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管理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时间管理班级管理陶行知理论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其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而时间管理的本质也就是营造合理的教育教学氛围,让每一个班级管理者都轻松自如地进行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当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之时,新课程改革又掀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之风,这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感觉和谐快乐,真正做到班级有班规约束,每一个细节都合理恰当是新时期投身教学管理的班主任所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因此,对于每一个班主任而言,把管理做好,做好的管理既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又符合当今教育的要求,是每个教师都要深入实践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班级时间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柯维在《与时间有约》一书中用数学的平面坐标系理论,对事情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了鲜明的阐述。他依照急迫和重要的程度划分出四个象限,分别为:第一象限(急迫、重要),第二象限(不急迫、重要),第三象限(不急迫、不重要),第四象限(急迫、不重要)。于是,我们日常管理中的许多事件就可以进行量化和分类。实际上,作为每一个班级管理者,都会十分注重第一象限事情的实现,然而我们往往会忽视第二象限的事情是同样重要的,需要我们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生命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而我们更应该这样去实践:时间要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按照柯维的理论,我对班级管理方面可能遇到的事情进行了这样分类:重要的事,学生的意外事故或者冲突事件,家长到校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其他学校交代必须完成的工作等;不重要的事,无关教育教学的谈话等。一般来说,在重要的事情上多花时间,减少在不重要且不急迫的时间上的花费,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合理的调控。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操作。
一、常规管理定主次,投入时间讲方式
班主任的时间非常紧凑,要参加晨间活动、课堂教学、广播操、午间用餐、午间休息、保洁工作、体育活动、安排自修,安排放学等常规活动,其间还要了解学生的缺席情况、健康状况,与家长联络,处理学生违规事件,完成学校交办事项,批改作业和家校联系本,参加相关会议和听课等,因此需要有事前的规划和安排。我一般看一下每周的时间表再做具体安排,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再处理相对次要和琐碎的事情。安排时应该遵从分类理论,不应只看事情本身,还要看到事情背后的意义。
二、课堂管理抓规范,安排时间出效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与主动创设。具体来说,应注重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巧妙安排时间以求得最高的效率。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具备课堂管理的能力。课堂管理即强调课堂中有效的管理与有效的教学之间紧密的联系。从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出要在以下几方面管理能力上下工夫。
1.洞悉。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情况,并用言语或非言语予以适当的处理。
2.兼顾。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能注意或处理两个以上事件的能力,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既要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又要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
3.把握分段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
4.使全班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
5.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责罚学生时避免微波效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要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或责罚某个学生。但在责罚个别学生时,要避免产生微波效应。微波效应指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加强课堂管理,教师在处理个别学生问题时,应避免微波效应。
三、学生管理重方法,挤出时间促风气
在整个班级管理中,核心内容是学生管理。如果在学生的管理上制度和方法相结合,尤其是注重方法的实行,挤出时间来和学生搞好关系,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我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上,往往舍得在以下方面花时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给学生留台阶下,给机会改正存在的错误。
2.教育学生用赞美的方式,强调学生的智慧和优点,适当地指出其不足之处。
3.努力创设和学生单独谈心的机会,增进师生关系;经常在家校练习本上和家长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
4.参加或举办学生重视的班级活动,和学生近距离接触,抓住能使班级气氛和谐融洽的绝佳机会,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总之,在他人忽视的而实际又非常重要的地方多花时间,下足工夫,一个理想的班集体就会随着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改善而迅速形成。
四、学期管理设步骤,展开时间看评价
学期管理是一个中长期的时间管理概念,班主任应该配合学校的年度和学期计划的安排,为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作一个整体的规划。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常规做法:一般地,将一个学期目标分成几个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
1.学期初:开学初对班级有一个整体设想和构建,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基本资料,熟悉班级的教室设备和环境等。尤其是新班主任,开学两周以内,应该安排以下内容:规划师生彼此熟悉的过程、班级的整体布置、班干部选举、值日生的安排和调配、班规的制订、尝试和家长作初步联络(电话、书面或家访形式)、与任课老师做好协调联络等。这是一个准备阶段,应该多花时间下足工夫,只有充分的准备才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
2.学期中:依照每个月的特点来进行细微的划分,安排班级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班会活动,持续进行各项班级常规的评比。在这中间,需要以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贯穿始终,班级管理是一项动态的过程,学期中班级气氛、常规、学生的学习情形和行为表现是不断变动的,只有保持密切注意,才能不断维持和增进管理成果。当然在学期中还可以分一些小段来进行小结,让学生巩固已有的良好的班风班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护;安全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of buildings, some super large section and large span,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us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high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emplate support system erection requirements and inspection are studied in detail.
