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风险控制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概述
根据主导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现阶段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分为以电商企业为主导、以传统银行为主导以及银行与电商企业合作的三大模式。电商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用户都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参与者。B2B、B2C、C2C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的业务类型。其中B2B即企业对企业,指的是以互联网金融机构向企业用户提供的订单融资金融业务;B2C即企业对个人,是专门针对个人用户提供的应收账款等融资业务;C2C即个人对个人,在该业务模式中互联网金融机构只是作为个人间投融资的中介平台。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各类风险的分析如下:首先是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借助电商平台对客户的交易付款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是仅仅依靠电子订单以及互联网上的身份信息可靠性较低,进而产生新的信用风险;此外操作风险也是常见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类型,互联网和金融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使得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增加,由于融资请求较之传统的金融模式难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回收的监控复杂性;其次是安全风险,金融平台的稳定性、金融产品以及申请流程的科学性以及软件问题都是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最后是环境风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下贷款抵押物的类型更多样化,投资者与贷款者的数量以及资金规模都比较大,当抵押物的市场价值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发生几率就会增大。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
(一)完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
金融平台稳定性会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由于硬件或者软件问题导致的风险必须要加快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提高金融平台的硬件质量和配套软件适应性。为了提高金融平台的规范性,相关部门要对云平台、物联网以及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规划,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国家规划的范围内提高自身信息平台建设质量。
(二)加强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对接
电商企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对贷款者征信评估的输主要来自于线上交易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征信数据电子订单造假的难度更低,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避风险,要加快线上线下业务的对接,将线下物流与线上信息流进行对比,全部核实无误后方可放款,避免虚假订单信息骗取贷款的情况。电商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交易监控体系的完善是线上线下业务对接的接触,从业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要加快培养精通互联网知识和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三)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激励和信任机制
信息共享的程度对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影响巨大,为了规避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要加快信用评估机制的建立,使金融机构可以获取的全面准确的贷款人信息,深化信息共享,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根据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市场环境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并推动建立起线上线下金融服务都适用的征信体系,通过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提高金融市场中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程度,避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业务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及道德风险。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也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但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正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要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相关法规和征信体系的完善来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企业风险 管理 控制
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存在单位。市场经济形式瞬息万变,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市场竞争,并且承接各种类型的风险,可以说,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企业为了存续和发展,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风险决策,以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企业风险的含义和内容
(一)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风险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也有人进一步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智慧的认知,理性的判断,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有时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因此,如何判断风险、选择风险、规避风险继而运用风险,在风险中寻求机会创造收益,意义更加深远而重大。由此可见,风险有三个明显特征,即偶然性、可变性、客观性。
(二)企业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企业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方面的规定:经营风险源于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或源于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
企业风险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企业外部风险主要来自于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国家宏观管理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这些宏观条件如果发生了负面变化,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风险;内部风险则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层的发展决策、管理方法、企业内部关系等,这些因素如果制约和影响了企业发展,也会给企业带来重大风险。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对现代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就是在识别、预测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企业在应对风险中降低损失。在风险管理中,企业应充分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科学估量风险造成的消极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处理方法,使生产经营持续进行。由此可见,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和处理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风险识别
辨识和分析风险的过程是一种持续及反复的过程,不加识别或者错误识别风险不仅难以管理风险,而且还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管理者必须谨慎地注意各层级的风险。风险识别的方法可分为量化或不可量化两种,在风险识别中,可按风险的大小顺序及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列,借以辨识在诸多活动中,哪一种或哪一类风险较高。
(二)风险预测
风险预测就是对风险的估算和衡量。企业通过研究所掌握的统计资料,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确定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以此选择适当的处理办法和相应对策。风险预测一般包括预测风险的概率和预测风险的强度两个方面。
(三)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的常见的方法有:
