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机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主要目标
农机总动力增长5%以上,达到72.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70.2%。水稻种植、油菜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20%和30%。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以上,创建全程“保姆式“合作社1个;农机经营服务人员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较上年增加10%以上;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作业组织化程度、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装备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全年不发生道路外死亡性农机事故。
二、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年活动。
1、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按照一镇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要求,新增6个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创建全程“保姆式”合作社1个。
2、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农机购置补贴、扶持资金等政策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倾斜,积极协调帮助合作社资金筹集、用地、油料供应、工商登记、场库棚建设等事宜,促进其发展壮大。
3、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运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大力开展合作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操作人员等培训,全面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
4、召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筹备召开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创建1个全程托管“保姆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5、深化帮扶联系活动。实行分类指导,逐步建立健全帮扶联系长效机制。
6、开展示范社创建。培育一批典型,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力争一批合作社进入省、市级示范社行列。
三、全面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
1、科学制订农机补贴方案。认真分析农户农机购置需求,合理确定补贴机具范围、补贴机具种类,科学制定方案,优化品种结构,进一步发挥补贴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开设购机补贴政策宣传专栏,编印宣传手册,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及时公布补贴政策、申请程序、补贴产品、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等信息。
3、坚持严格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农机购置政策,要在严格遵守程序的前提下,简化购机申请审批程序,公正、公开、公平确定补贴对象,简少审批环节,方便农民申请。
4、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要求,自觉做到“八个不得”和“四个严禁”。
5、强化监管措施。强化对县局工作人员、农机销售商、农机购置户的监管,加强经常性教育;加强对抢占、倒卖补贴指标、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的检查,不定期组织开展购机补贴督查,发现问题严厉查处,决不姑息。
6、认真实施市级农机补贴资金。认真贯彻《关于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市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细则,确保惠农政策平稳实施。
7、加强农机化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农机化项目,认真做好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增强项目示范引导作用。
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认真贯彻省农机局2011年11月份召开的设施农业装备工作会议精神,将设施农业发展提上农机化发展的议事日程。按照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的要求,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突破口,以设施农业机械为重点,认真组织设施农业发展调研,进一步提出推进全县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意见。
围绕县草莓发展规划,深化大棚微耕机械等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的创新和发展,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推进设施农业应用。
五、全面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1、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制度,切实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轨道。
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深入乡村、场院、田间地头,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加强与公安交通部门的配合,重点查处违法载客和“黑车非驾”等严重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全年不少于4次专项大检查。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结合《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进一步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农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全年印发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资料不少于5万份。
4、加强农机监理业务工作。从规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驾驶证申领入手,注重办证程序,严格检验、考试要求,规范监理业务工作,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健全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5、加强“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工作,新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2个,新建“平安农机”示范村5个,新建“平安农机”示范户200户。
6、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调研。继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调研,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
六、加强农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加快培训提高广大农民机手的农机实用技能水平、掌握农业技术的农艺知识,加强农机农艺的进一步融合,为此,要做好农机化技术学校规范化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机化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以农机手、新型职业农民为对象的农机适用人才,开展土壤深耕深松、旋耕施肥播种、机械化插秧、秸秆还田等先进适用的技术培训和农机化项目培训,全年培养各类农机适用人才达到4000人以上。
七、加强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
1、开展秸秆还田机械化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的科普教育,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2、加强秸秆还田调查研究。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的沟通、配合,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探索、设计出符合我县商情的秸秆机械化还田配套机具,充分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规范秸秆处理行为,把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逐步转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3、召开秸秆还田机械化现场会。在重点禁烧区域,积极开展油菜、水稻、小麦等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会。
八、加快提升水稻育栽插机械化水平.
