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管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面向21世纪,从全球范围看,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正在形成。在未来消费者导向的,如何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顾客需求的瞬息万变作出灵活快速响应,充分利用当代最新技术,依靠创新实施企业的开发,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开辟消费者的新市场,是当今企业不容忽视的使命,否则企业将被淘汰。
如今国际管理信息发展的趋势是: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从信息资源开发走向知识资源开发、由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走向Internet结构。知识管理则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信息管理只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一定的方式汇总、组织起来,方便人们利用机进行查询和检索,然而,如何由信息产生知识,即如何利用数据信息取得知识、再利用知识获得最大的利润或效益,这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知识是由信息而来的,它是通过对信息的提取、识别、和归纳转换而来的,故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则是信息管理的延伸。知识管理是通过一组问答序列,即解决方案的集合寻找和识别与有关的关键性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形成对某一问题的专门知识,作为决策的依据。在信息和知识社会,信息、知识和一些专门的技巧是获取利润的工具。知识管理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用知识指导决策付诸行动,再将该行动转化为利润。
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知识,知识已成为推动增长的动力,将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纳入其管理之中。因此,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研究是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地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决策所必需的专家支持系统,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的保证。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在公司知识生产、分配、获取、共享、利用等知识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领域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持续成长成为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题。面对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更加迅速,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以及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业务流程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及其知识库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大致包括以下6个:(1)知识管理的基础措施:它是知识管理的支持部分,如数据库、知识库、多库协调系统、等基本技术手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渠道等;(2)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其目的是使企业的知识资源更加合理地在知识链上形成畅通无阻的知识流,让每一个员工在获取与业务有关知识的同时,都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长;(3)知识管理的:内容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通信管理等;(4)知识的获取和检索:包括各种各样的软件工具,例如智能客体检索、多策略获取、多模式获取和检索、多方法多层次获取和检索、网络搜索工具等;(5)知识的传递:如建立知识分布图、文档、光盘、DVD及网上传输、打印等;(6)知识的共享和评测:如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设立知识总管、促进知识的转换、建立知识产生效益的评测条例等。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和实际问题。
为此,我们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为:以知识生产、分配,交换、获取、利用为主线,建立企业知识库系统。该系统还包括非知识资源子系统、财务运作子系统、供给子系统、生产制造子系统、服务维护子系统、工程技术子系统、市场营销子系统。
三、企业知识库
很多组织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员工数据库等。为什么还要建立知识库?知识库与信息数据库有什么区别呢?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下信息化、数字化、集成化的发展,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第一要素,因此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已经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或者说取决于知识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如何有利于知识的流动及其价值增值就变得十分重要,建立企业知识库系统应运而生。
人们通常认为知识是组织起来的信息,那么知识库就是将信息网织成各种关系的模式。当数据串连起来形成信息再依次经过组合和重组并变成有意义的知识簇时,知识库的构建便开始了。
信息数据库属于知识库的一部分,但知识库的要广泛得多。知识库应尽可能包含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使知识库真正成为信息源和知识库。
知识库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来定。例如,施乐公司的内部知识库建立在企业的内部上,由安装在服务器上的一组软件构成。员工可以利用该系统阅读公报和查找事件,并彼此在虚拟的公告板上相会。该知识库的内容包括: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公司内每个职位需要的技能和评价、公司内各部门和各地分公司的内部资料、公司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历史资料、公司客户的所有信息、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公司内部人员的研究和研究报告。
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在加速新产品开发速度的过程中,发现60%以上的技术其实在别的小组的开发经验中早就碰到过而且得到了解决。这启发英特尔建立了一个“最好方法资料库”,让每个人都能在此分享其他人的经验。这大幅度减低了问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新产品产出的速度大约提高为过去的两倍。
由此可见,知识库的内容是生动活拨的,一切应以服务于组织的成长为原则。知识库里知识的分类非常重要。
数据库等商业化软件极大地方便了知识库的创建和使用。安达信咨询公司在90年代初创建了“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其目的是获取和共享全球成功的商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详细信息。在开发过程中,他们选择了原型法中较传统的生命周期法。
建立知识库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开发所需的软件,而企业知识库系统软件应具有如下的功能和特性:
(1)集成性。21世纪的企业是知识型的企业,必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所以只有具有集成性的系统才能实现企业全部信息的集成和处理。例如多地点、多场所经营,跨国经营,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将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信息集成起来,及时了解企业内部、供货渠道、市场营销、动态、客户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最新信息,并进行处理,快速作出反应,紧跟市场变化并创造市场。