(1)避免风险:实质是是通过消极的方法躲避预测到的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这种方法有时会与企业发展方向发生矛盾,一般不采用。
(2)预防风险:与避免风险相对,采取积极的办法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3)自保风险:指企业自己独立承担面临的风险。比如把风险造成的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用企业的收益补偿;根据企业性质,对发生的大频率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后用此基金作为补偿。自保风险增强了企业应对风险的主动性,但是挤占企业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
(5)接受风险:对于组织成长或获利而言,接受某一程度的风险也是必要的。
三、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机制
(1) 控制负债比例,合理安排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对企业财务结构有直接的影响,如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将直接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企业的负债比例是可控的,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企业财务效益覆盖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适当选择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商业信用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搭配不同来源和不同期限的资金,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 加强投资项目的论证,提高投资收益。企业经营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扩张,因此,对于对新上马的项目,一是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投资的区域、行业、时间、方式、成本、回报率等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二是投资规模要适度,资金投向要合理配置;三是要树立抵御风险的信心。同时,公司领导层要对所投资的领域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新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其次,企业投资立项要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必须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盲目扩展投资,第三,企业在做出重大投资前,要做好自保措施,建立推出机制,以把投资损失减少到最低。
(二)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企业风险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企业风险管理产生着重大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的运输成本和能源成本增加,利润降低,财务收益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由客观市场环境决定,企业不能改变,但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和化解,因此,企业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相应的措施,调整经营政策,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应变能力,趋利避害。
(三)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1) 企业上下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利润的最大化和所面对风险程度也便关联起来,任何因害怕面对风险而试图回避风险的方案都是行不通的,所以,企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是极为重要的,这也决定了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前程。这也就涉及到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问题,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中,必须把风险意识融入其中,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以诚信为本,培养良好的商业信誉。
诚信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虽然由于我国企业发展过程出现过一段无序竞争和法律机制不健全阶段,导致企业的诚信意识很低,但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的诚信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在涉及企业诚信的各个方面,如银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供应商和广大客户等,企业都应该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树立自己的商品品牌、追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在业务工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商誉,只有这样,才能在同等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其风险和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瑞,刁敏,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财会月刊[J],2008.2
关键词: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一、内部审计及其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主要作用
1 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解
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开展的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到人员配备等各个环节均属于企业内部行为。针对企业内部审计特点,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出版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同时提升组织运作效率,在此过程中,它以系统化、规范化方法评价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治理程序等,来达到提高风险管控效率、推动组织目标实现的目的。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理解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与评价活动”,在此活动中,企业借助于审查、评价经营活动和内控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等行为,帮助实现组织目标。作为风险控制的一大有效工具,内部审计在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的县管理中日益发挥出极大作用,金融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现象越来越普及,内部审计之于金融企业的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防范等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影响。
2 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对金融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是其进行风险信息沟通及监控检查的有效措施,尤其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金融企业所遇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各类风险因素增多,为了更好地改善风险管理、完善治理结构,金融企业必须将内部审计所具备的更多职责和使命更加充分发挥。
首先,通过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所处环境变化的分析,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需要更新、能否监控新的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都考验着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和公司整体运作状况,即内部审计实时识别与检查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其次,内部审计还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起到管理与协同作用,就目前金融企业组织结构来讲,内部审计机构往往处于企业董事会、总经理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该机构位置的特殊性使内审人员兼具金融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人、各种展露决策协调人的角色,则内部审计既能客观地站在企业全局角度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又能从企业利益和实际情况考虑,对风险加以识别和评价,并提出防控风险的相关建议和调控措施。同时,内部审计能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发挥顾问和咨询作用,特别是内审机构独立于管理部门这一客观优势,使得内审人员可保持客观立场,分析风险假设条件、以科学方法评价风险,还将所作风险评估意见可直接上报董事会,最大程度上化解企业经营风险。此外,由于内部审计可与相关部门有效沟通,且充分利用内审控制的有效性规避行为,则内部审计还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实时报告和有效防范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1 当前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常见问题
