作。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实际就是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本教材安排在《欧姆定律》之后,正好满足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伏安法”测电阻打下了知识基础。为了衔接我还布置了一道已知电压和协助求电阻的计算题作为课后作业,为本节课的教学作为铺垫。
四、技能准备
分组实验课是以学生操作为主的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电路的设计、连接简单电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相关的数据,会记录的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等。因此,这节课的还要学生提前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基本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学生电源(或干电池组)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已经分散在前几节实验课中进行。
五、编写导学提纲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学习呈等级性或累积性的规律,任何学习都必须在一定的学习准备的前提下进行.2002年9月起,江苏省小学3~6年级正式推广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课程,对比初中《物理》教材和小学《科学》教材,我们发现初中物理中的声、光、热、电、磁、力、机械和能量等内容在小学科学课程都已有涉及.
“磁体与磁场”是苏科物理九下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笔者在“磁体与磁场”一节中,研究了小学《科学》教材,基于学生小学科学课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磁体与磁场”的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小学科学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磁体的基本性质;
(2)知道不显磁性的物体也能成为磁体,进一步认识磁化现象;
(3)认识磁场及其方向性;
(4)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磁体基本性质,引导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2)通过利用小磁针、铁屑来研究磁场,体会转换法的应用;
(3)通过探究磁场的过程,建立磁感线模型,体会模型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认识任何磁体都有N、S两个磁极和观察磁体磁感线,体会物理学的对称之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场与磁感应线;探究磁场分布的过程.
难点:磁场的理解;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四、教学过程
(一)魔术表演,导入课题
教师表演刘谦曾表演过的硬币穿越玻璃杯的魔术.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了解磁体的基本性质
实验:利用两根条形磁铁、一盒大头针、铁钉、铜块、铁块、铝块、一元硬币、塑料片、细线等器材,请两位同学一组做实验,你发现了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自主探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先后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磁体、磁极、磁性、磁化、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等.
2.认识磁场客观存在
现象:钩码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是磁场对钩码施加了力,使得钩码不往下掉.
结论:磁场是磁体周围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现象:用手拨动小磁针,小磁针转动;用磁铁靠近小磁针,小磁针转动.
结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会产生力的作用.
现象:如图1,将磁场和风进行类比,通过有形的小布条的飘动方向判断无形的风的方向;同样可以用有形的小磁针静止时所指方向判断无形的磁场的方向.
3.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实验:把条形磁铁放在透明胶片中间(图2),取一枚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任一位置不动,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用手拨动小磁针,再次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磁场有方向.同一位置磁场方向固定不变.我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教师示范标出磁体周围任意一点的磁场方向.
实验:将三枚小磁针分别放在条形磁铁周围任意不同的地方,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小磁针指向相同吗?请标出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磁场中不同位置磁场方向(似乎)不同.
提问:我们发现,小磁针越多,规律就越明显,但是磁体周围有无数个点,我们该如何做?能否用更小的东西来替代小磁针研究磁场呢?
学生进一步思考.
4.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实验:将玻璃板放在磁体上并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些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观察铁屑将如何分布(图3)?(注意:此实验的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先做好示范,教师通过实物投影进行示范,讲清掌握操作要领.用铁屑描述磁场的实验要取得成功是有条件的,这个实验笔者改进了三次才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尝试发现,铁屑撒得没有铺开、撒得过多过少、铁屑撒好后晃动玻璃板、移动磁体都会使实验效果大打折扣.最后找来强磁磁铁,给玻璃板安装了“腿”,使玻璃板稳定地放在条形磁铁上方,如图2.这样一来,学生撒好铁屑后铁屑分布十分清晰,分布象一条条线,如图3.这个实验的成功为接下来磁感线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展示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以及马蹄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
用磁感线可以形象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
讨论:①磁感应线是否真实存在?②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有什么规律?(注意:磁场有方向,再借助小磁针的指向把磁感线的方向标出来,同时介绍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即为磁感线的切线方向,突破了磁感线这一难点.)③磁感应线的分布有什么特点?④磁场仅分布在磁体周围撒满铁屑的这一平面还是在磁体周围立体空间?