(2)外向型功能。在21世纪,企业的封闭状况将被彻底打破,在网络上企业是没有明显边界的,其管理系统也必须具有外向型的功能。因此从的角度来考察软件,除了具有生产管理功能之外,还应具备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和品牌经营的功能。
(3)决策支持功能。在21世纪,大众的消费观将成为企业推出产品的首要驱动因素,企业必须利用集成的信息紧跟市场的变化,快速作出各种决策,如经营战略决策、投资决策、买卖决策、财务决策、产品组合决策、产品成本决策等,来为企业多、快、好、省地推出市场最需要的产品,并以最畅通的渠道提交到市场,尽快完成资本循环。因此决策支持系统将为企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提供有效的服务。
通过建立知识库,可以积累和保存信息和知识资产,加快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实现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这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和办法。知识库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知识库使信息和知识有序化,是知识库对组织的首要贡献。建立知识库,必定要对原有的信息和知识做一次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保存,并提供相应的检索手段。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大量隐含知识被编码化和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便从原来的混乱状态变得有序化。这样就方便了信息和知识的检索,并为有效使用打下了基础。
第二,知识库加快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有利于知识共享与交流。知识和信息实现了有序化,其寻找和利用时间大大减少,也便加快了流动。另外,由于在企业的内部网上可以开设一些时事、新闻性质的栏目,使企业内外发生的事能够迅速传遍整个企业,这就使人们获得新信息和新知识的速度大大加快。
20世纪60年代初,朱兰、费根保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针对整个企业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管理,使得质量管理融入整个企业管理中。经过发展产生了“老七种”工具被普遍用于质量改进,后经ACAP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及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问世,全面质量管理:TQM)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普遍的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使质量管理有了质的飞跃。但全面质量管理过分强调质量的控制并不适用高度复杂的任务,在技术成分上还比较欠缺,采用的统计方法也还达不到理想的水平。6o方法,并发展为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方法,成为各企业追求卓越管理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6o质量管理是建立在统计方法基础上以预防为主,以整个系统的严格管理为保证,以实现产品缺陷为百万分之三点四的“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它是一种管理企业的新方式,有着极强的技术成分,已经将质量的观念扩展,超越了制造的范畴。但6o管理法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欠缺;企业各职能部门关于质量活动方面信息传递不足;具备相关理论并掌握有关改进工具的人员不够;生产系统与质量控制系统并行,缺乏沟通、控制;使得6o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离先进质量管理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几乎达不到6o水平。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与质量管理融合起来。有了知识管理的融入,6o质量管理就被注入了活力,使得6o质量管理十分顺畅,6o质量管理中的诸多先进技术及理念有了数据的保证,管理效果也有了根本的变化。
1. 6o质量管理下的知识分类
知识分类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分类、结构化管理,才能被流畅地应用于知识管理。一般说来知识分为可以编码或度量的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以及属于经验、灵感、规则的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两大类。根据6o质量管理知识衍生过程,结合面向内部客户及面向外部客户的管理特点,将6o质量管理下的知识按其被表述的方式及其性质分为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四类。
1) 记忆性知识:合格产品满足的基本参数,如合格产品的外观颜色,不合格产品的外观颜色;原料的基本物化性质;中间产品具有的特性;客户的基础资料;客户的反馈的直接信獄不需要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得到的信息)等。内外部客户的各类基础资料库及企业管理中各类陈述性表观性知识构成了记忆性知识库。
2) 理解性知识:产品生产过程的原理和规律;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产品及半成品的质检原理;为什么生产功序不能省略、顺序不能颠倒等。这类知识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被掌握。在生产过程这类知识可以被用来培训知识型人才,提高面向内部客户管理的质量。
3) 技能性知识:包括设备如何使用;原料如何加工;如何直观地就可以判定产品的质量;如何仅靠听听声音就可以判定设备的好坏;在掌握了原理下如何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际操作等。这类知识诸多具有经验性,要靠生产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才可以得到。技能性知识在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决定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是一个企业生产操作的灵魂。
4) 推理性知识:推理性知识是基于记忆性知识结合理解性知识及技能性知识采用各类工具而得到的知识。如通过结合CRM系统对外部客户直接反馈信息和间接反馈信息如客户的流失)进行推理演绎得出有利于改变生产策略促进生产的知识等。推理性知识是知识形成的高级阶段,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消化,采用合理的科学手段来获得。
由上述分类可以看出记忆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编码化管理属于显性知识,技能性知识一般存在于有经验的员工头脑中,推理性知识则需要经过前三类知识推理演绎而来,所以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建立合理的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的知识分类是实现知识管理下知识组织、存储和的前提,以满足6o质量管理对知识的顺利提取与应用。
2 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评价从根本上应该是客户的评价,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以“客户”为核心,从两个“面向客户”来解决质量管理中的内外问题。一,面向内部客户(面向质量);二,面向外部客户面向顾客)。
2.1面向内部客户的管理
面向内部客户的6o质量管理要实现内部客户之间彼此互相满足,根据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从产品决策、产品设计、产品改进(包括工艺上的改进)、成品测试、生产、包装质量检验等多个阶段来实施6o质量管理,结合不同阶段的知识管理达到对6o质量管理的促进与协调作用。
1) 产品决策阶段:产品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成败,这个阶段确定了产品制造的可行性,质量方针的制定,质量目标的确立,客户群体的需求,质量方案的规划等内容。决策阶段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知识管理中的记忆性知识及推理性知识是主要的需求类型,特别是推理性知识为产品的决策提供决定性支持,这是知识应用的高级阶段。