由于旧传统与旧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企业在公司治理上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其自身发展和完善,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计划管理、高度集中行政约束都是金融企业存在的明显特征,历经多年改革,我国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已发生较大转变,但向实质性转变进展速度仍显缓慢。加上陈旧观念、落后管理模式的干预,很多金融企业内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水平都有待提高。
再论及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组织框架,其仍然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滞后,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等相互分离与制衡状况不尽人意。比如企业内部控制权威性弱化,内控活动多由经营者主管,在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内部审计控制作用无法充分体现,金融企业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方面有效性、及时性等都有待提升。
同时,由于金融企业内部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偏少,且大多疏于掌握专业化、现代化风险管理理论及风险计量技术,当前多数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体制独立性仍然薄弱,其受到外界干扰因素也较多,最终造成企业风险管理基础不稳。而一直以来,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法甚为陈旧这一客观现实,又加剧了金融企业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监测时,科学性、规范性不够,进而给外部监督、市场约束等外部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
2 完善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长远来看,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改进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提高企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的基础所在。换言之,在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金融企业应积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意味着金融企业必须完成两大任务,一则建立独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则金融企业需致力于先进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和独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建立,在此前提下,以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全面管理各类风险,以科学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转移方法,对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以部门间、上下级之间协调联动管理方式实践企业风险管理职责,并立足于促进业务发展建立增值型风险管理体系。二则改善内控机制,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良性运行,现代经济管理学认为,防范金融风险须先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做起,金融企业应借助于科学的决策体系、高效的自我约束及激励机制,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大企业盈利水平、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具体到操作实务,金融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政策水平,以客观、公正、廉洁的立场执行审计任务・要求内审人员培养自身过硬的业务能力,熟知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企业管理宏观意识,内审人员还应善于学习、强化知识,对审计标准、程序、技术等方面的改进情况详加谅解和掌握,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经济活动原理范围内,对企业内部展开经济监督、鉴证与评价活动。金融企业应坚持服务原则,强化内审工作的服务工作,以正确的思想和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的内审服务;针对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采取不同的视角,实施客观、独立、有区别的分析研究,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寻求解决对策,以有效防范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内部审计寓审计于日常服务之中,巧妙发挥内部审计的审计与服务职能。金融企业应注重金融监督、优化经营环境,据国际通行的现行会计准则、管理观念,企业应实现与国际社会的良性接轨,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约束机制,有效剔除存在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行业正常化发展,促进金融企业全面提高。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控制;金融体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5―0003―05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小农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金融为核心的经济,没有现代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以及支付清算的支持,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合理配置,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安排,一方面能够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能够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村金融的健康成长对于改变中国农村经济的落后局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正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
从农村金融自身运营的角度看,农村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农村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缺陷、经营管理手段的滞后,以及不良资产的历史遗留等等,使得农村金融内部形成潜在的、长期的金融风险。以农业银行为首的四大国有银行,为了化解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强化自我约束,追求按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中开始大量减少农村业务,并大规模撤出农村和农业。即使是涉农较深,曾经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农业银行,为了改善自身的经营绩效,也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把工作重心投向了城市。而国家明确定义在农村领域的农村合作金融,也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农村合作基金会由于缺少农民的真正参与,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为大量行政干预和违规操作打开了方便之门,造成资金投放的风险迅速加大,经营效益急剧下滑,在经过短暂的快速发展之后便很快陷入困境。从1999年开始,全国数千家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农村信用社作为当前农村金融的真正主力军,其经营同样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据央行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呆坏账为5000亿元,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亏损面高达85%以上,截至2003年9月,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高达30.3%,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率都远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50%以上,最高的甚至高达80%以上,资本金严重不足。而农村非正规金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由于其长期受到政府的限制,始终处于“黑市”状态(张杰,2003),呈现出非规范化发展的局面,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2001年的江苏省通州“标会”风暴,涉及金额3-5亿元左右,席卷了超过60%的家庭,使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受严重的影响;2004年福建福安市发生“合会”大规模倒会,涉及会款7-8亿元。而个别地区的民间借贷甚至对正规金融机构产生了挤出效应,干扰了国家金融的稳定运行和审慎监管。