Key words: high formwork support; safety management;
引言:高大模板支护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O,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护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搭设方法
1、模板搭设要求
模板搭设时,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和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砼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2、支撑体系的选用
一般梁、板模板均采用1830×915×18高强松木模板,此种模板强度高,拆模后砼构件外表光洁,能有效提高梁板构件外观质量的突出特点。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主龙骨采用Φ48mm壁厚3.5mm钢管。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
竖向结构有墙和柱,其中柱分为圆柱和方柱两种,方柱模板同梁板模板,加固采用对拉高强螺杆,有防水要求的墙和护壁柱采用对拉止水螺杆。圆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3、模板的安装
(1)梁模轴线及标高的控制
梁模轴线控制:梁模板主要由侧板、底板、夹木、托木、梁箍、支撑等组成。梁模安装前,首先把梁的轴线位置用吊锤的方法引测到钢管上,用红油漆标示,就可铺设梁底模,固定好底模后,依次安装侧板、夹木、托木、梁箍、支撑等。
梁模标高控制:要控制好标高,首先必须熟悉各施工流程:满堂脚手架支设―搁栅―梁底板。由标高控制点用钢卷尺引测至梁底、板底标高。在底板铺设前,其满堂脚手架标高应为梁底标高减去梁底板厚减去搁栅厚,然后放置搁栅,铺设梁底模。
(2)板标高轴线和标高的控制
板轴线控制:其轴线位置非常的简单,由于梁已经定位好后,只需用平板与梁板相拼就够了。
板标高的控制:平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弹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平板底标高减去平板模板厚度减去平板厚度及搁栅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托木,托木上口与水平线相齐,再把靠梁模旁的搁栅先摆上,等分搁栅间距,摆中间部分的搁栅扎,最后在搁栅上铺钉平板。
4、满堂脚手架构造要求
4.1钢管立杆顶部应采用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2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3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4满堂模板与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6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º~60º。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梁,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二、模板的检查验收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三、高支模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1、搭拆支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支架操作。
2、搭拆支顶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
3、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4、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交装后将洞盖没。 5、临街搭设的支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物件,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6、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雾天应停止支架的搭设与拆除及支架上的施工作业。下雨后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台风暴雨后应对支架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立即修理完善。
关键词:搅拌桩;施工;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说明
某项目共包含水泥搅拌桩215326延米。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为 60cm,间距 1.1~1.2 由密到疏进行渐变,水泥掺入量为加固土体质量的20%,水灰比0.5,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90天单桩承载力不小于150KN。
2施工组织原则
2.1重视工程的组织对施工的作用。
2.2提高施工的工业化程度。
2.3重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2.4重视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
2.5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
2.6 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2.7合理部署施工现场,实现文明施工。
3搅拌桩施工工艺
3.1施工放线。搅拌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测量人员根据图纸段落处理宽度及处理长度放出区域控制桩,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照图纸桩距逐点测定桩位并用长竹签做好标记,施工过程别注意桩位标志。