2) 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先天质量”,产品设计质量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本身,还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秩序,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设计直接决定了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材料的采购,工艺流程的难易,设备的种类和加工精度,质量等级的高低等。在这个阶段,记忆性知识及理解性知识是主要的需求类型,如属于记忆性知识的所需原料的主要物化性质,属于理解性知识的产品生产原理,原料的配方如何决定了产品的质量等。
3) 产品改进阶段:产品改进阶段一方面指企业本身的决策变化对产品的某些性质给予改进,另一方面指由于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而引起的改变需求,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外部用户需求。对于这两个方面来说都主要需求推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如通过对客户反馈信息进行总结、推理演绎而来的对企业决策提供决定支持知识属于推理性知识,对产品质量改进则需要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
4) 产品测试阶段:产品测试阶段是对新开发出的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这个阶段质量测试执行的力度直接影响到投入生产后的产品质量,因此6o质量管理要求在这个阶段要100%准确、完备。知识管理中的记忆性、理解性知识在此被提取使用。
5) 生产阶段: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不能代表生产出高品质产品,产品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多工序,工艺复杂性,生产过程多变性,生产环境的不稳定性,人为操作存在的失误性决定了产品质量很难达到设计的质量水平。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根据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将生产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从上至下每个阶段之间互相监督,产品质量要互相达到最满意程度,从知识管理系统中提取的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被广泛地应用,使得生产过程的员工具备知识型的头脑,保证了产品形成后质量的完美性。
6) 检验阶段:产品质量检验阶段是总结产品质量的最佳时机,这个阶段的严格性决定了出厂产品质量的o值。检验阶段一方面采用了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对前面所有工序的归纳总结,得出各工序同产品质量的相关性,形成了新的推理知识。
在前面所阐述面对内部客户的六个阶段中,分类后的知识一方面被顺利流畅地采用,增加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各个阶段中也是新知识不断地形成过程,实现了企业知识的不断积累。
2.2 面向外部客户的管理
以顾客为核心是6o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6o是客户驱动的改进模式,“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了6o质量管理,面向内部客户的管理是在产品出厂前企业自身对质量要求的一个实现过程,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下获得最大的利益。在面向外部客户的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成分与CRM(客户关系管理)相结合,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学习吸收由CRM系统产生的推理性知识及记忆性知识,及时反馈给企业决策层以及时调整或改变生产策略,改善产品质量,改变营销策略,一方面获得了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顾客需求的满足及自身成本的保证。
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在面向外部客户方面主要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的途径有价值的客户隐性或显性反馈的信息,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改善营销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加强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赢得更多客户信赖,扩大市场。
3 知识管理对6o质量管理的促进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体系下,知识是如何来促进和改善产品质量的呢?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链的形成是知识可以被采用的前提。
3.1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链的形成
1)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获取: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一方面从内部客户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从外部客户获取知识。内部:从六个阶段获取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外部:结合CRM系统获取记忆性及推理性知识。
2)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组织和存储:通过采用知识的分类,各类知识进行组织和存储,形成各类知识库及模型库决策库,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存储。
3)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与共享:组织和存储过后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只有经过共享和才能体现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价值。
4)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创新:通过检索各类知识库和模型库,经过计算、推理和总结形成新的策略和新的知识,质量知识创新不仅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创新,还包括质量管理能力,质量改进能力的创新,质量知识的创新实现了知识的不断增长。
3.2 知识管理对质量的改进与创新
在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的面向内部客户的六个阶段中,针对每一个阶段知识管理都及时地给予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同时从面向内部客户的每一个阶段和面向外部客户又获取了知识,通过质量知识链的形成进入知识库和模型库为下次各阶段的决策、学习、组织等活动提供支持,如此不断地来提高改进产品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其促进过程如图1所示。
关键词:烟草行业 卷烟制造 动态知识管理
中国的烟草行业如今正面临转变,传统行业较多依赖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的加工装配型产品,现在逐步在向打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烟制品方向发展。尤其在烟草工业企业中,单纯依赖原料资源的方式已经开始显露不足,技术能力及人员技能、基础管理能力等方面成为了新的竞争力增长要素。烟草行业虽非知识密集型企业,但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知识与技术要素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知识管理也逐渐在国内烟草行业企业中得到了青睐,已有烟草工商企业率先开始了知识管理的实践探索。
作为伴随了中国多家领先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合作伙伴的AMT咨询,也与我们的烟草行业伙伴一起,面临着这样的思考——烟草行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核心使命是什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本文主要以烟草工业企业为例,着重探讨如何构建卷烟制造企业动态的、有活力的知识管理体系。
命题一:烟草行业知识管理实践的核心使命为何?