1、认真实施省农机局水稻育插秧推进计划。围绕粮食产业提升行动,以我县列入2012年省级示范县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加快推进整村整镇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应用步伐。争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县机栽插水平要达到20%。
2、强化政策扶持,保障机具供应。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当年度新购插秧机100%得到补贴资金。
3、做好技术培训及服务工作。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水稻主产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张旗鼓地开展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活动,让广大农民接受插秧机,接受机插秧。承诺对当年度新购插秧机用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4、强化示范点工作的落实。全县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作为示范点,建立1-2个工厂化育秧基地,为实现整村推进提供保障。扶持5个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社会服务,加快我县育插秧机械化应用步伐。
5、召开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栽插现场会。
九、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
1、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全县油菜联合收获面积达到5万亩,油菜机直播面积达到1.5万亩,召开现场会、演示会,扩大示范效应。
2、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开展农机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建立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组织。
3、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油菜机械化跨区作业,培育新型农机作业市场,推动油菜机械化作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
十、抓好重点季节农机化组织生产。
1、抓好“春耕”、“三夏”和“三秋”三大会战。全县机耕作业面积年达到170万亩,机播面积达到30万亩,机收面积达到126万亩。
2、加强农机化生产工作协调。全面实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进度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市场需求信息,提高农机系统应对灾害性天气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重点加强跨区作业组织协调,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领域,保障农用柴油供应等。
十一、开展农机维修能力建设年活动。
在对全县农机维修网点调查摸底基础上,通过整治和规范,使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资质和规模得到提升,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有所增强,农机维修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机维修网点考核与评价机制、行业自律和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持证率达到50%,维修人员职业技能持证率达到40%,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十二、加强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
1、建立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机信息对农机化事业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机化信息宣传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宣传网络。
2、建立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宣传媒体,扩大农机化影响力。
3、建立信息宣传奖励机制。出台信息宣传目标考核办法,主要科室每月提供农机化宣传信息不得少于2篇,对当年度完成任务较好的科室、个人予以奖励。
十三、切实加强农机系统自身能力建设。
1、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为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人力资源,从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机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农机化信息服务网络等四个方面,强化农机化公共服务内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一、农机修配管理工作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农机修配市场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这条主线,以调整优化市场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推广先进技术为重点,着力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切实加快提高全市农机修配管理、服务水平”。
二、农机修配管理工作思路:
一是争取支持与狠抓落实相结合,认真研究组织实施好农机化扶持政策。不断把《市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引向深入。要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落实《意见》提出的农机化财政、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税费等扶持政策。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开展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办法。要按照《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谋划重大专项工程、争取加大投入。
二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加快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农机维修厂(点)创办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进展。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厂(点)规范化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促管理规范,在规范引导中谋良性发展。争取和扩大对农机维修厂(点)的投入,推出一批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运行机制、较大的服务规模、显著的综合效益的四星级、五星级文明农机维修厂(点)。推动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企业、金融企业开展“社企合作”,加快解决维修难、资金缺的问题。全面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把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关,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提高维修企业服务能力。
三是完善体系与严格监管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继续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机质量投诉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受理和认真处理农机产品质量、农机维修质量投诉。按市局要求,组织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和质量保障工作,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四是强化执法和优质服务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机修配市场和谐安全发展。继续加强主要农时季节机械维修服务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农业抗灾救灾,为高效完成全年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任务创造条件。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提高培训能力和考评质量,研究推出惠民便民措施,更好地为广大农机化从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三、农机修配管理主要工作
1、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点创办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继续完善全市10个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典型,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农机维修厂(点)领办(创办)农机合作社,正面引导和规范农机修配市场,促进全市农机修配行业健康发展。