3.2施工定位。开启步履式深层搅拌桩机,达到指定桩位,使钻尖对准桩位标志,其误差不大于5cm。然后调整液压腿使钻机平台保持水平。然后调整塔架垂直度,使钻杆保持垂直,桩身垂直偏差不超过1.5%,施工中对搅拌机的定位及垂直度进行认真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3.3制备水泥浆。待水泥搅拌桩机下沉到一半深度时,即开始按照每种水泥配合比制备水泥浆。水泥浆使用机械拌制,做到一桩一罐,拌和时间不少于3分钟,用比重计测其比重,并检验稠度,且浆液必须过筛避免离析及塞管,并且超过3小时的水泥浆不得使用。比重与稠度应与强度制备试件时一致。拌制水泥浆的罐数、水泥用量及泵送时间设置专人记录。泵送时连续,且喷浆量及搅拌深度采用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并打印,施工完成,附在施工原始记录后。
3.4预搅下沉。启动电机,放松起吊钢丝绳,空压机送气,使钻头沿导轨下沉钻进至设计深度,钻进过程中桩机工作电流不宜大于70A,下钻速度宜控制在80cm/min。
3.5喷浆搅拌提升。开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时,须先喷浆搅拌30秒,待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反向旋转再边搅拌边提升至地面,当喷浆口距地面 30~50cm时停止提升,喷浆搅拌 30cm确保桩头密实均匀。停浆面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50cm。因故停止喷浆时,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 1m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搅拌提升,并再记录中记明这种异常情况及其深度。
3.6复搅。根据搅拌桩搅拌的掺数进行6搅3喷。桩顶水泥浆凝固后浆高出部分挖除。
4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
4.1工程施工前监控。组织人员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仔细检查进场设备的完好性和上岗人员的上岗证。主要检查桩管长度、桩机功率、搅拌桩头叶片数及直径、桩管提升速率、电脑记录仪、深度测定器及配套设备等。
4.2施工过程监控及工程验收。
4.2.1确定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做好试验桩,选好水泥掺量的多少往往直接影响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和单价。
4.2.2桩位及桩高程的控制。a.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在桩中心插桩位标,由测量监理校核。要求桩位偏差不大于5cm。b.桩顶、桩底高程。要求桩底高程低10~20cm,桩顶高程高50cm。c.每根桩施工时,根据导向架的吊锤偏移用米尺测定搅拌轴垂直度,间接测定桩身垂直度。要求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
4.2.3水泥掺量及浆液控制。a.应根据由实验桩所定的水泥掺量,检查每根桩的水泥用量。b.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水泥。经场后水泥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c.根据制浆桶里面的水体积和选定的水灰比,确定每次制浆加入的水泥量。d.贮浆池内浆液应均匀,输送时应确保其连续,喷浆搅拌时,若输浆管道堵塞或爆裂,应及时组织处理,时间过长应换浆。
4.2.4工程验收。对已经完成的工程,应尽快组织检测及验收,并作出准确的报告,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
5 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1进场原材料。防止材料问题:在使用前,必须对水泥及粉煤灰抽样送检,检查合格后方可作用。
5.2进场桩机设备。防止设备问题:对进场的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检查,对注浆机的压力表、电脑喷灌自动记录仪进行标定,以确保计量的准确,并按要求定期检定。
5.3操作人员,管理人员。防止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在施工前,加强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分工明确,并实行质量责任制和岗们责任制。
5.4成桩偏差控制问题。
5.4.1用桩位放样控制钻机就位准确,在保证钻杆垂直的情况下慢速下落钻头,防止钻杆偏移。
5.4.2垂直度控制问题。为保证水泥搅拌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各吊挂一个垂球,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正、侧面距离来进行控制。
5.5监测仪器控制问题。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6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1进场原材料
防止材料问题:在使用前,必须对水泥及粉煤灰抽样送检,检查合格后方可作用。
6.2进场桩机设备。防止设备问题:对进场的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检查,对注浆机的压力表、电脑喷灌自动记录仪进行标定,以确保计量的准确,并按要求定期检定。
6.3操作人员,管理人员。防止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在施工前,加强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分工明确,并实行质量责任制和岗们责任制。
6.4成桩偏差控制问题。
6.4.1用桩位放样控制钻机就位准确,在保证钻杆垂直的情况下慢速下落钻头,防止钻杆偏移。
6.4.2垂直度控制问题。为保证水泥搅拌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各吊挂一个垂球,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正、侧面距离来进行控制。