在全国禁烟呼声日益高涨,国内外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中国烟草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国家局领导审时度势,顺应整体市场环境及行业发展趋势,明确提出“卷烟上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卷烟上水平”是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随着“卷烟上水平”的推进,行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将会发生重大的变革。
本质上,“卷烟上水平”就是以品牌上水平为核心,以提高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为主要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或更大范围内促进行业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整个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推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
行业发展大环境以及国家局的战略发展要求,对中国卷烟制造企业而言,是一项严峻考验。他们将不光面临着整体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模式由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向品质、技术和品牌优势转化的历史任务,更将直面卷烟行业内部品牌发展以及市场的检验。同时,当前形势也是督促所有卷烟制造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发起管理变革,打造全新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良机。
顺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知识、技术、人才要素作用力被广泛发现,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比拼不再依赖于单一要素,而需要全面综合地来考量企业的各项软硬实力。在此趋势下,知识管理也必然成为卷烟制造企业进一步实现管理提升,打造新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知识要素将渗透入企业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要素中,触发企业所有其他生产要素的聚合效益以及资源利用率。
烟草行业知识管理实践的核心使命,是顺应企业的发展使命,让知识管理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升华个人知识为组织智力,盘活和发挥组织整体知识资源效益,促使企业人才、技术、基础管理和文化能力的不断更新,跨越新的增长台阶。
烟草行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核心使命的分析与提出,明晰了我们在烟草行业开展知识管理实践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
首先,知识管理引起的企业管理提升与变革,不是打破原有管理基础,而是管理要素的完善与补充。我们是在补短板而非空降一个新管理方法和思路,因此需要关注的是知识管理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企业原有管理体系与运作流程中。
其次,知识管理要不断地推动、升华个人知识为组织智力,这需要我们同时关注事(企业核心生产经营流程)以及人的两条主线开展知识管理,并通过串联“知识、流程与人”,构建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盘活企业核心知识资产。
最后,要使知识管理能够作用于企业人才培养、技术发展、基础管理能力提升和企业文化加强,首先需完善知识管理体系内部的小环境,包括人员激励、日常管理运作流程、信息技术平台以及知识管理文化的培育,核心在于构建可长效运作的知识管理体系。
这引出了我们本文将着重探讨的议题:如何构建动态有活力的卷烟制造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命题二:如何构建动态有活力的卷烟制造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一经形成,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便具有相对静止的特性,如何使知识管理获得自我茁壮成长的生命力?如何使组织静态知识能够活起来?从企业管理层面,需要明确如何构建起企业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使知识管理活动成为日常一项管理活动,得以长效运营。而静态的知识能够活起来,则需要我们在做知识内容结构规划设计的初期,就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出发,以终为始地建立组织核心知识的动态应用能力。
企业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构建
知识管理初步导入企业,就像呵护一颗种子,需要阳光、土壤、空气和养分。落到企业管理层面,我们可以对应为战略引领、技术平台支持、企业文化引导、管理机制推动这四项举措,为企业知识管理找到对应管理体系构建的动态能力要素。
1.战略引领实现知识管理的价值动态能力。
服务企业战略目标始终是知识管理实践的前提,是知识管理这颗“种子”能够发育好的关键资源“阳光”。这要求我们始终找准知识管理实践的目标与方向定位,不可让企业被知识管理。只有在“明方向”的基础上,体系化推动的知识管理,才能确保知识管理形成自我的价值驱动能力,是知识管理工作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2.技术支持实现知识管理的技术动态能力。
当前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更多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更新发展,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重要支撑作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工具,好的技术手段可更为有效地推进知识的传递与复用,使组织知识从技术上实现积累、存储、共享与应用全过程的现代化的运作支持,成为了知识管理这颗“种子”生长发育的“土壤”。技术平台的驱动力量是企业知识管理不可忽略的一个能力要素。
3.企业文化引导实现知识管理的组织人员动态能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难以转变的深层特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将有力地作用于组织所有人员,推动或者阻碍企业的一项管理变革。知识管理也是一项管理变革,需要引导企业所有员工参与的管理活动,需要良好的组织人员基础。因而,如果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将有力地保障知识管理的实施。倘若企业文化完全不能支撑知识学习、共享、应用与创新的活动,那么要想长久地实施好知识管理那几乎是不可能。培育好适应于知识管理开展的企业文化引导对知识管理而言也至关重要。