2、继续抓好农机修配管理工作,重点提高农机维修厂(点)服务能力。对辖区内所有农机维修厂(点)进行年度检验;《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完成450个以上。《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验率、修理工持证率达到95%以上。
3、大力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完成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25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核发《职业资格证》)达到600人以上。
今年以来,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为总揽,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打造田园城市、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工作目标,园区化、合作化、规模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化、时序化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鱼池)项目20个,农业资源开发项目3个,年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1.18万亩,累计9.33万亩,占比达22.7%;积极推进全市工厂化育秧建设,建成城厢东林村,璜泾雅鹿、新海村,沙溪塘桥村,浮桥三市村5个工厂化育秧点。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通畅、林成行”,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既增加了耕地资源,又方便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操作,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全市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630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12.8公斤,水稻最高田块亩产达到了786.2公斤,为全省高产创建测产第一名,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二)生态绿化建设全市新增林地、绿地1.03万亩,其中,完成了双浮路、协星北路生态片林建设2788亩,绿色通道提档改造7281亩,古塘河等河道绿化2432亩。开展免费送苗下乡活动,调运林果苗木9万株,新增林果面积2973亩。做好了城镇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154亩。全面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及示范村的提档改造任务,新增绿化面积1672亩。会同市财政出台了《市农村绿化以奖代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财政奖补资金500万元。
(三)农产品质量建设建成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在6个镇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善了市镇村监管员队伍,定期不定期检测农产品588批次。新建镇、基地速测室11个,累计13个,对20亩以上的蔬果基地实施了全程质量跟踪监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建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可通过条形码实时查询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部信息,形成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科学监管模式。
(四)农业机械化建设全市农机购置总投入达475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2634万元(中央和省868万元、市40万元、市1726万元),占比55%,新增补贴农机具3549台(套),其中新增大马力拖拉机89台、联合收割机176台,补贴资金受益农户及合作组织达698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割机保有量267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70%,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新建农机库房20个,已竣工并通过验收10个,面积8000多平方米。拥有农机合作组织55家,10家被省局评定为“三星级”农机合作社,大中型农机加入农机合作社比例达71%,先后荣获省及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11月份,全市各镇均通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考核验收,年内有望通过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市”考核验收。
(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游客中心、玫瑰庄园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获评国家4A级景区。建设年全国兰博会展馆9000平方米,建设林果基地500亩。开发了全市第一套肥水一体智能型灌溉系统,园区内蔬菜肥水灌溉实现智能化。申报各类项目14只,争取省级资金近1000万元,获市、市科技成果进步奖3个。农业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年产食用菌近万吨、蝴蝶兰近200万枝,获首批中国特色农庄殊荣。
(六)生物科技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建成了4000平方米市现代农业园区组培中心并投运,引进了“无土栽培有机缓释肥”专利,并开展生产与推广。安丰生物源工程中心开展了农作物抗病生防制剂的选培,自主研发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生物基质。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快生物科技农业创新与成果转化。与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研究了设施农业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技术,与市农科院共建“田园工作室”。11月底,省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落户市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合作内容之一的市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同时揭牌,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构筑了科技创新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合作平台。此外,进一步开展了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资源网上浏览,优质农产品网上销售,农业生产温、光、水、肥、气等基础数据实时监控功能于一体的“田园”农业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在去年5个视频监测点的基础上,又新建视频监测点7个。
(七)农民培训及为农服务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年培训农民5800人。加快“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制订实施了《市“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方案》、《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全市六镇“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规范农业项目监管,年申报各级各类项目92只,获得立项91只,获得总扶持资金达8874.9万元,比去年增长23.7%。
(八)龙头企业培育全年新增安佑(中国)动物营养研发有限公司、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两家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拥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年预计销售收入超115亿元,辐射带动农户8.9万户。市江南农副食品城、市粮油批发交易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年现代农业建设重点
年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战之年,围绕“打造田园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家园”的工作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确保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格局定位。根据我市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落实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细化规划,重点对确定的16万亩永久性水稻、10万亩常年蔬菜、8万亩生态林果、6万亩特色水产分解到乡镇,落实到田块。同时,围绕“稳定总量、调优结构、提高品质、生态循环、农技结合”的要求,重点建好国家级种猪场,东林、太星等10个万头生猪养殖场,逐步推进2000万羽温氏鸡集中小区养殖。