6.5监测仪器控制问题。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6.6水泥用量控制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每盘水泥浆进行比重检测,每班作业应严格清点水泥数量,并根据成桩数量及水泥净用量,核算每延米水泥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7防止机械故障和停电、待料断桩。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修,始终保持正常运转;采用备用发电机,防止停电;备足施工材料,防止待料停工。
7结论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进行,楼房建筑也在快速增长。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和粉煤灰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水泥固结剂与需加固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强制拌和。处理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施工速度快、在施工中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投资少,因而在建筑施工中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原理: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利用张拉台座等设备先张拉预应力钢筋(钢丝或钢绞线)使其达到设计应力后,临时锚固在台座上,随后浇筑简支梁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设计标号的80%)后,放松预应力钢筋,通过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或通过预设于混凝土内的锚具将预应力传给混凝土,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钢绞线全部集中在简支梁的下翼缘内,并根据混凝土简支梁弯矩包络图,在预应力钢筋理论切断点延长到一定锚固长度后,用塑料管将部分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隔离开来(失效长度)。
2 台座法施工流程
3 施工方法
3.1 准备工作
(1)张拉台准备及底模修整,龙门吊检修调试;
(2)按规范要求对钢绞线、钢筋进行抽样试验检测,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钢筋制作和加工,误差应保证在规范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之内;
(3)模板制作:
外模:外模板采用5mm厚的钢板,面板加劲肋及支架均采用5*5角铁焊接。各块模板之间用螺杆联结。外模与底座之间嵌有橡胶条,以防底部漏浆。
内模:气囊试压作充气检查,如发现破损或露气应及时修补、更换,添置备用气囊。
封头模板:封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或木模,模板角度与设计梁端角度一致,预留内模气囊孔口。
(4)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
(5)进行锚具、夹片、应力拉伸机千斤顶、预应力钢筋(钢丝或钢绞线)试验检测等工作。
3.2 施工步骤
(1)钢绞线张拉
首先将张拉台底模上涂刷隔离剂,铺垫土工布或彩条布,以防止隔离剂污染钢绞线,影响钢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后根据设计图纸在张拉台板梁槽内穿放钢绞线,按设计要求穿入塑料管进行失效处理。每根预应力钢绞线不得错位、扭纹,张拉时千斤顶与应力筋、锚具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
(2)钢筋安装
待钢绞线张拉完成稳定后清除底模上铺垫的土工布或彩条布,绑扎普通钢筋、安放预埋件。
(3)模板安装
模板的安装应与钢筋绑扎相配合,钢筋绑扎完毕后可进行模板的安装。安装过程中按设计对保护层的要求,在底层钢筋和腹板外侧钢筋上绑扎混凝土垫块。模板安装可由人工配合龙门吊进行。安装前,先清除模板上的杂物,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或钢绞线进行检查,将模板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4)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
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根据现场检测砂石料实际含水量进行配合比调整,并做好上料计算和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制作工作。鉴于梁体截面的限制,采用先底板、腹板后顶板的浇筑顺序施工,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仔细振捣,尤其是底板、腹板的混凝土。浇筑中禁止振动器接触钢绞线,以免损伤钢绞线,造成钢绞线的应力损失。
(5)梁体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洒水。养护用水应与拌合水相同。混凝土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等荷载。
(6) 模板拆除
梁体养护到一定强度后(一般为2.5MPa)拆除,内模气囊放气后由人工拆除,侧模由人工配合龙门吊进行拆除,避免损伤混凝土边角。
(7)钢绞线放张
放张时,必须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现场人员必须要得到试验人员明确通知方可进行施工,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抗压强度的80%,且在不低于28天弹性模量的80%时方可进行应力放张作业,应力放张应均匀、缓慢、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的进行放张,放张后钢绞线必须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切割顺序为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8)封端、移梁
钢绞线放张完毕后,用手持式砂轮切割机切除钢绞线,用砂浆封端,之后用龙门吊将梁体从槽内吊出,存放于梁场。
3.3 预制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措施