4.管理机制推动构建知识管理的机制动态能力。
构建企业日常知识运作的配套管理机制,是构建知识管理常态化运作的保障力量,使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日常运作流程的一环。良好运作的管理机制,可以成为知识管理常态化运作的有力支持,使知识管理不断地成长为参天大树,产生出持续长远的知识效益,庇护企业的发展。这里知识管理机制包括:构建推动知识管理有序运营的组织力量;构建评估考核与奖罚机制,以引导员工与组织行为;构建运作紧密、自成循环的日常知识管理运作流程体系,以规范员工知识管理行为。
组织知识的动态应用能力的构建
在具备阳光、土壤、空气和养分的基础上,我们的知识管理种子能否破土发芽,也甚为关键。企业导入的知识管理是否能成功,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对知识内容的规划,要使知识管理能活起来,我们首先需要在内容规划时,让静态的知识首先能够被激发,构建知识动态应用能力。知识的动态应用能力更多地体现在知识应用与更新层面,包括变化感知、吸收、整合、配置。使知识能被动态感知、吸收、整合、配置,我们首先需分析知识应用触发的场景以及需求特性,构建知识关联。
做好知识内容规划,不能仅仅以为企业知识建立一个结构化存储维度的知识分类为终点,更需要从知识应用层面考虑如何使静态知识“活”起来,盘活企业知识资产。这要求我们不仅仅是管理静态的知识的存量,更需要我们在梳理盘点的时候,能够分析出知识的各种应用需求属性,建立知识应用关联。在本文前面内容中,我们明确了以服务战略目标为导向,需要关注“人与事”两条主线开展。“人”的知识主要体现为各种经验方法,以及价值观念,更多偏向于隐性知识的层面;“事”的知识则关注与企业核心生产经营流程,以及企业员工根据实践经验已经显性化了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表单信息等。简单说,就是需要建立“人、流程、知识”三者的多重关联,才能使原来单一静态的知识,通过各种属性或应用条件的触发,得到知识需求者更广泛的应用。
如何构建这些关联?对于卷烟制造企业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企业流程及流程节点为枝干,串接各类知识,包括制度标准、法律法规、工作指引、模板工具、经验方法等。再配合其他知识维度,通过信息平台,使原来无序,零散的各类知识,以一定的结构附着在流程枝叶上。同时我们也以流程为干,挖掘梳理对应流程关键节点的隐性知识以及对应可以求助的专家,如此为“流程、知识以及人”建立强的应用关联。
流程串接知识,形成了企业核心知识链条,同时企业中多条流程都会整合串接多类知识,最终交叉形成网状的知识应用体系,从而有效明确了组织各类核心知识的多种应用场景与使用需求,有力推动知识的共享应用。真正地使企业静态存量知识以及隐性知识的载体——专家资源,因这些关联而被全面盘活。
总结与推广
我们在本文的分析及探讨虽然以卷烟制造企业为主,结合了我们与卷烟制造企业合作伙伴一起形成的知识管理实践经验,但这些实践经验与思路也可以被推广应用到整个烟草行业的工商企业中去。
如何构建烟草行业企业有生命力的知识管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需要开展的主要知识管里任务,分以下三个核心步骤:
第一、通过全面诊断与调研分析,明晰知识管理如何支撑企业战略,明确定位及近期管理的重点,并明确与企业原有管理体系的融合。
关键词:网络培训学院;知识元;知识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服务于中国邮政80余万名邮政员工,担负着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如何利用飞速发展的Web技术为邮政企业员工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更加正确、精简的知识,是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当前知识管理大多采用的有效工具,基于“知识元”构建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体系值得探讨。
1 “知识元”和“知识元库”的基本含义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般不是以文献为单位的,从“知识元”层面研究标引,揭示单篇文献个体中的“知识元”信息与某领域共性中的“知识结构”的链接关系,从而找出信息与知识导航链接的普遍规律,为用户提供直接获取有效知识元而不是大量文献的有效方法。因此,知识元标引是知识管理的起点。
1.1 “知识元”的基本含义
知识元是构造知识结构的基元。常见的知识元定义:指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位。比如,一节教材是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每个知识点又是由若干个内容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这些相对独立的部分被称为知识元。
人类知识结构是由不同的知识单元组成的知识体系,每个知识单元又是由不同的独立知识元通过知识元链接排列组合而成;那么不同知识单元之间就可以通过知识元链接形成不同的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为整个知识结构的知识网络。
1.2 “知识元库”的基本含义
知识元数据库(简称知识元库)是由独立的现行知识元构成的数据库,经分类、加工、序化和组织过的知识集合,并按一定规则存储在计算机中。知识元的不同排列组合构成不同的知识单元,知识单元按照一定的组合构成知识元库。
知识元数据库架构主要由知识网络、知识仓库、基本信息库、链接系统等组成;由浅入深可分为基本信息库、知识仓库、知识元数据库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2 构建基于“知识元”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知识的识别、获取、保存、传递、共享、保护及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目前,知识元被广泛应用于知识资源库的建设、文献管理和专业领域的知识设计等方面。
2.1 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1.1 构建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是提升邮政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需要
在信息化邮政中,知识是邮政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广泛开展学习邮政知识、特别是信息技术知识活动,是提高邮政员工素质的重要举措。随着近年来邮政业务发展、邮政市场开拓、新技术应用以及流程的优化,新的邮政知识内容不断涌现,因此,发展信息化邮政必须培养高素质员工。实现邮政员工的知识信息化,已成为邮政业企业乃至世界各国邮政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共同做法。
2.1.2 构建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是实施邮政知识服务发展的需要