从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角度看,国家长期实行“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制度抑制的积累,使得农村金融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约束,加剧了农村金融风险的积聚与扩散。农业和农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和“弱势”领域,自身资金的积累能力不足,又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吸纳能力,因此,加大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差别的扩大,弱化了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根基,并进一步增大了农村金融的脆弱性,从而导致了正规金融机构无意向农村和农业提供资金或在这方面缺乏效率(章齐、刘明兴、陶然和Vineent,Yiu Por Chen,2003)。1990年-2003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15.2%,人均GDP增长了4倍多,而农民收入仅仅增长了2.82倍,尤其是1997年以后年均增长只有3.85%,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98元扩大到5850元,由80年代初期的1.8:1,90年代中期的2.2:1,扩大到2003年的3.2:1,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为5-6:1。金融机构在收益预期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向城市经济主体注入资金是符合经营规则的理选择,这就使农村居民获得正规信贷投入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超过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并进而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功能。2003年农业银行全部贷款只有10%投向了农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比例是98%(温涛、冉光和、熊德平,2005);在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农村信用社为了自己脱困,也开始进行规模经营,撤并集中,基层业务代办点大量撤并、人员清退,决策权限上收(何广文,1999,张杰,2003),业务非农化;农村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发放贷款,其近8000亿元存款中60%以上来自农村,估计导致净流出农村资金在6000亿元以上(林毅夫,2003;何广文,2002;张杰,2003)。在农村正规金融的另一重要领域――农业保险方面,中国每年约有0.4-0.5亿公顷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左右,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但全国农业保险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总额的比重却由1992年的3.6%下降到2002年的0.6%。由于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加之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2002年,中国农业保险收入仅占农业增加值比重的0.043%,平均每个农民缴纳的农业保险费为2.6元,获得的农业保险赔付款仅1.8元,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张红宇,2003)。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十余年,上市企业已逾千家,而“农业板块”企业尚不足40家,中国农业吸收外商投资项目数占外商投资项目总数的比重不足3%,投资额还不足2%。除此之外,农村金融发展还承受着区域金融发展失衡以及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所导致的各种顽疾。林林总总,显示出“二元结构”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已经受到严重危害,农村金融自身的脆弱性在不断加剧。如果在这些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那么农村金融的体制性风险将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经济的安全运行将难以
保障。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入世后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中央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因此,加强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理论研究,明确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和原则,摆正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农村金融风险的真正有效控制,对当前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总的来说,是防范和处置风险,使农村金融风险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防止和减少损失,以保障农村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具体来说,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有三个:一是适应性。农村金融服务对象是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农村金融的主要使命,这也决定了农村金融的风险控制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它必须适应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片面强调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而置农村经济的发展于不顾,其结果反而会造成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非协调性,加剧农村金融风险的积累和扩散。因此,只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模式才具有生命力(Jonathan and Christopher,2005)。二是安全性。对金融系统而言,其业务活动是建立在负债经营基础之上的,只有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只有在资金安全的条件下,通过经营、运作,才能实现收益,才能实现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农村金融产业也不例外。对整个经济系统而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不仅仅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影响到国计民生、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全。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安定以及人民安居乐业;而一旦金融形势恶化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不安,将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安全。192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拉美金融危机都为我们提供了雄辩的事实佐证。同样,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其体系的健全性及运行的有效性对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三是赢利性。农村的金融机构作为一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天然属性;而整个农村金融业作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发展,也必然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否则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就会成为空谈,难以维系(冉光和等,2004)。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阶段的银行业得到反馈。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清和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管理上仍基本执行规模控制管理,资金的供给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和地方色彩。特别是支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责任和义务,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形成了国有银行对国企的“资金供血”机制。反过来,企业资金来源长期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又形成了对银行信贷的“倒逼”机制,在国有企业对银行和国家普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企业逃、废债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的普遍现象,结果导致银行贷款自受到严重侵害,经营难以自主,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赢利性原则自然难以坚持。长此以往,银行的正常运转将难以为继,并将进一步波及整个金融业。因此,为了维护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转,促进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赢利性目标必然是金融风险控制(包括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目标。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三个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适应性、安全性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赢利性这个目标,赢利性目标是适应性、安全性目标的归宿,若没有赢利,适应性、安全性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适应性、安全性目标又是赢利性目标的前提,没有适应性、安全性,赢利性便无从谈起。
三、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原则