3.3.1 钢绞线张拉计算
千斤顶在施工过程中,应每300次标定一次。根据钢绞线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计算单根钢绞线控制张拉力P=F×Ag(Ag为 钢绞线截面积mm2,F为钢绞线设计张拉控制应力)。根据钢绞线的理论计算伸长值ΔL(计算见下式),先用单顶逐根对钢绞线进行张拉,之后用大顶一次张拉到位,把张拉梁锁定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ΔL=P×L/Ag×Eg (L为单根钢绞线张拉长度,Eg为钢绞线弹性模量)
(1)由于伸长值较大,需根据千斤顶行程的大小进行倒顶分级张拉。
(2)张拉过程中测量记录钢绞线的伸长值进行校核,伸长值应从初应力(张拉控制应力F的10%~25%)时开始量测,实际伸长量(ΔLs)等于量测的伸长量(ΔL1)加以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量(ΔL2),计算见下式。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ΔLs = ΔL1+ΔL2 式中:ΔL1— 从初始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ΔL2— 初始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3.3.2 张拉施工
(1)钢绞线必须堆码整齐,要覆盖好,避免机械损伤及锈蚀。
(2)所使用锚具及夹片,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以确保安全生产。
(3)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必须经计算确定,且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4)混凝土施工时振捣绝对不允许碰撞预应力筋。
(5)张拉时,必须进行应力、应变双控,并做好现场施工记录。
(6)先张法钢绞线张拉顺序为:
预应力筋种类
钢丝、钢绞线 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 普通松弛力筋:0 初应力 1.03δ(锚固)
低松弛力筋:0 初应力 δ(待荷5分钟锚固)
其他锚具 0 初应力 1.05δ(待荷5分钟) 0 δ(锚固)
螺纹钢筋 0 初应力 1.05δ(待荷5分钟) 0.9δδ(锚固)
3.3.3 钢筋
(1)钢筋表面应清洁,使用前必须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
(3)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焊工必须具有上岗证。
(4)所使用的钢筋焊必须是试验室经过试验后合格的钢筋。
(5)现场堆放的钢材必须覆盖好,且应挂好标识牌。
(6)钢筋搭焊必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即:双面焊≥5d;单面焊≥10d。钢筋焊接施工应远离钢绞线,不得损伤钢绞线。
(7)绑扎好后的钢筋,钢筋位置允许偏差如下:
钢筋骨架尺寸:长±10mm 宽、高:±5mm 保护层厚度:±5mm
受力筋间距:±10mm 箍筋、水平筋、螺旋筋:0,-20mm
3.3.4 模板
(1)模板必须打磨干净,表面平整度不得大于±5mm,板面和板侧挠度不大于±1mm。
(2)安装后的模板允许偏差为±5mm,0;相邻板高差2mm;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误差不大于10mm。
(3)模板表面绝对不允许刷废机油、脏脱模剂。
(4)内模气囊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不得漏气,安装时应有专人检查钢筋头,每次使用后应妥善保存,防止污染,破损及老化。
(5)从混凝土浇筑到胶囊放气时止,其充气压力必须保持稳定。
(6)混凝土必须在胶囊左右对称平衡的进行浇筑,防止气囊上浮及偏位。
(7)放气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以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持构件不变形为宜。
3.3.5 混凝土
(1)水泥存放时必须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
(2)所用骨料必须干净无杂物。
(3)混凝土搅拌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合格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且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保证混凝土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4)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连续分层进行浇筑,振捣。
(5)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确良1.5倍,且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
(6)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7)梁板顶面必须做拉毛处理。
(8)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0.2~0.5MPa。
3.3.6 气囊的安装及抽拔
(1)底板混凝土后立即安装气囊,安装时注意保护气囊,以免损坏气囊;气囊的充气压力为:气温≥20℃时为0.023MPa,气温
(2)气囊放气抽拔时间,主要以环境温度T(℃)控制,可在混凝土浇注完初凝后放气抽拔。气囊使用后要及时用水冲洗。对有附着水泥的地方要小心刮除;气囊要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不可接触火源,不得与油类及有机溶剂接触。
3.3.7 钢绞线放张
放张完毕(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放张)后,从放张端开始,由远及近逐根对称剪断空心板间的钢绞线,钢绞线切割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放张时首先张拉,不得超过计算值,使用定横梁处螺帽松动,然后旋松螺帽,千斤顶回油卸载至张拉端的露头钢绞线松弛,或卸下横梁处砂箱上的螺帽让罐砂自然流出,即完成了钢绞线的放张。
4 安全、文明保护措施
4.1 安全注意事项