(二)进一步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鱼池)项目14个,资源开发项目2个,建设面积5.6万亩。继续扶持双凤、浏河二个万亩水稻片区工厂化育秧点建设,争取栽插面积超过4万亩。同时,促进高标准农田与合作农场相结合,做到“规划好一块、建设好一块、经营好一块”。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配套设施。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计划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机械600台(套)、报废更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各50台,新建配套机库30只。加强对现有农机的管理,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农机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开展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每镇至少建1个四星级农机合作社和1个三级以上农机维修点。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1个、规范化农机推广机构1个。
(四)进一步创新发展生物科技农业。加快推进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投资建设5000平方米生物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加快培育高科技农业企业,全面整合研发团队,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安丰生物争取晋升国家级工程中心。大力推进“安全、生态、高效、高质”的生物肥料、水稻育秧生物基质的产业化生产,确保年产生物有机肥料2万吨以上、水稻育秧生物基质3000吨以上。在新毛万亩水稻片区积极探索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依托土壤生物改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开发优质、生态、功能大米。同时,加快市现代农业园区组培中心市场化运作,力争年育苗一千万株以上,实现产值2000万以上。
(五)进一步创新合作经营机制。贯彻落实十提出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精神,培育以合作农场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新型经营体系。加强对现有100家合作农场生产经营的指导,理顺经营机制、提升科技水平、延长产业链,力争先行培育20家合作农场典型,经营面积达5万亩以上。新增绿润、口水娃两家农业龙头企业晋级省级龙头企业。加强市场营销配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进企业、进社区,形成产销衔接的良好局面。
(六)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民培育。按照全市农业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规模为65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是培育500名合作农场负责人和村后备干部。其中,农村青年学历教育200名,通过学生志愿报名,每年选派60多名高中毕业生报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3年制大专学历定向培养,毕业后到相关村从事农业技术服务或参与合作农场经营工作;农村中青年农业继续教育培训300名,通过个人志愿报名和村委会推选方式,每年选派100名具有大中专学历的本村非农专业中青年,参加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或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半年脱产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合作农场工作。二是职业农民技术技能培训6000名,通过每年遴选2000名有一定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基础,有一定文化水平,有志于投身现代农业产业的本地中青年农民,参加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一周的专业技能培训,充实以合作农场为主的农业专业合作经营组织技术力量。
从以上数字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执法人员的监管面积达0.05万平房公里,监管企业达103家。目前全区的药品经营企业仍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对于一个组建时间较短、执法资源不足的机构来说,如何监管好如此庞大的药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地区药品市场,保障农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任务可以说是非常繁重,面临的困难也非常艰巨。为此,就如何监管好海东地区药品市场,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粗浅的看法。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药品监管工作,树立起科学监管的理念
20__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有一个重要思想成果,就是与会代表形成广泛共识: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才能更自觉、更坚定地履行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科学监管理念的提出,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长期以来监管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对监管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监管理念上的一次新飞跃。科学监管理念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监管理念的基本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依靠技术支撑,实现队伍保障。科学监管理念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树立和实践科学的监管理念,必须要增强责任意识、监管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做到把住源头、管住流通、规范使用。在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中,必须要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监管是发展的有效保障,发展是监管的重要基础。当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坚决地、毫不迟疑地维护公众利益,将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置于商业利益、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之上,旗帜鲜明地反对为了商业利益而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只有把公众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监管的理念,积极探索监管的模式,大胆创新工作的思路、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履行好监管的职责,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为地方医药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体系
农村地区药品“两网”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成绩,监管网络和供应网路建设的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但在向边远地区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供应网络的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一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山区,由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和人口数量较少,村级药品零售连锁店或专柜几乎没有什么经营利润,企业不愿做无利润的亏本买卖,不愿往下延伸配送点;二是现有的一些村卫生为追求利润,不愿加入药品供应网络的范围。因为药品供应网络点要做到药品统一配送、价格统一和管理上的统一;三是村级药品零售连锁店或专柜还没有纳入新型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农民买药看病不能报销;四是已建立起来的一些村级药品零售连锁店,由于受到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药品的养护、管理跟不上,从而导致药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在监管网络的建设中,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一是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二是协管员和信息员对药品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欠缺,监管存在法律盲区;三是协管员和信息员对假劣药品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辨别能力不强,即使有假劣药品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也会熟视无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呢?我认为应该从建立健全供应网络和监管网络的体系上入手。