金融风险控制是指各类经济主体在金融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最低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获得最大收益,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由于农村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保证其合理有效的运转,实现其风险控制的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在构建各种风险机制和实施各种管理措施时,还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监控原则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金融风险的监控必须以法律为保障。首先,法律是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构成市场经济的墓本要素。健全的市场经济必须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合格的市场主体本身又包含了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规范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人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可以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使之真正成为具有自觉性、守法性和自律性的合格主体;成为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经济人”。其次,法律是合法市场行为的保障。现代市场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往来,普遍以契约方式完成。契约自身的平等、诚信、等价有偿等特点可以担当维护交易安全的重担。而作为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契约制度,不仅能使合格交易得到确认,而且还能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再次,法律是金融市场适度竞争和有序运行的保障。竞争机制作为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直接体现,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前提基础。但良性竞争与公平竞争的实现,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自身力量维系,只能依赖法律的强制力加以调整和保障。只有在通过法律机制确认的正当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主体、行为规则的条件下,公平交易、平等竞争才能切实得到保证。同时,市场秩序虽然是主体共同行为选择的结果,但这种运行秩序的确立只有以信用规则和法律约束加以确认,才能真正为主体自觉遵守。所以,政府如何运用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法律授权,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力、范围、措施及效力均需法律明确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则需要法律确认,金融市场秩序需要法律建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法制化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确定后,在整个监控的过程中必须符合法律、依据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具体要求是:农村金融必须依法运行,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金融的主体必须遵守法律,合法开展经营活动。
(二)适度竞争原则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的原始
功能之一,就是资源配置功能,即以竞争机制为手段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竞争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之中,任何市场主体都不能回避。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业走向市场,走向竞争已是不可避免。因此,冷静面对现实,正确认识金融竞争的利与弊,真正使金融竞争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只能以“适度竞争”使市场保持一定活力,实现其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必须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程序、条件和布局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现象;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适度市场占有率和效益水平,并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项目等方面下工夫,以避免因市场规模有限而引发过度竞争,而难以控制金融风险。同时,为了使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全融服务,必须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防止垄断,鼓励金融企业在合理适度竞争的基础上提供高效率、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防止过度的、无规则的金融竞争,无规则竞争会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削弱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或导致大规模的金融集中和垄断,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坚持适度竞争原则还必须建立合理、可行的金融竞争保障机制。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机制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原则,它必然导致一些金融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而被淘汰,由于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债权债务关系十分复杂和广泛,它们的破产比一般企业破产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大得多,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应该包含保障机制,通过保障机制一方面确保金融企业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确保存款人、保险人、投资者以及金融商品或金融服务的消费者等等的合法利益,为金融竞争创造稳定的金融秩序,避免发生因金融危机而造成的损失。
(三)协调合理原则
金融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两难选择,这在农村金融风险控制过程中更为明显,因此,协调合理是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一方面,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中包含保障安全与实现赢利两个方面,安全稳健与风险防范及风险管理是紧密相连的,但与赢利性又有相悖的一面。追求赢利性目标的同时,如不注意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必然会危及农村金融业的安全稳健,农村金融机构一旦遭遇经营风险,产生信用秩序混乱,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挤兑风波,妨碍农村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安全运行。农村广泛存在的“羊群效应”,使得金融机构特别是大银行和信用社一旦破产倒闭会损害农村大众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从而有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因此,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应确保保障安全与实现赢利两个目标的协调合理,既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也不能因为效益问题忽略了安全保障,只有保持二者的协调合理,才能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往往还会涉及到利益上的矛盾,尤其是商业性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整体利益目标的矛盾。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经济子系统,农村金融业要搞好自身经营活动,完成社会分工中金融业应当承担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从而也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农村金融的运行,要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环境优化,通过为国家提供税收等为社会作贡献,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互助,促进社会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文化素质、精神文明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均衡增长。农村金融存在和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农村社会经济的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故其社会经济效益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必须兼顾全局,做到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一致。
四、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系
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组织和制度体系能够分散存在于农业、农村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密切相关。当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必须要讲求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效率与安全,没有风险的有效控制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农村金融自身的功能也就难以正常发挥。