(1)在施工中必须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各级安全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各级专职安检人员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做好防漏电工作。
(2)现场施工 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中作业时应带安全带。
(3)制板和张拉工作开始前分别组织一次全面和单项的技术,安全交底;做好张拉施工时的安全检查防护工作。
(4)张拉操作前,周围应设置的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照应现场安全。
(5)张拉时,台座两端两外侧钢绞线450夹角辐射的扇内的危险区。张拉和锚固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侧面安全处,严禁围观和闲杂人员进入张拉操作区,以防钢绞线崩断夹具滑脱伤人。
(6)张拉操作人员不宜频繁更换,应保持相对稳定和训练操作。
(7)起吊空心板应使用设计预埋吊耳,不得在其它捆绑起吊,起吊过程中,板应保持水平状态。起吊统一信号和专人在现场进行指挥指挥。
(8)存梁场地平整、稳固、排水良好。与点应按设计位置水平高置。多层堆放时,应妥善处理板上的预留钢筋。
(9)空心板装车运输时两端与点应按设计位置支垫,不得让支点直接与钢面接触,以免滑移,窜动,脱落或损坏板体砼。装车应保持水平,经检查认可方可运输。
(10)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
4.2 文明施工措施
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窗口达标活动,施工现场场地布置以及所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符合有关规定。
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挂牌施工和管理人员佩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工作。
建立奖惩制度,保证文明施工管理措施落实,责任到人,有奖有罚。
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现场整齐干净,清理掉所有多余的材料,设备和垃圾,拆除不再需要的临时设施,做好文明施工。
材料进场后进行分类堆放,并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标识,工地一切材料和设施不得堆放在围栏外,在场内离开围栏分类堆放整齐。
施工机具统一在确定场所内摆设,并用标识标明每一类施工机具摆放地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胡大琳.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一、征文对象
本次论文征集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色彩领域科技工作者,邀请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基地企业、理事单位科技工作者参与,欢迎广大色彩科技人员和色彩应用人员踊跃投稿。
二、征文类型
本次征文面向尚未公开发表或在三年内公开发表的原创性论文(2009年1月1日后正式发表的论文),已请注明出处。
三、征文内容
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领域的各类研究及应用成果。内容包括:纺织品、服装及服饰、工业设计、汽车工程、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室内装饰、光学、照明设计、数码设计、印刷技术、色彩文化、艺术研究、色彩教育、家居设计、个人形象设计等。
四、征文要求
(一)内容
立意新颖、色彩应用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围绕主题、理论或方法创新务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文献引注规范。
(二)篇幅
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摘要不超过300字。 (三)格式
论文采用Word文挡,页面按A4纸排版,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主要框架包括:(1)题目;(2)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正文;(7)参考文献;(8)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领域和成就、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请用五号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在200字以内。论文中图片黑白和彩色均可。
(四)其他
所提交论文应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论文和学术观点及图片,无侵权或版权纠纷,组委会不承担核实义务以及因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五、论文提交
请于2012年9月30日前将论文和论文征集登记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组委会电子信箱,并将报名表传真至组委会。论文征集登记表请登陆.cn下载。
六、其他
(一)经评审,入选的优秀论文将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为论文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择优在《流行色》、《色彩中国》和中国流行色协会网站等媒体刊登。论文集将被中国知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收录。
(二)部分入选优秀论文将推荐在11月30日召开“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宣读及做学术交流。
(三)本次论文征集和出版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爱梅
电话:010-85229522 85229582
传真:010-85229531