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就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知识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它是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网络环境下,在知识处理、挖掘、过滤、检索、推送等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将知识服务通过知识管理服务系统,实行比较科学和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是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实现知识服务的有效手段。
2.1.3 构建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是实施邮政知识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
通过建立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将邮政知识的控制单元从文献深化到文献中的知识元,实现知识元的链接,是知识管理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深化人们对邮政知识的检索、学习、理解和发现以及知识的利用、增值和创新,是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过渡的基础。目前信息采集、传输、检索的传统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制约人类利用知识的瓶颈,基于“知识元”知识管理体系将有利于知识发现、创造、组织和应用,是知识创新链中不可缺少的智能工具和关键环节。寻找新的知识创新链的有效方法与工具将成为认知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知识管理科学领域共同努力的目标。
2.1.4 构建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是促进网络教学效果提升的需要
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是对依托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相关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库的补充、完善和深化,对邮政员工利用网络探索自主学习、协同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可通过网络链接和影像,将知识元数据库嵌入到邮政员工岗位培训体系、各学科专业数据库中,使所有数据库在知识元这一神经网络支配下成为一个内容高度关联的有机整体。当用户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时,只需借助文献资源数据库中的主题词检索相关的知识元名称,相关知识内容即以图片、文本、声音、动画及视频形式呈现,使学习者快速、简洁地查找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文献信息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知识发现、知识创新的规律。
2.2 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2.2.1 具有丰富的知识管理资源基础
基于“知识元”构建邮政知识管理体系需要以各种类型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基础。随着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和知识内容的不断丰富,知识资源将日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和全网31个省二级中心的学习资源日益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邮政类课件资源和综合知识资源,为构建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2 具有相对完备的知识管理网络保证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和全网31个省二级中心的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日趋完善,这为构建基于“知识元”邮政知识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保证。
2.2.3 知识元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知识元技术广泛应用于知识资源库的建设、文献管理和专业领域的知识设计范畴,知识处理、挖掘、过滤、检索、推送等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比较成熟,为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把知识服务通过知识管理服务系统,实行比较科学和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提供了保障。
3 基于“知识元”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3.1 构建基于“知识元”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体系的原则
3.1.1 系统化原则
构建基于“知识元”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体系,应以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涉及的知识体系为基础,避免简单或孤立地针对某一课程的知识或某一理论,应对所有知识、理论在某一分类框架下进行综合、聚集,实现知识集成,具有系统性。因此,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体系应覆盖所有邮政业务、网络组织、邮政生产及经营管理、邮政技术等内容。
3.1.2 层次性原则
为保证知识体系逻辑清晰,便于日后系统开发,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体系在具有系统化的条件下,还应体现不同知识归属不同的层级,以便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其所属不同层级。
3.1.3 衍生性原则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新知识不断被创造出来。尤其是在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邮政知识、管理知识等甚至呈几何级增长,新的理论和知识不断被总结和归纳出来,并被纳入邮政企业管理体系中。因此,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体系应能体现创新知识,实现知识衍生。
3.2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体系框架
3.2.1 总体框架
从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涉及的相关知识看,邮政知识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元库体系可以按照邮政业务知识、邮政生产组织管理知识、邮政网运知识、邮政营销知识、邮政经营管理知识、邮政技术知识、邮政其他知识等七部分作为总体框架。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3.2.2 具体架构