(一)合理的农村金融安排是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
正如麦金农和萧所指出的那样,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情况在农村领域更为突出。在这些国家,由于金融制度落后和缺乏效率,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缺乏流动性的资金反过来又限制了农村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制约着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形成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而处于落后的局面(Shaw,1969;MacKinnon,1973)。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通常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代价,强制性地迫使农村金融服从于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控制下向工业和城市输送农村经济资源与剩余的管道。因而,这些国家普遍存在农村金融管制严厉,农村金融组织功能不健全,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缺乏和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逐步推进,相当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金融抑制”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推动农村金融快速成长的金融体制改革必不可免。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历程中,总是伴随着以制度调整和资源整合为手段的金融重组与改革过程。同样,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往往依靠的也是农村金融制度的调整、组织的重构和资源的整合等措施。因此,实现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有效控制离不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麦金农和萧同时认为在金融市场落后的情况下难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是“金融深化”的关键所在。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选择当然就是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市场作为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核心传递中枢。这就决定了,任何金融体制的设置都必须以促进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作为根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做到:金融监管体制的设置合理,金融机构的布局适当,金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所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方面能够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稳定性、克服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实现低成本基础上的有效监管,有利于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的防范;而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般能够带来服务改善,强化“三农”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满足多数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减小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这说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仅有助于农村金融风险控制,而且它本身就包含了对风险控制的要求。如果不能
将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合理的农村金融安排能使农村经济与金融在一定制度保障和互动状态下实现良性循环。
(二)科学的风险控制模式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党的十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必须时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在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员工管理尤其是对员工行为的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银行各项工作的完成、目标的实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无不与员工的行为相关。作为金融风险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客观存在着,正确防范和处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道德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对金融违法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但个别金融机构依然发生了严重的违法案件,给银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对照问题,深究根源,既有思想认识、制度执行上的原因,也有综合素质、履职能力上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一些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风险控制措施不力、合规管理基础不牢、合规文化扎根不深、廉洁从业意识不强,尤其是重发展轻管理。
遵纪守法、自律合规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系着个人命运、家庭幸福,又关系着事业发展,既需要思想教育,净化品德灵魂,又需要制度约束,防范不良行为。面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商业银行要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员工,不断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强化制度约束,构建合规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一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制能力,才能过好拒腐防变关。要教育干部职工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行为准则、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凝聚正能量,做到持正念、扬正气、走正道、干正事,不断提高服务客户的思想素质,不忘事业至上、工作第一,平和对待名利,辩证对待得失,坦然对待进退,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二是加强制度纪律约束。积极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管理办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签订、检查和考核,履行“一岗双责”,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述职述德、走访座谈、党务行务公开、治理商业贿赂、重大事项报告等工作,进一步形成反腐倡廉、案件防范的高压态势。三要坚持发展与防控“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坚守风险底线,扎实筑牢“执行讲规范、过程有监控、违规必追究”的治理防线,前移防范关口,优化操作流程,明确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点,强化对操作规范和流程的全面监督,营造有效的内控环境,确保内控制度、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保护员工健康成长,维护事业长治久安。
严格员工行为排查,严密监测异常行为,对道德风险保持“零容忍”。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案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把案件风险防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好员工的日常行为排查和监督,密切关注员工八小时内外的不良行为,发现异常,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稳定和化解,避免造成负面影响。要建立形成案防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案防工作会议,把握形势,通报信息,研讨措施,指导案防工作,营造全员参与案件防控的良好氛围,使不法人员在正能量的威慑下,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要全力控制案件风险,进一步完善落实案件防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禁止性规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岗位轮换交流,筑牢案防堤坝,消除案件风险,重点防范内部员工伺机作案,一经发现坚决从严从重处理。要强化责任风险意识,加大责任管理与考核,明晰全部关键环节、要害岗位、重要部门的人员责任界限,严格责任目标考核,保持案防高压态势。要提高监督检查的密度广度深度,特别是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遵、有纪不守、屡查屡犯、屡教不改,以及影响运营质量和安全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从严从重上追两级责任,达到“惩处一点警示一片”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