供应网络建设:
(一)坚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药卫生资源。首先,要正确理解农村药品供应网的含义。农村药品供应网是指为保证农民身体健康提供药品的机构,应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经批准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各种类型的药品经营企业。只要是为农民提供药品服务的机构,都应作为药品供应网的一部分。其次,要结合农村人口分布和农民需求及意愿进行,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只要农民用药安全、方便、实惠,并不一定要在每个乡镇、村盲目设置药店或药品专柜,片面追求药店的数量,从而避免重复设置导致的资源浪费。第三,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在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上,既要加强现有农村医疗机构药房建设,又要加强药品经营企业建设。
(二)坚持市场运作推进供应网络建设。在供应网络的建设中,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法律规范”的原则,靠药械经营企业和终端网点的自我调控、自由竞争、自助运作来实现网络向农村延伸。就是把供应网络的建设完全交给市场去运作,药监部门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及时给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引导、鼓励企业向下延伸配送网点,协助有关
部门合力调整和设置药品供应点,做到既方便群众,又防止造成无序竞争而影响药品供应质量。同时严格按照GSP的规定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规范药品经营和使用行为,在保证药品的质量上下功夫。(三)在利用“新农合”上做文章。正确处理药品供应网与“新农合”最大的结合点。积极推动政府将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的药品供应点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这是药品供应网与“新农合”最大结合点。因此,我们要积极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将村级药品连锁零售店和专柜纳入“新型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方便群众购药。
(四)在提高药械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下功夫。由于支持药械经营企业向下延伸配送网点,我门在企业的准入上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降低了企业的准入门槛。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监管上的困难。药械从业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服务水平的好坏,制约着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在提高药械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下功夫。一要全面实施药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连锁企业的培训人员必须有连锁企业负责开展,药监部门做好负责考试和发证工作),凡没有取得资格证的一律不允许上岗。对已经上岗的要加强培训,使其尽快掌握药品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知识,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二是根据药品监管形式的发展和需要,要每年定期举办药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将药品监管方面的文件精神和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定及时传达到位。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监管网络建设:
(一)充分利用“两网”建设专项经费,统筹合理安排“两员”培训教育工作。各县要根据实际,统筹合理地安排好“两员”培训教育工作,按照省局和地区局的安排,采取通俗易懂的培训教育形式,确保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药品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两员”药品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二)探索建立“两员”工作考评机制,实行工作激励制度。要充分利用“两网”建设中的奖励基金,积极探索建立“两员”工作的考评机制,制定一些易操作的规章和制度,将“两员”的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对“两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绩效突出的要从“两网”奖励基金中给予适当奖励,以增强“两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两员”的实践锻炼,发挥好“两员”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组织“两员”参加一些日常和各种专项检查监督工作,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逐步在实践中提高“两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识别假劣药品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能力,为监管农村药品市场发挥作用。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药品市场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药监部门作为药品市场监管的主力军,必须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创新监管的方式和方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有效遏制假劣药品流向市场,净化农村用药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一)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药房的管理,从使用环节上保证药品的质量。医疗机构药房的管理是一个难点,按照药品经营企业GSP的规定进行管理,标准显得过高,不切合实际。如果标准过于宽松,药品质量又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必须规范医疗机构药房的管理。从目前全国各地对此项工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医疗机构药房管理办法或相关规定。为此,我们必须抓紧此项工作,在深入掌握全区医疗机构药房现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医疗机构药房管理办法或相关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药房的建设,强化使用环节药品质量的有效监督,以确保使用环节药品质量得到保证。
(二)积极探索涉药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逐步实行安全信用分级管理。为合理配置使用药品监管的物力、人力、财力,提高监管的效率,保证监管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建立涉药单位信用等级制度。按照日常监督检查、GSP认证现场检查、产品质量监督抽验、服务的质量和违法违规经营使用药械行为,制定信用体系指标衡量制度和标准,分成不同等级,并以此为标准对药械使用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的考评(考评工作可以定期举行,一般周期为一年),确定相应的等级,实行分等级管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实行“黑名单”制度。对那些信用等级高的药械使用经营单位可以少监管或甚至不监管;对信用等级较低的药械使用经营单位则要加大监管的力度,纠正其违法违规经营使用行为,促其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对列入黑名单的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则限期进行停业整顿,经整顿仍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则坚决予以取缔。