根据对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所含知识的研究,可以将知识元库分为以下三类:概念型(Concept)知识库——依据主题或概念组织而成,只包含叙述性知识;流程型(Process)知识库——依据活动流程组织而成,包含叙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关联型(Competency)知识库——依据人员与知识间的关系组织而成,也包含叙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在总体框架指导下,对某些知识和理论,可根据其产生的来源和背景,按照系统的“等级层次原理”进行分类,不同子系统可按照各自的系统特质区别开来。
3.2.2.1 邮政业务知识概念型知识库
概念型知识库汇集了所有跟邮政业务相关的概念,不同概念又可以通过层次关系进行链接。以邮政业务知识为例,如图3所示。
3.2.2.2 邮政业务知识流程型知识库
邮政业务流程型知识库将邮政业务中涉及到的所有流程型知识汇聚到一起,按照业务流程组织知识。邮政业务中挂号信函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3.2.2.3 邮政业务知识关联型知识库
关联型知识库主要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概念型知识和流程型知识之间的关联、概念型知识与概念型知识的关联、流程型知识与流程型知识的关联等。如邮政企业大学中内训师与培训授课之间的联系,四位老师都是内训师,与其培训授课之间的联系,如图5所示。
3.3 基于“知识元”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管理服务体系
按照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知识结构,运用知识元抽取和知识元标引技术,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可以搭建四层服务管理体系,即基础资料、知识元库、邮政分专业资源库以及应用平台。以当前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积累的各种教学、视频、案例资源为基础,通过知识元标引技术形成知识元库,结合邮政各专业业务结构,形成邮政分专业的资源库,最后利用知识地图、知识查询和知识推送技术搭建应用平台。具体搭建思路如图6所示。
3.3.1 基础数据源
基础数据源在这里指知识元库建立的原始数据,它是整个邮政企业大学知识管理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对于邮政企业大学来说,基础数据源是能够反映和覆盖邮政所有专业核心知识内容的资源。包括所有的教材资料、视频资料、全国各专业优秀案例资料、期刊杂志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3.3.2 知识元库
邮政企业大学知识元库是将各类基础数据源通过知识标引技术产生概念型知识元、流程型知识元以及关联型知识元,并在知识元产生的过程中,将各类知识元之间的关系标注出来。比如同义关系、包含关系、上下位关系等。
3.3.3 邮政专业资源库
在知识元库的基础上,依据当前邮政专业分类框架,将不同专业知识元分别人库,既方便邮政各专业人员学习,又可以容易地做到各专业知识元库的维护和拓展。
3.3.4 应用平台
应用平台是以建立的邮政各专业资源库为基础,利用较先进的知识地图、知识检索和知识推送技术开发的应用服务平台。
3.3.4.1 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是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知识的模型,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它在领域知识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知识地图实质上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造的企业知识资源的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
3.3.4.2 知识查询
知识查询是由用户提交查询关键词,由系统利用SQL查询服务实现,查询结果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知识元。用户通过系统提供的浏览功能进行浏览,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元。查询过程如图7所示。
3.3.4.3 知识推送服务
知识推送服务是通过知识推送服务中心完成的,知识推送服务中心既是知识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知识推送服务的门户,也是知识服务系统获取用户知识获取习惯的主要渠道,它同时向知识服务系统和用户提供知识。知识推送服务中心由知识需求获取模块、知识需求分析处理模块、用户知识发现模块、知识定制模块、搜索引擎、推送引擎和知识空间等7个主要部件构成,如图8所示。
参考文献
1 姚海法.关于建立军事知识元管理服务俸系的思考.信息管理,2007,1
2 温有奎,徐国华.知识元链接理论.情报学报,2003,6
3 温有奎.基于“知识元”的知识组织与检索Ⅱ.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1
收稿日期:2012-09-28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尤为重要。本文以典型知识密集型企业F公司薪酬体系设计为例,探索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如何建立以战略为导向,基于知识管理薪酬体系。通过发挥薪酬杠杆,提升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企业竞争力,力争对知识型企业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关键词:
薪酬体系;知识管理;战略管理
一、引言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知识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的财富,知识工作者越来越被重视,知识管理成为是实业界和学术界普遍研究的课题。知识管理一般包含建立最佳实践资源信息库、开展标杆管理,信息分享与应用。组织可以通过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提高组织的知识管理收益水平,从以下公式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重点是知识分享。知识管理收益=(员工+知识)分享组织通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实现知识共享。识分享可以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赢。不断学习、创新,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