(三)拓展思考,课后延伸
爱因斯坦说过:“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父亲给我一个罗盘,我觉得十分好奇,这只指南针不和任何物体接触,竟能始终指向南北.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萌发了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这事情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道理.”提问:如图4,世界各地的小磁针都指南北是什么磁场在施加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五、教学后记
高中物理绪论课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物理学科的第一节课.当前部分教师认为,绪论课没有实实在在的物理知识点,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是可上可不上的一节随意课.实际上,作为高中物理第一课,绪论课对后续的物理课具有示范、傳承的作用,学生会对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教学风格、课堂特色等留下深刻印象,此其一.其二,绪论课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地位和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知道进行高中物理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课程的重要载体.其三,高中物理绪论课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初中与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别,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指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高中绪论课,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与探索.
2 关于绪论课教学目标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指南,高中物理绪论课教学目标应当如何合理定位?笔者认为需要综合考虑物理学内涵和新课程目标,探讨如下.
审视物理学的内涵,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学不仅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其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对其它科学科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典范作用,也是整个科学研究的领域奠基石.因此,我们在这高中物理第一堂课中,有必要引导学生领略与体验到物理学的研究方式和内在美,概述物理学的基本体系和发展过程以及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引导学生感受物理学的内涵.
再来审视高中课程目标.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基于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思考,作为高中第一节课,有必要同时兼顾上述三维目标,并应结合具体实例,阐释三个维度上高中物理在初中物理基础上是如何发展与提高的,以符合课程目标中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的精神.
再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考虑到在“第一堂课”上建立的教学模式,具有示范和傳承的意义,对后续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还需要让学生体验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知道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模式.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进入高中物理课程做好必要的准备.
综合上述思考,将高中物理绪论课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2)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物理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让学生知道怀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精髓、科学创新的动力.
(3)通过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赏析,引领学生初步领略科学之美.
(4)通过课堂示范,让学生体验新课程标志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5)让学生了解初、高中物理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区别,知道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方式.
3 关于高中物理绪论课教学设计的思考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设置的思考,制定下列教学流程(如图1):
依据上述教学流程,探讨如下:
3.1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发展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将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而通过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深入思考,则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绪论课作为初高中衔接的第一课,有必要首先激发起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兴趣,为此在具体教学中,笔者演示了一个手指断钢丝的实验,当学生看到教师只是以手指之力就能将绷紧的钢丝挤断,纷纷发出了惊叹之声,兴趣盎然.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诱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指施加了一个并不十分大的力就能断钢丝?通过板书受力分析图,学生初步体会到力的分解的相关知识,恍然大悟,由此也建立了对后续课程学习的需求与愿望.
3.2阐释物理学在科学中的基础地位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众多分支,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科学.它远到宇宙深处至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微观粒子的浩瀚而又精细的时空中,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因此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学问并不为过.在阐释了上述物理学的特色及其基础地位后,笔者以“物理即物之道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概括物理学科的性质,并点明物理是美的学科,物理是有趣的学科,物理是基础的学科,为绪论课的后续内容的展开进行铺垫.
3.3阐释物理学对人类与社会的影响
物理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是高中物理绪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利用图片展示了马车、蒸汽机车一直发展到现代的汽车、高铁、飞机,展示科技的发展带给社会的便利,通过物理史实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理论到1960年美国加州休斯实验室的梅曼制成了第一台激光器,再到今天五光十色的激光,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理论在指导科技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与破坏,笔者在绪论课中展示了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及其惨状,促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也有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需要慎重对待.
3.4阐释物理学的人文内涵
物理并非是枯燥的符号与公式,实际上具有如诗如画的人文内涵.笔者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美丽的云海,引导学生体验“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展示了黄山雪景,感性体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丽,在此基础上,点拨提升:云和雪实质上都是同一种物质——水,并进一步点拨物理就是要见物思理,“物含妙理总勘寻”.学生在诗词与美图的熏陶中,体验物理的人文内涵与物理思维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