(三)大力开展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坚持打击违法违规经营使用药械的行为。20__年5至8月份,我们聚合执法力量,采用联合执法的方式,对海东地区6县的药品医疗器械市场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这种联合执法进行集中整治的活动的优势是:一是可以有效净化药械市场,起到“敲山镇虎”的作用,营造打击违法违规经营使用行为的高压态势;二是可以有效杜绝执法人员执人情法、关系法的现象,做到公平、公正执法,坚决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三是可以锻炼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创建文明执法的氛围;四是可以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整治活动其实就是宣传我们职能和职责的一个过程,为提高药品监管部门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奠定基础。
这种联合执法进行集中整治的活动,我们通过摸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市场整治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今后我们要加强这种联合执法进行集中整治的活动,每年有计划地适时安排并选择海东六县的部分地区开展这种执法活动,逐步使这种执法活动走向成熟,在药品市场的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深入推进“三创四心”行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农机系统深入推进“三创四心”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三创四心”行动的具体实践,全力做好深化文章,力求在拓展广度、增加深度提升高度上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将其打造成引领农机系统干部职工“昂扬斗志创一流、科学发展铸辉煌”的精神旗帜,为加快实现“三年大变样、五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确保全市“十二五”精彩开局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工作目标是:通过在农机系统弘扬“创新、创优、创业”精神和开展“民心”等活动,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全系统掀起开拓创新、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热潮,不断提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农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深入推进“三创四心”行动的主要内容
2011年,农机系统推进“三创四心”行动的内容是:实施好一项工程、开展好三项创新、落实好一项考核。
一项工程是农机购置补贴工程。
这是实施为民服务、助民增收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的要求办事。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实施阳光操作。要积极向上争取补贴资金,扩大补贴范围,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惠。2011年,力争向上争取农机购机补贴资金1100万元。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坚持做到政策宣传到点、机械落实到户、培训服务到人、监管落实到家,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好事做好。
三项创新是农机科技创新、农机服务创新和安全监管创新。
农机科技创新是加快农机新机具的推广步伐和农机创新示范工程建设。2011年农机新机具推广的重点是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具,同时加大对先进适用经济作物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全市要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70台以上,深松机45台以上,电动卷帘机500台,田园管理机等各类设施250台(套)。通过对重点农机具的投入,进一步优化农机准备结构,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要抓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近几年,我市结合实施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通过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基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群众的认识,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已经具备快速推广实施的条件。要按照2011年的农机工作要点和目标责任制确定的工作目标,一把不松的抓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今年,每个镇处要建立1个200亩以上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利用示范点召开现场会进行宣传培训,抓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建设。力争今年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要抓好花生生产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着重从花生机械覆膜播种、收获、摘果等技术推广方面入手,实施好农业部“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县项目,通过开展科技下乡,大力开展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活动,促进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农机服务创新主要是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载体,实施阳光培训工程。要建立健全以市、镇、村为重点的农机服务体系,在巩固、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促进机械、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整合,要逐步建立以农机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专业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协会为纽带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机服务合作社,把发展农机服务合作社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指导农机合作社规范建设,完善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促其按照市场运作,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努力推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年内,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18个,培育“四星级”以上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要大力组织开展农机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积极实施阳光培训工程,不断创新培训形式,采取进村入户和作业现场的办法,切实为农机人员提供方便,力争培训人次大幅度增加,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年内,力争完成阳光工程培训200名,完成各类农机人员培训8200人次以上。
安全监管创新就是将农机安全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水平。要以“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为总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政策宣传,全面提升对农业机械的管理能力,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牌证换发和安全技术检验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学习培训、作风整顿、科技练兵、技能竞赛等形式全面提高农机执法人员的整体水平。要不断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模式,组织开展农机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机安全工作要重心下沉、防线前移,建立健全农全监管网络,深入镇村和农机作业现场,坚持为农机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力争拖拉机挂牌率、驾驶员持证率、拖拉机审验率有一个较大提高,确保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一项考核就是进一步完善农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结合“三创四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修改完善农机化目标责任考核各项指标。考核指标要根据农机化发展变化,突出重点,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对一些创新的工作重点督导,实行目标考核评优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发挥目标责任考核推动农机化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