薪酬是组织支付员工的报酬,薪酬管理是对员工提供报酬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企业在薪酬设计时应遵循薪酬体系的合法性、公平性、竞争性、可承受性、激励性、可操作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八项原则,美国学者Gomez-Mejia认为战略与薪酬应相匹配,薪酬战略要依据企业战略及其经营环境而定。将知识管理和薪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挥薪酬杠杆,建立以战略为导向,基于知识管理薪酬体系,提升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企业竞争力。结合F公司的具体情况,以薪酬理论、薪酬体系设计和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对F公司发展历程,人力资源状况和薪酬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对F公司薪酬体系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F公司战略规划和行业特点,对F公司薪酬体系进行了设计。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薪酬管理模型,主要包括以战略为导向绩效体系设计、薪酬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和实施与调整等内容。
二、F公司薪酬体系现状调查分析
F公司是一家知识密集型公司,近年来,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在薪酬体系上采用国有企业固定工资制度。公司现有的工资构成为:固定工资+浮动工资+津贴+其他福利。为准确把握F公司薪酬现状,对F公司薪酬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F公司的员工进行了分层抽样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F公司在薪酬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有:薪酬体系不够完整、科学,没有和市场接轨,员工晋升通道不畅;薪酬内部公平性薪酬外部公平性,F公司薪酬水平处于当地平均数水平,不利于留住和优秀人才。由于F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业务拓展上,对完善薪酬管理方面重视不够,缺乏战略导向,激励手段单一等问题。对存在问题要因分析如下:(1)在战略层面上,F公司没有建立与公司战略相协调的薪酬战略,F公司固定工资调整远低于市场水平,失去外部竞争性,公司的高速发展没有在基本工资中体现,员工对自己的薪酬随公司整体发展获得提升的预期不明确。(2)在制度层面上,F公司在薪酬制度上的激励不足,薪资晋升机制不完善,没有明确的考核和晋升机制。(3)在业绩管理上,F公司在薪酬体系方面并未体现绩效水平,F公司绩效工资不合理。没有体现行业特点。
三、F公司薪酬体系设计
对于知识型企业而言,提升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F公司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思路:将知识管理纳入薪酬设计,建立以战略为导向,基于知识管理的薪酬体系,利用薪酬杠杆,通过知识管理各环节激励,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知识管理职能。根据组织机构设计的原则和流程,结合F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战略,对F公司组织结构进行设计,突出扁平化、柔性化,克服了原有组织机构冗余,交叉及低效的缺陷,为公司薪酬设计奠定基础。
2.开展岗位价值评估,划分岗位级别和等次。通过人员导向、工作导向、过程导向或绩效导向的岗位分析对各项工作进行重新梳理,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权责及能力需求等内容。组织相关人员依据岗位因素评价表进行岗位评估打分,对得分进行分类、排序,确定岗位级别和岗位等次。
3.设计薪酬结构。依据F公司特点将薪酬分为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内在薪酬侧重员工成长、知识共享等方面,外在薪酬主要是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项目奖金和各类补贴或补助、股权分红。短期激励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主要以绩效工资、项目奖金和各类补助、补贴为主,通过对F公司绩效指标设置来体现对知识管理短期激励。长期激励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程度上的激励,主要采用股权年终奖金和股权激励为主。
4.建立宽带薪酬。依据各岗位类别、岗位层级、岗位价值及岗位薪酬确定各岗位薪酬宽带,建立F公司宽带薪酬。
5.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计量模型。将知识管理纳入绩效管理,以知识活动流程为基础,将知识的积累、共享、学习与应用和创新等纳入业绩考评,利用平衡记分卡思维,创建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计量模型。将员工在公司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知识活动进行统一计量和评价,以知识贡献、财务、客户管理、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为切入点,进行全面绩效考评。
四、调整与实施效果评估
在实施新薪酬体系时,须加强地宣讲和培训、沟通,健全相关制度,对薪酬体系从岗位、薪酬和绩效三方面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如果调整也难以满足设计要求,要进行新一轮薪酬设计。薪酬体系优化是一个循环的过程。F公司通过组织机构、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打破了原来传统的薪酬模式,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入崭新阶段。对这三方面实施效果评估如下:
1.组织机构方面,强化了知识管理职能。通过2年运行,F公司将业务开展方法模块化、标准化,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库,促进了公司业务质量水平,受到行业广泛好评。
2.薪酬体系方面,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薪酬体系。公司薪酬与市场接轨,体现了外部公平性。基于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体现了内部公平性。目前,公司员工流失率低于3%,远低于设计前的12%,引进战略需求人才10多人,满足公司拓展业务的需要。
3.绩效评价方面,实现绩效和薪酬有效连接。知识管理计量模型将知识贡献纳入业绩考核,促进了F公司在知识积累、共享、学习和应用等方面管理创新。公司近2年开展项目的质量和行业内的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从总体效果来看,F公司薪酬体系设计达到预期目标,提高了公司智力资本收益,建立以战略为导向、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薪酬管理体系,对知识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